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的现状、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暴力问题也日益严重,特别是在社交网络的时代下,网络暴力行为更加猖獗,已经成为了深刻困扰社会的一种负面现象。

那么,网络暴力到底是什么,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加以对策呢?一、网络暴力的定义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言语、行为的攻击、威胁、诽谤等行为,以及借助互联网进行的网络欺凌等现象。

网络暴力是指通过网上平台,以各种形式对别人进行攻击甚至羞辱的恶劣行为。

网络暴力的行为主体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人。

二、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1、个体情感的显露网上的互动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话语行为,而言辞的互动往往比较直接。

在网络上,个体感性、情感化、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经历、思想、情感和情绪,容易让人们的情绪进入高度敏感状态,从而引发不必要的争论和互相攻击。

2、个体疏离和虚拟性网络上的人际交往具有虚拟性和疏离性,人们可以在网络上随意作出各种言行,尽管网络上的言行同样也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影响,但是相比现实世界,人们在网络上展示的东西更多为自己擅长或偏爱的方面,对于其它方面显得充满偏见。

因此,网络上的交际渠道虽然丰富,并不能保证必然达到真正的交往效果。

3、社会变革的影响互联网的纵横带来了很多社会变革,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多的改善,然而,社会变革对人们的心理也造成了诸多负面的影响。

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逐渐降低,在网络上进行的言行愈发不受控制。

三、对策1、严格立法针对网络暴力,国家会采取立法的方式进行惩罚。

早在2016年就出台了网络安全法,其中明确规定了各类网络暴力行为的禁止,针对各类网络暴力行为,进行了具体的判定,社会应当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和网络公平。

2、建立正确的网络文化建立健康的网络文化需要从立法、教育和风气三个方面入手,这些都是相互关联的。

网络暴力造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源于学生及其家长的成长和教育不足。

要从基础教育中开始改进。

同时倡导积极向上的网络生活文化,形成正确的网络行为准则,引导社会上更加健康的网络行为。

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暴力问题在我国日益凸显,对个体权益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学者和实务界对网络暴力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旨在揭示其成因、特征、危害及防治策略。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对网络暴力的定义和类型进行界定,明确网络暴力的内涵和外延。

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的研究现状,包括网络暴力的成因分析、影响评估、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研究方法单研究视角局限等。

通过综述分析,本文认为,网络暴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到网络暴力的防治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个人应提高网络素养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暴力行为。

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包括加强跨学科研究、拓展研究视角、丰富研究方法等,以期为我国网络暴力问题的防治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网络暴力的类型与特点网络暴力作为一种新型的暴力形式,近年来在我国社会中呈现出愈发严重的趋势。

其类型多样,特点鲜明,对社会和个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类型上看,网络暴力主要包括网络谩骂、网络谣言、网络人肉搜索、网络欺凌等多种形式。

网络谩骂表现为在网络空间中对他人进行恶意辱骂、攻击,严重损害他人名誉。

网络谣言则是指通过网络平台散布虚假信息,误导公众,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网络人肉搜索则是指通过网络技术手段,非法获取并公开他人的个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权。

网络欺凌则主要表现为在网络空间中对他人进行恶意恐吓、威胁,造成他人心理压力。

从特点上看,网络暴力具有匿名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匿名性使得网络暴力行为者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从而逃避法律和道德的制裁。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

浅析网络暴力的危害成因及对策1. 引言1.1 网络暴力的定义网络暴力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的针对特定个人或群体的恶意攻击和施压行为,其中包括言语侮辱、人身攻击、造谣传谣、恶意扩散、恐吓威胁等各种形式。

网络暴力的不良影响往往不仅局限于个人生活,还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暴力现象逐渐凸显,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网络暴力的定义不仅包括针对个人的攻击,还包括对特定群体或组织的恶意打压和谩骂。

在网络空间中,匿名性和传播速度的特点使得网络暴力行为更加猖獗和恶劣。

受害者往往难以追究施暴者的责任,而施暴者却可以轻易地隐藏在虚假的身份背后,不受法律制约地进行攻击。

网络暴力的范围和危害性日益扩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警惕。

对于个人来说,遭受网络暴力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对社会来说,网络暴力可能破坏社会和谐,影响公共秩序。

加强对网络暴力的防范与治理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1.2 网络暴力的危害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通过言论、图片、视频等方式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羞辱、威胁或侵犯的行为。

网络暴力的危害十分严重,首先是对个人的伤害。

受害者可能因为网络暴力遭受到严重的精神压力,导致情绪失控、严重的抑郁症甚至自杀。

网络暴力会破坏社会稳定。

在网络上散布谣言、造谣传谣造成社会恐慌,甚至会引发群体事件,影响社会安定。

网络暴力也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降低社会道德水平,使人陷入一种以攻击他人为乐的不良心态,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网络暴力的危害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打击。

