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封面
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
![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d0ec1554a7302768f993954.png)
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高质量、高水平的学位论文不仅在内容上有创造性和创新性,而且在表达方式上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为此,特作如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版式、格式1、论文开本及版芯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版芯要求: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2、论文用中文撰写3、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或16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上述段前、段后间距可适当调节,以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4、正文字体: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5、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宋体,页眉左侧为“中国农业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右侧为一级标题名称;页眉下横线为上粗下细文武线“”(3磅);单面复印时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双面复印时页码分别按左右侧排列6、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7、文中所列图形应有所选择,照片不得直接粘贴,须经扫描后以图片形式插入8、文中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采用斜体二、学位论文的各组成部分与排列顺序学位论文,一般由封面、独创性声明及版权授权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主要符号表、引言(第一章)、正文、结论(最后一章)、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和作者简历等部分组成并按前后顺序排列。
1、封面:不同类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封面(见附件1、附件1-1)、书脊(见附件3)要求如下:(1)学位论文题目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切题、简洁,不超过26字,可分两行排列,中英文对照;(2)未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遴选且在研究生院备案的合作指导教师,不得在学位论文上署名;署名的合作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人;(3)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学位级别: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兽医硕士、兽医博士;(4)专业名称、专业领域名称、研究方向应严格按照专业目录和培养方案填写;(5)分类号: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要求填写;(6)密级:涉密论文,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国家规定的密级范围和法定程序审查确定密级,并注明相应保密年限;(7)日期:学位论文完成时间。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dee18f9a45177232e60a250.png)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2003年5月制定,2007年11月修订)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调查研究、科学实验或工程设计,对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其撰写在参照国家、各行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及语法规范的同时,应遵照如下规范:1论文结构论文一样包括封面、扉页、名目、论文摘要(中、外文)、缩略语表、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几个部分。
其中正文由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等部分组成。
2论文书写论文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纳A4页面复印纸打印。
其中上边距25mm、下边距25mm、左边距25mm、右边距2 5mm、页眉15mm、页脚15mm。
页眉内容统一为“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采纳宋体小五号斜体字居右排写。
论文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用小五号阿拉伯数字(1、2……)编排。
名目、摘要、关键词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
论文错漏按正式出版物要求不能大于万分之一。
论文中的各级标题与正文、表头、题头等能够用不同的字号和字体加以区别,但通篇论文的同级标题和正文应采纳统一的字间距、行间距、字体和字号。
论文标题一样可设三级,一级标题采纳三号黑体,二级标题采纳小三号黑体,三级标题采纳四号黑体,且都采纳左对齐排版;标题以外的正文,一样采纳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图表应同时标注中英文对比标题,中文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英文标题用小四号T imes New Roman加粗;图表内的文字一样中文采纳五号宋体,英文采纳五号Times New Roman体。
论文中的各级标题应采纳统一的编号体系,一样按“1”、“1.1”、“1.1.1”体系进行标题编号,不能将“一、”、“1、”、“1.1”、“(1)”等混编在一起。
注意孤行操纵,一段文字的最后一行不能落在下一页,一段文字的启始行不放在前一页。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形式规范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形式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8cebbd3bed5b9f3f80f1ca2.png)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形式规范(人文社科类)(1999年3月第一版,2012年6月第五次修订)为进一步规范学位(毕业)论文写作和装订,促进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形式标准化,特制订本规范,其各项要求适用于答辩前后的论文,各位研究生在论文写作时务必认真阅读,严格执行。
1 论文组成一本完整的论文包括:封面、扉页、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几个部分。
“华中农业大学学位(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置于扉页与目录之间。
2 论文外观论文的开本为A4纸,其尺寸为:mm: 297×210,其中上边距25 mm、下边距25 mm、装订边边距32 mm、非装订边边距25 mm、页眉20mm、页脚15 mm,奇偶页页边距对称,页眉、页脚居中排列,其中,奇数页叶眉为论文题目,偶数页页眉为“华中农业大学××届博/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定稿后,用优质A4纸双面(不允许以A3纸单面复印后对折)。
装订整齐、美观。
论文目录一般应自动生成,目录本身的页码用大写罗马数字(Ⅰ、Ⅱ、Ⅲ…)单独编排,中英文摘要、缩略语表等的页码用小写罗马数字(ⅰ、ⅱ、ⅲ…)单独编排,从正文开始到最后,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3…)编排,页码居中排列,不能出现漏编、重编、倒编等错误。
