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崩漏是妇科疑难病证其病因病机有何特点
崩漏的中医认识
崩漏的中医认识苗紫烟\李晓红”(1.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2.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妇科,新疆昌吉831100)摘要:目的探析崩漏的中医诊疗思路。
方法查阅古现代相关文献,对历代医家治疗崩漏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崩漏的病因病机可主要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冲任损伤三方面来论述,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总的治疗原则,并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分别采用塞流、澄原、复旧三大疗法。
具体方法可归纳为:辨证分型论治、月经周期论治、年龄阶段论治、“三因”理论论治、“治未病”思想论治、中药合并其他中医等疗法,此皆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结论中医治疗崩漏疗效显著,独具特色。
关键词:崩漏;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综述崩漏包括经血非时暴下不止的崩中及淋漓不尽的漏下,其二者虽有出血多少及病势急缓之分,但其病因及治疗基本一致,在临床上又可相互转化,并见或交替出现,所以临床上常常崩漏并称。
正如《济生方》所言:“崩漏之病,本乎一证。
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
”西医中排卵障碍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AUB-0)可参照本病治疗叭排卵障碍包括无排卵、稀发排卵和黄体功能不足[2],其中无排卵是育龄妇女中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尤其在青少年当中叽西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0轴)功能失调所致叫治疗时西医多使用激素为主进行止血并调整月经周期,虽然激素治疗效果显著,但大量研究表明[5-7],口服性激素类药与机体血液中的血脂、胆固醇水平发生明显升高关系密切,并对服用者的凝血功能造成较大影响,能够破坏机体促凝与抗凝系统的平衡,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使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疾病、血栓形成的概率明显增长。
此外,性激素可以迅速止血,但病情易反复,同时可引起头晕、恶心、厌食、呕吐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依从性。
在后期调周使用药物口服治疗时,患者甚至可能会因遗漏药丸,药物相互作用或吸收不良而经历中期周期突破性出血〔汽而这些都将限制口服性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与推广。
崩漏的辨证论治及体会1
崩漏的辨证论治及体会1崩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证。
所谓“疑”是历代医家对此病的概念认识尚不一致,妇女出现的阴道大量流血或持续下血,包括了许多妇科疾病所共有的症状。
“难”是临床症状易反复,证型错综复杂,且病因多端,病变非一脏受累,治疗颇为棘手,难于一时获效。
“急”是血崩如注,大量耗血,损及健康。
“重”是阴血骤虚,晕仆欲脱(出血性休克)。
崩漏的概念:在传统认识上,认为凡妇科经、带、胎、产、杂病所出现的阴道下血证,其势如崩的称崩中,淋漓不尽的称漏下,并将有阴道出血的多种妇科疾病(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官炎症、肿瘤等)出现阴道出血的共有症状,都归属崩漏疾病范畴。
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为了有利于对崩漏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研究和探析,笔者认为:崩漏归类在月经疾病的范围是恰切的,而其他病证所致的似崩似漏的阴道出血证(如赤带、胎漏、产后出血、瘕、外伤出血等)则不应属此列。
即是说:崩漏是月经的期、量严重紊乱的一类月经疾病(与现代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相似)。
经血非时崩下不止或淋漓漏下不尽者称为崩漏,前者又称崩中或经崩,后者又称漏下或经漏。
1 病因病机崩漏的病因不越三因(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不离寒热虚实四纲。
《内经》将它的病机纳入阴阳之轨,提出“阴虚阳搏渭之崩”。
后代医家又补充了脏腑、气血、冲任的病理机制:脾虚,统摄无权,冲任不摄;肾虚,封藏失职,冲任不固;血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血瘀,瘀阻冲任,新血不得归经。
总之,不论何种病因,致使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都可以成崩中或漏下。
崩与漏,临床表现不同,崩势急,出血量多,漏势缓,出血量少,两者可互相转化,若久崩不止,气血耗竭,必致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亦将成崩。
正所谓“漏为崩之渐,崩为漏之甚”。
“崩漏之病,本系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
崩与漏在病因上有着内在联系,互为因果,但在症状表现和区别治疗上又各异。
(邹思曼)。
崩漏
第八节崩漏[概述]一.定义: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不尽,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
(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一般突然出血,来势急,血量多的叫“崩”。
其势如“山之崩”。
淋漓下血,来势缓,血量少者叫“漏”。
如“屋之漏”。
若月经系正常按期而至,但阴道下血逾期不净,则属漏下范畴。
崩与漏的出血情况虽不相同但其发病机理是一致的。
而且在疾病发展过血崩日久,气血耗伤,可变程中常相互转化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渐进,也能成"崩"所以临床上常常崩漏并称。
崩为漏之甚,漏为崩之渐。
