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师在英国》观后感

合集下载

BBC中国式教育记录片观后感

BBC中国式教育记录片观后感

关于BBC教育纪录片的调查与思考关于BBC的三集教育纪录片,之前教育心理学老师也让我们看过,并写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调查结果和思考。

一、背景刚看到这个纪录片的时候,第一印象是很惊讶,感觉中国老师被妖魔化了。

BBC纪录片的名字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教育》,可是视频里中式学校的教育方式并不是现在中国的主流教育方式,那是中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方式,现在应该被放进博物馆了。

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教育实验呢?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对中式教育充满负能量的视频呢?而为什么在这样“残暴”的中式教育下,学生的成绩竟然比英式教育好呢?那就要从这个视频诞生的背景来说起了。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实施了一个测试,叫做“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在这个测试中,上海高中生连续两年蝉联榜首,而英国学生却一再被甩在25名以外。

这极大地震惊了英国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感叹现在英国学生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小,特别是数学,和别的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和中国,普遍认为英国学生的数学比中国学生差3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有了这个国际教育交流项目。

在这个项目里,BBC负责招募、选拔五位中国教师前往位于英国汉普郡的公立学校博航特中学执教。

要求完全按照中国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为期一个月,然后对学生进行水平考核。

在执教的这一个月中,BBC进行了全程录像,力求真实的展现其教学过程。

在查阅资料室发现,对于PISA测试的科学合理性,有很多人提出了质疑。

由经合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其全球数学成绩排行榜一直以来让其名誉扫地,最近受到中国教育专家赵勇的质疑。

赵勇系是国俄勒冈大学教授,他于去年五月与数十位欧美教育家一起,向“PISA之父”Andreas Schleicher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表示PISA正在摧毁全球的教育和学术,要求废止考试。

PISA将英美两国15岁学生的数学成绩,与中国最富裕城市上海、以及香港和新加坡那些“考试工厂”的学生数学成绩作比较。

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评论二

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评论二

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评论二据BBC中文网报道,BBC拍摄反映中国教师在英国汉普郡博航特中学教学,表现中英教学差异的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再次掀起了中英教育话题讨论,这次英国和中国媒体都参加了对纪录片本身和中英教育话题的讨论。

中英教育话题比这部纪录片反映的内容要大得多。

纪录片仅仅描述了英国一个中学的一个班听中国老师讲课的内容,并没有英国教师在中国学校课堂讲课的内容,也没有总体上对比两国学生的表现,比如在课堂外,社会上和家庭中的表现。

纪录片没有反映的东西也很多。

去年英国教育大臣伊丽莎白•特拉斯(Elizabeth Truss)去上海考察中国学校教学,并且在英国报纸撰文说中国的教育做法值得英国学校效仿,就引起过关于中英教育的讨论。

当时就有人指出中英教育差异不仅仅在于老师和教学方式,而在于两国社会的差异。

有人把中国学生勤奋刻苦归因于中国社会机会少,价值取向单一,竞争残酷。

这次在BBC纪录片引发的讨论中,英国汉普郡博航特中学校长尼尔·斯特劳格尔(Neil Strowger)在《泰晤士报》的报道中说,中国的学校缺乏想像并且训导过多,他认为英国教育更优越。

中国媒体也对英国播出的纪录片做出反应。

中国网络报道指BBC制作的电视片在内容上有夸大和取舍。

例如如有报道说,在电视制作方的要求下,加入了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和升旗等中国元素。

但这可能更多说明了电视媒体的特点,即通过镜头剪辑作取舍达到强化重点的效果。

电视媒体一方面比广播和纸面媒体更能传播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但另一方面也掩盖了同真实的距离。

当然这并不是说BBC这部纪录片不真实,第一集纪录片突出了中国式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和对学生长时间反复练习的要求,也突出了英国学生课堂的自由散漫。

尽管有突出和渲染,但基本事实应该不错。

教育多元化,惟有读书高希望也能有人拍部英国教师在中国学校课堂讲课的纪录片,让大家对两国学校和学生对比有更全面的了解。

但即使没有这样的电视片,我们也对中国一条龙的教育方式能有大致的了解:学生在家长的关怀和压力力下,从上小学,升初中,考高中,进大学,一连串埋头苦读。

BBC中国式教育记录片观后感

BBC中国式教育记录片观后感

对于 BBC的三集教育纪录片,以前教育心理学老师也让我们看过,并写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

没有检查就没有讲话权,在查阅了大批资料后,我想就这个问题说说自己的检查结果和思虑。

一、背景刚看到这个纪录片的时候,第一印象是很惊讶,感觉中国老师被妖魔化了。

BBC纪录片的名字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毅吗?中式教育》,但是视频里中式学校的教育方式其实不是此刻中国的主流教育方式,那是中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月的方式,此刻应当被放进博物馆了。

