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仪休相鲁而嗜鱼》阅读答案及翻译
公仪休拒收鱼 小古文翻译
公仪休拒收鱼小古文翻译
《公仪休拒收鱼》小古文翻译如下:
公仪休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一个楚国人买鱼来献给他,公仪先生却不接受。
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
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就会被罢免相位。
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
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
”
[扩展知识]
原文: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国人献鱼而不受。
其弟谏曰:“嗜鱼不受,何也?”公仪休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受鱼而免于相,则不能自给鱼,无鱼而不免于相,长自给于鱼。
”
启示:
公仪休嗜鱼拒鱼的故事,千百年来之所以被人们传为美谈,就是因为他能够清醒认识个人好恶与事业兴衰成败之间的关系,始终做到管住小节,抵御诱惑,慎其所好写出了公仪休的清廉。
给我们的启示:清白做人,堂正为官。
古诗公孙仪相鲁而嗜鱼翻译赏析
古诗公孙仪相鲁而嗜鱼翻译赏析文言文《公孙仪相鲁而嗜鱼》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ǐ)鱼。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ǐ)鱼。
”此明夫(f ú)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注释】1 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
复姓公孙,名仪。
2 相鲁:做鲁国宰相。
相:做宰相。
3 公仪子:对公孙仪的尊称。
4 尽:都 5 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
6 下人:迁就他人。
7 枉:歪曲。
8 即:假如。
9 给:供给。
10 一:整个。
11 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12 唯:正因为。
13 既无:若不。
14 弟子:学生。
15 嗜:喜欢,喜爱。
16 之:代词,这里指公孙仪。
【翻译】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相争着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先生却不接受。
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
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脸色;有迁就他们的脸色/b/20002,就会歪曲和破坏法律;歪曲和破坏法律我就会被罢免相位。
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
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我)爱吃鱼,但别人不用送给我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
”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那是告诉人们,依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去办事!---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鲁相嗜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新疆中考题)
《鲁相嗜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新疆中考题)阅读下面【乙文】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
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12.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B.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C.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D.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13. 公仪休不接受大家献鱼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不超过8字)(3分)答案:12C13.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出处2021年新疆中考题资料1 2021年新疆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 基础知识与运用(2021年新疆中考题)3 《骆驼祥子》《简·爱》《儒林外史》名著阅读(2021年新疆中考题)4古诗文名句默写(2021年新疆中考题)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新疆中考题)6《天时不如地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新疆中考题)7《鲁相嗜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新疆中考题)8《揭开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神秘面纱》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新疆中考题)9 贾梦玮《树祖》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新疆中考题)10《最近,“复旦旧书店”在网上走红》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新疆中考题)11 2021年新疆中考作文题目。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阅读答案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阅读答案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阅读答案
9.【冲刺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一]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文二]
公孙仪①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公孙仪不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②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
②即:假如。
③下人:迁就他人。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蹴尔而与之蹴:
②公孙仪相鲁而嗜鱼嗜: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根据语段内容填空。
[文一]中“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文二]中“ ”一句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
9.(1)①用脚踢②特别喜欢(很爱好)(2)过去宁可死也不
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而接受了它。
(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公孙仪相鲁而嗜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阅读附答案文言文阅读。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公孙仪不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选自《韩非子》)【注释】①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
