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践能力案例分析(三)
中药学教学实践案例分析(3篇)
第1篇摘要: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学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文以某高校中药学专业为例,分析了一堂中药学实践课的教学过程,探讨了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旨在为中药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教学方法一、引言中药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学教育也在不断创新。
本文通过对一堂中药学实践课的案例分析,探讨如何提高中药学教学效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中药学人才。
二、案例背景某高校中药学专业,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本次案例分析的实践课主题为“中药材的识别与鉴定”,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中药材的识别方法和鉴定技巧。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准备中药材样品、教学课件、实验器材等。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教材相关内容,了解中药材的基本知识。
2. 教学实施(1)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中药材的识别与鉴定在中药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知识点:教师详细讲解中药材的形态、颜色、气味、质地等特征,以及鉴定方法。
(3)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学习心得。
3. 教学总结教师总结本次实践课的学习成果,强调中药材识别与鉴定的重要性,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四、案例分析1. 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践课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中药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2)分组讨论: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学生参与度(1)预习:学生通过预习教材,了解中药材的基本知识,为实践课做好准备。
(2)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3)讨论交流: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分享学习心得,提高中药学知识水平。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试卷3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试卷3(总分50, 做题时间90分钟)1. 案例分析题患者女性,58岁。
右乳腺癌术后3年,口服三苯氧胺治疗中。
无肝炎史,血糖正常。
SSS_MULTI_SEL1.复查超声应重点检查下列哪几项A 肝脏B 双侧腋下C 双侧锁骨上窝D 胰腺E 子宫及双附件分值: 2答案:A,B,C,E解析:乳腺癌经淋巴途径可转移到腋下、锁骨上窝,经血循环可转移至肺、骨、肝,长期口服三苯氧胺少数病例可能发生子宫内膜癌,故A、B、C、E为正确答案。
SSS_MULTI_SEL2.超声所见:肝回声呈密集细小点状,增强,无明显衰减,肝肾回声有反差,肝静脉显示清晰,可能的诊断是A 轻度脂肪肝B 急性肝炎C 慢性肝炎D 化疗后肝损害E 非特异性肝炎分值: 2答案:A,D,E解析:患者无糖尿病及肝炎史,口服三苯氧胺致使脂类在肝脏内代谢失平衡,脂肪存积于肝细胞内、术后化疗药物均可致肝脏损伤,故A、D、F为正确答案。
SSS_MULTI_SEL3.右乳腺癌术后5年复查肝脏超声,肝脏饱满增大,肝内回声细、增强,后方肝组织衰减明显,肝肾回声反差大,肝静脉显示不清,胆囊旁可见两个小弱回声区,此时可能的诊断是A 轻度脂肪肝B 不均匀脂肪肝C 肝转移癌D 重度脂肪肝E 糖尿病性肝病变分值: 2答案:B,C,D解析:肝回声细、增强、后方肝组织衰减明显,肝肾回声反差大,肝静脉显示不清,为典型的重度脂肪肝声像图,胆囊旁的弱回声区,可能为轻度脂肪浸润或相对正常肝残留区,患者因有乳腺癌病史,所以也可能为乳腺癌肝转移,故B、C、D为正确答案。
SSS_MULTI_SEL4.非均匀脂肪肝残存的正常肝组织与肝转移癌的超声鉴别依据是A 前者为形态规则的低回声区B 前者为无占位效应的片状低回声C 前者内有正常走行的血管D 前者对周围结构无挤压E 后者有靶环状、牛眼状结构分值: 2答案:B,C,D,E解析:不均匀脂肪肝残留正常肝组织为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区,无占位效应,对周围胆囊、血管等结构无挤压即无肿瘤效应,有时可见内有正常走行的血管通过,牛眼征或同心圆征为肝转移癌的典型声像图,故B、C、D、E为正确答案。
康复治疗实践教学案例(3篇)
3. 创新实践教学形式: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4. 加强校企合作:与康复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康复治疗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实践教学在康复治疗专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
(3)资料收集:各小组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方案。
2. 实践实施阶段
(1)病例分析:各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分析一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
(2)模拟康复治疗:各小组按照分析出的康复治疗方案,模拟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3)互评与反馈:各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指出其他小组的优缺点,并给予改进建议。
第1篇
一、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康复治疗行业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康复治疗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康复治疗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康复治疗领域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提高康复治疗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康复治疗专业开展了实践教学活动。以下是一篇康复治疗实践教学案例。
2. 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制定合理,治疗方法选择得当。
3. 康复治疗过程中,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4. 康复治疗周期合理,患者康复效果满意。
六、启示
1. 康复治疗在脑梗死患者康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 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制定和实施是提高康复治疗效果的关键。
3. 康复治疗过程中,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②电疗: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
(2)作业治疗:
服装实践教学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装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服装设计专业作为服装行业的重要支柱,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服装行业的发展。