《诸病源候论》:“非时而下,淋漓不断,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谓之崩中”(《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侯·漏下候与崩中候》)目前对“崩漏”的病名概念认识尚不一致,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①传统认识认为,凡阴道下血症,血势如崩似漏的,皆属崩漏范畴。
如四版、六版本科教材,四版教材指出:“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者,称为“崩漏”,并指出崩漏是多种妇科疾病所表现的共有症状,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官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都属于崩漏范畴。
”②认为崩漏是专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把崩漏限定为功能失调性疾病范围。
如五版教材及教参、七版教材。
(一般传统中医大多持第一种观点,中西医结合或西医人员大多持第二种观点)。
这两种观点各有所据(第一种观点依据《诸病源候论》的论述:“血非时而下,淋漓不断,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谓之崩中”。
第二种观点则据《景岳全书》“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第一种观点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有是证则用是药,不管是西医什么病引起来的,但不利于对崩漏进行规范性研究。
第二种观点有利于对崩漏进行规范性研究,但有时与临床实际相脱节。
二.相关的西医疾病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
三.历史沿革崩,首见于《素问·阴阳别论》“阴虚阳搏谓之崩”(所谓阴虚即肾阴亏虚,阳搏是指相火偏盛,阴虚火旺,损伤冲任,冲任不固而发为崩漏)。
妇科崩漏疾病的中医诊治
妇科崩漏疾病的中医诊治崩漏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
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二者常互相转化,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相同,故概称崩漏。
本病属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证。
可发生于从月经初潮后至绝经的任何年龄,足以影响生育,危害健康。
西医学中“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崩漏”范畴,可互参。
历代医著对崩漏论述不断深化。
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内经·素问·阴阳别论》首先指出:“阴虚阳搏谓之崩。
”是泛指一切下血势急之妇科血崩证。
汉代《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曰:“妇人宿有癫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首先提出“漏下”之名和宿有瘤病,又兼受孕,癥痼害胎下血不止,以及瘀阻冲任、子宫之病机、治法及方药。
在同篇的胶艾汤证中,对漏下、半产后续下血不止、妊娠下血三种不同情况所致的阴道出血症作了初步鉴别,并以胶艾汤异病同治之。
又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指出了妇人年五十,病下血数十日不止,温经汤主之,是冲任虚寒兼瘀热互结导致更年期崩漏的证治。
此外,本篇还记载“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和以脉诊断半产漏下。
《内经》论崩和《金匮要略》论漏下,为后世研究崩漏奠定了基础。
隋代《诸病源候论》首列“漏下候”“崩中候”“崩中漏下候”,并指出是由于“劳伤气血”或“脏腑损伤”,以致“冲任二脉虚损”,“不能制约经血”为主要病机,还观察到崩与漏可以互相转化。
宋代《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中多处合称崩漏。
如“崩漏不止,亦由阴阳衰盛,寒热为邪”;“若经候过多,遂至崩漏”。
显然,陈自明已把崩漏列入“调经门”中。
并合称“崩漏”。
金元时代李东垣在《兰室秘藏》论崩主脾肾之虚,又认为“肾水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
明代医家对崩漏的认识较深刻,如方约之在《丹溪心法附余》中提出治崩三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
妇女崩漏疾病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辨证论治
寒、 虚热等导致冲任二脉损伤不能 固摄 痛减 , 但 舌苔正 常 ,
舌边有瘀紫 斑点 , 沉涩 。③ 治则 : 瘀 脉 化
止血 , 理气 止痛 : 疗 用 四物 加 减 验 方 汤 : 治 当归 1 g熟 地 1 g 生 地 lg 赤 芍 lg 白 2, 3, O, O,
叶8, g 炒山药 l g若服 2剂仍 未止者 , O, 可 兼服 十灰散 验方 汤加减 治疗 或用棕 皮炭 1g冲服 。若寒则加 肉桂 1g 附子 6 , 5 5, g胸 腹胀 满甚 者加 枳壳 1 g 川 郁金 8 , 5, g 砂仁
9g。
7 8 0 肃 定 西 市 岷 县 文 斗 卫 生 院 44 4甘 关键词
辨 证 分 型
使瘀血 不能 排 出 , 血不 得 归 经 而成 崩 新
漏 , 下血液多 挟血块 而使 小腹胀 痛 , 所 血 块下而痛减 。②主症 : 血淋漓不 断或突 经
然 下 血 量 多 , 色 紫 黑 而 有 血 块 , 腹 疼 血 小
致暮 发热 , 五心烦躁 , 夜不成寐 , 渐致津液
出血 , 转为崩下症 , 因此崩症和漏症 , 在病
因 病 理 和 发 病 机 制 上 则 基 本 相 似 , 由 于 但
劳忿怒之 伤 , 以及寒 热之扰 , 以促成 了胞
内血 管破 裂 , 排 泻 此 膜 络 片 外 出 , 形 以 而
血瘀崩漏症 : 病 因 : ① 病机 多 因经 期 或产后余血 未尽 或感受 外邪或 因 内伤 损 及 冲、 任二脉 , 致使瘀血停 留而阻滞胞 脉 ,
辨证分为虚寒 之崩 漏 、 虚热 之崩 漏 、 血虚之崩漏 、 血瘀之崩漏 、 脾虚之崩漏 、 肾
阴虚与肾阳虚之崩漏等。 虚 寒之 崩漏 症 : 病 因多 因体 质 素 虚 ①
女子崩漏,月经淋漓不净的中医辨证论治。
女子崩漏,月经淋漓不净的中医辨证论治。
每一次阅读,收获不仅仅健康,还有人生领悟!提起崩漏,很多人会一头雾水,生活中甚至有不少女性将其和月经不调混为一谈,所谓“崩漏”是以非行经期无规律出血为特征的妇科疾病,又叫宫血。
