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海啸灾害
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全套教案
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全套教案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1 自然灾害的定义与分类1.2 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影响因素1.3 自然灾害的防范与应对措施第二章:气象灾害2.1 洪涝灾害2.2 干旱灾害2.3 台风灾害2.4 冰雹灾害第三章:地质灾害3.1 地震灾害3.2 滑坡灾害3.3 泥石流灾害3.4 地面塌陷灾害第四章:海洋灾害4.1 海啸灾害4.2 风暴潮灾害4.3 海浪灾害4.4 海洋污染灾害第五章:生物灾害5.1 森林火灾5.2 草原火灾5.3 病虫害灾害5.4 鼠害灾害第六章:洪水灾害的防治6.1 洪水灾害的成因与影响6.2 洪水预警与监测技术6.3 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6.4 洪水灾害的应急响应与恢复重建第七章:干旱灾害的防治7.1 干旱灾害的成因与影响7.2 干旱监测与预警技术7.3 抗旱措施与水资源管理7.4 干旱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与对策第八章:台风灾害的防治8.1 台风灾害的成因与影响8.2 台风预警与监测技术8.3 台风防御措施与应急预案8.4 台风过后的工作重点与灾后重建第九章:地震灾害的防治9.1 地震灾害的成因与影响9.2 地震监测与预警技术9.3 地震紧急救援与灾后重建9.4 地震灾害的防范措施与公众教育第十章: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防治10.1 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与影响10.2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10.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与应急预案10.4 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防范意识与社区参与第十一章:海洋灾害的防治11.1 海洋灾害的成因与影响11.2 海洋灾害的监测与预警11.3 海洋灾害的防范措施与应急响应11.4 海洋环境保护与恢复第十二章:生物灾害的防治12.1 生物灾害的成因与影响12.2 生物灾害的监测与预警12.3 生物灾害的防治措施与生态修复12.4 生物灾害的公众教育与参与第十三章:森林火灾的防治13.1 森林火灾的成因与影响13.2 森林火灾的监测与预警13.3 森林火灾的防范措施与应急响应13.4 森林火灾的生态恢复与长期防护第十四章:城市自然灾害的防治14.1 城市自然灾害的特点与挑战14.2 城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警14.3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与建设14.4 城市居民的教育与参与第十五章:自然灾害的综合防治与可持续发展15.1 自然灾害综合防治的理念与方法15.2 自然灾害管理与应急体系建设15.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应用15.4 案例分析:自然灾害防治的成功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本全套教案《自然灾害与防治》涵盖了多种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影响以及防治措施。
高中地理《水文灾害》
水文灾害水文灾害包括陆地上发生的洪涝灾害等,以及海啸、风暴潮等海洋灾害。
一、洪水灾害洪水灾害属于洪涝灾害,洪涝灾害除了洪水灾害外,还包括涝渍灾害。
首先介绍洪水灾害与涝渍灾害的区别。
洪水灾害是指由降水过多、冰雪融化等原因造成的江河洪水泛滥,进而形成的灾害。
涝渍灾害是指在洼地地区积水难以及时排出所形成的灾害。
由于二者往往接连发生在同一地区,所以常统称为洪涝灾害。
下文对洪水灾害进行介绍。
按照成因,洪水灾害可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
我国洪水灾害发生东多西少,平原多山地少。
这是由洪水灾害的发生条件所导致的。
洪水灾害发生的自然条件包括:1.气候条件:降水季节及年际变化大的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如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等。
我国东部季风区易发生洪水灾害。
2.地形条件:平原地区地势低平,不利于排水,容易发生洪水灾害,例如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易有洪水灾害发生。
人类活动也可能对洪水灾害的发生产生影响。
由于森林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能“削峰补缺”,湖泊也能在洪水发生时发挥其蓄洪作用,因此人类的滥砍滥伐、围湖造田等活动也使得洪水灾害更易发生。
二、海啸灾害海啸是由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海底山体滑坡等引起的海水长周期波动,能够引起近岸海面的大幅度涨落。
海啸传播速度快,可达700km/h以上,波长极长,对海上航行的船只影响不大。
海啸形成的基本条件如下:1.发生在深海。
因为深海海底上方有巨大的水体,而海啸发生需要大规模的水体扰动。
2.海底地震等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这样才能产生足够大的水体扰动。
3.开阔、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这样才能使得海啸波进入岸边时波速变小、波高陡增。
三、风暴潮灾害风暴潮是指由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造成强风和气压骤变,并叠加在天文潮上导致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
我国沿海各省份均有风暴潮灾害发生,其中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浙江等)遭受风暴潮不利影响最为显著。
四、其他海洋灾害一览除了海啸和风暴潮,海洋灾害还包括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地盐渍化、咸潮入侵、赤潮、绿潮、海冰等。
海洋灾害
海啸过后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破坏性地震海啸发生的条件是:在 地震构造运动中出现垂直运动;震源深度小于20-50公里;里氏震级要大于6.50。而没有海底变形的地震冲击或 海底弹性震动,可引起较弱的海啸。水下核爆炸也能产生人造海啸。尽管海啸的危害巨大,但它形成的频次有限, 尤其在人们可以对它进行预测以来,其所造成的危害已大为降低。
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质原子核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资源、海洋 开发、海洋环境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最终又将危害人类自身。
一、局部海域水体富营养化;
二、由海域至陆域使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三、海洋生物死亡后产生的毒素通过食物链毒害人体;