那为何会有这样一个教育实验呢?为何会有这样一个对中式教育充满负能量的视频呢?而为何在这样“残暴”的中式教育下,学生的成绩居然比英式教育好呢?那就要从这个视频出生的背景来提及了。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实行了一个测试,叫做“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 ISA)”,在这个测试中,上海高中生连续两年连任榜首,而英国学生却再三被甩在 25 名之外。

这极大地震惊了英国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叹息此刻英国学生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愈来愈小,特别是数学,和其余国家的差距愈来愈大,特别是和中国,广泛以为英国学生的数学比中国学生差 3 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有了这个国际教育沟通项目。

在这个项目里, BBC负责招募、选拔五位中国教师前去位于英国汉普郡的公立学校博航特中学执教。

要求完整依照中国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为期一个月,而后对学生进行水平查核。

在执教的这一个月中,BBC进行了全程录像,力争真切的显现其教课过程。

在查阅资料室发现,对于PISA 测试的科学合理性,有好多人提出了怀疑。

由经合组织兼顾的学生能力国际评预计划PISA,其全世界数学成绩排行榜向来以来让其声誉扫地,近来遇到中国教育专家赵勇的怀疑。

赵勇系是国俄勒冈大学教授,他于昨年五月与数十位欧美教育家一同,向“ PISA 之父” Andreas Schleicher写了一封公然信,信中表示 PISA 正在摧毁全世界的教育和学术,要求取消考试。

PISA 将英美两国 15 岁学生的数学成绩,与中国最富饶城市上海、以及香港和新加坡那些“考试工厂” 的学生数学成绩作比较。

中国老师来了

中国老师来了

《中国老师来了》观后感前几天刚看完《中国老师来了》,这是2015年BBC的一个教育研究项目,他们邀请了5位中国老师来到英国学校,给一个50人的九年级学生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中式课堂”。

纪录片之中,除了这50名学生之外,剩下的学生仍然由英国老师进行授课。

一个月之后,两组学生将进行数学、普通话和自然科学低的考试,比较下看哪种教学方式更加有效。

在第一集的五十多分钟里,英国学生的全天作息时间与中国学生相同,中国老师带着学生们做早操、升国旗、做眼保健操、穿统一的校服、下午餐以及晚自习。

通过纪录片,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中国老师特别强调的是纪律这两个字,在中国,纪律是非常重要的。

我记得第一集的纪录片里有句话:“中式教育崇尚权威,纪律和残酷的竞争,它与英国主流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有非常大的区别”。

纪律问题,我印象最深刻的则是那位教自然科学的杨君老师,她一直坚持采用中式授课,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老师的身影,她讲授知识,将知识点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将它们写在笔记本上,教学方式很传统,但是这样可以加快速度,把知识快速、有条理的教给学生;在处理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的时候,她会把扰乱课堂纪律的同学点名站到讲台前面,也会处罚他们在上课结束之后多留一会;她也会通过提高自己的音量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多次重复一个知识点为了让学生记住;项目过半,她的整个声音都是沙哑的,这些似乎是中式教师的常规现象。

在我们身边的学校,特别是初中和高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老师们拿着热水瓶,里面装着他们需要救命水——胖大海,通常在一节传统的中式授课之后,老师们消耗了太多的精力。

在这个总共三集纪录片里,纪律的问题几乎每一集里都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在观看纪录片之后,我看了这之下的每条短评,我看到很多评论里会讲到中国学生虽然学习上成绩很好,但绝大多数的学生过得并不开心,中国的学生过于刻板,而英国的学生活泼,他们可以发散自己的思维,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当他们的校长来到教室的时候,全体成员都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鸦雀无声,可见英国的学生并不是不可以在课堂上安静下来,从我的观点来看,英国学生的活泼、发散性导致的的课堂纪律问题这并不是他们扰乱秩序的根本原因,这是一种文化的碰撞与冲突。

纪录片《中式教育》观后感

纪录片《中式教育》观后感

纪录片《中式教育》观后感《中式教育》主要讲了一个很大胆的尝试,请中国老师去英国教学,以中国的教学方式,四周时间,最后以考试的形式来反应究竟是哪一种教育模式更为成功。

从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下,两国的教学方法是非常不同的。

相比于英国教育的发现学习,中式教育更多的是接受学习。

就比如说科学课上,50个学生挤在一间教室,和英国的学生相比,只能凭老师一个人做实验给学生看,因为中式教育以考试重点为准,只要把实验里的原理,现象记住就可以了,这样做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考试成绩,但同时也在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缺乏科学探索的精神。

