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4-2 秦汉散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晁错《论贵粟疏》
代表作:《论贵粟疏》。
阐述重农贵粟、强本抑末的
主张。 文风简洁明快,有商鞅、韩 非遗风。 不足之处:缺乏文采。
(四)《淮南子》
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
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帝子淮南王刘 长子。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 骋,欲以取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 人,作《淮南子》二十一篇。时,武帝方 好艺文,刘安为帝叔父行而辩博善为文辞, 甚尊重之。安入朝,献所作《淮南子》, 武帝爱秘之。又使为《离骚传》,旦受诏, 日食时上。又献《颂德》及《长安都国 颂》。每宴见,谈说得失及方伎赋颂,至 暮而罢。后因谋反下狱自杀。
陕西省永寿县店头镇桃花塬上的陆贾墓
(二)贾谊
贾谊
(前200前168)
西汉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洛阳人。年 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河南守吴公召臵门下。文帝初立,征吴公为 廷尉。吴公因荐之文帝,召为博士。每诏令 议下,谊尽为之对,文帝悦之,超迁,岁中 至太中大夫。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当改正 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文帝欲 任以公卿之位,而周勃、灌婴、张相如、冯 敬等大臣皆以为不可,谓谊“年少初学,专 欲擅权,纷乱诸事”。文帝遂疏之,以为长 沙王太傅。
《吕氏春秋》的出现,标志
着先秦诸子文化的结束和秦 朝大一统文化的到来。
《吕氏春秋》的艺术特点:
1.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全 统一。但是,其中有些文章精 练短小,文风平实畅达,用事 说理颇为生动,堪称优秀的文 学散文。
2.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 据初步统计,全书中的寓 言故事共有二百多则。这些 寓言大都化用中国古代的神 话、传说、故事而来,还有 些是作者自己的创造,在中 国寓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五)其他西汉散文
董仲舒》《天人三策》
《春
秋繁露; 刘向《新序》《说苑》;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 桓宽《盐铁论》。
(六)西汉政论散文和先秦 诸子散文的不同
西汉政论散文是在先秦诸子散文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但是和先秦诸子的文章相比又有 明显的不同。由于先秦诸子处在诸侯争霸和 历史转折时期,为建构新的政治、思想、文 化模式各自著书立说并相互攻讦(音节), 就成为先秦诸子散文的一大特点;而汉代散 文家由于处在大一统的新政治格局之下,如 何巩固新兴政权和建立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就 成为他们所关心的新问题,这使他们的文章 比先秦诸子散文缺少了思想表达的自由度, 但却显得严谨质实。
李斯墓(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
李斯《谏逐客书》:
李斯是秦代惟一可以称为作
家的人物,其代表作品是作 于秦始皇十年(前237) 的《谏逐客书》。
韩国苦于秦国征伐,乃使水工郑
国说服秦国开凿水渠,企图耗费 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事被发觉, 秦国的宗室大臣认为,那些外来 人大抵都是各诸侯国派来游说和 离间秦国的,建议秦王把一切来 自外国的客人都驱逐出境,李斯 也在被逐之列,因此他写了这封 信上书秦王。
文章先叙述秦自穆公以来皆
以客致强的历史,说明秦若 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 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 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 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 物而轻人。
《谏逐客书》的艺术特点:
1.理气充足,辞采华美,挟战国 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辞赋之 丽;
2.文辞修饰整齐,音节和谐, 趋于骈偶化,被后人称为 “骈体初祖” ; 3.抗言陈词,有一种不可抑制 的气势,成为后世奏疏的楷 模。