其中,来势急,血量多的称为崩;来势缓,血量少、淋漓不尽的称为漏;若经期延淋漓不尽长达2周以上者,也为崩漏范畴,称为“经崩”或“经漏”。
崩和漏的出血情况虽不相同,但其发病机理是一致的,而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相互转化,如血崩日久,气血耗伤,可变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也能成崩,所以临床上常常崩漏并称。
正如《济生方》说:“崩漏之病,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
”有崩漏之症的女子多气血两虚,有月经不调、白带异常、面色萎黄或苍白、色斑、体虚乏力等症。
《傅青主女科》对女子崩漏之症的见解中医认为,崩漏的原因不外乎血热、劳损、阴虚、气郁、血瘀等肝、脾、肾三经损伤,而使冲任不固崩漏而下。
血热:素体阳盛,或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感受热邪,或过食辛辣助阳之品,火热内盛,热伤冲任,迫血妄行,非时而下,遂致崩漏。
血瘀:七情内伤,气滞血瘀,或感受寒、热之邪,寒凝或热灼致瘀,瘀阻冲任,血不循经,非时而下,发为崩漏。
肾虚:先天肾气不足,少女肾气稚弱,更年期肾气渐衰,或早婚多产,房事不节,损伤肾气,若耗伤精血,则肾阴虚损,阴虚内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以致经血非时而下,遂成崩漏。
脾虚:忧思过度,饮食劳倦,损伤脾气,中气下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非时而下,遂致崩漏。
治疗崩漏,一般是先止血,尔后澄源、复旧,这是治疗出血较重的法则。
如出血势缓则须止血、澄源同时进行,然后复旧。
傅山先生集先贤所见,将崩漏分为昏暗、老年、少妇、交感、闪跌、郁结、血海太热七类,每类均作详细论治,标本兼顾,创不朽之良方,堪为医家称道。
道虎壁王氏女科自创净血方专治崩漏,收效明显道虎壁王氏妇科在傅山先生的理论基础上,经过数代人的摸索,对崩漏的治疗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概述与典型病历)
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概述与典型病历)作者:姜淑荣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12期崩漏是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者,称为“崩漏”,亦称“崩中漏下”,一般以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崩中”。
来势缓,出血量少的称“漏”或称“漏下”。
根据临床观察,崩和漏在病势上虽有缓急之分,但在发病过程中又可互相转化,如血崩日久,气血大衰,可变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亦交成崩。
临床上常见崩与漏交替出现,实际上二者是一类疾病的两种表现。
如前人所说:“崩漏之病,本乎一症,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
所以,临床上常常崩漏并称。
崩漏是指阴道出血而言,现代医学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及肿瘤等疾病所出现的阴道出血,都属崩漏范畴。
但在此文章里主要讨论的是功能上的改变,即卵巢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出血,而无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凡由神经内分泌物系统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不正常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较常见的疾患。
中医古籍中无此病名,按其主要临床表现,如月经过多,不规则阴道出血,以及大量出血等证,分别见于“崩漏”、“月经过多”、“月经先期”、“月经先后不定期”等病症中。
究其病机,主要在肾,因“经本于肾”。
但肝脾也有密切关系,肝主藏血,冲物血海,冲脉附于肝,血海蓄溢正常与否,主要于肝之疏泄功能来调节。
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中气,脾虚则生化之源不足、统摄无权,皆可导致。
对本病治疗,有不少医家根据“肾为生命之源”,“肾主生殖之本”的观点,并用现代医学的检查方法,如基础体温测定,阴道涂片,子宫内膜及其他内分泌检查等,辩别为对功血患者采取调补肾阴肾阳的方法,有部分病人能使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而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因此,目前对功血的治疗多以治“肾”为主,兼顾肝脾脏。
然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出血和月经周期不规则,故止血和调整月经周期是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方面,若崩漏下血,出血量多时,则以止的血为先,血止以后,则宜澄清本源,调整周期为主。
中医妇科学·崩漏
四、辨 证 论 治
(一)辨证要点: 根据经血.脉证.体质分寒热虚实;久崩多虚,久漏
多瘀. 青春期-先天肾气不足
根据年龄辩证 育龄期-肝郁血热 更年期-肝肾亏损、脾虚
(二)治疗原则
按病情缓急.轻重.出血多少.久暂等情
况,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旳治疗 原
则,灵活利用 塞流
澄源
治崩三法
复旧
如营养不良、贫血、代谢紊乱----影响激 素旳合成、转运和对靶器官旳效应。
无排卵型功血 二、病 理
单一雌激素刺激而无孕酮对抗而引 起旳雌激素撤退性出血或雌激素突破性 出血。
无排卵型功血 二、病理
青春期患者排卵机制不完善(青春期,下丘脑、垂 体旳调整功能未趋成熟,对雌激素旳正反馈存在缺 陷,FSH呈连续低水平,LH无高峰)
明代方约之提出治崩三法
塞流-止血 澄源-正本清源 复旧-固本善后:恢复体质和调整周期。
塞流
补气摄血止崩 温阳止崩 滋阴固气止崩 祛瘀止崩 针灸止血 西药或手术止血
澄源----求因治本.出血势缓者,辨证治疗. 复旧----调经善后.调理肾肝脾,恢复正常 周期.
(三)辨证分型— 脾虚
中医妇科学·崩漏
目的要求
了解崩漏旳历史沿革 熟悉崩漏旳病因病机及其转归 掌握崩漏旳定义、诊疗与鉴别诊疗 掌握崩漏旳应急处理和辨证论治,以及治崩
三法旳灵活利用
一、定义
广义崩漏:泛指一切不规则旳阴道出血证。 狭义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
漓不尽,前者为“崩中”,后 者
为“漏下”。 出血量多,来势汹涌——崩 出血量少,淋漓日久——漏 机理一致,相互转化.