为了提高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许多高校纷纷开展服装实践教学活动。
本文以某服装设计学院为例,对服装实践教学进行案例分析。
二、案例介绍1. 实践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使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实践教学内容(1)服装设计基础课程:包括服装设计史、服装结构、服装材料、服装色彩等。
(2)服装设计实践课程:包括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打版、服装缝制等。
(3)服装市场营销课程:包括服装市场调研、服装营销策略、服装品牌管理等。
3. 实践教学方式(1)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解、示范、指导,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实验实训:在实验室或实训室进行服装设计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需求。
(4)项目驱动: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案例分析1. 实践教学效果通过服装实践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以下是具体分析:(1)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实验实训过程中,学会了服装设计的基本操作,如打版、缝制等。
(2)创新意识: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提高了创新意识。
(3)团队协作精神:在项目驱动和校企合作中,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2. 实践教学问题(1)教学资源不足:部分高校的实验实训设备、材料等资源不足,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
(2)师资力量薄弱:部分高校的服装设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3)实践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与服装行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四、改进措施1.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增加实验实训设备、材料等,提高实践教学条件。
护理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三甲医院护理学院为了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开展了一次护理教学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护理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活动时间为一个月,参与学生为护理专业三年级学生,共计30人。
二、案例目标1. 使学生掌握常见护理操作技能,如静脉输液、皮试、吸氧等。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护理观念。
三、案例实施1. 制定活动方案活动前,护理学院组织教师团队对活动进行充分讨论,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方案内容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内容、考核标准等。
2. 活动准备(1)场地准备:活动地点为医院护理部实践基地,配备完善的护理设备。
(2)人员准备:邀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护士担任指导老师,协助学生完成各项操作。
(3)物资准备:准备足够的护理操作用品,如注射器、输液器、棉签、酒精等。
3. 活动实施(1)理论培训:指导老师向学生讲解各项护理操作的理论知识,如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
(2)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由一名指导老师负责指导。
操作内容包括静脉输液、皮试、吸氧、导尿等。
(3)团队协作: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4)沟通交流:学生与指导老师、同学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分享操作心得,互相学习。
4. 活动总结(1)学生总结: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教师总结: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3)活动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活动效果,为今后的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四、案例效果1. 学生掌握了各项护理操作技能,提高了实践能力。
2. 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提升。
3. 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了提高,树立了正确的护理观念。
4. 活动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认可,为今后的实践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
专业实践能力习题_3
[多选,案例分析题]患者男,56岁。
因右足趾结节半年就诊。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足趾外侧出现一米粒大青褐色结节,无自觉症状,且逐渐增至蚕豆大,未曾诊治。
既往体健,无肿瘤病史。
家族中无类似疾病。
专科检查:右足趾外侧可见一蚕豆大结节,表面光滑,其上有紫色点状出血,质地中等,边界清楚。
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可见嗜酸性无定形团块物质沉积,部分血管壁周围有嗜酸性无定形物沉积,管腔变小。
无定形物刚果红染色阳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病临床常见B.此病发病机制不清楚C.有7%患者可发展为系统性淀粉样变D.不会出现系统性淀粉样变E.可能合并系统性肿瘤F.组织病理可以明确诊断[单选,案例分析题]患者男,56岁。
因右足趾结节半年就诊。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足趾外侧出现一米粒大青褐色结节,无自觉症状,且逐渐增至蚕豆大,未曾诊治。
既往体健,无肿瘤病史。
家族中无类似疾病。
专科检查:右足趾外侧可见一蚕豆大结节,表面光滑,其上有紫色点状出血,质地中等,边界清楚。
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可见嗜酸性无定形团块物质沉积,部分血管壁周围有嗜酸性无定形物沉积,管腔变小。
无定形物刚果红染色阳性。
此病最常发生于()。
A.女性,皮损只单发B.女性,皮损单发或多发C.男性,皮损只单发D.男性,皮损单发或多发E.男女发病无差异,皮损单发或多发F.儿童[单选,案例分析题]患者男,56岁。
因右足趾结节半年就诊。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右足趾外侧出现一米粒大青褐色结节,无自觉症状,且逐渐增至蚕豆大,未曾诊治。
既往体健,无肿瘤病史。
家族中无类似疾病。
专科检查:右足趾外侧可见一蚕豆大结节,表面光滑,其上有紫色点状出血,质地中等,边界清楚。
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可见嗜酸性无定形团块物质沉积,部分血管壁周围有嗜酸性无定形物沉积,管腔变小。
无定形物刚果红染色阳性。
结合病史特点该病诊断为()。
A.胶样粟丘疹B.皮样囊肿D.皮肤结核E.痛风结节F.皮肤钙化结节[多选,案例分析题]患儿,5岁。
