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制作技法——泥板法
陶艺制作的基本流程
![陶艺制作的基本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18018fa5901020206409c1e.png)
陶艺制作的基本流程陶艺制作工艺的基本流程基本工艺流程: 泥→揉泥→各种成型法→修坯利坯→晾坯干燥→施釉→装窑烧制。
其中成型、施釉、烧制又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成型法有以下几种:盘条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手捏成型、注浆印模成型。
1.盘条成型盘条时将泥条相叠加、挤压、磊筑而成型的,它是陶艺成型手段中最基本的方式手段之一。
2.泥板成型滚压法:将泥块放在一块布上,然后用滚子从泥块的中心向四周滚压。
待泥板干到一定程度后按尺寸切好,再用泥浆互相拼接修整好即可。
拍片法:先将黏土放在泥案上,用泥拍的背面从黏土的中间向四周拍打,厚度拍打均与即可。
3.拉坯成型将泥料放在快速转动的转盘上找准中心,将手探进柔软的黏土里,开洞借助螺旋动的惯力,让黏土向外扩展,向上推升,形成环形墙体……这就是拉坯。
4.手捏成型在陶艺成型技法中手捏是最基本的方法,徒手捏制可以最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手法构想也一如我们儿时的玩泥巴游戏一样原始、简单。
5.印模成型印模有阴和阳模两种阴模通常用于盘子和浅盘的成型。
阳模通常用于制作内部深的器皿,如杯子,圆柱体等造型器物。
接下来是施釉,施釉是将釉料均匀的喷洒在素坯表面或绘制在白胎表面。
最后烧制工艺是指在各种窑炉中用有控制的、持续的温度对黏土或黏土和釉料进行处的过程使之板结坚硬,成为陶瓷,每一种烧成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下面介绍两种不同的烧制工艺:1.素烧工艺素烧是将黏土转化成永久陶瓷的第一步,通常在施釉前素烧。
一般情况下素烧温度控制在900-1100°之间。
2.釉烧工艺釉烧通常通常在素烧和上釉之后的第二次烧制,为的是把釉料融化的器皿上,这烧制的温度由釉料和器皿本身的黏土决定的,以下是常用的温度范围。
陶艺制作过程全攻略一、陶艺的常用工具1、练泥机:电力传动,炼制坯料,使坯料连系严密、平均。
2、转轮转盘:大小规格视需求而定。
3、碾锟:用润滑的硬木做成,用于压泥板和泥片,像擀面杖。
4、泥板机:压制泥板的简略机械设备,有两个圆锟,可调理泥片的厚薄,泥料在两者之间被挤压成所需求的泥片。
制陶基本技法:泥板成型
![制陶基本技法:泥板成型](https://img.taocdn.com/s3/m/d47a465233d4b14e84246877.png)
制陶基本技法:泥板成型
泥板成型,顾名思义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
造。
最初可以从圆柱体或方盒形开始,熟练以后再作一些复杂的作品。
滚泥板时,应把泥块
放在一块布上进行,从泥块的中心向四周扩散,注意泥的厚度要适合所做作品的需要。
由于
泥板成型,顾名思义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造。
最初可以从圆体或方盒形开始,熟练以后再作一些复杂的作品。
滚泥板时,应把泥块放在一块布上进行,从泥块的中心向四扩散,注意泥的厚度要适合所做作品的需要。
由于泥板面积大,不易直立,在陶艺制作时可以利用一些辅助手使其成型。
泥板法创作的作品特点是间接、明快。
制作时利用泥的柔软性,可以像布一样成型,而利用泥板的硬特点时又可把它当木板一样来成型。
制作案例:
把泥片置于枝叶上将报纸放在泥板中将泥片卷成羊的体形捏出尾巴、脚和颈的形状用一小泥片卷出羊头的形状将羊头粘结好,并调整
刻画鼻子、眼睛、角、耳等细部形状。
泥板成型
![泥板成型](https://img.taocdn.com/s3/m/9258859f80eb6294dd886c92.png)
❖泥板的制作
主要材料 所需工具 制作步骤
主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料
❖ 陶泥500~1000克 ❖稀释的泥浆 ❖干净的加湿水
所需工具
❖ 擀面杖 ❖刮刀等切割工具 ❖垫布/废布块 ❖刷泥浆的毛笔 ❖锥子等雕刻工具
制作步骤
第一步
刚开始接触陶泥,泥板成型法最容易掌握,顾名思义泥板成型就是将 到手的陶泥擀压成板片状,使它可以像纸张一样运用。
制作步骤
上釉和煅烧需要三个阶段完成, 首先是第一遍素烧,将风干的 作品放入烤炉,一般要1000 度以上的温度经过十几个小时 的煅烤,这之后作品的质感会 发生改变,变得坚硬好似砖块; 接着是上釉,就是给作品涂上 颜色,可以选择透明釉色,保 留陶泥原本的色泽,也可以选 择其他的颜色覆盖在作品上, 形成独特的陶器色泽(釉色稀 释时和煅烤后会有明显的色 差);最后是将上完釉的作品 进行第二遍煅烧,经过同样温 度和时间的煅烤后,釉色完全
一开始接触到陶泥,不要依葫芦画瓢某个具体 的器形,也不要被制作技巧弄得束手束脚,接 触到这样天然的材料就要拿出自己天然的状态, 纯粹投入到感受陶泥质感和探索的过程中去, 一定会得到一件符合你特征独一无二的作品。
制作步骤
第二步
当陶泥变成泥板,就可 以像操作纸板一样切割、 搭建、折叠,有点像在 玩乐高积木,只是衔接 处用的是泥浆来粘连 (泥浆即少量泥与水稀 释呈浆糊状)。虽然有 用到泥浆和水,但泥板 成型时使用的陶泥含水 量要少,这样可以强化 支撑造型的力量与降低 变形的几率。
制作步骤
第三步