数学课上,只有老师一个人在讲,禁止学生说话。

表面原因是说话会影响老师和学生的效率,本质原因在于老师是权威,不容置疑。

而英国老师利用故事和教学结合在一起,并因材施教。

缺点是讲得不深,消耗时间,但长久而言,恰好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习更好玩,学生更能融汇贯通。

还有一个非常不一样的点在于竞争教育,中式教学中似乎无时不刻都在体现着竞争,就如纪录片中Philippa是全班唯一喜欢中式教育的孩子,因为她记忆力好,复述与背诵的学习方式帮助她很快掌握知识点,然而她却在体育课奔溃了!体育老师模拟国内的中考:“如果体育不及格,无论你成绩多好,终将失去升学机会!"Philippa拿着实心球,一次又一次的扔出去,却始终扔不过及格线!她哭了:“无论我做什么,都拿来与别人比较,我觉得不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尽管开头和过程并不太顺利,但在最后中国老师的班级考试成绩几乎每科都要比应该班级高出十分左右。

虽然在纪录片中中式教育获得胜利,但还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中英教育,各自有利有弊。

英国教育,课程难度太低,但是授课方式迎合学生本性,更有利于精英教育。

中国教育,学生忍耐性毅力很强,但是授课方式太死板,扼杀孩子的天性,批量生产做题机器,在中式教育的影响下,孩子更容易自卑。

仅仅以成绩来判断一个教育模式的成功与否本身就是有些片面的,在成绩上,中国教育大获全胜,那学生自身的快乐、创造力、心理健康等却被忽视了。

bbc中式教育

bbc中式教育

观BBC纪录片《中国式教学》后感班级:教管1302班学号:20131601056姓名:吴彤晖5名中国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却“水土不服”,老师把学生训哭,学生也差点把老师逼疯。

BBC将此拍成的纪录片引起国内外网友热议。

看看华人眼中的东西方教育是怎样的。

这几天,我看了英国BBC2台播出的纪录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Chinese School》(《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式教学》)。

内容是英国一所中学,请来5位中国老师,让他们用最中国式的教育方法,用一个月去教50个英国13-14岁的中学生。

当中国老师遇上英国学生,节目刚播出,就引起了不小风波……有人认为,英国学生太懒散,应该让中国老师去治一治,有人反思,中国老师的机械和严苛,放到英国教育环境里一下子“扎眼”了……四个星期后,实验班的同学将和其他班进行学科竞赛,于是乎,“谁输谁赢”现在已成众人焦点,好好一部纪录片瞬间被贴标签,甚至被娱乐化了。

让学生“疯狂做笔记”未尝不可中国老师怎么教学科知识点。

比如做实验,纪录片的中国老师是自己一个人在前台做实验,要求所有学生坐在座位上观看,然后抄下实验的公式,但在英国,这样的实验一定是分成2-4人的小组,每人亲自做一遍,基本上一个实验就会做40分钟一节课,第二节课才讲公式……“其实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一样,班上的E同学特别讨厌做实验,一上实验课就睡觉,她更喜欢背公式,比做实验节省好多不需要浪费的时间。

”在她看来,做笔记虽然有死记硬背之嫌,但也是个很好的习惯,她以前有个物理老师,上课不做讲义,只聊《神秘博士》,到了考试前才想起来提醒学生去看教材,搞得每次学生面对考试都极不自信,也不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

不过,她也承认,并非所有英国学生都能消化这种笔记型的教学,尤其是小学生,这部纪录片对于老二来讲,无异于“恐怖片”,老师们的所有课堂教学她都大呼“残忍”。

中国老师来了观后感

中国老师来了观后感

中国老师来了观后感中国老师来了观后感(一)《中国老师来了》是BBC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说述的是中国的五位初中精英老师给英国一所中学的孩子上一具月课,然后和英国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孩子成绩比较的故事。

这种文化的碰撞题材的话题往往一浮现就能抓住人们的目光,更何况是发达国家主动尝试进展中国家的文化和教育呢?有人认为英国的学生太懒散,需要中国老师去“灭灭威风”;有人认为中国老师太严苛,扼杀了学日子泼的天性。

看第一集的时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误会,那算是中式教育挑选了权威、纪律和残酷竞争,而英式教育挑选了自由、宽松和全面进展。

而其实结合中国人多教育资源少的国情来看,是残酷竞争挑选了中式教育,兴许也带些政治因素,别利的外部环境需要我们更加高强度的学习。

英国相对宽松的环境挑选了英式教育,更小的班,能够使老师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教育模式的挑选,别仅仅是非“中”即“英”那么简单的事,它牵扯到一具漫长的政治经济文化进展的中间地带。

