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绿色城镇化是指把传统城镇化建设理念与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精神协调统一起来,融入社会、文化、历史、经济、自然、人文等因素,逐步形成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的,人的创造力、生产力协同的城镇规划。我国城镇发展应以绿色城镇为目标价值取向,并应从切实发展城镇的循环经济、注重城镇的生态规划、治理城镇的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城镇工业结构、土地集约利用、保护城镇绿地生物多样性等六个方面来实现绿色城镇目标。

一、引言

绿色城镇化,作为一种现代新型城镇化道路。不仅是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流,而且也伴随我国十二五规划绿色发展概念的明确提出正在成为当今中国城镇化的标杆。绿色城镇化既是城镇的发展与绿色发展相结合,也是城镇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达到人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2013年全国“两会”中,新型城镇化成为热点议题。而作为新型城镇化重要内涵之一的绿色城镇化,更是重点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四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而其中之一就是新型城镇化对于绿色城镇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明确要求: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在“两会”上,更是将新型城镇化及绿色城镇化的讨论再次引向深入。

对于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曾经这样评价:速度快、质量低、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市民化的程度比较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城乡发展不协调。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剧烈的生态环境改变过程,对我国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目前我国正以全球7%的耕地、7%的淡水资源、4%的石油、2%的天然气储量来推动全球21%人口的城镇化。据专家测算,城镇化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增加能源消耗4940万吨标煤,增加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约11.6亿立方米,增加钢材消耗645万吨,水泥2190万吨,增加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11亿吨,生活COD排放量3万吨,生活氨氮排放量1万吨,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19.5万吨,生活CO2排放量2525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527万吨。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必须转型。新型城镇化绝不能再沿袭过去“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模式,必须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绿色城镇化道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影响来获取最大的城镇化收益,这是我国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绿色城镇化理论综述

所谓绿色城镇化,是指城镇集约开发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城镇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城镇化集中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其中资源节约与低碳减排是具体推进方式,环境友好与经济高效是奋斗目标。

具体内涵可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用全域发展的理念来推进城镇化。推进绿色城镇化就是要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以城市的功能规划全域,实现城乡规划的全覆盖;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就是要建立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功能互补。二是用节约集约发展的理念来提升城镇化。推进绿色城镇化就是要克服传统城市化浪费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弊端,推进口集中、土地集约、人气集聚,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三是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绿

色城镇化就是要改变“耕地变厂房、农村变城市”的传统方式,因地制宜建设区域中心镇、特色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推进公共服务和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四是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城市品质。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城市内涵的发展和城市质量的提高,特别是重视城市的历史和人文的保护和传承。

(一)国内外研究

国外相关研究

国际上对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研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1)城镇化注重与自然的融合(20世纪20年代以前)

古希腊和古埃及时期,城市的建设就主张从城市的环境因素来考虑其选址、形态和布局。1898年英国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在《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和《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的建设田园城市的设想,则可以看作是现代绿色城镇化的开端,对城镇化的生态规划起了启蒙作用。

(2)城镇化中引入生态学思想,创立城市生态学,研究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前)

在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的影响下,城镇化发展中开始引入生态学思想,并逐渐系统化,创立了城市生态学。1952年,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代表人物帕克出版了《城市与人类生态学》,倡导创建城市生态学,研究了城市环境问题,完善了城市与人类生态学思想体系。(3)将绿色生态研究放在城镇发展的中心地位,强调城市发展重点应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关系,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81年,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尼茨基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想模式。1987,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 瑞杰斯特在《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一书中,认为生态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体现了城镇化发展中重视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国内相关研究

周复多提出:应保持适宜的城市化速度和城市化的有序性,衡量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小仅要有经济指标,还要有社会指标,要保护和发展城市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2000)。

吴未等人提出:城市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物质载体,为了创造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应转变传统规划思想,承认城市规模极限的存在,实现从“功能规划”到“效能规划”的转变(2000.6)等。梁鹤年提出,生态食物链中的分界线给予城市规划的启示--城市规划的战略方向应该是开阔城市生产生活的‘稳定领域’,应该是加强城市模式和组织的应变能力(2000) ;

