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能够辨别不同的音高和音色- 能够模仿简单的音乐节奏- 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教学内容第一课:音乐的基本概念- 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音高、音色、节奏- 通过听音乐和观察乐器,感知音乐的特点和表达方式第二课:音高和音色- 音高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辨别不同音高的声音,如高音和低音- 通过声音的特点,了解音色的概念和分类第三课:音乐节奏- 节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模仿简单的音乐节奏,如单拍、双拍- 通过游戏和歌曲,感受节奏的魅力和表现形式第四课:音乐欣赏- 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 回答简单的问题,表达对音乐的喜好和感受- 通过画画、舞蹈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情感和理解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使用音频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特点- 听辨游戏:通过听取不同的声音和乐器,帮助学生辨别音高和音色- 合作: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演奏简单的乐曲- 欣赏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促进互动交流教学评价- 听辨测验:播放不同的声音,要求学生辨别音高和音色- 节奏模仿:让学生模仿老师敲击节奏,检验其对节奏的掌握程度- 音乐表达:观察学生的画作、舞蹈等表达形式,评价其对音乐的情感理解教学资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音频和视频资料- 乐器和打击乐器教学安排- 每周一节音乐课,共计10周- 每节课时长为40分钟- 每节课分为导入、新课讲解、实践操作和总结四个环节教学反思通过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学生们对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们能够辨别不同的音高和音色,并模仿简单的音乐节奏。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他们积极参与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好和感受。
然而,部分学生在听辨和节奏模仿方面仍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在后续教学中,将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2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简谱) 演唱 小红帽》39

《小红帽》一、教材分析《小红帽》是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教科书第6课中的内容,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巴西民歌,D调2/4拍,除了第五句加以变化的开始外,其他都是以do、re、mi、fa、o的级进的方式开始,歌曲轻快,活泼,在歌曲中讲述“小红帽”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歌唱的情感,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尊敬长辈,孝顺老人。
知识与技能:对歌曲音阶do、re、mi、fa、o的准确演唱、用轻快,有感情的正确歌唱的方法对高音部分演唱,对八分节奏型的掌握。
过程与方法:用拍手敲击节奏,根据歌词做动作。
三、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红帽》四、教学难点:1、学唱歌曲《小红帽》2、拍手敲击节奏3、对高音部分的演唱方法以及开头部分音阶的音准把握五、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导入师:同学们,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每天睡觉前,爸爸妈妈会给我们讲一些有趣的童话故事,你们听过哪些呢?生:《灰姑娘》、《白雪公主》、《海的女儿》……师:大家知道的童话故事可真不少,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童话故事,大家想听吗?师:从前有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他特别喜欢带着外婆送给她的一顶红色天鹅绒的帽子,于是大家都叫她小红帽。
有一天,妈妈让小红帽去给外婆送食物,临走的时候嘱咐她,不要离开大路走得太远,谁知道小红帽刚进森林就遇见了大灰狼,她从未见过狼,也不知道狼性凶残,所以就把来森林的目的告诉了大灰狼,狼知道后诱骗小红帽去采野花,自己跑到林中小屋外婆家把外婆给吃了,并装成外婆的样子躺在床上,等小红帽来找外婆的时候,大灰狼一口就把小红帽给吞了。
后来一位猎人把小红帽和外婆从狼的肚子里救了出来,所以,从这以后,人们都喜欢用小红帽来比喻那些天真幼稚,容易上当受骗的孩子。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首歌曲也叫小红帽,首先我们带着一个问题先听听这首歌,体会一下这首歌表达怎样的情绪和速度?3、新课学习(1)听歌曲模唱师:歌曲听完了,谁能举手告诉我,歌曲是怎样的情绪和速度呢?生:欢快、活泼……师:真棒,那么谁听出来这是几拍子的呢?生2/4师:非常好,那你能给同学们演示一下2/4拍怎么打的吗?生:(拍手)师:真棒,请坐。
2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简谱) 演唱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0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设计课型:唱歌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情绪欢快的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营造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学习歌曲、节奏,并引导学生找出歌曲旋律的不同点,进行自主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难点:掌握的歌曲节奏型。
教学重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情绪欢快的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趣激情:1、视频导入:设计说明:采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作为律动音乐,使学生对本课所学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体会,并让学生随音乐自主创编动作。
2、情境导入:“有一天,可爱的小熊接到一封邀请函,原来是她的好朋友洋娃娃在宫殿里举行舞会,邀请他参加,但是邀请函里有四个问题,如果小熊能够解开这些谜题,她就有幸成为洋娃娃的舞伴去参加舞会……,原来难题是四条节奏,小熊这下可发愁了,她打来电话求助,要求我们一起拉帮帮他。
”设计说明:设计一个洋娃娃邀请小熊参加舞会的故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揭示课题、学唱歌曲:1、节奏练习:设计说明:在练习歌曲节奏时,首先复习两个八分音符“跑跑”即XX和由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组成的“咕咕哒”即XXX的节奏,并且注意2∕ 4 拍的强弱规律。
分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
2、初听歌曲。
设计说明:在解决了四个难题后大家一起来参加舞会,由老师范唱歌曲并提出问题,“歌曲中都唱了什么”?3、揭示课题。
设计说明:课件出示课题及歌曲词谱。
4、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5、多种方法学唱歌曲a.师生分小节视唱字母乐谱,随旋律的起伏用手指指一指。
b找旋律相似的乐句。
c解决歌唱难点。