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 《诸源》列“漏下候”“崩中候”和“崩中漏
中医证病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崩漏
中医证病基本概念系列——
崩漏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
尤其是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中,
发挥了决定性的治疗作用。
本文提供关于中医证病基本概念
“崩漏”
以供大家了解和掌握。
崩漏
病名。
见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崩暴下血不止方论第十五》“若经候过多,遂至崩漏。
”
指女子不在行经期间,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或下血量少淋漓不断之概称。
好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妇女。
多因外感淫邪,内伤七情,饮食劳逸,跌仆闪挫,或因病损伤等,导致血热,血瘀,脾肾虚,冲任方亏,而不能制约经血,血从胞宫非时妄行所致。
若来势急,出血量多,大下不止者,为崩;来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断者,为漏。
崩与漏的临床表现虽然不同,但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可互相转化。
血崩日久,气血大衰,可转变为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亦能成崩。
故有崩为漏之甚,漏为崩之渐之说。
合称崩漏。
《素问》称崩,《金匮要略》称漏下,《中藏经》称血山崩,《名医别录》称血内崩,《脉经》称五崩,《诸病源候论》称崩中漏下,《千金翼方》称血崩、下崩血、大孔出血,《圣济总录》称经血暴下、血漏,《陈素庵妇科补解》称暴崩、经漏,《万病回春》称经崩,《诊家正眼》称漏经,《竹林女科证治》称怒后崩漏,《傅青主女科》称闪跌血崩、年老血崩,等等。
参见各条。
今称功能性子宫出血。
浅析周士源教授对崩漏的辨证与治疗
旺盛 , 化有 源 , 生 以后 天 养 先 天 , 月经 自然 绝 闭 。导 使 师认 为若 出血 过多 过久 , 阴损 及 阳 , 阳虚 不 固 , 血 则 阴 下脱 , 耗气 伤津 而见 气 阴两虚之 候 , 断不可 妄执 大补 肾 之 阴阳之 剂 , 应先 以益 气 养 阴 、 而 固摄 冲任 为 主法 , 佐 化 瘀 止 血 之 品 以 止 血 , 止 后 再 调 补 阴 阳 气 血 以 巩 固 血
卵 巢 一子 宫 轴 的 调 节 功 能 。 3 体 会
导 师一 生推崇 《 傅青 主 女科 》, 临证 诊 治 中循 经 在
典 而 不 拘 泥 , 着 发 挥 , 据 傅 氏 在 崩 漏 论 治 中 , 对 力 根 针 不 同 年 龄 崩 漏 病 因 的 论 治 , 临 症 中 加 以 发 挥 , 足 中 在 立
衡 的 一 种 疗 法 , 照 月 经 周 期 变 化 规 律 采 用 补 肾 调 周 按
进行 加减 , 春期 血崩 的治疗 关键 是血 止后补 肾 , 青 调整 月 经周期 , 以月经来 潮后 肾 的阴 阳转化 为核 心 , 月经 按
周 期 阶段 进 行 治 疗 。通 过 阶 段 的 调 治 , 肾 阴 充 足 , 使 阳 气 内动 , 阳转化 自如 , 阴 经候 如常 。 12 育 龄 期 此 期 崩 漏 多 因产 育 及 压 力 影 响 , 致 肝 . 导 脾功 能失 调 , 藏无 权 , 出血 阶段 当调 肝 健 脾 , 血 统 故 止
西医理论 , 年龄 分期 与 中医辨证 论治 结合 , 将 根据 妇女 在 不 同年龄 阶段发 病特 点 、 机及 治疗 目的均 不 同 , 病 治 疗 大法各 有侧 重 , 年龄 分 为 青 春期 、 按 育龄 期 、 更年 期 崩漏 3个 时期 。 1 1 青 春期 《 青 主 女 科》 : 经 本 于 肾 ” “ . 傅 谓 “ , 经水 出诸 肾” ,因 肾 气 盛 , 通 冲 盛 , 事 才 能 以 时 下 。 女 任 月 子 在青春 期 , 肾气处 于未 充 、 未实 阶段 。 肾之 阴 阳转化 功 能 尚不 健全 . 之后 天 失 调 , 致 肾 虚封 藏 失 司 、 加 导 冲 任失固, 不能 制约 经血而 成血 崩不 止 , 肾虚 为本 时期 以 辨 证 要 点 , 宜 补 肾 固 冲 、 血 调 经 为 要 。方 选 左 归 丸 治 止
崩漏
(一)出血期辨证论治(塞流、澄源为主)
4、血瘀证
妇科证候: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时出时止, 或淋漓不断,或停闭数月又突然崩中,继之漏下。经 色暗有血块;小腹疼痛或胀痛
舌脉:舌质紫暗或尖边有瘀点,脉弦细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固冲止血。
方药:逐瘀止血汤(《傅青主女科》)或将军斩关汤。
逐瘀止血汤
刮宫或宫腔镜检查以助鉴别。
8.外阴外伤出血
外阴阴道外伤性出血,如跌扑损伤、暴力性交等,询 问病史和妇科检查可鉴别本病。
9.内科血液病
内科出血性疾病如再障、血小板减少,在阴道出血期 可由原发内科血液病导致血量过多,甚则暴下如注, 或淋沥不尽。通过血液分析、凝血因子的检查或骨髓 细胞的分析可与本病鉴别。
无排卵功血
黄体功能不全
黃体萎缩不全
沿革
《素问·阴阳别论》:“阴虚阳搏谓之崩”。崩首见
《金匮要略》“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者, 其癥不去故也。”漏首见
“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三种 妇科出血证的初步鉴别
《诸源》首列“漏下候”“崩中候”和“崩中漏下候”—病因 病机、崩与漏可互相转化
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沥难尽,色淡质稀——虚证 经血非时而至,时崩时闭,时出时止,时多时少,色紫
黯有块或伴腹痛者——血瘀 经血暴崩不止,或久崩久漏,血色淡黯,质稀——寒证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按病情缓急、轻重、出血多 少、久暂,“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灵活掌握治崩三法
塞流-止血,暴崩之际,急当塞流止血防脱
约 崩漏日久→失血耗气伤阴→离经之血为瘀→气阴虚挟瘀
崩漏的病机特点
虚实夹杂,病机复杂
因果相干,气血同病,多脏受累
最新1.为什么说崩漏是妇科疑难病证其病因病机有何特点(精)精编版
1.为什么说崩漏是妇科疑难病证?其病因 病机有何特点? 2.崩漏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应与哪些妇科 血症相鉴别? 3.崩漏的论治有何特点?怎样理解治崩三 法?
