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延安农村文化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延安农村文化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e8d7d8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b.png)
延安农村文化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地方,具有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和厚重的历史底蕴。
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延安农村的文化振兴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就延安农村文化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1.文化资源匮乏。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特点,延安农村地区的文化资源相对匮乏,很多传统文化遗产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导致乡村文化生态不够丰富。
2.农村文化设施滞后。
农村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图书馆、文化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不足,农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得不到满足。
3.农村文化活动单一。
农村文化活动多以传统性的文艺演出和庙会为主,缺乏创新和多样性,无法满足乡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乡村文化传承困难。
传统文化在农村地区得不到有效传承,很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在农村地区逐渐失传,文化传承断档现象严重。
二、延安农村文化振兴的对策1.加强文化资源挖掘和保护。
加大对延安农村文化资源的调查和挖掘力度,对具有历史价值和代表性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让更多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3.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内容。
创新农村文化活动内容,加大对乡村文化节庆的支持和扶持力度,推动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开展,让农民朋友能够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4.加强乡村文化传承与教育。
加大对延安农村文化传承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乡村文化传统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推动农村青年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确保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5.发挥文化产业辐射作用。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引导文化企业和文化机构进入到延安农村地区,提高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农民文化生活。
以上就是针对延安农村文化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的论述。
延安农村文化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希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延安农村文化振兴,让延安农村地区的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延安农村文化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延安城镇化与失地农民的就业出路研究
![延安城镇化与失地农民的就业出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92374ce9ec3d5bbfd0a742a.png)
延安城镇化与失地农民的就业出路研究摘要:城镇化是我党十六大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2009年9月,神木、府谷、高陵县和杨陵区正式成为陕西省建设城乡统筹省级示范区和改革试点。
延安各县区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也取得了不少进展,随着延安城镇化的逐步推进,农村失地农民也逐步增加,而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通过其就业问题转移实现。
文中阐述了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三个主要就业困境,分别是就业难、就业渠道窄、就业保障差,并就此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一、延安城镇化的程度延安市各县区自党的十六大以来,积极响应和落实各项政策,城镇化进程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
目前,延安全市的城镇人口已达83.7万人,城镇化水平从2006年的35.2%提高到2011年的38.8%。
比如,子长县在城镇化进程中以小城镇建设为纽带,以中心村建设为骨干,按照“做大县城、做强集镇、做美农村”的总体要求,并着力解决农村居民“上学、看病、就业、吃水、安居”等民生问题,打造了一个“子长模式”。
延长县坚持把推进城镇化建设当作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
甘泉县始终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随着延安各县区城镇化的推进,截止2007年上半年,全市已征地农民人口数达到11.4万人,占到全市农业人口总数156.3万的7.3%;从1990年2009年,全市共征用集体土地6.01万亩。
随着征地规模逐年增加,也使失地农民总量逐年增加。
根据《延安市失地农民的调查报告》显示,按照目前的失地速度测算,全市涉及被征地农民数将达到20万人左右。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延安的失地农民问题值得关注,面对这些”种地无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的弱势群体,失业农民的利益保障机制需要完善。
解决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关键环节在于失地农民的就业转移问题。
延安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对策初探
![延安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对策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6532a8186c85ec3a87c2c51d.png)
延安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对策初探摘要: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
随着延安地区以石油能源为主的优势产业的迅速发展,当地的经济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同时城乡差距扩大,发展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加剧。
本文以延安地区的现状概况为出发点,分析总结了延安现状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以缩小城乡差距为目标,提出延安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施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当地今后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实施对策、延安1.引言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呈现的一种城乡协调发展的现象,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城乡关系逐渐失衡,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日益突出,作为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延安地区,城乡冲突更为明显,制约着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因此促进延安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己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延安甚至陕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延安地区的现状概况2.1地理区位延安地处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北连榆林市,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2.2区划与人口现状延安市总面积为37349平方公里,现辖宝塔区、吴起县、志丹县、安塞县、子长县、延川县、延长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黄陵县、黄龙县、宜川县共一区十二县。
2009年,全市共有166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3395个行政村,总人口215.18万人,人口密度57.61人/平方公里。
