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年鉴2015:中国历年设有中医类临床科室的医疗卫生机构数统计(2010-2014)

合集下载

2015中国卫生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2015中国卫生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2015中国卫生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一、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数
二、卫生人员
2014年儿童医院卫生机构人员数
妇幼保健院(所、站)人员数
三、卫生设施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万张)
四、卫生经费
卫生总费用
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
2014年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收入与支出
2014年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
五、医疗服务
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数
2014年医疗卫生机构分科门急诊人次及构成
医院诊疗人数
各类医院诊疗人次数(按登记注册类型/管理类别/等级)
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医院入院人数
2014年分科出院人数
2014年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情况
医院病床使用情况
医院病床使用率(%)
医平均住院日
八、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
儿童保健情况
九、人民健康水平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此同时自然增长率
城市7岁以下儿童身体发育情况
农村7岁以下儿童身体发育情况
青少年身体发育情况
十四、人口指标人口数构成
人口基本情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医基本现状调查工作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医基本现状调查工作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医基本现状调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0.05.21•【文号】国中医药办法监发[2010]28号•【施行日期】2010.05.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医基本现状调查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法监发〔2010〕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掌握我国中医事业发展基本现状,科学制定中医药发展规划,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开展中医基本现状调查。

为此,我局制定了《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方案》(见附件1),该方案已经国家统计局同意。

请各地根据该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切实做好本次调查工作,为此,提出以下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由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同志任组长的全国中医基本现状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调查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组织实施(具体组成人员及职责分工见附件2)。

各地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并将人员名单及其职责于2010年5月28日前报我局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精心谋划部署各地要认真按照《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方案》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或工作计划,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要求,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请各省(区、市)于2010年5月31日前将本省(区、市)的调查实施方案报我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

各省(区、市)在确保完成好本次调查的前提下,可以在现有调查方案基础上适当增加调查指标。

增加的调查指标应在调查启动前报送我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卫生健康年鉴2015:中国2014年各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数统计

卫生健康年鉴2015:中国2014年各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数统计

14 70
8
660
119
53
23
117
7
18
114
209 74
6
1031
131
86
252541
75
6523
36
21
5878
23
182
1
404 4481
7
780
3
32
3918
16
106
223
2455
22
1096
45
93
17178
183
608
929 10588 291
4579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小计
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
专科疾病防 治院(所.站)
30358 935
444
132
26
24824 968
640
96
15
28030 557
345
78
9
38873 565
371
100
8
77012 1854 1195
179
15
71154 1412
877
233
16
36077 771
483
102
14
61571 1018
612
135
18
48085 1260
760
144
18
4990 373
254
40
4
78895 1341
894
179
31
40777 1234
638
188
14
23426 639
379

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 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 年版)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 个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制定了相关专业的质控指标,供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使用。

附件:1.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2.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3. 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4.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5. 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6.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附件 1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 年版)一、麻醉科医患比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麻醉科医患比=[ 同期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 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 万例次)] ×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各ASA 分级麻醉患者比例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

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该ASA分级患者数/ 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100%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定义: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 同期麻醉总数)×100%一)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骶麻,鞍麻;(二)插管全麻:包括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气管插管全麻;(三)非插管全麻;(四)复合麻醉:包括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神经阻滞,非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五)其他麻醉方式:包括神经阻滞,局麻强化MAC,其他。

中国中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出院人数及中医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中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出院人数及中医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中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出院人数及中医发展趋势分析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的医院、门诊部、诊所及科研机构。

医疗卫生机构是依法成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

一、中医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情况由于中医多以治疗慢性病为主,在疫情下人们往往会选择推迟治疗,造成了中医的门诊量大幅下降。

截至2020年底,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9.2亿人次,比上年减少2.4亿人次,同比下降20.69%。

其中,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6.0亿人次,较上年减少0.8亿人次,同比下降11.76%,占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的65.1%;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1.9亿人次,较上年减少0.1亿人次,同比下降5.00%,占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的20.6%;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1.3亿人次,较上年减少1.6亿人次,同比下降55.17%,占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的14.4%。

2020年,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 6.0亿人次,其中,中西医结合医院总诊疗人次5.2亿人次,占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的86.85%;民族医医院总诊疗人次0.7亿人次,占中医类医院的总诊疗人次10.96%;民族医医院总诊疗人次0.1亿人次,占中医类医院的总诊疗人次2.19%。