刘安
(明· 张路 《淮南 王求仙 图卷》 局部)
《淮南子》21篇,十几万字。原
称《淮南鸿烈》,“鸿”是广大之 意,“烈”是光明之意。作者自认 为此书包含广大光明的道理, 可 出于诸子百家之上,为汉代治国法 典,实际是以道家思想为主而杂以 孔、墨、申(不害)、韩之说,是汉 初黄老思想的继续。东汉高诱说此 书:“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 虚守静,出入经道。”
(一)陆贾《新语》
秦王朝政治上的失败,给西汉
初年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发 人深思的课题,也给汉初文人 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 地。陆贾著文12篇,纵论秦 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天下, 以及古代帝王的兴衰成败之理, 号为《新语》。
广州陈家祠陆贾出使南越《筑泥城》雕像
广州陈家祠陆贾劝说南越王赵佗(音驼) 《统一归汉》雕像
2.强烈的对比 。
《过秦论》不是讨论秦朝灭亡的多种原因,而是强调最根本的 原因,论述中通过强烈的对比排除多种原因,有力的突出了 “仁义不施”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对比。第一是秦的兴 盛史与灭亡史的对比,从秦孝公到秦始皇,七代国君凡一百 五十年,逐代强盛,终于兼并诸侯,统一天下,兴盛史相当 辉煌;秦的灭亡从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起义,到汉元年十月 刘邦入破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短短三年时间,便土崩瓦解, 烟消云散,灭亡史显得急遽而短促。这一对比具有增强悬念, 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第二是战国诸侯与秦国之间、秦朝与 陈涉起义之间,条件和结果的对比。条件即人力、物力、财 力等,诸侯强于秦,秦朝强于陈涉;结果却是秦国兼并诸侯, 陈涉起义推翻秦朝。末段论秦之过,将陈涉起义与诸侯六国 相比较,可见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从而排除条件方面的原 因,说明秦朝的灭亡不是因为力量不强大,而是因为守天下 不施行仁义。在强烈对比的基础上推出中心论点,显得顺理 成章。
后二十余年(前221Fra Baidu bibliotek,秦一统天下,秦
王政为始皇帝,以斯为卿、丞相,力主 废分封、立郡县,焚《诗》《书》、同 文书,明法定律。秦始皇三十七年(前 210),出巡会稽,少子胡亥、李斯、赵 高等从,行至沙丘病卒。赵高说斯伪作 遗诏立胡亥,是为秦二世。二世信用赵 高,诛戮公子大臣,荒淫无道。斯贪恋 禄位,阿谀取容,然卒为赵高所陷,以 谋逆罪下狱,诬服。二年(前208),腰 斩斯于咸阳,夷三族,年约七十左右。
又以舞姬献于异人,时姬已怀孕,生子,
即秦王政。异人继位,是为庄襄王,以 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庄襄王即位三 年去世,十三岁的太子嬴政即位,尊吕 不韦为相国,号“仲父,权势烜(音选) 赫。
吕不韦墓(河南省偃师市首阳山镇大冢头村)
编撰时间及成书过程:
大约成书于公元前239年左右。 诸侯各国养士之风盛行,战国四公子(齐国 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和楚国春 申君)门客盛极一时,吕不韦作为秦国的国 相,也不示弱,召集门客三千人,号令他们 将自己的见解和学说都写下来,以论述天下 之理,共二十余万言,号曰《吕氏春秋》。 悬于咸阳城门,称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吕氏春秋》,乃是吕不韦依托秦国势力从 文化思想上和诸侯争强的产物,其中也许还 有吕不韦为秦的统一天下而进行理论准备的 用意。
寓言特色: 往往先提出论点,然后引述 一至几个寓言来进行论证。 寓言生动简练,中心突出, 结尾处点明寓意,一语破的。
(二)政论散文名家李斯
李斯
(?-前208 )
李斯,秦代政治家、散文家。楚国上蔡
(今属河南)人。少为郡小吏。从荀子学帝
王之术。学成,至秦,适庄襄王卒(前 247),为吕不韦舍人。任为郎,说秦王 政东并六国,拜为客卿。十年(前237), 吕不韦免,秦人议逐客。斯上书谏,历 数先朝客臣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 等有大功于秦,今欲逐客以资敌国,则 秦国危。从之,迁廷尉。
3.辞赋化的倾向 。
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 答大儿贻选问》中 说:“贾长沙过秦之论,有何深刻之意?而 文有赋心,气如河海,诵读一过,而过秦讽 汉之意,溢于言表。”这是说《过秦论》的 观点属于老生常谈,而表现形式独具匠心, 以辞赋艺术作论文,广泛使用铺排夸饰的手 法,胜在气势磅礴。写秦孝公统一天下的意 图,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等,集对偶、排比、 比喻、夸张多种修辞手法,显得气势非凡。
