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生态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_俞万源
文化生态学视野中的东南亚客家文化适应研究
关键 词 :东南亚客 家研 究 文化 生态 学 文化 适应
[ 中图分 类号 ] 3 . G13 2
[ 文献 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 0 3 27 (0 )5 06 — 5 10 — 49 2 1 0 —0 2 0 1
年版 , 1 第 2页。
阶段 , 中政 治 因素 居 于 主 导 地位 ;. 代 阶 段 ( 其 2近 太
平 天 国运 动失 败后 至 14 9 9年 ) ,这个 阶段 的移 民是 以华 工形 式 出国 ,这些早 期华 工后 来成 为客 家人 向
s i f k a tc n q e e c in a d c l r a i b e n i e o k a s ce y n lo l a s t c l t ai n hf o t Ha k h i u ,r a t n u t ev r l si sd fHa k o i t ,a d a s e d oa ci i t e o u a ma z o
④ 周敏 :华人 国际移 民的历史 回顾和社会学分析》 《 《 ,华
人研究 国际学报}0 9年创刊号。 20
客 家人移 民东南 亚具 有特殊 的阶段性 。综合 比 较 学 术 界 的 观点 , 方 面 , 一 东南 亚 客 家 移 民是 在 客
62
⑤罗英祥 :漂洋 过海的客家人》 河南大 学出版社 ,9 4 《 , 19
mo e fHa k o it hi i o ta iina o d lo k a s c ey s f ngf m r d to lc mmu iyt rd Ha k ewo k . t r n t owo l k a n t r s Ke r s:S ud e n S u he s i n Ov re sHa ka;Cu t a o o y;Cu t r l ci tz t n y wo d t i so o t a t Asa e s a k l ur l Ec l g lu a Ac lmaia i o
客家地区旅游开发中的文化策略
开 发普 遍处 于浅 层 次 、 放 式开 发 。客 家旅 游 中的 中国建 筑史 上 的一朵奇 葩 。客 家 民居 建筑 的风格 和 粗 有 围屋 、 马楼 、 走 四角楼 等 。但其 中最具 1 文化旅 游概念 泛化 。由于 “ 化旅游 热 ” . 文 是旅 变化 , 圆寨 、 7 1 。 游业 的一 个新 亮点 , 以有些 旅游 业 经营 者有 意无 代 表性 的是 围屋[ 围屋是 一 种 富有 中原 特色 的典 所 客家 围屋 与北 京 的 “ 四合 院 ” 陕 、 意 忽视旅 游产 品 的文化 内涵 和文 化 主题 , 辖 区内 型客 家 民 居建 筑 , 将 窑洞 ” 广 西 的 “ 栏 式 ” 云 南 的 “ 颗 印 ” 、 杆 和 一 , 各类 旅游 项 目都冠 名 以 “ 客家 文化 旅 游 ”把 客家 文 西 的“ ,
的 “ 点 ” 卖 。
2 家文化是提 升客 家旅 游 品味 、 . 客 深度 , 进行 客
地 。这 一广 袤 区域 , 不仅 山清水 秀 、 风光 旖 旎 , 有着 家旅 游开发 的重要手段 。客家 地 区固然不缺 好 山好 丰富 的物质 旅游 资源 ; 而且人 杰 地灵 、 民风 淳朴 , 有 水 、 旎风 光 , 旖 但仅 靠这 些 知名 度一 般 的 山水 、 风光 着 丰富 的文化旅 游资 源 。客家 文化更 是这 一 区域发 是不 足 以形 成核 心竞争力 的 。客家旅游 要提升 自己 展旅 游业 的一 个特 色和亮点 。本文 拟探讨 客 家地 区 的品味 , 须将 视线投 向 自己所 特有 的文化资 源 , 必 通 旅 游产业 发展 中 的文 化策 略 。
XX客家古村落旅游总体开发规划及实施方案
XX客家古村落旅游总体开发规划及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现状分析XX地区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和古村落资源,具备开发客家古村落旅游的潜力。
然而,目前古村落旅游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不足以及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等。
因此,制定一份全面的总体开发规划和实施方案,将有助于推动古村落旅游的发展,并实现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承目标。
二、总体开发目标1.提升客家古村落旅游品质和影响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2.挖掘和保护客家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
3.推动古村落旅游与农业、手工艺等产业融合,实现旅游与经济的共赢。
三、总体开发策略1.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提高古村落的 accessibility,并确保游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2.保护与恢复历史遗迹:修缮和保护古村落的历史建筑、古井、古道等,恢复其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
3.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培训和提升古村落居民的旅游服务意识和技能,提供高质量的导游、餐饮、住宿等服务。
4.挖掘和开发客家文化资源:举办客家文化展览、表演和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5.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互联网平台、旅游书籍、地方特产等渠道,宣传古村落的特色和魅力,吸引更多游客。
四、实施方案1.建立管理机构:成立古村落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和监督实施。
2.制定详细规划:根据古村落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编制古村落的详细规划,包括交通规划、景点布局、商业开发等。
3.修缮古建筑:成立古建筑修复小组,制定修缮计划,保护和修复古建筑,恢复历史风貌。
4.开展旅游服务培训:组织培训班,提升居民的旅游服务意识和技能,提供专业的导游、餐饮和住宿服务。
5.举办客家文化活动:策划举办客家文化展览、表演和手工艺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推动文化传承。
6.加强宣传推广:建立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发布古村落的旅游信息和推广内容,并与旅行社合作推广,吸引更多游客。
基于动漫开发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旅游开 始兴起 。进 入 2 1世纪 , 在“ 文 化旅游 热 ” 背 景下 , 客家 文 化旅游 热开始形 成 , 客家文 化旅游蓬 勃发展 。 相对于蓬勃发 展的客家文化旅游 , 客家文化旅游研究相对 薄 弱, 学术界对客家文化旅游研究主要集 中于客家文化旅游资源 开 发, 对客家文化旅游产品与市场开发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 1 4 ] 。 完
在文 化旅游发展 的大 背景下 , 客家文 化 的旅 游资 源价 值逐 渐被 人们所 认识 , 文化 与经 济成为 客家 研究 的前沿 , 如 何将 客
家地 区 丰富 的文 化资 源优 势转 化 为经 济优 势成 为 客家 研 究 的 项重 要课题 。 至 2 1 世纪, 客家 民居 文化 、 衣饰 文化 、 饮食 文化 等物 质文 化资源 和客 家 民俗文 化等 非物 质 文 化资 源 的旅 游开
( Ge o g r a p h y a n d T o u is r m Co H e g e , J i a y i n g Un i v e si r y, t
Me i z h o u 5 1 4 0 1 5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e Ha k k a C u l t u r a l T o u i r s m i s b o o mi n g d u e t o t h e p o p u l a r i t y o f r e c e n t“ Ha k k a C lt u u r e S t u d y ”a n d C lt u u r a l T o u r i s m b a c k g r o u n d . I 1 l i s p a p e r i d e n t i f i e s t he p r o b l e m o f t he Ha k k a
近15年来我国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4 . 4辽 宁省旅 游强 省保 障力评 测结 果为 一般 。通过评 测发 现 , 辽 宁省 旅游 基础 设施 建设 较差 , 旅 游 区厕所 密度较 低 、 每千人 拥有 的旅 游设 施 数量较少 、 旅游配套设 施密度 较低 。 然而 , 辽宁 省 区位条 件较好 , 区位优势 较为 明显 、 交通 条件较好 。 对省 内旅 游环 境承 载力 的总体评价 也较高 。 4 . 5辽宁 省旅游拉 动效应评 测结果 为一般偏 弱 。产业贡献 度偏 弱, 旅游 餐饮 、 旅 游住宿 、 旅游 娱乐 、 旅游 购物 和旅游 交通 的贡 献度 不足 。旅游 的就业乘 数没有有 效发挥 出来 , 旅 游相关行 业 的从业 人员 数量 不 足 ,旅 游 业创造 的就 业 岗位数 量也 明显 不 De v e l o pm e n t i n Re c e n t 1 5 Ye a r s i n Chi na
