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合集下载

美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

美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

美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我们可以从配置的方式、管理的手段、使用的原则、激励的措施四方面进行比较。

(一)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美国主要依赖外部劳动力市场,日本则主要依靠内部培训。

美国企业具有组织上的开放性,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作为需求方的企业,几乎任何时候所需任何人才,都可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规范的程序招聘,或通过有目标的市场竞争,从其他企业“移植”;企业过剩的人员,流向劳动力市场。

作为供给方的劳动者,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职业,即使从业后对自己潜能有了新的认识,或有了更理想的工作,也会从容迁移。

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是简单的短期供求关系,没有过多的权利和义务约束。

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通过双向的选择流动,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个人/岗位最优化匹配;缺点是企业员工的稳定性差,不利于特殊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

日本企业的职工,有70%在本企业工作时间超过10年,而相应的数字,美国是37%。

日本企业具有用人上的相对封闭性,内部培训是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方式。

认为,高素质的员工,只要经过培训,就能胜任所有工作。

所以,在聘用员工时,特别强调基本素质,不着重个人具体技能。

由于重素质而轻技能,在培训员工上要花很大功夫,日本企业在职工培训上的投入是美国企业的25倍。

培训时不仅要学习技术方面的硬技能,还要学习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上下协调关系等“软知识”和“软技能”。

它的一个特点是,职工在本企业继续就业才能发挥作用,一旦离开就会失去,没有市场价值。

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就业稳定性增强,员工不愿离开熟悉的企业,企业也不愿意放弃自己培养的员工,这有利于特殊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缺点是增加了培训费用,阻滞了员工的流动,难以实现社会范围内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美国实现了高度专业化和制度化,日本则具有情感式色彩。

美国企业管理的基础是契约、理性,重视刚性制度安排,组织结构上具有明确的指令链和等级层次,分工明确,责任清楚,讲求用规范加以控制,对常出现问题处理的程序和政策都有明文规定。

美日两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分析_孙艳丽

美日两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分析_孙艳丽

282《商场现代化》2005年11月(中)总第449期孙艳丽美日两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分析[摘 要] 文章分析了美国和日本企业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指出两种模式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近年来美、日两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发生的变化,以期能对国内企业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美国 日本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众所周知,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企业占据世界霸主地位,美国管理模式成为企业成功的象征,许多日本企业都纷纷学习该模式;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企业管理方式逐渐显示出强大竞争力,特别是在制造业对美国同行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日本模式成为众多企业效仿的对象。

90年代初,美日两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形势发生了逆转,受经济泡沫和危机的困扰,日本大中型企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的经营绩效大幅度下滑,相反,美国高科技企业则在国际舞台上高唱凯歌,这又迫使日本企业对其模式进行反思,回过头来重新学习美国企业,以图建立一个更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美日两国企业都在寻找各自的不足,借鉴对方的长处。

加入WTO之后,国内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外的强大竞争,有必要分析和借鉴美、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

一、美国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点1.灵活的人力资源配置。

美国的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极为激烈,企业和个人都具有充分自由的选择权。

通过这种双向的选择流动,实现了全社会范围内的个人/岗位最优化配置。

2.以详细职务分工为基础的制度化管理。

美国企业管理上最大特点是职务分工极为细腻,这种分工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基础,同时也为公司高度的专业化管理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对员工的录用、评定,工资的制定,奖金的发放,以及职务提升等,都有科学的依据。

专业化的管理对各行各业的专业经理人员的评估起到很强的监控作用。

3.强化培训。

美国公司对员工培训工作极为重视,尤其是专业知识的培训。

其主要方式有:公司内部短期培训、企业送培、在职学习,以及不遗余力地送有潜力的经理攻读高级经理商学班等。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及对中国乡镇企业的启示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及对中国乡镇企业的启示
理一 些启示。
关键词 :人 力资源管理模 式; 乡镇 企业 ;启示
引言
“ 人力资源” 一词是 由当代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 ・ 德鲁 克于 1 9 5 4 年 在其 《 管理的实践》 一书中提 出的 ,作 为组织 重要 资源 之一 的人 力 资 源引起 了组织越来越高 的重视 ,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更是 已成为组织
白 ; 美 日人 力 资 源 管 理 模 式 比较 及 对 中 国 乡镇 企 业 的 日 、
庞景之
袁小辉
向梦斌
徐歆乐