2. 正文2.1 网络暴力的成因网络暴力的成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

心理因素是网络暴力的重要成因之一。

一些网民在网络上攻击他人时,可能是因为自身存在自卑、嫉妒、愤怒等负面情绪,通过对他人的攻击来转移自己的情绪。

一些人可能对权力、匿名性产生滥用,觉得网络是一个可以无罚的空间,从而肆意进行网络暴力行为。

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现状、成因及治理之道

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的现状、成因及治理之道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网络暴 力现象与媒体呈现、社会压力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四、应对措施
针对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问题的成因和实证研究结果,本次演示提出以下应 对措施:
1、媒体教育:加强媒体素养教育,提高网民对新媒体信息的判断和抵制能 力,引导网民理性使用网络,避免参与网络暴力的行为。
一、网络暴力行为的成因
1、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
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为网络暴力提供了土壤。在网络环境中,人们往往 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不必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这种匿名性可能导致一些人 在网络上表现出与现实截然不同的行为,甚至进行恶意攻击和侮辱。
2、社会压力和心理诉求
一些网络暴力行为源自于社会压力和心理诉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会 受到各种压力,而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他们可能会寻找发泄和释放的出口。 此外,一些人可能出于对某种事物或观点的强烈支持或反对,而采用过激的行为 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2、法律规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暴力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严 惩施暴者,切实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3、社会共治:倡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网络行为 追踪机制,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4、心理干预:对于遭受网络暴力的个体,及时提供心理干预和援助,减轻 其精神压力和心理创伤。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自媒体时代的网络暴力问题:
首先,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普及,提高公众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让人们明白网络暴力的危害和后果,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其次,加强网络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网络监管机制和法律制度,严 厉打击网络暴力行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避免因为 心理问题或情感困扰而导致的网络暴力行为。

论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

论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

论网络暴力的成因及对策摘要:随着中国互联网的不断创新与进步,中国的网民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增长。

中国互联网上出现了网络暴力现象。

本文通过对网络暴力现象的探析和研究,并对网络暴力事例的成因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防止网络暴力发生的具体措施。

关键字: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网络信息网络暴力这个名词在国外很早就出现了。

麦克卢汉这样给给网络暴力进行定义:“网络暴力是网民站在道德的高度上,对网络事件的经历人展开讨论、评价和审定。

并且在网络上公开当事人的私人信息。

使得网络暴力从网络上延展到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从而让出现在网络上的事件在生活中得到解决。

”网民把暴力行为从网络上,深入到了社会中。

同时也导致了事件当事人的人身权利受到严重侵害。

一、网络暴力的现状(一)网络暴力事件频发以2006年4月12日,“铜须门”事件[]为典型。

网民“锋刃透骨寒”发贴,以丈夫的身份揭开了其妻子痴迷于当时风行的网游《魔兽世界》。

并且与其中的玩家网民“铜须”做出出轨行为。

与此同时还公开了二人之间千余字的QQ聊天资料和“铜须”的腾讯账号。

该贴一经公布,便被国内诸多网站、论坛广泛传播。

并且使得该事件持续发酵,其中有一些网民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出可笑的所谓追缉令。

网民试图运用用暴力的手段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而不是想到去运用法律的手段解决。

一个出现过孔子、老子大家的古国的人民在对待事件当事者的态度上竟然是如此的冲动、盲目、暴力。

(二)网络公信力和舆论监管缺失2007年10月中旬,网民周某上传了自己看到并拍摄所谓的的华南虎照片。

[]一时间网上关于华南虎是否真的还存在的争议,引发了网民的大讨论。

2011年初,日本发生地震并确认引发核泄漏事件。

日本核泄漏事件一经报道,迅速引起了欧美部分地区民众的购买碘盐的风潮。

因为碘盐可以防核辐射,我国一些地区同样出现了民众连夜排队只为购买碘盐的疯狂现象。

这时的碘盐对于盲目的民众而言就像生命一样地重要。

事件起源只不过是网络上简简单单的一句碘盐可以防核辐射。

社交媒体中的网络暴力问题与整改措施 (3)

社交媒体中的网络暴力问题与整改措施 (3)

社交媒体中的网络暴力问题与整改措施一、引言社交媒体在当代信息时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沟通和表达渠道。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其中存在的网络暴力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社交媒体中网络暴力问题的根源以及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网络暴力问题的根源1.1 匿名性导致攻击性言论泛滥在社交媒体上,用户常常能够以匿名方式发表言论。

这种匿名性给了某些人恶意攻击他人或传播仇恨言论的机会。

因为没有身份认证,个别用户便可以逃避法律责任,放肆地辱骂、散布谣言、鼓动仇恨等行为频繁出现。

1.2 隐藏屏幕背后缺乏责任感由于使用键盘和屏幕进行互动,网络暴力行为者可能缺乏对自己行为后果负责任的意识。

他们可能认为,在虚拟空间上进行的行为不会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

这种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分离感使得网络暴力问题更加棘手。

1.3 社交媒体算法强化极端化观点社交媒体平台通常通过算法来推动用户参与度,但这种算法也容易将用户推向自己已有观点的极端化。

当一个用户被社交媒体不断地暴露于相似观点和内容时,他们可能变得更加极端化,并对异议存在攻击性。

三、网络暴力问题的现状2.1 言语暴力成为主要表现形式在社交媒体上,“键盘侠”、“网络喷子”等称谓频繁涌现,仇恨言论、辱骂和人肉搜索等行为屡见不鲜。

各类社交平台经常受到抨击和谩骂,并让成千上万的网民陷入困境。

2.2 个人隐私权受到冲击网络暴力通常伴随着个人隐私权的侵犯。

追踪个人信息、传播造谣文章等行为成为了一种手段,给当事人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和痛苦。

四、整改措施3.1 强化社交媒体平台的监管责任社交媒体平台应加强对用户行为的监管,建立起更为严格的准入制度,并完善举报机制。

针对恶意攻击行为,要快速处置和封禁相关账号,增加罚款和刑事处罚力度,以降低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频率。

3.2 提高网络素养和道德观念教育工作者、家长等重要社会角色需要加大对网络文明和道德观念的普及。

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困境及应对

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困境及应对

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困境及应对一、概述网络暴力,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它通常表现为通过网络平台,对特定个人或群体进行恶意攻击、诽谤、侮辱、威胁等行为,严重侵犯了受害者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甚至可能导致受害者身心健康受损,甚至引发极端事件。

对网络暴力进行刑法规制,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面临着诸多困境。

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得网络暴力行为的追溯和取证变得异常困难,给刑法的适用带来了挑战。