中国自古以来算是一具尊师重道的国家,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尊重老师,视频中的英国学生对中国老师的尊重显然是别够的。

但是尊重是相互的,我们的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别够的,公然训斥学生,别听学生的解释,众目睽睽之下让学生罚站等等。

所以我们别该把矛头直接指向英国,应该自我反思。

别管是过程依然结局,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中国教师来了观后感(二)此节目已播出很长时刻,之前向来没机会看最近终于有些观察感触颇深,本节目是由BBC制作的对于中式教育和英国教育效果的对照,英国邀请5名在中式教育中有很大成就的中国教师到英国一所优秀中学任教四周,然后与本中学的相同年级的学生共同参加测试比较高低。

由于两国文化的巨大差异,从一开始的校服就能够看出,中国的校服被英国学生戏称落降伞(事实上他疑惑他身上穿的校服已是好的),很显然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治理学生的观念,中国教育注重的是服从权威,这个地方的权威便是老师、纪律、校长、领导等,要求学生在学校要对老师绝对服从,就像其中的一位教师所认为的中国的学生是最听话的(可能是因为他教授的中国学生好的原因吧);而英国教育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从学生的能力入手把别同的学生进行分类,同时注重学生的自我思索,鼓舞学生质疑教师和权威,他们在课堂上实际是把老师看做朋友而别是治理者。

中国老师教英国学生,你看到了什么?

中国老师教英国学生,你看到了什么?

中国老师教英国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作者:魏金梅来源:《作文·初中版》2015年第10期前段时间,英国广播公司启动了一个研究项目——“中国化的英国学校”,并花大力气拍摄了一部纪录片,拍摄的是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公立学校——博航特,对50名英国中学生进行中国式教学,在4周内教出“中国实验班”,最后通过考试与一直接受英国教育的班级一决高下的过程。

中国老师大战英国“熊孩子”实验中,50名学生被要求早上7点到校,在校12小时,还要经历大班教学(50个人),穿宽松的运动服,上晚自习,参加升旗仪式,做早操,做眼保健操等中国学生熟悉的东西。

上课不能说话,课程听不明白,每天长时间学习,这些“全新的体验”让英国学生崩溃,第一天下午就有人表示好累,想要回家。

甚至体育课也让英国学生崩溃。

两名女生表示,和英国的体育课相比,中国式的体育课简直是在玩命。

15岁的兰斯基说自己是一名正常的少女,她喜欢睡觉和自由。

但是为了参加这个试验,她只好牺牲自己4个星期的睡眠。

兰斯基说:“我感觉学生根本没有发言权,一切由老师说了算。

”学生像是机器人,她自己很难适应。

兰斯基喜欢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议并参与小组互动,提高技能等。

但在中国老师的课上,兰斯基唯一学到的就是如何快速记笔记,并听老师个人给他们“布道”。

中国老师认为学生就应该像海绵一样,不知疲倦地吸收所有的知识。

最难应对的是中国老师对学生的预期,他们总是期待你成为最好的。

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老师的受挫感不输英国学生。

一位中国老师说,当她把作业发给学生时,她期待学生们都会聚精会神地做作业。

但没想到,当她走进教室时却发现有些学生在聊天,有些在吃东西,还有些在化妆。

她对此不得不强忍怒火。

教科学的杨老师说,在中国不需要课堂管理学生的技巧,因为每个学生都很守纪律,她不明白为什么一名女生在听说英国男孩组合中的一名歌手离开乐队的消息时哭着离开了教室。

在英国,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被罚站时会觉得很刺激,被叫到学校的英国学生的家长感到莫名其妙,孩子在学校的教育难道不应该是老师的责任?除了课堂纪律问题,中国老师的授课内容也受到了质疑。

[英国,纪录片,中国]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对教育的思考

[英国,纪录片,中国]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对教育的思考

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对教育的思考最近,看了一部英国BBC的纪录片,说的是英国一所知名学校将中国内地几位中学老师请过去做一个实验。

英国老师按照英式教育教一个班,中国老师按照中式教育的方式去教一个班,最后,以考试的平均分来确定两种教育方式的优劣。

最开始的时候,中国老师授课的班级遇到一些麻烦,因为英国学生非常不适应中式教育方式,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最后考试结果,中国老师的班级取得了全面的胜利,而且每一门功课的平均分都超过了英国老师班级。

英式学习法这一点让我很惊讶,因为,纪录片中英国老师的班级学生很少,大概只有十几个人。

学生是根据学习进度来分班的,在英国老师班的都是学习进度相对不错的学生,而且人又少。

要知道老师的精力有限,上课的时间有限,当然人越少,效率越高,基本上老师可以照顾到每一个人。

事实上,英国老师班级的孩子们确实很开心,大家环坐在老师的周围,上课气氛轻松愉悦,就像是一场自由自在的聊天。

英国老师也很亲切,除了教导主任和校长的脸上会有明显的严肃表情外,普通老师都跟孩子们的朋友一样和蔼可亲,非常照顾学生们的情绪,简直就是邻家大哥哥、大姐姐陪孩子玩耍娱乐。

