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害虫61668
作物害虫认不清?高清图片,一看就懂!(附防治方法)
作物害虫认不清?高清图片,一看就懂!(附防治方法)*瓜蚜危害特征主要为害瓜类,害为害茄科、豆科、十字花科、菊科等蔬菜。
成虫和若虫在叶片背面和幼嫩组织上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叶片卷曲变形,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枯死;老叶受害提前老化枯落,缩短结瓜时间,造成减产;其排泄的蜜露可诱发霉污病的发生,影响叶片光合作用;此外瓜蚜还传播多种病毒病,造成的为害远超过蚜害本身。
防治方法①蔬菜收获后,及时清理残株败叶;可用高温闷棚法消灭棚室中的虫源;设置银灰色地膜避蚜防病;利用黄板诱杀;保护和利用田间蚜虫天敌,如在蚜虫初发期释放烟蚜茧蜂。
②可选用下列药剂:5%吡虫啉乳油1200~2000倍液,或10%啶虫脒4000~6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000~2000倍液。
温室白粉虱危害特征为害瓜类、豆类、茄果类蔬菜。
为害损失达1/3,严重时可达70%。
成虫和若虫聚集在叶背面刺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死亡;并分泌大量蜜露,污染叶片和果实,导致煤污病的发生,造成减产并降低蔬菜商品价值;亦可传播病毒病。
防治方法①在温室第一茬种植白粉虱不喜食的芹菜、蒜黄等较耐低温的蔬菜;避免黄瓜、番茄、菜豆混栽;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的白粉虱,清理杂草和残株,在通风口增设尼龙纱,控制外来虫源,培育出“无虫苗”;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可人工繁殖释放丽蚜小蜂等天敌。
②2.5%联苯菊酯乳油1500~3000倍液,或25%噻嗪酮水分散粒剂4500~6000倍液,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500~1800倍液,或20%啶虫脒可溶液剂9000~13000倍液。
烟粉虱危害特征烟粉虱有B型烟粉虱和Q型烟粉虱,为害瓜类、棉花、烟草、番茄、木薯、十字花科蔬菜、豆类、茄科、锦葵科等植物。
成、若虫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受害叶褪绿萎蔫或枯死,使植物生理紊乱,植株瘦小;并分泌大量蜜露,诱发煤污病,造成减产并降低蔬菜商品价值;并能传播病毒病。
常见农业害虫分类
常见农业害虫分类-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常见农业害虫分类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已知的种类约有85万种以上,占动物总数的4/5。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3对分节的足,故又称六足纲。
昆虫纲由3纲、33目组成,与生产关系密切的有九个目:直翅目、缨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
以下就这些目及重要科作一简述,并列举部分常见农业昆虫:直翅目(Orthoptera)昆虫纲中较大的一目,包括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常见虫。
体大型或中型,吸嚼式口器。
前翅狭长且稍硬化,后翅膜质;有些种类短翅,甚至无翅,有的种类飞行力极强,能长距离飞迁。
后足强大,适于跳跃。
斑翅蝗科:东亚飞蝗、云斑车蝗;斑腿蝗科:中华稻蝗、日本黄脊蝗;蝼蛄科:单刺蝼蛄、东方蝼蛄。
缨翅目(Thysanoptera)通称蓟马,身体微小。
一般黄褐或黑色。
眼发达。
触角较长,锉吸式口器。
翅膜质,翅缘具有密而长的缨状缘毛。
其中蓟马科:稻蓟马、烟蓟马、温室蓟马;管蓟马科:稻管蓟马、麦简管蓟马。
同翅目(Homoptera):蝉、叶蝉、飞虱、木虱、粉虱、蚜虫及介壳虫等均属此目。
多为小型昆虫,刺吸式口器,其基部着生于头部的腹面后方,好像出自前足基节之间。
