个人收入分配课件
合集下载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PT课件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5a1d4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d.png)
22
2、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是由于(D )
A、它在每个社会成员的收入来源中占较 大比重 B、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多样化 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D、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23
3、下列分配形式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D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外资企业职工获得的收入 C、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收入 D、某工程师在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
20
知识体系
按
劳 分
基本内容和要求
配 为 主
1、按劳分配 为主体
体
必然性 意义
-是什么 -为什么
,
多
种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种类
分 配 方
2、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
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式
并
其它非按劳分配方式
存
21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是在( C )范围内
进行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股份合作制企业
24
4、某国有企业在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国 有控股)时,职工老张购买了企业面值 20000元的股票,年终分红时,老张获得
了(3000)元股息。这3000元收入C属于
A、劳动收入
B、福利收入
C、资本收入
D、经营收入
25
3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适用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 (3)分配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4)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5)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原则
4
2.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思考:我们为什么不实行按需分配? 平均分配?为什么只能实行按劳分 配?
2、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是由于(D )
A、它在每个社会成员的收入来源中占较 大比重 B、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多样化 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D、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23
3、下列分配形式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D )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外资企业职工获得的收入 C、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资本收入 D、某工程师在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
20
知识体系
按
劳 分
基本内容和要求
配 为 主
1、按劳分配 为主体
体
必然性 意义
-是什么 -为什么
,
多
种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种类
分 配 方
2、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
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式
并
其它非按劳分配方式
存
21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是在( C )范围内
进行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股份合作制企业
24
4、某国有企业在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国 有控股)时,职工老张购买了企业面值 20000元的股票,年终分红时,老张获得
了(3000)元股息。这3000元收入C属于
A、劳动收入
B、福利收入
C、资本收入
D、经营收入
25
3
二、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适用范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分配对象:个人消费品 (3)分配尺度: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4)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5)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原则
4
2.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思考:我们为什么不实行按需分配? 平均分配?为什么只能实行按劳分 配?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ppt课件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0d6e4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e.png)
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坚持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我国的社会保障 综合探究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所有制 交换制度
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
预习提纲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原因 (1)共享发展: (2)效率与公平: 2、措施 (1)根本措施: (2)制度保障: (3)两个同步: (4)初次分配: (5)再分配: (6)第三次分配: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1)李佳琦事件和社会各界人群自曝出的工作情况及收入,反映了当前我国 收入分配存在着哪些具体问题?有何影响? (2)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探究分享三·跟着李佳琦看收入
问题: ①居民收入差距大, 低收入人群比重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低 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③劳动性收入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较低 ④财富积累、调节机制还不够完善
基本制度
环境
和
经济体制
经
背景
济
与
社
会
如何发展
如何分配
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综合探究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分配尺度
坚持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我国的社会保障 综合探究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所有制 交换制度
做大蛋糕 分好蛋糕
预习提纲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原因 (1)共享发展: (2)效率与公平: 2、措施 (1)根本措施: (2)制度保障: (3)两个同步: (4)初次分配: (5)再分配: (6)第三次分配: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1)李佳琦事件和社会各界人群自曝出的工作情况及收入,反映了当前我国 收入分配存在着哪些具体问题?有何影响? (2)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探究分享三·跟着李佳琦看收入
问题: ①居民收入差距大, 低收入人群比重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低 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③劳动性收入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较低 ④财富积累、调节机制还不够完善
基本制度
环境
和
经济体制
经
背景
济
与
社
会
如何发展
如何分配
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综合探究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分配尺度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
![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ca599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d.png)
以下属于初次分配: ① 人们的劳动收入(如工资、奖金、津贴); ② 财产性收入(如存款利息、房屋租金、股票分红); ③ 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如个人经营收入)。
(6)在再分配方面(主体:政府)
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
1.浙江共同富 裕示范区建设 提供了哪些可 借鉴的做法? 2.总结完善个 人收入分配, 实现共同富裕 的措施。
材料分析
做法: ➢ 部署三个“一号工程”,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扩中:①农民工在多方面
享受与普通市民同等待遇、 权利和机会;②完善技术 工人按技术要素分配的分 配方式;③以立法的方式 强化技高者多得的导向; ➢ 提低:①建设“共富工 坊”,吸纳农民就业增收; ②推出共富工坊保,解除 其后顾之忧; ➢ 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 次分配齐发力。
(5)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必要性: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不能按需分配
B.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谋实生行手按段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C.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不能平均分配
干与上不工干人一喊个人样 下地人等人
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活人看人
对点练习
按劳分配
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做大蛋糕很重要,分好蛋糕更考验中国的智慧。为了让一
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
全感,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
的是 ①个体商户李华经营小卖部获得的盈利收入
D
②民营企业员工小谢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
(6)在再分配方面(主体:政府)
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
1.浙江共同富 裕示范区建设 提供了哪些可 借鉴的做法? 2.总结完善个 人收入分配, 实现共同富裕 的措施。
材料分析
做法: ➢ 部署三个“一号工程”,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扩中:①农民工在多方面
享受与普通市民同等待遇、 权利和机会;②完善技术 工人按技术要素分配的分 配方式;③以立法的方式 强化技高者多得的导向; ➢ 提低:①建设“共富工 坊”,吸纳农民就业增收; ②推出共富工坊保,解除 其后顾之忧; ➢ 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 次分配齐发力。
(5)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必要性: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不能按需分配
B.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谋实生行手按段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C.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不能平均分配
干与上不工干人一喊个人样 下地人等人
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活人看人
对点练习
按劳分配
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做大蛋糕很重要,分好蛋糕更考验中国的智慧。为了让一
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
全感,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
的是 ①个体商户李华经营小卖部获得的盈利收入
D
②民营企业员工小谢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
个人收入与分配剖析PPT课件
![个人收入与分配剖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c575adfc4ffe473268ab64.png)
劳动者付出 劳动的多少
◆你认为劳动者获得报酬多少的依据应该是什么?