2020年,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总诊疗人次 1.9亿人次,其中,中医诊所总诊疗人次1.3亿人次,占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的67.94%;中西医结合诊所总诊疗人次0.28亿人次,占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的14.94%;中医门诊部总诊疗人次0.27亿人次,占中医类医院总诊疗人次的14.54%。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呈近年来首次下降,截至2020年底,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3249.8万人,比上年减少609.2万人,同比下降15.78%。

其中,中医类医院出院人数2907.1万人,较上年减少366.9万人,同比下降11.21%,占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的89.5%;中医类门诊部0.3万人,较上年减少0.3万人,同比下降50.00%;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342.4万人,较上年减少241.9万人,同比下降41.40%,占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的10.5%。

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统计年鉴2015:各类卫生机构床位及人员数(2014)

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统计年鉴2015:各类卫生机构床位及人员数(2014)

1 575
10 169
8 044
5 192
4 928
11 797
8 254
3 075
2 361
1 379
1 088
107
44
3 079
2 612
2 195
761
589
432
1 243
950
130
6
2 512
1 213
521
344
17
17
458
254
515
114
500
190Biblioteka 501294其中 其中
#医 生 61 328 36 901 26 452 2 845 1 626 5 660 318 20 790 12 080 1 568 3 948 3 194 3 290 1 278 564 23 1 013 385 24
(站) 医疗科学研究机构 医学在职培训机构 临床检验中心(所、站) 其他
机构数
(个) 4 987
332 182 18
8 102 22 4 492 1 028 1 310 610 1 544 116 20 19
2 21 11 8 18 17 47 4 1 9 8 6 19
床位数 (张) 117 510 98 261 58 257 5 829 3 395 25 365 5 415 17 074 17 074
表22.2 各类卫生机构、床位及人员数(2014)
机构类别
总计 #医 院 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 中西医结合医院 专科医院 护理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村卫生室 门诊部 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健康教育所(站、中心) 妇幼保健院(所、站) 急救中心(站) 采供血机构 卫生监督所(中心)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其他卫生机构 疗养院 卫生监督检验(检测、监测)所

卫生健康年鉴2015:中国主要年份医疗卫生机构数统计(1950-2014)

卫生健康年鉴2015:中国主要年份医疗卫生机构数统计(1950-2014)

3532
1727 3103
47523 820798 128112
3591
1747 3112
47749 803956 129332
3618
1781 3148
48140 794733 128665
3652
1818 3187
46117 796523 125873

3673
1845 3187
45024 806945 115161
中国主要年份医疗卫生机构数统计(1950-2014)
合计
年份
医院
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 专科医院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3274
1326 2851
55549 707168 117028
3339
1458 2955
47387 777674 126604
3410
1566 2996
46967 795963 127575
3475
1635 3059
47177 807844 128459
3512
1697 3082
47529 806497 128422
3746
1889 3191
49694 716677 226588
3763
1877 3180

201X年继续教育陕西省公需课答案——医疗卫生发展与服务应用

201X年继续教育陕西省公需课答案——医疗卫生发展与服务应用

1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暨重大科技项目启动会”,公布了首批4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其中依托()建设自动驾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A.百度公司•B.阿里云公司•C.腾讯公司•D.科大讯飞公司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2 .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西药事业的优势不包括()。

•A.有效控制成本•B.改善人民健康•C.国家战略•D.防止西方思想入侵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3 .根据本课程,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要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供给能力。

•A.中高端产品•B.低端产品•C.中低端产品•D.中端产品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4 .根据本课程,认为党建工作是软任务、软指标,是可抓不可抓的工作,那么这个认识从根本上来讲就是错误的,体现的是公立医院存在问题的哪个方面?()•A.部分医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规范•B.部分医院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脱离•C.部分医院对党建工作认识存在误区•D.部分医院党建工作队伍素质不高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5 .整合型医疗强调,从以医院为中心向以()为中心转变。

•A.基层•B.医保•C.药品•D.信息化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6 .根据本课程,我国的药品监管体制呈现出什么特点?()•A.集中化•B.碎片化•C.行政化•D.服务化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7 .《“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

•A.10%•B.15%•C.20%•D.25%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8 .我国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应对优势不包括()。