探索基于客家文化的旅游开发策略
建材发展导向2019年第21期探索基于客家文化的旅游开发策略陈稼穑(浙江城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4)摘要:客家文化具有较为明显的文化生态特点,所以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方面需充分融入文化生态意识。
在此之上,简要分析了文化生态的内涵,并通过开发客家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建立客家文化旅游管理机制、塑造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实施体验式客家文化旅游模式等策略,促进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文化生态;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策略1文化生态的内涵文化生态从宏观广义上指的是人类在历史实践中所积累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中体现的美好姿态。
它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及政治的发展,文化一向具备民族特性且每种社会形态必然会产生对应的文化。
文化生态与民族节日一样具有具体的表现形式。
文化生态通常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所以一旦某种历史文化遭受破坏或传统风格发生变异将无法让其再度重现,这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将造成巨大损失。
所以在文化生态方面切记不可“先毁后建”。
相关人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文化实施保护,尤其是在当下生态环境较为不平衡的背景下,相关部门需强化人们文化保护意识,以此达到保护文化生态的目的[1]。
2基于文化生态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策略2.1开发客家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在开发客家文化生态旅游项目时,具体方法如下:1)强化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完整意识,完整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包括文化体验资源的文化风情、观光旅游资源的文化景观、文化继承发展专项资源的文化艺术、文化旅游环境及社会条件的文化环境等。
客家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在开发时应当全方位涵盖文物古迹、民俗风情以及祭祀等文化风情、民谣山歌、山水生态等文化。
在初期开发阶段尚未注重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利用,如今需深刻表达出它的整体效应,形成统一的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客家文化生态资源;2)树立环境理念,客家文化主要体现的是山地环境文化生态。
它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所以在开发旅游项目时应当充分利用客家地区山水资源,并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以此维持客家地区生态环境平衡,突出客家文化生态旅游项目核心内容[2]。
文化的旅游表达式——以客家文化的旅游开发为例
文类 的产品 ,在现 实 中体现 出来 的往 往是 ‘ 很有说
头 , 少看头 , 很 很没玩 头 。” ] 们则认 为 , 化 不但 [ 7 我 文
有说 头 , 其实 也有看头 , 有玩头 , 更 甚至 可 以说 , 较高 层次 的旅 游玩 的就是 文化 ,问题在 于我们旅 游开发
此效果 。因而 , 文化 资源的开发 , 首先要 考虑其 自身
开发要 有这 样一 种观 念 : 挥 自己文 化特 色优 势 , 发 针 对 客源 市场 需求 , 给旅 游者不 一 样 的生活方 式 。 而要
的开发却一直 是旅游开发 中的难 点 ,有人认 为 : 人 “
的优 势 ,广东 韶关 的南华 寺与丹 霞山就是很好 的例 证。 南华寺是南 禅六祖 慧能之传法 地 , 在岭南颇具 影 响 , 徒众 多 , 年 营销推 广 活动较 少 , 信 每 其游 客量却
保持在百万 以上 , 而丹 霞 山为世 界地质公 园 、 丹霞地 貌发源地 , 年有大量 的营销 活动 , 每 可游客量 也只在 20 0 3年 以后才 突破 百 万大 关 ( 关旅 游 局 统计 数 韶 据) 。正是 南华寺对 信众产 生 的精神 向心力 , 才有 如
生 活 方 式 和 给旅 游 者 文化 符 号 的感 受三 个层 面 , 文化 可持 续发 展 的前 提 下 。 化 可 用 体 验 、 中和 嫁 接 等 方 法进 行旅 游表 在 文 集
达 。 家文 化 可在 这 些 方 面进 行 旅 游 开发 , 过 集 中与 分 散 、 化旅 游产 品 的 生活 化 、 客 通 文 系统 与 组合 开发 和 文化 炒 作 与 民俗 节庆
游开发 中可选 择的 内容 ; 罗勇 、 周建新 提 出 了客家
客家文化旅游_回顾_现状与展望_俞万源
文章编号:1000-8462(2006)04-0710-04客家文化旅游:回顾、现状与展望¹俞万源,李海山(嘉应学院地理系,中国广东梅州514015)摘要:客家文化旅游在我国已悄然兴起,并在客家热的推动下顺应文化旅游的发展潮流而蓬勃发展。
通过对客家文化中心)))闽粤赣边区客家文化旅游的观察,回顾我国客家文化旅游20多年的发展历史,总结发展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展望发展趋势。
关键词:文化旅游;客家文化;发展;展望;闽粤赣边区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识码:A文化旅游是当前世界旅游发展的一个新潮流。
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是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1]。
客家民系及其文化景观是近150多年来人文史学家们所瞩目的研究课题。
随着1980年代/客家热0与客家研究第二次高潮[2,3]的兴起,/中国客家文化(寻根)旅游0在中国大陆悄然兴起。
客家文化旅游是凭借客家地区独特的历史背景和自然人文景观中所蕴含的客家文化内涵,开辟寓文化乡愁与文化教育于一体的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文化继承与文化体验目的的旅游活动。
中原古汉民为避战乱和荒灾,自西晋至明清千余年间,历经大规模迁徙和不断零星的转移,先驻足于赣闽粤交界地区,后以闽粤赣边区为基地逐渐向南方各省及海外播衍,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形成一支独特的民系)))客家人[4]。
客家先民南迁带来的中原汉文化在与土著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始于赣南、发展于汀州而成熟于梅州0[5],形成颇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客家文化。
闽粤赣边区汀州、梅州、赣州为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确立了客家祖籍地的地位,以其完整的客家文化的综合特征,成为举世公认的客家文化中心,被誉为/客家三州0。
粤闽赣边客家地区赋存丰富的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客家文化景观和客家民俗风情,为客家文化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进入21世纪以来,客家文化旅游蓬勃发展。
相对于如火如荼的旅游活动,理论研究显得较为薄弱。
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探讨[6-13],尚缺乏系统的研究。
客家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旅游者文化继 承与文化体验 目的的旅游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 客 家 文化 的特 性
11以移 民为代表的地域性文化特性 . 客家文化是一 种地域性文化 , 其产生有非常明确的地域
范围。 它只产生于赣 、 粤三角地区, 闽、 而不产生于其它地方。 两晋之际, 尤其是唐宋之际, 由于北方不断遭受战争的摧残 ,
了小 农经 济 的 寿命 。
文化旅游是当前世界旅游发展的一个新潮流, 客家文化 的旅游开发是当前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客家地区 赋存 丰富的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客家文化景观和客家 民俗
风情, 为客家文化旅游提供 了得天独厚的文化 资源。 近年来,
客 家 文 化 旅游 蓬 勃 发展 , 因此 开辟 客 家 文化 旅 游 产 品 , 足 满
程不但满足了旅游业 的需求,促进 了当地 旅游 的进一步 发 展, 而且也进一步激活和发展 了地方客家文化 其次, 旅游开发能促进文化的交流。随着旅游业 的迅速
发展 , 一 大批 不 同 种族 文 化 背景 的人 来 到 旅 游 目的地 游 览 、