贾谊《新书》散文分类:
《汉书· 艺文志》记载贾谊散文共
58篇,收录于《新书》。其作 品大体可分为三类:
(1)专题政论文,如《过秦论》; (2)就具体问题所写的疏牍文, 如《陈政事疏》; (3)还有一些是杂论。 其中《过秦论》、《陈政事 疏》最为著名,被鲁迅称为“西 汉宏文”(《汉文学史纲要》)。贾谊 把汉代政论体散文的创作推向一 个新的高度。
《过秦论》的艺术特点 :
1.先叙史实,后发议论,水到渠 成,画龙点睛 。
《过秦论》是一篇政论,也是一篇史论,与一般的论说 文不同,叙述多于议论,前四段叙述秦的兴亡史,叙述文 字超过全文的四分之三,末段论秦之过,议论文字不到四 分之一。写秦的兴亡史凡四段,前三段写兴盛,第四段写 灭亡。写兴盛史的三段分别为孝公始兴、三王益兴和始皇 极兴,层层递进,体现出蒸蒸日上且无可阻挡的气势。灭 亡史与兴盛史强烈对照,形成疑问和悬念,即为什么自秦 孝公以来历经一百多年而强大的秦王朝,竟在陈涉起义打 击下三年而灭亡?叙述秦的兴盛史紧扣秦一贯使用谋略和 武力,突出秦统一天下之后实行种种暴力统治,处处为末 段的议论奠定基础。末端论秦之过并不轻易提出观点,而 是对秦与战国诸侯、秦与陈涉之间的条件和结果进行对比, 最后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 也。”这一结论有水到渠成,画龙点睛之妙。
体例:
《吕氏春秋》体系严密,全书
分十二纪(每纪5篇)、八览 (每览8篇)、六论(每论6篇), 再加一篇序文,共161篇 (今存160篇)。
主要思想:
《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的主
要代表作。以道家、儒家和阴 阳家为主,而这些思想又不是 正宗的,都是经过加工和改造 的,有自己的思想体系。
标志:
在长沙四年余,文帝思谊,征之。问以鬼神之 事,至夜半,文帝前席,后曰:“吾久不见贾 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 王刘揖太傅。帝数问以得失。时匈奴强,数侵 边郡,而诸侯王多割据自强,多谋叛乱。贾谊 上疏论政事,以为天下事势,可为痛哭者一, 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其所谓可痛 哭者,即诸侯王强大,有尾大不掉之势。其所 谓可流涕者则匈奴之侵扰,以汉之大而不能制 之。其所谓可长太息者,则民俗之奢侈,德教 之不修及朝廷常制之未定。其后谊又上疏,欲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使朝廷易制之。文帝从其 计。及文帝之封淮南厉王四子为列侯,谊又上 疏谏。文帝十一年(前169),梁怀王揖坠马 死,谊自伤为傅无状,常哭泣,后岁余,亦卒, 年三十三。
《琅琊刻石》 公元前219年, 秦始皇东巡到 琅琊郡(今山 东胶南西南)时 所立刻石的后 半部。
《峄山 刻石》
(公元 前219年, 山东邹 县)
二、西汉散文
(一)陆贾《新语》 (二)贾谊《新书》 (三)晁错《论贵粟疏》 (四)《淮南子》 (五)其他西汉散文 (六)西汉政论散文和先秦诸子散 文的不同
秦汉散文
一、秦代散文
(一)诸子散文《吕氏春秋》 (二)政论散文名家李斯
(一)诸子散文《吕氏春秋》
吕不韦
(?-前 235)
据《史记· 吕不韦列传》及《战国策· 秦
策》,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前265),昭 襄王立其子安国君(秦孝文王)为太子。 安国君虽有子二十余人,但他宠幸的华 阳夫人无子,而庶出的异人,因其母夏 姬不受宠幸,被派往赵国做人质。秦国 数次攻伐赵国,赵国因此对异人很不礼 貌,异人陷入困难的处境。吕不韦本是 卫国富商,正好此时在赵都邯郸遇到异 人,以异人为奇货可居,于是出千金而 西入秦,通过多方活动,使异人立为华 阳夫人的嫡嗣。
《过秦论》: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其主旨论秦政的 过失,这是西汉前期政论散文所集中讨论的 问题。上篇竭力夸张秦国力量的强大,和一 朝败亡的迅速,以强烈的反差,突出“仁义 不施”则必然败亡的道理。文章多铺张渲染, 有战国纵横家文的遗风。但它的恢宏气度, 则为战国文章所未有,而出自统一王朝的政 治家才能具有的开阔眼界。中篇和下篇,提 出秦二世和子婴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挽 回败局,实际是比较具体地提出了西汉王朝 应该注意的政策。
秦刻石铭文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曾多次巡游
各地并刻石纪功。现存刻石共有7 篇,这些刻石大都出自李斯之手, 以四字为句的韵文写成。其中除琅 琊(音牙)刻石为两句一韵外,其余 峄(音译)山刻石等6篇皆三句一韵, 文辞整饬(音赤)简洁,朗朗上口, 是秦文学的独创。
秦刻石文改变了以往颂赞体作品
雍容华贵的风格,贯以法家辞气。 文字典雅,气魄雄伟。 秦刻石文堪称碑铭之祖,汉魏碑 铭,莫不被其遗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