2.3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延安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等矿产资源,是陕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区域内的产业类型主要以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为主;2009年,延安市实现生产总值720.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2.2%,低于陕西省1.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07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508.15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157.3亿元,增长20.2%;三次产业的结构为7.7:70.5:21.8。
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及措施
![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93e974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2.png)
香港贫富差距改善案例
总结词
香港曾面临贫富差距较大的问题,通过实施多项社会福利政策和推动教育公平等措施,逐步缩小了贫富差距。
详细描述
香港作为高度发达的国际城市,也曾面临着贫富差距较大的问题。为了改善社会不平等现象,香港政府采取了多 项措施,包括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推动教育公平和鼓励创业等。通过这些措施,香港的贫富差距得到了有效缓解 ,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纽约市交通拥堵解决案例
总结词
纽约市通过优化交通规划、推广公共交通和鼓励低碳 出行等方式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详细描述
纽约市作为国际大都市,面临着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纽约市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 优化交通规划、推广公共交通和鼓励低碳出行。通过 建设更多的公共交通设施、优化交通线路和鼓励市民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纽约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得到了有 效缓解。此外,纽约市还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步行 等方式出行,进一步减轻了交通压力。
城市化的本质是经济、社会和文 化的转型,以及生产方式和生活
方式的转变。
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世界城市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早 期的缓慢发展,到工业革命后的加速 发展,再到现在的全球化、信息化和 生态化发展。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起点、速度 和路径存在差异,但都经历了农村型 社会向城市型社会的转变。
城市化的动力
水污染
城市污水排放未得到有效 处理,导致水体污染,影 响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 境。
噪音污染
城市交通繁忙和工业噪音 等,对居民生活产生干扰 ,影响身心健康。
社会问题
交通拥堵
城市化导致交通需求增加 ,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管理 的难题。
住房紧张
城市人口增加,住房供需 矛盾加剧,房价水平持续 高涨。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38ce40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2.png)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我们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日益增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1. 人口过剩随着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人口过剩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对策:- 制定人口控制政策,鼓励人口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转移;- 加强教育和就业机会的分布,吸引人口向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流动;- 提升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鼓励农民留在自己的家乡。
2. 环境污染城市化过程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为了应对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对策:- 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对传统高污染能源的依赖;- 加强环境保护力度,通过法律法规和行政手段限制污染物的排放;- 提倡绿色出行和节能减排,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工具。
3. 城市交通拥堵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对策:- 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增加公共交通的运力和覆盖范围;- 优化道路规划和交通管理,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如骑行、步行等,减少单车辆通行量。
4. 城乡差距城市化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加大。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对策:- 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提供农村就业机会,鼓励农民在家乡就业创业;- 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总之,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众多,但只要我们采取合适的对策,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希望以上对策能为解决城市化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统筹城乡发展中城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以陕西延安为例
![统筹城乡发展中城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以陕西延安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bc0f1d1d15abe23482f4d4c.png)
目标是要通过城乡有机结合 ,以城带 乡 ,以乡促城 ,最终实 l 、建设规划滞后 ,管理不到位。 目前 ,延安城镇化建设 现城乡一体化 。城镇化建设加快 了人口 、资金 、信息和物质 虽然编制了总体建设规划 ,但规划定位不高 ,缺少超前意识 , 等生产要 素在 城乡 间自由流动 ,促进城 乡共 同繁 荣。 目前 , 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和盲 目建设现象。一是规划的超前 眭不够 ,
转移,拓宽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村收入 , 缩小城乡收入差 规划没有体现城镇特色 ,更没有体现地 方特 色 ;三是城镇建
距 ,促进城乡融合 。同时 ,通过城镇化 的辐射 带动功能 ,推 设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之间不衔接 ,甚
动农村文化教育 、医疗卫生 、养 老保 险等事业的发展 ,缩小 至存在不相一致 ;四是存在规 划与 建设 管理脱节和边建设边
3 、城镇 化有利于 延安农村 经济发展 和农业现 代化的 实
优化产业 结构 ,完善社 会保 障体系 ,推 动城镇化 水平提高 。 现 。统 筹城乡发展 关键是农村 经济发展 和农业现 代化实现 , 截止 2 1 底, 00年 全国城镇化 率为 4 . 陕西省为 4 %, 6 %, 6 2 延安市 途径就 是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能够促进农 业产业结 构调 整 , 为 4. 0 %低 于全国 6l 5 %,低 于陕西 l%。2 1 陕西省委 、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城镇化能够扩 大农产 品市场 空间 ,促进 5 00年 省政府提出延安率先实现统 筹城 乡发展 的重大决策 。延安率 农业的 商品化和市场 化 。近年 来 ,延安 市在城镇 化进程 中 , 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应以城镇化为导向 ,以城镇发展为重心 , 利用城镇高新技术不断对传统农业 进行 渗透和改造 ,取得 了 这是因为城镇化建设是统筹城 乡发展的重要载体 ,也是实现 很好的效果 。如洛川利用生物 工程技 术 、新 能源 技术等推行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PPT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PPT](https://img.taocdn.com/s3/m/a401416a580216fc700afdd4.png)
一、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环境质量下降 (二)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三)增加就业困难、扩大失业队伍
二、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 (一)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二)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图片 (三)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图片
大气污染
城市水污染
固体垃圾污染