网络暴力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刑法在认定和定性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刑法的滞后性也使得其在应对网络暴力这一新兴社会现象时显得力不从心。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困境及应对策略。

通过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深入剖析,结合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分析刑法在规制网络暴力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以期能够为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环境,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有益的参考。

1. 网络暴力的定义与特点网络暴力具有匿名性和隐蔽性。

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参与者往往使用匿名身份进行活动,这使得他们在发表言论或实施攻击时可以无所顾忌,也增加了追责的难度。

同时,网络暴力的发生往往不易被及时发现和制止,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其危害性。

网络暴力具有广泛性和快速传播性。

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使得网络暴力的影响范围迅速扩大。

一旦网络暴力事件被曝光,就会迅速引发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形成舆论风暴。

这种广泛性和快速传播性使得网络暴力的危害更加严重。

网络暴力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网络暴力不仅涉及言语攻击、人身威胁等直接暴力行为,还包括造谣传谣、恶意炒作等间接暴力行为。

这些行为往往交织在一起,使得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难以简单地进行界定和规制。

针对网络暴力的刑法规制需要充分考虑其定义和特点,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网络暴力的发生,保护网络空间的健康有序发展。

网络暴力现象及整治对策

网络暴力现象及整治对策

网络暴力现象及整治对策1. 引言1.1 网络暴力现象的定义网络暴力现象是指利用网络平台和技术对他人进行言语、言论、图片、视频等形式的攻击、辱骂、诽谤、谣言、恶意造谣等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具有匿名性、广泛性和持续性,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导致严重后果。

网络暴力是一种新型的暴力行为,虽然没有直接的肢体伤害,但其对个人和社会的伤害却不容忽视。

网络暴力不仅会给受害者造成心理伤害,甚至导致抑郁、自杀等极端事件,还会破坏网络社会的和谐氛围,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受害者往往感到无助和绝望,难以摆脱网络暴力的困扰,甚至影响正常的社交和工作生活。

对社会而言,网络暴力扰乱了网络秩序,影响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引发恶性事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暴力现象,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治和预防。

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网络暴力的蔓延,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

1.2 网络暴力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网络暴力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非常严重。

对于个人来说,受到网络暴力的人会遭受到言语暴力、人身威胁甚至身体伤害,导致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引发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

受害者的自尊和自信也会受到打击,影响其自我认知和社交能力。

网络暴力还会对受害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甚至导致工作丧失、家庭破裂等严重后果。

而从社会的角度来看,网络暴力现象的存在会破坏社会和谐,加剧社会矛盾,甚至引发群体事件和社会动荡。

网络暴力的传播和扩散也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加剧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网络暴力的存在也会影响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使人们的行为更加随意和恶劣,加剧了社会的道德沦丧现象。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对网络暴力现象的监管和整治,保护个人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2. 正文2.1 网络暴力现象分析网络暴力现象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出现的侮辱、谩骂、恐吓、人身攻击等行为,其特点是匿名性和传播性强。

这种网络暴力行为给受害人带来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巨大,甚至会导致一些受害者产生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想法。

_网络暴力_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_网络暴力_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近几年,“网络暴力”事件频繁进入人们的视野,从2006年的“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2007年的“姜岩死亡博客”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再到2008年的“很黄很暴力”事件等等,这种在网络世界中由众多网民的言论所形成的所谓的“道德审判”以及无节制的、恶意的谩骂与人身攻击我们称之为“网络暴力”,这不仅对当事人的精神与心理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而且紧接其后的“人肉搜索”更是把这种影响由网络世界带到了现实社会,严重扰乱了当事人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

由此带来的道德与法律层面上的矛盾与问题已经引起了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讨论。

不能否认,网络已日渐成为一种新的民意表达渠道,越来越多的民众习惯选择在网络上获取新闻信息,并通过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诉求参与到社会公共事件的讨论中去,网络舆论也由此产生。

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进步的重要体现,也确实对许多现实事件回归真相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网络暴力”现象,对其所触及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应高度重视,并深入剖析其成因,探寻切实可行的对策,力求避免“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或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净化网络舆论环境,有效地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网络暴力”现象的原因分析第一,网络媒体的虚拟化、匿名性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无形中充当了“网络暴力”的“保护伞”。

网络媒体具有虚拟化、匿名性的特点,这一方面使得网民可以更为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但另一方面,网民对自己所发表的言论几乎无须负责,这就大大降低了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在受到某一事件的刺激下,尤其是在一些煽动性言语的误导下,很多网民往往会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继而盲目地对事件作出是非判断和道德评价,并以过激的言论和侮辱性的语言对当事人进行“声讨”和人身攻击, 而这又会吸引更多的网民加入其中,网络暴力事件也由此产生。

在众多的网络暴力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的特点所造成的网民对自身言行过度放纵的心理倾向,许多人性的弱点也似乎在这顶“保护伞”下被淋漓尽致地暴露出来。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暴力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

那么,网络暴力的成因是什么?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呢?本文将从成因和对策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 匿名性: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轻易地隐藏自己的身份,以匿名的形式进行攻击,这种匿名性给了人们更多的勇气和机会去进行网络暴力行为。

2. 信息泛滥:互联网的快速传播速度导致信息泛滥,不真实信息和恶意信息充斥在网络中,这种信息泛滥也为网络暴力的发生提供了更多的发生机会。

3. 社交媒体的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一些人利用社交媒体对他人进行攻击和诽谤,进而导致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

4. 社会心理因素:在现实社会中,一些人可能存在着焦虑、不满、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在网络上可能被放大,导致了更多的网络暴力行为。

5. 缺乏监管:互联网本身是一个自由和开放的平台,但是却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网络暴力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处理。

二、对策研究1.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当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出更加严格的法律,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惩罚力度。