①注意的区别,唱准音高。
②师生对答的方式填唱歌词,“一字多音”处要唱的连贯。
d深入体会歌曲欢快情绪,指导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到“一二一”的时候击掌三次。
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二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制定人:*****2017年秋第一课问声好教学目标: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早上好》、《小麻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教学难点:歌曲唱名的学唱及内心对音高的感觉。
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琴、打击乐器等。
总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早上好》。
教学过程:(一)律动表演:让学生集中精力,尽快进入到课堂中来。
(二)新歌教学:1、出示电脑课件:结合电脑画面向学生介绍一下今天要学习的新歌--乌干达民歌《早上好》。
2、听范唱录音,结合图画感受歌曲的旋律、节拍。
3、复听歌曲,老师带领大家拍手、踏脚感受歌曲节拍(因为变换拍子是本首歌曲的难点),三拍子时第一拍拍手,后两拍拍腿;二拍子时第一拍拍手,后一拍快速拍两下腿。
4、说一说自己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再请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来说说这首歌的节拍。
(3/4、2/4)5、老师范唱,利用课件上的伴奏音乐唱,边唱边打节拍,请大家跟着做,在心里默唱。
6、点击电脑课件,放伴奏音乐,请大家跟音乐打节拍,并小声跟唱。
7、在听辩了几遍歌曲录音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歌曲两部分都要唱两遍。
是什么在起作用?(反复记号的作用)8、提示大家用英语问好的时候,早上好怎样说?(goodmorning)在歌曲中只有morning 这个词,老师示范演唱一下,同学们模仿.9、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不准确的地方老师点击电脑进行纠正、巩固。
特别是变换拍子处要加强练习,多听、多唱,不好掌握时老师做出范唱。
10、完整的连起来唱几遍,根据同学们的演唱每一遍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提高。
11、歌曲稍微熟悉后,将同学们分成几组,形成小圆圈,边走边唱。
三拍子时顺时针走,走三步,共八小节;二拍子时逆时针走,走两步。
人教版2年级音乐上册教案7篇

人教版2年级音乐上册教案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作文大全、心得体会、申请书、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2年级音乐上册教案7篇一个成功的教案应该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编写教案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人教版2年级音乐上册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2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简谱) 演唱 蜗牛与黄鹂鸟》

《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大佘太学校何升学习内容: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课型:唱歌课课时:一课时年级:二年级学习目标:一、通过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让学生了解不同角色使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演唱。
二、在学习歌曲中正确使用打击乐器,并能按歌曲创作动作进行表演。
三、在歌曲的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只有坚持到底就会胜利的道理。
教具准备:一、电子琴一台二、打击乐器(铃鼓、串铃、响板、木鱼,等。
)三、多媒体设计思路一、学生通过听、唱、表、想、奏、说的多种感官的参与运用,可以潜移默化让学生了解速度、力度在歌曲中正确的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还可以使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更加深刻、更全面。
二、合作学习的形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个人能力,本课采用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利于顺利完成本课的目标。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在听、唱中感受歌曲1、谜语蜗牛,谜语黄鹂鸟2、故事导入:春天来了,葡萄熟刚刚发芽,一只小蜗牛被其中重的壳一步一步向树上爬,爬一会儿,休息一会儿,半天才爬了一小段,这是树上飞来两只黄鹂鸟,站在树梢上歌唱,低头看见了小蜗牛,问“蜗牛你干什么?”小蜗牛说:“我要怕树上吃葡萄”。
黄鹂鸟一听哈哈的大笑起来,葡萄成熟还早呢,你现在上来干什么,小蜗牛说“黄鹂鸟不要笑。
等我爬上葡萄就熟了”。
有一位作曲家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首歌叫《蜗牛与黄鹂鸟》3、聆听范唱《蜗牛与黄鹂鸟》(出示课题)4、教师带领学生打着拍子读歌词。
5、听琴学唱歌曲(教师要求学生的唱歌的姿势,用轻声学唱)。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让学生很快进入歌曲的学习中。
这首歌曲学生很熟悉,但因节奏复杂,学生容易唱不准,所以才用打拍子读歌词,强调坐姿是为以后正确唱歌打好基础。
)二、歌曲的感情的处理1听范唱学生讨论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用欢快活泼的情绪,速度是中速,力度适中强)教师弹琴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
2教师提醒学生还可以怎样唱?(分角色来演唱)3师生共同分析,小蜗牛用什么速度、力度(小蜗牛的速度是慢的,力度是稍强的。
2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简谱) 演唱 蜗牛与黄鹂鸟》0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台湾儿童歌谣,采用四二拍,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旋律轻松活泼,歌词生动有趣,隐喻生活中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目标的顽强精神。
歌曲旋律围绕5 5 5 5 3 5 的核心音调,运用趁词“阿”形成切分音,使音乐富有弹性和动感。
《跳圆舞曲的小猫》是美国作曲家安德森专为孩子们写的管弦乐曲。
曲调诙谐有趣,描绘了一只优雅可爱的小猫在美妙的圆舞曲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乐曲为A-B-A’三部曲式,A段优美抒情, B段音乐欢快活泼,一气呵成。
结尾处的狗叫声给音乐增添了幽默的气息,在一连串上行音之后,音乐巧妙结束。
【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学生对歌唱有了基本的认识,《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很多学生都会唱,但却不能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准确地演唱,要通过聆听,比较音乐形象。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其好奇、好动、好模仿的身心特点,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小动物为音乐形象,在充满情趣的音乐聆听中,培养听辨能力和想象能力。
喜欢运用点、线、色彩、图形等来表现音乐,乐于在律动中体验音乐的快乐。
