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及意义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及意义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教师的言传身教等多种途径实现。
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及其意义如下:一、通过课程设置渗透德育教育。
在体育课程设置中,可以增加一些德育教育的元素进入体育教学,如设置体育精神培养、团队协作、公平竞争等相关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接受德育教育。
二、通过教学内容设计渗透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互助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等,设计一些需要合作、协作才能完成的体育项目,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力量和乐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公平竞争观念,加强体育道德教育,让学生掌握公平竞争的原则和规则,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守纪守法的品质。
三、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作为体育教育的主导者和引领者,应该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的培养,成为学生的榜样和楷模。
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和关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
德育教育的渗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意义。
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具备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事业培养可靠的接班人。
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己的信心和自尊心,为今后的社交和工作中有利。
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公平竞争观念,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竞争素质和竞争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竞争打下基础。
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毅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毛主席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也,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这句话强调了身体的重要性,论证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而体育课因其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户外运动的特点,更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渗透。
标签:学校体育教学德育德育渗透德育在“德智体美”四育中居于首要地位。
在学校的整个教育体系之中,我们应该把德育渗透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中。
因此,我们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使体育学科的德育魅力体现出来,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德育作用,突出德育在体育组成部分中的重要地位。
一、德育的内涵在校园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的主要内容不仅仅包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还包括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充分发挥体育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顽强意志,以及陶冶学生关于美的情操,树立起一种终身体育的意识等。
如何充分认知德育的内涵、在体育教学中将体育与德育联系起来,是需要体育教师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德育的作用首先,体育学科以体育内容为载体,从育人的高度,科学地教育学生认識、珍惜、尊重和热爱生命的真谛;其次,不仅强化学生们的国家意识感、文化认同感、公民人格性,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人格的全面形成与发展。
以中国武术为例,武术教学看似是一个简单的教学系统,然而它又是一个复杂的认知系统。
在中国武术教学中,除了教师向学生传授武术知识和技能技巧之外,还让学生深刻了解武术这一传统体育的文化,深刻认知武术对世界体育和文化的影响,从而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并通过中国武术健身,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武德和礼仪,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解。
三、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德育的内涵丰富,对体育教学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的备课中,一定要重视德育。
教师不仅要在课上言传身教,还要充分利用日常教学和突发状况,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与渗透,并结合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体育及德育综合素质。
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浅析论文

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浅析论文•相关推荐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浅析论文(精选12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浅析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浅析论文篇1【摘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陶冶学生的道德风尚,这也是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随着体育教学的深入关怀,体育教师任重道远,除了基本的授课和教会学生掌握动作技能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德育人。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是体育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本文从多年体育教学实践出发,探析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游戏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思德教育逐渐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突出地位,德育教育的渗透也已经成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环节。
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指出,要以德育为首,追求育人的综合效率。
体育的本质不仅仅是造就人的体质,还造就人的心灵。
体育课常常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因为几乎每堂体育实践课都有游戏活动。
体育游戏可以全面锻炼身心,帮助少年儿童认识客观事物,促进德育智力发展,陶冶高尚情操。
然而,体育教学如何充分运用自身的特色教育功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针对体育教学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下面浅谈关于思德教育渗透于体育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以身作则,教师表率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作为老师,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心中的一面镜子。
教师在课内课外都要大方端正,文明谈吐,衣装整齐,尤其是在授课期间,要清楚讲解,明确重点难点,标准示范,和蔼可亲。
这就是常言的“身教胜于言教”,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渗透教育的良好方式。
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才能成为学生的典范,施教于人,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探究“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德育有广义、狭义之分,而本文所阐述的为狭义德育,即学校德育与体育教育之间的关系。
通常大家都把学校德育看成是德育处、班主任的事,而忽略了其他科任教师的作用。
下面本人就如何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体育教学要渗透鲜明的思想品德教育性体育教学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等在内的系统教育,学生应通过体育课的学习,锻炼健美的体格,发展理性行为,提高思想觉悟,充实智力活动,扩大经验范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体育课的结构,把握每堂课的特点和内容,渗透德育内容。
1.在课堂常规要求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教学是为了促进身体的发育,因而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措施,要求学生按计划完成规定的量和强度,如规定跑的距离、动作的次数、动作的幅度,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什么动作等,以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学生长期参加规范、严格、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在教师的培养指导下就会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2.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
