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考点01声音的产生传播与特性
考点01 声音的产生、传播与特性【知识回顾】考点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考点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但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2.声速: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大小跟介质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
在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考点三、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个方面。
2.音调是指声音调门的高低。
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
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
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肯定不同。
5.人的听觉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 Hz到20000 Hz之间。
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考点梳理】考点一、声音的产生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发声体是什么,声音来源于什么物体的振动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
有的时候为了迷惑学生,会考查一些诸如“高科技产品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之类的问题,但无论怎么出题、如何表达,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是考生需要牢记的,例如:手机声音是手机膜片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等等。
当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多了解一些有关发声体的知识。
考点二、声音的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有介质;没有介质,即便物体振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
这是声音能不能传播出去和我们能听到声音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练
习
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声音 D、物体振动停止,有可能还在发声
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是﹝﹞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2、在敲大钟时,我们会发现,停止对大钟的的撞击后,大钟还会“余音未止” 其主要原因是 ﹝﹞ B、大钟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A、“余音”是我们听到的钟声的回声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声音为什么越来越小?
结论:气体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物理学上把能传声的物质称为介质)
声音还能在哪些介质 中传播?
声音也能在液体、 固体中传播。
4、声音是以波的形 式在传播。
声波
声音的传播需 要时间吗?
讨论:你能举例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1、声音的传播的快慢用声速表示。声速的大小等于每 秒钟声音传播的距离。 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有关。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3、声速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在15摄氏度的空气中声 速为340米/秒。
4、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
来的现象。
人耳能区别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为0.1s。(也就是障碍物离我 们至少17米远我们才能听到回声)
5、声速、传播时间、传播距离三者的关系: S=Vt.
例1:1020m远的山上有人在用锤在敲打石头,求声音
传到我们耳朵需要多长的时间?
已知:v=340m/s,s=1020m;求:t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怎样 产生的?
活动1:钢尺振动
⑴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a.钢尺振动,产生声音。 b.当振动停止的时候,钢尺 不产生声音。 (2)通过对比你能得到什么 结论呢? 钢尺振动,产生声音。
北师大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探究点四 回声及其利用 1.请计算一下,当你和同学去爬山时,你大声呼喊远离你680
米山崖处的同学,你发声后多长时间他才能听到你的喊声?你 还可能听到什么声音?
他大约在2秒后能听到我的喊声,我还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2.请计算:在课堂里老师和坐在后排的你相距7米时,你的讲 话声经多长时间老师才能听到?如果也能听到回声的话,你发 声后多长时间可以听到回声?(回声到达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情势传播。 3.声速:
(1)15℃时,v声 =340米/秒; (2)传播速度与温度、介质有关。
水波
振动、发声、听声三者的关系 ●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不一定发出声音(处于人耳 的听觉范围以外)。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一定立刻消失,因为声音 传播也需要时间。
探究点三 声速 1.阅读P30小资料可知:在15℃和25℃时空气中的这个值分
别是 340m/s 和 346m/s,这说明声音传播的速度跟介质 温度 有
结论: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 介质 ,它 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 液体 或 固体 ;真空 不能 传 声。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空气 传播的。
3.振动物体所发出的声音是如何向远处传播的?回顾 水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水滴落入水中时出现了什么 现象?水波是怎样产生的?)