四、破坏海滨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使旅游景区失去应有价值。
人们在海上和沿海地区排污可以污染海洋,而投弃在内陆地区的污物亦能通过大气的搬运,河流的携带而进 入海洋。海洋中累积着的人为污染物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危害深远。自然界如火山喷发、自然油溢也造成 海洋污染,但相比于人为的污染物影响小,不作为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一种物质入海后,是否成为污染物,因物质的性质、数量(或浓度)、时间和海洋环境特征而异。有些物质, 入海量少,对海洋生物的生长有利;量大,则有害。如城市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工业污水中所含的铜、锌 等元素就是如此。
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关系十分复杂,任何一种海洋和大气现象的出现,对全球各个不同地区的影响也不尽相 同,厄尔尼诺现象也是如此。既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不同地区的大气和 海洋。它的出现,往往使南美洲西海岸形成暴雨和洪水泛滥,给东南亚、澳大利亚和非洲带来的却是干旱少雨。 厄尔尼诺年西太平洋台风位置偏东偏南,生成及登陆我国数量减少,夏季东北气温偏低,已为我国不少专家所证 实。但是年度和夏季降水多少及旱涝分布,不同地区和不同学者结论不尽一致,甚至大相径庭。这与资料年限不 等和分析着眼点不无关系。
自然灾害防范应对---海啸
海啸一、海啸是如何形成的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的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
海啸是由一系列海浪组成的,从海啸的第一个浪头到达岸边到整个海啸结束,持续时间可达好几个小时。
海啸的能量惊人,重达数吨的岩石混杂着船只、废墟等会随着海浪的运动向内陆前进数千米,甚至会沿着入海的河流逆流而上,沿途地势低洼的地区都将被淹没。
海啸发生在大量海水突然被置换或转移时,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个,包括地震活动、海下的山崩以及宇宙天体的影响。
地震活动是海啸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当地震在深海海底或者海洋附近发生时,地壳运动造成海底板块变形,板块之间出现滑移,造成海水大量逆流,并引发海水开始大规模的运动,形成海啸。
海底山崩塌方则是因地震或海底火山爆发所引发,山崩塌方落下的沉积物和岩石也会导致海水大规模的运动,从而引发海啸。
因宇宙天体的影响而诱发海啸的情况最不常见,陨石坠落海洋中会激起波浪,当陨石激起的波浪的能量足够强大时,也会引发海啸。
曾发现地球上小行星撞击痕迹的科学家表示,35亿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引发的大海啸曾经吞噬了整个地球,除了最高的山脉外,巨浪淹没了地球上的一切,受大海啸影响,大陆海岸线发生巨变,陆地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走向毁灭。
海啸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海浪,而是一系列海浪,也被称之为“波列”。
海啸波的长度可达到100千米左右,最长相隔时间可达到一小时。
在海啸灾难中,最初的海浪并不一定最具有破坏性。
海啸能够在不损失大部分能量的情况下席卷整个海洋,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向非洲方向推进了5000千米左右,抵达非洲时的能量仍足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海啸并不是潮汐。
在开阔的海域,海啸在海面上的高度可能不到30厘米,这也就是为什么水手很难意识到海啸发生。
但强大的冲击波能快速穿过海洋,速度有时与一架商用喷气式客机相仿,一旦抵达海岸附近的浅水域,海啸的速度便会减慢。
海啸在海面上的速度超过海底,导致海平面急剧上升。
第三章 海啸灾害 PPT
4、海啸的类型(p113)
(1)近海海啸:本地海啸,海底地震发生在离海岸 几十千米或一二百千米以内,海啸波达到沿岸的时间 很短,只有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很难防御,灾害极大。
(2)远洋海啸:从远洋甚至横越大洋传播过来的海 啸波,波长可达几百千米,周期为几小时,在传播过 程中能量衰减很少,因而能传播到几千千米以外仍能 造成很大的灾害。
第二节 海啸的特点(p115)
一.海啸的特点 1、海啸波的波长非常长
2、能量大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近海地震海啸能量: 震中区100km长、10km宽、2km厚的水体抬高了5米 E=mgh=1024(erg) 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 1025(erg) 海啸的能量相当地震波能量的1/10
相当于3座 100×104kw 的发电厂一 年的发电量
震级
断层运动方向
➢只有7级以上的大地震才能产生海啸灾害,小地震 产生的海啸形不成灾害。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发布海啸警报的必要条件:海 底地震的震源深度小于60km,同时地震的震级大于 7.8级。
➢只有那些海底发生激烈的上下方向位移的地震才产 生海啸
• (3)开阔并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
海啸要在陆地海岸带造成灾害,该海岸 必须开阔,具备逐渐变浅的条件。
3. 传播的速度快
海啸是海洋中的浅水波,波长>>海水深度。
特点:(1)没有色散,不同频率波的传播速度相同
(2)传播速度只与海水深度有关
v gh
海水深5000m,海啸波的速度为232m/s;835km/h;喷气式飞机 若近岸海水深100m,海啸波的速度为31.3m/s;112.7km/h;高速 公路汽车
海啸的产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深海 深海海底上面具有巨大的水体,地震释放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巨大 水体的波动能量。 (2)大地震
灾害概论第三章练习卷
C.地壳内的褶皱构造核部
D.岩浆沿板块内的地幔柱喷发至地表而形成火山
★标准答案:A,B,D
☆考生答案:
5. 下列属于火山喷出物的有
A.火山弹
B.水蒸气
C.碎屑流
D.岩浆
☆考生答案:
2. 岩浆
★标准答案:地面下熔化的岩石。
☆考生答案:
3. 岩浆作用
★标准答案:当岩浆产生后,在通过地幔和/或地壳上升到地表或近地表的途中,发生各种变化的复杂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考生答案:
4. 死火山
★标准答案: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在人类历史时期从来没有活动过的火山。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3. {夏威夷群岛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4. {中酸性岩浆喷发为主的火山,因岩浆流速较慢,喷发时释放的气体量较多,往往呈爆炸式喷发。
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
六. 论述题 (共1题)
1. 火山的喷发物有哪些?它们各自对环境和人类有什么影响?
