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钠操作规程
碳酸氢钠检测SOP
![碳酸氢钠检测SOP](https://img.taocdn.com/s3/m/4660b90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e.png)
碳酸氢钠检测SOP1.目的为规范碳酸氢钠检测的操作,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2.范围本标准操作规程适用于碳酸氢钠的检测操作。
3.定义3.1.极易溶解: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
3.2.易溶:溶质1g(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
3.3.溶解:溶质1g(ml)能在溶剂10~不到30ml中溶解。
3.4.略溶:溶质1g(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ml中溶解。
3.5.微溶: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ml中溶解。
3.6.极微溶解: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0~不到10000ml中溶解3.7.几乎不溶或不溶: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3.8.恒重: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4.职责4.1.QC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培训及执行。
4.2.QA、QC组长、质量管理部经理负责本规程的审核。
4.3.质量总监负责批准本规程。
4.4.QA负责本规程执行的监督。
5.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6.材料见程序。
7.流程图无8.程序8.1.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在潮湿空气中即缓缓分解;水溶液放置稍久,或振摇,或加热,碱性即增强。
本品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不溶。
8.1.1.操作步骤:取本品1g,加水1~不到10ml,不能完全溶解;取本品1g,加水10~不到30ml,能完全溶解;取本品1g,加乙醇10000ml,不能完全溶解。
8.1.2.结果判断:应符合规定。
8.2.鉴别8.2.1.仪器及设备铂丝、酒精灯、中试管、玻璃棒、100ml烧杯、100ml容量瓶、电子天平(千分之一)、25ml 纳氏比色管、试管夹等。
8.2.2.试剂及配制盐酸:分析纯,购入。
15%碳酸钾溶液:取碳酸钾15.0g,加水使溶解并定容至100ml,摇匀,即得。
焦锑酸钾试液:取焦锑酸钾2.0g,在85ml热水中溶解,迅速冷却,加入氢氧化钾溶液(3→20)10ml,放置24小时,滤过,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
碳酸氢钠危险品操作手册(MSDS)
![碳酸氢钠危险品操作手册(MSDS)](https://img.taocdn.com/s3/m/f3bbf4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2.png)
碳酸氢钠危险品操作手册(MSDS)
1. 产品标识
- 产品名称:碳酸氢钠
- 化学名称:碳酸氢钠
- 分子式:NaHCO3
- CAS号:144-55-8
2. 成分信息
- 主要成分:碳酸氢钠
- 其他成分:无
3. 急救措施
- 吸入:迅速转移到新鲜空气中,如出现呼吸困难,寻求医疗帮助。
- 眼部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寻求医疗帮助。
-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 吞食:不要催吐,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4. 灭火措施
- 灭火介质:可使用水、二氧化碳或泡沫。
- 泄漏清理:避免直接接触,穿戴适当防护设备,将泄漏物收
集到合适的中。
5. 储存和处理
- 储存条件: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 避免的条件:避免与强酸、氧化剂、重金属或易燃物接触。
6. 泄露应急处置
- 个人防护措施:穿戴护目镜、手套和防护服。
- 环境防护措施:切勿让泄漏物进入下水道或接触地下水。
- 泄漏清理:小量泄漏可用干净的工具收集,并放入合适的中。
大量泄漏应使用专业清理公司进行处理。
7. 使用控制措施
- 工程控制:提供充足的通风系统,确保安全操作。
- 个人防护设备:建议使用防护眼镜、耳塞、手套和防护服等。
- 安全操作建议: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吸入、接触皮肤和眼睛。
以上是碳酸氢钠危险品操作手册(MSDS)的基本内容,详情请参考产品供应商提供的正式文档。
碳酸氢钠操作指南
![碳酸氢钠操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a9a4b1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7.png)
碳酸氢钠操作指南
碳酸氢钠(NaHCO3)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和工
业中广泛应用。
本操作指南将介绍碳酸氢钠的安全操作和常见用途,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并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1.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大衣、眼镜、手套和面罩。
2.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并避免吸入粉尘或产生
气体。
3.碳酸氢钠是可燃物质,应避免接触明火和高温。
4.避免与酸类和其他化学试剂混合,以防止产生有毒气体。
5.在实验完成后,正确处理和储存碳酸氢钠废液和废弃物。
1.中和反应:碳酸氢钠可以用于中和酸性溶液,将pH值调整
至中性范围。
2.发酵剂:碳酸氢钠可以作为发酵剂在食品和饮料制造过程中
使用。
3.食品工业:碳酸氢钠可用于面包制作、面团起酥、调味剂等。
4.药品工业:碳酸氢钠可用于制备药品中的缓冲剂和中和剂。
5.清洁剂:碳酸氢钠可以用于制作清洁剂,去除床单、衣物上的污渍。
1.根据实验需求,准备适量的碳酸氢钠试剂。
2.将试剂粉末逐渐加入溶液中,搅拌均匀,直至完全溶解。
3.根据实验步骤和要求,按照需要量使用溶液。
1.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依赖于溶液温度,注意确保溶解度达到所需浓度。
2.在处理大量碳酸氢钠时,应根据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确保处理设备和的完整性。
碳酸氢钠是一种多功能的化学试剂,在实验室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措施,并根据实验的需求和步骤正确操作碳酸氢钠试剂。
使用碳酸氢钠前,应熟悉其性质和用途,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非正式引用):无。
碳酸氢钠检验操作规程
![碳酸氢钠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15b61e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2.png)