这说明声音在介质中是以 波 的情势传播。
坏(非听觉神经和大脑破坏),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
将振动产生的信号传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到声音,这种 感知声音的方式我们叫做 骨传导 ,这说明利用的是 固体 (选 填“固体”“液体”或“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拓展=不考】
声速的影响因素
• 声源的能量
产生声音的能量越大,声音就越响亮。你可能已注意到 了这一点。你向后拉吉他弦的力气越大,你松手后听到 的声音就越洪亮。因为你拉弦的力气越大,弦振动的幅 度就越大。如果弦振动的幅度很大,那么它所产生的声 波的振幅也很大。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知识波的振幅越 大,它携带的能量就越多。因此,声波的振幅越大,它 携带的能量就越多,它听起来也就越响亮。
• 介质的密度
声音的速度还取决于物质分户聚集的程度。密度(density) 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质量的多少,介质的密度越大, 单位体积的物质越多。在相同形态固体、液体或是气休 的介质中,物质的密度越大,声音节其中传播得就越慢、 密度大的介质粒下比密度小的介质粒严移动得慢。
• 介质的温度
温度在给定的介质中,声音在较低的温度下传播得较慢, 在较高的温度下传播得较快。这是因为温度越低,介质 粒严运动越缓慢,运动越慢,则返回原来位置所需要的l] 引司就越多,也即速度越小。例如,在20℃时,声音在 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343米秒。在0艺时,声音的速 度大约是330米/秒。纬度越咼,空气越冷,因此声音在 高纬度地区传播较慢。设温度为x摄氏度,则公式为v=0.6x+331
门时,这扇门里的粒子便开始振动,这振动产生了穿越这扇门的
声波、当声波到达门的另一面时,它又在空气中形成了声波
音叉向右振动,压缩右 音叉向左振动,使右面 面的空气,使这部分空 空气变稀疏 气变密
声源左右振动,介质中就 形成了疏密相间的声波,由 近及远向四周传播出去
可传声 的介质
① 固-伏地听音
②
液-路上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反弹同来 彼此远离 从而形成个疏部 这些密部和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学会有目的的观察。
3.情感目标:通过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好与有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知识。
【学习重点】: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学习难点】:探究物体传声实验;估测声速。
【学习过程】举例说明在生活中你所听过的各种声音。
思考:生活中我们时时都在与各种各样的声音打交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被听到的?(一)声音的产生实验器材:泡沫,音叉,水、音乐发声器、塑料袋、尺子、笔帽等;1.实验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请同学们想办法,动手设计巧妙的实验,让桌面上的物体发生各种声音,同时,调动我们的听觉、视觉和触觉,观察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特点。
要想让发声物体停止发声,你是怎样做的?①怎样使它发出声音的?②它发声时有什么特点?(2)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喉头,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
请用一句话概括你的结论:2.请你列举:生活中振动发声的例子,并说明是靠什么振动发声的?3.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4.声音的保存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13页的相关内容,通过学习你都知道了哪些声音保留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保留声音的方法吗?(小组内交流)(二)声音的传播1.思考:课堂上老师没有紧贴在同学的耳朵上讲话,而同学们就能听到老师的声音。
这个声音是靠传入同学耳中的?还有其他的哪些物质能传播声音?2.想想议议:我们已经知道气体可以传声。
那么,声能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吗?你能找出事实或做实验来支持你的说法吗?结论:.3. 讨论: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虽然相隔很近,但也需要通过无线电交谈,这是为什么?我认为原因是:。
4.声音是一种波,叫声波,声波具有能量。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人类能够听到的物理现象,它的产生和传播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科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实际上是一个物质运动的过程。
当物体振动时,就会使周围的空气颤动,从而产生了声波,将声源振动所产生的能量转换成了声能。
一般情况下,声波是以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作为传播媒介而进行传输的。
钢琴、吉他、小提琴等乐器和人的声带等都是声波的产生源,而声波的振幅、频率和波形特征则通过听觉器官被人们所感知。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又分为空气传播和固体传播两种方式。
空气传播:
大部分情况下,声音的传播是通过空气媒介进行的。
声音通过空气的振动速度、振幅大小和波形变化,以波动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红外线和射线的传播常被遮蔽或受到干扰,而声波的传播可能会遇到物体的遮挡,但通常不会完全被隔断。
固体传播:
另一种声音的传播方式是通过固体媒介进行的。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通常比在空气中传播慢,受固体密度、弹性和形状的影响,传播效果也不尽相同。
例如,木头、钢铁或石块等硬质材料通常具备较好的声波传输性能,而泥巴、水泥和沙子等松散材料则弱化了声波的传播能力。
总结: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一个物理过程,我们应该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科学的研究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声音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感知体验;而在工业生产、健康医疗等领域,声波的产生和利用也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案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经过分析、总结,能初步认识到声音产生、传播的条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自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学习关键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一.课前预习1.看课本P12图1.1-1,思考:图中各是什么物体在发声?2.用教室里自己身边的物体发出各种声音,并观察,思考: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二.学习新知识●声音的产生1.小实验(1)橡皮筋实验:和同桌共同完成。