概念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 前者称崩中,后者称漏下,由于崩与漏二 者常相互转化,故概称崩漏。是月经周期、 经期、经量严重紊乱的月经病。
无排卵性功血
此外,无排卵功血的出血还与子宫内膜剥 脱出血的自限性机制缺陷有关,包括:① 子宫内膜组织脆性增加;②子宫内膜剥脱 不完整;③内膜血管结构与功能异常,小 动脉螺旋化缺乏;④纤溶亢进和凝血功能 异常;⑤子宫肌层合成前列环素增多,使 血管扩张和抑制血小板凝集。
诊断要点
病史
详细询问病史,需排除与妊娠和产褥有关 的病变、全身性和器质性疾患。 (1)既往多有月经先期、先后无定期、经 期延长、月经过多等病史; (2)年龄、孕产史、目前采取的避孕措施、 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史; (3)肝病、血液病、高血压以及甲状腺、 肾上腺、脑垂体病史
2.澄源
即正本清源,根据不同证型辨 证论治。切忌不问原由,概投 寒凉或温补之剂,专事止涩, 致犯“虚虚实实”之戒。
3.复旧
即固本善后,调理恢复。但复旧并非 全在补血,而应及时地调补肝肾、补 益心脾以资血之源,安血之室,调经 固本。视其病势,于善后方中寓治本 之法。调经治本,其本在肾,故总宜 填补肾精,补益肾气,固冲调经,使 本固血充,则周期可望恢复正常。
实热证
主要证候: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净又 时而增多,血色深红或鲜红,质稠,或有 血块;唇红目赤,烦热口渴,或大便干结, 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阳盛血热,实热内蕴,热扰冲 任,血海不宁,迫血妄行,故血崩暴下或 淋漓不净;血热则色鲜红或深红,热灼阴 津则质稠或有块;舌脉均为实热之象。
崩漏: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
崩漏: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第九节崩漏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
若经期延长达2周以上者,应届崩漏范畴,称为“经崩”或“经漏”。
一般突然出血,来势急,血量多的叫崩;淋漓下血,来势缓,血量少的叫漏。
崩与漏的出血情况虽不相同,但其发病机理是一致的,而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相互转化,如血崩日久,气血耗伤,可变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也能成崩,所以临床上常常崩漏并称。
正如《济生方》说:“崩漏之病,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
”本病属常见病,常因崩与漏交替,因果相干,致使病变缠绵难愈,成为妇科的疑难重症。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
生殖器炎症和某些生殖器肿瘤引起的不规则阴道出血亦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
引起冲任不固的常见原因有肾虚、脾虚、血热和血瘀。
一、肾虚先天肾气不足,少女肾气稚弱,更年期肾气渐衰,或早婚多产,房事不节,损伤肾气,若耗伤精血,则肾阴虚损,阴虚内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以致经血非时而下;或命门火衰,肾阳虚损,封藏失职,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亦致经血非时而下,遂成崩漏。
二、脾虚忧思过度,饮食劳倦,损伤脾气,中气下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非时而下,遂致崩漏。
三、血热素体阳盛,或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感受热邪,或过食辛辣助阳之品,火热内盛,热伤冲任,迫血妄行,非时而下,遂致崩漏。
四、血瘀七情内伤,气滞血瘀,或感受寒、热之邪,寒凝或热灼致瘀,瘀阻冲任,血不循经,非时而下,发为崩漏。
[辨证论治]崩漏以无周期性的阴道出血为辨证要点,临证时结合出血的量、色、质变化和全身证候辨明寒、热、虚、实。
治疗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出血的久暂,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
塞流即是止血。
崩漏以失血为主,止血乃是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
崩漏的病因机制及中医治疗进展
崩漏的病因机制及中医治疗进展高玉娟【摘要】崩漏是指月经周期紊乱,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其属于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严重失常的病症,在临床妇科中属常见病和多发病.若能从病因机制方面了解该病,并积极开展对症治疗和处理,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中医治疗崩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从崩漏的病因机制、治则治法、辨证分型和分期论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9(032)004【总页数】3页(P505-507)【关键词】崩漏;病因机制;中医治法;辨证分型【作者】高玉娟【作者单位】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妇科 30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12崩漏是指女性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通常情况下,当女性处于非经期时其阴道发生大量的出血则被叫做崩;而阴道出现持续少量出血则称之为漏,将二者共同称之为崩漏[1]。
现代医学中的功能性子宫出血以及阴道炎症等,都属于崩漏范畴[2]。
在对崩漏进行治疗时,中医具备独特优势,其不但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以有效改善,同时可使患者机体内分泌功能得到有效调整,使月经周期得以调节,促使患者的机体卵巢功能恢复健全,使其贫血状态得以快速改善,并且不会导致较多副作用的发生[3]。
本文对崩漏的病因机制以及中医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崩漏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1 崩漏的病因机制从中医角度来看,崩漏的病机具备着规律性的特点,因此可通过该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方法。
