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管曝气设计计算书p
曝气系统设计计算
![曝气系统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f9e2a94af45b307e97197ae.png)
曝气系统设计计算方法一(1)设计需氧量AORAOR二去除BOD5需氧量-剩余污泥中BODu氧当量+NHi -N消化需氧量-反消化产氧量碳化需氧量:9 =役二亠)-1.42幷=440000.003)_j 42x4399 = 9607(畑Q/〃) ^=YQ(S0-S c)-K d xVxX N1LVSS=X44000X () X4X15=4399kg/d消化需氧量:D2 = 4.57(?(N()- NJ-4.57 x 12.4%x P A= 4.57x44OOOx(56-2)x—1—-4.57x12.4% x 4399 ' 7 1000=8365畑Q / dDi 碳化霊氧量(kgO2 /d)D:--- 消化霊氧量(kgQ / d)P x---- 剩余污泥产量kg/dY一一污泥增值系数,取。
k d一一污泥自身氧化率,。
S“ - 总进水BOD5 (kg/m3)0.68S c ——二沉出水 BOD 5 (kg/m 3)X MLVSS 一一挥发性悬浮固体(kg/m 3)--- 总进水氨氮 M ——二沉出水氨氮Q---- 总进水水量m 3/d每氧化lmgNHQN 需消耗碱度;每还原lmgNO 3 -N 产生碱度;去除 lmgBODs 产生碱度。
剩余碱度S ALK F 进水碱度-消化消耗碱度+反消化产生碱度+去除BOD5产生碱度假设生物污泥中含氮量以%计,则:每日用于合成的总氮二*4399二545即,进水总氮中有 545*1000/44000二L 被用于合成被氧化的NH1N 。
用于合成被氧化的NH 「-N :=(进水氨氮量一出水氨氮量)-用于合成的总氮量=L所需脱硝量二(进水总氮-出水总氮)-28二二L需还原的硝酸盐氮量:因此,反消化脱氮产生的氧量:D 5 = 2.86弘=2.86x545.6 = \560kgOJd总需氧量:44000x12.41000 = 545.6〃//乙二9607+8365-1560二16412最大需氧量与平均需氧量之比为,则AOR n^ =1.4/? = 1.4xl6412 = 22977kgO2 /d = 957畑° 2/h16412_ 44000(0.248-0.003)= \.5kgOJkgBOD s(2)标准需氧量采用鼓风曝气,微孔曝气器。
曝气系统设计计算
![曝气系统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4d8da99a300a6c30d229f33.png)
( )-1.42P= 44000 ⨯ (0.248 - 0.003)-1.42 ⨯ 4399 = 9607 (kgO / d )0.68 0.68= 4.57 ⨯ 44000 ⨯ (56 - 2)⨯ - 4.57 ⨯12.4% ⨯ 4399x x x曝气系统设计计算方法一(1)设计需氧量 AORAOR=去除 BOD 5 需氧量-剩余污泥中 BOD u 氧当量+NH 4+-N 消化需氧量-反消化 产氧量 碳化需氧量:D 1 = Q S 0 - S e x 2P =YQ (S 0 - S e )-K d ⨯ V ⨯ X ML VSS=0.6×44000×(0.248-0.003)-4434.1×4×1.75/15=4399kg/d 消化需氧量:D 2 = 4.57Q (N 0 - N e )- 4.57 ⨯12.4 0 0 ⨯ P11000= 8365kgO 2 / dD 1——碳化需氧量 (kgO 2 / d )D 2——消化需氧量 (kgO 2 / d )P ——剩余污泥产量 kg/dY ——污泥增值系数,取 0.6。
k d ——污泥自身氧化率,0.05。
S 0 ——总进水 BOD 5(kg/m 3)S e ——二沉出水 BOD 5(kg/m 3)X MLVSS ——挥发性悬浮固体(kg/m 3)N 0 ——总进水氨氮N T = = 545.6mg / L= -N e ——二沉出水氨氮Q ——总进水水量 m 3/d每氧化 1mgNH 4+-N需消耗碱度 7.14mg ;每还原 1mgNO 3—-N 产生碱度3.57mg ;去除 1mgBOD 5 产生碱度 0.1mg 。
剩余碱度 S ALK1=进水碱度-消化消耗碱度+反消化产生碱度+去除 BOD 5 产生碱 度假设生物污泥中含氮量以 12.4%计,则: 每日用于合成的总氮=0.124*4399=545即,进水总氮中有545*1000/44000=12.4mg/L 被用于合成被氧化的 NH 4+-N 。
曝气系统设计计算