碳酸氢钠检验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碳酸氢钠检验操作规程,便于检验人员规范操作。
2.范围:适用于碳酸氢钠检验。
3.责任:质检科检验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
4.程序:4.1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在潮湿空气中即缓缓分解,水溶液放置稍久,或振荡、或加热,碱性即增强。
4.2鉴别4.2.1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4.2.2试剂和溶液:4.2.2.1铂丝、盐酸。
4.2.2.2酚酞指示液。
4.2.3操作步骤:4.2.3.1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反应,先配制碳酸氢钠水溶液,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
4.2.3.2本品的水溶液显碳酸氢盐反应,取上述水溶液,加酚酞指示液,溶液不变色,或仅显微红色。
4.3检查4.3.1碱度:4.3.1测定范围:<8.64.3.1.1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4.3.1.2 pH计。
4.3.1.3操作步骤:取本品0.2g,加水20ml使溶解,依法检查(见PH检查操作规程)。
4.4溶液的澄清度4.4.1操作步骤:取本品1.0g,加水2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
4.5氯化物4.5.1测定范围:<0.002%4.5.2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4.5.3试剂和溶液:4.5.3.1硝酸4.5.3.2氯化钠标准液:1ml=10μg4.5.4操作步骤:取本品1.5g,加水溶解使成25ml,滴加硝酸使呈微酸性后,置水浴中加热,以除尽二氧化碳,放冷,依法检查(见氯化物检查操作规程),。
4.6硫酸盐4.6.1测定范围:4.6.2试剂和溶液:<0.005%4.6.2.1盐酸、硝酸。
4.6.2.2 25%氯化钡试液:取氯化钡细粉2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4.6.2.3硫酸钾标准液:1ml=100μg4.6.3操作步骤:取本品3.0g,加水溶解使成40ml,滴加盐酸使呈微酸性后,置水浴中加热,以除尽二氧化碳,放冷,依法检查(见硫酸盐检查操作规程)。
抢救时碳酸氢钠的用法
![抢救时碳酸氢钠的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1f86f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b.png)
抢救时碳酸氢钠的用法
碳酸氢钠注射液的使用说明:碳酸氢钠注射液的适用人群包括:一、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治疗轻至中度的代谢性酸中毒,以口服为宜;对于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静脉滴注,包括严重肾脏病、循环衰竭、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及严重原发性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二、碱化尿液,用于尿酸性肾结石的预防,减少磺胺类药物的肾毒性以及急性的溶血,防止血红蛋白沉积在肾小管。
三、作为制酸药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
四、静脉滴注,对某些药物中毒有非特异性的治疗作用,如巴比妥类、水杨酸类药物以及甲醇等中毒。
用法用量上:代谢性酸中毒的补碱量(mmol)=(-2.3-实际测得的BE值)×0.25×体重(kg),一般先给予计算剂量的1/3-1/2,4-8小时内滴注完毕。
碳酸氢纳溶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碳酸氢纳溶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f3a26d3bb4cf7ec4afed024.png)
碳酸氢钠溶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车间配液组碳酸氢钠溶液的配制。
2 职责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该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生产。
QA:对该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 内容3.1 操作前检查3.1.1 计量器具是否完好,性能与称量要求相符,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3.1.2 检查水、电、气供应是否良好,纯化水及注射用水是否检验合格。
3.1.3 人员检查洁净室温度、湿度、压差是否符合要求。
3.1.4 生产操作人员检查质量部门出示的尘埃粒子、沉降菌的检测报告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并在有效期内。
3.1.5 应对上一个班次的生产清场进行检查,有QA下发的清场合格证,方可进行操作。
3.1.6 检查电子天平等设备状态标志,设备是否“完好”、“已清洁”。
3.1.7 检查所需文件记录齐备,无与本批无关的指令及记录,无与本批无关的物料。
3.1.8 QA 确认符合生产条件后,在批记录中签名准许生产。
3.1.9 及时填写并悬挂生产状态卡。
3.2 操作前的准备:3.2.1 设备与材料的准备:电子天平蠕动泵印度瓶输液瓶输液瓶塞套筒式滤器滤芯配液罐搅拌器取样管吸头3.2.2 化学试剂的准备碳酸氢钠注射用水3.3 配制方法配方:(按10L配制量来计算)750克碳酸氢钠加注射用水溶解至10L。
3.3.1 用电子天平称取750克碳酸氢钠干粉,倒入装有适量注射用水的10L印度瓶中,使之充分溶解,再补加注射用水至10L混匀。
(需二人复核)。
3.3.2 用121℃、0.105Mpa、60分钟(压力蒸汽灭菌器)或 121℃、0.105Mpa、40分钟(脉动真空灭菌柜)高压灭菌后的套筒式过滤系统,在滤液室百级保护下将摇匀后的碳酸氢钠溶液按照《除菌过滤标准操作规程》过滤除菌分装。
3.3.3 取样检测浓度,并于滤制完的输液瓶上贴签,注明名称、浓度、规格、批号、配制日期及有效期。
3.3.4 取样做无菌试验参照《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3.3.5 对过滤系统清洗处理参照《套筒式过滤系统清洗标准操作规程》。
36碳酸氢钠片(成品)检验操作规程
![36碳酸氢钠片(成品)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f3738bef18583d0496459b5.png)
GMP管理文件
一、目的:为规定碳酸氢钠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操作
要求,特制定此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碳酸氢钠片成品的检验。
三、责任者:生产部经理、检验员、生产人员
四、正文:
质量标准:见碳酸氢钠片(成品)内控质量标准
操作内容: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鉴别】取本品的细粉适量,加水振摇,滤过,滤液显钠盐与碳酸氢盐的鉴别反应.
【检查】碳酸盐取本品,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相当于碳酸氢钠1.00g),加新沸过并用冰冷却的水100ml,轻轻旋摇使碳酸氢钠溶解,加酚酞指示液4~5滴,如显红色,立即加盐酸滴定液(0.5mol/l)1.30 ml,应变为无色.