2. 提升公民素质:学校和社会应当加强对公民的网络素质教育,提升人们对网络道德的认识和素养,引导人们自觉克制不良网络行为。

3. 加强监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网络管理机制,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

4. 加强社会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网络暴力,提升公众的道德水平。

5. 积极引导舆论:媒体和公众人物应当积极引导舆论,提升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关注度,促使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对网络暴力的防范和打击中来。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已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要有效地应对网络暴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学校、社会各界和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到对网络暴力的防范和打击中来。

网络暴力现象及整治对策

网络暴力现象及整治对策

网络暴力现象及整治对策【摘要】网络暴力现象是指在网络上出现的言语或行为对特定个人或群体进行恶意攻击、侮辱、谩骂或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

这种行为具有匿名性、蔑视规则、泛滥传播等特点,对被攻击者造成心理和社会影响。

网络暴力危害严重,可能导致受害者心理扭曲、自尊心受损甚至自杀。

网络暴力的原因主要包括网络匿名性、人性恶的表现、网络群体化等因素。

对于整治网络暴力现象,可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倡网络文明素质教育,加强网络监管和舆情引导,建立网络道德约束机制,弘扬网络正能量。

加强对网络暴力现象的警示和谴责,营造和谐网络氛围,建立文明上网的风气,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与和谐。

【关键词】网络暴力、定义、特点、危害、原因分析、整治对策、法律法规、网络文明素质教育、网络监管、舆情引导、网络道德约束、网络正能量。

1. 引言1.1 网络暴力现象及整治对策网络暴力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对他人进行攻击、谩骂、威胁等恶劣行为的现象。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暴力问题日益凸显。

网络暴力不仅仅是一种言语暴力,更可能演变为实体暴力。

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应对网络暴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我们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建立明确的网络暴力行为界定和惩处机制。

提倡网络文明素质教育,培养公民的网络道德观念和素养。

加强网络监管和舆情引导,引导网络舆论正能量的传播,遏制网络暴力言论的蔓延。

建立完善的网络道德约束机制,促使网络用户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要弘扬网络正能量,让网络空间成为一个和谐、理性、健康的环境。

通过这些整治对策,我们可以有效打击网络暴力现象,维护网络环境的良好秩序,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让网络空间成为人们交流和学习的乐园,而不是言语暴力的沼泽。

2. 正文2.1 网络暴力现象的定义与特点网络暴力现象是指在网络空间中,个人或组织通过网络工具对特定对象进行持续性、规模化的攻击、侮辱、谩骂、诋毁、散布谣言等行为。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匿名性:网络暴力行为者往往可以隐藏在虚拟身份背后,凭借匿名性实施攻击,降低了受害者追究其责任的难度。

网络暴力的形成、危害及对策

网络暴力的形成、危害及对策

网络暴力的形成、危害及对策视点f_AzHAN?sHIDIAN 口陈亚玲一,网络暴力的内涵及表现形式所谓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其主要表现形式为: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二,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分析(一)网络中的"群体极化",导致舆论趋同.在网络中,志同道合的网民群体很容易出现严重的"群体极化"倾向, 这种倾向表现为,网民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网上通过交往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网民群体中非理性易激动的特点极易导致群体认同的现象.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大部分网络受众几乎都是不加深思的站在所谓正义的立场上,一边倒地对当事人进行谴责,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持有相同意见的网络群体.然后再借助这种群体共识,对当事人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将事件推向极致.(二)网络的匿名性导致舆论无所顾忌.网民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对事主进行侵权,依仗的是匿名身份.他们是 "无名的大多数",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风险趋近于零.可以断定, 如果以真实身份出场,其行为必会有所顾忌.真正的道德往往出于自律,即在肯定不会受到任何外来惩罚的情况下, 仍然凭自己的良知和信念做事.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声嘶力竭地要以道德的名义进行讨伐的网民们,行为却是最不道德的.正是由于网络的匿名特征,使得网络道德底线很容易被冲破,而随意性因此增大.(三)"把关人"的相对缺失导致舆论缺少监管.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卢因提出的"把关人"理论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检查点即'门区'或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能够允许信息通过或不许信息通过的人或机构,即为把关人".客观地说,网络言论中不乏切中要害的真知灼见,但同时也充斥着许多无责任感的情绪宣泄和放肆的过激主张,其问形成的舆论鱼龙混杂在所难免.因此,网络暴力舆论跟一般社会舆论一样需要适当的引导. 三,网络暴力的危害(一)网络暴力不仅伤害了当事人, 也污染了网络环境.毋庸置疑,网络暴力由网络声讨演变为现实的攻击,网民的恶搞侮辱谩骂给当事者及其家人心理及生活造成极大创伤.对当事人及其家人造成了隐私权,名誉权和精神上的侵害,对他们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都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二)网络暴力淡化了道德的判断标准.网络暴力事件大部分出自对当事者的道德审判,却呈现出道德判断的片面与偏激.由于网络的特殊性,这些行为缺乏应有的制约,很容易超出正常的边界.在"嫉恶如仇"的道德快感和网络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他们肆意发泄着愤怒和不满,在对事件当事人精神和肉体摧残的背后,没有谁要对此承担责任, 连一丝一毫的自责和内疚都没有,甚至参与其中的网民还有着某些道德上的高尚和伟大.网络暴力的肆无忌惮,正在以其独有的方式破坏着公共规则,触犯着道德底线,淡化了道德的判断标准.(三)网络暴力不利于社会和谐.网络暴力容易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网络暴力提倡"以暴制暴""以恶制恶"容易滋生现实暴力.尤为严重的是,网络暴力逐渐淡化了青少年的是非标准.在网络中,学生们见到的到处是谩骂,久而久之,他们不再痛恨网络暴力,而是感觉痛快, 对暴力的态度也从开始的憎恨,反感到默认和接纳,甚至尝试将其转化为现实暴力,形成社会中更多的不安定因素. 四,网络暴力的预防对策(一)推行网络实名制.推行网络实名制,韩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006年底,韩国国会通过了"促进利用信息通信网及个人信息保护有关法律" 修正案,规定在平均每天点击量超过 10万的门户网站和公共机关网站的留言栏上登载文章,照片,视频等内容时, 必须先以本人真实姓名加入会员.如果网站违反确认实名的做法,将会收到信息通信部长的改正命令.如果不遵守命令,将处以3000万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43韩元)以下罚款.在有利于我国网络环境的净化方面,韩国的做法是值得我国借鉴的.(二)加强道德自律,倡导文明上网.提高全社会的网络道德意识,规范全社会的文明网络行为,尤其需要关注青少年这个群体.教育青少年学会自律显得特别重要.要教育广大青少年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自律能力;要让他们逐渐懂得并且掌握, 在网络上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要让他们明白,网络行为和现实行为一样,应该有道德和法律的底线,这个底线是不可逾越的.(三)制定专门法规,惩治侵权行为.目前,我国法学上没有网络暴力概念,只有侮辱罪,侵权行为等说法.对某些东西,法律只是规定了什么不能干, 但是对于应当怎么干,不是特别明确. 尤其是对规范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规则,目前还不知道怎么制定,更不知道怎么用.因此,需要有关法学专家加快进行研究,尽快制定,完善有关细则,特别是要制定相配套的行政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商务传媒学院)74发展?月刊形成\危害及对策网络暴力的。