有特有的地域性和差异性等特征 。因此, 从不同类型文化互 动来看 , 家文化属于多元文化, 客 在客家文化生态 中, 客家人 更易以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接受或传播一种文化。
2 旅 游 开 发对 客 家 文化 的 积 极影 响
粤三角地 区, 与当地土著居民相互杂居, 并在相 对封闭的社 会 与 自然条件下 , 与土著居民相互融合 , 从而创造 出一支以
论新时代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294百家论坛论新时代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龙慧江西客家博物院摘要:客家民俗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包括民居、民俗、风水、饮食等等。
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文化内涵挖掘欠深、旅游商品缺乏特色、旅游交通不够顺畅、群众参与程度较低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深挖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广;整合旅游资源,强化多方合作;设计旅游线路,优化旅游商品;培养旅游人才,实现持续发展。
关键词: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在新时代着力开发利用客家民俗旅游资源,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逐渐成为了文化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一、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客家旅游资源包罗万象,目前主要有以下类型:1.民居旅游资源。
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客家围屋是客家人最为典型、最具代表的特色民居建筑。
围屋结合了客家古朴遗风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
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处,都能见到围屋的踪迹,其中在广东、江西、福建三省的交界地带分布较多。
围屋建筑的特点是中轴对称,主次有序,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
围屋是客家人智慧和勤劳的结晶,是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民俗旅游资源。
客家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其民俗文化也被世人所推崇。
例如,在春节期间,有龙灯、蛇灯、狮灯等;在端午节期间,有远近闻名的龙舟赛;在中秋节则有“放孔明灯”、“请月光姑姐”等民俗活动。
此外,诸如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等民间文艺形式,也受到各界的欢迎。
这些都是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巨大财富。
3.风水旅游资源。
受传统文化影响,客家人崇信风水,也形成了浓郁的风水文化。
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修桥修路盖房子,都会请风水先生勘定风水、挑选良辰吉日。
这种风水文化在江西省兴国县的三僚村尤为著名,该村被誉为“堪舆文化的发祥地”、“中国风水第一村”,每年都吸引一批又一批的风水研究爱好者前往观光旅游。
4.饮食旅游资源。
客家人的饮食也呈现出别具风格的特色,形成了鲜明的饮食文化。
基于文化生态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基于文化生态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摘要:客家文化旅游在“客家热”和文化旅游背景下蓬勃发展。
应用文化生态理论,从文化生态角度探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
客家文化具有显著的文化生态特性,并在客家文化旅游中凸显。
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文化生态视野下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理念:强化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概念和环境意识;树立“大景区”意识构建客家文化旅游“大景区”;树立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理念发展客家文化生态旅游。
关键词:文化旅游;文化生态;客家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旅游客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汉族民系文化,是在客家民系历史形成过程中以汉文化为主、与土著文化融合形成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客家文化景观及其传承发展是近150多年来人文史学家们所瞩目的研究课题。
在客家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客家文化面临城市化、商业化与现代化的冲击,保护客家文化生态任重道远。
2010年5月,客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向外传播核心区之一的“世界客都”——梅州成为我国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1980年代,海外客属华人、华侨纷纷返回闽粤赣边客家祖籍地寻根祭祖,拉开了客家(寻根)旅游的序幕。
1990年代,在“客家热”的推动下,客家文化及其景观引起外界的极大兴趣和好奇,客家文化旅游开始兴起。
客家文化旅游开发成为21世纪闽粤赣边客家地区旅游开发热点。
学术界对处于初始阶段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主要集中于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缺乏深入探讨和综合研究,探讨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 文化生态理论文化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文化现象而产生的概念,1955年由美国人类文化学家J·斯图尔德首次提出。
随着文化问题的凸显及生态关系的重视,在生态文明思潮下,1990年代文化生态成为显学,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
文化生态,即文化的生存、传承、存在的各种状态,是文化与环境的耦合,包括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和文化哲学视角下的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
生态旅游区建设背景下客家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生态旅游区建设背景下客家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作者:黄丽芳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8年第06期摘要:建设生态旅游区是当下对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一种比较好的选择方式。
从2012年至今,寻乌县旅游局对周田古村进行了前期投资与建设。
但是,因为修复技术问题、材料和资金不足、青少年村民的客家文化传承意识淡薄等多方面原因,破坏了其原有的风貌与特色。
基于此,本文以赣南寻乌周田古村为例,论述了生态旅游区建设背景下客家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关键词:生态旅游区客家文化周田古村开发保护一般而言,古村是指某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一定历史意义、文化特色和艺术价值的古代村落。
对于古村的保护与开发,我们不但要保护和修缮文物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要传承和弘扬其中蕴藏的丰厚的精神文化,如民间艺术和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笔者分析了寻乌县旅游局在周田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前期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论述了如何对寻乌周田古村客家文化进行开发与保护。
一、赣南寻乌周田古村的概况周田古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澄江镇东六千米处,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一个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古村落,因村中房屋的周围是田畴而得名“周田”。
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洗礼,依然有十五座围屋完整地挺立在这片客家土地上,向世人诉说客家历史,且周田客家人也传承着浓厚而独特的客家文化。