★标准答案:火山喷发物主要有火山气体,如SO2、CO2;火山灰、火山渣等高温固体物质;火山碎屑流、火山熔岩等流动性物质。
影响:火山气体等温室气体导致酸雨灾害;火山灰、火山渣等高温固体物质灼伤生物,破坏建筑;火山碎屑流、火山熔岩等流动性物质掩埋、燃烧路上所有物体。但是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使土壤肥沃,带来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旅游资源、同时是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特点的研究窗口等。
一. 单选题 (共5题)
自然灾害第三章海啸灾害演示课件
海啸的产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深海 深海海底上面具有巨大的水体,地震释放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巨大水体的波动能量 (2)大地震 只有7级以上的大地震才能产生海啸灾害,小地震产生的海啸形不成灾害。太平洋海 啸预警中心发布海啸警报的必要条件:海底地震的震源深度小于60km,同时地震的 震级大于7.8级。 并不是所有的深海大地震都产生海啸,只有那些海底发生激烈的上下方向位移的地 震才产生海啸。 (3)开阔并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
海底大滑坡
3 000人死亡
2004年12月26日 印度尼西亚
>10
地震
283 000人死亡 15
第3章 海啸灾害
1755年里斯本地震和海啸
地震震级8.4~8.7之间,非洲 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产生
16
第3章 海啸灾害
1960年智利大地震及其引发的夏威夷海啸
从5月21日凌晨开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发生了世界地震史上罕 见的强烈地震。震级之高、持续时间之长、波及面积之广,实属少有。大地震一直 持续到6月23日,在前后1个多月的时间内,先后发生了225次不同震级的地震。震 级在7级以上的有10次之多,其中震级大于8级的有3次。
第3章 海啸灾害
一、海啸
1、什么是海啸
Tsunami:日文,tsu汉字是津,表示港湾;nami汉字是波,表 示波浪。港湾中的波浪大部分产生于深海地震,能量巨大。
海啸应急预案
海啸应急预案海洋是地球上最壮观的自然景观之一,然而,海洋也隐藏着巨大的力量。
海啸,作为一种毁灭性的海洋灾害,给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相关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制定和实施海啸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就海啸灾害的特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海啸灾害的特点海啸灾害是由地震、火山喷发、海底滑坡或其他海底地质运动引起的巨大海浪。
与其他自然灾害不同,海啸的危害范围广、速度快、破坏力强。
一旦海啸发生,其初期的预警时间非常有限,往往只有几分钟到几小时。
因此,海啸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至关重要。
二、海啸应急预案的制定1. 制定责任机构:在制定海啸应急预案时,需要明确责任机构和各部门的职责。
通常,海洋气象部门负责海底地质运动的监测和预警;民政部门负责指挥和协调救援工作;地方政府负责组织转移人员和提供临时避难所等。
2. 建立预警系统:海啸的预警至关重要,可以通过监测地震活动、海洋气象条件等来进行预测。
因此,在海啸应急预案中,需要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并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相关部门。
3. 制定疏散计划:面对海啸威胁,及时疏散人员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关键。
因此,应急预案中需要制定详细的疏散计划,包括疏散路线、疏散点位、疏散时间等,以确保人员能够快速有效地撤离危险区域。
4. 加强公众教育:公众教育是预防和应对海啸灾害的重要环节。
在应急预案中,应包括加强公众教育的措施,例如开展海啸演练、制作宣传材料等,以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海啸应急预案的实施1. 及时预警和信息传递:一旦监测到海啸迹象,海洋气象部门应立即发出预警信息,并确保信息能够迅速传递给相关责任部门和居民。
同时,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2. 快速响应和救援:地方政府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和物资,展开救援工作。
民船、救生艇等船只可以被调度到灾区,协助疏散和救援工作。
此外,医疗队伍、食品、饮水和医疗设备等紧急物资也应及时运送到受灾地区。
自然灾害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1、相比其他星球,地球具有哪些特点使它适合人类居住?(1)首先,地球距日距离适中,不太近,也不太远。
这样就有利于接受适中的光照,给植物提供太阳能,让其自如利用进行光合作用。
而且太阳能够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此外,太阳辐射还能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运动的主要动力。
所以,地球距离太阳适中的距离,使地球得到稳定的太阳光照,是适合人类居住的重要条件。
而其他的星球,距日距离不是太远,就是太近。
(2)其次,宇宙上的行星运动都有相同的特点: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并且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这也就形成了地球安全的空间运动轨道,有利人类生存。
这是地球适合人类居住的外部条件。
而地球自身也拥有优越的、其他星球不具备的生命存在条件。
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生命的活动需要的能量是通过新陈代谢供给的,而过冷或过热的环境都不利于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也就不利于生命的正常活动。
所以,适宜的温度是生命活动必需的。
对地球上的生命而言,大气层保护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
而地球上有合适的大气和重要的大气层保护。
它可以挡住来自宇宙空间强烈的紫外线,让地球上的生命免遭伤害;它可以挡住大部分撞向地球的陨石,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它可以使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均匀散发,避免了地球温度的剧烈变化(3)生命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有充足的水分,也为生命提供了适合生存的条件。
(4)地球是太阳中唯一具有板块构造的行星。
正是板块构造把构成生命基础的营养物质和其他物质送进行星内部,然后再回到地表。
(5)地球是唯一拥有一个氧气占五分之一的大气圈的行星。
这种氧气是由单细胞生物在漫长的历程中产生的,他反过来刺激了多细胞生物的演化。