其他除崩解时限不检查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含量测定】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
碳酸氢钠1g),加水50 ml,振摇使碳酸氢钠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红色,煮沸2分钟,放冷,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 ml盐酸滴定液(0.5 mol/l)相当于42.00mg的NaHCO.。
2%的碳酸氢钠使用说明
![2%的碳酸氢钠使用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0069f2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3.png)
2%的碳酸氢钠使用说明
一、碳酸氢钠的简介与作用
碳酸氢钠(NaHCO3)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也称为小苏打。
在医疗、食品、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上,碳酸氢钠主要用于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缓解胃酸过多等症状。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清洁牙齿、缓解口臭等。
二、2%碳酸氢钠的使用方法
1.口服:将2%的碳酸氢钠溶液口服,每次剂量为10-20毫升,每日3次。
根据病情,医生会调整剂量。
2.静脉注射:将2%的碳酸氢钠溶液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液中,缓慢静脉注射。
注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不适。
3.外用:将2%碳酸氢钠溶液涂抹或清洗患处,每日2-3次。
三、注意事项与禁忌
1.过敏体质者慎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避免接触眼睛,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4.不得与酸性物质混合使用。
四、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1.不良反应:少数人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2.处理措施: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就诊。
五、储存与携带方法
1.储存:碳酸氢钠应存放在通风、干燥、避光的环境中,远离火源。
2.携带:携带时应避免与尖锐物品一起存放,以免破损。
乘坐飞机时,碳酸氢钠溶液可随身携带,但需注意包装完好。
总之,2%的碳酸氢钠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发挥其治疗作用。
但在使用过程中,务必遵循医生建议,注意用药安全和储存方法。
碳酸氢钠检验操作规程
![碳酸氢钠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6c51da5bb68a98271fefaec.png)
GMP管理文件一.目的:为规定碳酸氢钠的检查方法和操作要求,特制定此标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碳酸氢钠的质量检测。
三.责任者:检验员四.正文【检品名称】碳酸氢钠【引用标准】碳酸氢钠内控质量标准【使用仪器】酸度计【操作内容】【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在潮湿空气中即缓缓分解;水溶液放置稍久,或振摇,或加热,碱性即增强.本品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不溶.【鉴别】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与碳酸氢盐的鉴别反应.【检查】碱度取本品0.20g,加水20ml溶解后,依法测定,PH值应不高于8.6.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1.0 g,加水2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供注射用);或与2号浊度标准液比较,不得更浓(供口服用).氯化物取本品1.5g(供注射用)或0.15g(供口服用),加水溶解使成25ml,滴加硝酸使成微酸性后,置水浴中加热除尽二氧化碳,放冷,依法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 3.0m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2%(供注射用)或0.02%(供口服用)}.硫酸盐取本品3.0g(供注射用)或0.50g(供口服用),加水溶解使成40 ml,滴加盐酸使成微酸性后,置水浴中加热除尽二氧化碳,放冷,依法检查,与标准硫酸钾溶液 1.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5%(供注射用)或0.03%(供口服用)〕.铵盐取本品1.0g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加热,发生的蒸气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得变蓝色.钙盐取本品1.0g,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溶解后,加氨试液1ml与草酸铵试液2ml,摇匀,放置1小时;如发生浑浊,与标准钙溶液(精密称取碳酸钙0.125g,置500ml量瓶中,加水5ml与盐酸0.5ml的混合液使溶解,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每1ml相当于0.1mg的Ca)1.0mg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1%(供注射用)}.铁盐取本品3.0g(供注射用)或1.0g(供口服用),加水适量溶解后,加稀硝酸使成微酸性,煮沸1分钟,放冷,加水稀释使成25ml,依法检查,与标准铁沉沦1.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05%(供注射用)或0.0015%(供口服用)}.重金属取本品4.0g,加稀盐酸19ml与水5ml后,煮沸5分钟,放冷,加酚酞指示液1滴,并滴加氨试液至溶液显粉红色,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依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砷盐取本品1.0g,加水23ml溶液后,加盐酸5ml,依法检查,应符合规定(0.0002%).【含量测定】取本品约1g,精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 l)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红色,煮沸2分钟,放冷,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
SOP-11-FL-001-00 碳酸氢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SOP-11-FL-001-00 碳酸氢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b0e27c67f1922791688e830.png)
黑龙江宝庆隆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文件名称碳酸氢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SOP-11-FL-001 版本号00 拷贝号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执行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中心化验室1 目的建立碳酸氢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2 范围适用于碳酸氢钠的检验。
