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年纪月纪日

合集下载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天干地支组成了六十个计时序号,用于纪年、月、日、时的命名,被称为“干支纪年法”。

天干和地支的名称分别来源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个地支对应一个生肖,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二)别称和含义:天干的别称和含义分别是:甲为焉逢,象征草木破土而出,阳气被阴气所包裹;乙为端蒙,象征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丙为游兆,象征太阳炯炯如火,万物皆被照耀;丁为强梧,象征草木成长壮实,人也如丁;戊为徒维,象征大地上草木茂盛繁荣;己为祝犁,象征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庚为商横,象征秋收等待来春;辛为___,象征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壬为横艾,象征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癸为尚章,象征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地支的别称和含义分别是:子为困敦,象征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丑为赤奋若,象征寒气自屈曲;寅为摄提格,象征阳气欲出,阳气强劲而髌演于下;卯为单阏,象征万物冒地而出;辰为执___,象征万物舒伸而出;巳为大荒落,象征阳气毕布已矣;午为敦牂,象征阴阳交相愕而仵;未为协洽,象征日中则昃,阳向幽也;申为涒滩,象征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酉为作噩,象征万物成熟;戌为阉茂,象征万物灭尽;亥为大渊献,象征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三)纪年、月、日、时:纪年法中,每个干支代表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循环。

从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一甲子或一花甲子。

纪月法中,正月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

从___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纪日法中,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排列,六十日为一个干支的周期。

___法中,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分为十二个时辰。

本文介绍了三种计算干支日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公式计算,公式中包含世纪数、年份、月份和日期等参数,最终得到天干和地支。

文化常识 古代记录时间的方法

文化常识  古代记录时间的方法

文化常识古代记录时间的方法[源于课堂]《赤壁赋》和《登泰山记》中都有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包括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拿纪年来说,既有干支纪年,也有年号纪年,前者如“壬戌之秋”,后者如“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纪日有干支纪日,如“是月丁未”“七月既望”;纪时如“五鼓”。

[拓向课外]1.纪年法(1)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戊戌之类。

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而经六十年,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经久不乱,永无穷尽。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与妻书》)(2)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一般都要改元,称元年。

从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

(《促织》)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张衡传》)(3)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廉颇蔺相如列传》)(4)年号干支兼用法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梅花岭记》)2.纪月法(1)序数纪月法古代纪月,常用序数。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后来又按夏历把一年分为正月、二月、三月、四月等十二个月,并以此来纪月。

四月初五日辰刻。

(《三元里抗英》)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游褒禅山记》)(2)时节纪月法有时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

如“孟春(1月)”“孟冬(10月)”。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古诗十九首》)(3)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

荒村建子月(农历十一月),独树老夫家。

(《草堂即事》)3.纪日法(1)干支纪日法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石钟山记》)(2)序数纪日法初八日,始开靖海门及大南大东二城门。

(《三元里抗英》)(3)特定称谓纪日法①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关于天干地支的记时、记日、记月、纪年法

关于天干地支的记时、记日、记月、纪年法

关于天干地支的记时、记日、记月、纪年法记时法学习天干地支纪时法首先要知道,每天24小时中,每2个小时对应一时辰,共计十二时辰,这十二时辰各自由天干地支所组成,这就是天干地支纪时所使用的元素。

天干地支纪时法规定十二时辰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时辰,每天十二时辰与24小时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中华时辰对应西历小时每日子时 23:00时~ 00:59时每日丑时 01:00时~ 02:59时每日寅时 03:00时~ 04:59时每日卯时 05:00时~ 06:59时每日辰时 07:00时~ 08:59时每日巳时 09:00时~ 10:59时每日午时 11:00时~ 12:59时每日未时 13:00时~ 14:59时每日申时 15:00时~ 16:59时每日酉时 17:00时~ 18:59时每日戌时 19:00时~ 20:59时每日亥时 21:00时~ 22:59时从上表我们得知每天十二个时辰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接下来我们则需要推导出每一时辰的天干是什么,这样才算完成天干地支纪时。

“时”的天干由对照当天的“日干”来推求,推导时辰天干古人早已编成《五鼠遁》歌诀如下:甲己还加甲, 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

具体推算方法:如甲子日,天干是“甲”,按照歌诀“甲己还加甲”,那么这天从子时起,子时的天干就是甲,也就是甲子时,接下来就是乙丑时,丙寅时,丁卯时……如此排完十二个时辰即可;又如某日是癸卯日,其日干是“癸”,按照歌诀“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那么这天的子时配天干“壬”,也就是壬子时,癸丑时,甲寅时,乙卯时……循序排完十二个时辰便可。

总而言之,如果当天的天干是甲或己,则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时;该日天干是乙或庚的,则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时;天干为丙或辛的日子,则在子时配上戊,为戊子时;丁或壬为日干的,子时为庚子;戊或癸为日干的,子时为壬子。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