泥板成型法适合制作上 下造型差别不大的器形, 不论方形还是圆型器形 都基本直上直下,不适 合如葫芦状的曲线器形。 但可以利用切割拼接, 和制造丰富的肌理、花 纹来丰富器形的外观。 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当 工具,在泥板上留下不 同的纹理(我拜托老妈 勾了许多细毛线杯垫, 目的是拿来拓印花纹)。 除了表面修饰,在器形 底部刻上作者的姓名和 日期,也使作品更有亲 切感。
陶艺设计与制作-5 泥板成型 1
![陶艺设计与制作-5 泥板成型 1](https://img.taocdn.com/s3/m/41a3a6619b6648d7c1c7467c.png)
3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4/8/2012 10:48 PM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
本方法适于制作较大面积的泥板。 本方法适于制作较大面积的泥板。 1、将陶泥放在板上,用手掌将粘土压扁。 、将陶泥放在板上,用手掌将粘土压扁。 2、在粘土的两端各放置一块所需泥板厚度等厚的木 、 用擀泥棍前后滚压,直至压到和木条厚度相同为止。 条,用擀泥棍前后滚压,直至压到和木条厚度相同为止。 3、卷成筒状,拍打成需要的造型,并进行整理及抛 、卷成筒状,拍打成需要的造型, 光。
9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4/8/2012 10:48 PM
思考题 1.泥板成型适宜做哪些陶艺 制品? 制品?
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工程系
10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4/8/2012 10:48 PM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泥板成型
邸永江 yjdee@
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材料工程系
1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4/8/2012 10:48 PM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泥板成型法的基本工艺技法。 .了解泥板成型法的基本工艺技法。 2.掌握泥板成型法制作陶艺作品的方法。 .掌握泥板成型法制作陶艺作品的方法。
4/8/2012 10:48 PM
五、实验记录
1.构思的过程及构思的陶艺作品造型中哪些部分适 . 合采用泥板成型; 合采用泥板成型; 2.采用泥板成型的具体工艺过程; .采用泥板成型的具体工艺过程; 3.干燥操作过程; .干燥操作过程; 4.泥板成型体会。 .泥板成型体会。
材料与加工工艺之陶艺技法 (1)
![材料与加工工艺之陶艺技法 (1)](https://img.taocdn.com/s3/m/7b68cc4414791711cc7917c9.png)
3.擀压法 利用特制圆形木棒或钢管擀压泥团,泥团容易成板状。还可用不同厚 薄的术条做泥板厚薄标尺,使泥板的厚度均匀。因擀压祛压力大,面也宽,可制作 较大的泥块。泥板擀压好后,可在表面放置麻布.纤维网,树叶等材料.能在泥板 表面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图161)
图177B 用手指夹住边缘,便捏 塑边转动
图177C 对雏形进行调整
第三节 捏塑成型
图177D 直至捏塑完成
图177E 烧制后的捏塑成型作品
第三节 捏塑成型
2.捏塑黏结成型 将复杂的陶艺造型分解成若干小段来捏塑,并相互黏结。首先 用手将立体部分的泥团捏塑成筒形,再捏塑出第二段,迅速与第一段黏结。每黏结一 段,要及时对造型进行调整,依此类推。黏结好大的形体后,表面可作一些点缀装饰, 达到设计的要求,直至作品完成。(图l78A-D)
第一节 现代陶艺的泥条盘筑成型
二、泥条盘筑成型的制作手法 泥条盘筑成型的制作步骤相对严谨,大致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在转盘上放置木板,木板上放一张报纸,以防止作品底部与木板黏结,
也可以防止作品在干燥过程中底部收缩开裂。 其次 ,将泥料搓成圆条,圆条的粗细由作品的大小决定,一般直径在0.5-
1.5cm左右。先用泥条在报纸上摆放出作品的底部外形,然后层层向内叠加,盘卷 成圆饼状,并将泥条之间用手抹平,使其相互结合紧密,再用手拍打成需要的底部 厚度。在已完成的底部边缘用泥条层层向上盘筑,每盘筑一层需用手扶住外形。
2. 线形装饰:在泥条盘筑的过程中,根据作品外观效果的需要,泥条可上可下, 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可横可竖、可宽可窄,从而使不同的盘筑手法筑出的线型变 化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图157)
制陶基本技法:泥板成型
![制陶基本技法:泥板成型](https://img.taocdn.com/s3/m/8b15903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7.png)
制陶基本技法:泥板成型
制陶基本技法:泥板成型
泥板成型,顾名思义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
造。
最初可以从圆柱体或方盒形开始,熟练以后再作一些复杂的作品。