2、什么力量驱使地球内部产生高温,地球通过什么方式和外部进行热量交换?原因:地球内部最高的温度在地核中,温度产生的原因是万有引力的作用,使地球内部物质挤压,压缩后产生的高温。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以及地球转动和其他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
常见的海洋灾害(第1课时)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中图版2019)
海洋 灾 害
①修建、加固海堤等提高抵御能力
防御
②建设潮位监测体系,实现对潮位长期、连续、实时的监测 ③建设风暴潮的预报与预警;
④加强保护珊瑚礁、红树林、防护林带的建设;
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
风暴
11
自然灾害与 防治
随堂练习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 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东 南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 (1)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 分析其原因。
141.5°~142°E)沿海区域。2011年3月11日发 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级9.0级,震中38.1°N、 142.6°E,震源深约20千米)引发巨大海啸,使 甲地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 的自然原因。
答案要点:(本次地震震级大,震源较浅,)甲地距离震中较近,海啸到达的时 间短;(3分)位于外宽内窄的海湾的“项部”,海啸向陆地方向推进时,受海湾 形状影响,越向内侧浪越高(海啸波高越高),流速越快,冲击力越大(使海啸 的巨大能量集中于更小的范围内释放),对甲地的破坏格外严重。(7分)
成因 强烈大风扰动。
危害 潮位升高→侵蚀海岸,冲毁堤坝、码
头、港口等→洪水淹死人畜; 淹没农田、道路、房屋等,破坏基础 设施,造成人员伤亡; 引发疫情等传染疾病; 海水入侵,引起土地盐碱化; 造成水体污染等;
海洋灾害
由于强烈大风扰动, 引起海岸水面异常 升高,海水漫溢上
陆的现象。
风暴
11
自然灾害与 防治
季节:主要集中夏、秋季节。 原因: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河流入海流量大, 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
防治海啸灾害的措施
防治海啸灾害的措施概述海啸是由于地震、火山喷发或海底滑坡等原因引起的海底地壳运动,产生的大规模海浪。
海啸具有破坏性,对人类和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灾害。
为了减小海啸灾害造成的损失,各国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治海啸灾害的措施。
1. 建设海啸预警系统海啸预警系统是防治海啸灾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测地震、海底地壳变动和海洋波浪等参数,预测海啸的发生和到达时间,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使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避灾措施。
海啸预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数据传输系统和预警发布系统等组成部分。
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共同建设完善的海啸预警系统。
2. 建设防护设施沿海地区应当建设起足够强度的防护设施,以减轻海啸对人类和财产的影响。
防护设施包括堤坝、防潮墙、堰坝等。
这些设施能够在海啸来临时,阻挡海水的冲击,减小海啸所带来的破坏力。
此外,也可以采取人工种植海岸植被的方式,增加沿岸的固体结构物,以吸收部分海啸的冲击力。
3. 加强公众教育公众教育是防治海啸灾害的一种重要手段。
人们应当了解海啸的形成原因、预警信号以及逃生和自救的方法等知识。
通过举办演习、培训等活动,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从而减少海啸灾害造成的伤亡和损失。
4. 增强城市抗灾能力海啸灾害对城市的破坏力较大,因此增强城市的抗灾能力非常重要。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增强城市的抗灾能力: -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和抗涌能力,确保建筑物在海啸到来时能够保持稳固。
- 制定完善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避免在高危地区兴建重要建筑物。
- 加强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如水电站、港口等。
保证这些设施在海啸来临时能够正常运行。
- 制定紧急救援预案,确保海啸灾害发生后能够及时组织救援行动。
5. 国际合作海啸是全球性灾害,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加以防治。
各国应当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相互借鉴经验,共同研究防治海啸的措施。
同时,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国际合作机制,加大海啸预警和防护设施建设的投入,共同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海啸灾害。
海啸PPT课件
8
海啸的类型
• 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 • 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 • 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 • 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 • 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 • 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说,地震海啸是海
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 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 “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在太平洋,海啸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小时 两三百公里到1000多公里。海啸不会在深 海大洋上造成灾害,正在航行的船只甚至 很难察觉这种波动。海啸发生时,越在外 海越安全。
• 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
变浅,波高骤增,可达20至30米,这种巨 浪可带来毁灭性灾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6
海啸来袭之前,海潮为什么先是突然退到 离沙滩很远的地方,一段时间之后海水才重 新上涨?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4