噪 声 污 染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和取暖 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 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 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尾气.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城市 地面径流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 工和社会活动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பைடு நூலகம்
城 市 中 拥 挤 的 交 通
一些城市的小汽车数量和道路状况(1996年)
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
上海市住宅竣工面积和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
上海市城市污水处理率的变化
上海市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变化
延安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延安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eaf913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9.png)
对措施2023-11-06•延安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延安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延安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与优势•延安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目录01延安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延安是中国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陕北地区的重要工业中心和能源基地。
近年来,延安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延安工业经济主要以能源、化工、制造业等为主导,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业是延安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此外,延安还积极发展制造业、化工、建材等产业,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概述延安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其中能源、化工、制造业等重工业占据了较大的比重。
同时,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金融业、商贸物流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工业布局方面,延安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推进园区建设和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以县域工业园区为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
同时,延安还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产业结构与布局•近年来,延安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稳步提升。
通过推进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品牌建设等措施,部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但是,整体来看,延安的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延安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园区建设的不断推进。
同时,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也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但是,随着能源价格的波动和环保政策的加强,延安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和挑战。
工业经济增长动力02延安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延安工业经济的外向型发展带来较大压力。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期,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对延安的工业经济发展也带来一定挑战。
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能源资源瓶颈延安工业经济长期依赖传统能源资源,随着国家对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严格管控,工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8d813a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14.png)
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措施一、城镇化出现的问题1.1城镇化进程不平衡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一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比较滞后,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到一、二线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城市资源与环境压力过大,城乡发展不平衡。
1.2城市基础设施滞后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配套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发展水平。
1.3劳动力市场变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增加,但城市就业机会不足,导致了大量的农民工流动到城市,形成了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
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会对城市的社会管理和秩序产生一定的挑战。
1.4环境污染问题城市规模扩大,工厂、交通等产生的污染加重,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城市的宜居性。
1.5城市社会问题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流动,城市社会问题也相应增多,包括城市贫困人口增加、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管理难度加大等。
二、城镇化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2.1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城镇化过程中,需要通过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实现城市与乡村的有机结合。
应该注重发展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引导部分人口在生活在乡村,减少农民外流。
2.2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城市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提高基础设施的普及率,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
2.3完善城市化管理体制加强城市化管理体制建设,实施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完善城市管理制度,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解决城市的社会治安问题和城市管理难度。
2.4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2.5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均衡发展通过产业扶持、政策支持等方法,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均衡发展,降低农村人口迁徙城市的压力,增加农村地区的发展动力,解决城市就业问题。
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解决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df68895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e.png)
完善能源输送和储存基础设施, 提高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促进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和监管力度
1 2 3
严格执行环保法规
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强化企业的环 保责任意识,推动企业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技 术,降低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推动公众参与环保行动
组织各类环保公益活动,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形成人人关 心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05
解决途径三:完善交通基础 设施建设
发展公共交通和智能交通系统
01