教学实践的任务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领域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各地纷纷开展了教学实践活动。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案例为切入点,分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应对策略以及取得的成效。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以初中数学“一次函数”为主题,旨在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以及性质,并能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对象:参加本次活动的教师均为初中数学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3. 教学时间: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践活动。
4.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学生评价能力以及教学反思能力。
三、案例分析1. 挑战(1)教学设计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案。
(2)课堂组织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学生评价能力: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4)教学反思能力: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应对策略(1)教学设计能力:教师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参加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
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2)课堂组织能力: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游戏化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学生评价能力: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4)教学反思能力: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3. 取得的成效(1)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案。
教育实践教学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逐渐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案例以某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为例,分析了教师如何运用互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二、案例描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草原》的主要内容,了解草原的特点和美景。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草原风光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
随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草原是什么样的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
2. 互动环节(1)朗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草原》,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朗读结束后,教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分享朗读感受。
(2)角色扮演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色的特点和行为。
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
(3)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草原有什么特点?你们喜欢草原吗?”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强调草原的美丽和独特。
3.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随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草原的作文。
(三)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课文《草原》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在互动环节中积极参与,表达能力得到锻炼,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得到培养。
三、案例分析(一)互动教学策略的优势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通过多种互动形式,如朗读、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互动教学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护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
护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案例以某护理学院护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实践性教学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某护理学院护理专业,共有学生50人,分为5个班级。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开设了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康复护理等实践性课程。
本次案例以临床护理课程为例,具体分析实践性教学过程。
2. 案例实施(1)课程设置临床护理课程共分为4个学期,每个学期安排8周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病房护理、急诊护理、手术室护理、重症监护室护理等。
(2)实践基地学院与多家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实习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3)实践过程①第一学期:病房护理学生首先在病房进行实习,跟随带教老师学习基础护理操作,如测量体温、血压、血糖等。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需掌握病房护理的基本流程,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学会与患者沟通。
②第二学期:急诊护理学生在急诊科进行实习,学习急诊患者的接诊、分诊、救治等流程。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掌握急诊护理的基本技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③第三学期:手术室护理学生在手术室进行实习,学习手术室护理的基本流程,了解手术患者的护理需求。
通过观摩手术、协助手术,学生掌握手术室护理的操作规范,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④第四学期:重症监护室护理学生在重症监护室进行实习,学习重症患者的护理,掌握重症监护仪器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提高重症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4)实践评价实践性教学结束后,学院组织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两部分。
理论考核采用笔试形式,实践技能考核采用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等形式。