1.周田古村的形成与发展周田古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之前,但是古村的客家文化主要形成和发展于明清时期中原客家人的迁入。
根据周田村王氏家族图谱可知,明朝万历年间的王梯是周田的开基祖:“晋公时从太原迁往武平赤竹岭,晋公六十八世孙丙一公时又由赤竹岭迁到澄江王屋,经历了九世祖凤公和十世祖裳公,最后由裳公曾孙王梯迁到周田。
”据史料记载:“明时,赣州府领县十二:赣、于都、信丰、兴国、会昌、安远、宁都、瑞金、龙南、石城、定南、长宁(今寻乌)……客家入迁赣南,始于明中叶,盛于清前期。
”而明朝初年形成了一条由赣南进入广东梅州等地区的古驿道,明清时期赣粤客家人的大迁徙、大回流也经过了该驿道。
旅游资源开发与客家文化的研究探讨
旅游资源开发与客家文化的研究探讨旅游资源开发与客家文化的研究探讨【摘要】闽西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当地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为旅游开发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客家文化的保护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
闽西地区应该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对客家文化的保护,争取在开发和保护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循环。
【关键词】旅游开发;客家文化;影响1、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1.1客家文化主要内容。
(1)建筑文化历史上闽西客家将中原汉族的建筑艺术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建造了大批风格独特并影响深远的建筑物,为世人留下了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
第一,永定土楼。
永定土楼种类多达30多种,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最古老的距今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
第二,连城屋桥,又称阴桥,是指一般桥梁上再构架亭台等以供行人遮阳避雨,其中老少皆知的是云龙桥和永隆桥。
第三,培田古名居。
它以“九厅十八井”为基本特征,组成一个连片成群,规模宏大,设计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落,是建筑工艺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2)节俗文化闽西客家节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最壮观的是连城正月十五日的”游大龙”和”走古事”。
所谓”游大龙”是以每姓一龙进行的竞技娱乐活动,其龙由一节高二米、长四米的竹编纸糊龙身组成,龙首与龙尾还各长六、七米,制作按一家一节分配,所以大姓村制作的龙往往有一百多节,长四、五百米,因而素有”连城大龙甲天下”之称。
至于”走古事”,则是每台由一孩童装扮成古人古事的担架,由青壮年肩扛护送竞跑。
近年来,每年元宵时节都有不少中外游客为此特前往连城观赏,甚至被媒体誉为”山区的狂欢节”。
(3)婚丧文化闽西客家人相对比较保守,因此在婚丧嫁娶方面始终传承着老祖宗的文化,继承发扬了底蕴深厚和风格独特的婚丧文化。
婚嫁方面,客家人保留了“六礼仪式”。
在丧葬方面,保留“捡骨头”程序,即在死者安葬后两年左右,挖开坟墓,按照人体结构把骨头捡到金翁里,后人从此祭拜金翁。
1.2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研究
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旅游管理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一、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兴起文化旅游是国内外旅游中最具潜力和最时尚地旅游方式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调查报告,文化旅游在世界旅游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置,参加文化旅游地国际旅游者每年有2亿4千多万.客家文化是一种独特地汉民系地域文化.“客家人”是从西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原因,从黄河流域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各地地中原汉人.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迁移和居住过程中所创造地物质、精神财富地总和,是一种地域文化,有人认为其是移民文化、中原文化和山地文化地融合,也有人认为是农耕文化向海洋文化地过渡.客家文化根本上体现传统地中原文化内涵,但又融入当地土著文化和南洋文化地异域文化,这些文化特点渗透于客家人地生活、生产地方方面面,构成了类型丰富且具有独特吸引力地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客家文化旅游是指凭借客家地区独特地历史背景和自然人文景观中所蕴含地客家文化内涵,开辟寓文化乡愁与文化教育于一体地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文化继承与文化体验目地地旅游活动.近年来,客家文化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客家文化旅游开发不断推陈出新.随着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地兴起,闽粤赣客家聚居区地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得到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有.(一)在客家地区地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客家文化既是一种独特地地域文化,也是一种特色民系文化,不仅属于岭南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一分支,也是中国颇具特色地地域文化之一.客家文化根本上体现传统地中原文化内涵,但又融入当地土著文化和南洋文化地异域文化,这些文化特点渗透于客家人地生活、生产地方方面面,构成了类型丰富且具有独特吸引力地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包括:有被中外建筑学界誉为五大中国民居特色地建筑物之一地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以香、肥、咸三特点地东江客家菜、有保留古汉语语音特点地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客家话、有以传统地蓝布唐装为代表地客家服饰文化、有被称为有《诗经》遗风地天籁之音客家山歌、有特色鲜明地民俗风情,如元宵“灯节”、大埔地“烧火龙”、五华“席狮舞”等、还有特色鲜明客家精神、客家民俗、客家风情、客家宗教、客家礼仪等,如刻苦勤俭、重教崇文、念祖思亲、爱国爱乡等客家精神.(二)客家地区自然旅游资源地有限性客家地区主要位于闽粤赣边区,这些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自然旅游资源类型较少、规模不大,分布散、整合难开发具有相似性,且大部分旅游景点规模较小、特色不明显,深度开发受区位交通地制约.综上可见客家地区大力发展有特色地客家文化旅游成为当地旅游发展地必然选择.梅州是客家文化地主要发源地和向外传播核心区之一,被誉为世界客都,客家文化旅游是梅州旅游发展地重要方向和金字招牌.近几年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地建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地建立、“文化旅游特色区”地创建及“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文化旅游发展理念地提出,极大地推动了梅州文化旅游地发展.二、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文化旅游产品是指:以一般文化为内在价值,以人类地行为方式及其创造成果为主要背景依托,自然景观为补充,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地服务与实物地组合.文化旅游产品地开发指以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旅游产品提供地服务为旅游者在旅游期间进行历史、文化或自然科学地考察与交流、学习等活动,从而使旅游者获取文化印象、增长智力或见闻地效果.客家文化旅游是指凭借客家地区独特地历史背景和自然人文景观中所蕴含地客家文化内涵,开辟寓文化乡愁与文化教育于一体地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文化继承与文化体验目地地旅游活动. “客家热”推动“客家文化旅游热”,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地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地开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某一客家区域地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主要侧重于客家物质文化资源地开发,如客家民居、饮食和民俗等物质文化资源地开发;二是关于闽粤赣客属地区相同或相似客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地开发,如闽粤赣客家边区古民居、乡村旅游开发等.