文章编排应有统一的标准。
正文应统一行间距,标题与正文、表头、题头等可以用不同的字号和字体加以区别,但对于同一级的标题,要采用同样的字号与字体。
所有的正文文字应采用同一字号与字体(推荐中文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表题、图题字号应比正文文字小一字号,图例说明字号应比图题小一字号,以示与正文文字有所区别。
中英文切换时注意改变字体。
论文正式输出前做认真仔细的校对,特别要严格检查错别字、漏字、段落错乱、标题混乱等问题。
装订好的论文中不应出现手工涂改的痕迹,整篇论文的错别字、漏字应控制在10次以下。
华中农业大学有关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人文社科类).doc
![华中农业大学有关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人文社科类).doc](https://img.taocdn.com/s3/m/dff11846f18583d04864591b.png)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人文社科类)毕业论文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人文社科类)(2019年5月制定, 2019年11月修订)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调查研究、科学实验或工程设计,对所取得成果的科学表述,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其撰写在参照国家、各行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及语法规范的同时,应遵照如下规范:1 论文结构论文1般包括封面、扉页、目录、论文摘要(中、外文)、缩略语表、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几个部分。
其中正文由前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论、讨论、对策等几个部分组成。
2 论文书写论文要求统1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1采用A4页面复印纸打印。
其中上边距25mm、下边距25mm、左边距25mm、右边距25mm、页眉15mm、页脚15mm。
页眉内容统1为“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采用宋体小5号斜体字居右排写。
论文页码在下边线下居中放置,用小5号阿拉伯数字(1、2……)编排。
目录、摘要、关键词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Ⅰ、Ⅱ……)编排。
论文错漏按正式出版物要求不能大于万分之1。
论文中的各级标题与正文、表头、题头等可以用不同的字号和字体加以区别,但通篇论文的同级标题和正文应采用统1的字间距、行间距、字体和字号。
论文标题1般可设3级,1级标题采用3号黑体,2级标题采用小3号黑体,3级标题采用4号黑体,且都采用左对齐排版;标题以外的正文,1般采用小4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图表应同时标注中英文对照标题,中文标题用小4号宋体加粗,英文标题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图表内的文字1般中文采用5号宋体,英文采用5号Times New Roman体。
论文中的各级标题应采用统1的编号体系,1般按“1”、“(1)”、“1.”体系进行标题编号,不能将“1、”、“1、”、“1.1”、“(1)”等混编在1起。
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封面
![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封面](https://img.taocdn.com/s3/m/dd022434ee06eff9aef807c2.png)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稻曲病菌对戊唑醇的室内抗性筛选In vitro adaptation to tebuconazole inUstilaginoidea virence strains姓名黄进学号060801024专业动植物检疫指导教师罗朝喜职称教授中国·武汉二○一○年六月分类号密级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稻曲病菌对戊唑醇的室内抗性筛选In vitro adaptation to tebuconazole in Ustilaginoideavirence strains学生姓名:黄进学生学号:060801024学生专业:动植物检疫指导教师:罗朝喜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二○一○年六月摘要 (II)Abstract (III)关键字 (III)1 前言 (1)1.1 稻曲病菌 (1)1.2 戊唑醇 (3)1.3 病原菌室内抗性筛选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实验内容 (5)2.3实验结果与分析 (5)2.4 讨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9)附录 (10)稻曲病的发病面积逐年增加,为害日益加重,已成为水稻主要三大病害之一。
戊唑醇通过抑制真菌中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对稻曲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本文主要是用戊唑醇对稻曲病菌的两种生理小种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测定。
将两种生理小种在不断提高浓度梯度的戊唑醇PDA培养皿中培养,直到其抗性无法得到增强。
然后在PDA培养皿中继续转接5代,测量原始菌株、转接16代的对照菌株、驯化菌株以及再度转接5代的菌株的EC50,看其抗性是否得到保持。
关键词戊唑醇;水稻稻曲病;抗性AS the area of rice incidenced by Ustilaginoidea oryzae (Patou.) Bref increased year by year,and the damage is increasing,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three major diseases of rice.Tebuconazole effects on inhibiting biosynthesis of ergosterol that has great control effect on Ustilaginoidea oryzae (Patou.) Bref. WE mainly have indoor Antifungal activities on two races of Ustilaginoidea oryzae (Patou.) Bref with tebuconazole.Two races were rasied concentration gradient in PDA plate with tebuconazole in rasing concentration gradient,until their resistance can not be enhanced.Then continue to divert for 5 generations in PDA plate,measure the EC50 of original strain、control strain and domesticated strains treated after16 generations、the strain re-switched for 5 generations to see whether the resistance have been maintainedKey wordstebuconazole;Ustilaginoidea oryzae (Patou.) Bref ;resistance1 前言杀菌剂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测定是研究杀菌剂的基础。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规范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5540e1b960590c69fc37625.png)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规范————————————————————————————————作者:————————————————————————————————日期:ﻩ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规范(1999年3月制定,2005年8月修订)为进一步规范学位论文写作和装订,促进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标准化,特制订本规范,其各项要求适用于答辩前后的论文,各位研究生在论文写作时务必认真阅读,严格执行。
