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课程设计ZDD-5B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作ZDD-6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作ZDD-6](https://img.taocdn.com/s3/m/dcfe736183d049649a6658d6.png)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传动方案拟定 (2)二、电动机的选择 (2)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4)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4)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4)六、轴的设计计算 (8)1、输出轴的设计计算----------72、输入轴的设计计算----------10七、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1)八、键联接的选择及计算 (12)九.联轴器的选择 (13)十. 润滑与密封 (13)十一.参考文献 (13)3、确定电动机转速:计算滚筒工作转速:n筒=60×1000V/πD=60×1000×2.0/3.14×320=119.42r/min按手册推荐(P90,表2-11-1)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器传动比范围I’a=3~6。
取V带传动比I’1=2~4,则总传动比理时范围为I’a=6~24。
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d=I’a×n筒n d=(6~24)×119.42=716.52~2866.08r/min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1000、和1500r/min。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相关手册查出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如下表)方案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电动机转速(r/min)电动机重量N功率因数同步转速满载转速1 Y100L2-4 3.0 1500 1430 38 2.22 Y 132S-6 3.0 1000 960 63 2.03 Y 132M-8 3.0 750 710 79 2.0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三种传支比方案。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2方案比较适合,则选n=1000r/min 。
截面C在水平面上弯矩为:M H=F AZ L/2=500.2×50=25N·m(4)绘制合弯矩图(如图d)M=(M V2+M H2)1/2=(9.12+252)1/2=26.6N·m (5)绘制扭矩图(如图e)转矩:T=9.55×(P2/n2)×106=48N·m (6)绘制当量弯矩图(如图f)转矩产生的扭剪文治武功力按脉动循环变化,取α=1,截面C处的当量弯矩:Me=[M2+(αT)2]1/2=[26.62+(1×48)2]1/2=99.6N·m(7)校核危险截面C的强度由式(6-3)σe=Me/0.1d33=99.6/0.1×413=14.5MPa< [σ-1]b=60MPa∴该轴强度足够。
东北大学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ZDL精编B
![东北大学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ZDL精编B](https://img.taocdn.com/s3/m/1c5a658f561252d381eb6e9c.png)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设计用于胶带运输机的机械传动装置 班 级: 姓 名:学 号:指导教师:成 绩:年 月 日目录1.设计任务书 (3)1.1设计题目. (3)1.2工作条件. (3)1.3技术数据. (3)2.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3)2.1电动机的选择. (3)2.2分配传动比. (4)2.3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 53.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6)3.1减速器以外的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 63.2减速器以内的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 74.轴的设计计算 (9)4.1初步确定轴的直径. (9)4.2轴的强度校核. (10)5.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其寿命验算. (11)5.1低速轴轴承. (11)5.2高速轴轴承. (12)6.键联接的选择和验算 (12)6.1减速器大齿轮与低速轴的键联接............. . 126.2小链轮与减速器低速轴轴伸的联接. (12)6.3联轴器与减速器高速轴轴伸的联接. (13)7.联轴器的选择 (13)8.减速器的润滑及密封形式选择. (13)参考文献 (14)1. 设计任务书1.1 设计题目设计用于胶带运输机的机械传动装置1.2 工作条件1.3 技术数据2.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2.1 电动机的选择2.1.1 选择电动机系列 按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自扇冷 式结构,电压 380V ,Y 系列。