要 :人 力 资 源 管理 模 式在 当今 世 界 上 并不 是 独 一 无二 的 , 它会 因 为 国 家 、 民族 、企 业 的 不 同 而 产 生 差 异 。 美 国 与 日本 的人 力 资 源
1 .2 日本 人 力 2 .1在人员的招聘和录用上 ,以毕业 生的选拔 为主 ,聘用 中等
人 才
1 .1 .2在 培 训 开发 方 面 ,美 国企 业 非 常 重 视 员 工 培 训 ,主 要 通 过 社会 教育机构培训 由于美国的教育体系非常发达 ,美国企业 的员工 培训工作大都是 由 企业 外部的社会教育机构完成的企业 实行专业 化的人 才培训制度 ,任 职 之前 的培训 与在职的培训 并重 ,采用多样化的培训 手段 ,借助先进 的培 训设施 和社会化的培训机构对员工进行 专业 知识 和技 能培训 。 1 .1 .3在管理制度上 ,美 国的人力 资源管理 具有制 度化 、专业 化 和 员 工 提 升 迅 速 的 特 点 美 国的人力 资源管理实际上是从科 学管理 之父泰勒 的科学管理基 础 之上发展 而来 的 ,因此 非常注重理性 和制度化企业 的工作 岗位都有详 细 的职 位分 析 ,如很 多企业都会对 工作 岗位设计 工作 岗位要求矩阵 ,对 工 作 岗位 的职责以及人员素 质都有 明确 的要求 。另外 ,美 国的企业非常 注 重员工 的个人能力 ,新员工 只要在企业做 出较大 的成绩 ,就能得到快速 提升 ,不会像 日本 企业论 资排辈 只要员工有贡献就能得到 奖励和迅速 提 拔 ,增加 了企业对外部人 才的吸引力 ,强化 了员工 的竞争 意识 ,能让员 工 充 分 在 工 作 中发 挥 自己 的才 能 和优 势 。 _ 3

美日德韩HR发展与模式比较

美日德韩HR发展与模式比较

美日德韩HR发展与模式比较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各个国家在人力资源的发展和管理方面又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模式。

本文就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四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发展和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美国HR发展与模式比较美国一般采用自由市场模式,企业人才流动频繁,雇佣员工和解雇员工相对容易,个人能力和表现优劣明显,行业技能标准成熟,管理经验丰富,人才市场饱和程度能更好地反应企业的人才供需情况。

美国的HR管理模式是以人为本,以员工为中心的,企业通过培训和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来提高员工的绩效和满意度。

美国企业也注重员工的多元化以及员工的工作生活平衡,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及工作场所选择。

在人才选拔方面,美国注重职业素养和能力,并按照能力来制定薪酬制度,一般采用高激励高回报模式。

二、日本HR发展与模式比较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本上是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以“终身雇佣”制度为主。

员工与企业之间有着长期的维系关系统,企业会对员工进行全面、长期的培训以及战略人才储备。

日本企业采取的是人格化管理模式,即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利益的结合,员工的发展和成熟、文化的建立、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是企业重视的方面。

在薪酬方面,日本企业多使用绩效考核进行动态调整和福利分配。

企业还注重员工的参与度和团队精神,鼓励员工主动参与企业决策和社会公益活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德国HR发展与模式比较德国企业的管理模式是多元化的,企业在员工的选拔和培养方面注重专业素养和技能,同时也很重视员工的性格特点、工作态度等因素,对于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全面关注。

德国企业为员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和工作环境,对于员工的健康和生活水平有着严格的考虑和计划。

在薪酬方面,德国企业普遍采用年薪制和绩效奖励方式,补充的福利外包给保险公司,进行管理和保险服务,通过强制性的社会保险体系促进企业管理的稳定和员工的安全。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对中国的借鉴由于历史基础差异和文化价值差异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各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有许多的不同。

本文论述美、日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并进行比较,形成系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标签: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借鉴激励机制一、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分析1.人力资源配置方面。

美国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企业和个人具有充分自由的选择,企业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从市场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劳动者也可以按照意愿自由择业或辞职,人力资源配置灵活。

这种方式有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灵活地实现个人与岗位的最优化配置,对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但是任意就业的政策造成短期行为现象严重,员工流动比较频繁,打乱了企业的长期培训计划,影响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日本企业推行稳定的雇佣政策,对于员工的培训及政策的制定有一个长期的计划。

在选人方面非常严格谨慎,重视基本素质,即可开发性。

重视员工培训,实行以能力开发为目标的企业内部培训制度,分层次分类别分时期进行系统培训。

这有利于提高日本员工的素质、技术水平及知识的积累,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然而这也增加了培训费用,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长期雇佣制度阻碍人才在全社会的自由流动,不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2.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美国企业在管理上实现制度化和专业化管理,职务分工明确细腻,岗位专业性要求高。