依靠脏腑虚损学说以及冲任损伤学说作为研究的中心,对崩漏发生的核心病机为肾阳虚衰进行充分认识,冲任损伤属于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
有学者通过研究报道称,崩漏发生主要为淤血所致,而崩漏发生的病机为血热、肾虚、脾虚以及血淤[4]。
患者机体的冲任失调,血淤受阻,血液妄行,从而导致溢于脉外引发血淤的出现,因此在对其进行治疗时,所需要遵守的原则为活血化淤。
而有学者则认为,导致崩漏发生的病机包括3个方面,分别为:(1)机体冲任损伤,从而导致经血无法得到制约;(2)血热妄行,郁怒伤肝,从而迫使血液发生妄行;(3)机体脾肾虚损,脾胃不健,中气下陷,或是由于行房事过于频繁,从而导致肾阳受损,引发阴阳失衡,气不摄血[5]。
崩漏证治琐议
崩漏证治琐议孙聪;朱萌;朱文元;朱传龙【摘要】崩漏是妇科常见病,是以经血淋漓不尽或非时暴下不止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病源候论》曰:“非时而下淋漓不断,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谓之崩中”.崩漏,崩即崩中或经崩,漏即漏下或经漏;崩漏多见于青春期的少女和中年妇女.《丹溪心法附余》中提出了治疗崩漏的三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后世医家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成为治疗崩漏的“塞流”“澄源”“复旧”三法.这些学术理论和经验,价值深远.【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6(014)023【总页数】3页(P127-129)【关键词】崩漏;治崩三法;止血;复旧固本【作者】孙聪;朱萌;朱文元;朱传龙【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兰州730000;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枣庄277100;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名中医工作室,枣庄277300;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名中医工作室,枣庄277300【正文语种】中文崩漏是女子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明显变化的病症,是指女子非行经期间的阴道不规则出血。
出血量多且来势急,谓之崩中;出血量少或淋漓不尽谓之漏下。
崩和漏的意义虽然不同,但是“崩为漏之甚,漏为崩之渐”,两者常相互转化,交替出现。
崩漏是妇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也属疑难病证的范畴,可发生于月经初潮后至绝经的任何年龄,损及妇女的健康乃至日常生活,甚至可以影响到生育。
崩漏的发病,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并随病程与病势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崩漏发病常非单一原因,七情所伤、饮食不节、过度劳累、生活失律、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或素体本身的因素,或其它疾病的影响等单个因素或多个因素均可引起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功能的严重失调。
因果相干,气血同病,多脏受累,致使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难以调控引起崩漏[8]。
现在大多数的文献认为崩漏的病机多为冲任受到损伤,导致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泻失常。
《中医妇科学》_第九节崩漏_中医世家
《中医妇科学》_第九节崩漏_中医世家第九节崩漏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
若经期延长达2周以上者,应届崩漏范畴,称为“经崩”或“经漏”。
一般突然出血,来势急,血量多的叫崩;淋漓下血,来势缓,血量少的叫漏。
崩与漏的出血情况虽不相同,但其发病机理是一致的,而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常相互转化,如血崩日久,气血耗伤,可变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也能成崩,所以临床上常常崩漏并称。
正如《济生方》说:“崩漏之病,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
”本病属常见病,常因崩与漏交替,因果相干,致使病变缠绵难愈,成为妇科的疑难重症。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
生殖器炎症和某些生殖器肿瘤引起的不规则阴道出血亦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
引起冲任不固的常见原因有肾虚、脾虚、血热和血瘀。
一、肾虚先天肾气不足,少女肾气稚弱,更年期肾气渐衰,或早婚多产,房事不节,损伤肾气,若耗伤精血,则肾阴虚损,阴虚内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以致经血非时而下;或命门火衰,肾阳虚损,封藏失职,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亦致经血非时而下,遂成崩漏。
二、脾虚忧思过度,饮食劳倦,损伤脾气,中气下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非时而下,遂致崩漏。
三、血热素体阳盛,或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感受热邪,或过食辛辣助阳之品,火热内盛,热伤冲任,迫血妄行,非时而下,遂致崩漏。
四、血瘀七情内伤,气滞血瘀,或感受寒、热之邪,寒凝或热灼致瘀,瘀阻冲任,血不循经,非时而下,发为崩漏。
[辨证论治]崩漏以无周期性的阴道出血为辨证要点,临证时结合出血的量、色、质变化和全身证候辨明寒、热、虚、实。
治疗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出血的久暂,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
塞流即是止血。
崩漏以失血为主,止血乃是治疗本病的当务之急。
崩漏治不好?原来都是气血在做怪!