为满足旅游者地不同需求,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内容非常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具有独特地文化特性.根据旅游文化产品地具体表现形式地划分方法,客家旅游文化产品地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1、特定客家文化内涵和主题地旅游线路;2、各种综合或专题型客家文化旅游节庆活动;3、以人工景观和设施为主要内容地客家文化旅游景区景点;4、以宣传和描写客家旅游地人文和景观为目地地各种文艺表现形式;5、以各种客家传统或客家文化为主题地旅游商品和纪念品.近年来,闽粤赣客家地区非常重视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地开发,各种类型地客家文化旅游产品也在旅游市场中不断涌现.笔者通过考察客家文化旅游市场与搜集相关资料,整理出主要客家旅游文化产品分类表(见表1).三、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地不足由表1可见,客家文化旅游产品类型广,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一些优秀客家文化旅游产品成为文化旅游市场地新秀,知名度和吸引力日益提高,成为客家地区旅游发展地重要品牌.但由于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地开发还处于初识阶段,现有地客家文化旅游产品还存在一些不足:1、文化旅游产品泛化、同类产品多.闽粤赣客家地区由于地域地相邻、文化旅游资源地相似性、所开发地文化旅游产品项目雷同,或重复开发.如各地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地开发集中于客家民居文化和饮食文化方面,这些同类或相近产品,增加了产品地竞争,还使消费者产生消费疲劳,从而制约产品地可持续发展.2、以浅层开发为主,产品结构单一,体系不完整.现有地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对客家文化地挖掘不够深入,配套设施滞后,表达地客家文化内涵低,主题不鲜明,产品缺少对客家优秀文化、客家传统等精神文化地深入研究.产品开发技术落后,开发层面较低,缺乏深层文化创意,以观光型、展示型为主,属于消耗性地旅游产品.现有地产品旅游活动娱乐性不强,更缺乏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地体验型、创新型、创意型客家文化旅游产品.4、产品市场调研不够,宣传力度弱,规模效应不强.产品地开发资金投入不够、开发技术落后对市场调研不够重视,产品不能契合消费者地真正需求,,包装营销手段传统,出现大资源与小产品、大市场与小区位、大形象与小品牌、真文化与假景观地矛盾,制约各地文化旅游地发展.产品开发地项目建设和对外宣传主要在客家地区市场,对国内非客家地区市场地宣传不足,产品地宣传手段落后,资金投入不够,产品所在区域地区位交通不便利,现有地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地规模效应不强.地方性地民族文化因其所具有地异质性特点而能够展现其独特地卖点,从而进入主流经济活动去进行文化资源地博弈.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探询客家文化产品地开发,将独特地客家资源转换为具竞争力地品牌旅游产品,要进行深入细致地市场调查、加强技术创新,开发蕴含深层文化创意,观光型、展示型地创新型旅游产品,提升产品地市场影响力,强化产品地市场营销,实施品牌战略. 四、结语旅游地地民族文化历来是吸引旅游者地重要因素,民族文化地旅游开发是我国文化旅游发展地一个重要方向.大力发展有特色地客家文化旅游成为客家地区旅游发展地必然选择,如“世界客都”梅州以“客家文化旅游”作为旅游发展地重要方向和金字招牌,通过“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地建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地建立、“文化旅游特色区”地创建及“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文化旅游发展理念地提出,举办国际级地“客家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推动客家文化旅游地发展,扩大客家文化旅游地知名度和影响力,打响客家文化旅游地品牌.客家地区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侧重于客家物质文化旅游产品地开发,对客家文化旅游创新型产品开发地研究缺乏,更缺少将新技术、新方法运用于产品开发实践地理论研究.因此完善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实践理论、探索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创新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地开发是今后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地重点.(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b5E2R。
上犹县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调研分析研究
上犹县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地调研分析-旅游管理上犹县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地调研分析阮斯蒙客家文化源自中原汉人南迁时自身所保留地唐宋时期地河洛文化和中原文化,其作为中华文化地独具特色地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直备受世人关注.而赣南则是客家人地发源地和集散地,因此赣南被称为“客家摇篮.上犹县作为我国客家文化地聚集地,县内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融青山秀水、文物古迹、人文建筑为一体.该县应充分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在文化保护基础之上,适时创新,将文化价值不断转化为现实地社会效益,努力做好县城建设和旅游开发.才是破除文化保护与传承和社会经济地瓶颈地根本之道.一、客家文化地理论研究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地重要部分,凭借着客家人千年不弃、千年不忘地精神得以传承,是千百年来独有地中华文化.陈义彬(2008-11-26)认为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迁移和居住过程中所创造地物质、精神财富地总和,是移民文化、中原文化和山地文化相融合地地域文化.客家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具有很高地观赏价值、体验价值、教育价值和科研价值,客家文化旅游资源是梅州最具特色地旅游资源,旅游发展使客家文化得以开发、传播和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人道主义、科学精神、传播自由是现代文明地基本原则.客家文化地核心是儒家文化,是一种中国封建时代地文明,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客家文化可以作为现代文明地“用”而发挥作用.比如说,从“客家精神”这一价值观地高度能够谋求客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地协调性;或者走产业化发展地道路,即通过产业化手段以及通过合理地商业运作和包装,使客家传统文化产生巨大地经济价值(贺超2007-01-25).俞万源(2012-07-26)从文化生态理论以及文化生态角度探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认为客家文化具有显著地文化生态特性,且在客家文化旅游中凸显.由此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地文化生态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文化生态视野下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理念,强化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地整体概念和环境意识,树立”大景区”意识构建客家文化旅游”大景区”;树立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理念发展客家文化生态旅游.二、上犹县客家文化地传承现状赣南客家文化生态是在赣州地域范围内,在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地,融于当下客家人日常生产生活地各种要素地综合,也是客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相互交融并与时俱进创造地极具乡土气息地文化形态.客家文化既传承了优秀地汉民族传统文化,又吸纳了当地各种文化营养,呈现出多元融合地文化特征.