程春满将传统城市化的机理归纳为产业理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化的新取向—生态思维,其核心就是批判传统的、唯(当代、短期或眼前的)利(益)是图的、线性产业布局的城市化,而运用生态学原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工程为手段,新的、时间空间上平衡发展的、网络式产业布局的、生态环境友好的城市化观(1998)等·崔功豪、马润潮认为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力转化和小城镇建设构成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实质内容,影响这三者发生、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政策、资金和地方社会政府的作用,而农民群体和区外力量也有重要的启动作用(1999) ;宁登从转型时代、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全球化与区域化、交易革命与生产体制变革、新的区域性城市空间- -区域城市带和网络城市等方面对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探讨(2000)。

张耕田(1998)、代合治(1998)、王慧(1997)等撰文,从经济、人口、地域空间、环境及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选择一整套相应指标,并以具体省市为例对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

姚士谋等认为:中国的城镇化速度与水平的确定应从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土地资源稀缺、优质耕地少、自然资源特别是水问题突出、投资来源及国力不丰以及区域环境质量下降等因素分析,中国城镇化总体发展比例应考虑在50 %- 55 %左右,发展速度也不能过快,具体为中国东部沿海各省城市化水平大致每年上升0. 8 - 1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每年上升0. 5 - 0. 8个百分点,时间上也得有个50 - 80年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1999)。但也有人认为城镇化速度究竟多少为宜不能人为框定,而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未来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叶裕民,2001) ,赵永革认为我国城镇化加速的起始点将推迟到来,城镇化发展速度在一段时期(5年左右)将低速推进(1999)等。

马武定认为我们必须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化进程不仅是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数量与比例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城市质量的提高,对现有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重要使命(1999)等。城镇化的地域差异。由于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科技水平、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的不同,致使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城市规模和建设特点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目前我国城市化重心仍在东部沿海地带,但已开始向中、西部推进;东部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等城镇密集区;城市化的省际差异则更明显( 顾朝林, 1998 ;胡序威, 1998 )等。

甄峰提出,农村发展不能单靠城市化辐射 (在某种程度上会拉大城乡差距),也不能盲目推行农村工业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两头启动,依靠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加以推进,这就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动力,并应用当代城市规划思想着重探讨了城市规划如何引导城乡关系的正常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1998)。

(二)城镇化的意义

1、绿色城镇化是绿色发展的起源和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流

首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最早萌芽是针对传统城市化对城镇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早在1851年,法国城市规划大师奥斯曼率先花了18年对巴黎进行了充满绿意的城市改造,1898年,英国城市社会学家霍华德明确提出了绿色“田园城市”构想,并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就在伦敦、巴黎、东京等发达国家的城市规划中得到普遍运用。其次,在当今世界,不仅绿色“田园城市”仍是各国城市普遍追求的理想目标,而且,绿色城镇化已成为了城市化的主流。欧美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起广泛掀起的绿色发展运动,是以绿色城镇建设为主调,从单一的绿色经济不断向城镇化的绿色建筑、能源、交通、制造、服务、消费和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深化,并沿着单一的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不断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社会管理全而绿色城镇化过程演进。

2、绿色城镇化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绿色发展的关键性命题

中国城镇化,当前正处在加速发展阶段。它不仅是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而且,其能否实现绿色发展也是影响中国乃至全球人类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为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就曾认为,中国的城镇化是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的两件大事之一(另一件大事是指以美国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宾塞则指出:城镇化能不能有序地开展,是对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能力的主要考验。可见,当前中国的城镇化能否尽快走上健康有序的绿色发展道路,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绿色发展的关键性命题。

3、绿色城镇化是一个全面绿色化的关键性绿色发展概念

所谓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具体包括:一是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一是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二是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而绿色城镇化,是基于以人为本宗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种注重生态平衡,着眼于人与自然和谐、经济效益