15
16
17
18
19
20
海啸的预警
2004年 12月 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 腊岛西北近海 8.7级地震海啸,造成了巨大 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和地震海啸 灾难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复发周期较 长,这就极易导致人们思想麻痹,放松警 惕。 1960年智利近海 8.9级大地震海啸越 洋奔袭,太平洋沿岸多个国家受害, 40年 后印尼近海的 8.7级地震海啸再次给人类造 成重大损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
9
下降型”海啸
• 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
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 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 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 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 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 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 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 类型。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求助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求助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求助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求助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灾前准备和灾中应急——————情景导入先思考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
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携手,共同防灾减灾.思考探究:你能说出哪些有关自然灾害救援与救助的措施?提示:在灾害来临之前,积极准备,备好防灾物资;在灾害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灾后,要积极行动,进行灾后恢复重建.——————基础知识要记牢 -—————-一、灾前准备1.内容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2.核心任务储备救灾物资。
3.我国的救灾物资储备(1)救灾物资分类:生活类物品、救生类物品、医用物品、取暖御寒类物品.(2)十个国家级储备基地: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
二、灾中应急1.含义指在灾害发生和灾情形成过程中立即采取的行动和对策。
2.最主要目的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减少灾害影响和危害。
海啸ppt幼儿课件
目录
• 海啸的简介 • 海啸的危害 • 如何预防海啸 • 海啸发生后的应对措施 • 海啸的预防和应对案例
01
海啸的简介
海啸的定义
01
海啸是一种由海底地震、火山喷 发或水下塌陷等自然灾害引发的 巨大海浪,通常波高超过7米,波 长可达数百公里。
02
海啸是一种全球性的自然灾害, 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巨大 的破坏和损失。
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发布的海啸预警信息,确 保第一时间获取预警通知。
了解预警级别和应对措施,根据不同预警级别采取相应防范 措施。
学习正确的逃生方法
学习海啸发生时的正确逃生路线和避难场所,掌握必要的 自救和互救技能。
在学校、家庭等场所进行演练,提高应对海啸的应急反应 能力。
建立防灾减灾意识
了解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和危 害,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积极参与学校、社区等组织的防灾减 灾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自我保护意 识和能力。
04
海啸发生后的应对措施
保持冷静,迅速行动
遇到海啸时,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们需要知道,慌乱和惊慌只会 让情况更加危险。
VS
一旦意识到海啸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 ,应立即采取行动,按照老师或家长 指示的路线撤离。
生物种群减少
海啸对海洋生物种群的影响是长 期的,会导致一些物种的数量减 少甚至灭绝。
对环境的危害
生态平衡破坏
海啸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导 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整个生态系 统的稳定。
环境污染
海啸可能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海洋 ,如油污、化学物质等,对海洋环境 造成严重污染。
03
如何预防海啸
及时了解海啸预警信息
海啸发生后,该救援队迅 速赶到灾区,展开救援行 动。
自然灾害海啸文字介绍
自然灾害海啸文字介绍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那让人又惊又怕的海啸呀!海啸啊,就像是大海突然发起了脾气,那可是超级厉害的呢!你想想看,平静的海面一下子就像被激怒的巨兽,掀起惊天巨浪,疯狂地冲向岸边。
这就好比是一群巨人在赛跑,那气势汹汹的架势,谁能挡得住呀!海啸来的时候可不会跟你打招呼说“嘿,我来啦”。
它可能前一秒还风平浪静,下一秒就忽地一下冲过来了。
那场景,真的就像一场毫无预兆的噩梦。
它能把海边的房子像玩具一样轻易地冲走,那些平日里坚固无比的建筑,在海啸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些关于海啸的报道和视频,那场面真的是让人终身难忘。
巨大的海浪像一堵堵水墙,铺天盖地地涌过来,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汽车被卷起来,树木被连根拔起,那破坏力简直惊人!这时候你就会想,大自然的力量咋就这么强大呢?咱再打个比方,海啸就像是一场超级大的恶作剧,只不过这个恶作剧可不是闹着玩的,是会带来巨大灾难的。
它能在一瞬间改变很多人的命运,让好好的家园变得面目全非。
那遇到海啸该咋办呢?首先咱得保持冷静,别慌了神。
要是在海边感觉到地面开始晃动,或者看到海水不正常地退去,那就得赶紧往高处跑啦,可别傻乎乎地还在那看热闹。
跑的时候也得机灵点,别磕着碰着了。
而且平时咱们也得有点防范意识呀,多了解了解海啸的知识,知道怎么应对。
就像咱们出门要带伞以防下雨一样,对海啸也得有点准备。
海啸虽然可怕,但咱也不能被它吓倒呀!咱们要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要做好应对各种灾害的准备。