1 论文组成一般地,一篇完整的论文包括封面、扉页、目录、论文摘要、缩略语表、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几个部分。
其中正文由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几个部分组成。
2 论文外观论文装订一律采用A4开本(297×210 mm),其中,上边距25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2mm,右边距25 mm,页脚15mm,奇偶页页边距对称。
定稿后,用优质A4纸双面复印(不允许以A3纸单面复印后对折),装订整齐、美观。
论文正文之前(含目录和摘要)按罗马数字(Ⅰ、Ⅱ、Ⅲ…)单独编排页码,从正文开始按顺序编排阿拉伯数字(1、2、3…)页码,装订好后,页码无漏编、重编、倒编等错误。
论文正式输出前应认真仔细校对,特别要严格检查错别字、漏字、段落错乱、标题混乱等问题。
论文装订好后,文中不应出现手工涂改的痕迹,整篇论文的错别字、漏字应控制在10次以下。
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字体,左侧为“华中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右侧为论文名称。
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
论文中的各级标题与正文、表头、题头等可以用不同的字号和字体加以区别,但通篇论文的同级标题和正文应采用统一的字间距、行间距、字体和字号。
一般地,论文标题可设三级,一级标题采用三号黑体,二级标题采用小三号黑体,三级标题采用四号黑体,且都采用左对齐排版;标题以外的段落,一般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New Roman字体);图表应同时标注中英文对照标题,中文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英文标题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图表内的文字一般中文采用五号宋体,英文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体。
论文封面及正文样张
![论文封面及正文样张](https://img.taocdn.com/s3/m/e095d391bceb19e8b8f6ba5e.png)
封面样张(A4纸210×297mm)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1号黑体居中)(题目)(2号黑体居中)院(系)名称(小3号黑体)专业名称(小3号黑体)学生姓名(小3号黑体)学号(Times New Roman小3)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小3号黑体)完成时间(小3号黑体)文史类样张(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0mm)论孙中山利用外资的思想(二号,黑体,居中,与姓名行之间空一行)杨飞(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号:020314071 指导教师:王大洞副教授)(小四号,仿宋GB_2312,词与词之间空两格,姓名行与学号行之间不空行,学号行与摘要之间空一行)摘要:(小四号黑体,顶格)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确保主权、利用外资、发展实业的经济思想,为救国救民设计了一条富强之路。
本文试从孙中山利用外资的动因,基本内容即外资的用途,利用外资的原则、方法,进而揭示其外资思想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资能对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启发和借鉴。
(小四号,仿宋_GB2312,摘要与关键词之间空一行)关键词:(小四号黑体,顶格)孙中山;利用外资;开放主义(小四号,仿宋GB_2312,词与词之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关键词与正文之间空一行,)利用外资思想①是孙中山先生经济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对外开放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特别是他提出的在确保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利用外资并且要用于生产等基本原则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和早日实现现代化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借鉴作用。
(正文,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一、孙中山利用外资思想形成的动因(黑体,小四号,标题居中)(一)利用外资是实现民生主义的必要条件(黑体,小四号,括号后面没有顿号)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后,“民族,民权,两层已经达到。
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最新版)
![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4b7412650e52ea5518981d.png)
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格式、书写规范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
高质量、高水平的学位论文不仅在内容上有创造性和创新性,而且在表达方式上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为此,特作如下规定。
一、学位论文版式、格式1、论文开本及版芯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版芯要求: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2、论文用中文撰写3、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或16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上述段前、段后间距可适当调节,以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4、正文字体: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5、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宋体,页眉左侧为“中国农业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右侧为一级标题名称;页眉下横线为上粗下细文武线“”(3磅);单面复印时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双面复印时页码分别按左右侧排列6、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7、文中所列图形应有所选择,照片不得直接粘贴,须经扫描后以图片形式插入8、文中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采用斜体二、学位论文的各组成部分与排列顺序学位论文,一般由封面、独创性声明及版权授权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主要符号表、引言(第一章)、正文、结论(最后一章)、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和作者简历等部分组成并按前后顺序排列。