这种分工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为美国公司高度的专业化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对员工的录用、考评、工资的制度,奖金的发放以及职务提升等等都提供了依据。

然而,高度专业化不利于员工的全面发展,不利于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形成。

日本企业一方面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大部分企业实行年工序列制,另一方面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重视情感沟通。

日、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日、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美 国企 业具有组织 上的开 放性 ,其人力 资源 管理对市 场的依赣性很强 ,市场 机制在 人力资源配置 中发挥 着基础 作 用 作为需求方 的企业 ,几 乎任何时候所需任何人 才 , 都 可在 劳动力市场上 ,通过 规范的程序招聘 ,或通 过有 目 标 的市 场竞争 ,从其他 企业 “ 移植” ;企业过剩 的人员 , 流 向劳动力市 场 作 为供给方 的劳动者 ,会根据 自身条件 选择 职业 ,即使从业后 对 自己潜能有了新 的认识 ,或有 了 更理 想的工 作 ,也会从 容迁穆 市场对这 种变换 工作 盼员 工 .不仅不予歧 视 ,反 而认 为能在这种市场流动 、竞 争中
19 5
找 到更好工作的员工 是 “ 场价值 很 高的优 秀员 工。企 市 业 和劳动者之间是简单 的短期 供求关系 ,员工耐企 业也很 少有忠诚可言 。这种方式 的好处在 于 ,通过双 向的选择流 动 ,实现全 社会范 围内 的个 人 / 岗位最优化 匹配 ;缺 点是 企业 员工 的稳定 性 差 ,不 利 于特殊 人力 资本 的形 成 和积 累 。 日奉 企业 的职工 .有 7 %在 奉企业 工作 时问超过 1 0 O 年 ,而相应 的数字 ,美 国是 3% 。 7 2 、人力 资源 管理上 .实现最高度专业化和制度化。 美国的企业管理 ,自泰勒的 “ 科学管理”诞 生以来 , 历来讲究制度化 和专业 化 。其基础是契约 、理性 .重视刚 性制度安排 ,组织 结构 上具有明确的指令链 和等 级层次 . 分工 明确 ,责任 清楚 ,讲求用规范加 以控制 ,对常现 问题 处理 的程序 和政 策都有 明文规定 。大 多数企业 都有对其工 作岗位所设 的 《 工作 岗位要 求矩阵》 ,详细描 述每个 岗位 对人员 素质 ,包括 知识 、技艺 、能力 和其他方面的具体要 求 企业分 工精细 、严密 ,专业化程 度很高 ‘ 员工在各 自 岗位上工作 ,不得 随便交卫和 “ 侵权 “。在这样明确和精 细 的分 工条件 下 ,企业 内部实行 垂直 领导 .等 级关 系 明 确 ,上级对重大 同题 进行决 策 ,下 级对 上级 的指示必须无 条件 执行 这 种 手段 的好 处在 于 ,工作 内容简 化 ,易 胜 任 而 且简化 的工作 内容 也易形 成明确 的规章和制度 ,摆 脱经验 型管理 的限制 ,专业化 和制度化加上注重市场调节 的管理 制度 ,使 企业在招聘 和提 拔员工时 ,都有较 大的回 旋余 地。即使出现人员 “ 空穴” ,也能很快填充 ;缺 点是 员工 自我协调 和应 变能力下降 ,不利于通才 的培养形成 。 3 、人力资源使用上 ,采取多 口进人和快速提 拔: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杨瑞玲 美国和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典型代表,美国模式的特点是高度市场化和制度化,注重优秀人才的提拔;日本模式的特点是劳资关系融洽,职工队伍稳定,工人积极性高。

其他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大多都处于二者之间,研究比较这两种模式,对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同时期美日模式的优劣第一时期,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

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企业就率先从传统的家庭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为以现代化大企业为特征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现代化大企业的主要特点是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需要,通过建立大型企业,形成资本密集型的生产,取得规模经济,使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赢利机会。

美国企业的成功和随之而来的美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统治地位,使美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迅速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学习、模仿的样板。

日本也不例外,在人事管理中引入了美国企业在雇用、训练和调动工人时的评估制度、工作岗位分析制度以及生产过程和人员使用合理化的方法和制度。

但是,在引进过程中,日本企业发现,要与美国老师竞争,并不能完全照搬老师的做法。

鉴于自己国内市场狭小和对生产灵活性的要求,企业必须在调动工人积极性、提高劳动者技能、强化质量管理等方面比美国企业做得更好。

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日本企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这就是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和福利型经营管理制度。