毕竟,生活还得继续,咱们可不能被一个海啸就给打垮了呀!总之,海啸是个厉害的角色,但咱们也不是吃素的!只要咱们有勇气、有智慧,就一定能在它面前保护好自己和我们的家园!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地理知识知识:海岸侵蚀的凶猛力量——海啸
地理知识知识:海岸侵蚀的凶猛力量——海啸海岸是地球表面重要的自然地理形态之一,而海岸线的形成与演化则是地球地貌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岸侵蚀是海岸线演化的主要过程之一,而海啸则是海岸侵蚀的凶猛力量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讲述海啸的成因、影响以及预防与减灾工作。
一、海啸的成因海啸是指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滑坡、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导致海洋水位瞬间上升形成的大规模波浪。
其规模通常都非常庞大,能够在瞬间冲击到数百米高的海边,甚至对远离海岸的地区也会产生影响。
海啸的形成过程其实非常复杂,一般发生在深海,而水位的突然上升是由于地震产生的巨型地震海啸或者火山地震海啸,而这种上升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能量释放后,地震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交错的地球内部发生反射、折射和衍射,形成了长波,当长波传到浅海和海岸地带时,它们被压缩,波高剧烈增大,造成了海水的瞬间上升,形成了海啸。
二、海啸的影响海啸对海岸地带的冲击非常强烈,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其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破坏性强:海啸造成的破坏力非常强,它能够将海岸线的建筑物、人类文化遗产以及沙滩等一切固定在地面上的器物都扫荡一空,耕地和林地遭受到海水侵蚀,重要的交通、水利、电力等设施遭到严重损坏。
2.受害人数众多:海啸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伤害非常大,它会导致大量人员死亡、受伤和失踪,严重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
3.影响海洋生态:海啸能够带来巨大的浪涛,它不仅能够破坏海岸线的景观,还对海中的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严重影响到生物多样性。
三、预防与减灾工作针对海啸的出现,应该全面加强海洋灾害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告诉周边居民该怎么排避,以减轻灾害的影响。
同时,对那些风险极高的区域加强监控,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提醒居民防范。
此外,增加科普宣传,让人们更加了解海啸知识,以便能够更好地做好防范、减灾和自救工作。
海岸侵蚀是一个比较复杂,长期的地貌演化过程,较难通过人为干预进行改善。
6海啸灾害
200年 3分钟
印尼苏门答腊附近海域深 海大地震发生在印度-澳洲 板块和亚洲板块的俯冲带 上(红线所示,箭头表示 俯冲带向苏门答腊岛倾斜, 白圈代表这次地震的震 中),两个板块几乎互相 垂直与俯冲带运动,每年 俯冲的水平速度分量为5260mm/年,
在这次地震中,苏门答腊西 缘岛屿向西南水平移动了 20米。若以60 mm/a 的俯 冲速度计算,该断层已闭锁 了200多年积累的能量在3 分钟释放出来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1694-1778)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是崛起大国葡萄牙衰落的重要原因。这次地震影响到 西方的文化,特别是西方哲学。
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近海大地震产生的海啸袭击了北塔古斯河岸 (North Tagus River)。
达尔文在他的探险日记中记载了1835年智利大地震产生的海啸。
1896.06.15
日本本州
24
1933.03.02
日本本州
>20
1946.04.01
阿留申群岛
>10
1960.05.13
智利
>10
1964.03.28
阿拉斯加
6
1992.09.02
尼加拉瓜
10
1992.12.02
印度尼西亚
26
1993.07.12
日本
11
1998.07.17 巴部拉新几内
12
亚
2004.12.26
SSaatteSe((lalclcltiioetot(eleuculiotrIrIemutmtereImtasasegyasgygyeeDDeDooioiigggffiiiBBttBtaaaAAlAllNGNGNGDloDDAllbooAAeAbb)CAeAeE))CCHEEHH
海啸灾害能量来源有哪些
海啸灾害能量来源有哪些
海啸灾害一直以来都是危害很大的自然灾害,海啸一般都是地下发生地震引起的,那么海啸灾害能量来源有哪些?一起通过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
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
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
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约六、七年发生一次。
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
而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日本是全球发生地震海啸并且受害最深的国家。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
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温馨提示,海啸灾害能量来源上面都有介绍,让越来越多人对其海洋灾害小知识有所了解,还需要对其海啸预测与逃生常识等进行了解,就是不错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传播的速度快
海啸是海洋中的浅水波,波长>>海水深度。
特点:(1)没有色散,不同频率波的传播速度相同
(2)传播速度只与海水深度有关
v gh
海水深5000m,海啸波的速度为232m/s;835km/h;喷气式飞机 若近岸海水深100m,海啸波的速度为31.3m/s;112.7km/h;高速 公路汽车
隆起型地震海啸机理
1)地震引起大范围海底地壳急剧上
升,海水也随着抬升,在重力作用下, 海水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
2)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能量集中,波高
骤增,可达20-30m,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灾害。
在深海,海啸的波长很长,速度快。当海啸波传播到近岸浅水水 域,波长变短,但进入浅海后,因海水深度急剧变浅,前面的海 水波速减慢,后面的高速海水向前涌,就象无数汽车发生不断的 追尾一样,结果波高急剧增加,最大波高可达几十m,这种几层 甚至十几层楼高的“水墙”冲向海岸。
3、把海啸灾害减到最小
开展经常性的海啸知识宣传和教育; 有效的减灾行动;
社会团体和各级政府应该有应急预案;
社会公众要有防灾意识
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
海水退之后,为什么还要保持警惕?