大力发展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提高城市内部交通 运行效率。
02
推广智能交通系统,如实时路况信息、智能信号控制等,提高
01
建设完善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提供安全的骑行和步行环境 。
02
鼓励市民采用“最后一公里”出行方式,如共享单车、步行 等。
03
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推广电动汽车等环保出行方式。
06
解决途径四:建立健全社会 保障体系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解决住房问题
01
02
03
加大政府投入,建设公 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 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 活,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关注弱势群体,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01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大对低收入家庭、残疾人、 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
02 健全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促 进再就业。
03 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让 更多人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过度开发
延安新区的潜在风险与控制策略研究
![延安新区的潜在风险与控制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fc23c390c69ec3d4bb750d.png)
延安新区的潜在风险与控制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各中小城市新城区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中小城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延安新区与其他地区新区相比,尽管有其独特性特征,但这并不能排除它可能面临的风险,面对社会各界人士对延安新区建设的担忧,我们必须审时度势,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在建设过程中对于可能面临的问题予以正确的处理和预防。
关键词:城市新区;潜在风险;控制策略一、延安与延安新区(一)自然条件与区位条件延安位于黄河中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以黄土高原、丘陵为主。
地处陕北腹地,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城区处于“三山两河”(清凉山、宝塔山、凤凰山和延河、汾川河)交汇之处,有“塞上咽喉”之称。
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革命历史遗迹众多,有枣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等等。
(三)新区建设的动力机制延安市区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容纳了近50万人口,人口密度几乎接近北京、上海等地,局部地区甚至超过了北京和上海的人口密度。
据官方资料显示,延安市人均用地面积只有72平方米,这远低于我国的国家标准。
此外随着延安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本身人口增加的同时,外来务工人员也不断涌入,这使得老城区的交通、住房、医疗等都面临巨大挑战。
人口密集使政府的改造成本高、居民生活水平质量较低但生活成本反而较高。
因此,新城区开发与建设有其一定的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
一方面,政府以此可以作为政绩,开发商也有了商机,另一方面,随着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的同时生活成本也会有所降低。
二、延安新区的潜在风险(一)缺乏人气,新城变“鬼城”“鬼城”,主要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对规划过于乐观,缺乏科学的信息收集与处理、分析的能力,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规划的城市规模远远大于现实需要,结果导致入住的人口过少,成“鬼城”、“空城”等现象。
这一类现象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是比较常见的。
浅析延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延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b8c5267caaedd3383c4d315.png)
浅析延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浅析延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一、延安概述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中部,共辖1区12县,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7万,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延安东临黄河,与山西相临,西面与甘肃接壤。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现存革命旧居140多处,如中共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王家坪(现王家坪革命纪念馆)、以及宝塔山、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等地。
轩辕黄帝陵是全国第一号古墓葬,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寻根祭祖之地。
延安土地广阔,人均土地面积27亩,土层深厚,光照充足,苹果、红枣、小杂粮等农产品品质优良,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
延安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14 亿吨,煤炭115亿吨,天然气2000多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万吨,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地。
延安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有历史遗迹5808处,革命纪念地445处,珍藏文物近7万件,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目前可供游览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年接待中外游客70万人次。
近年来,大力开发旅游业,恢复了摘星楼、烽火台、摩崖石刻等50多处景点黄河壶口瀑布、乾坤湾等驰名中外,陕北民歌、安塞腰鼓、剪纸等民间艺术久负盛名,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二、延安经济现状截止2010年延安“十一五”规划完成后,延安市共完成生产总值885.4亿元,增长13.6%;地方财政收入105.2亿元,增长1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4.5亿元,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80元,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5173元,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6亿元,增长18.4%。
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均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多。
延安市中心城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对策研究
![延安市中心城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d2a8862b90d6c85ec3ac68a.png)
延安市中心城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对策研究作者:何博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17期摘要:延安市的中心城区集中在宝塔区三川交汇地区,经过多年生态建设,该区生态环境环境有所好转,但依然处于“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的关键阶段,因此应继续加强生态治理,以人工促进自然恢复,改善城区人居环境。
Abstract: The center of Yan'an concentrated in Baota District Sanchuan junction area, since years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improved, but it is still at a critical stage of "governance and destruction stalemate phase", therefore, we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ecological management, use artificial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natural resto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n urban areas.关键词:延安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Key words: Yan'an;ecological environment;construction and protection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7-0298-020 引言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全市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