![曝气系统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61ba15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8.png)
曝气系统设计计算曝气系统是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一种处理方式,主要用于提供给微生物在水中生长和活动所需的氧气。
在设计曝气系统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曝气基质的选择、曝气器的设计和计算、曝气量的确定等。
1.曝气基质的选择:曝气基质一般选择气体,常用的有压缩空气、纯氧气和氮气混合气等。
在选择曝气基质时需要考虑气体的成本、供气方式、氧浓度要求等因素。
2.曝气器的设计和计算:曝气器是曝气系统的核心组件,其设计和计算主要包括曝气器尺寸的确定、曝气器布置方式、曝气介质的选择等。
曝气器的尺寸是曝气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参数,通常以曝气器的曝气面积来表示。
曝气面积的确定需要考虑水处理系统所需的氧气传递效率、供气速率以及曝气器的气泡分布等因素。
曝气器的布置方式一般有悬挂式、浸入式和固定式等多种形式。
布置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曝气系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曝气器的尺寸和数量进行合理布置,确保曝气效果。
曝气介质的选择主要包括气泡分布器和搅拌器等。
气泡分布器一般有多孔陶瓷、橡胶弹性气泡盘等,其选择需要考虑气泡尺寸、耐腐蚀性、成本等因素。
搅拌器的选择主要考虑搅拌效果和能耗两个方面。
3.曝气量的确定:曝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曝气基质(氧气)流入水中的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空气流量来表示。
曝气量的确定需要考虑水处理系统的氧需求、废水的性质、曝气器的尺寸和布置等因素。
曝气量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验测定,也可以通过理论计算。
实验测定一般通过氧耗实验或二氧化碳挥发实验来确定曝气量。
理论计算主要通过牛顿冷却定律、质量传递理论和劳勒-法里定律等来计算。
对于常见的曝气系统,曝气量一般通过经验公式来确定。
常用的经验公式包括美国环保署公式、普里罗格法则和斯威廉姆斯公式等。
综上所述,曝气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是一个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过程,包括曝气基质的选择、曝气器的设计和计算、曝气量的确定等。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计算,以确保曝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
MBR曝气管设计计算
![MBR曝气管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0313d1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4.png)
29 小孔流速(建议>10m/s)
30 小孔直径
31 实际开孔直径
32 实际开孔是否合理???
空气干、支管流速10~15m/s, 通往曝气的支管流速5~10m/s.
MBR曝气管
设计计算
数据
单位
15 m2
52 片
2 个膜架
26 片/膜架
4 L/m2.min
215 Nm³/h/套
2列
2 支/列
90 mm
1270 mm
90 mm
2 个/点
107.6 m3/h
13 m/s
1 个/膜架
54.1 mm
2300 mm2
57 mm
1.5 mm
4段 10 m/s
747 mm2 30.9 mm 31.8 mm
1.5 mm
96 个 13.5 m/s 5.4 mm
5 mm
备注 每套总数量
10~15m/s
15 单个膜架曝气干管数量
16 17 18
单单个个膜膜架架曝曝气气干干管管计计算算直截径面 积单个膜架曝气干管规格
19 20 21
单单个个膜膜架架曝曝气气干干管管壁是厚否合 理支?管总数量(段)
22 支管流速
23 支管计算截面积
24 支管计算内径
25 支管规格
26 壁厚
27 支管选择是否合理???