教学方法:聆听、律动、模仿、体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1演唱《蜗牛与黄鹂鸟》,学习小蜗牛体会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胜利的道理;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体验童趣,培养爱护小动物、珍惜美好童年的情感。
2能用律动、线条等方式表达对《跳圆舞曲的小猫》的感受,用轻松弹性的声音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体验切分音的重音特点,知道跳跃反复记号的演唱顺序。
会运用图谱聆听乐曲,了解圆舞曲的风格,体验二拍子、三拍子的节拍特点。
3聆听、对比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赋予音乐不同的小动物形象,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用明亮、轻巧的声音演唱儿童歌谣,体验二拍子,知道切分音的特点、反复跳跃记号的演唱顺序。
2用线条、律动等方式感受《跳圆舞曲的小猫》中的三拍子,体验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初听,认识动物朋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给的大家请来两位动物朋友,听,它们是谁呢?2讨论,模仿小动物动作①请学生模仿歌曲中蜗牛、黄鹂鸟的动作②师带领生对比模仿,统一动作节拍:蜗牛步伐沉稳,有强有弱;黄鹂鸟飞得欢快,有高有低。
2022年二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简谱) 演唱 小红帽》1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小红帽?,并能有表情地背唱。
2.学习歌曲?小红帽?歌谱的唱名。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式,一句一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红帽?。
2.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材分析?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
四二拍,C大调,是由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
六个乐句中,除第五乐句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乐句的后半句加以变化外,每个乐句均以do、re、mi、fa的级进式旋律开始,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歌曲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根本相同;而第四、六乐句那么完全相同。
歌曲旋律以音阶式的级进与分解和弦的跳进穿插运用,使音乐形象既统一又有一定变化、既流畅又活泼,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优秀少儿歌曲。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新课1.教师设问:哪位同学知道?小红帽?的故事,给同学们讲一讲?2.欣赏,教师向学生讲解。
教学要求:教师随多媒体播放进程讲解故事,学生认真聆听,了解故事内容。
二、学习歌曲1.初次聆听〔或教师范唱〕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观察老师范唱时的表情,听完以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2.教师再次有情感地范唱歌曲〔或播放范唱音响〕教学要求:教师范唱前要讲清楚具体要求,范唱时要声情并茂。
3.歌词学习〔1〕运用节奏朗读法,学生齐读歌曲的歌词。
〔〕例:2/4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2〕教师帮助学生解决歌词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难字、生字或复杂的节奏型。
〔3〕指导学生分小组根据歌词内容,有表情地诵读歌词。
〔4〕全班学生再次齐读歌词。
〔5〕教师可让学生在诵读中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教学要求:教师可先范读,对复杂的节奏型给予引导;诵读歌词时要注重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情绪;可让学生创编简单动作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4.学习歌曲〔1〕再次聆听范唱,熟悉歌曲旋律。
〔2〕学生随〔或教师伴奏〕小声地学唱歌曲。
〔3〕教师用琴指导学生感受八度大跳的音响〔学生静听—默唱—轻唱,反复屡次〕,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2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简谱) 演唱 小红帽》84

《小红帽》说课稿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一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
这时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说教材《小红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音乐课本二年级上册的知识内容。
从音乐形式和知识深浅来讲,整堂课是处于音乐初级水平。
《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
2/4拍,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大调式。
六乐句中除第五乐句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乐句的后半句加以变化外,一、三乐句基本相同,二、四、六乐句基本相同。
使曲调流畅、活跃,与第一人称的歌词相配合,叙述了孩子们所熟悉“小红帽”的故事。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急吸缓呼的方法按句换气,练习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形象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修养,初步领会音乐同生活的密切关系。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自护意识,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孝敬长辈的品质。
三、说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歌曲的故事情景,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歌曲内容。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简谱学唱能力。
四、说教法1、以教材内容,学生的特点来深入挖掘课本中的快乐因素。
2、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加深了孩子们对歌曲情境的体会。
3、激励创新。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使他们在乐中学、学中乐,不但牢固的掌握了知识,而且能享受到成功创新的快乐。
五、说学法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我确定如下学法:1、听唱法:“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听”是音乐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音乐是听觉艺术。
所以我让学生从听入手,逐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2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简谱) 演唱 云》4

二年级《云》教学内容:二年级歌曲《云》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流畅的歌声演唱歌曲《云》2、能按照歌曲中的换气记号来演唱3、用体态律动感受和表现《云》这首歌曲4、体验不同速度、节奏下的《云》的特点教材分析:《云》是人音版音乐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歌曲。