滚泥板时,应把泥块
放在一块布上进行,从泥块的中心向四周扩散,注意泥的厚度要适合所做作品的需要。
由于
泥板成型,顾名思义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造。
最初可以从圆体或方盒形开始,熟练以后再作一些复杂的作品。
滚泥板时,应把泥块放在一块布上进行,从泥块的中心向四扩散,注意泥的厚度要适合所做作品的需要。
由于泥板面积大,不易直立,在陶艺制作时可以利用一些辅助手使其成型。
泥板法创作的作品特点是间接、明快。
制作时利用泥的柔软性,可以像布一样成型,而利用泥板的硬特点时又可把它当木板一样来成型。
制作案例:
把泥片置于枝叶上将报纸放在泥板中将泥片卷成羊的体形捏出尾巴、脚和颈的形状用一小泥片卷出羊头的形状将羊头粘结好,并调整刻画鼻子、眼睛、角、耳等细部形状。
泥板成型雕塑的表现特性
![泥板成型雕塑的表现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c16f245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b.png)
泥板成型雕塑的表现特性
泥板成型是雕塑家和陶艺家常用的制作方式之一,可以制作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雕塑
作品。
泥板成型所体现的表现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态多样性
泥板成型可以制作出各种形态的雕塑,包括立体雕塑、平面浮雕、低浮雕、高浮雕等
形式。
这些形态多样的雕塑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和艺术要求。
二、表现技巧的灵活性
泥板成型可以通过切割、添加、拉伸、压平等操作手法,将泥板塑造成任意所需要的
形态,并可以随时更改雕塑形态。
这种灵活的表现技巧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空间和
想象空间,在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观点时提供更多的手段。
三、材质的本质特征
泥板成型所使用的材质为泥土,具有其独特的本质特征。
泥土材料具有柔软、易塑性、变形性等特征,同时这些特征也成为泥板成型所能表现的特有特征。
并且泥土材料在焙烧、绘画等方面的处理,也可以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表现变化。
四、表现主体的塑造
泥板成型的表现主体可以是人物、动物、风景或抽象题材等,不仅具有表现事物外形
和形态的功能,还可以表现事物内在的气质、情感和精神品质,这是其它制作工艺无法比
拟的优势。
五、表现手法的多样化
在泥板成型雕塑制作过程中,艺术家可以创造性地运用切、拼、抽象等表现手法,通
过处理材料、构图、运用色彩等多方面表现手法来创作作品,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探究性
的制作方式。
从而能够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内涵。
六、风格的多样性。
陶艺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陶艺的制作方法和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0447f34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e.png)
陶艺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陶艺制作方法分别为泥条盘筑成型法、手捏(雕塑)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印模(印坯)成型法、拉坯成型法、泥浆铸件成型法。
陶艺制作过程步骤有以下几步。
1、拉坯成型是利用拉坯机产生的离心运动,在旋转过程中,对含水半固化状态的泥料按照设计构思拉伸成型。
2、泥板成型用泥板制作陶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形成较大的完整的表面,成型速度较快。
泥板成型技术要求很高。
要做好泥板成型作品,必须掌握好泥板制作,对所用泥料的感知,泥板结合等技术问题。
3、泥条盘筑,泥条法是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
泥条可以是经手搓成,也可以通过压泥条工具挤压成型。
4、素坯彩绘——用颜料在素烧的花瓶、碗、盘、罐等器物(素坯)上绘画。
5、素烧:等泥坯晾干后进行装窑,并进行第一次素烧,烧到800度左右,使泥坯硬化,再等待冷却,出窑。
6、上釉,素烧过的瓷胎可以进行上釉,先施内釉。
7、正烧,上好釉的瓶子需要再次装入窑中,并进行正烧,正烧需要烧制高温,一般在1280度到1310 度之间。
8、贴花:如瓶子需要商标、酒精度等其他文字说明或图案类的丝网印刷内容,则在烧成的瓶子表面贴上釉上彩的花纸,再放入烤炉进行烤花,大概烤到700 -800 度左右。
(完整版)陶艺成型技法
![(完整版)陶艺成型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3b47f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c.png)
(完整版)陶艺成型技法陶艺的成型技法摘要:精美的陶艺离不开手艺人娴熟的手法和独具匠心的创意,本文就将介绍四种基本的陶艺的成型技法。