具翅种类前后翅均为膜质,静止时呈屋脊状覆于体背上,很多种类的雌虫无翅,介壳虫和蚜虫中常有无翅型,叶蝉和蚜虫等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其中粉虱科:温室白粉虱;叶蝉科:黑尾叶蝉、大青叶蝉、棉叶蝉;蜡蝉科:斑衣蜡蝉;飞虱科: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和甘蔗扁角飞虱;蚜科: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桃蚜、高粱蚜、萝卜蚜;绵蚧科:吹绵蚧;盾蚧科:桑盾蚧、矢尖盾蚧、梨圆蚧;蜡蚧科:白蜡虫、红蜡蚧、朝鲜球坚蚧;半翅目(Hemiptera)通称“蝽”或“椿象”;多数体形宽略扁平,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称为半鞘翅;刺吸式口器,其若虫腹部有臭腺,故有“臭虫”、“放屁虫”之名。
【高清图鉴】【农业病虫害介绍及绿色防治】 水稻虫害:稻飞虱
【高清图鉴】【农业病虫害介绍及绿色防治】水稻虫害:稻飞虱【分布范围】稻飞虱是我国水稻的重要迁飞性害虫之一,尤其是我国的南方各稻区发生更为严重。
东北各地常间歇性大发生,一般年为害不大。
在我国为害水稻的飞虱种类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三种。
褐飞虱为偏南方种类,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为害严重,白背飞虱为广跨南方的种类,为害性仅次于褐飞虱,灰飞虱为广跨偏北种类。
褐飞虱食性单一,在自然情况下只取食水稻和普通野生稻;白背飞虱主为害水稻,兼食大麦、小麦、粟、玉米、甘蔗、高粱、野生稻、稗草和早熟禾等;灰飞虱取食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甘蔗、看麦娘、稗草、李氏禾、双穗雀稗等禾本科植物。
【为害症状】飞虱类以成、若虫群集于稻丛下部刺吸汁液。
雌虫产卵时,用产卵器刺破叶鞘和叶片,易使稻株失水和感染菌核病,排泄物常招致霉菌游滋生,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大量发生为害时,稻株水分迅速下降,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显著增加,稻茎基部变黑腐烂,甚至整丛倒伏枯死.田间受害稻丛常由点、片开始,远望比正常稻株黄矮,俗称黄塘、塌圈等。
以后稻株干枯,千粒重下降,瘪粒增加,黄塘范围继续扩大,重发生年常使全田颗粒无收。
另外,飞虱类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
褐飞虱能传播水稻丛矮缩病和锯齿叶矮缩病;白背飞虱能传播水稻黑条纹矮缩病;灰飞虱能传播稻、麦条纹叶枯病、稻、麦玉米黑条纹矮缩病,小麦丛矮病和玉米粗缩病等。
病害流行时,损失更为严重。
【形态识别】3种稻飞虱的共同特征是:体形小,触角短锥状,后足胫节末端有一可动的距。
翅透明,常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个体:①褐飞虱。
长翅型成虫体长3.6~4.8毫米,短翅型2.5~4毫米。
深色型头顶至前胸、中胸背板暗褐色,有3条纵隆起线;浅色型体黄褐色。
卵呈香蕉状,卵块排列不整齐。
老龄若虫体长3.2毫米,体灰白至黄褐色。
褐飞虱①白背飞虱。
长翅型成虫体长3.8~4.5毫米,短翅型2.5~3.5毫米,头顶稍突出,前胸背板黄白色,中胸背板中央黄白色,两侧黑褐色。
水稻害虫简述
灌 水 灭 蛹
挖 毁 稻 跟
挖毁稻跟,处理稻草,铲除杂草, 减少虫源。提倡秋翻地,结合春 灌水,
LOGO
6
第一章
正文
二化螟
1.3 防治措施
药剂防治采取狠治一代,巧治二代。在卵 孵化高峰期用药防治 1、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ml每亩
2、18%杀虫双水剂,用量200ml每亩对
水50kg
3、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
LOGO
12
第三章
正文
稻纵卷叶螟
3.2 生活史
该虫的成虫有趋光性,喜荫蔽和潮湿,且能长距离迁飞。 白天栖于荫蔽、高湿的作物田。喜吸食花蜜。成虫羽化后2 天常选择生长茂密的稻田产卵,历时3~4天,卵散产,少数 2~5粒相连。每雌产卵量40~50粒,最多150 粒以上。产 卵位置因水稻生育期而异。卵多产在叶片中脉附近。 1龄 幼虫在分蘖期爬入心叶或嫩叶鞘内侧啃食。在孕穗抽穗期, 则爬至老虫苞或嫩叶鞘内侧啃食。2 龄幼虫可将叶尖卷成 小虫苞,然后叶丝纵卷稻叶形成新的虫苞,幼虫潜藏虫苞 内啃食。幼虫脱皮前,常转移至新叶重新作苞。第4、5龄 幼虫食量占总取食量95%左右,为害最大。
LOGO
3
第一章
正文
二化螟
1.2 生活史