3 责任者中心化验室、质量管理部4 职责4.1中心化验室QC组长负责本标准操作规程的起草。
4.2中心化验室主任负责本标准操作规程的审核。
4.3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本标准操作规程的审核。
4.4 质量受权人负责本标准操作规程的批准。
5 依据《氢氧化钠质量标准》6 内容6.1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在潮湿空气中即缓缓分解;水溶液放置稍久,或振摇,或加热,碱性即增强。
本品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不溶。
6.2 鉴别6.2.1 鉴别(1)钠盐6.2.1.1 检验仪器:电子天平6.2.1.2 试剂及试液:盐酸、15%碳酸钾溶液、焦锑酸钾试液6.2.1.3 试液配制:15%碳酸钾溶液和焦锑酸钾试液照《试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配制。
6.2.1.4 检验方法: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本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
取本品约100mg,置10ml试管中,加水2ml溶解,加15%碳酸钾溶液2ml,加热至沸,应不得有沉淀生成;加焦锑酸钾试液4ml,加热至沸;置冰水中冷却,必要时,用玻棒摩擦试管内壁,应有致密的沉淀生成。
6.2.2 鉴别(2)碳酸氢盐6.2.2.1 检验仪器:电子天平6.2.2.2 试液:稀盐酸、氢氧化钙试液、硫酸镁试液、酚酞指示剂6.2.2.3 试液配制:照《试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配制。
6.2.2.4 检验方法:本品的水溶液,加稀酸,即泡沸,产生二氧化碳气,导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生成白色沉淀。
本品的水溶液,加硫酸镁试液,须煮沸,始生成白色沉淀。
本品的水溶液,加酚酞指示液,不变色或仅显微红色。
碳酸氢钠使用说明书
![碳酸氢钠使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5d2811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b.png)
碳酸氢钠使用说明书一、产品介绍: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分子量为84.01,是一种无色结晶性固体,可溶于水。
碳酸氢钠常用于食品加工、清洁消毒、药品制造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二、使用方法:1.食品加工:碳酸氢钠常用于面包蛋糕制作过程中,具有膨松剂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每500克面粉中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即可。
注意在使用过程中,要将碳酸氢钠均匀撒在面粉上,并在加入液体后迅速搅拌。
食品加工中需注意控制碱性物质的含量。
2.清洁消毒:碳酸氢钠可作为清洁剂使用,对表面油垢、石灰等有较好的去污效果。
在清洁过程中,可将适量的碳酸氢钠溶解于水中,用刷子或抹布蘸取后进行擦拭。
请注意使用过程中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对皮肤和眼睛产生刺激。
3.药品制造:碳酸氢钠可作为药品的辅助材料。
具体用途由药品制造商根据具体需求决定,使用时需按照相关药典和工艺标准操作。
三、注意事项:1.碳酸氢钠需保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与湿气反应产生结块。
2.使用碳酸氢钠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对皮肤或眼睛产生刺激。
3.在使用碳酸氢钠时,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将其直接接触到皮肤或吸入到呼吸道内。
4.如不慎接触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5.碳酸氢钠属于非危险品,但仍需妥善保管,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放。
四、产品储存:1.碳酸氢钠需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防止潮湿和高温。
2.请将碳酸氢钠放置在远离明火和强氧化剂的地方,以确保安全。
3.储存期限一般为两年,超过有效期限的碳酸氢钠应及时处理。
总结:碳酸氢钠是一种多功能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清洁消毒和药品制造等领域。
在使用碳酸氢钠时,应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妥善保管,以确保安全使用。
[重点]碳酸氢钠检验操作规程
![[重点]碳酸氢钠检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48c311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3.png)
GMP文件目的建立碳酸氢钠检验操作规程,规范碳酸氢钠的检验操作,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范围适用于本企业辅料碳酸氢钠的检验职责原辅材料检验员对本标准负责。
内容【检验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检验【分子式】NaHCO3【分子量】84.01【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
本品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不溶。
【鉴别】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与碳酸氢盐的鉴别反应,见《鉴别试验检验操作规程》。
【检查】碱度取本品0.2g,置烧杯中,加水20ml使溶解,依照《PH值检验操作规程》测定,PH值应不高于8.6。
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1.0g,加水2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
或与2号浊度标准液比较不得更浓。
氯化物取本品0.15g,加水溶解使成25ml,滴加硝酸使成微酸性后,置水浴中加热除尽二氧化碳,放冷,依照《氯化物检验操作规程》检查,与标准氯化钠溶液3.0ml同法同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
硫酸盐取本品0.50g,加水溶解使成40ml,滴加盐酸使成微酸性后,置水浴中加热以除尽CO2,放冷,依照《硫酸盐检验操作规程》检查,与标准硫酸钾溶液1.5ml同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3%)。
铵盐取本品1.0g,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加热,发生的蒸气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得变蓝色。
干燥失重精密称取本品4.0g,置硅胶干燥器中干燥4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0.25%。
铁盐取本品1.0g,加水适量使溶解后,加稀硝酸使成微酸性,煮沸1分钟,放冷,加水稀释成25ml,移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4ml与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使成35ml,加30%硫氰酸铵溶液3ml后,再加水适量稀释成50ml,摇匀,与标准铁溶液1.5ml同法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15%)。