关键词: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石膏模具成型本学期很高兴选中《走进考古学》这门课,上了一学期的课,映像最深的还是去历史学院“玩泥巴”。
第一次进文科的实验室,虽然做出来的东西很丑,但内心还是有些小激动的。
所以我就打算以“陶艺的成型技法”作为这个课的报告。
陶艺成型是陶瓷形体形成的一种工艺过程,陶瓷造型丰富多样,不同造型的器皿其成型工艺手段也不尽相同。
在陶艺制作中,较为常见的成型工艺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条盘筑成型、石膏模具成型等。
这些陶瓷成型工艺自成一格,各具工艺成型特点。
接下来就是泥条盘筑成型、泥板成型、石膏模具成型、拉坯成型的制作技法以及各种成型技法的特点。
一、泥条盘筑成型1.简介泥条盘筑成型是最古老的一种成型手段,远在新时期时代的陶器就采用此方法成型。
泥条盘筑成型是将泥料搓成均匀的圆条,在根据所需形体造型一层层叠加或用一根长泥条作螺旋形向上盘旋筑造成型的一种技巧。
2.方法1)先把泥条搓好,保持泥条粗细均匀。
2)把泥条连接在一块事先做好的器底泥片上,并用手指在里面把它压紧。
3)根据造型再一层一层盘高,注意胚体里面抹平,以使泥条之间连接更紧。
3.注意事项1)每层泥条之间要按抹结实,否则会因烧制而开裂。
2)作品盘筑到一定高度后,如遇底面未干,造成重心不稳、作品变形或倾斜等问题,应立即停止盘筑,先将正在盘筑的上边接口用塑料布扎紧,保持接口的潮湿,干燥一段时间,待底面有一定强度后再继续盘筑。
3)较大作品的泥条盘筑容易产生中心不稳和向外倾斜的问题,在盘筑外形的同时需要在作品内从下至上盘筑泥撑,泥撑能使外形保持平衡。
4)每层泥条的干湿度要均匀,否则会因收缩不一致而开裂。
5)泥条较干,可用毛笔把接头泥涂于泥条与泥条之间,以增强黏度。
4.特点泥条盘筑成型的自由度和随意性较强,在陶艺形体造型中的宽容度较大,便于塑造比较复杂的形体。
陶艺方法泥片成型法
![陶艺方法泥片成型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51121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2.png)
陶艺方法泥片成型法
陶艺方法中的泥片成型法是一种常见的手工艺技术,也是制作
陶器的重要步骤之一。
泥片成型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泥坯,首先,需要准备好适合制作陶器的黏土泥块。
这
些泥块需要经过搓揉和揉捏,使其成为柔软、均匀、无气泡的泥团。
2. 切割泥片,将泥坯切割成所需形状和大小的泥片。
这可以通
过使用陶轮、切割工具或者手工方式完成。
3. 成型泥片,将切割好的泥片放在平坦的工作台上,然后利用
手工或模具等工具对泥片进行成型。
可以利用手指、刀具、模具等
对泥片进行塑形,使其成为所需的形状,例如碗、盘、壶等。
4. 平整修饰,在泥片成型后,需要对表面进行修饰和处理,以
确保其外观和质地达到要求。
可以利用刮泥刀、水刷、抛光石等工
具对泥片表面进行修整和抛光处理。
5. 干燥和烧制,成型完成的泥片需要进行适当的干燥和烧制。
在干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湿度和温度,避免出现开裂或变形。
而
烧制则是将泥片放入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以使其成为坚固的陶器。
泥片成型法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技术,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
经验积累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和窍门。
通过这种方法制作的陶器,
不仅具有独特的手工艺美感,也能展现出艺术家的创意和技艺。
同时,这种制作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自然材料的认识和运用,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四节泥板成形法
![第四节泥板成形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eed2c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3.png)
第四节泥板成形法[教学目标]:1、了解泥板的几种制作方法。
2、能够用泥板成形的方法制作各种容器。
[教学重点]:方形器的制作。
[教学难点]:制作过程中,泥板的连接和物体的塑造。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等[课前准备]:陶艺工具、造型泥[教学过程]:泥板成型法在陶艺制作中以其效果特殊,制作快捷,深受陶艺制作者的欢迎,它是通过将陶泥擀制成板,然后粘接,其作品可在陶板表面制作出多种肌理效果。
其视觉效果硬朗、变化丰富,是现代陶艺表现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可制作小型作品,也可以制作大型壁画。
但这种制作方式,较其它成型方法,在干燥时易开裂变形,在烧制过程中破损率也较高,这主要是由于收缩率不同造成的。
在制作器型时,其全部所需陶板应干湿度一致,在晾置泥板时,应两面同时干燥。
这样泥板就不易变形,在粘接后,应放置在背风处慢慢干燥。