28 支管总开孔数
序号
项目
1 单片MBR膜面积
2 每套MBR系统膜片总数量
3 每套系统膜架数量
4 单个膜架膜片数量
5 膜单位面积曝气量
6 每套总曝气量
7 膜片布置列数
8 单列膜片设置曝气支管数量
9 膜片间距
生物滤池曝气计算和说明书
![生物滤池曝气计算和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c6d7e676294dd88d1d26b4e.png)
曝气生物滤池设计1 曝气生物滤池滤料体积 3015310001503001000m N QS V v =⨯⨯==BOD 容积负荷选3Kg d m BOD ⋅35,采用陶粒滤料,粒径5mm 。
2 滤料面积滤料高度取h 3=3m 235315m h V A ===滤池采用圆形,则滤池直径m Ad 52.214.35441=⨯==π,取2.5m 取滤池超高h1=0.5m ,布水布气区高度h2=1.0m ,滤料层上部最低水位h4=1.0m ,承托层高h5=0.3m 滤池总高度H=5.8m 3 水力停留时间空床水力停留时间h Q V t 2.124300435.221=⨯⨯⨯⨯==π实际水力停留时间h t t 6.02.15.012=⨯==ε4 校核污水水力负荷h m m d m m A Q N q ⋅=⋅=⨯==2323255.215.615.24300π5 需氧量 OR =)(32.0)(82.05BODXBOD BOD O ⨯+⨯△ 设3.0)20(La =K ,8.0=MLSSMLVSS,7.0BOD BOD 55=进水总进水溶解性)20T ()La(20La(T)024.1K K -⋅= 4.0024.10.3K )2028(La(28)=⨯=- 出水SS 中BOD 含量:L mg e e X MLSSMLVSS S La Ke ss 5.19)1(42.1208.01(42.154.05)28(=-⨯⨯⨯=-⨯⨯=⨯-出水溶解性BOD 5含量 Se=50-19.5=30.5mg/L 去除溶解性BOD5的量:L mg BOD 5.745.301507.05=-⨯=∆单位BOD 需氧量:52/60.015.009.032.015.00745.082.0KgBOD KgO OR =⨯+⨯=实际需氧量:h KgO d KgO Q S OR AOR /6.1/8.3730015.06.04.14.1220==⨯⨯⨯=⨯⨯⨯= 6 标准需氧量换算设曝气装置氧利用率为E A =12%,混合液剩余溶解氧C 0=2mg/L,曝气装置安装在水面下4.2m ,取α=0.8,β=0.9,Cs=7.92mg/L ,ρ=1Pa H P P b 53531042.12.4108.910013.1108.9⨯=⨯⨯+⨯=⨯+= %3.19%100)1(2179)1(21=⨯-+-=A A t E E QL mg Q P C C t b s sb /2.9)423.1910026.21042.1(92.7)4210026.2(555=+⨯⨯⨯=+⨯= 标准需氧量:h KgO C C C AOR SOR T T sb s /4.2024.1]22.99.0[8.02.96.1024.1][2)2028()20()()20(=⨯-⨯⨯⨯=-⋅⋅⋅=--ρβα供气量: min 1.17.66103.01004.23.033m h m E SOR G A s ==⨯⨯==曝气负荷校核: h m m 6.135.247.66A G 22s ⋅=⨯==π气N 满足要求。
曝气管数量计算书
![曝气管数量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6b86584177232f60dccca105.png)
输入参数BOD差值 = (进水BOD) - (出水BOD)日去除BOD = (BOD差值) x (处理水量) / 1000去除NH3 = (NH3) x (处理水量) / 1000其他去除 = (其它) x (处理水量) / 1000氧消耗率一般在1到2之间变化一般为4.6由污泥特性决定BOD需氧量 = (BOD耗氧率) x (日去除BOD)NH3需氧量 = (NH3耗氧率) x (去除NH3)其他需氧量 = (其它耗氧率) x (其他去除)日均需氧量 = (BOD需氧量) + (NH3需氧量) + (其他需时均需氧量 = (日均需氧量) / (24)标准状态需氧量(SOR)实际需氧量(AOR)转换为标准需氧量(SOR)的公式。
标准大气下O2的饱和系数海拔校正因子氧转移率修正系数碱性-表面张力修正因子Desired O2 in basinBasin temperatureO2 saturation concentration at actual temperature 曝气器氧转移效率(EA)21(污水状态下)微孔曝气管(SOR)1000.3EA安全系数管数量50.23204m=401.85631.5[(Beta) (ACF) (Cw) - C1] (Alpha) (1.024)^(T-20)(AOR) (Cs)SOR =M3/H实际需气量(QS)QS=污水生物处理系统需氧量计算电子表- (出水BOD)) x (处理水量) / 1000理水量) / 1000理水量) / 1000氧率) x (日去除BOD)率) x (去除NH3)率) x (其他去除)量) + (NH3需氧量) + (其他需氧量)actual temperature。