②即:假如。
③下人:迁就他人。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2分)一国尽争买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夫唯嗜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小题3:本文表现了公孙仪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分)小题4:读了上文请你从做人的角度谈谈你所受到的启发:(3分)参考答案:小题1:都;因为小题1: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小题1:表现了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奉公的思想品格.小题1:可以从做人要知轻重,明得失,晓利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方面来谈。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小题1:从做人角度,紧扣文章主题中心来谈,说法合理即可。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原文及译文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原文及译文赏析公孙仪相鲁而嗜鱼原文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jǐ)鱼。
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枉于法,则免于相(避免)B.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都)C.其弟子谏曰……(规劝)D.夫唯嗜鱼,故不受也(正因为)2、翻译下列句子(2分)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3、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性格?(2分)参考答案:1、A2、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3、公孙仪认为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就欠了人情,顾虑到人情,执法就有失公正。
这表现了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奉公的思想性格。
4.句子翻译1、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如果我接受了(别人的)鱼,就一定要迁就别人的脸色。
2、将枉于法:(这样)就会歪曲法律,自受惩罚。
3.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这说明了倚仗别人不如倚仗自己(的道理)。
注释1 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
复姓公孙,名仪。
2 相鲁:做鲁国宰相。
相:做宰相。
3 公仪子:对公孙仪的尊称。
4 尽:都5 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
6 下人:迁就他人。
7 枉:歪曲。
8 即:假如。
9 给:供给。
10 一:整个。
11 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12 唯:正因为。
13 既无:若不。
14 弟子:学生。
15 嗜:喜欢,喜爱。
16 之:代词,这里指公孙仪。
17 既无:若不。
18 受:接受。
19 故:所以。
20 虽:即使。
21 尽:都。
22 色:脸色。
23 免:罢免。
24 彼:别人,对方。
25.给(jǐ):提供译文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着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先生却不接受。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阅读答案及翻译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阅读答案及翻译《公仪休相鲁而嗜鱼》阅读答案及翻译公仪休相鲁而嗜鱼①公仪休②相鲁③而嗜鱼,一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④不受。
其弟日:“夫子⑤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⑥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⑦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⑧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已之自为也。
”注释①选自《初潭集·廉勤相》。
②公仪休:周代鲁国穆公的相。
③相鲁:做鲁国宰相。
④公仪子:对公仪休的尊称。
⑤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
⑥下人:退让人,不敢要求别人。
⑦枉:违法曲断。
⑧给:供给。
阅读训练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虽我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_____________②恃人不如自恃也___________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译文:②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
译文:3.公仪休“不受鱼”的目的只是为了“能常自给鱼”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4.本文表现了公仪休的什么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即使②依靠2.①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送给您的)鱼,这是为什么呢?②如果接受(别人送我的鱼),必定有不敢要求别人的表现。
3.言之有理即可4.秉公执法、清正廉洁译文公仪休做鲁国宰相!而喜欢吃鱼,全鲁国的人(都)争着买鱼献给他,公仪休(都)不接受,他的弟弟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送给您的)鱼,是为什么?。
(公仪休)说:“就是因为喜欢吃鱼,才不接受(人们送我的鱼)。
如果接受(别人送我的鱼),必定有不敢责求别人的表现,有不敢责求人的表现,就将违法曲断;违了法,就要(被)免去宰相(的职务);免去了宰相的职务,那(我)虽然喜欢(吃)鱼,这些人必定不能送给我鱼,(这时)我就不能自己供给鱼了。
如果不接受(别人送给我的)鱼,而不被免去宰相的职务,即使不接受(别人送给我的)鱼,我(也)能经常自己供给(自己)鱼。
古诗相鲁嗜鱼翻译赏析
古诗相鲁嗜鱼翻译赏析
文言文《相鲁嗜鱼》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
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注释】
公仪休:人名,复姓公仪,名休,周代鲁穆公的宰相。
公仪子:对公仪休的尊称。
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相鲁:做鲁国宰相。
相:做宰相。
一:全、整。
故:所以。
即:如果。
下人:迁就别人。
色:脸色,神色。
枉:违法曲断。
明:明白。
恃人:依赖别人。
嗜:喜欢。
自恃:自己依靠自己。
【翻译】
公仪休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仪先生却不接受。
他的弟子问他:“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因为爱吃鱼,所以不接受。
我如果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不敢要求他们的表现;有不敢要求他orG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
虽然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
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