与社会环境效益兼容和人们生活质量全而提高的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它不仅注重生态平衡重视绿色发展的内在要素一一环境和资源,而且也体现了全而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目标,同时还把其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主要内容和途径。因而,它是一个包含了城乡社会生产方式和人民生活消费方式及其社会结构与价值观念转变创新的全面绿色化关键性概念。

4、绿色城镇化是一化含三化的两型社会建设关键实现途径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实现途径是三化,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时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基本实现途径。其中,新型工业化是龙头,农业现代化是龙基,而新型城镇化则是关键的龙身主平台,它不仅连接着新型工业化龙头和农业现代化龙基而且从广义讲还包含了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因为,城镇化过程是以工业化为主推动的产业结构转变及其提升为主导的,本身就包含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绿色城镇化,只是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它的具体内容不仅包含了城镇建设要走绿色化道路,同时也包含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都要走绿色化道路,是一化含三化的全面而关键的两型社会建设绿色化道路。

三、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与科学发展不协调的音符,离绿色城镇化的要求相差甚远。

1、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存在着欠缺。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建设奉行的是以经济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城镇过分强调了经济建设,只顾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顾及其他,一切为经济让道,一切为GDP 服务,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种落后的发展观必然造成经济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2、城镇规划滞后且执行不力。

许多城镇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即使有的城镇制订了规划,但在规划执行过程中也往往存在着过多的人为因素的干扰,致使规划难以付诸实施。因此,用地布局不合理、空间环境混乱、基础设施落后是许多城镇的通病。不同的规划之间相互脱节。一些地方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之间互不衔接,导致规划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无法发挥;有些地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预计不足,规划缺乏超前性,功能分区不明显,出现大量“马路城镇”,给后续建设带来很大难度。

3、城镇管理方式落后。

一些城镇管理粗放,对生态环境的管理投入少、力度小。许多城镇的道路清扫保洁疏于管理,甚至没有专门的环卫机构和专业的环卫队伍,加剧了城镇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污染。即使一些相对来说经济条件较好、城镇发育比较成熟的地区,绝大多数的城镇不能及时清运居民生活垃圾。

4、污染不断加剧。

乡镇企业是城镇生态环境的主要污染源。目前乡镇工业废水、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已经超过50%。而且我国的乡镇企业多是“遍地开花”式的分散布局,绝大多数的乡镇企业分布在自然村,小部分在乡镇驻地,极少数在县城,这种分布格局对污染防治造成了很大困难。许多乡镇企业是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和粗放,环保设施不配套。特别是乡镇企业80%以上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而直接排入水域,对水体、水系造成的污染是极其严重的。

四、绿色城镇化是可持续发展必然的选择

发展绿色城镇化,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生态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切实发展城镇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不仅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增加经济效益,而且从根本上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生态化,与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密不可分的。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要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因此,我们应运用税收、信贷、价格等手段,促进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农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增强农产品增值升值的能力;提高科技含量,注重增值促效,逐渐从粗放型经营转向内涵式经营;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增加第二产业的份额。

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核心内容。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农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确保农业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生态城镇的建设需要重点发展农业生产节能、节水、节地的有机、高效农业,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使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农副产品中的比例高80%以上;初步建立绿色食品新产业,并促进第一产业向工厂化、生态化和观光化发展。

2、注重城镇的生态规划。

生态城镇化的创建目标应由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三方面来确定,把城镇置于生态系统之中,强调城镇是区域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子系统,城镇的建设活动必然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制约。所以,城镇的生态规划实际上是把生态思想注入城镇化的规划之中,以生态城镇的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城镇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的,为城镇居民创造舒适、优美、清洁、安全的生存环境。首先,增强生态意识是基础。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城镇的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生态城镇对人们的益处越来越显现出来。因此在城镇规划中应把生态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城镇园林绿化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坚持不懈地搞好城镇的绿化、美化、净化,按照城镇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界限,科学安排绿化布局,努力改善城镇的生态环境,做到天蓝、地绿、水清,建设富有特色的生态城镇。其次,规划设计生态功能分区。城镇建设对自然环境的侵蚀程度因技术、人类认识和历史成因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在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根据与城镇相关的生态系统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我们可把城镇的生态功能区分为人文生态区和自然生态区,其中人文生态区包括城镇人口密集区域、城镇人口网状区域、城镇人口星状区域、城镇人口核状区域四层结构。再次,应该加强公众参与。城镇规划决策程序应体现平等、公开、科学等原则,通过引入公众参与,使规划决策程序趋于规范,规划决策模式也由封闭走向公开。只有这样,城镇的生态规划才能集思广益,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更趋合理化、科学化。