崩漏治不好?原来都是气血在做怪!崩漏属女科常见病,是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严重失常的病证,是指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暴下。
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二者常互相转化,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相同,故概称崩漏。
对于崩漏之治,观古今医家之论,多主张急则治标,尤于明代方约之提出塞流、澄源、复旧以降,遂为后世医家所遵循。
现行高等院校《妇科学》诸版教材皆沿用此法,并将塞流放于首位,即当即用止血之法,以救其急。
然就临床而言,诸多崩漏患者,首用止血之法,血非但不止,反如泉涌,愈治愈烈。
笔者阅读《傅青主女科》中有关治疗崩漏的论述,深感青主先生的用心之深,他反对那种一见血就用收涩止血之品的做法,而是强调气与血相伍,气血并调,补血不忘疏肝,活血兼顾理气,这样的辩证思路及用药规律,往往让我们茅塞顿开,对指导临证遣方用药大有裨益。
1气药与补血药相伍先生特别重视气血扶正学说,最擅用人参、白术、黄芪补气,当归、熟地补血。
崩漏虽属血证,却不能单纯重于治血而忽视治气。
先生言:“血崩而至于黑暗昏晕,则血已尽去,仅存一线之气,以为护持。
若不急补其气以生血,而先补其血而遗气,则有形之血,恐不能遽生,而无形之气,必且至尽散,此所以不先补血而先补气也。
”血为有形之物,已崩之血不易速生;而气为无形之物,易随血耗散但又易于迅发,故在暴崩之际,以补气为先,以免元气衰败于顷刻之间,显得更有意义。
另一方面,气赖血充,不补其气,无以摄血,但不补其血,则无以化气,先生亦言“单补气,则血又不易生”,所以在补气的同时,须兼顾补血。
正如黄绳武教授所言:“气血两补,俾阳复始能壮气摄血,血生始能配气涵阳。
如是循环来复,方可渐趋正常。
”先生治崩之方,如固本止崩汤治血崩昏暗、加减当归补血汤治年老血崩、固气汤治少妇血崩、引精止血汤治交感出血、清海丸治血海太热血崩、固气填精汤治行房小产、救败求生汤治产后血崩等,无不体现气血双补之妙。
同是气血双补,不同病因、不同生理时期的崩漏,治疗又各有特点。
崩漏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展
崩漏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展摘要】崩漏是指月经周期紊乱,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它属于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常的病症,是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症。
若掌握好病因,对症处理,仍可获良好疗效。
【关键词】崩漏病因病机多种治法体会崩漏是指月经周期紊乱,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所谓“漏者崩之渐,崩者漏之甚”,崩与漏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常统称为崩漏。
它属于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常的病症,是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症。
以青春期和更年期多见,约占80%~90%。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功血,其可分为无排卵性和排卵性两类,以前者多见,约占功血85%,因该病可引起失血性贫血、继发感染及不孕等,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近年来许多医学工作者对崩漏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研究在不断的深入。
崩漏是多种妇科疾病所表现的共同症状,但尚需与胎漏、异常妊娠、产后出血疾病、全身出血性疾病等所致的阴道出血证鉴别。
1病因病机中医认为[8]主要病机是由于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使子宫藏泻失常所致,是因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生殖轴的严重紊乱引起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的严重失调。
其病因不外乎脾虚、肾虚、血热、血瘀 ,临床可概括为虚、热、瘀三字。
青春期肾气尚未成熟,制约经血之力较弱,且此期阳气偏盛易生热,阴阳之气易失平衡,故重补肾气,益冲任;育龄期因妊娠、哺乳、多次流产、劳累,工作压力大、劳神过度、房室不节等使机体处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若遇情志刺激发为崩漏,多属肝郁血热,故重疏肝养肝,调理冲任;更年期多因肾脏功能衰退,天癸将竭,虽为生理现象,但多属肝肾亏损或脾气虚弱,故重健脾益气养血。
现代医学认为[9]本病是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调引起子宫异常出血,查无器质性病变,认为是功能性失调,称“功血”。
青春期功血是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间反馈调节尚未成熟,子宫内膜在持续雌激素作用下出现不规则剥脱,见淋漓不尽子宫出血;更年期功血是由于卵巢的激素水平下降,使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不同程度的增高,而卵巢中残存的卵泡虽然也有发育,但并不排卵,从而丧失正常女性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腺体在长期雌激素的作用下呈持续性的增生反应,但应防极个别内膜过度增生而发生癌变,当雌激素水平出现较大波动时,子宫内膜则会不完整的脱落而发生不规则子宫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诊断要点
2021/2/12
17
病史
详细询问病史,需排除与妊娠和产褥有关的 病变、全身性和器质性疾患。 (1)既往多有月经先期、先后无定期、经 期延长、月经过多等病史; (2)年龄、孕产史、目前采取的避孕措施、 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史; (3)肝病、血液病、高血压以及甲状腺、 肾上腺、脑垂体病史