这首歌曲是一首3/4的D大调的儿童歌曲,曲调优美,速度缓慢,四个乐句起承转合,琅琅上口,歌曲的意境简单又优美。
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也为孩子的表演提供了很大的余地。
教学重难点:1、能用优美流畅的歌声演唱歌曲《云》,并掌握换气记号的的演唱。
2、体验不同速度、节奏下的《云》所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教具:钢琴、多媒体、PPT、教学过程:一、课前律动:听《雪绒花》进教室,随音乐律动。
二、导入:教师出示教具(一团棉花),设问:这是什么?它像什么?生:……三、新课教学: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歌曲,听一听歌曲中的云像什么?生:帆船2、你在生活中有观察过云吗?你看到的云像什么?生:……3、师生一起欣赏云的千变万化(播放歌曲和云的图片),看后谈谈你现在的心情。
4、师生共同读歌词,解决歌词中的难点5、学生跟范唱歌唱6、教师讲解换气记号,并示范,学生模仿7、随琴完整演唱歌曲,教师纠正唱错的乐句8、再次随琴完整演唱9、师生合作演唱四、歌曲拓展:1、教师带学生做第一段歌曲的律动2、学生自由创编第二段歌曲的律动,并连起来展示3、完整展现歌曲律动,并歌唱4、我们想让歌曲变得欢快活泼,在歌唱时可以怎么办?生:加速5、体验加速后的《云》6、教师弹唱变奏后的《云》,并让学生,演唱体验变奏后的《云》7、比较变奏后和之前演唱的《云》,的不同之处,教师总结五、歌曲升华1、我们用歌声唱出了优美的云,和俏皮的云,云是怎么形成的呢?生:……教师总结2、我们用歌声唱出了蓝天白云,可我们现在的天空却是这样的……(教师叙说环境问题带给我们的危害)3、你能为我们的环境做些什么?生:捡拾垃圾、节约用水、节约用电……4、学生起立,师生再次歌唱《云》,期待美好的明天!六、小结,下课。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过新年》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过新年》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新年(春节)的音乐文化和氛围;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歌曲《过新年》;学会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过新年》伴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模仿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运用集体合作、小组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提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教材来源: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上册《音乐课程标准》实践篇;教材内容:歌曲《过新年》及相关的音乐文化背景。
2.2 学情分析学生年龄特点:二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善于模仿和表现;学生已有经验:学生已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歌曲,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歌曲《过新年》;学会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过新年》伴奏。
3.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准和节奏的掌握;打击乐器的正确使用和伴奏编排。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和播放其他中国传统节日的音乐,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新年(春节)的音乐文化;引出本节课的歌曲《过新年》。
4.2 新课教学教师带领学生聆听歌曲《过新年》,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氛围和情感;教师分段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教师讲解歌曲中的打击乐器伴奏,让学生学习并演奏。
4.3 实践与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打击乐器伴奏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每组学生进行展示,其他学生欣赏并给予评价。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5.2 同伴评价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共同提高。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演唱和伴奏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中国新年音乐演出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国新年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收集其他中国传统节日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交流。
2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简谱) 演唱 小鸡的一家》71

《小鸡的一家》教案一.教学课题: 歌唱《小鸡的一家》二、教材分析:《小鸡的一家》是人音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4课《咯咯哒》中的歌唱曲目,由王森作词,冯融和作曲的一首具有角色特点,大调式,四二拍,一段体的歌曲,歌曲旋律简单,活泼,三段歌词有趣地表现出公鸡爸爸,母鸡妈妈和小鸡宝宝各尽其职的有趣场景,给我们讲述小鸡的一家和睦相处,快乐生活的故事。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唱《小鸡的一家》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从而表现出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礼貌待人,关爱他人的优良品质。
2知识技能目标:大胆,自信,欢快的演唱《小鸡的一家》,理解掌握歌曲的音乐要素,掌握对“叽”字的正确发声方法以及不同节奏型的学习。
3过程与方法目标: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配合为歌曲伴奏,并加入表演完整演绎全曲。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听辨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能够快乐的加入表演演唱歌曲。
难点: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做准确生动的伴奏,能够唱对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并对反复记号有一定了解。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小鸡一家的头饰,歌词卡片,打击乐器六.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播放音乐《小鸡的一家》,老师带领学生用搭小火车的形式走进教室,跟随老师有节奏的拍手2、导入:1)师:今天在学习新的歌曲之前,老师想找一位小朋友,请他说说他的家里有几个人分别是谁?生:我家有个人,分别是···2)师:你们真是幸福的一家!那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坐上小火车去一个快乐的三口之家做客,看,这是他们的房子(出示PPT,,那我们作为有礼貌的小客人,先跟老师一起敲敲门吧(咚咚咚···),可是门没开,里面传出了一个声音:欢迎大家来我们家做客,不过你们必须闯过三关才能和我们一起唱歌玩耍。