在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的生理性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疼、怕伤等思想。
在此情况下,需要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同时,增养学生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
浅析体育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主要内容

浅析体育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主要内容体育课堂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
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可以向学生传递道德价值观念,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本文将从体育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主要内容进行浅析。
一、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体育课堂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比赛,学生可以在团队中学会合作、包容、互助和分享。
在比赛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通过团队活动的参与,学生可以培养出合作精神,懂得团队的重要性,增强自己的团队意识。
二、倡导公平竞争和正义观念体育竞赛中的胜负本来就是公平竞争的结果,学生应该认识到胜负是正常的,并且接受胜负的结果。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注重竞争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让他们学会尊重对手、尊重规则,懂得尊重胜利,也懂得接受失败。
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和正义观念。
三、培养自信心和毅力精神体育课堂是学生展示个人才华和能力的最佳场所之一。
通过体育锻炼,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增强自信心;通过训练和比赛,学生也能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锻炼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应该鼓励学生敢于挑战自我,不怕失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毅力精神。
四、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和友善交往体育课堂是与他人交流和互动的场所,学生需要与同学合作、交流和竞技。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遵守课堂规则和公共道德规范,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友善交往的能力。
例如,在比赛中,学生要尊重对手,不得故意伤害他人;在合作活动中,学生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五、促进学生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发展体育课堂不仅仅是简单的运动和游戏,它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体育课堂中可以设置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判断。
例如,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根据情况做出判断和决策;在体育训练中,学生可以通过反思和总结,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及意义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及意义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德育教育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部分,是通过体育活动和课程,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以及其具体的方式和意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渗透方式1. 课堂渗透:在体育教学的具体课程中,通过选取有德育意义的内容和活动,将道德教育的要求不断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在体育比赛中强调公平竞争、团队合作和友谊第一;在课堂上通过讲述体育明星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努力和拼搏精神。
2. 教师示范:教师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主体,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示范行为,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在比赛中积极示范公平竞争,注重合作与友谊,让学生从中获得正面的影响。
3. 评价制度渗透:德育教育渗透还可以通过体育教学的评价制度来实现。
在体育比赛中,可以设置公平竞争和团队合作的评分项,让学生明确知道这些方面的重要性,并且通过评分提醒他们重视这些德育方面的培养。
4. 日常生活渗透:德育教育渗透还可以通过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实现。
在学生体育活动中,可以倡导公平竞争、友谊第一的原则;在学生组织活动中,可以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在学生之间的相处过程中,可以加强互助与尊重的教育。
1.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体育教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通过体育活动和课程,让学生具备吃苦耐劳、团队合作、诚实守信等良好的品质,并注重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2. 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体育活动和比赛,让学生明白公平竞争的原则和重要性,懂得团队合作和友谊的价值,并培养他们珍惜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3. 增强学生的人格力量:德育教育的渗透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人格力量。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及意义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及意义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运动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质和道德感情。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十分重要,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既可以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言传身教,也可以通过设置教学内容和环境来实现。
这种方式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体育教学的效果,更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在体育锻炼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渗透方式1、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要在言传身教中表现出正确的品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良好情感和价值观念。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要遵守游戏规则、尊重裁判员、尊重对手、不欺负弱小等,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受到道德修养的熏陶。
2、教学内容设置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可以通过设置教学内容来达到渗透的目的。
安排团队合作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互助互助,学会团队精神、合作精神;设置公平竞争的教学规则,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正确的竞争观念;组织体育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会尊重对手、服从裁判,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
3、教学环境营造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借助对他人的关爱和支持,懂得感恩和帮助他人。
营造尊重他人的环境、尊重规则的环境,是德育教育渗透的有效手段。
二、意义1、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纪律性、坚韧性、意志品质和自控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渠道之一,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互助、团结,树立“协力、协调、团结”的观念,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懂得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目标。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1、运用体育课堂常规,加强文明意识培养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
体育规范是体育活动特别是体育比赛的条件,因而,只要学生一旦参加到体育活动中去,他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规范的约束。
在规则、裁判或舆论等作用下,学生的规范意识会逐渐增强,学生将逐渐学会在规范的约束中进行体育活动。
我在教学中从队列和休操队形抓起,队列和体操队形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项严格的集体活动。
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反应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