•A.体制优势•B.机制优势•C.科技发展•D.资源优势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9 .国家医疗机构改革要把()、医疗、医药整合为一体。

•A.医生•B.患者•C.医保•D.健康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10 .根据本课程,突发事件可能引起跨国界的传播,例如SARS疫情,这体现了突发事件的()。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自选题目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自选题目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自选题目篇一:以下是一些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自选题目的建议:1. 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2. 家庭医生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 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现状和问题4. 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5. 国家医疗服务能力的评价与提升6. 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挑战7. 卫生健康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展望8. 卫生健康服务的公平与均衡: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分析9. 卫生健康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和分析10. 卫生健康行业的监管和合规性正文和拓展:1. 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等。

本报告将探讨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的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2. 家庭医生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家庭医生是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旨在为居民提供全面、综合的医疗服务。

在中国,家庭医生服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其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

本报告将探讨家庭医生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农村地区是中国卫生健康服务的重要战场,但农村地区的卫生保健体系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服务质量不高等。

本报告将探讨中国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4. 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卫生健康人才是卫生健康系统的重要资源,其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提高卫生健康服务的质量和能力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探讨中国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

5. 国家医疗服务能力的评价与提升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是卫生健康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其评价与提升对于提高卫生健康服务的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探讨中国卫生健康国家医疗服务能力的评价与提升。

6. 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挑战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其现状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和应用水平、信息安全、数据质量和共享利用等。