方法四
快速推算干支巧法
1:1900----2100年年干=年尾数—3。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己;2012年年干=2—3=9, 第9位天干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
2:1900----19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1。2000----20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5。例:1969年年支=69+1=70, 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那么1969年干支就 是己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至此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历——汉历(农历)所采用得干支纪年方法,与皇帝年号纪年一样以新年正月朔(元 旦)为开始。
5: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月支序数-2,自己推巧去吧,这样你可以排任何一天的四柱了哦。
方法五
类数轴推算法 表示方式:公元纪年A商N余数C (A-3)÷10=N1…C1,故第C1个天干为所求 (A-3)÷12=N2…C2,故第C2个地支为所求 示例一:求公元1975年的干支 (1975-3)÷10=190…2,故第2个天干“乙”为所求 (1975-3)÷12=164…4,故第4个地支“卯”为所求 则公元1975年的干支年是乙卯年。 示例二:求公元前5年的干支 公元前 (-5-3)÷10=-1…2,故第2个天干“丙”为所求
汉初沿袭秦朝正朔,其自家正朔确立于武帝时期。太初元年(104BC.),汉朝改用《太初历》,使用建寅 为正,即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同年,武帝创立年号制度,为突出皇帝之尊,以年号纪年替代帝王在位纪年,改变 了中国古代的纪年方式。年号制度行用后,前代“改正朔”之制自此变革,后世统治者极少改岁首或月首,新帝 登基,但改年号,遂成为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惯例。

干支纪法——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干支纪法——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纪法——纪年、纪⽉、纪⽇、纪时⼀、天⼲和地⽀天⼲:是中櫺国古代的⼀种计序的⽂字符号,共有10个,所以,也叫做“⼗天⼲”,或“⼗⼲”。

其天⼲中有5个阳⼲,5个阴⼲。

甲、⼄、丙、丁、戊、⼰、庚、⾟、壬、癸。

红体是阳⼲,阴⼲,有5个。

阳⼲,有5个,⿊体是阴⼲,地⽀:是中櫺国古代⽤来记录时⾠的符号,共有12个,所以,也叫做“⼗⼆地⽀”,或“⼗⼆⽀”。

地⽀其中6个阳⽀,6个阴⽀。

⼦、丑、寅、卯、⾠、巳、午、未、申、⾣、戌、亥。

阴⽀,有6个。

红体是阳⽀,阳⽀,有6个,⿊体是阴⽀,⼲⽀纪法(⼲⽀历)⼆、⼲⽀纪法(⼲⽀历)⼗⼆地⽀,以阳⼲配阳⽀,阴⼲配阴⽀,组合出60个“⼲⽀”。

⼗天⼲与计时⽤的⼗⼆地⽀,古⼈把计序⽤的⼗天⼲古⼈⽤60个⼲⽀纪年序、⽉序、⽇序、时序,故之“⼲⽀纪法”,或“⼲⽀历”,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农历。

因这60个⼲⽀为⼀个循环,所以称为⼀个⼲⽀周期。

具体详见下⾯表⼀和表⼆:表⼀:⼗天⼲与⼗⼆地⽀相配图--阳⼲配阳⽀,阴⼲配阴⽀(此图来源百度)表⼆:⼲⽀排序表1/甲⼦ 2/⼄丑 3/丙寅 4/丁卯 5/戊⾠ 6/⼰巳 7/庚午 8/⾟未 9/壬申 10/癸⾣11/甲戌 12/⼄亥 13/丙⼦ 14/丁丑 15/戊寅 16/⼰卯 17/庚⾠ 18/⾟巳 19/壬午 20/癸未21/甲申 22/⼄⾣ 23/丙戌 24/丁亥 25/戊⼦ 26/⼰丑 27/庚寅 28/⾟卯 29/壬⾠ 30/癸巳31/甲午 32/⼄未 33/丙申 34/丁⾣ 35/戊戌 36/⼰亥 37/庚⼦ 38/⾟櫺丑 39/壬寅 40/癸卯41/甲⾠ 42/⼄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 47/庚戌 48/⾟亥 49/壬⼦ 50/癸丑51/甲寅 52/⼄卯 53/丙⾠ 54/丁巳 55/戊午 56/⼰未 57/庚申 58/⾟⾣ 59/壬戌 60/癸亥1、⼲⽀纪年法年,俗称⼀个花甲⼦或⼀甲⼦。

花甲⼦或⼀甲⼦。

试论干支纪月、纪日、纪时

试论干支纪月、纪日、纪时

试论干支纪月、纪日、纪时作者:王全营来源:《决策探索》2020年第01期上一篇小文我们说了中国历史上的干支纪年,现在咱们接着这个话题聊一聊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

干支纪月首先是将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用以纪月,叫“月建”。

《汉语大词典》释“月建”曰:“指旧历每月所建之辰。

古代以北斗七星斗柄的运转作为定季节的标准,将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用以纪月,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称建子之月,类推。