”公仪休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依赖别人为自己,还不如自己为自己。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鲁相嗜鱼》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鲁相嗜鱼》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一、要清正廉洁公孙仪是鲁国的宰相,他特别喜欢吃鱼,人们都争着买鱼送给他,但是他却不接受。
他的弟子对此感到疑惑,问他为什么。
公孙仪回答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别人的鱼。
如果我接受了别人的鱼,就会有求于他们,为了报答他们,我就会歪曲法律,这样就会被罢免宰相。
虽然我喜欢吃鱼,但如果因此而失去了相位,我就再也不能自己买鱼了。
”公孙仪的话表明,他拒绝接受别人的鱼,是因为他不想因为个人的喜好而损害国家的利益,也不想因为自己的贪污受贿而失去相位。
他的清正廉洁,为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信任。
二、要懂得知足公孙仪的弟子问他:“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公孙仪回答说:“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公孙仪的话表明,他之所以拒绝接受别人的鱼,是因为他懂得知足。
他知道,如果他接受了别人的鱼,就会有求于他们,为了报答他们,他就会歪曲法律,这样就会被罢免宰相。
虽然他喜欢吃鱼,但如果因此而失去了相位,他就再也不能自己买鱼了。
因此,他选择了拒绝接受别人的鱼,这样既可以保持自己的清正廉洁,又可以避免因为贪污受贿而失去相位。
三、要善于自我约束公孙仪的故事还表明,他是一个善于自我约束的人。
他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左右。
他知道,如果他接受了别人的鱼,就会有求于他们,为了报答他们,他就会歪曲法律,这样就会被罢免宰相。
因此,他选择了拒绝接受别人的鱼,这样既可以保持自己的清正廉洁,又可以避免因为贪污受贿而失去相位。
四、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好恶与事业兴衰成败之间的关系公孙仪嗜鱼但拒鱼的故事,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好恶与事业兴衰成败之间的关系。
公孙仪喜欢吃鱼,但他并没有因为个人的喜好而接受别人的鱼,而是坚持自己的原则,保持自己的清正廉洁。
《鲁相嗜鱼》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鲁相嗜鱼》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鲁相嗜鱼》出自《韩非子》。
公孙仪嗜鱼但拒鱼的故事,千百年来之所以被人们传为美谈,就是因为他能够清醒认识个人好恶与事业兴衰成败之间的关系,始终做到管住小节,抵御诱惑,慎其所好。
给我们的启示:清白做人,堂正为官。
作品原文: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作品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
复姓公孙,名仪。
2、相鲁:做鲁国宰相。
相:做宰相。
3、嗜:喜欢,喜爱。
4、一:整个。
5、尽:都6、受:接受。
7、弟子:学生。
8、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9、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10、唯:正因为。
11、故:所以。
12、即:假如。
13、下人:迁就他人。
14、色:脸色。
15、枉:歪曲。
16、免:罢免。
17、给(jǐ):供给。
18、既无:若不。
19、虽:即使。
作品译文:公孙仪在鲁国做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国人献给他鱼,他却不肯接受。
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
如果我接受了他们献给我的鱼,我就必定要迁就于他们;迁就于他们,就必定会歪曲法律,这样我就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
”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
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我)爱吃鱼,但别人不用送给我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
”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这是告诉人们,依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去办事。
《公孙仪不受鱼》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公孙仪不受鱼》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公孙仪不受鱼》出自《韩非子》。
公孙仪嗜鱼但拒鱼的故事,千百年来之所以被人们传为美谈,就是因为他能够清醒认识个人好恶与事业兴衰成败之间的关系,始终做到管住小节,抵御诱惑,慎其所好。
给我们的启示:清白做人,堂正为官。
作品原文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作品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
复姓公孙,名仪。
2、相鲁:做鲁国宰相。
相:做宰相。
3、嗜:喜欢,喜爱。
4、一:整个。
5、尽:都6、受:接受。
7、弟子:学生。
8、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9、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10、唯:正因为。
11、故:所以。
12、即:假如。
13、下人:迁就他人。
14、色:脸色。
15、枉:歪曲。
16、免:罢免。
17、给(jǐ):供给。
18、既无:若不。
19、虽:即使。
作品译文公孙仪在鲁国做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国人献给他鱼,他却不肯接受。
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
如果我接受了他们献给我的鱼,我就必定要迁就于他们;迁就于他们,就必定会歪曲法律,这样我就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
”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
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我)爱吃鱼,但别人不用送给我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
”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这是告诉人们,依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去办事。
鲁相嗜鱼文言文阅读答案
鲁相嗜鱼文言文阅读答案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
其弟谏日:“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日:“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
12.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B.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C.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D.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13.公仪休不接受大家献鱼的主要原因是
(不超过8字)
(3分)
答秦12C
13.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最新)公孙仪相鲁而嗜鱼文言文翻译
(最新)公孙仪相鲁而嗜鱼文言文翻译公孙仪相鲁而嗜鱼原文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jǐ)鱼。
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译文公孙仪在鲁国做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国人献给他鱼,他却不肯接受。