网络暴力侵权的法律现状、困境及应对措施

网络暴力侵权的法律现状、困境及应对措施

网络暴力侵权的法律现状、困境及应对措施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信息化时代为公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法律问题,网络暴力导致侵权事件发生频率激增,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网络暴力事件产生的社会恶劣效果,在面对网络暴力侵权时,应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网络暴力侵权问题的法律现状、困境入手,结合我国司法实践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网络暴力侵权责任应对措施一、网络暴力侵权界定及特征1、网络暴力侵权界定:笔者认为,网络暴力是指在互联网中,侵权行为人和网络服务提供者以非法手段获取用户信息并对其进行恶意诽谤、造谣,或者对真实性存有疑问的信息进行恶意加工处理并通过网络传播,对被侵权人造成名誉、隐私、心理等方面侵害,使被侵权人遭受直接或间接损失的暴力行为。

网络暴力侵权行为会给当事人带来精神上和名誉上的损害,严重者甚至涉嫌刑事违法犯罪。

2、网络暴力侵权特征:(1)侵权主体具有隐蔽性。

我国互联网环境中没有完全实行实名制,加之网民数量群体庞大,因此相比较于传统侵权行为,网络暴力侵权的主体相比于传统侵权主体更难准确界定身份。

加之,我国当前网络使用门槛较低,网民素质良莠不济,缺乏判断力的网民容易被他人煽动成为暴力侵权的工具,加入人数越多,侵权主体隐蔽性越高。

(2)责任承担方式复杂、多样。

网络暴力侵权事件中,往往会侵害被侵权人的多项权益,包括名誉权、隐私权、身体健康权等人格权益,而且会给被侵权人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财产损害,更有甚者会涉嫌刑事违法犯罪,因此在一个网络暴力事件中,权益损害往往是复杂多样的。

《民法典》第1194条-1197条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承担,也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将该通知转送相关网络用户,并根据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和服务类型采取必要措施;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该规定扩大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承担,也体现出互联网侵权案件中责任主体的多元和复杂性。

社交媒体中的网络暴力问题与对策 (3)

社交媒体中的网络暴力问题与对策 (3)

社交媒体中的网络暴力问题与对策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社交媒体上普遍存在的网络暴力问题。

网络暴力给用户带来了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这一问题。

二、网络暴力在社交媒体中的表现形式1. 谩骂、侮辱和恶意攻击:社交媒体成为了某些人口头放纵情绪和释放憎恨的地方,他们会利用匿名账号或假名字去攻击他人。

2. 虚假信息和谣言传播:人们往往容易相信所看到的信息,并且迅速转发扩散。

有些人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或谣言,在没有核实真相之前就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3. 人肉搜索和隐私侵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用户能够轻松获取他人个人信息,进而进行人肉搜索,这对个人隐私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三、网络暴力问题引发的影响1. 心理健康受损:受到网络暴力攻击的人可能会遭受精神上的创伤,导致抑郁、焦虑甚至自杀倾向。

2. 扭曲价值观念:过多接触网络暴力容易使人们产生恶意攻击和仇恨的态度,降低社会公正和道德水平。

3. 社会秩序丧失:在社交媒体上恶化的言论氛围容易酝酿仇恨和冲突,乃至引发实际斗殴等事件,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四、应对网络暴力问题的对策一方面,需要用户自我保护和主动规避。

这包括以下措施:1. 提高安全意识:用户需要认识到互联网不是匿名空间,留下的一切信息都可能被别人获取。

具备正确的安全意识能够帮助用户规避潜在风险。

2. 控制个人信息: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要审慎地分享个人信息,并使用隐私设置进行限制,以防止他人滥用和侵犯个人隐私。

3. 拒绝与网络暴力行为合作:如果用户遇到网络暴力问题,应该积极寻求帮助并报告平台管理方,不要放任网络暴力行为的存在。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平台也有责任采取措施保护用户免受网络暴力的伤害:1. 增加实名认证:社交媒体平台应该鼓励用户使用真实身份注册账号,这样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匿名账号的使用和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及对策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语言暴力的现象在大学校园中日渐增多,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交往带来了负面影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除了学生的个人心理和态度问题外,网络环境和社会背景也对其产生了影响。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纯从个人层面寻找原因,而应该加强对网络环境和社会背景的管理和引导,同时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平,培养健康的网络文化。