考核成绩作为学生实践性教学成绩的重要依据。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1. 案例分析本案例中,护理专业实践性教学通过以下措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法律专科案例分析论文(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张某某交通肇事案为案例,分析了该案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包括交通肇事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刑事责任以及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的承担等。
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剖析,旨在为法律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案例学习,提高法律实务能力。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案例分析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频发,交通肇事案件也日益增多。
作为法律专业学生,了解并掌握交通肇事罪的相关法律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张某某交通肇事案为例,分析该案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以期对法律专业学生有所帮助。
二、案情简介2019年5月15日,张某某驾驶一辆小型客车,沿某省道由东向西行驶。
当行驶至某村路段时,因超速行驶,与一辆由北向南行驶的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摩托车驾驶员李某死亡,摩托车乘客王某受伤。
经鉴定,张某某所驾驶的车辆超速行驶,属于交通肇事逃逸。
三、案例分析(一)交通肇事罪的定义及构成要件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张某某超速行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2. 发生重大事故:本案中,张某某的违法行为导致了李某死亡,王某受伤,属于重大事故。
3. 因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李某的死亡和王某的受伤是由于张某某的违法行为直接导致的。
(二)刑事责任1. 张某某的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张某某的行为应当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民事责任1. 张某某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对李某的死亡赔偿金、王某的医疗费、误工费等。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张某某应当赔偿李某的死亡赔偿金、王某的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
综合实践课教学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综合实践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本文将以“环保创新实践”为例,分析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估。
二、教学设计1.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环保知识,掌握基本的环保技能。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 教学内容- 环保基础知识:介绍环保的重要性、环保法规、环保技术等。
- 创新实践项目:设计环保创意作品,如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节能环保产品设计等。
3. 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通过观看环保宣传片、讨论环保问题,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2)准备阶段:分组讨论,确定环保创新实践项目,制定详细计划。
(3)实施阶段: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实施,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4)总结阶段:展示创新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三、教学实施1.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背景和特长,有利于团队合作和知识互补。
2. 项目指导教师在项目实施阶段提供必要的指导,包括技术支持、资源协调等,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 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结果评价关注项目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环保效果等。
四、教学效果评估1.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的满意度、收获和改进建议。
2. 项目成果展示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成果展示,邀请家长、教师和专家进行评价,评估项目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 环保实践效果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的行为,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评估环保意识的变化。
五、案例分析总结“环保创新实践”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生物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生物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DNA的复制”这一高中生物课程为例,探讨生物教学实践中的一种创新模式,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二、案例描述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DNA复制的概念、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精神。
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DNA复制的科普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DNA复制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性。
(2)新课讲授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实验图片和动画,详细讲解DNA复制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DNA复制过程中涉及的分子、酶和能量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实验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DNA复制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DNA复制过程中的变化。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DNA复制的特点,并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反思DNA复制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3. 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三、案例分析1. 教学模式的创新本节课采用“问题引导、实验探究、总结反思”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实验操作、课堂提问等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本节课采用课堂提问、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四、反思与改进1. 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丰富实验内容,提高实验难度,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实践中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我国某中学,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开设了一门名为“科技创新与实践”的选修课程。