十二月建丑、正月建寅、二月建卯,到十月建亥,如此周而复始。

”明郎瑛《七修类稿·月建》记:“正月节戌时北斗之杓指于寅位之初,雨水正月中气,斗杓戌时指寅位之中。

二月指卯,三月指辰,名曰月建,亦名斗建。

”知道十一月建子,以此类推:十二月建丑、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

如《史记·历书第三》载:十月为亥、十一月为子、十二月为丑、正月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五月为午、六月为未、七月为申、八月为酉、九月为戌。

《汉书·律历志第一上》所载月建与上文完全一样。

由此看来,“月建”最晚在西汉已经有了。

月建配以天干,就有了干支纪月。

上一篇文章我们说干支纪年有其规律,那么干支纪月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同样有,简单说还是60一循环,一年12个月,也就是5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有几句口诀便于记忆:“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寅月从庚起,丁壬壬寅顺行流。

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这一段话告诉你是从年份的天干寻月份的天干。

首先知道正月都是“寅”月,第一句“甲己之年丙作首”是说天干是“甲”和“己”的年份正月天干都是“丙”,配上地支“寅”,就是“丙寅月”。

如1994年是“甲午年”、1999年是“己卯年”,这两年的正月都是“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月”。

“乙庚之岁戊为头”,1995年是“乙亥年”、2000年是“庚辰年”,这两年的正月天干都是“戊”,配地支“寅”,就是“戊寅月”,二月是“己卯月”、三月是“庚辰月”。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天干有十个字,总称为“十天干”,次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字,总称为“十二地支”,次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六十对干支,天干经六个循环,地支经五个循环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

按照这样的顺序每年用一对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环,叫做“六十花甲子”。

这种纪年方法就叫做“干支纪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换算一、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4 5 6 7 8 9 10 1 2 3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

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

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

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

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天干地支之纪月法(一)农历月份的地支固定不变(如下表):月纪的起算时间一月寅月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从立春到惊蛰从惊蛰到清明从清明到立夏从立夏到芒种从芒种到小暑从小暑到立秋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戌月十月亥月十一月子月十二月丑月从立秋到白露从白露到寒露从寒露到立冬从立冬到大雪从大雪到小寒从小寒到立春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二月为丁卯;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二月为己卯;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又分为5阳干,5阴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总称为“十二地支",又分为6阳支,6阴支甲为天干之始,子为地支之始,天干在上,地支在下,甲子相合,乙丑相合,其余顺次相合,就叫“甲子”。

古代就是以甲子来纪年、纪月、纪日。

天干数为十,阴阳相合是五,地支数为十二,阴阳相合是六,天干周转六次,地支周转五次,合为六十甲子之数,故又称“六十甲子”.甲子周期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算法思想:甲子组合的规律是按干支原有的顺序,五个阳干与六个阳支相配,五个阴干与六个阴支配,结果便构成了六十个干支(或叫甲子)组合,为甲子一周 .观测上表可以发现,天干与地支的结合是顺序向下进行的,形成一个轮回,直到天干周转六次,地支周转五次.有了甲子周期表,用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就方便多了.1、年干支推算法:中国很早就用干支纪年,并且沿用至今。

有人把第一个甲子年定在公元前2696年,与公元相比较,公元4年的干支正是农历甲子年,因而将公元数减去3,再除以60(六十花甲子周期数),剩下的余数,可以用六十甲子表序数表查出公元该年的干支。

其公式为:(所求年数-3)/60 = 商。

余数(年干支序数)如果余数等于0,则干支序数加上60。

例如:求公元1983年的农历干支年纪:(1983-3)/60 = 30。

0,则 0+60 = 60(干支序数),查表为癸亥年。

2、月干支推算法: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

具体如下:一月为寅月:从立春到惊蛰二月为卯月:从惊蛰到清明三月为辰月:从清明到立夏四月为巳月:从立夏到芒种五月为午月:从芒种到小暑六月为未月:从小暑到立秋七月为申月:从立秋到白露八月为酉月:从白露到寒露九月为戌月:从寒露到立冬十月为亥月:从立冬到大雪十一月为子月:从大雪到小寒十二月为丑月:从小寒到立春年的天干为甲或已时,则正月的天干为丙;年的天干为乙或庚时,则正月的天干为戊;年的天干为丙或辛时,则正月的天干为庚;年的天干为丁或壬时,则正月的天干为壬;年的天干为戊或癸时,则正月的天干为甲。

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年月日时干支是中国传统历法中使用的一种时间计算方法,主要用于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干支是指天干和地支,共十干十二支,分别表示了不同的年、月、日、时。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1.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为基础,循环周期为60年。