1、封面:不同类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封面(见附件1、附件1-1)、书脊(见附件3)要求如下:(1)学位论文题目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切题、简洁,不超过26字,可分两行排列,中英文对照;(2)未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遴选且在研究生院备案的合作指导教师,不得在学位论文上署名;署名的合作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人;(3)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学位级别:硕士、博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兽医硕士、兽医博士;(4)专业名称、专业领域名称、研究方向应严格按照专业目录和培养方案填写;(5)分类号: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要求填写;(6)密级:涉密论文,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国家规定的密级范围和法定程序审查确定密级,并注明相应保密年限;(7)日期:学位论文完成时间。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写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50eda5d02020740be1e9b8c.png)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写作规范(自然科学版)(1999年3月第一版,2012年6月第五次修订)为进一步规范学位(毕业)论文写作和装订,促进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形式标准化,特制订本规范,其各项要求适用于答辩前后的论文,各位研究生在论文写作时务必认真阅读,严格执行。
1 论文组成一本完整的论文包括:封面、扉页、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缩略表、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几个部分。
其中正文由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几个部分组成。
“华中农业大学学位(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置于扉页与目录之间。
2 论文外观论文的开本为A4纸,其尺寸为:mm: 297×210,其中上边距25 mm、下边距25 mm、装订边边距32 mm、非装订边边距25 mm、页眉20mm、页脚15 mm,奇偶页页边距对称,页眉、页脚居中排列,其中,奇数页叶眉为论文题目,偶数页页眉为“华中农业大学××届博/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定稿后,用优质A4纸双面(不允许以A3纸单面复印后对折)。
装订整齐、美观。
论文目录一般应自动生成,目录本身的页码用大写罗马数字(Ⅰ、Ⅱ、Ⅲ…)单独编排,中英文摘要、缩略语表等的页码用小写罗马数字(ⅰ、ⅱ、ⅲ…)单独编排,从正文开始到最后,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3…)编排,页码居中排列,不能出现漏编、重编、倒编等错误。
文章编排应有统一的标准。
正文应统一行间距,标题与正文、表头、题头等可以用不同的字号和字体加以区别,但对于同一级的标题,要采用同样的字号与字体。
所有的正文文字应采用同一字号与字体(推荐中文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表题、图题字号应比正文文字小一字号,图例说明字号应比图题小一字号,以示与正文文字有所区别。
中英文切换时注意改变字体。
论文正式输出前做认真仔细的校对,特别要严格检查错别字、漏字、段落错乱、标题混乱等问题。
湖北师范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封面模板
![湖北师范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封面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0fb7564a98271fe910ef9fb.png)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论文题目生物质的快速热解及热解机理研究作者学号2008113010204 所在院系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科专业名称 应用化学 导师及职称 向伯金 教授 论文答辩时间2012年5月15日2012130204理论研究2、学士学位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示例3、目录页示例1.前言 (1)2.实验部分 (5)2.1 快速热解的反应器 (5)2.2 原料制备 (10)2.3 反应温度 (12)2.4 蒸气停留时间 (15)2.5 液体产物的收集 (16)2.6 炭的分离 (18)3.结果讨论 (19)4.1 快速热解产物特征 (19)4.2 产品性质生物油的元素含量和化学组成 (20)4.3 生物毒性 (22)4.4 燃烧供热 (23)4.5 燃烧发电 (24)4.6 生产化学品 (26)4.结论 (28)54、摘要页示例李海燕(指导教师,向伯金 教授) (湖北师范学院XXX 学院 中国 黄石 435002)摘 要:生物质的快速热解是一种新型生物能源转化技术。
其主要产物生物油可以取代传统矿物能源作为燃料,也可作为原料合成具有特殊用途的化工产品。
本文主要介绍了快速热解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特征,介绍了不同类型反应器的结构特征,总结了反应工艺要求,领域。
潜在应用。
关键词: 快速热解;生物质;生物油中图分类号:Li Haiyan (Tutor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 ,Hubei,435002) Abstract : Fast pyrolysis of biomass for biooil is a kind of new technology of energyconversion which attracts growing research rapidly. Bio-oilcanreplacetraditionalmineralfuelsor beusedasrawmaterialtoproducespecialchemicals such as slow releasing fertilizers. In the present article, the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reactors, and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the fast pyrolysis of biomass were reviewe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fields of bio-oil were summarized. A practical study show ed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on waste wood and indicated the potential Keywords : fast pyrolysis; biomass; bio-oil5生物质的快速热解及热解机理研究Ξ李海燕(指导教师,向伯金教授) (湖北师范学院XXX 学院中国 黄石 435002)1.前言随着人口的激增和工业迅猛发展,当今社会对能源需求数量不断增加。
论文封面、封底和任务书
![论文封面、封底和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7f580a7af46527d3240ce0c6.png)
2014年4月23日至2014年5月20日
指导教师(签名)
院长(签名)
河南农业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不同播期对豫东南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学院农学院
专业班级农学(专升本)12级2班
学生姓名孙彬彬
指导教师熊淑萍
撰写日期:年5月20日
指导教师评语(主要评价论文的工作量、试验数据的可靠性、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特点、写作水平等):
综合分析表明,在试验区域应改变传统的麦收后抢播夏玉米的习惯,过早播种并不能提高夏玉米的产量,相反,推迟播期则有利于扩大田间有效光合时间,实现足墒播种、避开抽雄期卡脖旱,错开授粉期高温阴雨天气,避开灌浆期高温,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秃尖、缺粒、授粉不良及灌浆期偏短等现象的发生。
同时,还应因品种不同,适期晚播,其中,登海605较适宜播期为6-20日前后,而郑单958应把握在6月12日前后播期
进度计划(进度时间、主要工作内容):
6月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绍长,白萍,吕新,等.不同生态区及播期对玉米籽粒灌浆的影响,作物学报,2003,29(5):775-778
[2]李潮海,苏新宏,谢瑞芝,等.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夏玉米产量与气候生态条件关系研究,中国农业科学, 2001, 34(3):311-316.