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参与科技实践活动,了解科技前沿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课程设置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部分,每周安排一节课,由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
二、案例描述在“科技创新与实践”课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以下为其中一个教学实践案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太阳能电池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学习教师讲解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包括光伏效应、太阳能电池的类型、应用等。
3. 实践操作(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任务分配: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其他成员根据自身特长,分别负责电路设计、材料准备、组装等环节。
(3)材料准备: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太阳能电池板、电路板、电线、电池、连接器等材料。
(4)实践操作: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进行太阳能电池的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完成太阳能电池制作后,进行展示,教师对各组作品进行评价,并给予改进建议。
(三)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学生掌握了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2. 教学不足(1)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导致太阳能电池制作过程中出现错误。
(2)课堂时间有限,未能让所有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操作。
(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未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
妇产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案例分析题)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妇产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案例分析题)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案例分析题女性患者,36岁。
引产1周后发热伴腹痛2天。
体查:全腹软,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宫颈举痛(+),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宫体压痛,双附件增厚压痛,T39%.WBC18×109/L,中性粒细胞90%。
1.本病例考虑诊断是A.急性盆腔炎B.急性宫颈炎C.输卵管卵巢脓肿D.败血症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解析:患者引产后发热腹痛,查宫颈举痛(+),子宫增大,宫体压痛,双附件增厚压痛,WBC 18 ×109/L中性粒细胞90%,符合急性盆腔炎的表现。
2.本病例的鉴别诊断有A.急性阑尾炎B.异位妊娠C.子宫内膜异位症D.卵巢囊肿蒂扭转E.黄体破裂正确答案:A,B,D,E解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表现为痛经、性交不适及不孕,与本病例无相似。
3.如本病例妇科检查发现盆腔左侧有一6cm×6cm×5cm类圆形囊性包块,与子宫壁粘连紧密,压痛阳性。
考虑最可能的诊断是A.败血症B.输卵管卵巢脓肿C.急性盆腔腹膜炎D.急性子宫内膜炎E.急性子宫肌炎正确答案:B解析:结合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查体:全腹软,盆腔有类圆形囊性包块与子宫壁粘连紧密,压痛阳性,最可能为输卵管卵巢脓肿。
4.首选的治疗方案是A.支持治疗B.立即剖腹探查C.中药治疗D.静滴广谱抗生素E.口服广谱抗生素正确答案:D解析:急性盆腔炎主要为抗生素治疗,如治疗恰当,75%的输卵管卵巢脓肿能得到控制。
5.如静滴抗生素3天后,患者持续高热,复查B超显示盆腔左侧包块6cm ×7cm×5cm,下一步的处理为A.继续静滴广谱抗生素B.口服广谱抗生素C.立即剖腹探查D.中药治疗E.理疗正确答案:C解析:输卵管卵巢脓肿手术治疗的指征为:药物治疗48~72小时无效;药物治疗2~3周脓肿持续存在;脓肿破裂。
患者女性,23岁。
未孕,月经规律,曾有盆腔炎史,现停经34天,阴道出血淋漓7天,下腹痛3小时就诊。
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专业人才需求日益旺盛。
为了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
本文以某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实训项目为例,探讨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二、案例目标1. 提高学生的汽车维修技能,使其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激发其学习兴趣,为顺利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三、案例实施1. 实训项目选择本次实训项目选取了汽车发动机维修,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项目内容涵盖发动机拆装、检测、故障诊断和维修等方面。
2. 实训过程(1)理论教学:首先,由专业教师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知识,包括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维修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维修的基本理论。
(2)实操训练: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操训练。
实操训练分为以下步骤:①发动机拆装:学生分组进行发动机拆装练习,熟悉发动机各部件的结构和装配顺序。
②发动机检测:学生使用专业工具对发动机进行检测,掌握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
③故障诊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故障诊断,找出故障原因。
④维修操作:学生根据故障原因进行维修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总结与反思:实训结束后,各小组进行总结与反思,分析实训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实训评价(1)过程评价: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实操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实时评价。
(2)结果评价:实训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操考核,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案例效果1. 学生技能水平显著提高:通过本次实训项目,学生的汽车维修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医学临床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学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