2021/2/12
2021/2/12
8
2.肾虚
少女禀赋不足,天癸初至,肾气稚弱,冲任未盛;育 龄期因房劳多产伤肾,损伤冲任胞脉;绝经期天癸 渐竭,肾气渐虚,封藏失司,冲任不固,不能调 摄和约制经血,因而发生崩漏。若肾阴亏损,则 阴虚失守,虚火内生,扰动冲脉血海,迫血妄行 而成崩漏。如《兰室秘藏·妇人门·经漏不止》 云:“妇人血崩,是肾水阴虚不能镇守胞络相火, 故血走而崩也”。
2021/2/12
15
无排卵性功血
此外,无排卵功血的出血还与子宫内膜剥脱 出血的自限性机制缺陷有关,包括:①子宫内 膜组织脆性增加;②子宫内膜剥脱不完整;③ 内膜血管结构与功能异常,小动脉螺旋化 缺乏;④纤溶亢进和凝血功能异常;⑤子 宫肌层合成前列环素增多,使血管扩张和 抑制血小板凝集。
2021/2/12
6
病因病机
崩漏的病因较为复杂,但可概括为虚、热、 瘀三个方面;其主要发病机理是劳伤血气,脏 腑损伤,血海蓄溢失常,冲任二脉不能约 制经血,以致经血非时而下。常见有血热、 肾虚、脾虚、血瘀等。
2021/2/12
7
1.血热
素体阴虚,或久病失血伤阴,阴虚内热,虚火内炽, 扰动血海,加之阴虚失守,冲任失约,故经血非 时妄行;血崩失血则阴愈亏,冲任更伤,以致崩漏 反复难愈。素体阳盛,肝火易动;或素性抑郁,郁 久化火;或感受热邪,或过服辛温香燥助阳之品, 热伏冲任,扰动血海,迫血妄行而成崩漏。如 《傅青主女科·血崩·血海太热血崩》云:“冲脉太 热而血即沸,血崩之为病,正冲脉之太热也”。
2021/2/12
11
崩漏为经乱之甚,其发病常非单一原因所致。 如肝郁化火之实热,既有火热扰血、迫经妄 行的病机,又有肝失疏泄,血海蓄溢失常 的病机。如肝气乘脾,或肝肾亏虚,可有 脾失统摄、肾失封藏而致冲任不固的病机 夹杂其中。又如阴虚阳搏,病起于肾,而 肾阴亏虚不能济心涵木,以致心火亢盛, 肝肾之相火挟心火之势亦从而相煽,而成 为心、脾、肝、肾同病的崩漏证。
2021/2/12
20
妇科检查
出血来自子宫腔。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 无妊娠迹象。
2021/2/12
12
链接
无排卵性功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021/2/12
13
无排卵性功血
正常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受下丘脑- 垂体-卵巢轴的调控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和自限性。当机体受到内外各种因素如精 神过度紧张、情绪急剧变化、环境气候骤 变、营养不良、代谢紊乱、贫血、甲状腺 或肾上腺功能异常等影响时,均可引起下丘 脑-垂体-卵巢轴的调控功能失常,导致功 血发生。
18
症状
主要是月经不按周期妄行,出血量多如山之 崩,或量少淋漓漏下不止。出血情况可有多 种表现形式,如停经数月而后骤然暴下, 继而淋漓不断;或淋漓量少累月不止,突然 又暴下量多如注;或流血时断时续、血量时 多时少。常常继发贫血,甚至发生失血性 休克。
2021/2/12
19
检查
目的是排除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与妊娠和 产褥有关的各种病变,判断病情轻重及有无 恶性病变。 包括妇科检查和辅助检查。
2021/2/12
3
“崩”首见于《素问·阴阳别论》:“阴虚阳搏谓之
崩”。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解释为“阴脉不 足,阳脉盛搏,则内崩而血流下”。“漏下”首见于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有漏下者,
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
至于晋《脉经》和隋《诸病源侯论》均有“五崩”
的提法,根据其描述,颇似异常带下,后世论崩
岳全书·妇人规·崩淋经漏不止》 云:“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 故本节将崩漏限定在月经疾病范围。 至于因明显器质性病变、或妊娠期、 产褥期表现为如崩似漏的下血证,在
诊断崩漏时应进行鉴别。
2021/2/12
5
西医学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简称“功血”)之无排卵性功
血可参照本病治疗和处理。
2021/2/12
漏未见沿用此说。《诸病源侯论》首次简要概括 了崩中、漏下的病名含义,如《诸病源候论·妇人 杂病候·漏下候》云:“非时而下,淋漏不断谓之 漏下”;《崩中候》云:“忽然暴下,谓之崩中”。
2021/2/12
4
有关崩漏的范围,古代多认为凡阴道 下血证,其血势如崩似漏的皆属崩漏 范围,至明代始有不同看法,如《景
崩漏
2021/2/12
1
问题
1.为什么说崩漏是妇科疑难病证?其病因 病机有何特点? 2.崩漏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应与哪些妇科 血症相鉴别? 3.崩漏的论治有何特点?怎样理解治崩三 法?
2021/2/12
2Hale Waihona Puke 概念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 者称崩中,后者称漏下,由于崩与漏二者常 相互转化,故概称崩漏。是月经周期、经 期、经量严重紊乱的月经病。
2021/2/12
9
3.脾虚
忧思过度,或饮食劳倦损伤脾气,脾气亏虚, 统摄无权,冲任失固,不能约制经血而成 崩漏。如《妇科玉尺·崩漏》云:“思虑伤脾, 不能摄血,致令妄行”。
2021/2/12
10
4.血瘀
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经期、产后 余血未尽又感受寒、热邪气,寒凝热灼而 致血瘀,瘀阻冲任,旧血不去,新血难安, 发为崩漏。也有因元气虚弱,无力行血, 血运迟缓,因虚而瘀或久漏成瘀者。
2021/2/12
14
无排卵性功血
由于卵巢无排卵,子宫内膜受单纯雌激素影响而无 孕激素对抗,当达到或超过雌激素的内膜出血阈值 时,可发生雌激素突破性出血。突破性出血分阈 值雌激素和高雌激素水平两种。雌激素达到阈值 可发生间断性少量出血,因子宫内膜修复慢,表 现为出血淋漓不净。雌激素超过阈值水平并维持 较长时间,可致短暂性闭经,由于子宫内膜过度 增厚,又无孕激素对抗,易发生急性突破性出血。 而无排卵功血的雌激素撤退性出血则因子宫内膜 长时间受单纯雌激素刺激而持续增生,当一批卵 泡闭锁致雌激素下降时,子宫内膜失去支持而剥 脱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