根据甲子纪年表,可以得到甲子年为第一年,乙丑年为第二年,以此类推。

计算方法如下:-年份除以60,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地支为第12位。

-年份除以10,得到的余数对应天干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天干为第10位。

例如,2024年对应的是辛丑年,辛为第8位天干,丑为第2位地支。

2.干支纪月:干支纪月是以天干和地支纪法来计算月份,每年的月份循环周期为12个月。

计算方法如下:-以立春为分界点,立春前为腊月,立春后为正月。

-计算年份的天干位置,例如2024年是辛丑年,辛为第8位,丑为第2位。

-计算立春的干支纪年,例如2024年的立春是在2月3日,即辛丑年的干支纪年为庚寅年。

-计算干支纪月,以立春为始,依次按照干支顺序排列,例如辛丑年的立春前一月为庚子月。

3.干支纪日:干支纪日是根据天干和地支的顺序来编号和计算每一天。

计算方法如下:-天干序号除以十,得到的余数为干日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干日为第10位。

-地支序号除以十二,得到的余数为支日的序号,余数为0时对应支日为第12位。

例如,2024年1月1日对应的是庚子日,庚为第7位天干,子为第1位地支。

4.干支纪时:干支纪时是在一天24小时的基础上,根据天干和地支的顺序来计算每个时辰的干支。

-从早子时开始,依次按照天干地支的顺序对应到每个时辰。

-例如,早子时对应甲子时,早丑时对应乙丑时,以此类推,晚子时再次对应甲子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方法是以农历为基础,对应的公历日期可能会有所不同。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历法的变化和修正。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可以通过查询相关的农历工具或网站来获取具体的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

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

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

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

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

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

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

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

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

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

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

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

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编辑本段]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 2 3 4 5 6 7 8 9 10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编辑本段]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

天干地支对照表和天干地支计年、计月、计日法

天干地支对照表和天干地支计年、计月、计日法

天⼲地⽀对照表和天⼲地⽀计年、计⽉、计⽇法天⼲12345678910甲⼄丙丁戊⼰庚⾟壬癸地⽀123456789101112⼦丑寅卯⾠巳午未申⾣戌亥六⼗年甲⼦(⼲⽀表)12345678910甲⼦⼄丑丙寅丁卯戊⾠⼰巳庚午⾟未壬申癸⾣11121314151617181920甲戌⼄亥丙⼦丁丑戊寅⼰卯庚⾠⾟⼰壬午癸未21222324252627282930甲申⼄⾣丙戌丁亥戊⼦⼰丑庚寅⾟卯壬⾠癸巳31323334353637383940甲午⼄未丙申丁⾣戊戌⼰亥庚⼦⾟丑壬寅癸丑41424344454647484950甲⾠⼄巳丙午丁未戊申⼰⾣庚戌⾟亥壬⼦癸丑51525354555657585960甲寅⼄卯丙⾠丁巳戊午⼰未庚申⾟⾣壬戌癸亥天⼲地⽀表(1624年-2043年)甲⼦⼄丑丙寅丁卯戊⾠⼰巳庚午⾟未壬申癸⾣1624162516261627162816291630163116321633 1684168516861687168816891690169116921693 1744174517461747174817491750175117521753 1804180518061807180818091810181118121813 1864186518661867186818691870187118721873 1924192519261927192819291930193119321933 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甲戌⼄亥丙⼦丁丑戊寅⼰卯庚⾠⾟巳壬午癸未1874187518761877187818791880188118821883 1934193519361937193819391940194119421943 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甲申⼄⾣丙戌丁亥戊⼦⼰丑庚寅⾟卯壬⾠癸巳1884188518861887188818891890189118921893 1944194519461947194819491950195119521953 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甲午⼄未丙申丁⾣戊戌⼰亥庚⼦⾟丑壬寅癸卯1894189518961897189818991900190119021903 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甲⾠⼄巳丙午丁未戊申⼰⾣庚戌⾟亥壬⼦癸丑1904190519061907190819091910191119121913 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甲寅⼄卯丙⾠丁巳戊午⼰未庚申⾟⾣壬戌癸亥1914191519161917191819191920192119221923 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 2034203520362037203820392040204120422043⼗⼆⽣肖年查询详细⼗⼆⽣肖对照表123456789101112⼦⿏丑⽜寅虎卯兔⾠龙巳蛇午马未⽺申猴⾣鸡戌狗亥猪⼆⼗四⼩时和⼗⼆时⾠对照表⼦时丑时寅时卯时⾠时⼰时23:00-00:5901:00-02:5903:00-04:5905:00-06:5907:00-08:5909:00-10:59午时未时申时⾣时戊时亥时11:00-12:5913:00-14:5915:00-16:5917:00-18:5919:00-20:5921:00-22:59⼗⼆时⾠详解【⼦时】夜半,⼜名⼦夜、中夜:⼗⼆时⾠的第⼀个时⾠。

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

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

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

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

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任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干支纪年法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

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 (1989)又是农历己巳年。

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

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

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

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

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

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

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

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任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辛亥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干支纪年法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