2016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精选文档】

2016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精选文档】

2016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精选文档】200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目录一、卫生机构1-1 卫生机构数1-2 2002年各类卫生机构数1-3 2002年各地区卫生机构数1-4 2002年各地区医疗机构数(非营利性) 1-5 2002年各地区医疗机构数(营利性) 1-6 2002年医院、妇幼保健院等级情况 1-7 2002年各地区医院等级情况1-8 2002年按床位数分组的医院、妇幼保健院(所、站)和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数1-9 2002年各地区按床位数分组的医院数 1-10 2002年按床位数分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数1-11 2002年各地区按床位数分组的乡镇卫生院数 1-12 村卫生室数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二、卫生人员2-1 卫生人员数2-2 2002年卫生人员数(按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分) 2-3 2002年各类卫生机构人员数2-4-1 2002年各地区卫生人员数2-4-2 2002年各地区卫生人员数(市) 2-4-3 2002年各地区卫生人员数(县) 2-5-1 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数2-5-2 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2-10 2002年各地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2-7-1 2002年执业(助理)医师数2-7-2 2002年各地区执业(助理)医师数 2-8-1 2002年分科执业(助理)医师数2-8-2 2002年各地区分科执业(助理)医师数 2-9 2002年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范围2-10 2002年医疗机构卫生人员数(非营利性、营利性)2-11 2002年医疗机构卫生人员数(政府办) 2-12-1 2002年医院卫生人员数2-12-2 2002年各地区医院人员数2-13-1 2002年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 2-13-2 2002年各地区乡镇卫生院人员数 2-14-1 200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人员数 2-14-2 2002年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数2-15-1 2002年妇幼保健院(所、站)人员数2-15-2 2002年各地区妇幼保健院(所、站)人员数 2-16-1 2002年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卫生人员数 2-16-2 2002年各地区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人员数2-17-2 2002年各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人员数 2-18 2002年分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技术人员数 2-19 2002年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数2-17-1 2002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人员数 2-20 2002年卫生监督员数2-21 乡村医生、卫生员与农村接生员数2-22 2002年各地区村卫生室人员数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三、卫生设施3-1 卫生机构床位数3-2 2002年各地区卫生机构床位数3-4 2002年各地区医疗机构床位数(非营利性) 3-5 2002年各地区医疗机构床位数(营利性)-6 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 33-7 各地区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分科床位数3-8 2002年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台数3-9 2002年医院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使用情况3-10 2002年各地区医院大型医用设备台数3-11 2002年妇幼保健院大型医用配置使用情况 3-12 2002年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大型医用设备台数 3-13 2002年各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大型医用设备台数 3-14 2002年卫生机构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 3-15 2002年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面积(平方米)3-16 2002年医疗机构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四、卫生经费4-1 卫生总费用4-2 卫生事业费4-3 卫生基本建设投资4-4 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4-5 2002年卫生机构资产与负债(不含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 4-6 2002年卫生机构资产与负债(按经济类型/主办单位/地区分) 4-7 2002年各类卫生机构收入与支出(不含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 4-8 2002年卫生机构收入与支出(按经济类型/主办单位/地区分) 4-9 2002年医疗机构资产与负债4-10 2002年医疗机构收入与支出(不含村卫生室)4-11 2002年政府办医院、妇幼保健院收入与支出 4-12 卫生部门综合医院收入与支出4-13 2002年卫生部门五级综合医院收入与支出 4-14 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 4-15 2002年各地区卫生部门综合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4-16 2002年30种疾病平均住院医疗费用 4-17 2002年五级医院30种疾病平均住院医疗费用 4-18 2002年诊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收入与支出 4-19 2002年村卫生室收入与支出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五、医疗卫生5-1 医院诊疗人次数5-2 2002年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情况5-3 2002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情况 5-4 2002年营利性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情况 5-5 2002年政府办医疗机构门诊服务情况 5-6 2002年各地区医院门诊服务情况-7 2002年各地区非营利性医院门诊服务情况 55-8 2002年各地区营利性医院门诊服务情况 5-9 2002年各地区政府办医院门诊服务情况 5-10 综合医院分科门诊人次及构成5-11 2002年各地区综合医院分科门诊人次数 5-12 医院入院人数5-13 2002年医疗机构住院服务情况5-14 2002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住院服务情况 5-15 2002年营利性医疗机构住院服务情况 5-16 2002年政府办医疗机构住院服务情况 5-17 2002年各地区医院住院服务情况5-18 2002年各地区非营利性医院住院服务情况 5-19 2002年各地区营利性医院住院服务情况 5-20 2002年各地区政府办医院住院服务情况 5-21 医院病床使用情况5-22 2002年医疗机构床位利用情况5-23 2002年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床位利用情况 5-24 2002年营利性医疗机构床位利用情况 5-25 2002年政府办医疗机构床位利用情况 5-26 2002年各地区医院床位利用情况5-27 卫生部门综合医院工作效率5-28 2002年各地区卫生部门医院医生人均担负工作量 5-29 2002年卫生部门城市医院出院病人疾病转归情况 5-30 2002年卫生部门县医院出院病人疾病转归情况 5-31 2002年卫生部门医院出院病人疾病别年龄别情况(合计) 5-32 2002年卫生部门医院出院病人疾病别年龄别情况(男)5-33 2002年卫生部门医院出院病人疾病别年龄别情况(女)5-34 1993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 5-35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 5-36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两周就诊率(‰) 5-38 1993年调查地区居民住院率(‰) 5-39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住院率(‰) 5-40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住院率(‰) 5-41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经常就诊单位及原因构成(%) 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六、农村与社区卫生6-1 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及病床使用情况 6-2 2002年各地区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数 6-3 2002年各地区乡镇卫生院入院与出院人数 6-4 2002年各地区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与平均 6-5 2002年各地区村卫生室主要工作情况 6-6 2002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方式 -7 2002年各地区家庭卫生服务人次数 6 6-8 2002年各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情况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七、妇幼保健7-1 孕产妇保健情况7-2 2002年各地区孕产妇保健情况7-3 儿童保健情况7-4 2002年各地区儿童保健情况7-5 妇女病查治情况7-6 婚前检查保健情况(合计)7-7 婚前检查保健情况(男性)7-8 婚前检查保健情况(女性)7-9 