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及注释
五年级必背古诗译文注释
![五年级必背古诗译文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963633d52cc58bd63186bd6a.png)
五年级必背古诗一《少年行》其一唐王维原文: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注释:1.新丰:古县名,汉置,治所在今陕西省临潼(tóng)县东北。
新丰镇古时产美酒,谓之新丰酒。
2.斗(dǒu)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钱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形容酒的名贵。
斗是古代的盛酒器,后来成为容量单位。
3.咸阳:秦朝的都城,故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二十里,此借指唐都长安。
游侠:游历四方的使客。
4.意气:指两人之间感情投合。
5.系(xì)马:拴马。
译文:新丰镇酿制的美酒价格非常昂贵,喝一斗就要花上十千钱;来这里喝酒的大多都是长安城里的少年游侠。
朋友遇到一起,又意气相投,总免不了相互举杯痛饮,把马牢牢地拴在酒后旁的垂柳树上,一醉方休,不醉不归。
二竹里馆唐王维原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⑴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幽深的竹林。
⑵啸(xiào):长声呼啸。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⑶深林:指“幽篁”。
⑷相照:与“独坐”对应.译文: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三相思唐:王维原文: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2、采撷:采摘。
译文:晶莹闪亮的红豆,产于岭南;春天来了,该长得叶茂枝繁。
愿你多多采摘它,嵌饰佩带;这玩艺儿,最能把情思包涵!四采莲曲唐刘方平原文: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赏析】《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
历来写采莲曲的很多,但写得出色也颇不容易。
而这首小诗只用了二十个字就维妙维肖地塑造了一个可爱的采莲劳动妇女形象。
五年级上册全部古诗和文言文
![五年级上册全部古诗和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d8a0c12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1.png)
五年级上册古诗(11首)和文言文(2篇)古诗1、蝉 [唐] 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垂緌饮清露”,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3d09e2bcd0d233d4b14e69d4.png)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1、《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名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诗句意思: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年轻时不知道勤奋学习,年老时读书就晚了。
赏析:《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
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2、《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注释:乡关:即故乡、家乡。
桑梓地:喻故乡,此典故出自《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意思是家乡的桑村与梓树是父母种的。
桑:桑树。
梓:梓树名句: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诗句意思:孩儿立志好好学习,走出家乡,有出息了再回家乡。
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归故里,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随。
赏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言志诗。
起首两句所表述的诗意,思想鲜明、气势雄伟、铿锵有力。
“立志出乡头”的毛泽东,用“学不成名誓不达”的绝唱,表明了他求学的坚决、志向的高远。
后两句将上述诗意向更深的意境进行挖掘,动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手法,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归故里,人生行至何地自有青山随的诗意。
使我们从秀美的诗句中,自然而然地发出寓意深远的感叹,从而受到启迪。
3、《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舍弟:这里指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和古诗
![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和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9cd9172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1.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和古诗一、必背古诗。
- 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解析:- 王安石这家伙啊,当时他从京口到瓜洲,这俩地方就隔了一条江呢。
他心里还惦记着钟山,也就隔了几座山的距离。
你看他说“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可太妙了。
他之前想了好多字,什么“到”啊、“过”啊之类的,都不如“绿”字来得鲜活。
就好像春风是个神奇的画家,一下子就把江南岸给染绿了。
最后他还望着明月,心里想着啥时候这月亮能照着自己回家呢。
这诗啊,就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原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解析:- 张籍在洛阳城里啊,一感受到秋风,就想家了。
他想写封信回家,可是心里的想法太多太多了,就像一团乱麻。
好不容易写完信,又担心自己写得太匆忙,好多话没说清楚。
你看,送信的人都要出发了,他又把信封打开,再检查检查,这细节描写得特别生动,把那种对家乡亲人深深的思念和牵挂表现得淋漓尽致。
- 原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解析:- 纳兰性德这一路可不容易啊,走了一程又一程的山路,过了一条又一条的河,朝着榆关那边走去。
到了晚上,好多好多营帐里都亮着灯。
然后夜里又刮风又下雪的,这风雪声太吵了,把他思乡的心都搅得没法入睡。
他就想啊,自己的故乡可没有这么讨厌的风雪声呢。
这首词通过描写旅途的艰辛和风雪的聒噪,突出了他远离故乡的那种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二、必背课文片段。
- 原文(部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五年级上册必背的古诗译文和注释
![五年级上册必背的古诗译文和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37eee30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1.png)
五年级上册必背的古诗译文和注释《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释: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jiè):凭借。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注释:乞巧节: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旧时风俗,妇女们于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织女学巧,谓乞巧。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比喻多。
译文: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
本来。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们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译文: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
邸(dǐ):旅店。
西湖:杭州的著名风景区。
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及释义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及释义](https://img.taocdn.com/s3/m/b15372fd19e8b8f67c1cb9e9.png)
泊船瓜州【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西江夜行【唐】张九龄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梦李白二首·其二【唐】杜甫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灞上秋居【唐】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随园诗话【清】袁枚飞云倚岫心常在,明月沉潭影不流。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长安春望【唐】卢纶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北宋】刘著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
倒流河汉入杯盘。
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示儿【南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五年级必背古诗词注释和译文
![五年级必背古诗词注释和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dc15453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d.png)