中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因此,他们往往会在体育课这种特定的环境中不自觉地将平时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充分表露出来。
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
对在队列、队形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指出他们的这种表现会造成整个队形不整齐,而影响全局,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其它项目中也可以通过实例,让他们意识到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比如,体育课的着装要整洁,不留长指甲,不随地吐痰,保持场地、器材清洁卫生等。
提倡文明用语,助人为乐。
2、倡导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健康意识教育体育锻炼主要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健康教育主要是维护健康,保护体能发展。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是要让中学生懂得健康的意义,学会保健的方法,形成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身心同步健康发展,也培养学生具有社会需要的生存能力,竞争意识和本领。
而以前的体育正是由于缺乏了应有的健康教育才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许多不爱体育,不会运动,不懂得保健的体育盲加健康盲。
但值得可喜的是这一状况正在成为历史,体育与健康教育正在一步步迈向学生的心灵。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体育教育逐渐从传统的“强身健体”转变为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
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更需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师角色三个方面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一、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体育课堂上,可以通过课前引导、课堂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比赛中的公平竞争、友谊第一等价值观,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树立这些价值观。
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是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合作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互助友爱的精神。
例如,让学生分组进行团队竞赛或小组活动,并引导他们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合理分工合作,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和自觉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积极引导、示范和提示,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自觉性。
例如,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教师可以设置自我约束的游戏规则,鼓励学生自觉地遵守规则,培养他们的纪律性和自律性。
4.培养学生的胜负意识和失败接受能力胜负是体育竞技中的常态,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和游戏设定,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胜负,培养他们正确对待胜负的态度。
同时,在学生面临失败时,教师可以及时予以关怀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失败接受能力。
二、体育活动中的德育教育渗透1.丰富体育活动内容体育活动除了传统的田径、球类运动外,还可以增加一些富有德育教育意义的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体育比赛,让他们感受到优秀运动员的精神风貌;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性的社区义务劳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使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活动中。
例如,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注重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环保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通过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设计合理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觉遵纪守法、互助友爱,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及意义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及意义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的体魄和意志品质,同时也是推动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培养正确的品格和道德观念。
本文将探讨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及其意义。
1. 规范的体育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科内容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品格。
会使用体育比赛、体育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2. 优秀的师德榜样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品德操守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学习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德育教育理念。
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3. 积极的班级管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倡导正确的班级管理方法,通过组织体育课外活动、参与团体活动等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和关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4. 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理解和感悟德育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性,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得到身心愉悦,增强对体育的热爱,以及对文明社会和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意义1.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还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和毅力,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使学生更加健康、积极向上。
2. 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使学生在长期的体育锻炼中能够形成高尚的品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及意义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及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
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渗透也变得日益重要。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包括课堂教学、体育比赛、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
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意义重大,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式1. 课堂教学体育教学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堂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体育知识、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指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等方式,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优秀运动员的道德品质、体育精神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还可以通过组织体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
2. 体育比赛体育比赛是学生进行身心锻炼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体育比赛中,学生需要遵守比赛规则、尊重裁判、团结合作、勇敢拼搏等,这都是德育教育的内容。
通过比赛,学生可以培养自律、坚持、团队合作等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良好的比赛精神也可以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
3. 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开展体育活动,如运动会、校园足球赛、篮球比赛、田径比赛等,从而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团队协作、公平竞争等,这些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通过体育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自律、坚持、团队合作等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浅析。