总之,英国老师班的学生们学习没有太多压力,完全按照他们的兴趣来自由安排。

进度慢一点,也没人会声嘶力竭训斥你,老师会照顾到每个学生的自尊,在学生挫折、沮丧时还会得到安慰。

这正是我小时候就一直梦想着可以进这样一所学校。

不用担心家庭作业多到做不完,因为老师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承受力,不会让你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做作业。

上课随时可以提出自己的不懂的问题,老师会反复解说直至你领会。

总之,在这里学习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他们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

中式学习法在中国老师班,一切都是照搬中国国内的教育方式。

这个班级也像国内一样有50人之多,各种进度的学生都在一起学习。

每个学生每天都需穿着运动服装,并按时出操,上课时要起立说老师好。

课堂上学生被要求不准说话、开小差,并接受老师的管理。

中国老师到英国教学纪录片观后感

中国老师到英国教学纪录片观后感

中国老师到英国教学纪录片观后感中国老师到英国教学纪录片观后感刚看到这个题目之前,我就在想,中国的老师到英国的柏航特(Bohunt)中学,使用“中式”的教学方式教学,那效果会怎么样呢,毕竟两个国情不一样,教育制度也不一样,那么他们能接受中国高强度的学习吗?很让人期待。

据我了解,柏航特是一家根据学生居住的地区录取学生的学校,也就是说,只要住在该”学区“,就能入学,根本就不必经过任何的考试。

大部分中国人不知道,英美这种按照”学区“入学而产生出来的公立学校,绝对是良莠不齐的。

由于国情不一样,教育制度也不一样,所以教学方式也有所不同,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也很难改变,在中国式的教育中,同学们表现的是调皮捣蛋、刁钻古怪、违反纪律、抵触这种学习方式,英国的学生习惯去质疑老师、方方面面都在挑战老师、挑战权威。

在中国,学生们从小就被教育应该尊敬他们的父母、教师,中国的教育不仅仅教学生知识,而是更加重视对学生思想的熏陶以及情操的陶冶,教他们如何去成为一个明事理、有责任感的祖国下一代,因为他们从小就要培养并形成一种报效祖国的思想。

在中国的教育里,父母说的都是对的,包括让孩子去上很多兴趣班,学习课外知识,甚至周末都要学习,孩子们也认为父母是正确的,都是为了他们好,但是英国的孩子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父母不一定都是对的,他们应该做自己,而不是听从父母安排。

在他们的年龄阶段,学生没有很高的期望,他们只是单纯的生活,可以随心所欲,也许跟英国的福利制度有关,福利太好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受到影响。

纪录片中,西方教育的自由散漫与中国教育的刻板严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印证了某种长期以来的“常识”。

中国的教育虽然是应试教育,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白要想成功,必须要全力以赴。

在纪录片中,英国学生的顽劣,似乎再次印证了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更为出色的表现。

英国学校请来中国教师之后

英国学校请来中国教师之后

英国学校请来中国教师之后作者:周凤婷李邑兰等来源:《畅谈》2015年第17期1997年,已经在中国西安教书10年的杨军,顺利完成了西北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业,并获得赴英国深造的机会。

那时她做梦都不敢想,中国教师和中式教育会在英国主流媒体出现,并引发全民激烈的讨论。

她更没想到,十几年后自己亲身经历中西方两种教育模式的碰撞。

今年8月,英国广播公司(BBO拍摄的三集关于“中式教育”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在BBc二台播放后,立即在中英两国引爆了民众对于两种教育方式对比的大讨论。

纪录片中,中国的教育方式被塑造成一副“狰狞”形象,旁白道:“中式教育是基于高压学习和残酷竞争的无情学习制度。

”这副形象在片中贯穿始终。

中英两种文化的冲突、课堂的无序、中国老师的崩溃:这似乎是一场中方注定失败的试验。

纪录片最后,考试成绩公布,“中式学校”学生的数学、中文、科学(包含生物、物理、化学)成绩以绝对优势赢得胜利。

经过层层筛选的中国老师纪录片一开场,英国的中学生换下衬衫、短裙,穿上中国式校服,升国旗、做早操、做眼保健操——这些符号性极强的场面,也是英国人对中国教育的传统印象。

“填鸭式”教学画面反复出现并被强化,比如:老师不断重复一个单词,或是挥着教杆,在幻灯片上指指点点。

“其实,我们的教育方式已经改变了。

”李爱云告诉记者,他们五位老师并不能代表中国教育,而中国因经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各地教育水平差异很大。