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

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

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

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

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又分为5阳干,5阴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总称为“十二地支",又分为6阳支,6阴支甲为天干之始,子为地支之始,天干在上,地支在下,甲子相合,乙丑相合,其余顺次相合,就叫“甲子”。

古代就是以甲子来纪年、纪月、纪日。

天干数为十,阴阳相合是五,地支数为十二,阴阳相合是六,天干周转六次,地支周转五次,合为六十甲子之数,故又称“六十甲子”.甲子周期表: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算法思想:甲子组合的规律是按干支原有的顺序,五个阳干与六个阳支相配,五个阴干与六个阴支配,结果便构成了六十个干支(或叫甲子)组合,为甲子一周 .观测上表可以发现,天干与地支的结合是顺序向下进行的,形成一个轮回,直到天干周转六次,地支周转五次.有了甲子周期表,用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就方便多了.1、年干支推算法:中国很早就用干支纪年,并且沿用至今。

有人把第一个甲子年定在公元前2696年,与公元相比较,公元4年的干支正是农历甲子年,因而将公元数减去3,再除以60(六十花甲子周期数),剩下的余数,可以用六十甲子表序数表查出公元该年的干支。

其公式为:(所求年数-3)/60 = 商。

余数(年干支序数)如果余数等于0,则干支序数加上60。

例如:求公元1983年的农历干支年纪:(1983-3)/60 = 30。

0,则 0+60 = 60(干支序数),查表为癸亥年。

2、月干支推算法: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

具体如下:一月为寅月:从立春到惊蛰二月为卯月:从惊蛰到清明三月为辰月:从清明到立夏四月为巳月:从立夏到芒种五月为午月:从芒种到小暑六月为未月:从小暑到立秋七月为申月:从立秋到白露八月为酉月:从白露到寒露九月为戌月:从寒露到立冬十月为亥月:从立冬到大雪十一月为子月:从大雪到小寒十二月为丑月:从小寒到立春年的天干为甲或已时,则正月的天干为丙;年的天干为乙或庚时,则正月的天干为戊;年的天干为丙或辛时,则正月的天干为庚;年的天干为丁或壬时,则正月的天干为壬;年的天干为戊或癸时,则正月的天干为甲。

农历及农历干支纪年、纪月、计日、计时方法

农历及农历干支纪年、纪月、计日、计时方法

农历: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旧历,是东亚传统历法之一。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

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国家,仍使用农历来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因为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称为夏历。

夏历有个辅助部分——节气。

节气如果也算历法的话,就是完全的太阳历。

节气和地球在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的位置有关,和月球无关。

节气是从立春开始的,一个太阳年是两个立春之间的时间,约365.2422天。

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

夏历的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

平年十二个月;闰年十二个月普通月份加一个闰月,总共十三个月。

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

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计算决定。

平年全年354~355天,闰年全年383~384天。

由于每平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采用设置闰年(即十二个普通月份加上一个闰月)的方法使这几年的平均日数尽量的接近3 65.2422日。

由于1回归年为12.368个朔望月,368/1000=46/125,所以在一百二十五年中应设置四十六个闰年。

但因为这样设闰太过复杂,经推算,7/19最接近0.368。

故一般的,在19年里中设置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

人们因为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因而常把夏历称为“农历”,但二十四节气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而决定,应该属于太阳历部分。

因此把夏历称为阴历是不恰当的。

夏历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历法中,唯一既照顾到太阳历,又照顾到阴历的历法。

因此,有人说西方的历法比中国科学,这显然是错误的。

比如,公历中,一个“月”的概念首先就已经违背了“月”这个初始的概念。

中国古代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方法

中国古代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方法

中国古代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方法
中国古代的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的方法如下:
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是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组合来代表年份,每60年一个周期。

另外,还有君主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数来纪年,一般开国君主或篡位君主即位当年为元年,其他君主即位次年为元年。

自汉武帝开始,每个帝王登基,都为自己拟定一个富有一定寓意的年号,每个年号后再配上序数就成了一种纪年的形式。

公元纪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公元纪年。

纪月法:序数纪月法是用数字序列来记月。

而干支纪月法则是用干支来纪月,具体方法是在干支纪日的基础上推算出来。

纪日法:序数纪日法是用数字序列来记日。

干支纪日法则是用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来记录日期,例如《肴之战》中的“夏四月辛巳”指的就是农历四月十三日。

月相纪日法则是用月亮的圆缺来记录日期,如《前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指的是农历七月十六日。

纪时法:古代中国也有自己的计时方法,例如十六时辰制、十时辰制、百刻制、十二时辰制、以及随佛教传入的六十点法等。

其中,十二时辰制是最为常用的计时方法。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的方法都带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这些方法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劳,也体现了他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独特理解。

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简单计算方法

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简单计算方法

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简单计算方法干支纪年法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

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

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

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

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

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

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

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

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

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

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

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年、月、日、时之干支推算方法

年、月、日、时之干支推算方法

年、月、日、时之干支推算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中国古代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