第二时期,60年代至80年代后期。

从60年代开始,日本管理模式的竞争力逐步显露出来,在钢铁、造船、汽车、家用电器、光学仪器等很多领域对美国产品形成了强大的冲击。

有趣的是,美国企业最初以为它们竞争力的缺乏是因为企业历史悠久、设备老化及不公平竞争。

为此,一些企业曾经投巨资更新设备,要求政府采取贸易保护等等,但现代化的设备和强迫日本开放国内市场仍然无法改变美国产品缺乏竞争力的现实。

美国人在进一步研究后普遍认识到,日本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其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调动起来的职工劳动积极性和献身精神。

不同国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不同国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不同国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往往受到其国情、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对美国、日本和中国三个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是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美国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典型代表,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

在雇佣方面,美国企业更加注重招聘和选择,通常对员工进行面试和测试,以确保雇佣的员工具备足够的能力和技能。

薪酬方面,美国采取绩效工资制度,即将薪酬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挂钩,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此外,美国还注重员工的发展和培训,鼓励员工参加各类培训课程和职业发展计划,以提升员工的能力和职业发展。

其次是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日本是一个高度集体主义社会,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强调团队合作和员工忠诚度。

在雇佣方面,日本企业注重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通常采用一次性录用,即大学毕业生入职后长期任用的方式。

薪酬方面,日本采取固定工资制度,并提供一系列的福利待遇,如医疗保险、年金制度等,以确保员工的福利和安全。

此外,日本企业也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鼓励员工参加内部培训活动和分配到不同部门锻炼,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全面素质。

最后是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受到政策导向和文化影响较大。

在雇佣方面,中国企业通常采用用工合同制度,以确保雇佣关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薪酬方面,中国企业采取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的制度,将薪酬与员工的工作表现挂钩,同时也注重提供一些福利待遇,如商业保险、住房补贴等。

此外,中国企业也在不断完善员工培训和发展机制,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培训计划和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受到其国情、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各有其特点。

美国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强调招聘和选择、绩效工资和员工发展;日本强调团队合作和员工忠诚度,注重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和固定工资制度;中国注重政策导向和文化影响,采用用工合同制度、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员工培训发展等模式。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 模式比较
一、美、日人力资源管理 模式的特点
(一)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 1、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2、以详细职业分工为基础的制度化管理 3、刚性工资制度 4、注重物质刺激和人才提升的跳跃性 5、对抗性的劳资关系
一、美、日人力资源管理 模式的特点
6、人力资源的全球化引进 7、硬性的管理方式 (二)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 1、终身雇佣制 2、年功序列工资制 3、企业内工会与合作性劳资关系 4、重通才、轻专家
一、美、日人力资源管理 模式的特点
5、注重在职培训 6、注重精神激励的工资福利政策 7、温情主义的管理方式
二、美、日人力资源管理 模式将趋向融合
(一)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化 1、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企业文 化”建设 2、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与主动性 3、人力资源政策与公司经营战略紧密 结合
二、美、日人力资源管理 模式将趋向融合
(二)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化 1、终身雇佣制以新的形式存在下来 2、年功序列制逐渐被绩效机制取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

第 1 页共1 页
摘要:
才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基础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揭示不同管理模式的最终决定因素,找出内在的因果关系规律,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深化研究的突破点。

一、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点比较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可以通过配置方式、管理手段、使用原则、激励措施四方面进行概括和描述。

(一)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
这里谈到的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形成的,它是资本主义大规模生产的典范。

1.人力资源配置上,主要依赖外部劳动力市场。

这种方式通过双向的选择流动,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个人/岗位最优化匹配
2.人力资源管理上,实现最高度专业化和制度化。

这种管理方式工作内容简化,简化的工作内容也易形成明确的规章和制度。

…………
参考文献:
[1]李华.数技术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魏梁.振动摩擦焊机常见故障分析.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00,(1).。

美国和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美国和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美国和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第一篇:美国和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美国和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内容提要】美国和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作为东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两个典型代表,各有其显著的特点和适用的环境。

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改变,这两种模式都顺应时代的发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总的说来,两种模式出现了交融的趋势。

本文对美国、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两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交融趋势。

【摘要题】海外视野【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交融当今世界正处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时代,在这场竞争和挑战面前,谁能把握21世纪的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谁就能在21世纪处于主动和领先地位,日本和美国分别代表了东西方文化的典型,由于文化不同,而且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两个典型,代表了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两个极端。

所以通过日美比较,可以加深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认识。

一、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点比较1.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其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度很高,强调制度管人,缺乏以人为中心的劳动价值观,其管理模式属于管理技术型。