通过对其特点的了解和掌握,不断总结经验,毁损率也会大大下降。
制作泥板时,要注意厚薄均匀。
制作泥板的方法很多,有拍制法、滚压法、切割法等。
利用泥板制作陶器,其应用相当广泛,从平面到立体,变化多端,根据泥板的湿度可以随意变化。
半干的泥板,可以用来制作一些挺直的器物;湿软的泥板,则可以做成自由而柔美的造型。
它是一种较能拓展人的想象和创意的陶器成形法,也是一种具有高度自由的成形手法。
一、泥板的制作制作泥板时,首先根据制作器物的大小,确定取多少泥,然后再根据所制作器物的形状,把泥揉压成大概形状,最后,运用拍制法或滚压法或切割法制成泥板。
制作时注意泥板的厚薄要均匀。
1、拍制法将泥揉压成立方形——先用木搭子圆弧的一面拍打——翻转,防止和台面黏合——再用木搭子平的一面拍打——拍制泥板时,不断翻转——完成2、滚压法取一块泥,用手掌推压——用手掌一侧打薄泥块——在泥块两边放上等厚木条——用木棍滚压——从中间分别向前后两端滚压——完成3、切割法制一方形状泥块——在泥块两边放上厚度相同、数量相等的木条——用钢丝紧靠木条逐层由外向里切割——切割成若干片——完成二、方形器的制作方形器物轮廓分明,给人以刚劲有力的感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
泥板雕刻步骤
![泥板雕刻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1a586e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d.png)
泥板雕刻步骤
泥板雕刻是一种古老而精细的艺术形式,常用于制作印章、壁画和装饰品。
下面是泥板雕刻的基本步骤以及一些拓展信息:
1. 准备材料:首先,准备一块平坦的泥板,通常使用黏土或陶土制成。
确保泥板表面光滑,没有明显的凹凸不平。
2. 设计图案:根据自己的想法或需求,设计出要在泥板上雕刻的图案。
可以使用纸和铅笔来绘制初步的草图,然后将其转移到泥板上。
3. 雕刻工具:选择适当的雕刻工具,比如刻刀、锥形工具和刷子。
刻刀通常用于切割和雕刻直线和曲线,而锥形工具和刷子用于细节和纹理的描绘。
4. 开始雕刻:根据设计图案,轻轻地开始在泥板上刻划线条和图案轮廓。
要小心操作刻刀,以免弄伤手指或损坏泥板。
5. 添加细节:完成基本的轮廓后,可以继续雕刻细节,如纹理、阴影和深度。
通过改变工具的角度和力度,可以获得不同的效果。
6. 清洁和修整:雕刻完成后,用刷子或湿布轻轻地清除泥板上的灰尘和残渣。
然后检查并修整任何不完美的地方。
7. 干燥和固化:让雕刻作品在室温下自然干燥,通常需要几天或更长时间。
在干燥的过程中,泥板会逐渐变得坚硬并固化。
8. 上釉和烧制(可选):如果你想给你的泥板雕刻作品增加亮丽的色彩和光泽,可以在雕刻完成后进行上釉,并将其放入窑炉进行烧制。
烧制过程中,泥板会经历高温,使釉料和泥板结合在一起。
泥板雕刻需要耐心和技巧,但通过不断练习和尝试,你可以创造出独特而精美的作品。
无论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还是手工制作的乐趣,泥板雕刻都可以让你发挥创造力,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陶艺主要成型的方法四种
![陶艺主要成型的方法四种](https://img.taocdn.com/s3/m/2b32ac3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4.png)
陶艺主要成型的方法四种1、泥板成型法:泥板成型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工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造。
泥塑成型的特点是能够保持塑造的外在肌理和创作痕迹,造型也不用考虑翻模对造型的影响,比较随意,具有较强的原始艺术表现力,与雕塑有异曲同工之感。
2、拉坯成型法:拉坯是利用旋转的力量配合双手的动作,再拉坯机上将泥团拉成各种形状的成型方法。
拉坯成型简单易学,造型丰富,是现代陶艺极为普遍的成型方法。
它体现了作者对泥料性质、成型技法以及对艺术形态的掌握程度,是艺术设计能力的几种体现。
3、手捏(雕塑)成型法:手捏、雕塑成型法是制作陶艺最原始、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河南、河北地区瓷窑捏塑小玩具也惹人喜爱,以白釉黑釉者较多,如动物中的长脖子高头小羊、卷毛张口坐狮,形象生动有力而不觉夸张。
4、泥塑成型:利用泥塑的方法进行陶艺成型,由于整个造型是实心的,所以也叫做实泥成型。
泥塑成型的特点是能够保持塑造的外在肌理和创作痕迹,造型也不用考虑翻模对造型的影响,比较随意,具有较强的原始艺术表现力,与雕塑有异曲同工之感。
5、陶艺:广泛讲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
从历史的发展可知,“陶瓷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
它与绘画、雕塑、设计、以及其他工艺美术等有着无法割舍的传承与比照关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
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的矛盾与碰撞。
诸如“何谓陶艺”,“陶艺与陶瓷艺术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问题的基本的问题,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统一认识和标准。