穿孔曝气管数量计算
![穿孔曝气管数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6bf002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c.png)
穿孔曝气管数量计算我们需要了解穿孔曝气管的作用和特点。
穿孔曝气管是一种具有多个小孔的管道,通过这些小孔将氧气均匀地引入水中。
相比于传统的曝气管,穿孔曝气管能够提供更均匀的氧气分布,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
因此,在设计和选择穿孔曝气管时,需要根据废水处理设施的具体要求和水质特点来确定合适的数量。
穿孔曝气管数量的计算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废水处理工艺:不同的废水处理工艺对氧气需求量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生物处理工艺需要更多的氧气供应,因此穿孔曝气管的数量会相对较多。
而化学处理或物理处理工艺对氧气的需求较少,所需穿孔曝气管数量也会相应减少。
2. 废水流量: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通常以流量来衡量。
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废水中的氧气需求量。
通常情况下,流量越大,所需的穿孔曝气管数量也会相应增加。
3. 水质特征:废水的水质特征也会对穿孔曝气管数量的计算产生影响。
例如,废水中的悬浮物含量较高,会降低氧气的传递效率,因此需要增加穿孔曝气管的数量来提供足够的氧气。
4. 曝气管布置方式:穿孔曝气管的布置方式也会影响其数量的计算。
常见的布置方式有均匀布置、集中布置和组合布置等。
不同的布置方式会对氧气传递效率和曝气管数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确定穿孔曝气管的数量:1. 确定废水处理工艺和流量:根据具体的废水处理工艺和流量要求,确定所需的氧气供应量。
2. 计算氧气需求量:根据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和处理效果要求,计算出废水中的氧气需求量。
3. 确定氧气传递效率:根据废水的水质特征和曝气设备的性能参数,确定氧气传递的效率。
4. 计算穿孔曝气管数量:根据氧气需求量和氧气传递效率,计算出所需的穿孔曝气管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穿孔曝气管数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此外,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经济性和工程可行性等因素,以确定最终的穿孔曝气管数量。
穿孔曝气管数量的合理计算对于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和运营至关重要。
曝气管道计算表
![曝气管道计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37dc96166edb6f1aff001ff7.png)
压力修正 系数aT
(0.1Mpa)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压力损失
9.8
9.8
(pa/m) (m)
0.10 0.10 0.10 0.10 0.40 0.70 0.95
0.06 0.12 0.12 0.12 0.47 0.83 1.12
管段编号
管段长度 L(m)
11.60 13.05 14.50 29.00 58.00 116.00 232.00 464.00 928.00 1392.00 1856.00 2320.00 2320.00 4640.00 6960.00
0.19 0.22 0.24 0.48 0.97 1.93 3.87 7.73 15.47 23.20 30.93 38.67 38.67 77.33 116.00
34
管段编号
管段长度 L(m)
空气流量
空气流速
m3/h
m3/min v(m/s)
管径 管段截面 D(mm) 面积(m2)
20-19 19-18 18-17 17-16 16-15 15-14 14-13 13-12 12-11 11-10 10-9 9-8 8-7 7-6 6-5 5-4 4-3 3-2 2-1