那我们能不能接受挑战呢?3)第一关:猜谜语头戴大红帽,身穿花花衣,好像小闹钟,清早催人起(大公鸡)身体胖胖的,咯咯会下蛋(老母鸡)一身黄衣裳,叽叽啄小米(花小鸡)4)师:你们真厉害,第一关顺利闯过,这不门开了,他们非常热情地欢迎我们到他们家做客,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小鸡的一家”吧。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6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6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音乐课都被他们期待着。
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
五个班的小朋友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
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
50%的小朋友还可以,20%的小朋友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
其中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过长期的训练,还不能很好的表现自己,性格内向也是原因之一。
因此,利用音乐课及课外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打好基础是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所用教材是国家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版)。
本教材针对新课程标准精神而推出的。
从教育观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学科特点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始终。
本册共分十一个单元主题:《问声好》、《时间的歌》、《童话故事》、《跳起舞》、《爱劳动》、《可爱的动物》、《小小音乐家》、《幸福生活》、《美丽的动物》、《过新年》、《农家乐》。
三、教学目标:1、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2、聆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有趣,形象鲜明。
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4、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四、教学重点: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五、教学难点:1、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即兴创造活动2、审美情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合作精神的能力。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公鸡母鸡》

一、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公鸡母鸡》
本节课选取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课程标准》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公鸡母鸡》一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学唱歌曲《公鸡母鸡》。
2.学习简单的节奏和音高,了解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
3.体验合唱的乐趣,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4.了解歌曲中公鸡和母鸡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动物声音的观察和模仿兴趣。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以歌曲《公鸡母鸡》为载体,试图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体会:
1.学生对动物声音的模仿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当我问及同学们是否注意过公鸡和母鸡的叫声时,他们纷纷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这让我意识到,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公鸡母鸡》
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唱歌曲《公鸡母鸡》,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音色,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合唱练习,使学生在合作中展现个人音乐才能,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元素,激发学生对动物声音的模仿与创作兴趣,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4.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通过这一环节,我发现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发言较少,需要我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5.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较好的掌握。但在课后,我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他们真正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可播放实际动物声音,让学生感受并模仿,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022年二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简谱) 演唱 打花巴掌》3

教学心
得体会:
第5单元
第1课时
总第课时
主备课:李楚盼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打花巴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聆听歌曲?打花巴掌?,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指导学生用欢乐流畅的歌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表现歌曲。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歌曲,了解北京人民的日常生活。
师: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互相补充〕
2、再次聆听,比照歌曲
师:那谁听到了都有什么花呢?生:答复。 师:啊!你真聪明,你的记忆力真好。 刚刚这些同学答复的好不好呀?生:好 师:那么大家给予这些同学热烈的掌声好吗?接下来请大家再次欣赏一遍歌曲,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听一听,到底都唱了什么花?
出示六种花的图片 〔茉莉花,海棠花,腊梅花,野菊花,玫瑰花,牡丹花〕
3、跟随老师拍打节奏:XXXXX|XXX|XX|XXX||
4、按节奏朗读歌词
5、随音频学唱歌曲〔老师纠正〕
a试唱童谣的歌唱局部〔重点学习〕
b随着老师的伴奏,试唱,学唱歌唱局部。〔结束时拍手〕
c随音频完整演唱歌曲
d分组完整演唱歌曲
四、稳固拓展
教学重点
用欢快流畅的歌声唱好?打花巴掌?,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1、准确地按节奏拍击。2、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师生问好
二、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们会玩什么游戏?〔引出拍手游戏——我说你做〕
三、新歌教学
1、初次聆听,感受歌曲
师:这首童谣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另外,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引导孩子从演唱方法入手,找出有说,有唱的演唱方法。〕