德育渗透是指在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活动和运动技能的教授,逐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使其在体育活动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德育渗透是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需要学会合作、沟通和相互关怀,这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十分重要。
德育渗透可以教会学生尊重队友、支持队友,并且不断的激励和鼓励彼此,从而形成团结协作的意识,提高他们在团队中的综合素质。
2、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体育活动需要学生遵守规则、时间和纪律。
通过细致的体育教学,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纪律、按时参加训练和比赛,培养学生形成自律的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意志。
体育教学中常常会遇到挫折、困难和失败,德育渗透可以让学生学会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敢拼敢闯,取得更好的成绩。
4、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
体育竞技中的公平竞争和遵守规则,都是德育渗透的重要内容。
通过体育教学,引导学生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不仅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对他人的尊重和公平竞争的观念。
1、榜样示范。
教师在体育课上不仅仅要传授技能,更需要成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要模范行为,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他们。
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操。
2、情感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情感表达的方式来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团队精神、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游戏化教学。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渗透日益得到重视。
小学体育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体能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运用体育这一载体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健康的人格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合作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生们通过和队友之间的沟通协作,学会团结一致,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和信任,共同完成体育项目。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体能素质,还能够帮助他们形成互助互爱的团队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凝聚力,同时也能够在比赛中学习成功和失败,掌握正确的竞争心态,起到积极的德育教育效果。
二、塑造学生的坚强意志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
在体育游戏中遇到困难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和战胜困难的毅力。
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设置有一定难度的体育项目,让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不断挑战自己,战胜困难,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强意志。
三、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大力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体育竞技中的经典讲错案例,从中引导学生感受道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追求胜利不应该以牺牲道德为代价,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
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奉献精神。
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上的一些志愿者行为,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
在体育比赛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帮助队友取得胜利的喜悦,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奉献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总之,小学体育教育是德育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领域。
通过针对性的体育项目和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塑造真正的体育人。
小学体育教学中对于德育的渗透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对于德育的渗透研究小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体格、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体育教学,学校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对于德育的渗透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思考和建议。
小学阶段是学生德育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坚韧和团队协作等德育品质。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们需要遵守纪律、尊重裁判和教练、尊重对手,培养出正确的竞争观念和合作精神。
体育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增强意志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为学生的德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二、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实施策略1. 着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分组比赛、集体训练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提倡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让学生明白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老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团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奉献精神。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观念在体育比赛中,公平竞争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应该明白体育比赛不仅仅在于获胜,更重要的是尊重对手,遵守规则。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的讲解,告诉学生竞争的意义和原则,倡导公平竞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对手的尊重。
3. 强调体育精神的培养体育精神是体育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团结、奋斗、拼搏、坚韧等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拓展课程等形式,向学生灌输这些品质,并让学生将其融入到体育运动中去。
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活动或者体育比赛,提醒学生们要发扬体育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成效是需要进行评价的,在评价中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态度、品质等方面来进行评价,也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测试、调查等方式来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德育情况,并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作为一名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更容易结合体育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对于如何进行教育,采取什么方法,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
现把我的一些做法介绍一下,仅供参考。
一、表率法表率法是教师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学生的方法。
它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学生个性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体育教师与学生接触较多,一举一动、举手投足对学生都有示范作用。
往往身教比言教更能产生影响。
如果自己没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或言行不一,那就会使学生的良好行为受到影响,干扰学生道德观念的建立,给品德形成带来障碍。
所以教师的言行,都应考虑到它可能产生的模范性和感召性。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首先做到,然后才能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言行作表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和效仿。
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经过亲身体验,主动认识它的正确性而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念,形成自己的个性和品质。