本案例以某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为例,探讨医学临床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二、案例介绍某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承担着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
某年,附属医院接收了一组医学专业实习生,共10人,实习时间为6个月。
实习期间,临床教学部负责对实习生进行全程指导和管理。
三、案例描述(一)实习初期实习初期,实习生们对临床工作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他们遇到了以下问题:1. 临床思维培养不足:实习生们在面对病例时,往往缺乏临床思维,难以准确判断病情,导致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不够合理。
2. 临床技能掌握不熟练:部分实习生在临床技能操作上存在不足,如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医嘱处理等。
3. 与患者沟通能力欠缺:实习生在与患者沟通时,往往缺乏耐心和技巧,难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二)实习中期实习中期,实习生们在临床教学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适应了临床工作。
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 实习生责任意识不强:部分实习生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的病情不够关注,责任心不够强。
2. 团队协作能力不足:在临床工作中,实习生往往缺乏与医生、护士等团队成员的沟通与协作。
3. 实习时间分配不合理: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部分工作质量不高。
(三)实习后期实习后期,实习生们在临床教学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提高了临床工作能力。
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 知识储备不足:部分实习生在临床工作中,对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诊断与治疗原则等知识掌握不牢固。
2. 实践经验欠缺:实习生在临床工作中,实践经验不足,导致在处理复杂病例时,难以独立完成。
3. 心理素质不稳定:部分实习生在临床工作中,面对患者病情恶化、医患纠纷等情况,心理素质不稳定。
骨外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3_真题-无答案
骨外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3(总分110,考试时间90分钟)案例分析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个提问,请根据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和提示信息,在每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出全部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可能为一个或多个。
(注:案例分析题答题在机考中不可逆,即答完一问后不能返回修改)患者男,32岁,左膝关节内侧疼痛,肿胀半年,曾在外院行X线检查,见胫骨上端内侧有一5cm×4cm大小透光区,中间有肥皂泡样阴影,骨端膨大。
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骨巨细胞瘤 B.骨囊肿 C.骨髓炎 D.骨结核 E.骨肉瘤 F.骨软骨瘤2. 确立诊断的最有力的依据是A.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 B.核素骨扫描 C.CT检查 D.血沉增快 E.局部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 F.MRI检查G.X线检查3. 该患者X线片还可能出现的改变是A.日光放射现象 B.葱皮样骨膜反应 C.大量棉絮样肿瘤骨 D.偏心性、溶骨性、囊性破坏 E.膨胀性磨砂 F.病理性骨折4. 下列治疗措施合理的是 A.病灶刮除填塞骨水泥 B.瘤段骨切除+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术 C.截肢,安装假肢 D.病灶刮除+植骨 E.病灶不处理,密切观察 F.单纯病灶刮除5. 患者病灶清除后行病理检查发现细胞分化良好,该患者外科分级属于A.G0T0M0B.G1T1M1C.G2T1M1D.G0T1M0E.G1T1M0F.G2T0M06. 如该患者就诊MR发现病灶穿破胫骨骨皮质进入膝关节腔,核素检查未见转移,外科分级可能属于A.G0T0M0 B.G1T1M1 C.G2T1M1 D.G0T1M0 E.G1T1M0 F.G2T0M07. 下列治疗措施合理的是 A.病灶刮除填塞骨水泥 B.瘤段骨切除+同种异体半关节移植术 C.截肢,安装假肢 D.病灶刮除+植骨 E.瘤段骨切除+人工铰链膝关节置换 F.单纯病灶刮除8. 患者未及时就诊,2个月后肿胀明显加重,夜间疼痛难忍,左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科学教学实践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科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案例以某小学五年级科学课为例,探讨科学教学实践中的有效策略。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物体的沉浮》。
通过这节课,学生将学习物体沉浮的条件,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掌握物体沉浮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沉浮现象(如轮船、潜水艇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物体能浮在水面上,而有些物体则会沉入水底?(2)探究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不同密度的物体(如泡沫、木头、石头等)和容器(如水杯、水桶等)。
要求学生进行以下实验:①将不同密度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②改变物体的放置方式(如竖直放置、水平放置等),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③改变水的深度,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④将物体与容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3)讨论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出物体沉浮的条件: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体能浮在水面上;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物体能沉入水底。
(4)拓展与应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让一个小木块浮在水面上、如何设计一个简易的鱼缸等。
4.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实验操作规范,探究精神较强。
(2)学生在讨论与分析环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体现了良好的科学素养。
(3)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2014年疼痛医师专业实践能力
第四部分专业实践能力(注:案例分析题答题在机考中不可逆,即答完一问后不能返回修改)【案例一】患者,男,71岁。
因左侧面颊部疼痛3年人院,疼痛为针刺样,分布在左唇部及鼻翼旁,每次发作持续5~20秒钟,吃饭,说话等可诱发疼痛。
口服卡马西平0.1,tid,效果欠佳,加量后伴有头晕症状。
提问1.目前该患者诊断考虑三叉神经痛,需做何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B.颅脑CT提问2.三叉神经痛疾病以下特点中哪项是正确的。