重金属取本品4.0g,加稀盐酸19ml与水5ml后,煮沸5分钟,放冷,加酚酞指示液1滴,并滴加氨试液至溶液显粉红色,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溶液(PH3.5)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依照《重金属检验操作规程》第一法检查,与标准铅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碳酸氢纳溶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
![碳酸氢纳溶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7560eccf111f18582d05aef.png)
碳酸氢钠溶液配制标准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车间配液组碳酸氢钠溶液的配制。
2 职责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该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生产.QA:对该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 内容3.1 操作前检查3。
1。
1 计量器具是否完好,性能与称量要求相符,并在检定有效期内.3。
1。
2 检查水、电、气供应是否良好,纯化水及注射用水是否检验合格。
3.1。
3 人员检查洁净室温度、湿度、压差是否符合要求。
3。
1。
4 生产操作人员检查质量部门出示的尘埃粒子、沉降菌的检测报告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并在有效期内。
3.1。
5 应对上一个班次的生产清场进行检查,有QA下发的清场合格证,方可进行操作。
3.1.6 检查电子天平等设备状态标志,设备是否“完好”、“已清洁”。
3。
1。
7 检查所需文件记录齐备,无与本批无关的指令及记录,无与本批无关的物料。
3.1。
8 QA 确认符合生产条件后,在批记录中签名准许生产。
3.1.9 及时填写并悬挂生产状态卡。
3.2 操作前的准备:3。
2。
1 设备与材料的准备:电子天平蠕动泵印度瓶输液瓶输液瓶塞套筒式滤器滤芯配液罐搅拌器取样管吸头3.2。
2 化学试剂的准备碳酸氢钠注射用水3。
3 配制方法配方:(按10L配制量来计算)750克碳酸氢钠加注射用水溶解至10L。
3.3.1 用电子天平称取750克碳酸氢钠干粉,倒入装有适量注射用水的10L印度瓶中,使之充分溶解,再补加注射用水至10L混匀。
(需二人复核)。
3。
3。
2 用121℃、0。
105Mpa、60分钟(压力蒸汽灭菌器)或 121℃、0。
105Mpa、40分钟(脉动真空灭菌柜)高压灭菌后的套筒式过滤系统,在滤液室百级保护下将摇匀后的碳酸氢钠溶液按照《除菌过滤标准操作规程》过滤除菌分装。
3。
3.3 取样检测浓度,并于滤制完的输液瓶上贴签,注明名称、浓度、规格、批号、配制日期及有效期.3.3.4 取样做无菌试验参照《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3。
3。
5 对过滤系统清洗处理参照《套筒式过滤系统清洗标准操作规程》。
分离碳酸氢钠晶体的操作
![分离碳酸氢钠晶体的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30d1813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8.png)
分离碳酸氢钠晶体的操作
分离碳酸氢钠(也称小苏打)晶体的操作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准备工作,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外套、手套
和护目镜,确保操作台面干净整洁。
2. 碳酸氢钠晶体的提取,首先,将碳酸氢钠晶体所在的混合物
或溶液转移到一个适当的容器中。
这可以通过过滤、结晶或其他物
理方法来实现。
3. 晶体的干燥,将提取的碳酸氢钠晶体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以促进其自然干燥。
确保晶体完全干燥,以防止晶体结块或受到污染。
4. 晶体的分离,一旦晶体完全干燥,可以使用适当的工具(如
玻璃棒或刮刀)将晶体从容器中分离出来。
小心地将晶体转移到一
个干净的容器中,以备后续使用。
5. 存储,将分离出的碳酸氢钠晶体储存在干燥、密封的容器中,
避免与湿气和其他化学物质接触,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上述操作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化学品安全操作规程,避免直接接触碳酸氢钠晶体,以免对皮肤和呼吸道造成伤害。
同时,对于未经培训的个人来说,最好在有经验的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性和操作的准确性。
2%的碳酸氢钠使用说明
![2%的碳酸氢钠使用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349ba7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2.png)
2%的碳酸氢钠使用说明
(原创版)
目录
1.引言:介绍 2% 的碳酸氢钠
2.使用说明:详述如何使用 2% 的碳酸氢钠
3.注意事项:说明使用 2% 的碳酸氢钠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4.结论:总结 2% 的碳酸氢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文
1.引言
2% 的碳酸氢钠,也被称为小苏打,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领域。
在生活上,它可以用于清洁、去污、烘焙等;在工业上,它可以用于制造玻璃、洗涤剂等。
因此,了解如何正确使用 2% 的碳酸氢钠十分重要。
2.使用说明
(1)清洁去污:将 2% 的碳酸氢钠与水混合,制成浓度为 2% 的溶液,可用于清洁厨房、浴室等油腻污垢。
用该溶液擦拭后,再用清水冲洗即可。
(2)烘焙:在烘焙中,2% 的碳酸氢钠可以作为发酵剂使用。
将其加入面团中,可以使面团发酵,使烘焙出的糕点更加松软。
(3)去异味:将 2% 的碳酸氢钠放入冰箱、垃圾桶等容易产生异味的地方,可以有效去除异味。
3.注意事项
(1)避免直接接触:2% 的碳酸氢钠具有腐蚀性,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2)勿食用:2% 的碳酸氢钠并非食品,勿将其误食。
如误食,应立即就医。
(3)远离火源:碳酸氢钠遇火燃烧,因此在使用和储存时,应远离火源。
(4)密封保存:2% 的碳酸氢钠容易受潮,应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处,防止结块。
4.结论
总之,2% 的碳酸氢钠是一种实用且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化学物质。
碳酸氢钠冲洗的详细步骤
![碳酸氢钠冲洗的详细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584e07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76.png)
碳酸氢钠冲洗的详细步骤
嘿,碳酸氢钠冲洗这事儿啊,可得小心着来。
先准备好东西。
得有碳酸氢钠溶液,还得有个合适的冲洗工具,比如专门的冲洗器啥的。
可别随便找个东西就用,那可不行哦。
溶液的浓度也得合适,不能太浓也不能太稀。
就像做菜放盐似的,得恰到好处。
接着呢,找个舒服的姿势。
可以坐在马桶上或者躺在床上,把腿分开。
这样才能方便操作嘛。
要是姿势不舒服,那肯定不行。
就像睡觉姿势不对,会睡得不踏实一样。
然后把冲洗器准备好。
把碳酸氢钠溶液倒进冲洗器里,注意别倒太多,也别倒太少。