陶艺制作技法——泥板法
![陶艺制作技法——泥板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9e22b165ce0508763213e8.png)
陶艺的泥板法制作教学时间:2课时连上教学地点:张家港市博物馆东山遗址展厅教学目标:通过与博物馆的合作,把课堂设到博物馆的东山遗址展厅,让学生直接面对8000年前的张家港文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感,同时由石器时代的陶器直接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对劳动的兴趣,养成在思考中劳动,在劳动中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东山遗址概况、石器时代的陶艺制作、泥板法制作动物教学难点:和博物馆联系,取得博物馆的支持,课堂和博物馆的设施设备的衔接,一个班的学生组织、借用场地及路上安全、用陶土塑造动物形象。
教学准备:学校:陶艺工具、转台、泥浆、毛笔、粉煤灰、稻草、麦杆、黄沙、废报纸、木屑、电脑博物馆:投影仪、移动黑板、领导、相关考古技术人员、讲解员主要教学方法:参观、听解说、讨论、比赛、讲述、演示、欣赏、实践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20分钟)(一)上课之前,学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东山村遗址。
注意两个问题。
(博物馆讲解员讲解)①东山遗址属什么时代的什么文化遗址?②东山遗址的主要出土文物有哪些?(二)教师上课①你吃过饺子吗?②你会包饺子吗?会包饺子的同学举手(二)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包泥饺子比赛,看哪一组派出的选手包的又快又好。
(上台)(三)学生评分,教师讲评,导入新课包泥饺子难度不大,只要用泥片,包住泥馅成半月形即可,那么用这种方法包其它的造型可不可以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种陶艺制作技法——泥板法(动物)教学方法和手段:①各种教具预先准备好②提问③泥料、工具预先准备1-18、19-36、37-最后,分三组④板书课题(电脑打出)二、讲述新课(20分钟)(一)概念: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或者压泥机把泥先压成泥板,然后将其塑造成形体的手法。
(二)有了包水饺的基本功,我相信来学习今天的泥板法造型会显得比较自如,加上上一节课学习了手捏法造型,而且比较了手捏法造型中有一种技法与泥板法很相似,我们再来学习时一定会游刃有余的。
a陶艺:泥板成型
![a陶艺:泥板成型](https://img.taocdn.com/s3/m/903b4781b9d528ea81c77970.png)
陶艺:泥板成型一、教材分析:泥板成型的方法是通过各种不同形状的平板泥片,相互粘接,做出各种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器物,这是手工制瓷和制陶业中广为应用的成型方法之一。
如瓷器中的方瓶、六角瓶、天圆地方瓶都是用此法制成的,在陶器中的运用则更为广泛,无论是圆的、扁的、高的、矮的、抽象的、写实的、几乎全用泥板成型的方法。
因为它能最充分地表现作者的创作意图,赋予作品无限的生命力,给人们以似曾相识的亲近感,耐人寻味的好奇感,别出心裁的独特感。
二、学生状况分析教材里的“陶艺——泥板成型”只是做为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下的一个方面,仅仅是让学生去尝试一下陶艺的一些简单技法和感受一下陶艺的魅力。
初中预备班(六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创作热情,也有一定的主见。
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陶艺制作技法之后,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在与土、水、火的不断交往中,表露自己的感情,获得愉悦的情绪。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陶艺作品艺术特点和基本成型方法,对现代陶艺的基本表现风格有所认知。
过程与方法:感受泥性,以泥板成型的陶艺制作技法为手段,自由发挥创作,制作一个陶艺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历史悠久的传统陶艺的同时感受现代陶艺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四、教学重点:泥板成型的制作技法。
五、教学难点:作品的造型。
六、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泥料、拍子、转盘等七、教学过程(一)英文导入、激发情感。
1、教师在黑板上写英文单词china :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读这个单词好吗?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中国2、同学们都不知道吧?“china”还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瓷器。