二化螟幼虫为害禾本科植物﹐也取食十字花科蔬菜和各种杂草。二化螟 成虫白天潜伏于稻株下部﹐夜间飞舞。大多在午夜以前交配。雌蛾交配後 ﹐间隔一日即开始产卵﹐产卵在晚8~9时最盛。第1代多产卵于稻秧叶片表 面距叶尖约3~6厘米处﹐但也能产卵在稻叶背面。第2代卵多产于叶鞘离地 面约3厘米附近。第 3代卵多产于晚稻叶鞘外侧。一只雌蛾能产卵2~3块﹐ 多者达10馀块﹐一般平均5~6块﹐共200~700粒! 二化螟以幼虫越冬﹐主要在稻内。越冬期如遇浸水则易死亡﹐二化螟每 年发生的代数因纬度而异﹐第 1代区在北纬36°~32°间﹐第2~4代区在北 纬32°~26°间﹐第4代区在北纬26°~20°间﹐第5代区在北纬20°以内。在 黑龙江省每年发生 1代。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四川﹑贵州每年发生 2~4代﹐中国最南的海南岛每年发生5代。除纬度以外﹐海拔高度也影响发 生代数。自从水稻种植改革以後﹐由于单季稻变成多季交错播种﹐相应给 二化螟提供了生活有利的充足食料﹐发生代数与数量均有变化。由于采取 各种措施﹑使用药剂﹑实行农业防治﹐已能控制螟害。
温室虫害有哪些温室虫害的防治
温室虫害有哪些温室虫害的防治温室虫害是指在温室环境中生长繁殖的各种有害昆虫。
随着现代温室农业的飞速发展,温室虫害给温室种植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温室虫害的防治已成为温室种植业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针对一些常见的温室虫害进行介绍,以及它们的防治措施。
1、白粉虱:白粉虱是温室中常见的害虫。
它会攻击叶片,吸取叶汁,导致叶片表面出现白树脂状物质,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
防治方法有:喷洒杀虫剂和黄色粘球捕虫器。
常用的杀虫剂有敌百虫、甲胺磷和氢氧化钾等,不过喷洒杀虫剂要注意剂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对环境和植株造成伤害。
2、蚜虫:蚜虫也是常见的虫害之一,它会吸取植物汁液,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叶片黄化、产量下降,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有:定期检查植株,发现蚜虫要及时清除,可以使用肥皂水清除,或者喷洒红辣椒水、甲醇溶液等,也可以使用甲氨蝶呤等杀虫剂。
3、粉虱:粉虱和白粉虱相似,也是靠吸取植物汁液生存的。
它们主要靠翅膀在空气中依靠风力进行传播。
防治方法有:使用粘虫板等物质进行诱捕,也可以使用农药进行喷洒。
但使用农药时要注意调整浓度,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4、螟蛉:螟蛉主要靠吃害虫的卵和幼虫为生。
它们能对白粉虱等害虫进行有效的控制。
防治方法:可以采用人工放螟蛉的方法进行防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施药时间不能过晚,否则会影响成虫的产生。
5、叶蝉:叶蝉对温室作物的危害较小,但它会分泌蜜露,促进黑斑病的生长繁殖。
防治方法有:黄色粘板、飞贼、天敌等。
使用天敌时要注意时间,不能仅仅走过场,否则不能对叶蝉进行有效的控制。
总之,温室虫害的防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根据不同的虫害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其次,要根据虫害的进攻情况及时进行防治;最后,要注意防治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
只有采取有效且合适的措施进行防治,才能遏制温室虫害的发生,确保温室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有机氯农药-六六六
慢性中毒
长期接触低浓度的六六六可能导致 慢性中毒,症状包括头痛、失眠、 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还可能影 响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致癌性
六六六是一种可能的致癌物质,长 期接触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六六六对动物健康的危害
急性中毒
致畸和致突变
动物接触高浓度的六六六可能导致急 性中毒,症状包括兴奋、痉挛、呕吐、 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总结词
全球关注与限制使用
详细描述
鉴于六六六的危害和影响,全球范围内已限制或禁止使用该农药。然而,由于其持久性和远距离传输性,六 六六仍然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提出加强监管和推动替代品的建议