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
如果我接受了他们献给我的鱼,我就必定要迁就于他们;迁就于他们,就必定会歪曲法律,这样我就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
”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
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我)爱吃鱼,但别人不用送给我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
”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这是告诉人们,依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去办事。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的作者是谁韩非是贵族出身,和李斯算是师兄弟,师承于荀况。
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后人整理的。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注释①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②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
③相鲁:做鲁国宰相。
④公仪子:对公仪休的尊称。
⑤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
⑥下人:迁就他人。
⑦枉:违法曲断。
⑧即:假如。
⑨给:供给。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阅读答案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3分)①公仪休相鲁而嗜鱼②枉于法,则免于相③恃人不如自恃也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②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
3.公仪休“不受鱼”的目的只是为了“能常自给鱼”吗?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3分)4.本文表现了公仪休的什么品质? (3分)参考答案:1、(3分)⑴做宰相⑵徇情枉法⑶恃:依靠。
《鲁博士公休仪》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鲁博士公休仪》文言文阅读附答案《鲁博士公休仪》文言文阅读附答案鲁博士公休仪公仪休者,鲁博士也。
以高第①为鲁相。
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
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
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
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注释】①高第:考试及考核官吏成绩优等。
【小题1】给下面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
(1分)受大者不得取小【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2分)(1)嗜()(2)遗()【小题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
【小题4】请你评价一下公休仪是个怎样的人。
(2分)【小题5】这篇短文给我们什么启发?(2分)答案【小题1】受大者∕不得取小【小题1】(1)爱好(2)给予、赠送【小题1】今天收下你的鱼而被免官,今后谁还肯给我送鱼?所以我决不能收下。
【小题1】奉法循理、廉法无私、为民着想。
【小题1】(1)要清白做人,堂正做官;(2)不要因眼前利益而影响前途。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
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即可。
【小题1】本题是一道感悟题。
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全方面的谈启示即可。
鲁相嗜鱼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鲁相嗜鱼文言文翻译及原文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作品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二者,《史记·循吏本纪》作公仪屈。
复姓公孙,名仪。
2、相鲁:做鲁国宰相。
相:做宰相。
3、嗜:讨厌,钟爱。
4、一:整个。
5、天下:都6、受:接受。
7、弟子:学生。
8、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9、夫子:古代对男子的称呼。
10、唯:正因为。
11、故:所以。
12、即:假如。
13、下人:顾及他人。
14、色:脸色。
15、枉:歪曲。
16、免:罢免。
17、给(jǐ):供给。
18、既无:若不。
19、虽:即使。
作品译文公孙仪在鲁国搞宰相,并且特别讨厌喝鱼,国人送给他鱼,他却不敢拒绝接受。
他的弟子力劝他说道:“您讨厌喝鱼却不拒绝接受别人的鱼,这就是为什么?”他提问说道:“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拒绝接受。
如果我拒绝接受了他们送给我的鱼,我就必定必须迁就于他们;迁就于他们,就必定会歪曲法律,这样我就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交别人给的鱼,就不能被弹劾宰相。
”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赠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
如果不交别人给的鱼,就不能被弹劾宰相,尽管(我)爱吃鱼,但别人不必赠送给我鱼,我能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
”这就是明白了靠别人不如靠自己的道理啊!这就是说人们,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回去办事。
作品启示体悟公孙仪嗜鱼但拒鱼的故事,千百年来之所以被人们传为美谈,就是因为他能够清醒认识个人好恶与事业兴衰成败之间的关系,始终做到管住小节,抵御诱惑,慎其所好。
给我们的启示:清白做人,堂正为官。
我们可以通过另一个故事介绍公孙仪。
嗜鱼而亡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嗜鱼而亡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原文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
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译文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仪先生却不接受。
他弟弟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
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
虽然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
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
”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
作品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
复姓公孙,名仪。
2、相鲁:做鲁国宰相。
相:做宰相。
3、嗜:喜欢,喜爱。
4、一:整个。
5、尽:都6、受:接受。
7、弟子:学生。
8、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9、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10、唯:正因为。
11、故:所以。
12、即:假如。
13、下人:迁就他人。
14、色:脸色。
15、枉:歪曲。
16、免:罢免。
17、给(jǐ):供给。
18、既无:若不。
19、虽:即使。
《鲁相嗜鱼》原文注释和翻译