5
2020年9月28日
所谓按劳分配,就是把劳动作为分配个 人消费品的尺度,使劳动者获得的个人消 费品同他的劳动支出成正比,以此决定社 会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①.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劳动者个人消 费品的分配方式
②. 按劳分配,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 不得食的分配原则
小李在某国有制造企业当一线员工,月工资收入为5000元;
小李的同学在某私营企业当一线员工,月工资收入也为5000元。
两者在分配方式上有何区别?
按劳分配
制经济
平等互助合作 的关系
雇佣关系
主体
是我国分配制度 的重要组成部分
14
2020年9月2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 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 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奖,每人获得奖金500万元人民币。
第七课 收入与分配
第一节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2020年9月28日
经济学小故事:僧多粥少,如何分配?
一座寺庙中住着七位僧人,每天分一大桶粥。要 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 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 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僧人出来分 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 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
平均分配
按需分配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老子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37e2a88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6.png)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收入差距扩大
如果过分强调公平,可能会导致 平均主义,抑制个人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从而影响整体效率。
效率低下
如果过分追求效率,可能会忽略 公平,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影响 社会稳定。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要保障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另一方面,要提高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按需分配
根据个人的需求和贡献进 行分配,通常在共产主义 社会中实现。
分配方式的演 变
计划经济时期
实行按劳分配,强调公平 优先,但忽略了效率。
改革开放初期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注 重效率,但导致了收入差 距扩大。
当前阶段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 度,兼顾公平和效率。
分配方式的改革
高三政治一复第 七个人收入的分配
contents
目录
• 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 •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 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分配方式的种 类
01
02
03
按劳分配
根据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 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 少得。
按生产要素分配
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进行 分配,包括资本、技术、 管理等要素。
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 率直接相关,体现效 率与公平的统一。
按劳分配的意义
促进效率
按劳分配能够激励劳动者提高劳 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保障公平
按劳分配能够保障劳动者获得与其 劳动付出相匹配的报酬,实现公平 原则。
稳定社会
按劳分配能够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 活需求,维护社会稳定。
按劳分配的优越性
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失衡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共32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课件(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f529051ed9ad51f11df222.png)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第一框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统编版 必修二
个人分配多种多样
知识目标:
1.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决定因素、基本内容和要求、意义。 2.多种分配方式的内容、意义。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的原因。劳动的意义。 3.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核心素养
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措施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方面,要 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 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 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 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 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措施三: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 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 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
【相关链接】P45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特别提醒】
公有制领域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吗?
不是。公有制领域还可以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按生 产要素贡献分配。(国企入股分红、农村土地流转租 金等) 而且不能简单地认为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在公有 制经济范围内获得的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国企 工资、奖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收入等) 在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获得的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动要 素分配所得。
②经营性收入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即企业在销 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 收入,通常表现为现金流入、其他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3)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家庭或个人的各种转 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转移支付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养老金、 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 等。
统编版 必修二
个人分配多种多样
知识目标:
1.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决定因素、基本内容和要求、意义。 2.多种分配方式的内容、意义。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的原因。劳动的意义。 3.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核心素养
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措施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方面,要 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 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 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 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 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措施三: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 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 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
【相关链接】P45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特别提醒】
公有制领域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吗?