总结词
加强监管力度
详细描述
建议政府加强监管力度,严格限制六 六六的生产、使用和销售,加大违法 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农药使用安全。
提出加强监管和推动替代品的建议
总结词
推广替代品
详细描述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和推广低毒、低残留、环保型的农药替代品,以降低农药使用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提出加强监管和推动替代品的建议
总结词
加强宣传教育
VS
详细描述
加强对农民和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环 保意识,推广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方法, 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用频率。
总结有机氯农药-六六六的危害和影响
总结词
破坏生态平衡
详细描述
六六六在环境中不易降解,长期残留于土壤、水体和生物体内,对土壤生物、水生生物和昆虫等产生 毒害作用,破坏生态平衡。
总结有机氯农药-六六六的危害和影响
总结词
影响农产品安全
详细描述
六六六在农作物上的残留量较 高,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
农业昆虫学各论电子书籍
第六章地下害虫第一节.东方蝼蛄蝼蛄在黑龙江省发生的主要有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Golm]和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均属直翅目、蝼蛄科。
主要为害禾谷类作物、豆类、薯类、果树、蔬菜等。
形态特征成虫全体呈灰黄褐色或黑褐色,密生细毛,头小,触角丝状,前翅为复翅,前胸大而坚硬,前足为开掘足,呈铲形,适于挖土,腹未有尾须一对。
若虫与成虫相似,但无翅或翅短小(图91)。
图 91 蝼蛄1.华北蝼蛄成虫;2.华北蝼蛄前足;3.华北蝼蛄后足;4.东方蝼蛄前足;5.东方蝼蛄后足。
发生特点与为害状在黑龙江省2-3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若虫在土中越冬。
每年5—9月均可发生为害,一般5—6月作物或蔬菜幼苗受害重,以后由于植株长大,虽然受害,受害程度相对轻。
两种蝼蛄均昼伏夜出,并均有趋光性,对电灯或黑光灯趋性较强,对马粪等亦有趋性。
成虫以夜间9—11时活动最盛,尤其气温高、湿度大,闷热的夜晚,成虫出土活动数量更多。
东方蝼蛄多发生于沿河两岸、水浇地、平川低洼地及果园、苗圃内。
华北蝼蛄多发生于盐碱地或土质疏松的地方。
两种蝼蛄咬食播下的种子,尤其喜食刚发芽的种子,也可咬食作物根,造成幼苗生长不良以至枯死。
,咬食嫩茎成乱麻状,有的也可咬断。
被害处常有许多拱起虚土的隧道。
防治方法(1)灯光诱捕:用电灯或黑光灯诱捕成虫,集中消灭。
(2)药坑诱杀:在地面挖一个30-40厘米深的方形坑,坑内放入新鲜马粪,粪中加入2.5%敌百虫粉剂,用药比例为药:粪=1:10。
(3)毒饵诱杀:将豆饼粉碎,炒香,用90%晶体敌百虫兑水30倍,与粉碎炒香的饼粉混拌均匀制成毒饵,可将毒饵撒施到隧道附近诱杀。
第二节.东北大黑鳃金龟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统称,属鞘翅目,金龟甲科,在黑龙江省以大黑鳃金龟甲[Ho1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分布最广。
主要为害麦类、玉米、高粱、大豆、甜菜、马铃薯、蔬菜等。
农业害虫汇总以及防治方法
农业害虫汇总以及防治方法杀虫剂使用后,要进入害虫体内到达作用部位后才能发挥其杀虫的功效。
但是不同的杀虫剂到达害虫体内的方式是不同的。
因此,只有全面了解害虫的自身特点和生活习性,以及掌握杀虫剂的知识,在化学防治的过程中我们才能针对害虫使用正确的杀虫剂配方。
根据害虫口器特点选择杀虫剂农业生产中危害农作物的农业昆虫主要有:鞘翅目(甲虫类)鳞翅目(蛾蝶类)直翅目(蝗虫、蟋蟀、蝼蛄)膜翅目(叶蜂、茎蜂)缨翅目(蓟马类)双翅目(蝇蚊类)半翅目(蝽类)同翅目(蝉、虱、蚧、蚜类)多数杀虫剂可通过昆虫口器进入昆虫体内才能发挥其杀虫的作用。
根据害虫的取食特点,可按口器特点进行昆虫分类。
咀嚼式口器害虫这类口器害虫在为害作物时一定要取食植物叶片或其它组织,造成叶片缺刻等伤害。