海啸自助防护指南
海啸来临前的预兆 1. 海滩出现大量深海鱼类。
深海鱼类出现在海滩,是海啸等海洋异常活动的预报。
不能给落水者饮酒,饮酒只能 使热量更快散失,给落水者适
如果落水者受伤,应采取止
当喝一些糖水,可以补充体内 的水分和能量。
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 重伤员则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中国的海啸
亚洲东部有一系列岛 弧,从北往南有勘察 加半岛、千岛群岛、 日本群岛、琉球群岛、 菲律宾群岛,这一系 列岛弧屏蔽了中国的 大部分海岸线 中国海域大部分是浅 水大陆架地带,向外 延伸远,海底地形平 缓开阔,不像印度尼 西亚等地震海啸影响 程度较大的地区,海 底逐渐由浅变深,中 间没有一个平缓的缓 冲带。
1755年里斯本地震和海啸
地震震级8.4~8.7之间,非洲板 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产生
首先袭击近 的地方,然后 向外袭击较远 的地方;
海啸的高度 取决于海底地 形而非震中距。
1960年智利大地震及其引发的夏威夷海啸
在智利近海发生了大地震,震级9.5。 大震过后,接踵引发了大海啸。海啸波以每小时几百公里的 速度横扫了太平洋沿岸,速度达750km/时,波高最高达25米, 把智利的康塞普西翁、塔尔卡瓦诺、奇廉等城市摧毁殆尽,造 成200多万人无家可归。 地震发生后,海啸波又以每小时 700公里的速度,横扫了西 太平洋岛屿。仅仅14个小时,就到达了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到 达夏威夷群岛时,波高达 9-10米。 不到1天的时间,海啸波走完了大约1.7万公里的路程,到达 了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岛。此时,海浪仍然十分汹涌,波高达 6-8米,最大波高达 8.1米。翻滚着的激浪肆虐着日本诸岛的海 滨城市。
• (3)开阔并逐渐变浅的海岸条件 海啸要在陆地海岸带造成灾害,该海岸
必须开阔,具备逐渐变浅的条件。
假如你是一名船长,正带领船员在海上工 作,这时有警告说海啸将要袭击海岸,请 问:你该如何审时度势将海啸带来的风险 减少到最低?
• 待在深海区,等海啸过后再返航。
海啸在中国发生的可能性?p137
印度洋海啸产生过程: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是 印度-澳洲板块和欧亚板 块碰撞的地方,在 5000km长的弧形地带, 两大板块发生碰撞,平均 每年缩短5-6cm。地震 时,长期积累的弹性能量 瞬间释放了出来,其中一 个板块急剧逆冲到另一个 板块之下,上千千米长、 几百千米宽、几千千米深 的海水瞬间被抬高了几米, 然后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 播。
拔高度很低,那么即
使是不大的海啸波, 也容易形成大的海啸 灾害。
2、海啸早期预警系统
建立海啸预警系统的科学依据: 地震波比海啸波速度快,地震波大约每小时传播 3×104km,海啸波每 小时几百km 海啸波在海洋中传播时,其波长很长,会引起海水水面大面积升高
夏威夷: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 根据海啸从发源地向外传播的道理,1965年,26个国家和地 区进行合作,在夏威夷建立了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许多国家 还建立了类似的国家海啸警报中心。
下降型地震海啸机理
1)地震引起大范围海底地壳急剧下 降,海水首先向下陷空间涌去; 2)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 即在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大浪,并 向四周传播与扩散。
这种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 退潮现象。
国际上通用的表示海啸的图标 美国国家气象中心的海啸预报标志
3. 海啸产生所需具备的条件(p111)
海啸过后
第3章
海啸灾害
2004年印度洋海啸班达亚齐前后照片,/dispbbs.asp?boardid=127&id=14716
海啸的物理 海啸的特点 海啸灾害 减轻海啸灾害
第 3章
海啸灾害
重点内容
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如何产生的?(成因和条件) 海啸的特点
第三节 海啸灾害 1、历史上的海啸 海啸最容易发生的地区在哪里?为什么?