一人拉紧橡皮筋,一人波动。
a能听到声音吗?橡皮筋处于什么状态?b当橡皮筋振动停止时,还能听到声音吗?(2)刻度尺实验:自己完成将刻度尺三分之二伸出桌面,另三分之一用手压在桌面上,另一手拨动尺子伸出端。
a能听到声音吗?尺子处于什么状态?b当尺子不再振动时,还能听到声音吗?(3)敲击桌子实验:将碎纸屑放在桌子上然后敲击桌面a看到什么现象?能听到声音了吗?b停止后看到什么现象?还能听到声音吗?c.纸屑在什么情况下跳动?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跳动?2.通过小实验和对问题的思考,你觉得:声音使物体发出的,停止,物体就停止。
●声音的传播思考: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那么它又是如何传播的呢?我们能听到彼此说话, 钓鱼时岸边太乱会吓跑鱼 , 古代将一大瓮埋在地下可以听到远处的敌方兵力的多少, 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为什么只能用无线电交谈?猜想声音的传播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完成:可以传播声音的物质统称为。
、、都是介质,都可以传声。
不能传声,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声速认真阅读观察P15小资料,完成:一般情况下传播声音的速度快,其次是,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的速度是V= m/s,声速的大小与传播声音的有关。
三.收获平台这节我们通过方法,学到了物体发声,并且知道了声音的传播需要、、等介质,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的速度是m/s当堂达标题考查知识点一必做题1.声音是靠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声音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2.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鼓面的__________而产生的,并经_________传入人耳.3.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帛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架在3060米高空飞行的飞机,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米/秒.则飞机发出的声音传到地面所用的最短时间是________秒5、敲一根长长的铁管,能听到几次响声?分别是从那里传来的?选作题:1.某人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1.2s听到回声,则此人离山崖的距离大约是_____m.(v=340 m/s)2.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A.大于17m B.大于34m C.小于17m D.小于34m。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普通教室的长度不能超过多少?
即声音从产生到经反射回来的时间不能超过 0.1s ,所以设教 室的长度为 L ,当我们刚好能听到回声的情况下,得方程 2L / 340=0.1s 即:L=17m 所以教室的长度不能大于17m
小结
重点:声音产生、传播的条件。 15 ℃空气中声速的大小。 人听到回声的条件。
练习:百米赛跑如果采用传统的计时员在终点处听到发令 枪声才开始计时,计时员比在起点处的运动员晚多久听到发 令枪声?如果一个运动员的成绩为10s,那他的实际成绩是多 少?
四.回声
声音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反射回来,那 么我们听到的就是回声
人的耳朵只能分辨两个间隔超过0.1秒声音
回声的污染
回声有时会对我们想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所以有些特 殊场合要尽量避免回声的产生,比如:电影院、教室、会 议室
声音的记录
唱片 录音带 (磁带) CD
二.声音的传播
真空中不能传声 声音在其间传播的物质称为声音传播的介质 常见的介质有:空气、水、各种金属、玻璃等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即:
声波
三.声音传播的速度
声音传播的速度受介质和温度的影响 介质不同,声速不同 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作业: 课后题第二题(前两个问)
返回
பைடு நூலகம்回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掌握: 1.声音产生的条件。 2.声音传播的形式、条件。 3.声音传播的速度。 4.回声的特性。
一.声音的产生
弦乐器发出声音时弦在不断振动!!!!
击打乐器发声时表皮在不断振动!!!
种种现象都证实,物体发声的同时本身在不断振 动,即振动是声音产生的原因 或者说 声是由物 体振动产生的。 那铜管乐器发声时什么在振动??? 通过吹入气流来发声的乐器,发声的原因都是内 部空气柱的振动。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精品课件
1.背景。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独_裁__和__内__战_____的方针,
阴谋发动新的大规模内战,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 栏
目
(2)抗战胜利后,人民要“求_和__平_____、反对内战”。
链 接
2.主要表现。
(1)中共中央提出“和平、________、团结”的口号。 民主
2.第二条战线的含义、特点及意义
课堂小练习
• 某科学探测船想测出海底深度,向海底垂 直发射声波,经过4s收到返回的声波信号, 那么该处的海洋深度是多少米?这种方法 能否用来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1500m/s)
课堂小练习
• 甲在铁水管的一端敲一下,乙把耳朵贴在 另一端先后听到三下响声,这三下响声传 播的介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
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①成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协议内容
包 括 改 组 国__民___政__府_________ 、 召 开 国 民 大 会 、 实 施 《___和__平__建__国__纲__领___》、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
• 丁: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在共鸣箱上,响声明 显增大。
课堂小练习
• 木匠在房屋顶上敲打钉子,平均每秒钟敲4 次,小明恰巧看到木匠把钉锤举到最高处 时,听到敲钉的声音,问小明和木匠相距 至少有多远?