3、治理城镇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城镇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我国城镇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城镇建设和发展中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来改善城镇的生态环境。

首先,倡导绿色文化,培育人们的生态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但是,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全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和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公益活动,开展生态环境的警示教育,宣传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规,培养和提高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形成全社会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其次,加强环境管理。我们必须对城镇快速发展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冲击要有充分的认识,加强城镇环境保护的规划;制定各种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和政策,建设和增强环境保

护机构的能力;建立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制止城镇的环境污染转移,杜绝污染的项目;建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让公众参与环境监督和环境管理。

再次,完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法律保障体系是城镇环境保护的根本保证。所以,我们加快制订和实施促进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生态补偿、人才激励、人口控制等政策,建立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评价、监督、激励机制;不断完善城镇环境管理的法规制度,加大现有各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度,严禁破坏和无序开发各类自然资源,严格执行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建立环境保护专业机构和执法队伍,不断提高城镇生态环境管理人员的素质,切实提高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水平。

4、合理布局城镇工业结构。

城镇的工业布局要考虑地形、气象、水文等条件对环境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地形条件和大气运动规律是构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城镇的工业布局应综合考虑不同性质的工业排污总量,主导污染物的构成与企业周围的环境容量,合理确定工业用地位置。按照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观点,工业企业群可分为五类:一是散发大量有害烟尘的工业如钢铁、有色冶炼、火电厂、水泥厂、磷肥厂等;二是大气污染的工业如精密仪表、电子、化纤、纺织、食品工业等;三是易燃易爆工业如炼油、化工、制氧、棉花加工等;四是释放毒气和腐蚀性气体的工业如氯碱厂、农药厂、硫酸厂、炼铝厂等;五是既不大量散发、也容易产生烟尘的工业如机械制造、塑料加工工业等。因此,应尽可能把这几类工业根据污染程度和规模大小分别规划设计。比如第四类工业应远离居民区与其他工业区,在远郊区布置;一、五类工业中无污染的、规模小的工业,可接近城区、居住区布置,有的还可以在居住区内的独立地段布置;对于消耗能源和原料多的,排放“三废”量大的工业,在城镇则不宜设置。

5、土地集约利用。

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二个方面把握,即宏观上以区域整体布局来发展城市,中观上实现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微观上引导和促进土地使用者高效利用土地。宏观上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体系的土地集约利用。其具体思路是区域整体发展城市,亦即城市建设在考虑城市个性的基础上,与周围城市和乡村组合的城市群或城市化地区,从整体上确定各城市、城镇规模、功能定位和性质。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发展各具特色而又与区域整体城市相协调、相衔接的产业结构,避免趋同和相互排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也在区域整体的基础上进行,防止重复建设。

中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某一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其具体思路就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的比例结构,二是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城市用地的比例结构,从城市发展的历程看,第二产业随着城市的发展其比例愈来愈大,其城市用地结构的比例结构也应表现同样的规律。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是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也就是商业、工业、住宅区等的分布与组合。

微观上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城市规划范围内具体地块的土地利用。其内涵就是城市内具体某一宗地,在规划许可范围内,按照边际收益原理加以利用。根据报酬递减规律,土地利用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经营者或开发商就不会再追加投入,因为新增加的投入得不偿失,达到这一临界点时的土地利用称之为集约利用。