《鲁相嗜鱼》原文注释和翻译《鲁相嗜鱼》原文注释和翻译《鲁相嗜鱼》这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鲁相嗜鱼》原文注释和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鲁相嗜鱼》原文: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
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鲁相嗜鱼》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史记·循吏列传》、《淮南子·道应训》作公仪休。
复姓公孙,名仪。
2、相鲁:做鲁国宰相。
相:做宰相。
3、嗜:喜欢,喜爱。
4、一:整个。
5、尽:都6、受:接受。
7、弟子:学生。
8、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9、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10、唯:正因为。
11、故:所以。
12、即:假如。
13、下人:迁就他人。
14、色:脸色。
15、枉:歪曲。
16、免:罢免。
17、给:供给。
18、既无:若不。
19、虽:即使。
《鲁相嗜鱼》翻译:公孙仪在鲁国做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国人献给他鱼,他却不肯接受。
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
如果我接受了他们献给我的鱼,我就必定要迁就于他们;迁就于他们,就必定会歪曲法律,就会被免去宰相,这样我就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
”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
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我)爱吃鱼,但别人不用送给我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
”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这是告诉人们,依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去办事。
作者简介: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河南新郑)人,出身于贵族世家。
淮南子阅读答案
淮南子阅读答案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公仪休嗜鱼文/刘安公仪休①相鲁而嗜鱼。
一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弗受。
其弟②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也?”答曰:“夫唯嗜鱼,故弗受。
夫受鱼而免于相,虽嗜鱼,不能自给鱼;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
”(选自《淮南子》)[注释]①公仪休:人名,下文“公仪子”、“夫子”都是对公仪休的敬称。
②弟:这里指弟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公仪休相鲁而嗜鱼________(2)公仪子弗受________(3)故弗受________(4)虽嗜鱼,不能自给鱼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毋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自给鱼。
________________3.你觉得公仪休是怎样的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4.这则寓言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阅读答案:答案:解析:答案:1.(1)喜欢。
(2)不。
(3)因此。
(4)供给。
2.(倘若)不接受送的鱼,就不会被罢免相位,我也就能够长远地靠自己供给鱼。
3.示例:廉洁奉公、自控能力强、目光长远。
4.示例:(1)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防微杜渐,这样就不会因贪图眼前的小利而损失了长远的利益。
(2)“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拒绝诱惑需要一定的定力和勇气,但拒绝的结果却更美好。
敢于拒绝的勇气来源于清醒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约束。
(3)“得”与“失”是相对的。
暂时的“失”,可以换来永久的“得”;而一时的“得”,则会因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就是所谓“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4)在诱惑面前,我们要向公仪休那样,算大账,不算小账;顾长远,不图眼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买得起鱼,年年有鱼吃。
否则,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参考译文]公仪休出任鲁国宰相,而且非常喜欢吃鱼。
整个鲁国的人都争着买鱼来送给他,但他都不接受。
他的弟子劝他:“您喜欢吃鱼,为什么又不接受人家的鱼呢?”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随便收下别人所送的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①
公仪休②相鲁③而嗜鱼,一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④不受。
其弟日:夫子⑤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⑥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⑦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⑧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已之自为也。
注释
①选自《初潭集廉勤相》。
②公仪休:周代鲁国穆公的相。
③相鲁:做鲁国宰相。
④公仪子:对公仪休的尊称。
⑤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
⑥下人:退让人,不敢要求别人。
⑦枉:违法曲断。
⑧给:供给。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虽我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_____________ ②恃人不如自恃也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
译文:
②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
译文:
3.公仪休不受鱼的目的只是为了能常自给鱼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4.本文表现了公仪休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即使②依靠
2.①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送给您的)鱼,这是为什么呢?②如果接受(别人送我的鱼),必定有不敢要求别人的表现。
3.言之有理即可
4.秉公执法、清正廉洁
译文
公仪休做鲁国宰相!而喜欢吃鱼,全鲁国的人(都)争着买鱼献给他,公仪休(都)不接受,他的弟弟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送给您的)鱼,是为什么?。
(公仪休)说:就是因为喜欢吃鱼,才不接受(人们送我的鱼)。
如果接受(别人送我的鱼),必定有不敢责求别人的表现,有不敢责求人的表现,就将违法曲断;违了法,就要(被)免去宰相(的职务);免去了宰相的职务,那(我)虽然喜欢(吃)鱼,这些人必定不能送给我鱼,(这时)我就不能自己供给鱼了。
如果不接受(别人送给我的)鱼,而不被免去宰相的职务,即使不接受(别人送给我的)鱼,我(也)能经常自己供给(自己)鱼。
这(就)是明白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明白别人替自己(打算),不如自己给自己(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