主要的害虫有鳞翅目幼虫(如卷叶虫、夜蛾类幼虫、柑桔凤蝶等)、鞘翅目害虫(甲虫类)、直翅目若虫和成虫(蝗类、蟋蟀、蝼蛄)、膜翅目幼虫和成虫,胃毒性强的杀虫剂对这类害虫防治效果最为显着,内吸性好但触杀和胃毒作用差的杀虫剂对这类害虫无效。
防治这类害虫可选择胃毒性好的农药。
如最常用的有机磷类杀虫剂,部分具胃毒作用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苯甲酰脲类杀虫剂,部分昆虫激素类杀虫剂,阿维菌素类杀虫剂。
内吸式口器害虫这类害虫要通过昆虫口器刺吸植物幼嫩组织,吸食组织中的汁液。
主要的害虫有蚜虫、叶蝉、蝽蟓、蚧壳虫若成虫、蚊类成虫、蓟马等,这类害虫宜选择内吸性好或内渗性好且有较好的胃毒作用的杀虫剂。
内吸性杀虫剂主要有:有机磷类杀虫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吡虫啉类杀虫剂,啶虫脒类杀虫剂。
根据害虫体壁结构选择助剂▲介壳虫具有触杀作用的杀虫剂,主是通过害虫体表进入体内,因此害虫的体壁结构特点是影响触杀剂作用的发挥。
而害虫体壁上表皮中所含有的蜡质及脂类化合物与水没有亲和性,所以昆虫表皮通常不会被水湿润,当杀虫剂稀释使用后喷洒到虫体上,药液会积集成球状而从虫体表面滚落流失。
农林害虫分类防控措施
农林害虫分类防控措施作者:王中林来源:《科学种养》2017年第08期目前,我国已知的农林害虫有1000余种,其中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的达九十余种之多,按其主要为害部位及特点可分为4类:食叶害虫、钻蛀性害虫、种实害虫和地下害虫。
笔者总结多年来的虫害防控经验,结合4类害虫的为害特点,因类施策,防控效果事半功倍。
现将农林害虫分类防控措施进行介绍,供生产中参考。
一、食叶害虫1. 主要种类①半翅目。
主要有:蝽类。
②同翅目。
主要有:介壳虫、蚜虫、蜡蝉类。
③鞘翅目。
主要有:叶甲、象虫类。
④鳞翅目。
主要有:菜蛾、毒蛾、舟蛾、螟蛾、夜蛾(食叶性)、天蛾、灯蛾、尺蛾、卷叶蛾、大蚕蛾、枯叶蛾、潜叶蛾、袋蛾、刺蛾类。
⑤膜翅目。
主要有:叶蜂类。
⑥蜱螨目。
主要有:叶螨类。
2. 为害特点以幼(若)虫或成虫取食叶肉或整个叶片,使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积累减少,从而影响树木、作物的正常生长。
除潜叶蛾、卷叶蛾等少数种类隐蔽取食为害外,大部分种类的虫体暴露在外。
3. 防控技术①检疫措施。
严格检疫措施,防止带虫苗木(接穗)传入。
②农业措施。
通过栽培管理控制害虫。
如选栽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或实施农作物间作,合理密植,加强树木修枝、作物田间管理等抚育措施,以减轻害虫为害。
③物理防治。
利用人力、简单工具、光、电和色等物理技术控制害虫。
如成虫发生期,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趋色性,设黑光灯诱杀蛾类成虫;蚜虫为害期,设黄色粘虫板、蓝色粘虫板诱杀。
树木落叶后、作物收获后,进行清园(田)翻耕,将老皮、卵块、枯枝、落叶、秸秆、带虫种实等残体连同树干周围杂草清理干净,搜寻枝干上的越冬幼虫、蛹或成虫(如枯叶蛾、柳毒蛾、杨二尾舟蛾、刺蛾、袋蛾、网蝽等),集中销毁,压低虫口基数。
④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或生物的代谢物控制害虫。
套作蜜源植物,引诱天敌。
如食虫鸟和蟾蜍(捕食象虫、天蛾、灯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灯蛾蛹),胡蜂(捕食鳞翅目幼虫),螟蛉绒茧蜂(寄生黏虫、禾灰翅夜蛾、条纹螟蛉、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眼蝶、棉铃虫、棉小造桥虫、斜纹夜蛾和银纹夜蛾等的幼虫),玉米螟长距茧蜂(寄生玉米螟等的幼虫),寄蝇(寄生鳞翅目、叶蜂类等幼虫,以及甲虫、蝽象成虫),姬蜂(寄生灯蛾),赤眼蜂(寄生螟类、黏虫、棉铃虫、夜蛾类等鳞翅目害虫卵),蚜茧蜂,捕食性食蚜蝇(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蝉、蓟马、鳞翅目小幼虫等),植绥螨(捕食叶螨、蓟马、蚜虫、介壳虫、瘿螨等),螳螂(捕食四十余种害虫,如蝇、蚊、蝗、蛾蝶类、螟类幼虫和裸露蛹,蚜虫、蝽类、象虫若虫、天蛾幼虫等),步甲(捕食鳞翅目幼虫、蚜虫、叶蝉、红蜘蛛、飞虱、白蚁、黏虫等),蠋蝽(捕食鳞翅目幼虫、叶甲若虫),猎蝽(捕食鳞翅目幼虫、蚜虫、象甲),小花蝽(捕食蚜虫、叶螨、蓟马、白粉虱),食虫虻,宽额螯蜂,蜘蛛(捕食蜡蝉、螨、灯蛾等),草蛉(捕食粉虱、蚜虫、红蜘蛛、蝽类、介壳虫、棉铃虫、麦蛾、小造桥虫等害虫的卵),捕食性瓢虫(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等),蚂蚁(捕食蝽类、蜡蝉、象虫若虫)。