五、绿色城镇化的未来展望

随着国际社会对循环经济的日益重视,中国政府对循环经济发展的大力支持,以及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建设必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这就需要社会各界有关人士进一步加强对绿色城镇发展的研究工作。绿色城镇化理论研究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国际国内新型城镇化以及绿色城镇化发展情况的革新以及循环经济学和资源环境学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还会不断出现新的特点和内容,所以,还需要对绿色城镇发展的理论研究体系的建立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如构建绿色城镇发

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确立相应的评价标准,为准确把握绿色城镇发展的进度提供分析工具。由于绿色城镇化发展模式种类多样,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单位进行管理,所以,数据统计工作非常不健全,资料非常的缺乏。由于数据资料的缺乏,本论文对绿色城镇化发展现状的描述略显单薄。今后我们还会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调研,以确实了解城镇化发展情况,并发现其中更深层次的问题,为新型城镇化发展事业贡献力量。

六、参考文献

[1]杨晓优. 走绿色城镇化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绿色之路[J]. 中国城市经济,2011,18:36+38.

[2]杨晓优. 长沙绿色城镇化路径探讨[J]. 中国集体经济,2012,06:55-56.

[3]王帅,徐筑燕. 贵州绿色城镇化发展思考[J]. 经济视角(下),2012,04:4-6.

[4]古春晓. 新型城镇化——绿色城镇化——全国政协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谈城镇化转型[J]. 建设科技,2013,05:12-17.

[5]栗德祥,王富平,雷李蔚. 绿色城镇化与生态城镇规划探索——以大连市长海县獐子岛镇为例[J]. 建设科技,2013,05:58-60.

[6]邱江. 我国绿色城镇化建设探讨[J]. 商,2013,13:260.

[7]黄载曦,李萍. 西部城镇化路径:理论探索与现实构造[J]. 天府新论,2003,06:38-40.

[8]陈巧云. 闽北山区城镇化路径——创建绿色城镇[J]. 南平师专学报,2004,03:92-94.

[9]蒋永清. 绿色城镇:小城镇发展的目标价值取向[J]. 求索,2004,08:99-101.

[10]廖乐焕,孙丹. 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城镇[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5:161-162.

[11]杨晓东.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探讨——以陕西省榆林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为例[J]. 中国市场,2010,42:21-37.

[12]单卓然,黄亚平. “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 城市规划学刊,2013,02:16-22.

[13]林小如. 湖北省欠发达山区县域城镇化路径模式及空间组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14]遵义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起草组. 绿色城镇化——开启遵义城镇建设和发展新征程[N]. 遵义日报,2012-01-16001.

[15]熊国斌,李井会,王建奎,陆麟,蒋健. 浙江省绿色城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 浙江建筑,2013,01:55-57+60.

[16]潘培坤. 《中国绿色城镇化之路·上海实践》系列丛书出版[J]. 上海农村经济,2013,05:7.

[17]袁业飞. 雾霾之忧:考验城镇化顶层设计——绿色城镇化如何破局?[J]. 中华建设,2013,04:12-17.

[18]庄莉莉,曾坚,洪再生. 基于绿色城镇群理论的高铁枢纽布点决策评价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3,07:149-151.

[19]方帅. 绿色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专访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谈月明[J]. 中国房地产业,2013,08:20-23.

[20]. 新型城镇化——绿色城镇绿色工业绿色生活——缪竞红、赵春风谈环保自动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市场[J]. 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13,08:6-9.

[21]罗小虹. “绿色城镇群”的理论与实践[A]. 秦皇岛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C].秦皇岛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0:7.

[22]. 贵州将以“绿色建筑”推进“绿色城镇化”[J]. 门窗,2011,05:35.

[23]张佳丽. 实现六个转变推进绿色城镇化[N]. 中国建设报,2007-11-29004.

[24]李萍黄载曦. 发展绿色城镇是西部的优势所在[N]. 光明日报,2003/05/20.

[25]白雪燕,田秋影. 农村城镇建设的发展路径——绿色城镇化[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96-98.

[26]刘肇军.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城镇化问题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08,03:96-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