不是。公有制领域还可以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按生 产要素贡献分配。(国企入股分红、农村土地流转租 金等) 而且不能简单地认为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在公有 制经济范围内获得的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国企 工资、奖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收入等) 在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获得的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动要 素分配所得。
②经营性收入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即企业在销 售货物、提供劳务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 收入,通常表现为现金流入、其他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3)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家庭或个人的各种转 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转移支付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养老金、 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 等。
高中政治-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课件
![高中政治-第7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94b8180975f46527d3e1f3.png)
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 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市场评 价要素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 障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农民现期 生活水平。
2、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角度看: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 公平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 现共同富裕的体现。(P60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B 居民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故①正确。通过财产性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可见财产 配置多元化,故④正确。 材料体现了投资的多元化,没有涉及风险降低,排除 ②。 财产收益来自初次分配,排除③。
典例2 (2014·天津高考)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
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5)、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正确处理效率和 公平的关系,兼顾效率和公平.
(6)、要发挥好财政的作用。财政是实现社会公 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扩大覆盖面。实现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 业政策。
(7)、政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 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链接
典例1 (2015·江苏高考)据统计,2014年全国居 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 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 基金、保险等。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①体现 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
答案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 入增加,有利于促进消费,提高居民生活水 平;有利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 展;有利于促进居民投资方式多样化、提高 居民理财观念变化;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更多 依靠内需拉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答 出其中一点即可) (2)居民收入提高,有利于促进更多的资本按 贡献参与分配、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 (3)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有 利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从而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2、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角度看: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 公平的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 现共同富裕的体现。(P60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B 居民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故①正确。通过财产性收入来源的多样化,可见财产 配置多元化,故④正确。 材料体现了投资的多元化,没有涉及风险降低,排除 ②。 财产收益来自初次分配,排除③。
典例2 (2014·天津高考)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
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5)、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正确处理效率和 公平的关系,兼顾效率和公平.
(6)、要发挥好财政的作用。财政是实现社会公 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扩大覆盖面。实现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 业政策。
(7)、政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 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高考链接
典例1 (2015·江苏高考)据统计,2014年全国居 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 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 基金、保险等。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①体现 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
答案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收 入增加,有利于促进消费,提高居民生活水 平;有利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 展;有利于促进居民投资方式多样化、提高 居民理财观念变化;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更多 依靠内需拉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答 出其中一点即可) (2)居民收入提高,有利于促进更多的资本按 贡献参与分配、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 (3)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有 利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从而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第七课第一框、个人收入的分配PPT课件
![第七课第一框、个人收入的分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3f6f8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b.png)
从海尔集团的薪酬制度当中,体现了按劳分配的 哪些积极意义?
9
意义
A.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 进生产力发展。 (体现了效率) B.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 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体现了公平)
10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小吴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月 月有工资,年终有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 财务工作,去年增加了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 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外,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 收入也有所增长;二叔开了一家个体杂货店,收 入也不错;三叔和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去年 的税后收入比小吴爸爸妈妈的收入总和还高一倍。
12
①生产要素内容: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
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 津贴。
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 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重视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个人收入多元化
15
(3).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和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的根本区别
所有 制
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
按个体劳动者 的劳动成果分 配
个体经济
按劳动要 素分配
私营经济、外 资经济等
区
对社会总产品作 个体劳动者的 凭借劳动要素而
别
了各种必要的扣 分配 除后,以劳动者
收入扣除成本 和上缴国家的
取得个人收入的 分配方式
方式 向社会提供的劳 税收后的剩余
动为基础分配个
人消费品
相同
9
意义
A.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 进生产力发展。 (体现了效率) B.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 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体现了公平)
10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小吴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月 月有工资,年终有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 财务工作,去年增加了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 承包集体土地种植蔬菜外,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 收入也有所增长;二叔开了一家个体杂货店,收 入也不错;三叔和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去年 的税后收入比小吴爸爸妈妈的收入总和还高一倍。
12
①生产要素内容: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
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 津贴。
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 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
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重视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个人收入多元化
15
(3).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和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的根本区别
所有 制
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
按个体劳动者 的劳动成果分 配
个体经济
按劳动要 素分配
私营经济、外 资经济等
区
对社会总产品作 个体劳动者的 凭借劳动要素而
别
了各种必要的扣 分配 除后,以劳动者
收入扣除成本 和上缴国家的
取得个人收入的 分配方式
方式 向社会提供的劳 税收后的剩余
动为基础分配个
人消费品
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劳分配
我国公有制经济中为什么不实行按需分配和平均 分配?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 还比较低,产品还不够丰富,所以不能实行按需 分配。
平均主义是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 必然养“懒汉”,导致人人都不努力工作,它严 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会导致普遍的贫穷, 所以不能实行平均主义。
●成立“分粥委员会”与“监督委员会”共同来抓,开始还不 错,后来两个委员会因意见不一互相扯皮,等到“取得共识”, 粥全凉了; ●还是轮流分,但规定轮值分粥的那个人,自己必须最后才取 剩下的那碗粥。这下奇迹出现了——7碗粥,天天都是不多不 少一个样。因为,主持分粥的都不想吃亏,因此都细心地分得 一样多。
发展生产是讲如何把蛋糕做大,分配是讲如何切好蛋 糕,个人和国家都要参与收入的分配,那么怎样分才 合理,才更好?