(1)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美国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市场依赖性很强,需要什么样的人,通过市场招聘、筛选,甚至不惜挖别的企业“墙角”;不需要的人,则毫不留情地予以解雇,由市场去安排就业。

这样,雇主和雇员之间就是一种直截了当和相当短期的市场买卖关系,员工流动性很大,企业员工队伍不稳定。

(2)以详细职业分工为基础的制度化管理。

美国企业的职业分工极为细腻,全国各行各业约有20000多种职称。

比如,美国一家汽车制造厂中蓝领工人的工种有电工、机械工、清洁工、搬运工等,总计达数百种之多,美国的这种职业分工的基础是详细的职务分析。

明确和详细的职业分工对企业招聘的新员工,客观地评定员工的工作成绩,有依据地制定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有目标地发放奖金,合理地从事职务提升,评级提级等打下了基础。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对中国乡镇企业的启示(doc)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对中国乡镇企业的启示(doc)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及对中国乡镇企业的启示【摘要】?2?1世纪企业管理的重心将由物资资源的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的管理?,知识将成为企业的关键性资源?,人才将成为企业竞争的基础。

怎样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挖掘员工潜力?,从而提高组织效率?,是各国、各类企业都在研究的重要课题。

配备合适的人员、从事合理的工作设计、改进工作制和工作报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内容?,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加以科学化和规范化。

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机械式组织结构的典型?,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有机式组织结构管理的代表?,本文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在决定因素?,再结合我国乡镇企业的实际情况?,推导出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应具备的特点。

希望此文能对中国乡镇企业管理能有所启示。

人力资源管理?,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舍弃表象因素?,对“黑箱”进行解构?,揭示不同管理模式的最终决定因素?,找出内在的因果关系规律?,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深化研究的突破点。

本文试图采取“先归纳、后演绎”的方法?,对东方的日本企业和西方的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先归纳探究其模式产生的根源?,再从中国乡镇企业这一特定对象所面临的输入因素出发?,演绎推导出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输出特征。

一、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点比较????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可以通过配置的方式、管理的手段、使用的原则、激励的措施四方面?,进行概括和描述。

(一?)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这里谈到的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形成的?,至今仍是美国企业显着特征?,它是资本主义大规模生产的典范。

1??人力资源配置上?,主要依赖外部劳动力市场。

美国企业具有组织上的开放性?,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作为需求方的企业?,几乎任何时候所需任何人才?,都可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规范的程序招聘?,或通过有目标的市场竞争?,从其他企业“移植”?,企业过剩的人员?,流向劳动力市场。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及启示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及启示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及启示
人力资源管理在世界上具有普遍意义。

美国和日本是拥有大量最先进企业的国家,它们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注重精英管理,视企业员工为主观自由的企业自主者,崇尚个体表现,更注重员工的权利,以提高员工的创造力和意识形态。

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注重团队精神,视企业员工为企业的一份子,强调考勤重视礼节,推崇企业第一性,以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责任感。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美国和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各有优势,前者实行以激励为导向的灵活管理,后者实行以压抑为导向的紧密管理。

从中可以启示我们,以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作为参照,要融合两者优点,构建属于一国公司的一套管理模式,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服务大众。

美德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美德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美、日、德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总结一、日本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在“二战”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为日本的经济腾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目前还有许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仍保持其特性。

1.终身雇佣制:终身雇佣制是日本企业管理最突出也是最有争议的政策。

这对于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制造业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第一,有助于公司对员工的长期培训;第二,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第三,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第四,也有利于贯彻执行企业的生产营销战略。

直到今天,大部分制造企业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就业政策,但是这种稳定的就业政策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企业利润的下降而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2.年功序列制年功序列制的管理方式对于人才的长期培养有很大的好处。

老员工的丰富经验为企业在职培训提供了巨大的知识财富,这种体系也有益于企业文化的传播。

日本人还认为,以论资排辈的原则评估员工的工作成就可以去掉许多评估中的不客观的因素。

但这种方式却不利于以白领阶层为主的金融服务行业,论资排辈的管理方式,打击了专业人才工作的积极性,这也是金融业在金融风暴中受到重创的主要原因。

3.注重在职培训日本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方法是对员工,特别是在制造业工作的蓝领阶层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公司文化、统计知识、生产体系及质量管理的培训。

这种培训的过程是工人接收“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也被学者们称为“蓝领工人白领化”。

由于重视在职培训,工人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和丰富了技术知识,促进了对企业的忠诚,生产力大大提高,这对增进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增加企业的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重视通才的培养日本企业与美国不同,更重视通才的培养。