五位参与拍摄的中国老师,都说着流利的英语,都有欧美留学经历。

李爱云和数学老师邹海连分别来自两所精英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和杭州外国语学校,另外三位,科学老师杨军、中文老师赵薇和体育老师王再鸣,目前都在英国工作和生活。

南京外国语学校是一所顶级中学。

2015年高考前,高三共470名学生中,295名被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大学在内的世界名校提前录取,再除去先期保送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的名额,最后参加高考的学生仅为21人。

《中国老师在英国》评价

《中国老师在英国》评价

一部由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正在中国网络世界走红,中国老师教的英国学生实验班在数学、自然科学的最终考试成绩比起英国老师教的那组学生整体成绩高出10%,而相关于中外教育比较的话题也再次引起公众注重。

与中国教育以显性的应试来划分学生群体不同,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

绝大局部刚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国人,通常会感慨其教育的宽松——隔三差五的假期、三点钟就下课的学校、近乎于游戏的课堂教学以及老师们体贴耐心的鼓励,似乎只要孩子表现得不那么弱智,就能够轻松得到老师的肯定。

作为一个家长,你会情不自禁地觉得,在欧美读书太轻松了、太容易了、太简单了。

绝大局部在欧美短期待过几年的家长,都会把这种印象带回国内,作为他们与朋友们闲聊时的重要谈资。

不过在这些印象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故事。

我在结合国机构工作的时候,以前有一位特别不喜欢当地的美国同事,每天都在计算回家的日程,几乎是熬着过日子的节奏。

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回国工作呢?他告诉我,在这里熬着的最重要原因,是结合国能为其雇员报销三分之二的子女教育费用,而他回国仅仅一个普通教授,很难负担起孩子上私立中学所需要的学费。

我又问道,“那为什么不去免费的公立学校呢?”这位同事笑笑的表情像极了国内到处借钱买学区房的家长。

几年以后,我去了美国,发现当地小学下午3点放学,但是只有黑人邻居的孩子跑跑跳跳地回家了,而在这个时候,绝大局部白人和华人的孩子,都背着书包、拿着乐器,去了各种辅导班。

欧美的中小学的确与中国的中小学存有巨大不同,在那里,学生能够不承受任何压力。

然后在快乐几年之后,绝大局部的孩子也就这样了,他们或者去社区大学再混几年,或者直接去找些底层的体力工作度日,或者直接开始拿失业补助,在街上闲逛。

在美国,一个不去辅导班补课、不花大价钱去学习才艺参加社会活动去丰富自己履历的孩子几乎没有可能进入名牌大学。

欧洲的情况好一点,因为当地的社会福利较高,很多学生能够较容易地进入好大学,不过这不并意味着在公立中学没有打下良好基础的他们能顺利毕业。

中国数学老师“支教”英伦 媒体应看到中国教育的优势

中国数学老师“支教”英伦 媒体应看到中国教育的优势

中国数学老师“支教”英伦媒体应看到中国教育的优势中国数学老师“支教”英伦媒体应看到中国教育的优势据新华社客户端报道,陆连洁将教学分成三个单元:二分之几的数、三分之几的数、分子和分母。

这种有条理的课程安排来自上海的“精通教学法”——目标是让孩子们对数学理念的本质有一个逻辑概念和深入的理解。

来自中国的数学老师王成军,正在伦敦罗克瑟姆小学教授一群孩子怎么用手指做简单的乘法。

为了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王成军先是花了大半节课的时间教会学生用手指来比划从1到9的阿拉伯数字。

下课时,林顿·卢卡斯已经能扳着指头算出6乘8等于48。

中国数学老师怎样教英国孩子?中国式数学教育能否成功“嫁接”英国?英国学生、教育界又如何看待中国数学老师的教学方式?在英国教数学王成军教孩子用手指头做乘法时,来自上海市闸北区实验小学的陆连洁则在伦敦西区诺丁山福克斯小学给学生们讲解分数的概念。

陆连洁将教学分成三个单元:二分之几的数、三分之几的数、分子和分母。

这种有条理的课程安排来自上海的“精通教学法”——目标是让孩子们对数学理念的本质有一个逻辑概念和深入的理解。

教室里还坐满了前来旁听的英国数学老师。

他们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

按英国教育部的计划,接下来英国还将引入数学老师进中学。

而英国汉普郡博航特中学已经先行引入5名中国老师,一个月后进行测试,以评估效果。

博航特中学校长尼尔·斯特罗格在英国算是一位“先锋校长”。

2019年夏天,这位校长为了让学生回家看世界杯,将放学时间提前,此事还被英国媒体《每日邮报》报道。

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剑桥高中的数学老师邹海连是5名中国老师之一,他的第一堂课是教学生三角函数。