[11]薛生梁,刘明春,张惠玲.河西走廊玉米生态气候分析与适生种植气候区划.中国农业气象, 2003, 2(24): 12-15.
[12]李明,杨克军,刘钢.寒地高产玉米产量构成因子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36(5): 553-555.
[13] Hou Y H, Dong S T, Hou G F, Chen C Y, Dong Z Q, Zhao M. The effect of ecological factors on the indexes of yield property equa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10, 9(4): 536-548.
华农毕业论文样本
![华农毕业论文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10d66f9ddd88d0d233d46a43.png)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防治措施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spirin and adversereac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姓名:学号0140000000 专业:生物工程指导教师:职称讲师中国·武汉二○一二年六月分类号密级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防治措施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spirin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学生姓名:学生学号:014010110299学生专业:生物工程指导教师:华中农业大学二○一二年六月目录1.阿司匹林的发展史1 1.1药用的历史 1 1.2化学结构 21.3药理特性 22.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 3 2.1解热镇痛及抗炎抗风湿 32.2抑制血小板聚集 33.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3 3.1老年痴呆症 3 3.2防治恶性肿瘤 4 3.3顽固性春季结膜炎 4 3.4白内障 4 3.5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4 3.6抗生素所致听力障碍 5 3.7保护心脏和血管 5 3.8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可降血压作用 5 4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54.1胃肠道反应 6 4.2凝血障碍 6 4.3过敏反应 6 4.4水杨酸反应 6 4.5瑞士综合症 6 4.6 抑制某些酶的药物影响疫苗的效果 64.7其他75. 阿司匹林的防治措施7 5.1 服用适宜的剂量 7 5.2 选择正确的用药时间 7 5.3 应避免同时服用可增加胃酸分泌的药物 7 5.4 应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 7 5.5 选用合适的阿司匹林剂型 8 5.6 重视服药者的病史 8 5.7 服药前和服药期间应检查 8 参考文献9致谢10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防治措施摘要:阿可匹林为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具有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以前常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但是近年来在防止血栓形成方面广泛用于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纤颤,人工瓣膜病、动静脉瘘、不稳定型心绞痛等,随着对阿训匹林的作用机制的不断研究发现,该药在各科疾病的诊治有新进展。
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封面
![华中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封面](https://img.taocdn.com/s3/m/eb01ad0ce87101f69e31954a.png)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园林植物养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Existence of landscape plant conservati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姓名肖雨雷学号014011110519 专业林业技术指导教师王瑞职称教授中国·武汉二O一三年五月目录摘要 (1)前言 (1)1国内养护现状 (1)2 植物养护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2)2.1 园林植物养护建设体制问题 (2)2.2 避免设计不合理造成养护问题 (2)2.2.1防止盲目借鉴 (2)2.2.2设计是否人性化影响后期人为破坏的程度 (3)2.2.3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 (3)2.3避免施工不合理造成养护问题 (4)2.3.1 不能为抢工期而忽视施工质量 (4)2.3.2加强施工材料的质量把关 (5)2.3.3正确处理垃圾 (5)2.4养护自身应注意的问题 (6)2.4.1养护中发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6)2.4.2养护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养护质量 (6)结语 (7)参考文献 (8)园林植物养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园林植物养护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园林工作者的重视,所以找出园林植物养护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于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佳木斯市园林植物养护为例,针对目前我国园林植物养护环节薄弱的现状,从园林植物养护的重要性出发,对园林植物养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园林植物养护;现状与问题;应对措施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绿地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园林绿地建设已经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园林植物养护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园林工作者的重视,所以找出园林植物养护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于加快园林绿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1国内养护现状园林绿地建设始于设计。
施工是设计的继续,而养护则是施工的继续,是对整体的维护、补充和优化。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规范标准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d801da250e2524de4187e12.png)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规范(1999年3月制定,2005年8月修订)为进一步规范学位论文写作和装订,促进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标准化,特制订本规范,其各项要求适用于答辩前后的论文,各位研究生在论文写作时务必认真阅读,严格执行。
1 论文组成一般地,一篇完整的论文包括封面、扉页、目录、论文摘要、缩略语表、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几个部分。
其中正文由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几个部分组成。
2 论文外观论文装订一律采用A4开本(297×210 mm),其中,上边距25 mm,下边距25 mm,左边距32 mm,右边距25 mm,页脚15 mm,奇偶页页边距对称。
定稿后,用优质A4纸双面复印(不允许以A3纸单面复印后对折),装订整齐、美观。
论文正文之前(含目录和摘要)按罗马数字(Ⅰ、Ⅱ、Ⅲ…)单独编排页码,从正文开始按顺序编排阿拉伯数字(1、2、3…)页码,装订好后,页码无漏编、重编、倒编等错误。
论文正式输出前应认真仔细校对,特别要严格检查错别字、漏字、段落错乱、标题混乱等问题。
论文装订好后,文中不应出现手工涂改的痕迹,整篇论文的错别字、漏字应控制在10次以下。
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字体,左侧为“华中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右侧为论文名称。
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
论文中的各级标题与正文、表头、题头等可以用不同的字号和字体加以区别,但通篇论文的同级标题和正文应采用统一的字间距、行间距、字体和字号。
一般地,论文标题可设三级,一级标题采用三号黑体,二级标题采用小三号黑体,三级标题采用四号黑体,且都采用左对齐排版;标题以外的段落,一般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图表应同时标注中英文对照标题,中文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英文标题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加粗;图表内的文字一般中文采用五号宋体,英文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 体。
13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参考标准
![13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参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501d076a417866fb84a8e35.png)
(农学、理学、工学类专业适用)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分值
指导教师评阅
学习态度
与工作量
①学习态度认真,自觉遵守纪律;②工作作风严谨务实,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③工作量饱满,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
20
文献综述与外文翻译
①能独立查阅文献和从事其它形式调研;②能较好理解课题任务并提出实施方案;③具有收集、整理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查阅文献有一定广泛性;④文献综述撰写规范,外文翻译符合规定要求,译文准确,质量好;⑤文献综述、外文翻译与研究课题密切相关,文献数量符合相关要求
20
研究水平与实际能力
①能独立开展研究工作;②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③实验设计合理,实验数据准确可靠,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④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经济分析能力和现代技术应用能力
25
论文撰写
质量
①论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结论正确,技术用语准确;②行文流畅,语句通顺;③论文格式符合规范要求;④图表完备、整洁,符号统一,编号齐全
25
学术水平
与创新
①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应用价值;②对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或实际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有新的见解,有一定的创新
10
答辩