计划生育手术情况7-10 2002年各地区计划生育手术情况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八、人民健康水平8-1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8-2 2002年各地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8-3 婴儿死亡率、期望寿命8-4 年龄别男女期望寿命8-5 各地区婴儿死亡率与期望寿命8-6 1993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8-7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 8-8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两周患病率(‰) 8-9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疾病严重程度 8-10 1993年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8-11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8-12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长期失能率及其平均持续时间 8-13 1998年调查地区居民残障流行率及其严重程度 8-14 城市七岁以下儿童身体发育情况8-15 城市青少年、儿童身体发育情况8-16 农村青少年、儿童身体发育情况8-17 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量 8-18 城乡居民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量占供给量百分比 8-19 城乡居民热量、蛋白质、脂肪摄入量来源构成(%) 8-20 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日食物进食量(克)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九、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1 2002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排序 99-2 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 9-3 2002年各地区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及病死率9-4 一岁儿童免疫接种率(%)9-5 2002年学生常见病预防控制情况9-6 2002年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情况9-7 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9-8 2002年血吸虫病防治情况9-9 2002年血吸虫病查灭螺情况9-10 2002年克山病防治情况9-11 2002年大骨节病防治情况9-12 2002年地方性氟中毒(水型)防治情况 9-13 2002年地方性氟中毒(燃煤污染型)防治情况 9-14 2002年地方性砷中毒(水型)防治情况 9-15 2002年地方性砷中毒(燃煤污染型)防治情况 9-16 2002年碘缺乏病防治情况9-17 农村改水情况9-18 各地区农村改水情况9-19 农村改厕情况9-20 1996年不同人群吸烟情况9-21 1996年居民吸烟种类及公共场所吸烟情况 9-22 1996年居民被动吸烟及戒烟情况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居民病伤死亡原因10-1 1990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2 1995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3 2000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4 2002年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5 2002年大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 10-6 2002年中小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 10-7 2002年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合计) 10-8 2002年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男) 10-9 2002年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女) 10-10 2002年大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合计) 10-11 2002年大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男) 10-12 2002年大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女) 10-13 2002年中小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合计) 10-14 2002年中小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男) 10-15 2002年中小城市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女) 10-16 1990年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17 1995年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18 2000年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19 2002年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构成10-20 2002年农村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合计) 10-21 2002年农村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男) 10-22 2002年农村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1/10万)(女)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一、卫生监督(缺)11-1 各地区公共卫生预防性监督情况11-2 食品卫生监督情况11-3 各地区食品卫生监督情况11-4 各地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从业人员数11-5 各地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培训体检情况 11-6 食品卫生抽样监测情况11-7 各地区食品卫生抽样监测情况11-8 食品卫生监督行政处罚情况11-9 发生食物中毒致病因素情况11-10 各地区发生食物中毒情况11-11 有害作业工人职业性健康检查11-12 各地区有害作业工人职业性健康检查11-13 生产环境职业危害情况11-14 各地区生产环境职业危害情况11-15 各地区急性农药中毒发病及死亡情况11-16 不同种类急性农药中毒情况11-17 各地区重大职业性中毒情况 11-18 分部门各类职业病新病例及死亡病例 11-19 各地区各类职业病新病例及死亡病例 11-20 事故性环境污染情况11-21 公共场所及从业人员卫生监督情况 11-22 公共场所卫生经常性监督、监测情况 11-23 化妆品产品卫生监督情况11-24 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从业人员卫生经常性监督情况11-25 化妆品企业及从业人员卫生监督情况 11-26 生活饮用水供水卫生监督情况 11-27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情况11-28 放射卫生预防性监督情况11-29 放射卫生经常性监督情况11-30 实施放射卫生监督单位情况 11-31 放射性卫生检测情况11-32 放射照射事件11-33 各地区放射卫生监督基本情况 11-34 学校卫生经常性监督情况11-35 学生体检(经常性)情况十二、医学教育与科研12-1 普通高中等学校医学专业招生及在校学生数 12-2 普通高中等学校医学专业毕业人数 12-3 医学专业研究生及出国留学人数 12-4 卫生人员出国留学情况(截止2002年底) 12-5 2002年卫生人员培训情况12-6 2002年医疗机构人员培训情况 12-7 2002年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人员培训情况12-8 2002年卫生监督检验(监测)机构人员培训情况12-9 医学科技成果获奖情况12-10 2002年医学科技成果情况12-11 2002年医学科技活动经费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三、人口13-1 人口数及构成13-2 2002年各地区总人口13-3 五次人口普查数13-4 人口年龄结构13-5 各地区总人口及人口增长情况 13-6 各地区人口年龄结构13-7 各地区性比例、人口密度与负担系数 13-8 各地区每十万人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13-9 各地区文盲人口和文盲率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四、社会、经济主要指标14-1 全国行政区划(2002年底) 14-2 农村基层组织情况14-3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14-4 2001年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支 14-5 价格指数(当年=100) 14-6 2002年各地区价格指数14-7 就业情况14-8 享受补助、救济人员情况14-9 城乡居民家庭收支情况14-10 2002年各地区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支情况 14-11 城市设施水平14-12 入学率、升学率、每万人口学生数简要说明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卫生指标附录一:台湾主要卫生指标附录二:我国卫生指标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高二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5篇高二班主任工作总结1本学期,我担任高二(14)班班主任。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主要指标解释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主要指标解释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主要指标解释一、医疗卫生机构简要说明医疗卫生机构分类1、机构类别:医疗卫生机构分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四类。