日本企业分工粗放,员工往往接受多方面的知识,并在企业内部不同部门轮班训练。

他们认为这种通才管理方式的优点是能够发挥全体员工在企业中的创造力和凝聚作用。

但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许多日本银行发现这种“重通才轻专家”的倾向直接影响了工作效率。

关于美国、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关于美国、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关于美国、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当今世界正处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时代,在这场竞争和挑战面前,谁能把握21世纪的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谁就能在21世纪处于主动和领先地位,日本和美国分别代表了东西方文化的典型,由于文化不同,而且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两个典型,代表了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两个极端。

所以通过日美比较,可以加深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认识。

一、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点比较1.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其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度很高,强调制度管人,缺乏以人为中心的劳动价值观,其管理模式属于管理技术型。

(1)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美国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市场依赖性很强,需要什么样的人,通过市场招聘、筛选,甚至不惜挖别的企业“墙角”;不需要的人,则毫不留情地予以解雇,由市场去安排就业。

这样,雇主和雇员之间就是一种直截了当和相当短期的市场买卖关系,员工流动性很大,企业员工队伍不稳定。

(2)以详细职业分工为基础的制度化管理。

美国企业的职业分工极为细腻,全国各行各业约有20000多种职称。

比如,美国一家汽车制造厂中蓝领工人的工种有电工、机械工、清洁工、搬运工等,总计达数百种之多,美国的这种职业分工的基础是详细的职务分析。

明确和详细的职业分工对企业招聘的新员工,客观地评定员工的工作成绩,有依据地制定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有目标地发放奖金,合理地从事职务提升,评级提级等打下了基础。

而且在这种制度化的管理下,企业内部实行垂直领导,等级关系明确,上级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下级对上级的指示必须执行。

(3)人才晋升的跳跃性和物质激励。

美国公司管理阶层注重个人表现,不搞论资排辈,较多地偏重于以个人为中心,强调个人的价值。

人才晋升的依据主要是工作绩效考核而不是工作年限。

新职工只要能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就可能很快得到提拔,而不必论资排辈地“熬年头”。

各国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各国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各国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不同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存在许多差异,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社会文化、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以下是各国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1.美国: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自由主义和市场竞争为基础。

在雇佣员工方面,美国企业拥有宽松的招聘和解雇制度。

员工的薪酬基本上是通过市场供求来决定的,工资水平在同等条件下具有较大的差异。

此外,美国的员工福利制度主要依靠市场供应,如医疗保险和退休金计划通常由企业根据市场条件自行提供。

2.日本: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强调长期雇佣、集体主义和员工发展。

日本企业通常更倾向于从内部晋升员工,培养他们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相比于其他国家,日本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更多。

此外,日本企业注重员工的福利待遇,如对员工和家属提供保险、医疗服务。

3.德国:德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体现了工会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员工参与和协商的重视。

德国企业普遍实行工会制度,员工与雇主的关系更加平等。

工会在企业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管理层与工会就员工工资、工时和福利等事宜进行谈判。

此外,德国在员工培训方面也投入较多资金,通过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并保持员工的竞争力。

4.中国: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开放后发生了重大转变。

传统上,中国企业非常注重集体主义和稳定的雇佣制度。

然而,随着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企业逐渐采用了更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中国企业开始注重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的建立,通过薪酬激励和培训来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正变得越来越相似。

比如,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注重员工的福利待遇和福利制度。

另外,全球范围内的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多元化和包容性,推动性别平等、文化多样性和人才多样性等。

尽管如此,每个国家的文化、法律和制度的差异仍然会导致各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差异。

国际企业在跨国经营时需要考虑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文化差异和社会期望,以制定适应当地条件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美日两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比分析

美日两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比分析

美日两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比分析一、美国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点1.灵活的人力资源配置。

美国的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极为激烈,企业和个人都具有充分自由的选择权。

通过这种双向的选择流动,实现了全社会范围内的个人/岗位最优化配置。

2.以详细职务分工为基础的制度化管理。

美国企业管理上最大特点是职务分工极为细腻,这种分工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基础,同时也为公司高度的专业化管理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对员工的录用、评定,工资的制定,奖金的发放,以及职务提升等,都有科学的依据。

专业化的管理对各行各业的专业经理人员的评估起到很强的监控作用。

3.强化培训。

美国公司对员工培训工作极为重视,尤其是专业知识的培训。

其主要方式有:公司内部短期培训、企业送培、在职学习,以及不遗余力地送有潜力的经理攻读高级经理商学班等。

大公司每年花费在这种培训上的费用比例相当高。

4.强烈物质刺激为基础的工资制度。

工资制定的基础是职务分工,不同级别的工作,不同专业的工种,不同性质的岗位,有着不同的职业要求和不同的工资水准,表现出强烈的刚性。

美国多偏重于强调个人的价值,以个人为激励对象。

总裁的年收入(包括奖金)可以高达上千万,是普通员工工资的几百倍,这对激励中高层领导实现自我价值,努力工作,增加公司的收入起了较大的作用,然而,这种刚性的工资制度是建立在员工与企业之间纯理性的基础上,两者的关系完全是一种契约关系,这容易造成劳资关系的对抗性。