单元结构图
个人收入的分配
处理好个人和国
收
家分配的关系
入
与
国家收入的分配
分 配
来主 源要
征税和纳税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财政及其作用
财政收入与支出 税收及其种类 依法纳税
探究:这则成语故事反映了什么经济 学道理?
分粥的故事
有一群人他们同吃一锅粥,为了分配的公平,他们采用了很多办法:
●拟定专人来分,结果是那个负责分粥的人,自己碗里粥最多;
●轮流分,将分粥的权力公平分散了,可是在一周中,每天总 是只有那持勺的一人喝饱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其他6人则饿肚子;
●公选一个信得过的人来分,开始时基本公平,慢慢地,他自 己以及会溜须拍马的人的碗里就多了起来;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范围
在 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
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 以劳动者向社会提 供的 劳动 (包括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 分配 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
依据
对象
结果
讨论
探究
我国公有制经济中为 什么不实行按需分配
和平均分配?
一、按需分配
根据社会成员 需求,对社会产品 进行分配,即需要 什么就分配什么
二、平均分配
不论工作态度、 工作成绩、贡献大小、 效率高低、干多干少 干好干孬等等,实行 大平均,大锅饭
按
文化教育等
需
衣
行
分
人
配
食
住
社会将不仅保证满足每个社会成员衣、 食、
住、行等方面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且要保证满 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一切合理需要。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够高
决定
按劳分配
“平均分配”行吗?
如果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 坏一个样,甚至是干和不干一 个样,必然会养“懒汉”,导 致人人都不努力工作,降低工 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收干下上 工活地工 人人人人 赶看等喊 人人人人
干和不干一个样, 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 会导致什么结果 ?
平均主义
“懒汉”
从分配制度的变迁中看出:我党始终坚 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完善我们的分配制 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现阶 段个人收 入的分配
制度
自主探究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按劳分配的原因 ➢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按劳分配为主体
▪ 社会再生产的四个过程是什么?以 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纽带
决定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为何生产(交换、消费)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怎样生产(生产)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为谁生产(分配)
▲ 第三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财富是如何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分配 第八课:国家参与收入分配 ——财政与税收
胡锦涛主席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 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 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 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 分配的制度。 —— 摘自胡锦涛主席于十 七大开幕式上的报告
建国以来,我国在收入分配制度上经历了相当的变迁:
1.从把按劳分配作为唯一的分配制度 2.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允许把其他分配方式作为按劳分配这一主 体的补充 3.再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确立按劳分配为主 体、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并要求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的改革过程 4.十六大进一步强调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 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5、十七大: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 配的制度。
束缚生产力
普遍贫困
案例分析
破旧厂房
原青岛电冰箱厂是今 天海尔的前身,实行 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 成绩、贡献大小,实 行大平均,大锅饭, 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 极性,员工士气低落, 工作消极,出工不出 力,企业效益连年下 滑,最后亏损达147万 元,严重束缚了企业 的发展。
分配制度改革后的海尔
海尔集团实行高效的薪酬制度,将工资与员工的 工作绩效相结合,工资分配只看效果,不论资历, 由同岗同酬观念转变为同效同酬观念。在海尔, 高素质、高技能获得高报酬,人才的价值在工资 分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因
结论: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按 劳 分 配
前提条件
可能性
物质基础
现实性
直接原因
生产资料 公有制
生产力发 展水平
劳动的性 质和特点
社会占 有,社 会分配
不高, 不平衡
存在差 别,谋 生手段
透过海尔分配看意义
海尔的薪酬管理制度,充分 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对于挖掘员工潜能,确保企 业高速、稳定、健康发展起到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
全球第二大白色家电品牌.
没有分配制度的改革, 就没有海尔的今天
张瑞敏,海尔集团党 委书记、董事局主席、 CEO
如果还是平均主义大锅 饭,海尔今天只能是
“贫穷到永远”
①现阶段劳动还是人们谋生 的手段(劳动的性质)
②目前我国的劳动者劳动 能力存在明显差别(劳动 的特点)
决定
综合探究:讲求效率 维护公平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朝三暮四
马戏团即将开演,饲养员拿着7个桃子对 即将登场的猴子说:今天好好干,早上给吃三 个,下午吃四个,猴子听见后,撇撇嘴一动不 动。饲养员想后又说:早上给吃四个,下午给 吃三个,怎么样?猴子听后,活蹦乱跳,直奔 表演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