五年级必背古诗词注释和译文五年级的学生们在学习古诗词时,不仅要背诵原文,还应该理解其含义和背后的文化背景。
以下是一些五年级学生必背的古诗词,以及它们的注释和译文:1. 《静夜思》- 作者:李白- 注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译文:床前明亮的月光,让人误以为是地上的霜。
抬头看向天空中的明月,低下头来思念远方的家乡。
2.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注释: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译文:阳光照耀着香炉峰,升起紫色的烟雾。
远远望去,瀑布像挂在前面的河流上。
水流从高处直泻而下,仿佛是银河从天上倾泻下来。
3. 《春晓》- 作者:孟浩然- 注释: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译文:春天的早晨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亮,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啼鸣。
夜里听到风雨的声音,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风吹落。
4.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注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译文:太阳依着山头慢慢落下,黄河滚滚流入大海。
想要看得更远,就要再上一层楼。
5. 《江雪》- 作者:柳宗元- 注释: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译文:所有的山都不见鸟儿飞翔,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只有一位老翁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6.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注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译文:慈爱的母亲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孩子缝制衣服。
临行前仔细地缝补,担心孩子迟迟不归。
7. 《绝句》- 作者:杜甫- 注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飞向蓝天。
窗户映着西岭千年不化的雪,门外停泊着来自东吴的万里船。
8. 《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注释: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11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11首详细讲解及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2305a2866edb6f1aff001fce.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11首1、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
【简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
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
“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词(6篇)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词(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eb0cfa8762caaedd33d4e5.png)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词(6篇)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词(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注释1.少府:官名,即县尉,掌管一县的治安和军事。
之:去,往。
之任:去就任。
蜀川:泛指蜀地。
2.阙:古代宫门两旁的望楼。
城阙:这里指长安。
辅三秦:以三秦为辅,即在三秦的拱卫下。
三秦:指古代秦国的地域,在今陕西一带。
秦朝灭亡后,项羽将秦故地分为雍、塞、翟三国,后世遂称这一带为三秦。
3.五津:蜀中的长江自湔堰至健为一段有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合称为五津。
4.宦游:为了做官而远游四方。
5.比:古代五家相连为比。
比邻:近邻。
这两句化用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6.无为:不要,不用。
歧路:岔路,指分手的地方。
译文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词(2):青玉案元夕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星如雨:指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宝马雕车:装饰华美的车马凤箫声动:奏起的音乐,凤箫:箫的美称,传说萧史与妻弄玉居凤台,曾吹箫引来凤凰。
玉壶光转:月光随月亮而慢慢移动鱼龙舞:指舞鱼形,龙形的灯蛾儿,雪柳。
黄金缕:都是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戴的装饰品。
以彩绸或彩纸做成。
此指盛装的妇女。
五年级上古诗26首带注释和翻译
![五年级上古诗26首带注释和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0934c797f1922791788e82c.png)
1.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鸟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1.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2.江枫:指“江村桥”和“枫桥”。
3.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衰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3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暴露了单于的军队想要趁夜色潜逃的阴谋。
将军率领轻骑兵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刀。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单于(chan yu ):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1.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2.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5题临安邸(南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1.临安:南宋的都城,今浙江省杭州市。
2邸(di); 旅店。
6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山坡田野向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南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最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及注释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ab5f1f8a227916888586d71f.png)
一、山亭夏日[唐]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二、夏意[宋] 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篥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译文:小院幽深寂静,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窗外的石榴花盛开,透过垂挂的竹帘,映红了虚堂。
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正是中午时分,我一觉醒来,耳边传来黄莺儿断续的啼唱。
三、闲居初夏午睡初期[宋] 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四、望天门山[唐]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五、秋山[唐] 张籍秋山无云复无风,溪头看月出深松。
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六、竹枝词·白帝城头春草生[唐] 刘禹锡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译文:时值春天,白帝城的城头百草茂盛,白盐山下的长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的民歌(日子过得如鱼得水),在陌生路上匆匆赶路的外乡人,听到这当地的民歌就产生了思乡情怀。
七、送沈子福归江东[唐]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译文:杨柳飘拂的渡头行人稀稀疏疏,船夫摇荡着双桨一直驶向临圻。
只有相思的别恨像无边的春色,不论江南江北时刻送您把家归。
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f252ebe928ea81c759f57817.png)
赏析: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2、《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千寻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寻等于八尺。
缘:因为。
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句意思:
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
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赏析:
这首绝句,是王安石早看在浙江做地方官时的作品。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久别重逢长谈畅饮,心中重温着往日的恩情。
月亮皎洁星星稀疏,乌鸦向南飞去。
绕着大树徘徊不止,有哪个枝头是可以依附的呢?