一、成因分析1.个人心理因素网络语言暴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个人心理因素。

现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较大,如学习压力、情感压力和就业压力,导致他们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和消极情绪。

网络成为了放松和发泄的渠道,于是这种负面情绪和消极情绪就转化为网络语言暴力,以此来安慰自己的心理焦虑。

2.网络环境因素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得个人的言语行为没有直接的责任和后果,这也让大学生想当然地觉得在网络上说什么都可以,而不会受到惩罚。

再加上网络上的信息流畅度、信息扩散速度等特点,导致学生很容易被网络舆论带动,从而加入到网络语言暴力的大军中。

3.社会背景因素社会的多元化和富裕化背景下所带来的社会冲突,尤其是一些敏感或争议性的问题成为了网络上讨论的热点。

有时,一些政治、宗教和经济的问题往往成为导致网络上语言暴力的原因之一。

一些人出于推销、自我宣传或炒作目的,对网络用户进行谩骂和攻击,也对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对策建议1.加强网络管控针对网络环境因素,要加强网络管控,制定网络言论的规范标准,明确网络言论的底线和特定环境下的相对自由。

同时,在网络平台上建立起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对网络语言暴力行为进行严肃打击和制止。

大学应建设完善的网络平台和社交网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监督,对违规者进行制止和严肃处理,让学生在网络世界内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和态度。

2.加强思想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心态,形成良好的道德伦理和法律意识。

大学在学生的入学教育中应加强道德、法制、心理和职业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在网络上保持自我约束。

浅谈网络暴力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浅谈网络暴力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四、未来展望
结论: 网络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都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为了减少和解决网络暴力行为,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技术 手段、宣传教育和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遏制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维护网络安 全和正常的社会秩序。应网络暴力问题的未来发展趋势,持续开展研究和探索, 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挑战。
1、企业自身原因
(2)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对较大,由于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 市场出现波动,企业可能面临严重的经营危机。
2、金融机构原因
2、金融机构原因
(1)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由于中小企业的业务规模相 对较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审批流程较为繁琐,导致审批周期长、审批 效率低下等问题。
浅谈网络暴力的原因及解决办 法
目录
01 一、网络暴力产生的 原因
02
二、网络暴力的负面 影响
03
三、解决网络暴力的 办法
04 四、未来展望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迅速发展,网络暴力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网络暴力 是指在互联网上发起或参与对他人的侮辱、恐吓、威胁、诽谤等行为,侵犯他人 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本次演示将深入探讨网络暴力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为 减少网络暴力提供参考。
三、解决网络暴力的办法
4、建立举报机制:建立完善的举报机制,鼓励网民积极向相关部门举报网络 暴力行为。对于举报内容属实的用户,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提高用户参与的积 极性。
三、解决网络暴力的办法
5、加强网络安全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环境的监管力度,严格打 击网络犯罪行为,从严惩处网络暴力行为的实施者。
二、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
二、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暴力成因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暴力现象逐渐增多,成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

网络暴力是指在互联网上针对他人进行辱骂、威胁、谩骂、攻击、诽谤等行为。

它的实质是一种暴力行为,对受害人造成身心上的伤害,威胁社会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本文将从网络暴力的成因和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暴力的成因1.缺乏网络素质随着手机和电脑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人开始涉足网络世界,但是缺乏网络素质就成为网络暴力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人常常在不了解情况的情况下发表评论,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辱骂他人,这使得网上传播的负面信息日益增多,构成网络暴力。

2.情绪控制不良有些人在面对不愉快或者挫败时情绪控制能力非常不好,他们往往不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而是通过网上发泄来解决问题。

这种情绪发泄往往会影响他人,构成网络暴力。

3.信息来源不可靠在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一些人由于不了解这些信息的来源和真实性,就会随意传播虚假信息,使得一些人被误解或者遭受侵害。

同时,网络暴力行为中,也有很多是基于虚假信息的。

1.大力普及网络素质教育对于网络暴力的治理,首先需要普及网络素质教育。

要告诫公众,让其了解网络的特点和规则,强化网络道德伦理,增强公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素养,提高网络文明素质和技能,从而减少网络暴力现象的发生。

2.严格打击网络暴力行为对于网络暴力行为,需要主管部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行打击,让那些有意向网络上散布谣言、恶意攻击他人、诽谤他人、利用网络骚扰他人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同时,在网络暴力事件的调查中,要确保公正、公正的调查和处理,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偏见做出不公正的行为。

3.构建互联网社会治理体系在互联网社会中,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标准,建立有效的互联网社会治理体系,营造良好网上舆论环境。

政府和网络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互联网安全技术和治理技术的发展,共同打造和维护互联网社会的和谐稳定。

社交媒体行业中的网络暴力问题与整治方案

社交媒体行业中的网络暴力问题与整治方案

社交媒体行业中的网络暴力问题与整治方案引言:社交媒体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分享信息和与其他人进行互动。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暴力问题也日益严重。

本文将探讨社交媒体行业中的网络暴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方案。

一、背景:网络暴力成为世界性问题在过去几年里,因为匿名性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社交媒体上发生了大量涉及辱骂、恶意攻击和虚假信息等不良事件。

这种现象不仅对个人造成心理伤害,还会影响公共秩序和民主价值观的发展。

世界各国都开始关注并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网络暴力可能造成的危害1. 个人心理健康受损:被恶意攻击、指责或羞辱可能导致受害者自尊心受到打击,进而产生焦虑、抑郁或甚至自杀倾向。