农业部公布17种一类作物病虫害如何防治
农业部公布17种一类作物病虫害如何防治近日,农业部公布了17种一类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引起了广大农民朋友的关注。
这项公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农民朋友有效地防治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下面,将就其中几种常见病虫害进行介绍。
1. 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上的常见病虫害,容易导致严重减产。
防治措施包括:- 种植抗病品种,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适宜的水田生态环境;- 使用防病剂进行药剂喷洒,及时控制病情的扩散。
2. 苹果树虫害苹果树虫害包括蚜虫、食叶害虫等多种虫害。
防治措施包括:- 定期清除果园杂草,减少虫害的滋生地;- 使用合适的虫害捕捉和防治工具,如嗜血横纹夜蛾的性信息素捕蛾器等;- 遵循农药使用规范,合理选用药剂进行喷洒。
3. 玉米锈病玉米锈病是玉米上的一种常见病害,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防治措施包括:- 適合的选择寄主植物,选择抗锈病品种的玉米进行种植;- 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增强植株的免疫力;- 发现锈病初期,及时喷洒有效的杀菌剂。
4. 柑橘蚧害柑橘蚧害是柑橘园中常见的病虫害之一,严重危害柑橘树的生长。
防治措施包括:- 进行冬季清园,清除病害叶片、秃枝等;- 加强人工喷洒农药,控制蚧害的繁殖;- 引进天敌,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
除了上述几种作物病虫害,农业部公布的还包括其他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如小麦赤霉病、番茄斑点病等。
农民朋友可以根据自家种植作物的情况,参考农业部的建议,科学合理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
此外,为了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也可以采取其他措施。
例如,增加土壤肥力,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使植物健康生长;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合理使用农药,避免滥用导致农药残留等问题。
最后,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农民朋友经常性地进行观察和应对。
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农作物,提高产量和质量。
总之,农业部公布的17种一类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南方6种蔬菜害虫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措施
南方6种蔬菜害虫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措施1. 引言1.1 南方6种蔬菜害虫简介南方地区是我国蔬菜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害虫危害的问题。
在南方常见的6种蔬菜害虫中,包括斜纹夜蛾、蚜虫、菜青虫、粉虱、蚜虫和潜叶蛾等。
这些害虫在不同的季节和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发生规律,给蔬菜种植和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斜纹夜蛾是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害虫,其主要危害辣椒、茄子等作物,对植物叶片造成严重破坏。
蚜虫则主要危害豆类蔬菜,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株生长受阻。