二、规范法规范法是用常规要求和一些规则规范去指导学生言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效果。
体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很多活动项目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规则要求下进行的。
这就为我们规范学生行为,教育学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对有明确制度和规则的竞赛活动本身所包含的规则之外,我们还可以做出相应的规定要求学生遵循。
此外,除了活动本身所包含的规则之外,还可以就课堂纪律和教学内容提出可行的要求作为学生行为的准绳。
要想发挥制度的规范教育作用,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认真执行。
否则规范就不能行动,反而在学生心理上出现惰性,导致教育上的失败。
因此要求教师经常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心理,判断其行为。
用奖励与惩罚的方法表扬好的,批评错的。
当然光有教师的执法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抵制。
这样学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守和维护制度规则,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道德品质。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评价体育课的重要指标,按着素质教育的原则,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其它学科教学所没有的优势。
一、体育教学的特点。
决定着它具有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潜移默化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征、身体条件和体育教学的特点,不能把体育课教学变成单纯的思想品德教学或片面的技术训练课,力争课上得生动活泼,达到德、艺双修的境界。
因为,体育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通过受教育者身体练习的方式进行,这正是体育在思想教育方面的独特功效。
通过体育的具体活动,进而影响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行为方式。
如:我在上中长跑课时让学生在练习的实践中亲身体验到闯过“极点”,出现“第二次呼吸”的过程,这样就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再如我上课做“穿越丛林”这个游戏时,我先问学生“最近我校新植四排风景树,大家要不要爱护它?”学生一齐回答“要爱护”,再问学生:“我们在穿越小树林时,应该怎么办?”学生立即回答:“不要碰它”。
接着我才讲游戏的方法与规则,这样培养了学生爱护公物,维护集体利益的优良品质。
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主要在于教师怎样运用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目的、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教育他们,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境界。
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可行性——把握契机体育教学中始终强调学生的参与,既明显地存在“行”多于“言”的特点,学生的行为举止恰好是品德修养的窗口,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表现比其它场合有更大的外向性、真实性,是其思想修养、心理品质,充分的、自然的流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现,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所发现的多种思想与行为,都不得放过,抓住契机,及时进行诱导。
在课堂上练动作时有的学生勇敢顽强,有的一丝不苟,有的干净利索,努力完成任务,而有的自觉性不够,常发生违规现象,有的则故意违反纪律,甚至有的同学还不承认,这时教师要针对不同性质的错误做不同的处理,有的要停止练习进行教育;有的要暗示或提醒就可以,更主要的是对表现好的同学要及时表扬,树立榜样。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与技巧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与技巧作为小学教师,体育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
在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至关重要,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自律意识等。
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方法与技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方法1. 融入德育教育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比如在足球比赛中强调团队合作,告诉学生只有团结合作才能赢得比赛;在田径比赛中强调公平竞争,告诉学生只有遵守规则才能取得好成绩。
在课堂上,我们也可以讲解一些体育明星的感人故事,教育学生要有拼搏精神和不放弃的精神。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在体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
2. 建立良好的示范作为老师,我们要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渗透德育教育。
在体育活动中,我们要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对规则的遵守。
我们要及时夸奖学生的良好行为,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值得赞扬的行为。
3. 设置体育活动中的道德考量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活动设置一些道德考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比如在篮球比赛中,我们可以讨论什么是合理的防守,什么是不正当的犯规;在游泳比赛中,我们可以讨论什么是公平竞争,如何尊重对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学会如何遵守规则、尊重对手。
二、技巧1. 引导式提问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比如在足球比赛中,我们可以问学生怎样才能更好地和队友合作;在田径比赛中,我们可以问学生如何看待输赢。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德育教育。
2. 实际操作训练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来渗透德育教育。
比如在集体项目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任务,让他们学会团队合作;在比赛中,我们可以强调公平竞争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尊重对手。
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德育教育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贯彻。
小学体育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潜在的德育教育领域,但实际上,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情况还有待加强。
本文将从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出发,探讨对策,以期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德育教育效果。
1、教师德育意识不够小学体育教师,很少将德育教育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也不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
很多教师整天忙于讲解和技能的训练,但很少关注学生的德育素质培养。
这导致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效果不佳。
2、体育教学内容单一3、场地设施条件不好小学体育的场地设施条件较差,很多小学的体育馆非常简陋。
但是场地设施是体育教学中的基本条件,也是德育教育积极渗透的基础,如果这方面的设施条件不好,那么就很难渗透德育。
二、对策小学体育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实施者和推动者,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是加强小学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渗透的有效手段。
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如开展德育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参加德育教育培训等。
小学体育教学的多元化,是推进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及时更新、完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意识、积极性等,可以使体育教育服务于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也可以增加德育内容的渗透。
在体育课堂上,可以通过引入武术、拓展、侵略性和合作性俱乐部等课程设计,促进德育内容的渗透,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
改善小学体育场地设施条件,这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改进场地设施,除了靠学校投入外,还可以考虑邀请企业、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提供捐赠和资助,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不断提高场地设施的标准和品质,创造条件以保证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
结论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需要从教师德育意识的提高、课程内容的丰富和场地设施条件的改善等方面入手进行,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功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好人民教师的应有使命。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贯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方针,使体育教学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主渠道。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当前体育教学必须重视的课题。