2. 社会凝聚力破裂:网络暴力的扩散容易引发社会对立和仇恨,破坏社会凝聚力,危及民族团结和和谐。

3. 影响言论自由:虽然言论自由是一项重要价值观,但当网络暴力泛滥时,人们可能不敢表达真实想法或观点,导致公众讨论环境变得贫瘠。

三、原因分析1. 匿名性:社交媒体上的匿名账号使得肆意攻击更容易,并让施暴者感到无所顾忌。

2. 缺乏监管机制:现有的监管机制未能跟上互联网发展的速度,在技术层面以及立法层面都显得捉襟见肘。

3. 社交媒体算法:某些社交媒体平台将更多关注放在用户点击量增长等目标上,而缺乏对内容真实性以及潜在危害的评估。

四、整治方案1. 提高用户意识与素养:- 教育用户如何正确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并告知他们相关规则;- 呼吁用户行为规范化,并通过宣传活动提升用户对网络暴力的敏感度。

2. 强化社交媒体平台责任:- 建立更加严格的监管机制,要求社交媒体公司加强审核和管理;- 将违规行为列入黑名单,并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3. 加强法律保护:- 制定相关网络暴力防控法律,明确社交媒体平台在内容发布中所承担的责任;- 提高打击网络暴力犯罪行为的司法效率,有效维护公共利益与人民权益。

“网络暴力”的现状、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网络暴力”的现状、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网络暴力”的现状、成因及其应对策略作者:吴永芝陈朝领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年第09期该文分析了“网络暴力”的现状及其成因,认为网络的匿名性、自由度高、群功能是产生网络暴力的温床;网络媒体追求点击率是产生网络暴力的推手;网络法制不健全和监管缺失是产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原因;社会转型中风险的无序释放是催生网络暴力的现实动因。

对此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网络管理制度;适当地实行网络实名制;网络媒体和网民都应加强自律,改善网络整体环境等对策。

近几年来,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有关“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的讨论也逐年升级。

从残忍的“虐猫事件”到妻子出轨的“铜须门”事件,从“史上最恶毒后妈”事件到背叛妻子致使妻子跳楼的“王菲事件”,从“艳照门”事件到最近“舒淇退出微博”中,我们可以领教到“网络暴力”的巨大能量。

“网络暴力”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还给当事人造成了心理和精神上的巨大伤害,必须引起网民,乃至全社会,尤其是网络监管部门的重视。

“网络暴力”是一些网民在表达自我言论时,因忽视自身社会责任而伤及他人,是一种网络表达自由化的表现。

据此,有学者将“网络暴力”作如下界定: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者临时组合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的、非理性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

可见,关于“网络暴力”的概念还需要继续探究。

“网络暴力”的现状在网络时代,上网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知识爆炸、语言创新、思想互动、观念更新,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随着网络的深入发展,信息传播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人们的公共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然而,从近几年来发生的“史上最毒后妈”事件、“铜须门”事件、“艳照门”事件、“房叔”事件等,可以看出在网络上赤裸裸地揭露他人隐私成风,导致了一场场激烈的“口水战”、“人肉搜索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暴力”的现状、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作者:吴永芝陈朝领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3年第09期
该文分析了“网络暴力”的现状及其成因,认为网络的匿名性、自由度高、群功能是产生网络暴力的温床;网络媒体追求点击率是产生网络暴力的推手;网络法制不健全和监管缺失是产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原因;社会转型中风险的无序释放是催生网络暴力的现实动因。

对此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网络管理制度;适当地实行网络实名制;网络媒体和网民都应加强自律,改善网络整体环境等对策。

近几年来,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有关“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的讨论也逐年升级。

从残忍的“虐猫事件”到妻子出轨的“铜须门”事件,从“史上最恶毒后妈”事件到背叛妻子致使妻子跳楼的“王菲事件”,从“艳照门”事件到最近“舒淇退出微博”中,我们可以领教到“网络暴力”的巨大能量。

“网络暴力”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还给当事人造成了心理和精神上的巨大伤害,必须引起网民,乃至全社会,尤其是网络监管部门的重视。

“网络暴力”是一些网民在表达自我言论时,因忽视自身社会责任而伤及他人,是一种网络表达自由化的表现。

据此,有学者将“网络暴力”作如下界定: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者临时组合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的、非理性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

可见,关于“网络暴力”的概念还需要继续探究。

“网络暴力”的现状
在网络时代,上网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知识爆炸、语言创新、思想互动、观念更新,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随着网络的深入发展,信息传播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人们的公共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然而,从近几年来发生的“史上最毒后妈”事件、“铜须门”事件、“艳照门”事件、“房叔”事件等,可以看出在网络上赤裸裸地揭露他人隐私成风,导致了一场场激烈的“口水战”、“人肉搜索战”。

网络正在成为一种难以限制的发表舆论的手段,其盲目性、偏激性、非理性等引发的一系列危害,已经昭然若揭。

网络暴力愈演愈烈,网络的公信力和舆论监管受到严峻的考验,对我国的道德底线、法律权威也形成了猛烈的冲击。

“网络暴力”的成因
网络的复合传播方式为其传播提供了技术条件。

网络与传统媒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互动性、平台性特点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编辑、记者,也就意味着大众也可以利用网络发布不良信息、进行暴力侵害。

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让网民能更加轻而易举的了解网络信息,如今的网络已不紧紧是文字信息了,更多的图片和视频进入网络世界。

“舒淇艳照”如果没有赤裸
裸的图片而只是单纯的文字说明,就不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响。

网络技术在带来网络巨大变革的同时,也让网络暴力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网络的匿名性、自由度高和群功能是产生网络暴力的温床。

互联网上提供的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BBS)、在线聊天、新闻组服务和网络博客等服务,都支持用户以匿名的方式参与其中。