高山从不满足于自己的高大,大海从不满足于自己的深广。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赏析:
这首诗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抒发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用四言体写来,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诗的开头情绪稍嫌低沉,但整首诗的基调还是昂扬奋发的,在这点上和《龟虽寿》有点类似。按诗意划分,每八句一节,共四节。
契(qiè挈)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
旧恩:旧日的情谊。以上四句是作者希望久别的朋友远道归来。
匝(zā扎):周。
名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诗句意思:
面对美酒伴以高歌,人生短暂岁月几何?
好像晨间的露水一般,过去荒废的日子已经太多,所剩下的已经不多......
部编版五年级古诗注释+译文
![部编版五年级古诗注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a7d1d771fe910ef02df820.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古诗注释+译文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注释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峻工于1985年。
之:到达。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
尽:没了,消失了。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
辞:辞别。
2.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妇女望着秋月穿针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注释乞巧节: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旧时风俗,妇女们于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织女学巧,谓乞巧。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3.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
大宋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注释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4.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五年级上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注音加注释
![五年级上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注音加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ba2ddd5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a.png)
五年级上下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注音加注释这里为您提供五年级上下册中部分必背古诗词,带有拼音和注释,供参考:1.《泊船瓜洲》(bó chuán guā zhōu)bó chuán guā zhōng lǐ shuǐ tōng泊船瓜洲泊船停cǎo mù zhī biān huà kōng hǎi草木之边画空海yīyuè guīlái zhǎng fú róng一月归来涨幅容bù zài huái shībàn gǔ lǐng不在淮诗伴古领注:该诗描写了诗人停船在瓜洲岸边,看到草木丛生,遍野鲜花,春水上涨,春光融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绪。
2.《春晓》(chūn xiǎo)chūn mián bù jué xiǎo fēng qiáng春眠不觉小风墙huā zhīlíng yǔ zhuǎn fāng shuāng花之凌雨转方双qíng què sōng qiáng cái duò lǜ情雀松强才堕绿chūn chūn yòu bèi yǔ dī shuāng春春又被雨低双注:该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鸟儿啼叫,风雨交加,落花满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喜爱和感慨。
3.《回乡偶书》(huí xiāng ǒu shū)shào xiāng féng xiāng lǎo dào huán少相逢乡老道还bái fà dēng kōng gǎn jiù yán白发登空感就言wú yì xiāng féng shuí wéi gǎn无易相逢谁为感qīng shān xiàng jiù bù xiāng jiàn清山向就不相见注:该诗描写了诗人回到故乡,看到物是人非,感慨万千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岁月的感慨。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注释+译文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注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39585ed4d8d15abf234e1c.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注释+译文1蝉【唐】虞世南垂纟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注释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
2 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宝宝巴士 - 奇妙唱古诗译文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妇女望着秋月穿针乞巧,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注释乞巧节: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旧时风俗,妇女们于这一天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织女学巧,谓乞巧。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比喻多。
3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宝宝巴士 - 奇妙唱古诗译文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注释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
本来。
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
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4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及注释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b5b64c5f0b1c59eef8c7b4dd.png)
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 只是把春天 消息来报。 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 中笑。
成的桥。 ⑾ 寒:心里害怕,有一丝寒意。 ⑿ 三军:指的是红军的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
和第四方面军。后来通常用“三军”来泛指全军。而不 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 下军的三军。
⒀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 【译文】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 困苦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 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写 出了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 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 比喜悦的心情。
卜算子 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忆是县崖百丈冰, 犹有花
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 在丛中笑。
【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
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 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 无奈太匆匆。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 ⑴ 难:艰难险阻。 ⑵ 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