浅议延安城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延安城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e8360ac770bf78a652954fb.png)
浅议延安城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庞毅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04期摘要:本文就延安城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结合现代城市建设的需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便在城市建设行业能得以借鉴。
关键词:城区建设;问题及对策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057-020引言随着当前全国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市各城镇建设方面也和全国其它先进城市一样,也做出了大家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在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还有不少问题和不足。
多年的实践证明:城市规划是前提、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一个先进发达的城市,在一个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抓规划、精品意识抓建设、以人为本抓管理。
才能加快城市建设的进程,规模逐步扩大,基础设施日趋配套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区环境明显改善,县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而,才能打造成现代化、园林化、规模化、人为化的城镇。
1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1.1 规划工作滞后,与城市建设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于规划编制起点太低,规划执行中控制把关不严,代表延安、突出延安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太少;城区规划实施管理依据不足,操作性差,小区和新区建设随意性很大;规划管理手段方法落后,导致规划实施水平较低。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城市规划都已实现了微机化和数字化的管理,而我们还是“手工灶”操作。
很多城市的规划都在实行“五线管制”,即控制性规划的红线管制、保证城市公共绿化的绿线管制、保护城市文物古迹的紫线管制、预留城市基础设施的黄线管制和保证城市泻洪河道的蓝线管制,而我们全目前仅仅只实施了红线控制。
1.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总体看来,城镇基础设施不够配套完善,城市功能不全,与城市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主要表现于以下几方面:①市场严重不足。
各城区内功能配套齐全的农贸市场太少,导致沿街为市、马路市场过多、占道经营现象普遍,给城市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②城区内停车场太少。
城镇化对延安农村教育的影响探析
![城镇化对延安农村教育的影响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e9efdebb68a98271fefaef.png)
城镇化对延安农村教育的影响探析随着延安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全市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延安市域经济的发展,但也导致了农村适龄学生不断减少、学校办学效率低下,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质量下降,社会效益不高、影响教育公平等问题的显现。
城镇化之所以会给延安农村教育带来消极影响,主要缘于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矛盾。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重视城镇化冲击,端正办学态度;合理整合教育资源,不搞一刀切;注重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育质量,进而正确处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推进延安农村教育发展。
标签:延安;城镇化;农村教育近年来,由于延安市政府阶段性地扩大中心城市与县城建设规模,拉大城市框架以及中心城市与县城基础设施的完善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延安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显著增加,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52.27%,较2009年(38.8%)上升了13.47%。
但较快的城镇化速度也给延安的发展带来一些消极影响,尤其是对农村教育的影响值得关注。
不同的学者对农村教育有不同的理解,本文讲的农村教育特指以地域为界定标准所给出的定义,即指县及县以下的教育。
一、城镇化对延安农村教育产生的影响发展农村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有利于促进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实现农业增收等。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但同时也对农村教育带来了双重影响。
(一)城镇化对延安教育整体的积极影响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分散的教育资源。
2000年,教育部出台了“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撤点并校”,用来解决学校过于分散,学生人数减少导致的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
随着“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延安农村学校大量“师多生少”的现象得到改善,原本有限的教育经费得以集中使用,提高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延安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延安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3521418f18583d04964596a.png)
延安市城市化影响因素浅析及对策研究王东芳(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学院陕西宝鸡721013)摘要:本文描述了延安城市化的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位优势、资源、人才、“十一五”的建设对该区域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以及地形条件、周围城市群、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作用,结合区域实际提出了加快延安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对策。
不仅对于加快延安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具有指导意义, 而且对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字: 城市化延安市影响因素对策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Yan'an Cityand CountermeasuresWang Dongfang(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alSciences, Shaanxi Baoji 721013)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Yan’an, and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gional advantages, resources and talent, "Eleventh Five-Year" building role in promoting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area and terrain conditions, the surrounding urban agglomeration, infrastructure , the restraining effect of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regional actual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o accelerate the Yan'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Guiding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speeding up the Yan'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urbanization,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of urbanization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Keywords: Urbanization Yan'an City Influencing factors Countermeasure城市化是一个人类社会的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和文化重构的过程,主要反映在: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变为以非农业为主的过程,城乡社会结构出现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比重稳步上升的过程,文化景观表现为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质转化的过程[1]。