他用图式和公式告诉学生什么是正弦、余弦,什么是正切、余切,但是学生却一边玩着手里的三角尺一边表示“什么都听不懂”。

为了训练学生的耐力和逻辑性,邹海连把从中国带来的九连环发给学生,这个有趣的东西引起了英国学生的兴趣,他们饶有兴趣地聚在一起讨论。

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对中国形象的建构

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对中国形象的建构

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对中国形象的建构摘要: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于2015年8月在英国BBC2台首播,并通过网络在中国进行传播。

纪录片播出后立刻受到了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关注,几乎成为当时最热门的话题。

纪录片讲的是让5名中国老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实施4周中国式教学试验的故事。

那么该片到底建构了怎么样的形象,又是如何建构,为什么要这么建构,能够反映出什么呢?关键词:《中国老师来了》;形象构建;中西方教育一.形象建构1.传统,落后刻板的文明大国从纪录片中可以看出,由他们所精挑细选的几位教师以非常严肃的形象出现在同学面前,穿戴整齐,他们对课堂上嬉闹的同学以严厉的批评,甚至罚站,片中多次出现如果在中国课堂上,有各种各样的规矩,学生都很尊敬老师,他们只会乖乖听讲,而在教育方式上,中国老师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方式,鼓励与人竞争和应试教育,老师在上面讲,学生记笔记,大大小小的课堂测验,这些反复出现的.对西方国家来说,中国仍然处于民主建设不足,人权得不到保证,发展缓慢的情况之下,而正是在这样的展现中窥探出中国是一个非常传统,教育方式落后,刻板的大国形象。

2.及其注重集体意识和国家精神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非常注重集体意识的国家,在纪录片中也有多次呈现,从近代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在纪录片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升国旗那一段,在中国的学校,升国旗是一种传统,是一种仪式,是一种爱国的体现,而这对于英国人来说就非常不能理解,其实在课堂上保持安静,从老师的教学方式也能够看出集体先行的现象,还有一个细节,就是邹老师在一名学生做了坏事之后,对他严厉说的第一句话是“你让整个学校蒙羞”,在我们中国传统观念中,那名学生的个人行为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名声,而且对一个集体的利益有一定的损伤,而注重集体的中国老师在最生气的第一时间嘴里说出的话是另一个集体蒙羞,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队集体的注重是深入人心的。

3.崇尚权威的国家纪录片中所体现的崇尚自由和重视纪律的差异,从中你可以看出,中国老师必须要他们坐姿端正,上课讲话要举手发言,从英国老师的口中说出中国老师的行为是在扼杀学生的的自由。

《当中国老师遇上英国学生》感想

《当中国老师遇上英国学生》感想

对于纪录片《英国学生对上中国老师》的一些感想首先,可以说明的是,在看了这个片子之前,我对纪录片是完全不感兴趣的。

然而,这部片子改变了我对纪录片沉闷死板的看法。

它通过对中英教育模式的对比,以一种综艺节目的形式呈现出来,可以看出东西方教育的差异,包括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

播完三集的纪录片后,我看到的是,中国和英国的教育有很多的差异。

就以体育课的测试来说吧。

在英国,体育课是作为选修课来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而且分组是以能力进行划分的。

而在中国,体育课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路上,学生会被排名比较。

在我看来,这本来就是不怎么好的了。

我们处在一个成长的期间,被比较会让我们的心理发展出现问题,有的人或变得骄傲自满,有的可能会变得自卑沮丧。

在女生八百米男生一千米的测试中,有一位叫做joe的学生,他的成绩很棒,但体育很弱。

他十分忧心这一科目的考试。

在跑完全程后,他因觉得自己是跑得最慢的人而变得沮丧。

英国教育更注重学生通过与自己比较来促进学生发展,中国更偏向与他人竞争来获取进步。

我无法判定两种方式谁更好,但我觉得,如果长期采取竞争的方式来推动学生心理可能会畸形发展,但若长期采取像英国模式又可能会在学生主动性、危机敏感度以及积极性上难以突破。

所以,中英结合,互相借鉴是能更好教育学生的方式。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中国老师教英国学生,你看到了什么?

中国老师教英国学生,你看到了什么?