①能简明扼要阐述论文主要内容,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顺畅,分析归纳科学、合理,结论严谨;②回答问题有理论根据,基本概念清楚,逻辑性强,能抓住要点,对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有深度;③仪态端庄,自然得体
25
图纸质量
①结构合理,工艺可行;②图样绘制与技术要求符合国家标准;③图面质量及工作量符合要求
25
学术水平
与创新
①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或应用价值;②对与课题相关的理论或实际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有新的见解,有一定的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稻曲病菌对戊唑醇的室内抗性筛选In vitro adaptation to tebuconazole inUstilaginoidea virence strains姓名黄进学号060801024专业动植物检疫指导教师罗朝喜职称教授中国·武汉二○一○年六月分类号密级华中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稻曲病菌对戊唑醇的室内抗性筛选In vitro adaptation to tebuconazole in Ustilaginoideavirence strains学生姓名:黄进学生学号:060801024学生专业:动植物检疫指导教师:罗朝喜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二○一○年六月摘要 (II)Abstract (III)关键字 (III)1前言 (1)1.1稻曲病菌 (1)1.2戊唑醇 (3)1.3病原菌室内抗性筛选 (5)2材料与方法 (5)2.1试验材料 (5)2.2实验内容 (5)2.3实验结果与分析 (5)2.4讨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9)附录 (10)稻曲病的发病面积逐年增加,为害日益加重,已成为水稻主要三大病害之一。
戊唑醇通过抑制真菌中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对稻曲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本文主要是用戊唑醇对稻曲病菌的两种生理小种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测定。
将两种生理小种在不断提高浓度梯度的戊唑醇PDA培养皿中培养,直到其抗性无法得到增强。
然后在PDA培养皿中继续转接5代,测量原始菌株、转接16代的对照菌株、驯化菌株以及再度转接5代的菌株的EC50,看其抗性是否得到保持。
关键词戊唑醇;水稻稻曲病;抗性AbstractAS the area of rice incidenced by Ustilaginoidea oryzae(Patou.)Bref increased year by year,and the damage is increasing,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three major diseases of rice.Tebuconazole effects on inhibiting biosynthesis of ergosterol that has great control effect on Ustilaginoidea oryzae(Patou.)Bref.WE mainly have indoor Antifungal activities on two races of Ustilaginoidea oryzae(Patou.)Bref with tebuconazole.Two races were rasied concentration gradient in PDA plate with tebuconazole in rasing concentration gradient,until their resistance can not be enhanced.Then continue to divert for5generations in PDA plate,measure the EC50of original strain、control strain and domesticated strains treated after16generations、the strain re-switched for5generations to see whether the resistance have been maintainedKey wordstebuconazole;Ustilaginoidea oryzae(Patou.)Bref;resistance1前言杀菌剂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测定是研究杀菌剂的基础。
通过室内活性测定可以明确杀菌剂的作用效果及抑菌谱。
戊唑醇由于杀菌活性高等特点,目前已经在市场上大量使用。
但是抗药性问题的出现影响着杀菌剂的发展。
室内对病原真菌进行抗性筛选,可以模拟出田间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药性发展动态,对杀菌剂进行抗药性风险评估,为田间科学合理的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1.1稻曲病菌稻曲病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青粉病,是一种由病原真菌引起的后期谷粒病害,通常在晚稻上发生,多发生在水稻收成好的年份,使农民误以为是丰收的象征,俗称“丰产果”,在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
20世纪80年代之前,该病零星发生,属次要病害;90年代以来,由于密粒直立型超级稻和优质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单季稻熟制的扩大,施肥水平偏高和不合理,尤其是单季稻孕穗期多雨适温的频率较高,稻曲病的发病面积逐年增加,为害日益加重,已成为水稻主要三大病害之一。
稻曲病的发生,会造成水稻大面积空秠率增高,既不利于晚稻高产,又严重影响稻米的质量,且稻曲病病菌还会产生毒素,对人畜有不良影响。
该病只发生于穗部,为害部分谷粒。
受害谷粒发病初期外观与健康谷粒误明显区别,在水稻齐穗3~5D内可显症,病菌早期侵害子房,花柱及柱头,后期侵入幼嫩颖里的外表皮,蔓延到配孔中,然后大量繁殖并形成子座。
发病时,病菌首先在谷粒内部生成小菌核,形成菌丝块并逐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即孢子座,后包于内外颖两侧,比健康谷粒大3~4倍,形成近球形病粒,呈黑绿色,初外包一层薄膜表面光滑,后显粗糙龟裂,散发生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使水稻结实率和干粒重下降,俗称“灰包”。