2、登记注册类型:分为公立、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登记注册类型为国有和集团办的医疗卫生机构;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台港澳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疗卫生机构。

3、按主办单位分为政府办、社会办和私人办。

政府办包括卫生健康(原卫生计生)、教育、民政、公安、司法等行政部门办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办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办的医疗卫生机构。

4、按分类管理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

5、按城乡分,城市包括直辖市区和地级市辖区,农村包括县及县级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计入农村。

按市县分,市包括直辖市区、地级市区和县级市,县包括自治县和旗。

主要指标解释医疗卫生机构:指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服务或从事医学在职培训等工作的单位。

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中医医院:指中医(结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

公立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的医院。

民营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以为的医院,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台港澳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院。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填报说明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填报说明

基本情况报表-指标名称及指标说明辖区内常住居民数(人):该指标年初填报。

以当年所在区县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时的人口数为准。

即上一年度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常住居民数,也即上上一年度末的常住居民数。

建档情况报表-指标名称及指标说明辖区内常住居民数(人):该指标年初填报。

以当年所在区县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时的人口数为准。

即上一年度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常住居民数,也即上上一年度末的常住居民数。

建档人数(人):是指到统计时间点,历年累计建档人数。

建档是指完成健康档案封面和个人基本信息表,其中0-6岁儿童不需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其基本信息填写在“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上。

辖区内建档人数应减去死亡、迁出、失访(即不明去向的永久性失访)的健康档案终止人数。

注意排除重复建档情况。

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人):是指到统计时间点,历年累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人数。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是指在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完成健康档案封面和个人基本信息表,其中0-6岁儿童不需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其基本信息填写在“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上。

辖区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应减去死亡、迁出、失访(即不明去向的永久性失访)的健康档案终止人数。

注意排除重复建档情况。

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份):是指到统计时间点,1年内与患者的医疗记录相关联和(或)有符合对应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数量。

其中符合对应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仅针对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个人基本信息表的更新不统计在内。

健康档案使用率(%):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档案总份数*100%,档案总份数,即建档人数。

辖区内常住居民数(人)≥建档人数(人)建档人数(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人)建档人数(人)≥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份)健康教育报表-指标名称及指标说明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种类(种):辖区内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的种类之和。

卫生健康年鉴2015:中国历年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统计(2010-2014)

卫生健康年鉴2015:中国历年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统计(2010-2014)
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5》摘编的数据,2010年至2014年,中国中医类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中医医院的诊疗量从2010年的36026.5万人次增长至2014年的53058.1万人次,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也分别பைடு நூலகம்不同程度的增长。在门诊部方面,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和民族医门诊部的诊疗人次同样呈现上升趋势。此外,中医类诊所的诊疗量也有所增长,但相较于医院和门诊部,其增长幅度较小。从中医类诊疗量占总诊疗量的百分比来看,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表明中医在中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中医治疗。总体来看,中医诊疗人次的增长反映了中医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和认可度的提高,也体现了中医在维护人民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主要指标解释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主要指标解释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主要指标解释一、医疗卫生机构简要说明医疗卫生机构分类1、机构类别:医疗卫生机构分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四类。

2、登记注册类型:分为公立、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登记注册类型为国有和集团办的医疗卫生机构;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台港澳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疗卫生机构。

3、按主办单位分为政府办、社会办和私人办。

政府办包括卫生健康(原卫生计生)、教育、民政、公安、司法等行政部门办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办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办的医疗卫生机构。

4、按分类管理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

5、按城乡分,城市包括直辖市区和地级市辖区,农村包括县及县级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计入农村。

按市县分,市包括直辖市区、地级市区和县级市,县包括自治县和旗。

主要指标解释医疗卫生机构:指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服务或从事医学在职培训等工作的单位。

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中医医院:指中医(结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

公立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的医院。

民营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以为的医院,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台港澳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