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一、声音的产生
• 1、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 • 2、任何发声的物体都在 _____ 。振动停止,
栏
三大战役
目
(1)经过“________”,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
链 接
§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4、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预习内容:(预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预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P12---P16页的相关内容,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进行实验探究,思考声音是怎么传播的?同学们听到我的说话声说明可以传播声音。
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可以传播声音。
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听到另一同学的扣击桌面的声音,说明可以传播声音。
3.声速用来描述的物理量。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m/s。
三、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请记录下来。
课内探究学案一、预习总结,展示问题:二、合作探究,自主研修:探究1: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组内交流)探究2:学习真空罩中的闹钟实验方法,小组合作完成实验问题3:观察P15不同介质的声速,你能总结出获得什么信息吗?三、全班交流,精讲拓展交流一:哪些实验能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且应用了什么物理方法?交流二: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是纯实验的结果吗?四、课堂小结,反思整合:请同学们整理刚才的学习内容,画出本节课的知识树,然后小组内交流。
五、当堂检测1、吹小号时,小号发声主要是()A、小号本身(铜管)振动发声B、小号中空部分的空气柱振动发声C、吹小号的演员本身发出的声音D、舌头振动发出的声音2、下列几种现象中,能证明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现象是()A、用光将鱼吸引到鱼网里B、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走C、在岸上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D、波涛拍击海岸发出轰鸣声3、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听不到回声,其原因是()A、根本不会产生回声B、教室里的个墙壁发射回来的声音互相抵消C、声音被墙壁吸收了,或者从门窗中传走了D、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人耳分辨不出来4、在敲响寺庙的大古钟时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然“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大钟的回声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课后练习学案一、填空题1、用力敲几下锣后,停止敲击,锣仍然响一段时间,声音才慢慢消失,这说明停止敲锣后,锣面仍然在,所以仍然有声音;但若在停止敲击后,立即用手用力捂住锣面,发现停止,声音就立即。
1[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_学案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什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学习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学习难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解释一些声现象。
自主学习:一.声的产生(活动1:观察课本12页”图1.1-1的四幅图”)四幅图说明: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用手按住发音的鼓面,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选填发声、声音)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
二.声音的传播:活动2:阅读课本13-15页“声音的传播”部分声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的的形式传播。
三.声速:活动3:阅读课本15页“声速”部分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声速的大小跟和有关(换句话:决定声速的大小的因素是和)合作探究:例1:①人说话,唱歌靠的振动发声,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它们分别属于、、(选填固体、液体、气体)思考1: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例2: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月球上没有,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交谈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都能发声,能传播声音。
(选填固体、液体、气体、空气)当堂训练: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2、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_______,它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
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
3、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__能够传声。
4、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_______不能传声。
5、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________。
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知道声音需要在介质中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3.知道声音传播的速度和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和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抽象能力,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养成自觉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
2.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及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以及介质的温度有关【教学难点】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声音的产生教学过程:让学生观察1-1的四幅插图,从中归纳出这四幅图的共同特点,那就是四幅图都在发声。
由此引出问题,声音是这样产生的。
请同学们自己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引导他们寻找一个发生的物体,自己观察它是如何发生的,比如自己的声带,振动的格尺等。
说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过程: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展示音叉和通草小球的实验,证明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继续提出问题,声带的振动我门可以感受到,如果人敲桌子,桌子也在发声,那为什么看不到桌子的震动呢。
提出物体学中很多东西看到了,未必就一定正确,没看到的,未必就一定没发声,我们敲击桌子,桌子发声,其实桌子是在震动的,只不过这种振动太过微小,我们人眼无法观察到。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观察到这种振动呢,直接观察就是利用显微镜,间接观察就是在讲桌上放一杯水,水身敏感,甚至对微小的振动,我们敲击桌子看到水面晃动,说明桌子的确在振动。
说明:这种分析问题的方式在物理学中非常普遍,直接观察不方便就采用间接观察,间接观察的方法选取要得当,不然就观察不出来,甚至产生错误,选取怎么样的观察方法才算得当,这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在第一节就渗透给学生,培养学生勤思考的学习习惯。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震动的方式产生并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
本文将探讨声音的产生原理以及它是如何传播的。
此外,还将讨论声音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产生源于物体的震动。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或自身发生变化时,其分子和原子会发生微小的振动。