一般每穂有病粒1~5粒,严重的可达20~30粒。
有的两侧生黑色扁平菌核,风吹雨打易脱落。
(吴格娥,2000;杨洵,2007;章方海,2006)病原Ustilaginoideavirens(Cooke)Tak.称稻绿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座6-12×4-6(μm),表面墨绿色,内层橙黄色,中心白色。
分生孢子梗直径2-2.5(μm)。
分生孢子单胞厚壁,表面有瘤突,近球形,大小4-5(μm)。
菌核从分生孢子座生出,长椭圆形,长2-20mm,在土表萌发产生子座,橙黄色,头部近球形,大小1-3mm,有长柄,头部外围生子囊壳,子囊壳瓶形,子囊无色,圆筒形,大小180-22μm,子囊孢子无色,单胞,线形,大小120-180×0.5-1(μm)。
厚垣孢子墨绿色,球形,表面有瘤状突起,大小3-5×4-6(μm)。
有性态为ClavicepsvirensSakurai称稻麦角,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王云川,2006)1.2.1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1)大量病原菌存在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厚垣孢子在被害谷物内或健康谷粒颍壳上越冬。
翌年7~8月份,当菌核和厚坦孢子遇到适宜条件时,即可萌发产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随气流和水流传播,落到水稻植株上,在水稻破口时倾入花器和幼颖,由厚垣孢子再生小孢子及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
连作地块时间长,有效菌原积累多,发病率高。
(2)品种抗性差杂交稻重于常规稻,粳稻重于糯稻,大穗型,破口抽穗期长的品种发病重。
(3)气候原因气温24-32℃病菌发育良好,26-28℃最适,低于12℃或高于36℃不能生长。
抽穗扬花期遇雨及高温,特别是在阴雨天发病重。
(4)栽培原因抽穗早的品种发病较轻。
(5)施肥随施氮量的增加,稻曲病发病程度加重,尤其是后期重施穗肥有利于发病。
另施肥不当或施肥太迟,容易造成贪青,剑叶偏长,形成穗部小气候相对湿度较高,受阳光直射较少,一直延迟抽穗。
钾肥有壮杆作用,可使叶直,叶厚,穗部受光良好,减少病害滋生条件。
(6)长期深水漫灌,不晒田。
(7)破口前后为及时用药预防。
(8)重视不够,防治信息不能及时传达。
(张业金,2006,王琴,2005)1.2.2防治方法(1)合理安排种植期,避开发病高峰时节。
适时早播早植,加强管理,错开穗期雨季以减轻病害。
健生栽培,提高逆抗水平。
(2)选用抗(耐)病品种。
(3)避免病田留种,深耕翻埋菌核。
发病时摘除并销毁病粒。
(4)科学管水。
(5)改进施肥技术基肥要足,追肥要早,慎用穗肥,增强稻株抗病能力。
(6)合理密植每公顷栽225000穴左右为宜。
过于密植,易导致田间荫蔽,湿度大,利于发病。
(7)确定重点防治对象田感病品种种植区,山区及偏施,迟施氮肥的田块,均应列入重点防治对象田。
(8)抓住防治适期施药抓住水稻分蘖末期,破口前3d-7d,始穗期三个关键时期施药(可有效兼治纹枯病等病害)。
(9)药剂防治。
(10)清除病源,减少初次侵染来源。
(11)加强测报,及时用药防治。
(段宗云,2007)1.2戊唑醇戊唑醇是一种羟乙基三唑衍生物,属三唑类内吸杀菌剂。
毒性分类属低毒杀菌剂。
该化合物由德国拜耳公司于1986年最先开发成功,英文通用名,化学名称为1-(4-氯苯基)-4,4-二甲基-3(1H-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与其它所有三唑类杀菌剂一样,戊唑醇抑制真菌中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可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叶面喷雾剂,不仅活性高,而且持效期长,对防治许多作物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病害安全有效。
甾醇类化合物是生物维持生命及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
在真菌和细菌中,主要是合成麦角甾醇,它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对细胞膜的渗透性起重要作用。
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已成为新型杀菌剂的重要靶标之一,其抑制剂由于活性高、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在生产上受到普遍重视。
1.2.1作用特点从作用方式看,戊唑醇对稻曲病病菌表现为抑菌作用,对植物则表现为治疗作用。
从作用机理看,主要是对病原真菌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起抑制作用。
一般认为三唑类麦角甾醇抑制剂的主要机理是抑制麦角甾醇中间体的氧化脱甲基反应,特别是对2,4-亚甲基-二氢羊毛甾醇结构中14位碳原子上脱甲基反应的抑制。
生化机制研究表明,与传统的三唑类杀菌剂相比,戊唑醇还存在其它作用位点,但同样存在于麦角甾醇生物合成过程中。
除了三唑类杀菌剂的典型特征,即由于抑制脱甲基反应引起的麦角甾醇中间产物积累以外,在用戊唑醇处理后,在菌丝中出现了三种Δ5甾醇(符号Δ表示双键位于第5位碳原子,下同),即Δ5-麦角甾醇、Δ5-豆固醇和Δ5,22-豆固二烯醇。
这可能有两种原因,即戊唑醇干扰反应进行顺序最后导致Δ8→Δ7异构化不能正常进行或直接对细胞膜产生影响,而间接地对甾醇混合物的组成产生了影响。
与传统三唑类杀菌剂相比,戊唑醇的活性谱扩大的机理正在于此。
(李富根,2001)1.2.2生物活性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戊唑醇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用量低,内吸性较强,适用范围广,对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均能有效地防治。
戊唑醇可作种子处理或叶面喷雾用。
作种子处理用时,加工成拌种剂(WS、DS),由于其内吸作用,所以能有效防治吸附在种子表面以及内部的病原菌,被广泛应用于小麦、玉米、高粱等旱地作物,防治某些种传和土传病害,特别是用于防治黑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