2.1.2 选择电动机功率1) 传动滚筒所需有效功率:2) 传动装置总效率:按表 2-11-1 确定各部分效率如下 :弹性联轴器的效率 1 0.99一对滚动轴承的效率 2 0.99闭式齿轮传动的效率 3 0.97 (暂定精度为 8级)开式滚子链传动的效率 4 0.92传动滚筒的效率 6 0.96 传动装总效率3) 所需的电动机功率:查表 2-19-1, 可选 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Y112M-4 型,或选 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Y132M1-6型,额定功率均为 P 0 4.0kW ,均满足 P 0 P r2.1.3 确定电动机转速1) 传动滚筒轴工作转速:现以同步转速为 1500r/min 及 1000r/min 两种方案进行比 较,但总传动比较大。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东北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东北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ce88f35919e8b8f67c1cb9c4.png)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用于胶带运输机的机械传动装置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成型1104设计者:鞠英男学号:20110399指导教师:陈良玉目录1.设计任务书 (2)1.1.设计题目 (2)1.2.工作条件 (2)1.3.技术数据 (2)2.电动机的选择计算 (2)2.1.选择电动机系列 (2)2.2.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及转速 (2)2.3.选择电动机的型号 (3)3.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4)3.1.分配传动比 (4)3.2.各轴功率、转速和转矩的计算 (4)4.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6)4.1.减速器以外的传动零件(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6)4.2.减速器以的传动零件(齿轮)的设计计算 (7)5.轴的设计计算 (11)5.1.减速器高速轴的设计 (11)5.2.减速器低速轴的设计 (12)6.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其寿命计算 (15)6.1.减速器高速轴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其寿命计算 (15)6.2.减速器低速轴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其寿命计算 (16)7.键连接的选择和验算 (19)7.1.减速器大齿轮与低速轴的键连接 (19)7.2.小链轮与减速器低速轴轴伸的键连接 (19)7.3.联轴器与减速器高速轴轴伸的键连接 (19)8.联轴器的选择 (20)9.减速器的其他附件 (20)10.润滑和密封 (21)10.1.减速器齿轮传动润滑油的选择 (21)10.2.减速器轴承润滑方式和润滑剂的选择 (21)10.3.减速器密封装置的选择、通气器类型的选择 (21)11.整体装配 (21)12.参考文献 (23)1.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设计胶带传输机的传动装置1.2.工作条件1.3.技术数据2. 电动机的选择计算2.1. 选择电动机系列根据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应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自扇 冷式结构,电压380伏,Y 系列电动机2.2. 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及转速2.2.1. 卷筒所需有效功率kW FVp w 30.310005.122001000=⨯==P W =3.30kW2.2.2. 传动总效率根据表2-11-1确定各部分的效率:弹性联轴器效率 η1=0.99 一对滚动球轴承效率η2=0.98闭式圆柱齿轮的传动效率 η3=0.97(暂定8级) 开式链传动效率 η4=0.92 一对滑动轴承的效率η5=0.97运输滚筒的效率 η6=0.967901.096.097.092.097.098.099.026543221=⨯⨯⨯⨯⨯=⨯⨯⨯⨯⨯=ηηηηηηηη=0.7901 2.2.3. 所需电动机的功率kW 18.47901.030.3p p w r ===ηPr=4.18kW 按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自扇冷式 结构,电压380V ,Y 系列。
东北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东北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https://img.taocdn.com/s3/m/09cf31a40242a8956aece445.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牛头刨床机构方案分析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2012年月日目录1.题目说明 (2)2.内容要求与作法 (2)3.滑枕初始位置及行程H的确定方法 (2)4.机构的结构分析 (3)5.机构的运动分析 (3)5-1 所调用杆组子程序中虚参与实参对照表 (3)5-2 主程序、计算结果及运行图像 (4)6.机构的静力分析 (6)6-1杆组运动分析子程序函数及形参实值对照表 (6)6-2主程序、运行结果及运算图像 (7)7.飞轮转动惯量计算 (12)7-1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 (12)7-2飞轮转动惯量的程序及计算结果 (12)8.主要收获与建议 (15)9.参考文献 (15)1.题目说明(图a)所示为牛头刨床主机构的运动简图,已知,l=0.1m,l0=0.4m,l3=0.75m,l4=0.15m,l y=0.738m,l′3=0.375m,a=0.05m,b=,c=0.4m 1,d=0.1m。
只计构件3、5的质量,其余略去不计,m3=30kg,J s3=0.7kg·m2,m5=95kg。
工艺阻力Q如图所示,Q=9000N。
主轴1的转速为60r/min(顺时针方向),许用运转不均匀系数[δ]=。
2.内容要求与作法1.进行运动分析,绘制滑枕5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线图。
2.进行动态静力分析,绘制固定铰链处的反力矢端图金额平衡力矩Tb的线图。
3.以主轴为等效构件,计算飞轮的转动惯量。
上机前认真读懂所用子程序,自编主程序,初始位置取滑枕5的左极限位置。
3.滑枕初始位置及行程H的确定方法滑枕初始位置为左极限位置,此时构件1和构件3在O1O2左侧垂直;滑枕行程H由运动分析的结果得知。