3、有谁知道马可波罗的故事吗?总结:中国有着9000多年的制陶历史,中国的陶瓷艺术长期影响着世界各地陶瓷艺术的发展。
今天,我们继续来感受陶文化。
说明:由china这个单词中,我们发现,“陶瓷”竟然和“中国”是同一个单词,可见陶瓷艺术在我国的历史是多么的悠久,曾经是多么的辉煌,加上马可波罗的故事,已经大大的吸引了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祖国艺术愧宝的好奇心。
陶艺方法泥片成型法
![陶艺方法泥片成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fbae4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5.png)
陶艺方法泥片成型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陶艺是一门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通过泥土和火的结合,艺术家们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作品,包括陶罐、花瓶、雕塑等。
在陶艺制作过程中,泥片成型法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法,通过将泥坯切割成片状,然后通过拼接、压制、拉拽等方式进行成型,最终形成所需的作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陶艺方法泥片成型法的制作过程。
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泥片成型法制作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包括陶泥、陶轮、刻刀、刷子、拼接液等。
选择好适合制作的陶泥,比如黏土、州子土等,然后将陶泥揉搓成坯子。
接下来,开始将揉好的陶泥进行均匀的搓揉,直至泥坯达到适合制作的硬度和柔软度。
一般来说,泥片成型法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切割泥坯、拼接成型、修饰表面、干燥、烧制等。
第一步是切割泥坯。
将揉好的陶泥放在工作台上,用刻刀或刷子将陶泥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可以根据设计的图纸或者想象中的形状进行切割,保持边缘整齐,厚度均匀。
第二步是拼接成型。
将切割好的泥片进行拼接,可以采用交叉、平铺、叠合等方式进行组合。
在拼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拼接液来帮助泥片的粘合,确保拼接牢固。
要注意保持泥片之间的间距和比例,以确保整体形状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第三步是修饰表面。
在拼接成型后,可以利用工具和手指对作品进行表面的修饰和塑造。
可以使用刻刀、刷子等工具对表面进行处理,使其更加光滑、细腻或者增加纹理等效果。
也可以通过拉拽、压制等方式进行形状的调整和修饰,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立体感。
第四步是干燥。
制作完成后,将作品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进行晾干。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等待,以确保作品干燥均匀,避免在烧制过程中出现开裂或者变形等情况。
最后一步是烧制。
待作品完全干燥后,将其放入窑中进行烧制。
烧制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陶泥材料和作品的大小来确定,一般来说,烧制的温度会逐渐升高,直至达到所需的烧制温度。
烧制完成后,等待作品冷却后取出,便完成了整个制作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艺的泥板法制作
教学时间:2课时连上
教学地点:张家港市博物馆东山遗址展厅
教学目标:通过与博物馆的合作,把课堂设到博物馆的东山遗址展厅,让学生直接面对8000年前的张家港文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感,同时由石器时代的陶器直接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对劳动的兴趣,养成在思考中劳动,在劳动中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东山遗址概况、石器时代的陶艺制作、泥板法制作动物
教学难点:和博物馆联系,取得博物馆的支持,课堂和博物馆的设施设备的衔接,一个班的学生组织、借用场地及路上安全、用陶土塑造动物形象。
教学准备:
学校:陶艺工具、转台、泥浆、毛笔、粉煤灰、稻草、麦杆、黄沙、废报纸、木屑、电脑
博物馆:投影仪、移动黑板、领导、相关考古技术人员、讲解员
主要教学方法:参观、听解说、讨论、比赛、讲述、演示、欣赏、实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20分钟)
(一)上课之前,学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东山村遗址。
注意两个问题。
(博物馆讲解员讲解)
①东山遗址属什么时代的什么文化遗址?