倒完后,把冲洗器的管子轻轻插进下面,别插得太深,也别太浅。
这可得小心点,要是弄不好会不舒服的。
接着就可以开始冲洗啦。
慢慢地挤压冲洗器,让溶液流出来。
别太用力,也别太轻。
就像浇水一样,得掌握好力度。
让溶液在里面停留一会儿,然后再让它流出来。
可以重复几次,这样能冲洗得更干净。
冲洗完后,要把冲洗器清洗干净,放好。
可不能乱丢乱放,不然下次用的时候就不干净了。
我给你讲个事儿哈。
有个姐妹,她听说碳酸氢钠冲洗有好处,就想试试。
结果她一开始啥也没准备好,就随便弄了点溶液,也没有合适的冲洗器。
结果弄得乱七八糟的,还不舒服。
后来她认真准备了,按照正确的步骤来,就好多了。
她还说,以后可不能瞎弄,得认真对待。
所以啊,碳酸氢钠冲洗要小心谨慎,按照步骤来,这样才能达到效果,又不会伤害自己呢。
碳酸氢钠检验操作规程g
![碳酸氢钠检验操作规程g](https://img.taocdn.com/s3/m/4295c8013169a4517723a3f0.png)
目的:建立碳酸氢钠检验的操作规程。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碳酸氢钠的检验。
责任:质量保障管理中心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内容:1.概述:1.1 检品名称:碳酸氢钠1.2 拼音名:Tansuanqingna1.3 英文名:Sodium Bicarbonate1.4 分子式:NaHCO31.5 分子量:84.012.检验地点:质量保障管理中心实验室,仪器室。
3.检验项目:3.1 性状:3.1.1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在潮湿空气中即缓缓分解;水溶液放置稍久,或振摇,或加热,碱性即增强。
3.1.2 本品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不溶。
3.2 鉴别: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与碳酸氢盐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3.3 检查:3.3.1 碱度:3.3.1.1 判断标准:pH值应不高于8.6。
3.3.1.2 操作方法:取本品0.2g ,加水20ml使溶解,依法测定(附录ⅥH)pH值应不高于8.6。
照PH值检验操作(SOP/QAJ107—2012)测定3.3.2 溶液的澄清度:3.3.2.1 判断标准:溶液应澄清(供注射、血液透析用);或与2号浊度标准液(附录ⅨB)比较,不得更浓(供口服用)。
3.3.2.2 操作方法:取本品1.0g,加水2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供注射、血液透析用);或与2号浊度标准液(附录ⅨB)比较,不得更浓(供口服用)。
照溶液澄清度检验操作规程(SOP/QAJ130-2012)测定3.3.3 氯化物:3.3.3.1 判断标准:与标准氯化钠溶液3.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2%(供注射、血液透析用)或0.02%(供口服用)。
3.3.3.2 仪器:50ml纳氏比色管。
3.3.3.3 试剂:硝酸、硝酸银、标准氯化钠溶液。
3.3.3.4 操作方法:取本品1.5g(供注射、血液透析用)或0.15g(供口服用),加水溶解使成25ml,滴加硝酸使成微酸性后,置水浴中加热以除尽二氧化碳,放冷,依法检查(附录Ⅷ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3.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2%(供注射、血液透析用)或0.02%(供口服用)〕。
小苏打操作规程
![小苏打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e3bd71efad6195f312ba6d5.png)
小苏打操作规程一、岗位任务碱液中的NaCO3和炉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HCO3并析出结晶,取出至稠厚器稠厚,晶浆送离心,滤液溢流至滤液桶。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碳化岗位任务,说明了碳化岗位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与性能,开停车操作,正常操作要点,异常情况及处理,安全措施。
三、职责负责碳化操作,负责和低压机岗位、离心机水泵岗位联系协调一致工作,负责稠厚器的操作,控制各项工艺指标。
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做好记录。
负责区域卫生,安全生产。
四、工艺流程1、流程简述低压机岗位来炉气分离净化后从塔底进入,碱液从塔上部进入,气液在塔内逆流接触反应生成NaHCO3,经冷却析出结晶,由塔底取出至稠厚器,稠厚器晶浆送离心,滤液溢流至滤液桶,塔顶尾气经旋液分离器排空,分离后的碱液自流至滤液桶。
2、主要流程图见附图1、进塔碱液浓度60-85tt2、进塔co2浓度>40%,每班允许低于40%。
3、塔温:上部70-80℃中部 73-89℃取出 56-73℃4、进塔炉气压力 0.2-0.32Mpa5、取出固液比(40秒)10%-30%,低于10%一般不宜取出。
6、尾气Co2含量10%-20%7、进塔碱液70-82℃8、塔作业时间8-16小时9、正常液位为绿灯亮,黄灯警告,红灯禁止。
七、开车准备和开车程序7.1开车准备7.1.1 开塔前要用水清洗并放净水。
7.1.2 检查各阀门是否灵活好用,各管线是否畅通,检查各压力表,温度表,液位灯是否齐全完好,检查冷却水是否正常。
7.1.3 检查稠厚器减速机是否完好,检查油位油质是否良好。
7.1.4 和低压机岗位、离心机岗位联系,做好开车准备。
7.2 开车程序7.2.1 开碱液泵,开进塔碱液阀向塔内进液。
7.2.2 当绿色液位灯亮时,打开进气阀,调整尾气阀在适当位置,同时关闭进出碱液阀,憋塔5分钟左右。
7.2.3 憋塔后打开取出阀开始取出,并打开进液阀进液,适当开冷却水。
八、正常操作要点1、保证进塔碱液浓度和温度符合要求。
碱解岗位操作规程
![碱解岗位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c461b7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f.png)
碱解岗位操作规程背景介绍碱解是一种化学反应,使用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将有机质或无机物质溶解,并释放出氧化物或氢气。
碱解常用于化学分析、废物处理、制药工业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里,碱解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
本规程旨在为碱解岗位的操作员提供准确的操作指导,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防止事故发生。
制定目的为了保障厂区爆炸、污染事故发生的安全与卫生,维护生产秩序。
按照《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制订本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要求1.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有[c1]操作员证书、并接受安全教育。
2.操作人员操作前必须全面了解本操作规程。
3.操作人员操作前应检查所需操作的设备及工具是否正常,并进行正常的维护。
4.禁止酗酒、吸烟等影响操作安全的行为。
5.禁止未受授权的人员随意进入作业区域。
6.禁止操作人员掩盖原料不良质量的现象和存在的危险。
安全防范1.操作前必须进行周围环境和设备的安全检查,并确保安全措施到位。
2.作业过程中必须戴上防护用具,如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3.离开工作岗位前必须关闭设备,并清理现场残留物,确保生产环境整洁。
[c2]4.操作时应小心操作,切忌急躁、浮躁,不可带恶意操作,严禁大量一次投料、强制加热等行为。
5.操作时应注意互助,如发现有异样及时报告安全岗。
操作流程1.准备好操作所需的仪器仪表和工具。
2.先检查加热设备和水浴设备,开启或加热至设定温度。