历史上的海啸灾害
• 太平洋。
• 原因:地球上2/3的面积是海洋,海洋中,最大的
是太平洋,几乎占地球面积的1/3。太平洋的周围 是地球上构造运动最活跃的地带,其孕育着大量的 地震、火山。 对海啸的研究、海啸灾害的预警系统都集中在太 平洋。
二. 海啸与海浪和风暴潮的不同(p119)
(1)成因不同, 风暴潮是由海面大气运动引起的,而海啸是由海底 升降运动造成的,前者主要是海水表面的运动,而后者是海水整体 的运动。 (2)波长不同, 海啸的波长长达几百公里,而风暴潮的波长不到1 公里。 (3)传播速度不同, 海啸传播速度快,每小时可达700-900km ,而 水面波传播速度较慢,风暴潮要快一点,最快的台风速度也只有 200km/h左右. (4)激发的难易程度不同,海浪或风暴潮很容易被风或风暴所激发 ,而海啸是由海底地震产生的,只有少数的大地震,在极其有利的 条件下才能激发起灾害性的大海啸。有风和风暴,必有风暴潮;而 有大地震,未必一定产生海啸,大约十个地震中只有1-2个能够产 生海啸。
一旦从地震台和国际地震中心得知海洋中发生地震,PTWC
就可以计算出海啸到达太平洋各地的时间,并发出警报.中国 1983年参加。 主要提供太平洋地区的 海啸预警服务。 智利1960年5月22日地震 发生在18:56,到第二 天9:52传播到夏威夷, 当地预报与海啸到达时 间只差1分钟,
海啸预警反应时间美国从原来的15分钟减少为3分钟,世界平均 从原来的60分钟减少为15分钟。
印尼地震发生前几天,海上打渔的渔民每天打鱼的 数量剧增,当地的孩子在沙滩上看到很多奇怪的鱼
类,这些鱼大多是深海鱼,大多生活在2000m以下
的深海中。
海啸来临前的预兆 2. 海面出现异常的海浪。
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有巨浪
袭来,并且有大量的水泡冒出; 出现整齐的排浪,与通常的涨潮不同,排浪非
常整齐,浪头很高,像一堵墙一样。
海啸来临前的预兆
3. 地面强烈震动,可能由海洋地震引起。
地震波先于海啸到达近海岸,此时要注意防范海
啸的来临。
地震是海啸的“排头兵”,如果感觉到较强的震动,
就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
如果海啸时不幸落水,要尽量 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同时注意
在水中不要举手,也不要乱挣 扎,尽量减少动作,能浮在水 面随波漂流即可,这样既可以 避免下沉,又能减少体能的无 谓消耗。
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如果海水温度偏低,不要脱衣 服,尽量不要游泳,以防体内
不要喝海水,海水不仅不能解
热量过快散失。
渴,反而会让人出现幻觉,导 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Biblioteka 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既
便于相互帮助和鼓励,又因为 目标扩大更容易被救援人员发 现。
人在海水中长时间浸泡,热量 散失会造成体温下降,落水者 被救上岸后,可在温水里恢复 体温,或裹上被、毯、大衣等 保温,不要局部加温或按摩。
• 12日凌晨,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1 号反应堆的中央控制室辐射量是正常值的 1000倍 • 13日,福岛核电站2号反应堆可能正在发生 “事故” • 14日上午11点左右,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 组氢气爆炸 • 15日6点15分,4号机组反应堆发生爆炸,3 号机组于11点左右再次发生爆炸
第一节 海啸的物理
海啸的定义 海啸的发生过程 海啸发生需具备的条件
如 何 定 义 海 啸
一、什么是海啸 (p105) 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滑坡等海底地形 突然变化所引发的具有超长波长和周期的大洋行波。
2. 海啸的产生过程 (p107, p111)-掌握
隆起型地震海啸机理 下降型地震海啸机理
海啸的产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深海 深海海底上面具有巨大的水体,地震释放的能量可以转变为巨大 水体的波动能量。 (2)大地震 海啸的等级:海啸浪高的对数。 如果用H(单位为米) 代表海啸的浪高,则海啸的等级m为
m = log2H
地震震级 产生海啸的等级 可能海啸的最大高度(米) 6 -2 < 0. 3 6.5 -1 0.5-0.7 7 0 1.0-1.5 7.5 1 2-3 8 2 4-6 8.5 4 16-24 8.75 5 >24
2004年印度尼西亚地震海啸灾害
深海地震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 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印度-澳 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俯冲带上 地震参数 发震时间:2004年12月26日08 时58分
死亡人数 逾25万
震中坐标:北纬3.9°,东经 95.9 °
震源深度:28.6km
震中海深:1500m以上
震级:Mw9.0 震源错动方式:断层带走向129 ° ,倾角83 ° ,滑动方向和水 平面倾角87 ° ,断层两盘几乎 相互垂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