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

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干支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33661—2017〈农历的编算和颁行〉》规定了干支纪年和生肖纪年起于正月初一0点。

一、年之干支计算法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组合,天干是十年一循环,因此,可以通过年份的个位来计算天干。

地支是十二年一循环,可以根据年份除以12所得余数来计算地支。

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周。

当年份为正数(公元后)时,可由下表计算其干支。

表2表3当年份为负数(公元前)时,将年份加一个数60n+1,此处n为自然数,从而得到一个正数,然后用这个正数来计算。

例如,公元前222年,即-222年,加上一个数,这个数可以为241(n=4,60n+1=241),-222+241=19,也就是说,公元前222年与公元19年的干支是相同的。

由前面所述的表格可计算得公元19年是己卯年,因此,公元前222年是己卯年。

二、月之干支计算法夏历是阴阳合历,是根据太阳、月亮及地球的运转规律制定的历法。

常年一年有12个月,有闰月时一年有13个月,其中有一个月没有中气,为闰月,闰月的干支沿用上一个月的。

比如,五月与闰五月,这两月只有一个中气---夏至,于是视为一个月,用同一干支。

因此,干支纪月,一年为固定的12个月。

曾经有人提出,干支采用节气来定月,立春到惊蛰为一月,惊蛰到清明为二月,清明到立夏为三月,如此类推。

但当时未被政府采纳。

这个建议解决了如何处理闰月的问题,但是,这样干支纪月与自然月会出现偏差,比如,甲子年的正月初八到二月初六这一段为丙寅月,这个怎么都觉得别扭。

干支纪年纪月纪日

干支纪年纪月纪日

干支纪年纪月纪日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

(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 ; 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

以此类推。

(如下表)十二生肖年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2(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

(如下表)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子丑寅卯辰巳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午未申酉戌亥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转换1. 天干的确认天干按公元纪年末尾数字确认。

公元前:0 为辛,1 为庚,2 为己,3 为戊,4 为丁,5 为丙,6 为乙,7 为甲,8 为癸,9 为壬。

公元后:0 为庚,1 为辛,2 为壬,3 为癸,4 为甲,5 为乙,6 为丙,7 为丁,8 为戊,9 为己。

2. 地支的推算地支可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

(公元后奇数公元纪年配偶数组,偶数公元纪年配奇数组。

公元前则相反。

)6除余3余3余3余3余3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子寅辰午申戌丑卯巳未奇数组: 偶数组:酉亥计算地支时,用 6 去除公元纪年去掉末尾数的数字(如:2009 年则用200)。

除以6 所得的余数就可得出地支。

但是,由于末尾数字的差异,所得地支也就不同。

如此可得出: 公元前: 末位数字是0, 1 的,余0 为第 5 个,余1 为第 6 个,余 2 为第 1 个,为第 2 个,余 4 为第 3 个,余 5 为第 4 个。

末位数字,3 的,余0 为第4个,余 1 为第 5 个,余 2 为第6个,为第1个,余4为是2第 2 个,余 5 为第 3 个。

末位数字是4, 5 的,余0 为第 3 个,余 1 为第 4 个,余 2 为第 5 个,为第 6 个,余 4 为第 1 个,余 5 为第 2 个。

庚日的计算方法

庚日的计算方法

庚日的计算方法庚日的计算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干支纪年、纪月、纪日方法。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以及庚日的计算方法。

1. 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纪年方法之一,其由天干和地支组合而来,六十年一轮回。

天干有十个,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者组合起来,六十年为一甲子,也称一干支纪年。

2. 干支纪月干支纪月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纪月方法,其由天干和地支组合而来,一年有 12 个月,每个月份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合起来表示。

例如,正月是由“甲”和“寅”组成,二月是由“乙”和“卯”组成,以此类推。

3. 干支纪日干支纪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由天干和地支组合而来,一天有 12 个时辰,每个时辰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合起来表示。

例如,子时是由“子”和“癸”组成,丑时是由“丑”和“乙”组成,以此类推。

4. 庚日的计算方法庚日是指天干为“庚”的那一天,也就是天干地支组合为“庚”的那一天。

要计算出庚日,需要先计算出干支纪年的干支,然后根据干支纪月和干支纪日的方法计算出庚日。

计算方法如下:(1) 根据干支纪年计算出干支纪月的干支例如,假设干支纪年是甲子年,我们需要计算出甲子年的干支纪月。

根据干支纪年的规则,六十年一轮回,而甲子年是六十年中的一个干支纪年。

因此,我们可以计算出甲子年的干支纪月是“庚午月”。

(2) 根据干支纪月计算出庚日根据干支纪日的规则,一年有 12 个月,每个月份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合起来表示。

因此,我们可以计算出庚日在干支纪月的哪个日子。

例如,庚日在庚午月的哪一天呢?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知,庚午月共有 30 天,而庚日在庚午月的哪一天,就是要在 30 天中找出那一天的天干是“庚”。