答案:A、B,D、E、FA.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B.女性发病略多于男性D.三叉神经是脑神经痛中最常见的类型 E.该病典型表现为每次发作持续1秒到2分钟F.日常生活如说话、刷牙、咀嚼、洗脸均可诱发疼痛发作提问3.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中正确的是。
答案:A、B、C、DA发作性B触发性C.间歇性D.单侧性提问4.该患者三叉神经痛累及神经为三叉神经第几支 E.Ⅱ、Ⅲ提问5.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案中正确的是. 答案:A、C、D、EA.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抗癫痫药物,其中以卡马西平为首选药物C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不耐受时,可采用神经阻滞治疗D.对于三叉神经任何一支或多支疼痛者均可选择半月神经节药物或射频毁损术E.外科手术治疗多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提问6.经完善辅助检查,目前患者已诊断明确,进一步治疗措施正确的是答案:B、C、DB.选择加用其他抗癫痫药物,如迭力、氯硝安定、苯妥英钠等C.可选择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术D.可选择眶下神经阻滞术提问7.患者最终决定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术,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仍偶有舌根部放电样疼痛,程度较剧烈,考虑可能的情况为. 答案:A、B、CA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不完善 B.该患者为三叉神经痛伴发舌咽神经痛C患者术后半月神经节仍为水肿期,水肿刺激引起疼痛提问8.如何明确何种原因造成患者残余疼痛症状.答案:B、EB.丁卡因试验E.暂不做处理,观察2~3天注意患者疼痛变化惰况【案例二】患者,老年女性。
教学实践性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能拓宽学生视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人文素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效果不佳。
本案例以某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探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某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春》。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春、芽”等生字,学会“闹、翩”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春天的情感。
3.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课文,认识生字,学会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合作探究。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①课文中哪些词语表达了春天的特点?②作者是如何描写春天的?③你对春天有什么样的感受?(4)展示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学习成果。
(5)总结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拓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春天的知识。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不足。
教师过于关注生字词的学习,而忽略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2)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合作探究。
(3)评价方式单一。
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成长。
2.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1)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丰富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游戏法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实践能力案例分析(三)(总分:11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病案分析题(总题数:12,分数:114.00)[案例二十五]患者,男,25岁。
因“性格变孤僻,言语减少,生活懒散2年多”入院。
(分数:8.00)(1).作为住院部医生,你认为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神经症B.人格障碍C.精神分裂症√D.抑郁症E.器质性精神障碍F.心因性精神障碍G.装病解析:(2).家属补充病史:患者2年多来,逐渐出现性格改变,日益孤僻,很少外出,说话越来越少,很少主动与家人交流。
3年前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待业在家,无工作的愿望。
可整天呆在家里,常呆坐于电脑旁。
不讲究个人卫生,数天不洗脸漱口,不洗澡,需家人反复督促甚至强制执行。
未见唉声叹气,哭泣落泪等。
根据这些表现,该患者的精神状况检查最可能发现哪些精神症状(分数:2.00)A.思维破裂B.思维迟缓C.思维贫乏√D.情绪抑郁E.情感平淡√F.幻听G.被害妄想解析:(3).患者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此时宜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分数:2.00)A.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B.系统的抗抑郁治疗C.需进行康复训练D.胰岛素休克治疗E.行为治疗F.认知行为治疗G.精神分析治疗解析:(4).此病的预后特征(分数:2.00)A.预后较好,只要治疗及时B.预后一般C.预后不良,多数会出现精神衰退√D.病程会有波动,时好时坏E.病程迁延不愈√解析:[解析] 精神分裂症单纯型临床特点为:青少年起病,起病缓慢,病程迁延不愈。
日益加重的孤僻、被动、活动减少、生活懒散;情感逐渐淡漠,对生活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减少,对亲友表现冷淡;行为退缩,日益脱离现实生活,人格逐渐衰退,社会功能衰退明显。
幻觉妄想不明显。
此类患者在发病早期常不被注意,往往经数年病情发展较严重时才被发现。
治疗效果差。
预后差。
精神状况检查会发现思维贫乏,情感平淡甚至情感淡漠等阴性症状为主,一般没有明显的阳性症状。
早期会有些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工作能力下降等。
早期注意与抑郁症鉴别,因此需了解患者的情绪状况。
需及早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治疗以及康复训练。
[案例二十六]男,45岁,会计。
因“缓起疑心重,行为怪异6个月”由多名家属陪同就诊。
患者神色显慌张,东张西望,四处检查诊室,不能安坐。
既往体健。
(分数:10.00)(1).此时门诊医生在接待患者时比较妥当的处理包括(分数:2.00)A.要患者先出去,留家属询问病史B.要求患者遵守诊室秩序,不要东张西望C.微笑面对患者,主动询问患者需求,语调柔和√D.安慰患者,告知诊室是安全的,稳定患者情绪√E.吩咐家属先把患者情绪稳定后再进入诊室F.先给患者注射镇静药物再行精神状况检查解析:(2).家属补充病史:患者最近6个月以来,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疑心重,表现为无端怀疑同事邻居要害他,反复向家人倾诉自己人身不安全。
如家人质疑,则怀疑家人是同事邻居的同伙。
家人反复解释保证,能勉强相信。
后渐出现在大街上,陌生人不小心碰了患者,遂怀疑此人是故意为之,是同事邻居派来的同伙。
担心会有人下毒,只喝瓶装矿泉水。
在家门窗紧闭,对家里来客非常警惕,要反复询问客人的身份。