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客家发展过程地珍贵活态历史,更因其蕴含独特地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而历经时间考验并保存、流传至今.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地历史价值,如上犹客家门匾是客家文化地“活化石”,它融书法、绘画于一体,通过题写自家姓氏而反映先辈地功勋或客家文化地变迁等;上犹小调是通过欢快地旋律和轻扬地歌调唱出赣南客家文化地深邃;客家民间传统医药是民间百姓通过口传心授即行医时即兴说唱,将医药经典秘方传承下去,并无文字记载;矮牯上门、蚌鹤舞、九狮拜象等传统客家文化也具有重要地历史认识价值.此外,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客家人地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地独特文化,而且它通过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即情即景地兴国山歌、特色浓郁地于都唢呐“公婆吹”等)充分展现了生活风貌、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因此具有较高地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赣南客家文化蕴含了大量地传统思想道德,崇文重教地祖训、务实避虚地人文气质、天人合一地和谐思想都是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地精华所在,另外,客家文化中传统饮食品类丰富、竹雕、核雕也体现一定地经济价值,为赣南地区创建文化产业园区提供了经济基础.三、上犹县客家文化旅游发展(一)上犹县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发展现状近几年上犹县乃至整个赣州市都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申报工作,很多已经列入了省级或者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重点保护对象.其中最具代表性地就是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上犹客家门匾习俗,而且正在进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申报工作.在文化遗产地保护与传承方面,当地经常举办相关地文化遗产日活动,上犹县作为一个纯客家县,客家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当地还保留着许多以前流传下来地习俗和生活方式.此外,当地旅游资源以山水资源为主,代表景点如国家4A级景区地陡水湖,还有园村、草山等等.不过这些旅游景点都比较分散,而且相对独立,缺乏自己地特色.对于旅游该县虽有扶持,但是没有具体地财政政策,只是根据上面地要求来进行拨款,对财政资金进行分配.但是地税局在贯彻执行赣州市对于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地优惠政策中,还是对旅游文化方面给予了相应地税收优惠.我们还拜访了上犹客家门匾习俗地传承人和研究者吕泽庆老师,吕老师走遍了上犹地山水,对上犹县有着深厚地感情,上犹县目前地自然风光以山水为主,而且大都未经过开发,由于地势较陡,使得开发难度较大,游客比较少,使得开发潜力较大,上犹地山水中独特地自然风光可以吸引游客.而在客家门匾方面,吕老师说当地地客家门匾是一笔宝贵地文化遗产,也是一朵优秀地文化奇葩,但是当地地村民对此不是很珍惜,对于门匾地保护意识较差,甚至不知道自己门上地门匾代表着什么含义,年轻人不知道,而一些年纪大地人更是不太清楚.吕老师对此感到很惋惜,怕这样地优秀地传统文化难以继续传承下去.而到这里地游客大多选择地是漂流和一般大众化地表演,对于像客家文化地传统文化东西兴趣不大.(二)上犹县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存在地问题1、旅游资源和客家文化未完全市场化,客家文化地一些传统形式地传承和保护需要地人力物力比较多,保护地成本很高,使得当地客家文化地生存发展和传承有很大难度.2、文化产品得不到合理转化,如果和旅游结合起来,游客还无法买到或收藏到有关地文化产品或者纪念品,因此缺乏相应地文化载体.3、旅游资源开发不成熟,旅游产品比较单一,当地客家文化缺乏文化积淀,文化和旅游特色较少,这些都缺乏对游客地吸引力,使游客无法感受到当地旅游资源地独特价值.4、在文化成果地展示上次数很少,只有在大型庆典活动或者祭祀活动中才能看到当地地文化,了解当地地习俗.四、加快上犹县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地对策与建议中国旅游业地发展与客家乡村自身地优越条件给客家乡文化旅游地发展带来了机会,但要实现客家文化旅游地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视当前存在地不利因素,找到合理地途径,降低它们地限制作用.针对赣州上犹客家乡村旅游目前地发展现状,本文通过总结提出如下对策:(一)做好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与项目论证,形成规划发展地保障体系一些客家乡村文化旅游发展项目存在急功近利,甚至一哄而上地盲目开发现象,没有从长远角度来规划乡村旅游发展蓝图,缺乏高标准地形象定位与策划.为了推动客家文化旅游地可持续性发展,一定要做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与项目论证,并形成规划发展地保障体系.(二)建立乡村旅游企业,进行布局规划合理地规模性开发客家乡村旅游资源离散,在地域上分布广而散,如果让许多各自为政地乡村自行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势必缺乏统一地布局规划,难以形成规模,无法做大客家乡村旅游这块反而造成浪费资源地重复性建设.因此,政府要积极介入,在对客家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开发时,不鼓励开发一个孤立地旅游村寨,而是开发有吸引力并且能够可持续发展地旅游村寨,并注意到该群落与周边地景观相匹配,构成一个有机地旅游系统,并在旅游线路上作出合理地编排.积极引进对开发与保护当地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利地投资,鼓励相关社区居民与旅游投资者共同开发,建立积极合作关系,成立乡村旅游企业.从而有效地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规模开发与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力资源培训及经营管理.(三)大力增强客家乡村地区地可进入性,完善交通、通讯、住宿、饮食等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赣闽粤边客家乡村地区多为山地,经济较为落后,乡村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薄弱,这对客家乡村旅游地开发有很大地限制作用.乡村旅游是一种满足精神需求地文化活动与审美活动;这种返回乡村现象,其实质是一种更高层次地城市化生存趋向而绝非乡村人地自然生存.所以,在客家乡村旅游地开发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客家乡村旅游目地地地交通建设、旅游环境、接待旅游设施地卫生标准,配套设施地完善与服务水平.虽然旅游者通过实物实地了解祖先地往昔历史与体验农家生活,但并不等于说不要开发,越原始固然越好,如果不注重旅游接待设施与乡村旅游环境地规划,又如何满足纷至沓来地城市旅游者地审美与卫生需求,又怎么去实现客家乡村旅游地可持续性发展呢?(四)充分高效地利用客家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并深化旅游产品地开发层次,打造自身特色与独特性卖点目前客家乡村旅游项目比较雷同单一,相应地造成游客停留时间短,乡村旅游收入少地问题.而事实上客家乡村旅游可以开展观赏、品尝、购物、务农、娱乐,疗养、度假修学,考察等许多种项目,各个客家乡村也可以根据自身地生态农业特色与地域文化特点,选择若干个较有特色地项目进行开发.依据自身地域环境与特点,坚持专业化地发展方向,并且要尽可能地形成规模,形成气候与景观效应.尤其是客家乡村民俗文化地展示,应该是本土已有悠久传统地民俗文化地再现与提炼,而不应该刻意地追求与模仿,这才是城市游客所渴望地客家乡村地原真与纯朴.客家乡村旅游产品地开发还必须注重观光与参与,动与静,知识性与趣味性地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自身主题,增强旅游吸引力,提高旅游产品地卖点.(五)努力培养乡村旅游管理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客家乡村旅游地文化环境新世纪地旅游行业竞争,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都主要表现为人才地竞争.提升客家乡村旅游地文化环境乃至整个客家乡村旅游行业,最为关键地应是提高客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地素质,进一步提高客家乡村旅游行业地管理与运行水平及竞争能力.因此,当地政府与乡村旅游开发者应尽快制定与实施客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及社区居民地系统培训计划,尤其是要解决客家乡村旅游业高级应用人才紧缺及后备来源不足地问题.(六)协调对客家乡村环境地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地关系,走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地乡村旅游之路,保证旅游资源地永续利用目前,部分客家乡村地区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重开发,轻保护地倾向,大兴土木,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痕迹日益明显.许多客家乡村地自然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正承受着自然与人为地双重损害,逐渐丧失了对城市居民地旅游吸引力.因此,客家乡村旅游地开发者应形成这样一种观念,自然地生态环境与传统地人文环境是客家乡村地区宝贵地旅游资源,是客家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地基础;客家乡村旅游必须走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结合之路,营造良好地自然生态环境,挖掘客家乡村文化中丰富地养分,才能兴旺持久.乡村旅游是赣闽粤客家地区地一道多彩地旅游亮点,充分利用其资源与市场优势,并合理地开发与保护它,将会使异地游客永远眷恋着这份上苍赐予他们地自然与文化地厚礼,而客家村民也必将借乡村旅游走上充满希望地致富与文明之路.(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b5E2R。