我们知道,每一天的天干都是由天干地支组合而来的,而庚日这一天的天干是由“庚”和“午”组成的,因此,庚日在庚午月的某一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支纪年纪月纪日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

(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

以此类推。

(如下表)十二生肖年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

(如下表)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子丑寅卯辰巳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午未申酉戌亥11-13:13-15:15-17:17-19:19-21:21-23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转换 1.天干的确认天干按公元纪年末尾数字确认。

公元前 :0为辛,1为庚,2为己,3为戊,4为丁,5为丙,6为乙,7为甲,8为癸,9为壬。

公元后:0为庚,1为辛,2为壬,3为癸,4为甲,5为乙,6为丙,7为丁,8为戊,9为己。

2.地支的推算地支可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

(公元后奇数公元纪年配偶数组,偶数公元纪年配奇数组。

公元前则相反。

)6除余3余3余3余3余3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子寅辰午申戌丑卯巳未奇数组: 偶数组:酉亥计算地支时,用6去除公元纪年去掉末尾数的数字(如:2009年则用200)。

除以6所得的余数就可得出地支。

但是,由于末尾数字的差异,所得地支也就不同。

如此可得出: 公元前: 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1个,为第2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4个。

末位数字,3的,余0为第4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6个,为第1个,余4为是2第2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5个,为第6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3个,余2为第4个,为第5个,余4为第6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2个,余2为余5为第6个。

公元后: 第3个,为第4个,余4为第5个,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3个,余3余3余3余3余3为第2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6个。

末位数字是2,3的,余0为第6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4个,为第3个,余4为第2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5个,为第4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1个,余2为第6个,为第5个,余4为第4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2个,余2为第1个,为第6个,余4为第5个,余5为第4个。

口诀:公元后:05-26-41-62-83,意为末位数字0或1的余0为第5个,末位数字2或3的余0为第6个,末位数字4或5的余0为第1个,末位数字6或7的余0为第2个,末位数字8或9的余0为第3个。

公元前:05-24-43-62-81,意思如上。

如此就可以推算出年份。

比如公元后2009年,天干9为己,再用200?6=33……2,公元后末尾为9又余2的是第一个,偶数组第一个是丑,算出地支。

组合起来为己丑年。

答案:2009年为己丑年。

速查干支农历纪月法自商代历法开始,将每年的第一个月的地支定为寅,称为“正月建寅”,以后各月按地支顺序类推。

正月天干的计算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

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即可。

例如:2006年为丙戌年,其正月为庚寅,二月为辛卯,三月为壬辰,余类推。

速查干支纪日法公式法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画了一个图,同时为了便于记住,我们作了四句打油诗,诗曰: 天干变化无定位,地支分布列四边; 天干顺推求个数,地支逆跳加十年。

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十个大干。

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十二地支。

这十二个地支分列在左手上,它的地位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诗的第二句说;“地支分布列四边”。

请你参看(图一) 在开始学习时,你不妨用笔把它写在自己的手上,用拇指指点着这十二个地支的部位,要熟悉到指着每个邮位时,即能说出它是哪一个地支。

天干的地位则没有固定。

它是随着地支而变动的。

请参阅(图二)。

打一个比喻,它好象是一个能转的齿轮套在地支的外边、十个天干好象十个齿一样,看图中箭头,旋转的方向和钟表一样,假若现在说“甲子”,你就要把“甲”字指在“子”的部位上, (在无名指的下节)按照这个“齿轮’所列的天干次序,一字一字地和手上的地支配上,那就是。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

假如你说“甲寅”,你就要把“甲”字指到食指下节的“寅”字,好象这个齿轮往前移动了,这时天干地支的配合便变成了:甲寅、乙卯、丙辰、丁巳……。

由于天干不像地支一样,在指头没有固定的地位,而是跟着地支而变化的,所以诗的第一句叫“天干变化无定位。

”但有一点要注意的,天干的单数(甲、丙、戊、庚、壬)一定要配上地支的单数(子、寅、辰、午、申、戌),天干的双数(乙、丁、己、辛、癸),一定要配上地支的单数(子、寅、辰、午、申、戌),天干的双数(乙、丁、己、辛、癸)。

一定要对上地支的双数(丑、卯、巳、未、酉(亥),在第二图把它们的单数和双数用不同字体区别开来,以便在练习时不致搞错。

现在把前面所举的例子一一乾隆“庚寅”年是乾隆的第几年,来作一次练习。

这里要有一个先决的条件,即我们要求得的干支纪年,都必须要先知道它们第一个年头的干支是什么才行。

乾隆的第一年的干支是“丙辰”,你就从图中先找到地支的“辰”字,(在食指的第二节)然后配上天干的“丙”字,即是乾隆的第一年丙辰。

这时第二图中的天干,有如齿轮的转动一样,把“丙”字转到“辰”字上,从这里作为起点“,”字算起,(请注意,后边谈到计算公元或者是计算每个人的实岁时,作为起点的数字应当是“,”而不是“l”)顺着图中的箭头往前推算就成为这样的情况: 数字:,,,,, 天干;丙丁戊己庚地支:辰巳午未申表现指上就是这样见(图三)。