这种振动从物体中传播出去,并以波的形式传递能量。
当这些波达到人的耳朵时,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传播主要经过两种方式:空气传播和固体传播。
1. 空气传播在空气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当物体振动时,震动会使周围空气中的分子也振动起来,形成一系列的压缩和稀薄区域。
这些压缩和稀薄区域以波的形式传播,被称为声波。
声波通过空气的震动传递到人的耳朵中,我们才能听到声音。
2. 固体传播除了空气传播,声音还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当物体在固体中振动时,振动会沿着物质的结构传播,从而传递声音。
例如,当我们敲击一个金属物体时,声音将通过金属的分子和原子进行传播,最终达到人的耳朵。
三、声音的应用领域声音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
1. 通信领域声音是一种重要的通信工具。
电话、广播、电视等设备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实现信息的传递。
声音信号经过传输后可以恢复为我们能听到的声音,使我们能够远距离交流。
2. 音乐领域声音与音乐紧密相连。
人们通过演奏乐器、歌唱等方式产生声音,将不同的声音组合成美妙的音乐。
音乐在表达情感、放松身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 医学领域声音在医学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来听取病人的心跳声和呼吸声,从中判断病情。
此外,超声波在医学影像学中也被广泛应用,用于检查内脏器官和胎儿的情况。
4. 娱乐领域声音在电影、电视等娱乐产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声音的合成和处理,可以产生各种特效和环境音效,增强影视作品的观赏效果。
5. 环境监测领域声音也被用于环境监测。
通过分析环境中的声音,可以了解到有关噪音、动物声音等信息,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1声音的产生1、产生原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爆炸声、风声、气球破裂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蚊子是翅膀振动发声等等);2、声音产生/振动的特点:(1)声音的产生必须有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低于20 Hz或者高于20000Hz或没有介质)。
(3)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1.2声音的传播1、声音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注:有声音物体一定在振动,在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2、声速(1)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2)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s是距离,单位是米(m),t是时间,单位是秒(s)(3)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V固>V液V气在同一种介质中,一般是温度高时声速快。
3、声音的传播形式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又叫声波;4、声速<光速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枪声跟看到发令枪冒烟哪个准确?看到冒烟准确,听到枪声后计时比看到冒烟慢了t=s/v=100 m/340m/s=0.29 s,运动员的成绩比实际高0.29 s。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如地震时产生的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使人恶心,有的次声波会致人死亡。
§1-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前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动手,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学习内容一、声音的产生(自学课本12—13页并完成以下任务)分析下列实例,想一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用手指感受讲话时喉头的振动2、蟋蟀翅膀振动,发出鸣叫声3、小纸片在播音的扬声器里跳动4、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二、声音的传播自学课本14---15页,并完成以下任务1、实验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领会实验探究的方法。
举例说明声音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什么是传声的介质?3、声在空气中怎样传播?4、什么叫声速?声速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1)、什么是声速?(自学15页最下面的文字部分,了解速度单位)(2)了解表中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声速,明确声音一般在那种介质中传播的最快,在那种介质中传播的最慢。
并明确声速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3)什么是回声?。
学习过程中你有哪些困惑,请记下来课内探究学案一、课前问题交流根据学习目标,将课前预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小组内交流二、应用与练习(1)燃放鞭炮时,鞭炮声是由振动产生的,吹口哨时的哨声是由振动产生的,哗哗的流水声是由振动而产生的。
(2)一切、、物质都能传播声音,声音不能在中传播,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太空舱外作业对话时,如果不借助电子通信设备,彼此只看见对方的嘴在动,而听不到对方谈话的内容,其原因是。
(3)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以形式向外传播。
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声速是声速跟有关,还跟有关,相同条件下,声音在水、玻璃、空气中传播时,在中最快,在中最慢。
(4)课堂上,学生听到了老师的讲课声,其声音主要是靠传播的,狗睡觉时通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更容易听到远处的声音,其声音是由传播的。
四、当堂检测(一)、填空题1、用力敲几下锣后,停止敲击,锣仍然响一段时间,声音才慢慢消失,这说明停止敲锣后,锣面仍然在,所以仍然有声音;但若在停止敲击后,立即用手用力捂住锣面,发现停止,声音就立即。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和传播涉及到一系列科学原理。
本文将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声音的产生机制、声音的传播方式以及声音的特性。
一、声音的产生机制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具体来说,当物体发生振动时,它周围的空气分子也会跟随振动,从而形成一系列的气压波动。
这些气压波动通过空气传播,最终进入我们的耳朵,使我们能够听到声音。
物体的振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产生声音,其中常见的包括声带的振动和弦乐器的演奏。
声带是位于喉部的一对薄膜,当我们发声时,声带会通过振动产生声波。
而弦乐器则是通过拉紧琴弦,使其振动并产生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空气传播和固体传播两种。
1.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最常见的声音传播方式,它是指声音通过空气中分子的碰撞传播。
当一个物体发出声音时,它周围的空气分子会受到振动的影响而产生压缩和稀疏,形成类似于气压波的振动。
这些振动会不断传递,并经过一系列反射、折射和散射,最终进入我们的耳朵,使我们能够听到声音。
2. 固体传播固体传播是指声音通过固体介质传播,例如声音通过建筑物的墙壁传播。
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通常比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因为固体的分子之间更加紧密,振动的传递效率更高。
三、声音的特性声音有一系列特性,包括频率、振幅和音调。
1. 频率声音的频率指的是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频率越高,声音就越尖锐;频率越低,声音就越低沉。
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到20,000Hz之间。
2. 振幅声音的振幅指的是声音波的高度,也称为音量或响度。
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大;振幅越小,声音就越小。
3. 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取决于声音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频率越低,音调就越低。
此外,声音还具有传播距离、幅度衰减等特性。
总结: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涉及物体的振动、空气的压缩和稀疏以及声音的传播方式,包括空气传播和固体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淄博五中初三级部物理教学案
2.知道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知道15℃空气中的声速.