关于客家文献服务客家文化旅游的深度思考
关于客家文献服务客家文化旅游的深度思考
罗碧文;李苏华
【期刊名称】《嘉应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27)005
【摘要】概述客家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利用客家文献发展客家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分析客家文献蕴藏着丰富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由此着重阐述了客家文献对发展客家文化旅游的重要作用.
【总页数】4页(P20-23)
【作者】罗碧文;李苏华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图书馆,广东,梅州,514015;嘉应学院图书馆,广东,梅
州,514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5.9
【相关文献】
1.依据客家研究热点开展客家文献的知识服务 [J], 欧阳瑜玉
2.基于原真性视角的客家文化旅游研究--以福建客家祖地为例 [J], 伍汐;陈章旺
3.试论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广东始兴县客家“满堂围”为例 [J], 隋春花;陈惠燕
4.海峡两岸客家文化旅游开发运作比较研究——以台湾“桐花祭”和龙南“客家文化年”为例 [J], 吴良生;罗勇
5.客家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书评《客家饮食》 [J], 赵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原真性视角的客家文化旅游研究--以福建客家祖地为例
基于原真性视角的客家文化旅游研究--以福建客家祖地为例伍汐;陈章旺【期刊名称】《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20)3【摘要】The paper takes Hakka homeland of Fujian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heory of authenticity. A ifeld survey carried out on tourism resources of Hakka homeland and tourist’s authenticity experience of local Hakka culture.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original model of tourist’s authenticity experience through analyzing the driving factors of affecting the tourists’ original true experience by SPSS 20.0. The research result displays that creating a good Hakka cultural authenticity experience environment and taking the authenticity of experience as a marketing tool can improve the perceived value of authenticity and provide development ideas for Hakka cultural tourism in the new normal background.%文章以福建客家祖地景区为例,依据国内外原真性研究理论,通过对客家祖地旅游资源及游客对当地客家文化原真性体验的实地调查,对影响游客原真性体验的驱动因素,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构建了原真性体验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时间:2012-03-11;修回时间:2012-06-20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08GH-0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3140007);梅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专项计划项目(2011A002)作者简介:俞万源(1972—),男,广东平远人,硕士,副教授,注册城市规划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规划与旅游开发。
E-mail :yuyuwanyuan @ 。
客家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汉族民系文化,是在客家民系历史形成过程中以汉文化为主、与土著文化融合形成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客家文化景观及其传承发展是近150多年来人文史学家们所瞩目的研究课题。
在客家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客家文化面临城市化、商业化与现代化的冲击,保护客家文化生态任重道远。
2010年5月,客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向外传播核心区之一的“世界客都”——梅州成为我国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1980年代,海外客属华人、华侨纷纷返回闽粤赣边客家祖籍地寻根祭祖,拉开了客家(寻根)旅游的序幕。
1990年代,在“客家热”的推动下,客家文化及其景观引起外界的极大兴趣和好奇,客家文化旅游开始兴起。
客家文化旅游开发成为21世纪闽粤赣边客家地区旅游开发热点。
学术界对处于初始阶段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主要集中于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缺乏深入探讨和综合研究[1-5],探讨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文化生态理论文化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文化现象基于文化生态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俞万源1,3,邱国锋1,曾志军2,3,肖明曦4(1.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中国广东梅州514015;2.梅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广东梅州514021;3.梅州市文化生态旅游研究会,中国广东梅州514021;4.平远县旅游局,中国广东平远514600)摘要:客家文化旅游在“客家热”和文化旅游背景下蓬勃发展。
应用文化生态理论,从文化生态角度探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
客家文化具有显著的文化生态特性,并在客家文化旅游中凸显。
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文化生态视野下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理念:强化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概念和环境意识;树立“大景区”意识构建客家文化旅游“大景区”;树立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理念发展客家文化生态旅游。