虚拟的网络环境导致网络发言者可以用虚拟的网名和网络ID形式,隐藏其真实身份,这就造成网民言说责任与真实身份的断裂,使其放纵自身的网络行为,以不负责任的娱乐心态对待各种事件。

网络BBS、论坛、各种网络群组作为一个高自由度的虚拟社区,常常成为大量虚假消息的集散地,从而提供了滋生网络暴力的土壤。

另外,各种网络群组具有强大的群传播功能,网络发言者在难辨信息真伪的情况下,在群体传播中容易发生一些极端化的群体行为,偏激性的言论、盲目的举动、煽情的画面致使网络参与者的情绪在相互影像中不断渲染、强化、升级,于是产生了群体心理学上的广场效应,导致网络暴力言行的产生。

网络媒体追求点击率是产生网络暴力的推手。

目前,互联网上的一些网站为了吸引人气,增加点击率,追求更多的商业利益。

通过发布一些血腥色情图片或极具煽动性的标题,大肆炒作,使得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和谩骂攻击的对象。

而网站也因此获得了高点击率。

因此有学者指出,“网络暴力”背后实质是“网络暴利”。

这次的“舒淇事件”其背后就是网络水军的力量,而这些网络水军和网站都得到了自己的利益。

网络法制不健全和监管缺失是产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原因。

虽然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十分迅猛,但是网络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暴力的立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非专门针对互联网的、但宏观涉及到相关立法,如《民法通则》、《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侵权责任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对网络中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的保护和维权作了规定;二是专门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司法解释,以及一些地方性对网络暴力的法律规定。

尽管相关的网络立法已经不少,但大多都停留在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层面上,法律法规内容不完善、可行性差、处罚力度小等情况非常突出。

甚至各个政府机构从自身的执法角度和部门利益出发,制定了一些互不协调甚至相互冲突的法规,这种局面致使执法部门有法难依、无所适从。

社会转型中风险的无序释放是催生网络暴力的现实动因。

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和全球化双重力量的驱动下,“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农业与工业的更迭、压缩式的跨越发展,使转型期中国比发达国家面临更加多元复杂的风险。

”网络暴力现象在中国的层出不穷,很大程度上是转型过程中风险无序释放的结果。

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脱序式发展,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分化,致使社会情绪不断郁积并涌向网络空间,形成网络暴力。

毋庸置疑,以市场化取向为首要目标的改革,的确创造了经济增长的“中国奇迹”,极大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但与此同时,由于经济社会“重效率而轻公平”的脱序式发展,加之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贪腐问题的大量存在,社会贫富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强化了强弱失衡的社会结构。

由此,在改革过程中的失落者、失意者及利益受损者等弱
势群体那里,曾经虽然贫穷但却平和的社会心态中,如今更容易滋长相对剥夺感,而利益均衡机制的现实缺失又加剧了社会认同的分化。

不难发现,对强势群体的评论,他们往往夹杂着一种偏执情绪,或奚落,或羞辱,并形成“有钱人缺德,有权人不公”的思维定势。

网上社会的迅速崛起,无疑给他们提供了自由言说和情绪发泄的广阔空间。

可以说,网络暴力成了名副其的“弱者的武器”。

“网络暴力”的应对策略
目前,网络暴力的危害性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认为主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网络监管制度。

完善网络的法制建设是限制网络暴力的根本方法,也是规范网络行为的基本依据。

任何文明的社会都离不开法律,法律是解决纠纷、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

同样,网络社会也需要法律来对其进行引导,以推动网络舆论监督的规范化。

针对互联网上的网络暴力非理性行为,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恰当的界定和引导。

制定法律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保障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权利,还要特别强调言论自由的限度,即对公民权利无差别的尊重和保护。

在对大多数人的权利保护的同时,也要尊重和保障少数人的权利,防止“多数人的暴政”。

适当地实行网络实名制。

应大力推行网络实名制度。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网络管理经验看,网络实名制可以有效遏制网络暴力信息的泛滥,并且不会对言论自由构成阻碍和限制。

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

在2006年底,韩国国会通过了《促进信息通信网络使用及保护信息法》修正案,其中规定主要门户网站在接受网民进行留言、发布照片和视频等操作前,必须先对网民的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进行记录和验证,否则将对网站处以最高3000万韩元的罚款。

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07年6月,韩国互联网日访问量超过30万人次的35家主要网站开始陆续采用实名制,并且实施实名制后,对网络暴力的监管收效显著。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其做法,结合我国的网络实情逐步实行。

网络媒体、网民加强自律,改善网络整体环境。

有某些学者指出,由于一些商业网站职业道德严重缺失,甚至在网络暴力事件中推波助澜,“以网站为监管中心,提高网站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净化网络空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

”作为言论“把关人”的各大主要网站,应该及时处理偏激的、侵犯个人隐私的言论,必要时删除那些危害社会生活、国家安全的帖子,同时注意培养“意见领袖”,引导网民的言论朝着理性发展。

而网民本身也应对自己在网络媒体上的行为负责,学会自律,严格要求自己,不随波逐流。

理性地参与网络行为,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学会甄别和利用传播信息的能力。

网络是一个真实与虚拟相互交融的世界,互联网的匿名性、开放性、交互性,容易使有些网民的偏激言行演化为“网络暴力”,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给当事人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伤害,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防治“网络暴力”必须疏堵结合、综合整治。


先,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从根本上消除社会“仇富”、“仇官”等现象。

其次,要通过有效的社会教育,提高网民和媒介的道德自律,在全社会倡导文明的、负责的网络行为。

再次,舆论监管部门应加快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定,加大惩治网络暴力的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正确处理好“网络暴力”,发挥网络民主建设,对当前我国建设和谐民主的社会将大有裨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