延安城镇化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延安城镇化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596c6956bec0975f465e2d0.png)
独创性(或创新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本人签名: 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本人保证毕业离校后,发表论文或使用论文工作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查阅和借阅论文;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 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人签名: 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导师签名: 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延安城镇化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生:尉发昌指导教师:黄明华教授李应存高级工程师摘要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它推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结构、城乡空间布局和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质变,并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以及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形成不同的推进特点和发展特色。
由于城镇化的推进过程实际上就是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演变过程,因此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水平以及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当前我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带来了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加速城市化进程己成为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战略任务。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342d33ec1c708a1294a4408.png)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和对策城市化进程是社会现代化的整体运动•在—城市化得进程中随着城区面积变大城市人口增加自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我进行了一些调查和资料收集归纳整理如下:一、居民思想意识与居民角色的矛盾。
农民在入住社区后在角色定位上已属于城市居民。
但由于长期农村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性的熏陶安置型社区内的居民仍保留有比较浓的农民意识存在对行政村较强的信赖。
比如社区物业管理费本应由居民负担但他们普遍不愿交纳而要求村集体经济负担这一方面给社区工作造成了被动另一方面又为行政村经济的独立提供了现实理由。
对于此项问题需要经过一定时间让新的城市居民得以适应。
要在利用充分现有社区宣传资源的基础上创新宣传手段、更新宣传内容提高他们的城市居民意识。
并完善他们作为城市居民的各项权利与保障使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作为城市社区居民的一名融入新的生活。
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来—务工的农民工很多。
经常会出现农民工用工不规范不能享受企业职工的应有待遇职业歧视偏见比较明显用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农民工的劳动报酬一般低于同类企业正式合同工有的还达不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有的用人单位还无故拖欠或恶意克扣农民工工资。
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农民工尚未被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中一方面有些业主或雇主为了降低成本追求最大利润不给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等等问题。
这些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利益也不利于—城市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对此有以下几点对策:1、规范用工制度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
2、规范工资收入和工作时间。
3、逐步解决社会保障问题。
4、正确对待进城务工人员的政治民主权利。
5、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教育制度。
只要大家加强对农民工的重视那么农民工对于—城市化的贡献将会更大而且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据统计1996〜2000年—农业劳动力年均转移3. 8万人年均转移率仅为3. 46%远远跟不上—城市化的节奏和工业化发展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安市城市化影响因素浅析及对策研究王东芳(宝鸡文理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学院陕西宝鸡721013)摘要:本文描述了延安城市化的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区位优势、资源、人才、“十一五”的建设对该区域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以及地形条件、周围城市群、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作用,结合区域实际提出了加快延安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对策。
不仅对于加快延安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具有指导意义, 而且对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字: 城市化延安市影响因素对策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Yan'an Cityand CountermeasuresWang Dongfang(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alSciences, Shaanxi Baoji 721013)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Yan’an, and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gional advantages, resources and talent, "Eleventh Five-Year" building role in promoting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area and terrain conditions, the surrounding urban agglomeration, infrastructure , the restraining effect of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regional actual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o accelerate the Yan'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Guiding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speeding up the Yan'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urbanization,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of urbanization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Keywords: Urbanization Yan'an City Influencing factors Countermeasure城市化是一个人类社会的经济转型、社会变迁和文化重构的过程,主要反映在: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变为以非农业为主的过程,城乡社会结构出现乡村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比重稳步上升的过程,文化景观表现为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质转化的过程[1]。
世界上不同地区和不同种类的国家城市化发展有相当大的差距。
在西方, 发达国家的人口城市化率已达到80%。
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只有40%[2]。
(你查查资料和最新报道我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51%,城市化率也应该比40%高吧而且你用的是2003年的参考数据就不准确)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在不断加大, 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都较以前大幅增加[3]。