怎样才能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我认为应该根据不同年龄的实际特点确定不同的德育目标,然后再研究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实现这些德育目标。
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及中学体育的要求制订总体目标,指导不同年纪的教学工作。
使德育教育成为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一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i)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3)遵纪守法做社会主义好公民。
(4)劳动观念和爱护公物教育。
(5)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
(6)开拓和创新意识教育。
(7)安全和健康教育。
(8)体育科学精神与审美情趣教育。
这八个方面作为中学阶段体育课德育教育的总体目标,要落实于体育教学中,使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同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健康成长。
具体可通过体育明星和历史伟人等体育事迹,教育学生为国争光健康第一的观念。
过课堂纪律、队列纪律、规则纪律培养学生严以律己,对行为负责的精神;通过修整场地、器材、组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动的观念;通过集体游戏、身体练习等形式寓教于乐。
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与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吃苦耐劳、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通过理论学习,培养学生体育科学思想!,为确立终身体育打下思想基础;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审美,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引导学生忘我的追求体育真、善、美的统一。
以上所说的是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系统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
我认为这些都是为了要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德育目标所应遵守的原则。
那么怎样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具体的实施德育渗透呢?一、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例一:新生在首节课中学习体育课堂常规。
如体操课中的保护与帮助:球类练习中的保护与帮助;球类练习中的听口哨就停、迅速归队和练习时的团结协作:体育课必需穿球鞋、运动裤,可防滑、防震、防伤害事故,提高成绩:爱护场地器材:测验时的成绩如实登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摘要:德育是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德育的渗透,主要从教学的德育示范作用引领学生,注重德育内容的挖掘,在游戏中渗透德育。
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技能之外的教育之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他们的德育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也相应提高。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引领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XX)05-0060-01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的定义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可以看出,对于学生的德育也是体育新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体育课堂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体质,形成高素质的身体,也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就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心理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教育,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念。
德育不仅仅在所有的学科中渗透,也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对学生实施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体育
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是体育教学的任务,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渗透德育。
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一、教师要起到示范作用
示范是体育教师把体育技能传授给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示范性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特点。
小学生对老师具有很强烈的崇拜心理,教师就是学生的权威。
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对老师有一种依赖感。
所以,他们对老师的动作在有意或者无意中模仿。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
在德育的渗透中,教师要运用好示范这一环节,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
例如,在课堂上,很多学生不习惯穿运动服,或者上体育课的那一天忘记了穿运动服,而老师在体育课上一定不要忘记,要在体育课上时刻提醒学生,进行教育。
再比如,在教学跳山羊动作时,有的学生不敢跳,老师一定要示范,而且鼓励学生勇敢大胆,敢于向困难挑战。
此时,也要引导其他学生对这位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练习,做好保护工作,等学生在做动作时不小心摔倒,其他同学和老师要及时把他扶起来,体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关爱。
这种示范中处处渗透着德育。
二、在体育教学内容中挖掘德育素材
体育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中,其中就有对学生的德育功能,既有身体健康的要求,也有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要求。
要求在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技能之外的教育之外,还要求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了,德育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在具体的小学体育教学内
容中,每个项目,都包含着鲜明的德育意义。
比如短跑,通过几个人的比赛,能锻炼他们的顽强拼搏精神,形成一种不服输的勇气。
比如长跑,他们每完成一次不仅有一种成功感,在耐力提高的同时,还在活动中形成了一种坚韧的意志力,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懈努力。
在篮球运动中,通过团体比赛,培养了学生团体合作精神和努力拼搏的品质。
教学中,老师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挖掘其中的德育素材,不仅提高了学生个体的德育水平,也提高了学生整体德育水平。
在耐力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自己不懈努力之外,同伴之间还相互鼓励,相互帮助。
为了鼓励学生完成耐力练习,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奥运冠军是如何成名的故事。
他们也需要刻苦训练,刘翔是跨栏冠军,但他为了这个冠军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甚至是牺牲,他为了夺取冠军,多次受脚伤,仍然不气馁。
在长跑训练中,为了鼓励学生完成任务,我们可以采用分段目标法,把整个距离分成小段,在训练中逐个完成,这样才不容易放弃。
学生可以把名人的例子与自己进行比较,找出差距,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利用游戏活动渗透德育
游戏是课堂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体育课堂的调味剂,小学体育课堂因为有了游戏而变得生动有趣。
体育游戏往往具有一定的情境,这些情境都是积极向上的,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都承担一定的角色,为完成游戏而相互合作,可以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品德教育。
比如在“勇敢之路”的游戏中,让小组的成员先是通过思考铺设一定的障碍,比如跳马、跨栏、钻过小洞等,进行比赛。
在比赛中,他们可
能会遇到各种小麻烦,就会相互帮助,老师也要在比赛时或者比赛后及时进行评价,对比赛中出现的好事进行表扬。
在比赛中,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做人,形成创新思维和团体合作的精神。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最佳场所。
学生道德、思想尚未成熟,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在不断地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完善自己的人格,从而促进品德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邹斌炫.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选择[J].广东教育,2004(01).
[2]白钢.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EQ的激发与培养[J].科教文汇,2008(09).
[3]何福健.浅谈体育课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新课程,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