3. 领略声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乐于进行声现象的实验探究.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难点】:制定探究实验计划,实施探究活动得出探究结论
【学习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实验器材】:每小组分工合作准备:橡皮筋、塑料尺、气球、口琴(竖笛)各一个。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航:(课前完成、认真书写,小组长批阅)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蝉是怎样发声的?唱片是如何记录声音,又是如何还原声音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
3、什么叫声速?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分析33页小资料完成课本P3
4、第5题)
二、合作学习:(课上完成,小组长注意分工合作)
1、探究声音的产生:
利用手中的器材,小组设计一系列活动证明声音是物体产生的,总结出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1)吹口琴(竖笛)的声音,是由于气流的冲击,琴内的发生振动发出的
(2)吹口哨声是口腔内振动产生的
(3)炎热的夏天,响亮的蝉。
〖请你分析〗: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而产生的.
(4)气球爆炸声是气球膜的引起周围空气的而产生的.
〖动动脑〗:课本P34第一题,谈谈你们组的做法。
2、探究声音的传播:
提出问题:声音怎样从发生的物体传播到远处?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和都能传播声音,不能传声。
〖请你分析〗: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吗?〖你来解决〗:课本P34第3题
三、展示交流:(小组派一到两名代表上台展示合作学习的收获与疑问)
四、达标测试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
2.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这说明____可以传声.
3.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这是由于______.
4、.把一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时,将会发生( )
A .闹钟的振动停止了
B .闹钟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C .只见闹钟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D .不见闹钟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5、图1是小明同学习了本节课后设计的实验方案,图甲中把正在
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是为了探
究 的。
若按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乙图中左边完
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观察到小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
了 。
实验中,小明同学把不易观察的音叉振动转化为容易观察的小球振动,这种实验方法叫转化法。
【同步练习】
1.图1—1中的喇叭在“唱歌”,纸盆上的纸屑上下
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嗽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____.
2.如图1—2,笛子发出的声音是______振动引起的.
3.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
这是因为_________.
4.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有记载, 宿营,
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汽车和机械修理工常常用木棍(或者尺子、螺丝刀等)的一端顶在运转的机械外壳上,另一端靠在自己的耳朵上,就可以更清楚地听到机械内部的异常杂音;间谍把铁块按在墙壁上,再将自己的耳朵贴在铁块上,就可以听到隔墙的谈话声.这些都是因为_________也能传声.
5.海豚能随驯兽员的哨声在水中表演节目;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音乐起舞;掌声会吓跑鱼塘中的鱼.这是因为__________.
6.通常人称月球上是一片“死寂的”空间,它的意思是“无声”,其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________________.
7.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A .空气
B .水
C .酒精
D .钢管
8.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说法是( )
A .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C .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也停止了
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9.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地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
10.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某超音速飞机的马赫数为2.6,那么它的飞行速度为多少m/s ?
11.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小明在家中听音响时,忽然想到课本上说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把声音传播到远处.“我怎么看不见?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他想了一会儿,起身找来一个碟子、一段铁丝和一勺洗衣粉,用它们做了一个实验证明课本上的说法是正确的.假如你是小明,请写出你的实验过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作业布置】1、同步训练P21~P23 2、科学小制作:土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