据以上病史,可考虑哪些初步诊断(分数:2.00)A.精神分裂症偏执型√B.偏执性精神障碍√C.精神分裂症未定型D.反应性精神病E.脑器质性精神障碍F.妄想阵发解析:(3).要明确诊断,需要重点了解的资料有(分数:2.00)A.既往性格特征√B.有无明显幻觉√C.患病后社会功能情况√D.个人生活经历√E.患者的情绪状态F.患者的家庭经济水平解析:(4).患者精神状况检查:神志清楚,接触交谈合作。
认为“同事、邻居都要害我”,“走在大街上,觉得有人在跟踪自己”,“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受人监视,但不知是谁”,“有一次喝水后肚子痛,可能是中毒了”等。
涉及人群包括同事、邻居、大街上的陌生人、售货员等。
遂高度警觉,随身携带一把小刀防身。
“怀疑妻子与一邻居有不正当关系”,尚不坚信。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精神分裂症偏执型√B.偏执性精神障碍C.精神分裂症未定型D.反应性精神病E.脑器质性精神障碍F.妄想阵发解析:[解析] 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为最常见的类型。
发病年龄较晚,多在青壮年或中年。
病初表现为敏感多疑,逐渐发展为妄想。
妄想的范围可逐渐扩大,有泛化趋势。
妄想内容以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最多见。
绝大多数患者有数种妄想同时存在。
偏执型一般不伴有感知障碍,或虽伴有幻觉,但在整个病程中仍以妄想为主。
病程进展较慢,系统的抗精神病治疗可获得较满意的缓解。
与偏执性精神障碍的鉴别在于:偏执性精神障碍有一定的性格基础,病前性格固执。
妄想更系统,内容较固定,并有一定的现实性,不经了解,难辨真伪。
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可保持比较完好的社会功能。
该患者表现以妄想为主,且妄想比较泛化,需考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5).目前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分数:2.00)A.胰岛素休克治疗B.电休克治疗C.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D.肌内注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E.暗示治疗F.SSRI类抗抑郁药物G.情绪稳定剂碳酸锂解析:[案例二十七]女性患者,18岁,高中学生。
因“言语零乱,行为怪异半月”入院。
患者刚进入病房,便有冲动伤人行为,无故打另一患者,在病房扰乱秩序,非常兴奋。
(分数:12.00)(1).此时你作为值班医生,比较妥当的处理是(分数:2.00)A.可以不理,精神病患者都会这样B.警告患者C.静脉注射镇静药物D.首先尽量询问患者的需求和打人的原因,取得患者合作√E.在简短询问家属其躯体情况后,必要时可予以肌内注射镇静药物√F.必要时予以保护性约束√解析:(2).询问病史得知:此次为第二次发作,2年前有过类似发作,当时也是住院治疗,病情缓解较快。
此次主要表现有:兴奋话多,说话东一句西一句,内容荒谬。
动作多而乱,时而手舞足蹈,时而做一奇怪姿势。
根据此患者的症状特征,你会考虑哪些诊断(分数:2.00)A.躁狂发作√B.癔症C.精神分裂症青春型√D.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E.谵妄状态F.反应性精神障碍解析:(3).为明确诊断,在接下来的病史询问中,要重点采集的信息是(分数:2.00)A.既往有无抑郁表现√B.有无精神活性物质使用史C.患者个人史D.有无应激史E.家族史F.发作间歇期的社会功能情况√G.既往和此次发作时的情感状况√解析:(4).精神状况检查:神志清楚,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言语零乱,说话东拉西扯,如“我爱我家”,接着说“外星人”,不知所云。
傻笑,表情做作,行为幼稚,突然就地打滚,大叫“我要回家”,而后又迅速爬起来,做一鬼脸。
观察其在病房行为:行为乱,无法参加病房活动。
有吃纸屑的行为。
考虑最可能的诊断为(分数:2.00)B.癔症C.精神分裂症青春型√D.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E.焦虑症F.强迫症G.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偏执型解析:(5).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分数:2.00)A.系统的口服抗精神病治疗√B.询问既往用药史,综合考虑药物选择√C.合并情感稳定剂治疗D.行为治疗E.暗示治疗F.适当合用抗抑郁剂解析:(6).针对此患者,在药物选择方面需要重点注意哪些(分数:2.00)A.选择镇静作用较强的药物B.选择对内分泌系统影响小的药物√C.需考虑尽可能不影响患者将来的学习或影响较小的药物√D.选择对血脂影响小的药物E.选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的药物F.选择长效制剂解析:[解析] 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常在青年期起病,临床主要表现有:言语增多,内容荒诞离奇,思维破裂,行为幼稚、愚蠢,可有意向倒错,如吃脏东西等。
急性躁狂发作时,也可表现为言行紊乱,甚至思维破裂样表现。
有时会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混淆。
主要鉴别点:情感障碍系发作性疾病,间歇期可保持完好的社会功能;躁狂发作时尽管有言行的紊乱,但是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背景。
治疗上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选择的药物,女性尤需选择对内分泌影响小的药物,对社会功能要求高的患者,尽量选择对认知功能影响小、EPS副作用轻的药物。
[案例二十八]男,35岁,自由职业者。
因“急起乱语,疑人害1周”就诊。
家人诉:患者1周前突然出现乱讲话,讲话内容令人费解。
常自言自语,有时对空大骂。
对家人称害怕,感觉有人欲加害于他,要家人报警。
(分数:8.00)(1).门诊医生在接待患者时,首先要考虑以下哪些处理(分数:2.00)A.血常规检查,测体温√B.脑电图检查C.细致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D.收住入院E.予以肌内注射镇静药物F.转诊其他科室,先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G.详细地询问病史和精神状况检查√解析:(2).如该患者各项检查均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2.00)A.精神分裂症未定型B.精神分裂症偏执型C.偏执性精神障碍D.分裂样精神病√E.旅途性精神病G.精神分裂症青春型解析:(3).住院4周后,家属认为患者症状完全缓解,不需服药。
作为医生,您应该如何向家属说明继续服药的时间(分数:2.00)A.半年至1年B.1~2年√C.2~3年D.3个月至半年E.6~9个月F.终身服药解析:(4).症状完全缓解,家属询问此病的长期预后,您如何回答较合理(分数:2.00)A.预后好,不会有后遗症B.如坚持系统治疗,预后会比较好√C.预后不好,会反复发作D.不好预测,预后可能好,可能不好E.预后差,会逐渐退缩解析:[解析] 此患者35岁,首次急性起病,尤须注意排除躯体疾病,故门诊医生在接诊时需注意测体温,血常规检查,神经系统的相关检查,细致的体格检查等。
该患者常自言自语,据此推测可能有言语性幻听,有时对空大骂,推测可能有评论性幻听。
对家人称害怕,感觉有人欲加害于他,要家人报警等,推测可能有被害妄想。
若各项检查无异常,该患者有幻觉和妄想,病程短于1个月,应考虑分裂样精神病。
首次发病或缓解后复发的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力求系统和充分,急性期治疗疗程为6~8周,巩固治疗期要求维持急性治疗期剂量不变的情况下持续3~6个月,然后进入维持治疗期。
维持治疗期的时间长短不一,即使是首次发作患者,一般要求在症状缓解3~6个月后,还要维持1年。
如患者系复发,维持治疗的时间要求更长一些,对反复发作的患者,甚至需终身服药。
对此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快,如能坚持服药,预后会比较好。
[案例二十九]患者,男,60岁,公务员。
由家属陪同就诊。
患者述近十年来,单位有几个领导联合起来,处处加害于他。
上级部门的领导也被买通。
患者非常担心领导会来害家人,非常不安。
感觉心慌、心跳加快,有时感觉呼吸困难。
(分数:8.00)(1).据此,您会考虑哪些诊断(分数:2.00)A.精神分裂症偏执型√B.偏执性精神障碍√C.精神分裂症未定型D.更年期精神病E.焦虑症F.有病没病不好说解析:(2).家属补充:十年前,患者感觉单位领导在分房子、补发工资方面对其不公平,找领导理论未果后渐感觉领导是故意害他的,给他穿小鞋,遂找上级部门的领导告状,但上级领导也未予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