2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简谱) 演唱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3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2/4拍、大调式、有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波兰儿童歌曲。
歌曲以明快舒畅的旋律,活泼可爱的节奏,生动的表现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的憨厚、可爱的神情。
歌曲四个乐句运用了旋律重复变化的手法,且歌曲结构方整,其中以XX X节奏贯穿全曲。
二、学情分析对于二年级的音乐来讲,整册是一个过渡时期。
在这个阶段,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的乐理知识也增加了,学生开始视唱和模唱曲谱,这是为今后能更好地的学习音乐做准备。
在对他们的教学上,我注意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原则。
教学中,我会设计一些小的音乐游戏,加大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学习,在讲解时,注意用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音乐知识,同时我还侧重低年龄学段课堂教学中的律动教学,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创编大量的简单、适合、易学的律动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跳,让其享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愉悦,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目标(一)通过聆听、演唱、舞蹈等音乐活动,在游戏中加入对歌曲的感受,体验编创的快乐。
(二)能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三)通过个人或小组合作等方式,自主编创舞蹈动作并形成简单的圆圈舞。
四、教学重点(一)用轻快、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活泼、欢快的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二)能在多种有效地音乐活动中,自主编创舞蹈动作,激发创意思维。
五、教学难点通过对比、聆听等方法,唱好13 50 和13 10 。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歌!2手指韵律操《可爱颂》二故事导入1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音乐小王国,今天我们的课堂来了一位新朋友,她遇到了点问题,她知道我们班都是能唱会跳的小能手,所以有一件事想请大家帮忙,你们想知道她是谁吗?你们愿意帮助她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是谁吧!(出示课件)2既然同学们都这么有爱心想要帮助洋娃娃,那我们就一起乘坐森林火车向美丽的森林城堡出发吧!(发声练习曲)1 2 3 4 | 5 6 5—||火车火车开来了5 4 3 2 | 1 ——||呜呜呜呜呜……3看,是谁来迎接我们了?(出示音频课件)三学唱歌曲1那么我们就先来听听为舞会准备的主题曲吧,请同学们思考这是一首怎样的歌曲,听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播放完整歌曲)2同学们,听过之后你有怎样的感受?谁来说一说(请同学发言,说出乐曲轻快愉悦的感受)3大家都感受到了歌曲带给我们的欢乐,活泼的情绪,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随着音乐拍节奏。
2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简谱) 演唱 母鸡叫咯咯》5

出示小猫、青蛙图,请学生用《母鸡叫咯咯》的曲谱进行即兴创编歌词,分四大组展示。
通过创编歌词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新能力,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师生随《母鸡叫咯咯》音乐离开教室。
教学目标
歌曲中“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的节奏和音高的学习。
教学难点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
启发式教学法、体验参与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表演法
教学方法
图片、头饰、歌页、钢琴、多媒体
教学用具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设置情境审美体验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二、创设氛围自主探究
3、读一读,有感情地按节奏读歌词,和学生共同做“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歌词。
4、哼一哼,用“a”哼唱歌曲旋律。
5、唱一唱
①学生跟琴用轻声演唱歌曲。
②用轻快地情绪演唱歌曲。
③设计“下蛋图”、“报喜图”。采用送礼物游戏,请学生用不同力度变化演唱、表现歌曲。
6、玩一玩
通过听赏《母鸡叫咯咯》音乐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并为新课巧揭课题。
三、创造表现拓展延伸
1、听一听,初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与旋律,告诉学生,母鸡为什么叫咯咯?
2、想一想,复听歌曲,教师范唱,请学生在听到歌曲演唱“叫咯咯”处,用手拍击“XXX”节奏为歌曲伴奏。思考:母鸡叫几次咯咯?
1、师生问候,将快乐弥漫教室。
2、学唱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巧妙进行发声练习,让学生体验《母鸡叫咯咯》歌曲中“XXX”的基本节奏型。
2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简谱) 演唱 打花巴掌》9

教学内容:《打花巴掌》。
教材分析:《打花巴掌》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五课的教学内容。
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歌曲为2/4拍,一段体,五声商调式。
旋律欢快、流畅,有着浓郁的河北民歌的音调。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属于小学的低年级段,这一学段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有着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心理特点。
针对这个特点,我在本课中运用模仿教学法对孩子们进行节奏训练,直观的让孩子们模仿学习,使学生能迅速的掌握歌曲节奏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会歌曲《打花巴掌》,用明亮的声音,轻松愉快的情绪和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学生音乐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鉴赏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打花巴掌》,指导学生准确化掌握歌曲的节奏,并能运用到拍手游戏中,同时培养学生能够合作进行创编。
教学难点:创编歌词,能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课件1:准备上课的图片。
2:师:“请同学们看电子白板上的图”师:“图上的同学们在做什么?”生:“拍手游戏”。
师:同学们会做拍手游戏吗?师: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二个小孩打电话,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去爬山,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学跳舞,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小孩摘石榴,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做游戏,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小孩交朋友。