这里还须插上几句话。

我们一般的习惯(要求得数目字,比如说要求得乾隆二十五年,都是先求得十数,然后再求个数。

用手推算,本来也可以先求十数,但是速度太慢,现在是先求个数,然后再求十数。

“,”至“,”的每一个数字,这天干因为正好是十个,所以每一个天干可以代表从并不是说它所代表的数字在任何地方都永远不变,但它却是相对不变的,比如说公元“,”年正好是“庚”年,于是天干和数字就这样套上了: ,,,,,,,,,, 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这个套上的数字和天干如果记住了,是有用的,比如“己”字永远就是公元后个数的“,”,今年是“79”年,就是“己未”,”,十年后是“89”年,就是“己巳”这是相对不变的。

十年前是“69”年,就是“己酉但是我们现在所求的是乾隆天干,他的天干第一年是“丙”,按照这个次序数字和“天干”套上之后,却变成这样了: ,,,,,,,,,,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在乾隆的年号来说,上列的天干所代表的数字也相对不变了。

诗的第三句说“天干顺推求个数”,就是说,你只要知道所求对象的第一年是什么干支,顺若次序就求得他的个数了,如上边的乾隆从“丙”年起推算到“庚”年,他的个数是“,”,以后只要逢着乾隆天干有“庚”字,即有个数“,”字。

现在我们再来看所举乾隆例子的图中,天干“庚”字,即数字的“,”字,是落脚在地支的“申”字(在小指的第一节)。

如果我们要问的是乾隆“庚申”年是他的第几年,那就不用往下再求了,它就是第“,”年,这是因为所问的地支“申”也已经找到了。

即天干的庚字正好落脚在地支的申字。

可是我们上面所要问的是乾隆“庚寅”年,而我们已经求得的只有它的个数”,” (天干的庚字),还须求得这个地支的“寅”字,也即是要求得他的“十”数。

这时就要用诗的第四句:“地支逆跳加十年”。

从哪跳起呢和如何跳呢,请你看看(图四)。

这里必须注意,单数和双数两种不同的字体,同时也要注意上边我们所说天干的单数和双数,千万不能对错了。

前面我们求得乾隆的“庚”字是数字的“,”字,现在要记住这个“庚”字和“,”字,好像这两字写在一个跳棋子上一样,把它们从它原来的落脚点“申”字(在小指的第一节)跳起。

所谓逆跳,就是往回跳,象跳棋一样,隔一字一跳,第一次要跳到“午”字(正中指上节),这个好像写有“庚”字和,字的跳棋子,把它的“庚”字与落脚点的“午”字配合起来,这时就叫“庚午’;因为每跳一次要加十年,和这个,字加在一起,就是十五年,也就是说乾隆的“庚午”年就是乾隆的十五年。

再往回跳就要跳到食指第二节的“辰”字,这时就是“庚辰”,再加十年呢,就是二十五年。

再往下跳,就跳到食指下节的“寅”字了,这时就是“庚寅”,再加十年呢,就是三十五年。

因为上面所提的落脚点“寅”字已经找到,我们的答案也就找到了,即乾隆的“庚寅”年是它的三十五年。

你如果还要往下跳就是:“庚子”即四十五年,“庚戌”即五十五年,“庚申”即六十五年。

可是这里就要提出注意了,乾隆只有六十年,并没有六十五年,所以我们在推算某一个皇帝的年号或某人的岁数时,既要知道他的第一年也还要了解他的最后一年,如果是超过了他最后一年,那就会搞错了,这是一般常识问题。

干支还有一个循环问题,六十年之后一循环,假如你是甲子年生,算为一岁,那么等到你六十一岁时又是甲子年了,在推算到有循环的干支时,只有靠其它条件来解决问题。

比如说一个画家是“甲子”年生,算为一岁,他画了一幅画题“甲子”年画,我们只能推算他是六十一岁时画,不能说他一岁所画的。

你在练习推算时,可以用你自己的出生年龄作为练习,其它推算古人的年龄,方法都是一样。

这个方法同样可以推算每一个I世纪的其一个干支是第几年,但首先要知道这一个世纪的头一年是什么干支。

公”就是“庚辰”或“庚申”,都是这三个来元后的干支是有一定的,第一年不是“庚子回转着。

如现在20世纪的第一年是“庚子”,即l900年,如果你要找“己丑”年是哪一年,就可按上述方法推算。

推算的结果是“49”,那么加上1900年就是1949年。

但在推算时应把它的第一年作为“,”字算起,不能作为“,”字算起。

还有因为六十年一个循环,在一百年之内有四十个干支是重复的,如1919年是“己未”,“己未”,如何区分前后两个干支,只有靠其它条件来解决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