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翻译单位-精品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正确理解翻译单位
就翻译单位的认识,从西塞罗提出的作为解说员的翻译和作为演说家的翻译观点中就可以找到踪迹,前者即“字对字”的翻译,也就
是说在翻译中的单位应该是从“字”入手,后者即“意对意”的翻
译,强调翻译时重视的是两种语言宏观整体性上的对
应。到了当代,受西方译论中对等”概念的影响,译界总把翻
译单位放在“对等”的框架下去考量。例如,方梦之先生《译学词典》中就援引了前苏联巴尔胡达罗夫对翻译单位的定义:译单位就是原语在译语中具备对应物的最小(最低限度)的语言单位。” [1] 这种界定认为翻译单位是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最小对应物。结果,引起了一些理解上的混乱,因为在翻译过程中,有时候有这样的对应关系,但在有的时候,并非如此,即原语和目的语在对应层面上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原语中的一个词有时候会翻译成目的语中的一个短语甚至句子。此外也有人认为翻译单位是“(源语文本)中的一个或一组具有共同的语义特征或形式的成分,是译者结合自己的(情景知识)理解原文的一个实体”
[2] 。该定义把翻译单位看成了原文的解读单位,但没有涉及到目的语。既然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翻译单位不涉及目标语显然是不行的。所以,翻译单位作为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澄清大家的误解,从而有利于提高翻译质量和翻译效率。
对翻译单位传统的理解大都过分强调了语言上“同”的面,而忽视了其差异性。实际上,翻译过程中,特别是当两种语言差别较大时,比
较难处理的问题在于它们之间“相异”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语言对比
在翻译过程中显得比较重要的原因。
就翻译过程而言,对翻译质量起着决定作用的往往是理解和表达两个过程。理解涉及到对原语的解读,一旦在解读上出了问题,就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理解对了,如果表达上信马由缰,也同样会影响到译文的质量。不管是理解(解读),还是表达,都是从语言最基本的部分
入手的,所以翻译单位实际上应该包括原语“解读单位”和目的语“表达单位”两个部分。在解读过程中采取以原语为导向( source language oriented )的原则,在表达过程中采取以目的语为导向( target language oriented )
原则,这种对翻译单位新的理解方式,有助于避免在翻译过程中
过于牵强地寻求“对等”或者表面上的“对应”,从而不但能化
解原语与目标语趋同于同一单位时所面临的矛盾,而且能够更好
地解放译者,让译者极大地利用目标语的表达优势,提高译文的
质量。
、翻译的解读单位
翻译过程中的第一步就是对原语文本的解读。对原语文本的
解读或对原语语言的分析包括多个方面,如语境分析、主位述位分
析、句法分析等等。但归根到底,对原文的整体理解是通过一个个“部件”来完成的。这些部件则可以看成对原语的“解读单
位”。该解读单位小到语素, 大到整个语篇。 通过这些“部件”, 译者就可以得到原文要表达的信息。 但是, 对原语的理解并非总 是把这些“部件”的意思相加起来,而是根据具体语境来处理。
例如“ It ' s a piece of cake ”这句话,如果说话人面前摆着 一块蛋糕, 那么解读时指的就是蛋糕本身, 可以以该句话中的每 一个词作为解读单位,如果前文提到类似于“ Can you finish this in ten minutes ?”这样的问题,那么其意义就不可能通 过一个个的词去理解,而要考虑到它的整体意义。因为在这里
It ' s a piece of cake ”是一个习语,表示做某事很容易, 所以其解读单位就是整个句子。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原语的解 读单位是极为动态的, 它涉及到诸如语境、 语言结构本身等因素。
在实际翻译实践中,像英语这样的语言,长句较多,是译者解读 时的一大难点, 如何选取解读单位关系到是否能够正确地理解原
文,为译文的表达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
respectable business manwith woman
who is the scandal of the town and
who when she is drunk talks and yells so that the neighbors threaten to have her arrested and are only held back because they have sympathy for the daughters.
该句共有 83 个单词,对它的解读要考虑到句子的结构,而 不是一个个的词。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主干结构是 “ (It is ) a fine business if …”,即含有条件句的主从复 合句,其难点在于对从句部分的解读,从句中包含同位语、定语 从句和状语从句,其中定语从句就有 3 个。因此,我们可以把其 中的同位语、 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分别作为对原文解读的基本单 位,从而对原语的整体意义得出较为全面的理解。显然,对于这 样的句子, 当原语和目的语差异较大时, 把原语和目的语放在一 起来考虑“共同”的翻译单位是一件很不实际的事情。
A fine business if I , a a wife and a grown daughter
, get myself involved in an affair with Natalie Swartz , the daughter of a manwho when he was alive ran a low saloon and of that terrible old Irish
二、翻译的表达单位
在翻译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追求目的语和原语采取同样的表达单位,一方面不现实,另一方面这种误解会成为束缚译者的
桎梏”。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有些语言较为接近,有些语言之间则差别较大。所以在翻译中,可以以对原文信息的理解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寻求适合于目的语表达的表达单位,更好地传递原文的信息。以上面的长句为例,从翻译单位而言,只能在对原语理解的基础之上“另起炉灶”,寻求适合于目的语的表达单位,才能更好地传达原文的信息。根据这个原则,该句可翻译如下:
我作为受人尊敬的实业家,有自己的家室,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如果和纳塔莉?斯沃茨有什么风流韵事,那倒是件好事。要
知道,她是生前经营小酒吧的男人和那个可怕的爱尔兰老太太的
女儿。她老妈可是镇子上丢人现眼的人物,一喝醉就大喊大叫,要不是出于对她两个女儿的同情,街坊四邻会威胁着把她给抓起来。
原来的一个句子,翻译成汉语成了 3 个句子。换言之,原文解读时是以从句为单位的,而表达时把用汉语的句子承担表达单位,这种变换丝毫不妨碍对原文信息的传达。相反,如果一味地寻求和原文一致的从句作为翻译单位,则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汉语中没有相对应的从句。
对于翻译的表达单位,遇到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或认知模式相同或相近时,可以追求原文解读单位与译文表达单位的一致性,例如把“ as white as snow”翻译成“像雪一样白”。但是,
如果遇到差异性较大的情况时,得做变通处理。换言之,在目的语中寻求不同于原语表达方式的表达单位。这和许渊冲、张南峰
[3] 等人推崇的竞赛论的观点从实质上是一致的。西方古代译论家昆体良提出的“与原作竞争” [4] 的观点的实质,也是提倡发挥目的语的表达优势,来体现原作的内容。可以想象,如果在表达单位上不做相应的变通,与原作竞赛的想法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解读单位和表达单位的关系
把翻译单位分为解读单位和表达单位,并不是将二者完全割裂开来看待。解读单位是以原文为导向的,表达单位是以目的语为导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