二、日本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点1.终身雇佣制。

终身雇佣制是日本企业管理最突出也是最有争议的政策。

这对于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制造业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第一,有助于公司对员工的长期培训;第二,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第三,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第四,有利于贯彻执行企业的生产营销战略。

直到今天,大部分制造企业仍然保持着稳定的就业政策,但这种稳定的就业政策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企业利润的下降而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美日的人力资源利弊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美日的人力资源利弊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美日的人力资源利弊比较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方晟 何柳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摘要】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美国和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当今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两个典范。

在文化内核,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管理制度化程度,晋升标准,薪酬制度,劳资关系的表现和员工的工作方式,工作态度等几个方面,两总模式都各有自己的主要特征。

借鉴美,日管理模式的先进之处,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各类企业的特点,有助于改善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关键词】 美日人力资源 利弊 比较 借鉴 1 美、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析1.1 美、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差异人力资源配置上,美国企业对劳动力市场依赖很强,日本企业对劳动力市场依赖很弱美国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对分配社会上的劳动力资源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市场依赖性很强。

雇主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到市场上登广告,通过规范的招聘选择程序,聘用什么样的人。

或者通过有目标的市场竞争,从其他企业“移植”。

对不需要的人,则几乎是毫不留情地予以解雇,由市场重新安排就业和去向。

雇员的兴趣和特长如果发生变化,或者发现了更理想的就业机会,也会毫不犹豫地另谋高就。

在企业中,雇主和雇员之间是直接和短期的买卖关系,没有过多的权利和义务约束。

通过这种双向的选择流动,实现全社会范围内个人岗位的最优配置。

日本的劳动力市场不发达,企业对劳动力市场的依赖性要比美国企业低得多。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日本企业员工的就业非常稳定,更换工作的人数很少。

