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城区现状中小学校建设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主城区现状中小学校建设评估
[摘要]本文对重庆市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区的现状中小学教育设施进行梳理和分析,然后以《重庆市城乡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导则(试行)》为标准,对教育设施相关指标如中小学生千人指标、学校服务人口规模、办学规模、学校校均用地、生均用地面积进行评估,以发现现状中小学教育设施存在的问题,为规划管理者及时调整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小学;评估
1 概述
1.1规划评估背景
在《重庆市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98%的目标。
中小学校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物质承载,更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明发展程度。为了检测重庆市主城区中小学设施的建设控制情况,特开展本评估。
1.2中小学现状建设评估的目的及意义
中小学现状建设评估用重庆市现行标准校核中小学建设情况,发现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新形势提出对策建议,为规划管理者及时调整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1.3评估内容
评估内容是对主城区中小学的中小学生千人指标、服务人口规模、办学规模、中小学用地面积等情况是否符合《重庆市城乡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相关指标进行研究,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优化措施和建议。
1.4评估方法
中小学规划评估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4.1统计调研与数据收集
采用现场踏勘、问卷调查、动态监测等形式进行。充分利用市教委等部门的已有统计数据,保证数据的可比性与可靠性。
1.4.2定量评估
取得科学可靠的基础数据后就可以进一步进行评价分析和研究。将主城区中小学现状数据、规划数据、规划实施数据建立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取得较为量化的评价结果。
1.4.3定性评估
定性评价方法是依靠预测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以及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评价方法。运用此种方法可通过召开座谈会、访谈或向重庆市基础教育工作者发出征求意见函等多种形式,收集他们对重庆市中小学现状布局的初步意见,进而取得初步的评价结果。
2规划评估标准
2.1规划评估标准
规划技术指标的科学合理采用是中小学现状建设评估的关键环节,本次评估以《导则》中“教育设施规划布局与设置标准”中对中小学的设施配置标准为依据,对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中小学校进行评估。
2.2.1千人学生数和每个班级学生规模
各类学校的千人学生数采用如下标准:
2.2.2学校规模、服务半径及服务规模
服务人口规模、服务半径、生均用地指标、学校总用地面积等指标按照《导则》的规定,采用如下标准:
表城市建设用地区各类学校服务规模及用地
3 主城区中小学现状情况分析
3.1主城区中小学现状情况
重庆市主城区指渝中区、渝北区、江北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北碚区、巴南区九个行政区,主城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根据市教委提供的各区中小学资料,截止至2012年4月,主城区共有中小学676所,班级15101个班,在校生66.87万人,学校用地1464.99公顷。
表主城区现状中小学校汇总表
注:以上统计数据包含特殊教育学校,不包含中等职业学校或职业高中。
3.1现状中小学千人指标分析
3.1.1中小学在校人数统计
根据重庆市教委提供的资料,统计出重庆市主城九区各区中小学在校生和学生千人指标分别为如下表所示:
表主城各区中小学在校生数及千人指标统计
注:行政区人口为《重庆统计年鉴2011》中各区常住人口。
从以上分析表可以看出主城区小学在校生为33.75万人,小学千人指标为45‰;初中在校生数为21.44万人,初中千人指标为29‰;高中在校生数为11.68万人,高中千人指标为16‰。
表主城区现状中小学千人指标与《导则》比较
可以看出,主城区现状小学、中学千人指标均小于《导则》要求。
根据《重庆统计年鉴2011》和重庆市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重庆市1%人口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出生率自2001年以来总的变化呈抛物线形式,即由低升高后又慢慢降低。近五年出生率除2010年陡增外,总的趋势是呈下降趋势,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导致中小学生千人比例的降低。
另外,主城区城镇化率较高,非农人口比例高,人口出生率比全市低(如2010年全市出生率为19.10‰,而主城区出生率为10.09‰),主城区人口出生率明显低于全市出生率,导致主城区中小学千人比例低于全市比例。
再者,主城区老龄人口比例高于全市老龄人口比例也导致中小学千人指标降低。根据《重庆统计年鉴2011》,全市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6.29%,主城区这一比例为17.90%,并且这一数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正增长的发展趋势。
3.2服务人口规模及办学规模分析
3.2.1服务人口规模及办学规模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小学设置情况为每1.5万人常住人口拥有1所小学;小学班级规模平均为17班,每班平均学生数为41人。与《导则》确定的标准相比,现状小学规模偏小,没有达到18班的最小规模要求;每班学生规模偏小,没有达到45生的要求;小学服务人口规模符合《导则》要求。
初中设置情况为每3.1万人常住人口拥有1所初中;初中班级规模平均为17班,每班平均学生数为44人。与《导则》确定的标准相比,初中班级规模偏小,没有达到18班的最小规模要求;每班学生规模偏小,没有达到50生的要求;初中服务人口规模符合《导则》要求。
高中设置情况为每9.4万人常住人口拥有1所普通高中;高中班级规模平均为61班,每班平均学生数为57人。与《导则》确定的标准相比,服务人口规模、班级规模和每班学生人数均高于《导则》规定的上限值。
九年一贯制班级规模平均为26班,每班41人,班级规模及每班学生人数均小于《导则》要求。
完全中学班级规模平均为56班,每班51人,班级规模符合《导则》要求,每班学生规模略高于《导则》要求。
高中(高完中)为保证教育质量必须具备相应的规模,学校的办学规模较大,以导致服务人口规模超过《导则》要求。
3.3现状中小学用地面积分析
根据现状资料统计得出各类学校的校均用地、生均用地面积分别为:
小学:主城区平均每所小学用地面积为13005平方米,用地规模没有达到《导则》要求的最低值;生均用地为19平方米/生,略大于《导则》确定的生均用地指标。
初中:主城区平均每所初中用地规模为20085平方米,用地规模适中;生均用地为26平方米/生,大于《导则》确定的生均用地指标。
九年一贯制学校:主城区平均每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用地规模为24288平方米,用地规模没有达到《导则》要求的最低值;生均用地为23平方米/生;大于《导则》确定的生均用地指标。
高中:主城区平均每所高中用地规模为127415平方米,用地规模是《导则》确定的最大用地规模的2倍还多;生均用地为37平方米/生,符合《导则》确定的生均用地指标。
完全中学:主城区平均每所完全中学用地规模68449平方米,用地规模大于《导则》确定的用地指标;生均用地为24平方米/生,大于《导则》确定的生均用地指标。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主城区现状中小学五类学校中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生均用地面积均超出《导则》规定的生均用地标准,高中生均用地达到《导则》标准要求。
4 评估结论
通过前面几个章节对主城区现状中小学千人指标、服务人口规模、办学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