中国老师教英国学生,你看到了什么?
魏金梅
【期刊名称】《作文(初中)》
【年(卷),期】2015(000)010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魏金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换个思维方式教减法——观英国老师桑德拉教学“退位减法” [J], 蒋秀华
2.换个思维方式教减法——观英国老师桑德拉教学“退位减法” [J], 蒋秀华;
3.当英国学生遇到中国老师 [J],
4.教师真教活教,学生真学活学——品董旭午老师执教《琵琶行(并序)》 [J], 周涛
5.对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再思考——兼议从“老师教,学生学”到“老师教学生学”的思路转换 [J], 李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教师赴英国拍成纪录片来看看7年前BBC的纪录片《中国学校》

中国教师赴英国拍成纪录片来看看7年前BBC的纪录片《中国学校》

中国教师赴英国拍成纪录片来看看7年前BBC的纪录片《中国学校》近日,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引发中英两国民众对教育的热烈讨论。

该片讲述了几名中国教师赴英“支教”,与50名英国九年级学生发生的共同学习生活的故事。

早在2008年,BBC就拍过一部《中国学校》的纪录片,以安徽省一个小镇休宁为缩影,集中拍摄了当地一组家庭、老师、孩子们一个学年的生活。

在BBC这次的纪录片播出后,尽管仍有争议,不少中国观众还是表达了对中国教育严格纪律性的赞赏,而当时看完那部《中国学校》后,许多观众的意见却几乎是一边倒的。

中国的在校生有三千五百万,在这个5集系列片中,BBC把焦点放在了几个学生身上。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现在,离高考的时间不到一个月,大家都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段时间的重要性……今年安徽省的报考人数大约有56万人,高校招生约24万人,竞争仍是很激烈的。

同学们,你们肩负着家长的期盼,学校的重托,祖国的希望,时代的需求!”在《中国学校》的开头,出现的是当地中学高考动员大会上的校长讲话。

第一集就讲到了为金榜题名,中国学生的残酷竞争压力。

17岁的尖子生吴羽菲身负重担,她的学校期望她能在全省百万考生中拔得头筹;她的母亲放弃一年的工作专门用来照顾女儿起居饮食。

吴羽菲后来拿到了安徽省07年理科省状元。

据网友介绍,她的同学说吴羽菲2011年大学毕业后,申请到了MIT的Econ Phd全奖。

BBC为了解中国教育制度而选中的纪录片女主人公,也踏上了美国读博的道路。

不过BBC拍摄的故事里,有艰难痛苦也有欢乐喜悦,在第一集中,县中的学生要进行一次春游。

随着中考的临近,大家正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氛围中。

当最终孩子们抽得片刻欢笑歌唱流行歌曲,他们只是跟全世界十来岁的孩子们都一样。

一次班级聚会上,有位女同学的发言是这样的:“面对中考,心里难免会有一些压力。

其实,我们应该很快乐的面对。

明代的菜根潭曾经说过,乐中乐,非真乐,由苦中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老师在英国》观后感
BBC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记录了50名英国学生,在拍摄期间,从作息到课堂学习,完全因循中国学校规矩。

从早上7点开始上课,一天12小时中,除了两次进餐休息时间,还要经历早操、眼保健操、晚自习等中国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统一穿中式校服,每周参加一次升旗仪式;上课要记笔记和背诵,有时进行小组练习;放学后要打扫教室。

BBC希望以此试验中国式教学对于英国学生是否有效,中国式教学是否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模式。

在观看这部记录片的过程中,身为中国人的我是不希望最终的结果是中国老师“输”,同时我也问了身边的很多同学,得到的答案都是希望中国老师“赢”。

当然最终的结果如我们所愿,中国老师的教学成绩高于英国当地老师的教学成绩。

那么中国老师真的“赢”了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单分析一下中国式教育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
中国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一味的追求高成绩,不重视教育过程,更看重的是教育教学的结果,如果最终的成绩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对这个学生的评价。

(比如:中国老师对成绩好和成绩不好的同学的态度的差别)
二、教学方式
对我们这些完全接受中国式教育的中国学生来说,中国的教育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机械的重复、死记硬背,老师在课堂上板书,学生在下面记笔记。

如果你记住了这个知识点,那么就说明你学会了,然而是否真正将这个知识点彻底的理解还另当别论。

很显然英国学生对上课边写边听的这种模式很不适应,然而我们中国的学生似乎早已熟练掌握了这个“技能”。

三、师生互动
由于中国受孔孟思想影响,尊师重道是我们所推崇的,我个人认为这是应该的,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这种角色性如果稍微弱化一些,上课的氛围如果再活泼一些,可能会达到更好的一个上课效果。

当然中国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文化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不认真对待等一些客观因素,在组织教学的初期并不是很顺利,但最终的结果还是超过了英国老师的成绩。

那么我认为这也仅仅说明中国式教育在短期的教学中会有一定的效果,在应对考试的时候是一种很快出成绩的教学方式,而然对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而言,效果甚微。

然而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跟我们的文化、国情等因素是有关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