二、学习歌曲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歌曲,歌名叫打花巴掌。
(课件出示歌名)(1)歌曲中节奏的学习:A:2/4 ×××××︱×××‖B:2/4 ×、×××︱×××‖(2)提问:(课件)1打花巴掌这首歌曲和我们以前学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呢?2师:这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速度是中速。
2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简谱) 金孔雀轻轻跳》61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李炉中心校于沛含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金孔雀轻轻跳》2认识小节、小节线和终止线。
课时目标1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金孔雀轻轻跳》,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感受孔雀的优美形象,通过模仿和想象提高舞蹈的表现能力和编创能力。
3认识小节、小节线和终止线。
教学重、难点1感受歌曲表现的孔雀形象,并编创舞蹈表现。
2能通过旋律线感受音高,听辨乐曲旋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1律动。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去感受少数民族的音乐,让我们随着音乐舞动起来,你们听,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教师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草原英雄小姐妹》《月光下的风尾竹》的音乐片段,学生听音乐跟随教师律动。
教师:“有谁听出刚刚的三段音乐分别是来自哪个民族的吗”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补充和介绍设计意图抓住二年级学生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通过律动直观地体验音乐的美感和舞动的愉悦,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教师:“刚刚听到的最后一首乐曲《月光下的风尾竹》,具有浓郁的傣家风情,它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出示课件:葫芦丝教师:“葫芦丝在傣族地区流传广泛,同学们刚的律动表现不错,老师奖励你们听一首葫芦丝独奏曲。
”二、聆听1欣赏葫芦丝独奏《金孔雀轻轻跳》。
教师:“音乐给你们什么感受呢让你们想到了什么画面”学生自由交流2完整听赏《金孔雀轻轻跳》。
教师:“现在老师为你们解开谜底,听一听这首歌曲演唱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孔雀、傣族等等)教师出示课件:介绍孔雀、小卜少和小卜冒、欣赏傣族风情。
设计意图增加学生对乐器及傣族风情的了解,让学生在多种形式中感受歌曲风格。
三、学习歌曲1再次聆听歌曲。
2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1出示课件,让学生直观看到小节和小节线如同竹子一样是分开的,一节一节的,并关注终止线与小节线的区别。
2比一比谁最快数出《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曲有几个小节。
3听辨。
1学生找出歌曲中哪几个小节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制定人:*****2017年秋第一课问声好教学目标: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早上好》、《小麻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教学难点:歌曲唱名的学唱及内心对音高的感觉。
教学方法:听唱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琴、打击乐器等。
总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早上好》。
教学过程:(一)律动表演:让学生集中精力,尽快进入到课堂中来。
(二)新歌教学:1、出示电脑课件:结合电脑画面向学生介绍一下今天要学习的新歌--乌干达民歌《早上好》。
2、听范唱录音,结合图画感受歌曲的旋律、节拍。
3、复听歌曲,老师带领大家拍手、踏脚感受歌曲节拍(因为变换拍子是本首歌曲的难点),三拍子时第一拍拍手,后两拍拍腿;二拍子时第一拍拍手,后一拍快速拍两下腿。
4、说一说自己感觉到有什么不同?再请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来说说这首歌的节拍。
(3/4、2/4)5、老师范唱,利用课件上的伴奏音乐唱,边唱边打节拍,请大家跟着做,在心里默唱。
6、点击电脑课件,放伴奏音乐,请大家跟音乐打节拍,并小声跟唱。
7、在听辩了几遍歌曲录音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歌曲两部分都要唱两遍。
是什么在起作用?(反复记号的作用)8、提示大家用英语问好的时候,早上好怎样说?(goodmorning)在歌曲中只有morning 这个词,老师示范演唱一下,同学们模仿.9、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不准确的地方老师点击电脑进行纠正、巩固。
特别是变换拍子处要加强练习,多听、多唱,不好掌握时老师做出范唱。
10、完整的连起来唱几遍,根据同学们的演唱每一遍提出不同的要求,逐步提高。
11、歌曲稍微熟悉后,将同学们分成几组,形成小圆圈,边走边唱。
三拍子时顺时针走,走三步,共八小节;二拍子时逆时针走,走两步。
(分成几个大组,组成圆圈,一组一组上来表演,要边唱边走,其他的同学想唱的也可以跟着唱,让每一组都上来表演一次)12、表演完后,请同学们同位俩一组或前后位四人一组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然后老师放音乐大家一起做看哪一组编的最好,请他们上来表演一下。
(老师不统一动作,以大家的创作为主)表演完后,如果大家觉得自己的动作编的还满意,就自己在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三)课堂小结: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收获。
鼓励大家在每天早上的上学路上就可以唱着这首歌来上学了。
最后再一起唱一遍歌曲,请大家随意选择可以边唱边表演,也可以边唱边按节拍走。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聆听:《森林水车》;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提问:1、每天早上来上学,同学们彼此之间或同学们和老师都要打招呼问好,你通常会怎样问好?请同学按照自己打招呼的方式示范一下。
(同学之间、见了老师,见了长辈等)2、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歌曲曲名。
(二)出示电脑课件1:(歌谱)复习歌曲《早上好》,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是加入表演来唱还是走步唱。
(三)出示电脑课件2:(歌谣)1、请同学们自由结合先来熟悉一下词,随意读不限制;2、同样是自由结合来创编节奏读歌谣,老师可以简单的示范一下,再请同学们进行编创。
出示打击乐器,可以在读歌谣时加入打击乐器,也可以不加乐器,而是加动作都可以。
3、进行创编,老师指导;4、分组展示创作成果,老师随时指导。
5、鼓励大家课下还可以为这首歌谣编上不同的节奏,读一读,敲一敲,演一演。
(四)聆听:《森林水车》1、出示电脑课件3:欣赏画面,并向同学们简介一下今天要欣赏的乐曲名、作者、国籍等,让同学们对这首管弦乐曲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2、结合电脑画面初听全曲,让学生注意聆听音乐。