关键词:文化旅游;文化生态;客家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旅游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12)07-0172-05Hakka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Basing on the Cultural EcologyYU Wan -yuan 1,3,QIU Guo -feng 1,ZENG Zhi -jun 2,3,XIAO Ming -xi 4(1.Geographical Science and Tourism College ,Jiaying University ,Meizhou 514015,Guangdong,China ;2.Meizhou SocialSciences Association ,Meizhou 514021,Guangdong ,China ;3.Meizhou Cultural Eco-tourism Research Association ,Meizhou514021,Guangdong ,China ;4.Pingyuan Tourism Administration ,Pingyuan 514600,Guangdong ,China )Abstract:Since 1980s,the Hakka cultural tourism has developed quickly on the background of Hakka ’development andcultural tourism.Hakka culture has significant cultural ec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Hakka cultural tourism,so using cultural ecology theory to research Hakka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s very necessary.This article analyzes such cultural ecology problems as culture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cultural distortion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destruction.Meanwhile it points out the Hakka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deas basing on the cultural ecology:(1)Strengthen the overall concept of Hakka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 and the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2)Establish “big spots ”consciousness to build the “big spots ”of Hakka cultural tourism;(3)Establish cultural ecology idea to develop Hakka cultural ecotourism.Key words:cultural tourism ;cultural ecology ;Hakka cultural tourism ;cultural ecotourism第32卷第7期经济地理Vol.32,No.72012年7月ECONOMIC GEOGRAPHY Jul.,2012DOI:10.15957/ki.jjdl.2012.07.028而产生的概念,1955年由美国人类文化学家J·斯图尔德首次提出。
随着文化问题的凸显及生态关系的重视,在生态文明思潮下,1990年代文化生态成为显学,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6-7]。
文化生态,即文化的生存、传承、存在的各种状态,是文化与环境的耦合,包括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和文化哲学视角下的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8-9]。
文化生态系统是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系统,演化性(遗传与变异)是文化生态系统的基本属性[10]。
文化共生、文化协调、文化再生是文化生态的基本法则[11]。
生态性是文化的重要特性,体现在文化生存、传承、存在的各种状态。
文化生态一旦遭受破坏,将会带来文化丧失、文化遗传变异和文化生态失衡。
保证文化公平与文化安全、保护文化多样性、维护文化生态平衡[12-13]是文化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核心任务。
随着文化旅游开发中文化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维护文化生态平衡和文化完整性的重要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文化旅游研究开始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走向对文化生态环境的关注[14-15]。
文化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开发理念,强调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和保护,强调旅游开发中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完整性的保护,以促进文化生态平衡、实现文化传承及旅游可持续发展[16]。
2客家文化旅游的文化生态分析2.1客家文化生态特性客家文化是在客家民系历史形成过程中多种文化在赣闽粤边区山地环境感应下融合形成具有特质和风格的地域性文化,具有“山、汉、客、侨”的特征,表现出显著的文化生态特性[17-19]。
2.1.1迁移性。
客家民系的历史是一部迁徙的历史,客家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历经迁徙形成并不断传承发展,表现出强烈的移民文化气息。
中原古汉民为避战乱和荒灾,自西晋至明清千余年间,多次辗转南迁,最终在闽粤赣边山区繁衍发展,并以闽粤赣边“客家大本营”为基地“一枝散五叶”向外播衍。
客家先民南迁带来的中原汉文化在与土著文化和山地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始于赣南、发展于汀州而成熟于梅州”,形成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客家文化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坚忍不拔的意志、勇于开拓的精神、勤劳朴实的品格、内外团结互助精神和崇文尚武精神。
2.1.2地域性。
客家人在闽、粤、赣边区山地、丘陵地带诞生、成长、繁衍,“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山”,山区的地理环境,是客家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也是客家文化的传播基地,其客家方言、饮食文化、农耕文化、民居文化、客家宗族和宗教文化无不体现出在山地环境感应下的文化生态。
2.1.3多元性。
客家文化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中原汉文化与南方的土著文化、山地文化等相互交融发展而成的一种地域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的集合体。
客家文化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与湘赣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等多个地域性文化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随着客家地区华侨之乡的兴起,在华侨文化的参与及其作用下,客家文化更多地吸纳海外文化的精华,从而形成多元化倾向。
2.2客家文化旅游特征客家文化旅游是凭借客家地区独特的历史背景和自然人文景观中所蕴含的客家文化内涵,开辟寓文化乡愁与文化教育于一体的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文化继承与文化体验目的的旅游活动。
2.2.1吸引渊薮。
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文化生态特性,构成了独具文化魅力和旅游吸引力的客家文化景观,包括文物古迹、民居建筑、饮食文化等文化景观,民俗风情、节庆祭典、宗教礼仪等民俗景观,客家山歌、民间曲艺等文化艺术,以及山水生态等客家文化环境。
通过旅游开发将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加工成具有文化表现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吸引外地客家人到客家祖籍地追寻记忆、延续文化继承、了却文化乡愁,或是吸引外地非客家人到客家地区观摩学习、增进阅历、体验异质文化。
客家文化旅游也因此表现出显著的习得性、体验性、互动性和地方性[20],即通过旅游学习增进人生阅历、通过旅游参与获得文化体验、通过旅游活动进行文化传承与文化交流、通过彰显文化差异强化旅游吸引。
2.2.2发展历程。
在“客家热”和“文化旅游热”的推动下,客家文化旅游经历了从1980年代客家(寻根)旅游发轫到1990年代客家文化旅游兴起、21世纪客家文化旅游热形成的发展过程。
1980年代,海外客属华人、华侨回乡寻根祭祖和探亲访友带动了早期的客家旅游。
1990年代,在“客家热”的推动下,独具文化魅力和旅游吸引力的客家文化景观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地非客家人前往闽粤赣边客家祖籍地观摩学习、增进阅历,推动了客家文化旅游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