3.将待加碱物质称量后倾入碱解釜中。
4.缓慢地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并且强烈搅拌。
5.监测反应温度,若反应温度过高应立即减少加热功率并缓慢加入少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6.当反应完全结束后,放置碱解釜2-3小时,让反应彻底完成。
7.将碱解液倒入酸解、萃取两个分离釜中分离,处理后物质如有需要,进行精炼和纯化。
8.清理现场,关闭设备和设备处理。
总结本文介绍了碱解岗位的操作规程,采用了详细的操作流程和安全防范措施。
通过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企业的生产秩序。
碳酸氢钠溶液使用方法
![碳酸氢钠溶液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4cab1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a.png)
碳酸氢钠溶液使用方法碳酸氢钠溶液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
本文将全面详细介绍碳酸氢钠溶液的制备方法、性质特点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碳酸氢钠溶液的制备方法碳酸氢钠(NaHCO3)是一种无色结晶体,可溶于水。
制备碳酸氢钠溶液的方法如下:1.准备所需材料:碳酸氢钠粉末、蒸馏水。
2.取适量的蒸馏水倒入容器中,加热至约80°C。
3.将适量的碳酸氢钠粉末逐渐加入容器中,同时搅拌均匀,直至完全溶解。
4.冷却后,使用滤纸或滤器过滤溶液,去除杂质。
5.将制得的碳酸氢钠溶液转移到干净的容器中,并密封保存。
二、碳酸氢钠溶液的性质特点1.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pH值约为8.3左右。
2.碳酸氢钠溶液在空气中易吸湿,应密封保存。
3.碳酸氢钠溶液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冒泡现象。
4.碳酸氢钠溶液可作为缓冲剂使用,能够调节溶液的pH值。
三、碳酸氢钠溶液的使用注意事项1.碳酸氢钠溶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请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使用时戴好防护手套和护目镜。
2.在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加热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引起溅沫和烫伤。
3.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时要遵循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实验台面整洁干净,并保持良好通风。
4.注意控制碳酸氢钠的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反应失控或产生危险物质。
5.当需要稀释碳酸氢钠溶液时,应先将溶液倒入水中,搅拌均匀后再使用。
切勿将水直接倒入浓碳酸氢钠溶液中,以免发生剧烈反应。
以上是关于碳酸氢钠溶液的制备方法、性质特点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在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时,请务必遵循安全操作规范,并妥善保管和处理该化学试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酸氢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建立碳酸氢钠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操作。
2. 范围适用于碳酸氢钠的检查。
3. 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4. 职责4.1 起草:QC 审核:质量保证部负责人批准人:质量管理负责人。
4.2 QC实施本规程。
4.3 QA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5. 内容5.1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在潮湿空气中即缓缓分解;水溶液放置稍久,或振摇,或加热,碱性即增强。
本品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不溶。
5.2 鉴别5.2.1 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和红外分光光度仪。
15%的碳酸钾溶液:取碳酸钾15g,加水溶解至100ml,即得。
焦锑酸钾试液:取焦锑酸钾2g,在85ml热水中溶解,迅速冷却,加人氢氧化钾溶液(3—20)10ml;放置24小时,滤过,加水稀释至100ml,即得。
氢氧化钙试液:取氢氧化钙3g,加水1000ml,密塞,时时猛力振摇,放置1小时,即得。
用时倾取上清液。
硫酸镁试液:取未风化的硫酸镁结晶12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酞指示液:取酚酞1g,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变色范围:pH8.3~10.0(无色—红)。
5.2.2 分析步骤5.2.2.1 本品的水溶液显钠盐与碳酸氢盐的鉴别反应。
(1)钠盐A 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观察火焰颜色。
B 取供试品约100mg,置10ml试管中,加水2ml溶解,加15%的碳酸钾溶液2ml加热至沸,观察,应不得有沉淀生成;加焦锑酸钾试液4ml,加热至沸,置冰浴中冷却,必要时,用玻棒摩擦试管内壁,观察现象,应有致密的沉淀生成。
(2)碳酸氢盐A 取供试品溶液,加稀酸,即泡沸,发生二氧化碳气,导人氢氧化钙试液中,即生成白色沉淀。
B 取供试品溶液,加硫酸镁试液,如为碳酸盐溶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如为碳酸氢盐溶液,须煮沸,始生成白色沉淀。
C 取供试品溶液,加酚酞指示液,如为碳酸盐溶液,即显深红色;如为碳酸氢盐溶液,不变色或仅显微红色。
5.3 检查5.3.1 碱度5.3.1.1 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和PH计。
5.3.1.2 分析步骤取本品0.20g,加水20ml使溶解,依法测定(附录Ⅵ H),pH值。
5.3.2 溶液的澄清度5.3.2.1 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
5.3.2.2 分析步骤取本品1.0g,加水20ml溶解后,与2号浊度标准液(附录Ⅸ B)比较。
5.3.3 氯化物5.3.3.1 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
稀硝酸:取確酸105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本液含HN03应为9.5%~10.5%。
硝酸银试液:即硝酸银滴定液。
5.3.3.2 分析步骤取本品0.15g,加水溶解使成25ml,滴加硝酸使成微酸性后,置水浴中加热除尽二氧化碳,放冷,再加稀硝酸1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另取标准氯化钠溶液3.0ml,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40ml,摇匀,即得对照溶液。
于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0ml,用水稀释使成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即得。
5.3.4 硫酸盐5.3.4.1 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