菜青虫和粉虱也是常见的蔬菜害虫,它们会造成植物叶片枯黄、卷曲等现象,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了解这些害虫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对于实施有效的绿色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只有深入研究这些害虫的生态习性和生活习性,才能制定出更加科学的防治方案,保障南方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绿色防控意义绿色防控是指使用生物学、生态学和生态学方法,通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和提高自然敌害的数量和效果来控制害虫。
绿色防控在保护农产品质量的也能保护环境、减少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其主要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绿色防控可以降低农药残留。
传统的化学农药在防治害虫的同时也会带来农产品残留的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而绿色防控主要通过引入天敌、利用病原菌等自然方式来控制害虫,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了农产品残留。
绿色防控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传统的化学农药不仅对害虫有抗药性的问题,还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而绿色防控注重生态平衡,利用生物多样性来控制害虫,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绿色防控在当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害虫,保护农产品质量,还可以保护环境,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各种蔬菜害虫发生规律1.气候因素: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适宜害虫繁殖生长。
西藏农业害虫防治技术
西藏农业害虫防治技术【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西藏农业植物各类益虫的防治措施,难点是其形状特征和发作规律,要求先生掌握西藏农业植物的次关键虫形状特征、发作规律和防治措施,并了解其散布和危害;掌握西藏农业植物益虫的形状特征和发作规律;重点掌握西藏农业植物益虫的防治措施。
第一节鳞翅目益虫一、黄地老虎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Schif〕〕属鳞翅目夜蛾科。
散布于欧洲、非洲、前苏联、朝鲜、日本、印度、锡金等,在我国散布于全国各省。
西藏的拉萨、边坝、澎波、林芝、米林、昌都、八宿、萨迦、加查、乃东、察雅等地都有发作,为拉萨河谷地域地老虎的优势种。
幼虫可为害小麦、青稞、豌豆、玉米、马铃薯、油菜、白菜、萝卜、甘蓝、灰灰菜、野燕麦、然巴草等多种作物及杂草。
青稞、小麦往往刚出苗就末尾受益,形成缺苗断垄甚至全田需求重播。
有些菜田大白菜腐朽较多,与幼虫的钻心为害有一定关系。
近几年还发现幼虫在温室和大棚中为害青椒幼苗等。
〔一〕形状特征1.成虫老熟幼虫体长14~19mm,翅展32~43mm。
触角雌蛾丝状,雄蛾双栉状,分枝长而向端部渐短,约达触角2/3处,端部1/3为丝状。
前翅黄褐色,片面散布小褐点,各横线为双条曲线,但多不清楚,变化很大。
翅上肾形斑、环形斑、棒形斑都很清楚,各斑的边缘黑褐色,中央暗褐色。
后翅白色,前缘略带黄褐色。
2.卵扁圆形,底平,高0.44~0.49mm,宽0.69~0.73mm,纵棱清楚比横道粗,不分岔。
初产乳白色,以后逐渐出现淡白色斑纹,孵化前变为黑色。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3~45mm,头宽2.8~3mm。
头部黄褐色,颅侧区有略呈长条形的黑褐色斑纹。
唇基三角底边略大于斜边。
无颅中沟或仅有很短一段颅中沟,额区中转颅顶,呈双峰。
体淡黄褐色,反面有不太清楚的淡色条纹,表皮多皱纹。
气门椭圆形,气门片黑色,气门筛颜色很浅。
腹足趾钩12~21个,臀足趾钩19~21个。
臀板有两大块黄褐色斑,中央断开,小黑点较多,基部及各刚毛间都有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