3、初听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介绍一下水车的外形、用途及作用,然后教师再向大家介绍一下这首管弦乐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这首乐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4、复听全曲:请同学们在听后说一说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5、结合图片向大家介绍一下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大家更直观6、复听全曲,让学生用色彩或线条来表现自己所听到的水车声、鸟叫声、流水声、太阳升起的感觉,可以画在课本上所出示的空格中。
(不限制学生,让他们自由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7、画完后,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为什么要这么画?表现的是什么?8、最后再听一遍音乐,请同学们跟随音乐自由表演,自己怎样感受的就怎样表现。
(五)课堂小结:一起再来回忆一下今天欣赏的乐曲,曲名、作者、国籍、演奏形式等,巩固记忆,加深印象。
鼓励大家在课下多听类似这样的好音乐、好歌曲。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表演《小麻雀》;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一)放音乐:请同学们听音乐,和着音乐的节拍,按照老师说的内容进行表演,例如:说小白兔就跟着音乐节拍模仿小兔子跳;说小鸟就一起做小鸟飞的动作等等。
(二)谈话: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小鸟的种类?(如:鹦鹉、麻雀、喜鹊等)并让小朋友学一学它的叫声。
(三)出示电脑课件1:小麻雀图片配歌词1、老师边放边读歌谣(歌曲歌词):小麻雀,喳喳叫,走起路来蹦蹦跳,见了妈妈唱只歌呀,见了小朋友问声好。
2、请小朋友说一说这只小麻雀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活泼的、调皮的、懂礼貌的小麻雀等)3、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一读歌谣,边读边指导。
4、请同学们为歌谣编上动作边做边读,加上表情读。
5、自选打击乐器为歌谣伴奏,注意要符合歌谣的节拍。
(可以多请几位同学来示范,每位同学可以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6、请大家说一说除了加动作读,加打击乐器读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拍手读)说完后,大家一起拍着手读一遍,节奏自编,但要同歌谣的基本节拍相同)、7、想一想除了为读小麻雀的歌谣,我们还可以把歌谣编成哪种小动物的歌?(如:小猫、小狗、小鸡等)然后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配上歌谣,大体不变,按课本上的要求来变。
(四)启发大家:读了这么多遍小麻雀的歌谣,你想唱唱吗?1、然后出示电脑课件2:歌谱:一起来听一遍歌曲。
2、老师范唱,请大家为老师打节拍,注意歌曲三拍子的感觉。
3、放电脑课件中的音乐范唱,请同学们听一听小朋友是怎样唱的,并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
4、老师弹琴,请大家小声跟唱,老师大声唱。
5、老师讲解一下演唱中的难点和应该注意的地方,再一起将难点地方唱一唱。
6、点击课件伴奏音乐,请大家跟伴奏音乐唱一唱。
7、边唱边打节拍,注意三拍子强弱规律。
8、把自己刚才创编的新歌词加入唱一唱,可以边唱边表演,也可以同位两个一起配合着表演。
9、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注意节拍及强弱。
10、一组唱,一组打乐器,和着同学们的歌声听听演奏的效果怎么样。
一组完后,交换完成。
(五)课堂小结:师话:“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首新歌,而且还为歌曲编上了新的歌词,还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了伴奏,大家的表现很好,表演的很精彩,同学们之间配合的也很好,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学会更多好听的歌曲。
”课后记:第二课时间的歌教学目标:一、通过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唱《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二、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编创节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时间象小马车》、《这是甚麽》。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爱惜时间的精神。
教学难点:探索音响及编创节奏。
培养、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与多声部合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琴、打击乐器等。
总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表演《时间像小马车》教学过程:第一阶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参与学习1、让学生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画面以及声音变化。
教师导言: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吧?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请看屏幕(多媒体展示"小马车""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的动画画面以及相应状态下的音响效果)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
师:请你再仔细看一遍刚才的画面,看看"小马车"在行进的途中声音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发现声音的变化)学生观看后交流所见所闻。
师: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声音变大了,小马车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声音变小了,生活中声音的"大"和"小"在音乐中用"强"和"弱"来表示,刚才的马蹄声是一下子变强,变弱的吗?(启发学生发现声音变化的逐渐性)学生发表自己的认识。
师:你能用动作来表现这种慢慢的变化吗?(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学生大胆尝试用各种肢体语言表现这种逐渐变化的过程。
2、介绍"渐强","渐弱"两种音乐记号。
师:同学们能用自己想象的动作来表现声音的强弱变化了,真不错!在音乐中,有这样一个记号是用来表现声音慢慢地变强,(出示"")这个记号叫"渐强记号"(出示"渐强记号"),"渐"的意思就是慢慢地,表示声音慢慢地变弱的记号叫"渐弱记号",它是这样的(出示""渐弱记号)3、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渐强、渐弱的声音变化。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动作表现了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老师用两个音乐记号表现了声音的渐强渐弱变化,你想试试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现声音渐强,渐弱的变化吗?请你选择一种简单的图形来画,画好以后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和做法。
学生作业。
师生共同讲、评学生作品。
师:出示节奏:2∕4×××∣×××‖要求学生击掌拍出节奏。
生:练习师:指挥学生以小组一组一组加入和退出的形式击拍出2∕4×××∣×××‖的节奏来创造、体验声音的强弱变化。
(以六个自然组为例:第一组从头到尾要击拍十一遍2∕4×××∣×××‖的节奏;第二组击拍十遍;第三组击拍九遍……)师:激励学生用打击乐器创造出渐强、渐弱的音响来为小马车"伴奏"。
学生根据无声的动画用各种打击乐器为小马车的渐近、渐远的场面配上渐强、渐弱的音响。
第二阶段:培养学生节奏,提高学生多声部合作能力。
教唱歌曲《时间象小马车》1、听歌曲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