40.00 50.00 75.00 75.00 75.00 75.00 75.00 75.00 100.00 150.00 20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00.00 500.00 600.00
0.001256 0.001963 0.004416 0.004416 0.004416 0.004416 0.004416 0.004416 0.00785 0.017663 0.0314 0.0314 0.049063 0.07065 0.096163 0.1256 0.1256 0.19625 0.2826
穿孔曝气管的设计规范
![穿孔曝气管的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a53fa4579563c1ec4da7132.png)
穿孔曝气管的设计规范篇一:曝气管安装方案固定“非”字型安装方式安装准备固定式安装时要加装尾端穿孔式盖端和支撑架,加强曝气管的尾端支撑力此安装方式的优势在于曝气均匀。
1. 在主风管安装完成(来自: 小龙文档网:穿孔曝气管的设计规范)并连接好空气分配管后,必须鼓入高硫速空气约10分钟以清除管道内杂物。
当杂物被清除后,将曝气管安装于空气分配管上。
处理池中的石头、木片等异物必须被清除。
圆型空气分配管,需要在圆形空气分配管两侧各开两个孔,直径为15-20 mm,开孔必须在同一轴线上(最大允许偏差为?0.5mm)~空气分配管的相互连接必须经过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调整。
只有精确的定位调整,才能保证曝气管操作功能良好。
2. 曝气管的安装曝气管的安装是按照安装图示完成的,螺栓扭矩要用专用的公斤扳手操作,其最大转矩为20Nm,薄膜紧固时用力要均匀,安装前详细阅读安装手册。
注意: 固定曝气管时,1不可以紧握外层的曝气膜,以防曝气膜被扭曲,如果密封垫被压缩导致不均匀,需重新进行紧固。
? 安装曝气管时一定在一个水平线上,处于垂直位置,均匀的进行加力,切不可单面加力,以至于安装不均衡,影响气量分配。
? 使用转矩钳固定另一根曝气管。
3. 支撑管的选择使用的支撑管不能有任何尖角,锐利的边缘和毛刺,以免损坏曝气膜,只有以下尺寸的支撑管才能使用:最大支撑管外直径=膜内直径-1.0mm最小支撑管外直径=膜内直径-1.5mm4. 曝气膜的装配将曝气膜套在支撑管上无气孔的部分正对支撑管的出气开口,选择与空气分配管相适应的适配接头,接连器和密封圈。
特别要注意的是要确保曝气膜的出气孔和薄膜开孔的角度处于正确的方向,仅允许使用内表面光滑的单扣管夹,不得使用缩膜管夹,管夹的收紧扣必须处于曝气膜出气孔与薄膜无孔处对正的上方。
在收紧卡扣时,必须使用足够大的力量保证管夹被稳固的固定并且连接无泄漏,在管夹被收紧部位的距离必须小于2.0mm。
5. 运行开始 5-1. 试运行安装后,在池中注入清水,马上进行系统调试。
穿孔管曝气效率的三维数值分析
![穿孔管曝气效率的三维数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adc580a0116c175f0e4881.png)
第 一作者 简 介 : 周 靖 ( 1 9 8 6一) , 女, 安徽 池 州人 , 硕士, 安徽 工业 大学 工商 学院士助教 。
第2 2卷 第 3期
周
靖, 等: 穿 孔 管 曝 气 效 率 的三 维 数 值 分 析
3 1
从 不 同孑 L 口数量 时气 液两 相横 向平 均湍 动能 分 布 图 2 6亦 可看 出上 述规 律 。为 了准确 地 对 比池 内 大部分 区域 湍 动能 均值 , 笔者 将湍 动能 变化 范 围缩 小 至 0~0 . 0 8 m / s 得到图 2 6 ( b ) 。图 2 6 ( b ) 表明,
红色 数值 点 即 四孔 的工 况下 湍动 能值在 大 部分 区域 最 高 , 气 液 两相 混 合 最好 。结 合 四孔穿 孔 管 曝气 的
气 相 体积 分布 图和气 液 两相 速度 矢 量 图充 分 说 明在 本 文 模 拟 的曝 气 池 中 , 在7 . 5 4×1 0 “m / s的曝 气 量下 , 采用 四孔 穿孔 管 曝气 , 曝气 效率 最高 。
数 被用 来反 应 曝气池 内气 液两 相 的混合 程度 , k 方 程 为 :
P =
轰 + 箦 腻+ G k + G b 一 Y M
2 物 理 模Βιβλιοθήκη 型 根据 实 际工况 , 本 文模 拟 的曝气 池规 格为 1 m× 0 . 5 m ×1 m, 水深 0 . 7 m。曝气 装 置 为管 径 4 0 m m
m / s 的曝气 量下 , 采 用 四孔穿 孔管 曝气 效率 最高 , 为 曝气装 置 的优化设 计 提供 了理论 依据 。
参 考 文 献
[ 1 ] 许保玖. 水 质 科 学 与 工 程 理 论 丛 书 —— 给 水 处 理 理 论 [ M] . 北京: 中 国建 筑 工 业 出版 社 , 2 0 0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