②东山遗址的主要出土文物有哪些?
(二)教师上课
①你吃过饺子吗?
②你会包饺子吗?会包饺子的同学举手
(二)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包泥饺子比赛,看哪一组派出的选手包的又快又好。
(上台)
(三)学生评分,教师讲评,导入新课
包泥饺子难度不大,只要用泥片,包住泥馅成半月形即可,那么用这种方法包其它的造型可不可以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种陶艺制作技法——泥板法(动物)
教学方法和手段:
①各种教具预先准备好
②提问
③泥料、工具预先准备1-18、19-36、37-最后,分三组
④板书课题(电脑打出)
二、讲述新课(20分钟)
(一)概念: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或者压泥机把泥先压成泥板,然后将其塑造成形体的手法。
(二)有了包水饺的基本功,我相信来学习今天的泥板法造型会显得比较自如,加上上一节课学习了手捏法造型,而且比较了手捏法造型中有一种技法与泥板法很相似,我们再来学习时一定会游刃有余的。
思考:
东山遗址的出土陶器上为何有许多肌理?这些肌理是如何形成的?
讲解员公布答案。
为了不使我们单一颜色的泥在制作动物时显得过于单调,一般我们先把泥进行肌理处理,(亦可后来补上)以便更能够表达一些主题的特征。
例如:(老师讲解示范)
①先铺上制作肌理的物体,如粉煤灰、黄沙、麦杆等。
②打出一小块一小块泥片慢慢铺在上面,然后用木锤或手掌拍打,使其合并成一大块。
③掀出泥板,肌理就印上去了。
(三)做完泥板还仅仅开了一个头,关键的是我们要如何利用这块泥料来完成一件动物造型。
我们以骆驼造型为例。
①首先制作一块肌理泥板,用粉煤灰铺底,然后瓷泥铺上去,用手拍打成泥片。
注意,粉煤灰不应平铺,要有厚薄变化,这样整个泥板肌理有亮暗变化。
②报纸衬在里面,用泥包裹成一个不规则椭圆作骆驼身体。
③用①②的方法再做个颈部,注意,体量较小的可以不用报纸衬,形体狭长些。
④用手捏法制作一个头,撒上粉煤灰(不必具像)
⑤配上驼峰,四肢及颈部的驼毛,撒上粉煤灰调整一下,一只卧着的骆驼就完成了。
(四)基本技法是这样,但各人有各人的一套制作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地摸
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几位著名陶艺家进行泥板法造型的创作(罗小平、孟庆祝、周国桢)
教学方法和手段:
⑤概念
⑥摄像机采集图片,电脑打出
⑦示范
⑧示范
⑨播放录像
三、学生实践,教师巡迥辅导(25分钟)
①作业:学习制作泥板法动物造型,自己选择肌理,动物造型
②注意造型不一定很具像、完整,但粘上结时要在接缝处涂一遍泥浆,以免脱落
③通过老师、考古技术人员及讲解员的分别指导和示范取得专业技术的提升。
④拍摄学生作业情况,供小结时与博物馆出土文物进行比对、讨论。
教学方法和手段:
⑩打出参考图片
⑾播放背景音乐,拍摄学生作业情况
四、小结(5分钟)
①与出土文物进行比对,老师与博物馆领导、讲解员共同评讲一些优秀作业
②学生提出一些制作中的问题向博物馆相关考古技术人员请教。
③小结,布置下一堂课学生自己需要准备的一些工具
教学方法和手段:
⑿讨论
五、结束(10分钟)
①整理泥料、工具
②按博物馆的要求全体学生参与打扫卫生、恢复课前原样
③下课
教学方法和手段:
⒀博物馆领导和讲解员、老师考评最后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