目前关于该市城市化进程的研究较少,大多倾向于构建城市群的研究,而延安市又多被划分到中原城市群之外,加之该市本身的一些制约因素,因而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
1 研究区域的概况1.1 自然地理概况延安,地处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
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的中南部北连榆林地区,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吕梁地区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
面积:总面积37029平方千米,行政区划:现辖宝塔区、吴起县、志丹县、安塞县、子长县、延川县、延长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黄陵县、黄龙县、宜川县共一区十二县。
延安市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
天然次生林163万亩,木材蓄积量308万立方米;以甘草、五加皮、槲寄生、牛蒡子、柴胡为主的中药材近200种;有豹、狼、石鸡、杜鹃等兽类、鸟类100余种;而且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适生作物品种多,具有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的良好条件。
除小麦、玉米、谷子、荞麦、黄豆、绿豆、红豆等粮食作物外,还盛产烤烟、蔬菜、花生、瓜类、薯类等经济作物(你妹的,就是百度百科,这里可以简要介绍一下。
这些鸟类动物跟城市化有毛关系,我们现在是信息化社会不是狩猎社会)。
1.2 人文地理概况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之名,始出于隋。
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同年设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在地。
1949年,改称县,1972年,再设市至今,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期的区域政治中心促进了延安的城市化,可以简单论述一下这两者的关系,或者把这一段改为简述延安从古至今城市化进程,这由表一可以看出1982年之前延安市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缓慢。
在内战中延安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新中国城市初期,一切百废待兴,人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延安市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萧条,城市发展速度缓慢。
在文革十年期间,城市发展甚至有降低趋势,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1982—2000年,城市化水平稳步低速上升, 将近20 多年时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了约17%, 国家正确的决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促使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2000年之后,城市发展速度加快,一方面得益于国家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例如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等等,另一方面,近几年延安市石油、煤炭工业发展迅速。
据延安政府文件预测, 今后几年延安都会保持快速发展, 城市化水平将会继续高速增长。
(这段写的真好,鼓掌)2.2城市化表现表2延安市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带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产业结构变化(表2)来看,以2004 年到2011年稳定发展的阶段为例: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较去年的增长对比,第三产业增长较大, 且产业结构也逐年发生变化,由2004年的12:68:20发展为2001 的7.8:73.2:19. 表中数据正好符合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规律.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同。
50 多年来延安产业结构变化,明显.解放初期, 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 约为50%,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下降, 第二产业大幅度上升, 第三产业在改革开放之前所占比例缓慢下降.这一时期延安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与国家积极推动城市进行工业化转换, 促使产业结构快速调整,形成“二、三、一”的产业格局的政策有关.改革开放之后, 20 多年间产业结构也有较大的变化, 第一产业继续呈现下降趋势, 原来比例很高的第二产业开始较大幅度下降, 而第三产业快速上升.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 第一阶段佳木斯工业快速发展, 带动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第二阶段佳木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没有大幅度提高所以城市化进程也较慢.改革开放后, 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延安市化发展的速度.3 历史机遇和积极因素延安市面临重大战略机遇期。
首先,跨入新世纪,我国社会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新阶段。
中央对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思路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新理念、新目标的提出,在大的政策环境和战略部署上为延安市这个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其次,“十二五”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
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我们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方面争取更大支持;国家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和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开发,有利于深化和加强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国家深入实施能源安全战略,支持西部地区建成一批能源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我市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化工强市提供了难得机遇。
国内经济结构深刻变革,产业分工加速调整,为我们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省委、省政府支持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为我市可持续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
在多年快速发展蓄积的潜能和物质基础上,我们有条件乘势而为、加快发展,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未来五年,全市将呈现结构转型、发展加快、城乡统筹、民生提升的总体特征,进入新一轮持续上升周期。
我们必须科学把握发展趋势和阶段性特征,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一些大事实事,努力使“十二五”成为我市加快发展、持续发展的关键期,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期,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期,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期,社会民生事业的提升期,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3.1 区位优势明显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的中南部北连榆林地区,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吕梁地区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
公路四通八达,北通包头,南达西安,东连山西,西接宁夏、甘肃,还有至延长、宜川等各县及市内各乡的支线多条。
民航与北京、西安、榆林相通。
延安火车站共有37次列车。
其中动车组7趟,普通列车30趟,始发车5趟,途径列车25趟,终到站列车7趟。
西延动车开通后,从延安到西安只用2.5小时,进一步加快了陕北能源经济发展步伐,也方便了老区人民的出行。
3.2 矿产资源丰富在延安市广袤黄土的深处,蕴藏了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
延安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13种,其中石油储量4.3亿吨,煤炭储量71亿吨,天然气33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万吨,为延安工业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延安市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大陆第一口油井位于我市延长县,石油开发已有百年历史。
煤炭工业已成支柱产业。
3.3 人才资源优势延安市区有延安大学、延安师范、延安财经职业技术学校、延安卫校以及延安农业学校等,其中,延安大学是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