职工一旦进入公司,只要不违法或不严重违反公司规定,只要公司不破产,他基本能在公司或关联公司一直干到退休.第二,市场对更换工作的人相当歧视。

中途更换工作的人,工资平均要损失一半,退休金要损失三分之一,所以员工一般不愿意更换工作。

同时,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大量培训后也不愿意员工离开企业。

即使是经济不景气,日本企业也不轻易解雇工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决策制(group)
–管理班子集体决策, 集体承担责任,
–通过对组织管理哲学、 组织的战略与远景的 认同,来指导具体工 作,发挥主动性
管理ppt
6
人力资源的激励
A组织
– 物质激励为主
– 多使用外部激励 因素—物质报酬
– 对员工的关怀仅 限于工作层面, 员工的生活属于 个人隐私,组织 不予过问
管理ppt
3
人力资源配置
美国企业(A组织) –依靠外部劳动力市场
–相对开放性
–对外亲和性和非歧视 性—职业经理人的出 现
日本企业(J组织) –依靠组织内部人员 –相对封闭性 –对外孤立性,都要 从基层干起
管理ppt
4
薪酬与劳动关系
A组织 –薪酬市场化决定机制 –岗位等级工资制 –劳动关系实行短期雇 佣制 –员工以合同、职业道 德、规范的约束为工 作动力
–新招员工5—8年 后才首次评估, 业绩与人际关系 是主要评价指标
管理ppt
8
总结
A组织
人力资源管理相对开放、自由。企业间的人力资源是基 于整个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人员流动频繁,以个人的 职业发展为主要动力。企业间在人力资源方面形成网络 结构,联系密切。
J组织
人力资源管理相对封闭、保守。企业间的人力资源相互 独立,企业内以组织的共同利益为发展动力。企业间在 人力资源形成海岛结构,缺乏沟通。
管理ppt
2
美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比较
美国
日本
强调个人 以任务为中心 强调个人竞争 注重短期业绩考核 重视显露的专长能力 职务规定明确 优先使用权限 明确的控制 依赖契约、规章
强调集体 以从业人员为中心 提倡内部合作 注重长期业绩考核 重视潜在的基础能力 职务规定暖昧 优先使用协调 涵蓄的控制 重视互相信赖
J组织
–精神激励为主
–多使用内部激励 因素—心理因素
–对员工的关怀包 括对其家庭的关 怀,组织成为员 工的大家庭,有 一定的人情味
管理ppt
7
人力资源建设
A组织
J组织
– 专才型培训制度, –通才型培训制度,
着重培养员工的
强调精神培养,
专业知识与技能树立员Fra bibliotek忠诚度– 考评与晋升较为 频繁,以工作业 绩作为职位晋升 的重要因素
当代日本的管理尽管来自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但与日本的民 族历史、传统文化融合在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日本式现代管
理模式,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以说,日本管理模式是典 型的 “天性+理性”式管理,是两者的完美结合,从而也产 生了极高的管理效率。
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
日本模式
配置: 依靠内部培训
配置: 依靠外部市场
管理: 具有感情色彩
管理: 制度化专业化
激励: 精神激励为主
激励: 物质刺激为主
使用: 限制入口内部提拔 使用: 多入口快速提拔
美国模式
管理ppt
1
美、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比较
人力资源配置比较 薪酬与劳动关系比较 人力资源使用比较 人力资源激励比较 人力资源建设比较
日本人,寻求生活的安定、和谐,使他们更着眼于未来,注 重长远利益,为自己的生活进行长期打算、考虑。
管理ppt
14
宗教信仰
美国是移民国家,美国人确信自己是命运的主宰的信念,对于 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着极大的选择权,用大量的实用的现实观 来限制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成果来自不懈的艰苦工作 。
在日本的宗教发展史上,儒教、佛教和日本的民族宗教神道 对日本影响最大。日本民族精神的根本,是其非理性主义的 本土神道 。
管理ppt
9
续上
美国和日本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的不同,最根本在于两个 国家的游戏规则完全不同。
日本的游戏规则是道德和精神。
美国的游戏规则是制度和市场。
美国和日本都根据自己的游戏规则制定适合自己的人力资源 管理模式,从根本上都是为了企业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从而 达到价值最大化。
管理ppt
10
逻辑结构
管理ppt
16
管理理念
美国以游牧文化为基点,迁徙性、流动性大,因此用法制来 规范人们的行为。在制度上,采用分权,有助于防止腐败, 防止产生金字塔式官僚低效管理。西方管理制度中法律较健 全,强调个人主义,民主自由,有利于创新思想的发挥,但 不利于集中个人主义,效忠于组织,有时较难形成组织整合 力。
管理ppt
15
知识和情报
日本人具有惊人的求知欲,一般知识比较丰富,但在专业知 识上却有所不及。日本管理需要职员具有更广泛的知识来处 理公司内不同性质的事物 。
美国管理则容许职员拥有更多的时间及自由度在专业工作上, 拥有更多知识代表更高价值,他们所推崇的专业考试亦有利 于提高职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管理ppt
J组织 –年功序列制 –员工工龄越长, 工资越高 –对核心员工实行 终身雇佣制 –员工以对组织的 认同感、归属感 为工作动力
5
人力资源使用
A组织
–个人决策制(leader)
–组织领导得到充分授 权,对经营成败承担 主要责任
–依靠严格而规范的制 度,频繁考核及层层 把关进行控制
J组织
差异 理论
道义论
契约论
差异
产生 的
自然环境
原因
文化
宗教 知识情报 社会
以上美日人力资源管理差异的事实
管理ppt
11
造成美日管理差异的原因
曰本 儒家思想影响:人本善, 讲究忠孝,以追求享受为 耻、习惯群体的生活; 依靠国民储蓄20%筹资, 少有大股东; 单一民族观念,经理与员 工有平等的机会; 封建家庭管理深刻影响企 业,采用家长制统治管理; 资源缺乏导致生存意识强, 重视战略和国际市场开拓。
管理ppt
13
文化
美国人继承了欧洲人的传统,在性格方面表现的开朗,具有 责任心,办事果断,敢于冒险,但不乏冲动,个性化较强。
美国人由于传统的冒险性,寻求生活上的刺激,不安于现状, 所以造成很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因此更着眼于现实。
日本人由于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性格上更为内向, 办事谨慎,考虑周详,但顾虑太多,办事犹豫不定,缚足不 前。
美国
“原罪”观点,资本主义 竞争思想,以自我为中心; 靠股东筹资,短期重利行 为; 多元化、多民族,管理阶 层有贵族观念; 独立自由和个人主义,追 求财富、幸福等; 地大物博。
管理ppt
12
自然环境
美国国土面积广袤,资源丰富,滨临大陆海洋,交通便利,
人口相对稀少造成独立性强。
日本是四面环海的岛国,资源匮乏,人口众多,由于气候和 地形的原因使人口相对集中,易于结成团队,依赖性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