稀盐酸:取盐酸234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本液含HCl应为9.5%~10.5%。
25%氯化钡溶液:取氯化钡25g,加水溶解至100ml,即得。
5.3.4.2 分析步骤取本品0.50g,加水溶解使成40ml,滴加盐酸使成微酸性后,置水浴中加热以除尽二氧化碳,放冷,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2ml,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取标准硫酸钾溶液1.5ml同法制成对照液,于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25%氯化钡溶液5ml,用水稀释至50ml,充分摇匀,放置10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比较,即得。
5.3.5 铵盐5.3.5.1 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
5.3.5.2 分析步骤取本品1.0g,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加热,发生的蒸气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得变蓝色。
5.3.6 铁盐5.3.6.1 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
稀硝酸:取硝酸105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本液含HNO3应为9.5%~10.5%。
稀盐酸:取盐酸234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本液含HCl应为9.5%~10.5%。
30%硫氰酸铵溶液:取硫氰酸铵30g,加水溶解至100ml,即得。
5.3.6.2 分析步骤取本品1.0g,加水适量溶解后,加稀硝酸使成微酸性,煮沸1分钟,放冷,加水稀释成25ml,移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稀盐酸4ml与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使成35ml后,加30%硫氰酸铵溶液3ml,再加水适量稀释成50ml,摇匀,即得供试液;取标准铁溶液1.5ml,置于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25ml,加稀盐酸4ml与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使成35ml,加30%硫氰酸铵溶液3ml,再加水适量稀释成50ml,摇匀,即得对照液。
供试液与对照液比较,即得。
5.3.8 重金属5.3.8.1 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
稀盐酸:取盐酸234ml,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
本液含HCl应为9.5%~10.5%。
酚酞指示液:取酚酞1g ,加乙醇100ml使溶解,即得。
变色范围:pH8.3~10.0(无色—红)。
氨试液:取浓氨溶液400ml,加水使成1000ml,即得。
醋酸盐缓冲液(pH3. 5) :取醋酸铵25g,加水25ml溶解后,加7mol/L盐酸溶液38ml,用2moI/L盐酸溶液或5mol/L氨溶液准确调节pH值至3.5 (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 ,即得。
硫代乙酰胺试液:取硫代乙酰胺4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中保存。
临用前取混合液(由1mol/L氢氧化钠溶液15ml、水5.0ml)5.0ml,加上述硫代乙酰胺溶液1.0ml,置水浴上加热20秒钟,冷却,立即使用。
1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5.3.8.2 分析步骤取本品4.0g,加稀盐酸19ml与水5ml后,煮沸5分钟,放冷,加酚酞指示液1滴,并滴加氨试液至溶液显粉红色,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适量使成25ml,取标准铅溶液2ml同法制成对照液,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
比较,即得。
5.3.9 砷盐5.3.9.1 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
碘化钾试液:取碘化钾16.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制。
酸性氯化亚锡试液:取氯化亚锡20g,加盐酸使溶解成50ml,滤过,即得。
本液配成后3个月即不适用。
5.3.9.2 分析步骤取本品1.0g,加水23ml溶解后,加盐酸5ml,得供试液,依法检查(附录Ⅷ J第一法)测试时,于导气管C中装人醋酸铅棉花60mg(装管髙度为60~80mm) D顶端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试纸大小以能覆盖孔径而不露出平面外为宜),盖上旋塞盖E并旋紧,即得。
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ml,置A 瓶中,加盐酸5ml与水21ml,A为100ml标准磨口锥形瓶。
于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再分别加碘化钾试液5ml 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加锌粒2g ,立即将照上法装妥的导气管C 密塞于A 瓶上,并将A 瓶置2 5~4 0°C 水浴中,反应45分钟,取出溴化汞试纸,即得。
5.3.10 干燥失重5.3.10.1 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
5.3.10.2 分析步骤取本品4.0g ,以硅胶为干燥剂,常温常压干燥4小时,减失量不得过0.25%。
减失量%=W 瓶+样前-W 瓶+样后W 样×100% ………………公式① 式中 W 瓶+样前——干燥前恒重的称量瓶与样品称样量;W 瓶+样后——干燥后恒重的称量瓶与样品称样量;5.4 含量测定5.4.1 试液及仪器一般实验仪器。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取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20ml ,加0.2%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30ml ,摇匀,即得。
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取甲基红0.1g ,加乙醇溶解至100ml ,即得。
0.2%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取溴甲酚绿0.2g ,加乙醇溶解至100ml ,即得。
5.4.2 分析步骤取本品约1g ,精密称定,加水50ml 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10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 )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
每1ml 盐酸滴定液(0.5mol/L )相当于42.00mg 的NaHCO 3。
计算:含量%=V×F×T W ×100% ………………公式②式中 V ——供试品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F ——滴定液的校正值;T ——滴定液的滴定度,42.00mg/ml ;6. 相关文件与记录《碳酸氢钠检验记录》 R-QC-01-104《碳酸氢钠检验报告》 B-QC-01-062***************************************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