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⑶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⑷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
不断的样子。 ⑸ 细浪:小浪花。 ⑹ 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⑺ 走泥丸:小泥球在脚下滚过去。 ⑻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⑼ 暖:温暖。 ⑽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十首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十首](https://img.taocdn.com/s3/m/7385e9b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d.png)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十首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解析:王安石站在瓜洲渡口,看着京口和瓜洲就隔了一条江水,而他的家乡钟山也没多远,就隔了几座山呢。
这里的“一水间”和“只隔”都感觉距离很近。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可太妙了,据说他这个“绿”字改了好多遍才定下来的。
这个“绿”字让整个江南春天的画面一下就活灵活现了,好像能看到春风吹过,江南大地慢慢变绿的样子。
最后他望着明月就想啊,啥时候这月亮能照着我回家呢,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赏析:在洛阳城里啊,秋风一吹,张籍就想家了,想写封信回家。
可是心里的想法太多太多啦,就像一团乱麻。
好不容易写完信,又担心匆匆忙忙写的信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全说出来。
送信的人都要出发了,他又把信封打开再检查检查,这个细节特别生动,就像我们现在有时候发个消息,发出去又觉得没说全,再补充点内容一样,把那种对家乡亲人浓浓的思念和牵挂表现得很到位。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解析:纳兰性德走了好远好远的路,翻山越岭,渡河过水的,朝着榆关那个方向走。
到了晚上,好多好多营帐都点起了灯,那场面还挺壮观的。
但是晚上呢,风雪交加,这个声音太吵了,把他思念家乡的心都搅乱了,连梦都做不成。
他就想啊,自己的家乡可没有这种风雪吵闹的声音,这就把他在旅途中对家乡的思念写得很真切,让我们能感受到他那种远离家乡的孤独和惆怅。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赏析:你看那原野上,青草像毯子一样铺开,有六七里那么长呢。
傍晚的时候,晚风吹来,牧童吹着笛子,时不时传来三四声悠扬的笛音,就像一幅很美的田园画。
这个小牧童啊,黄昏后吃饱了饭,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光下睡觉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
及注释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一、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精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二、夏意
别院深深夏篥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译文:小院幽深寂静,我躺在竹席上,浑身清凉;窗外的石榴花盛开,透过垂挂的竹帘,映红了虚堂。
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正是中午时分,我一觉醒来,耳边传来黄莺儿断续的啼唱。
三、闲居初夏午睡初期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四、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五、秋山[唐] 张籍
秋山无云复无风,溪头看月出深松。
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六、竹枝词·白帝城头春草生 [唐] 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译文:时值春天,白帝城的城头百草茂盛,白盐山下的长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的民歌(日子过得如鱼得水),在陌生路上匆匆赶路的外乡人,听到这当地的民歌就产生了思乡情怀。
七、送沈子福归江东[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译文:杨柳飘拂的渡头行人稀稀疏疏,船夫摇荡着双桨一直驶向临圻。
只有相思的别恨像无边的春色,不论江南江北时刻送您把家归。
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九、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十、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译文:山涧中的流水,静悄悄的,绕着竹林流淌。
竹林西畔,那繁花绿草,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晃。
我坐在茅屋檐下,整天看着这明媚的春光;夕阳西下,耳边听不到一声鸟鸣,山中显得格外的静寂幽旷。
十一、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译文: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红艳艳的开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着旁边的悬崖峭壁。
一位姑娘看见了,认为丈夫的喜爱如同这桃花转瞬即逝,而无限的忧愁就如这源源不断的江水。
十二、题张司业[宋]王安石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译文:苏州张司业诗名老道,写出的乐府大家都说妙如神。
看起来很平常其实很奇险挺拔,写成好像容易实则很艰辛。
十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十四、泛舟[宋]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
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
十五、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译文:一对对燕子,你们什么时候飞回来的?小河两岸的桃树枝条浸在水里,鲜红的桃花已经开放。
下了几天雨,河水涨起来淹没了小桥,人不能过河,正在这时候,一叶小舟从柳阴下缓缓驶出。
十六、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译文: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
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
这情景真叫人意惹情牵,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
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十七、湖上暮归 [元] 春阴柳絮不能飞,雨足蒲芽绿更肥。
政恐前呵惊白鹭,独骑款段绕湖归。
十八、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译文: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十九、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唐]李白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译文:北方的胡虏在三川一带纷乱如麻,中原地区的人民争相南奔避难,似晋朝的永嘉之难。
如果起用东山谢安石来辅佐平叛,一定能为君在谈笑中扫靖胡沙。
二十、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二十一、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二十二、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二十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二十四、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二十五、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译文: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着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二十六、夜到渔家
渔家近秋水,水上槿扉开。
地寂月初到,溪寒潮不来。
村沽惟白杜,野坐只青苔。
为说芙容好,明朝未可回。
二十七、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二十八、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译文:经过战争的疲劳的壮士非常的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
即便江东的子弟现在还在,但是,谁能保证他们为了项羽而卷土重来?
二十九、官仓鼠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译文:官府粮仓里的老鼠,肥大得像量米的斗一样,看见人来开启粮仓也不逃走。
守卫边疆的将士没有粮食,辛劳的老百姓正在挨饿,是谁天天把官仓里的粮食送入你们这些官仓老鼠嘴里去的呢?
三十、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