滑枕的左极限位置为,右极限为,所以行程为;4.机构的结构分析5.机构的运动分析5-1杆组运动分析子程序函数及形参与真值对照表5-2主程序、运行结果、运行图像主程序/* Note:Your choice is C IDE */#include ”” /*图形库*/#include "" /*运动分析子程序*/#include "" /*绘图子程序*/main(){static double p[20][2],vp[20][2],ap[20][2],del;static double t[10],w[10],e[20],pdraw[370],vpdraw[370],apdraw[370];static int ic; /*定义静态变量*/double r13,r24,r45,r12;double pi,dr;double r2,vr2,ar2;int i; /*定义局部变量*/FILE *fp; /*定义文件指针变量*/ char *m[]={"p","vp","ap"};/*定义字符串,改变字符串会改变绘图结果的标注*/r13=;r24=;r45=;r12=;pi=*atan; /*求π*/dr=pi/ /*求弧度*/;t[6]=;w[6]=;e[6]=;w[1]=-2*pi;e[1]=;del=;p[2][1]=;p[2][2]=;p[1][1]=;p[1][2]=;p[9][1]=-100;p[9][2]=; /*变量赋值*/t[6]=*dr; /*变角度为弧度*/printf("\n The Kinematic Parameters of Point5\n");printf("No THETA1 S5 V5 A5\n");printf("\n deg m m/s m/s/s\n"); /*在屏幕上写表头*/if((fp=fopen("file1","w"))==NULL){printf("Can't open this file.\n");exit(0); /*建立并打开文件file1*/}fprintf(fp,"\n The Kinematic Parameters of Point5\n");fprintf(fp,"No THETA1 S5 V5 A5\n");fprintf(fp," deg m m/s m/s/s\n");/*在文件file1中写表头*/ic=(int)del);for(i=0;i<=ic;i++) /*建立循环,调用运动分析子程序*/ {t[1]=(-(pi-asin(r13/r12)))+(-i)*del*dr;bark(1,3,0,1,r13,,,t,w,e,p,vp,ap);rprk(1,2,3,3,2,,&r2,&vr2,&ar2,t,w,e,p,vp,ap);bark(2,4,0,3,r24,,,t,w,e,p,vp,ap);rrpk(-1,4,9,5,4,5,6,r45,&r2,&vr2,&ar2,t,w,e,p,vp,ap);/*r2,vr2,ar2在子程序中已定义为指针变量,所以其前面要加&符号*/printf("\n%2d%%%%",i+1,t[1]/dr,p[5][1],vp[5][1],ap[5][1]);/*把运算结果写屏幕上*/fprintf(fp,"\n%2d%%%%",i+1,t[1]/dr,p[5][1],vp[5][1],ap[5][1]);/*把运算结果写在文件中*/pdraw[i]=p[5][1];vpdraw[i]=vp[5][1];apdraw[i]=ap[5][1];/*将运算结果传给pdraw[i] 、vpdraw[i] 、apdraw[i]以备绘图用*/if((i%16)==0){getch();} /*屏幕满16行停顿*/ }fclose(fp); /*关闭文件*/ getch();draw1(del,pdraw,vpdraw,apdraw,ic,m); /*调用绘图程序*/} /*主程序结束*/运行结果The Kinematic Parameters of Point5No THETA1 S5 V5 A5deg m m/s m/s/s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运行图像图5-16.牛头刨床的静力分析6-1杆组运动分析子程序函数及形参实值对照表形式参数n1n2n3k r1r2gam t w e p vp ap 实值1301r13t w e p vp ap形式参数m n1n2k1k2r1r2vr2ar2t w e p vp ap 实值12332&r2&vr2&ar2t w e p vp ap形式参数n1n2n3k r1r2gam t w e p vp ap 实值2403r24t w e p vp ap8) 调用rrpf函数,求4、5点的反作用力。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zdd-5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zdd-5](https://img.taocdn.com/s3/m/6f2dc68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9.png)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zdd-5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2. 学会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图;3. 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及其特性。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知识,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2.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零件设计和绘图的技能;3.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节能环保。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设计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环保意识,使其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机械设计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和设计原则等,重点讲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机械零件设计:介绍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如轴、齿轮、轴承、联轴器等,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分析不同零件的设计要点和计算方法。
3. CAD软件应用: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图的能力,包括二维绘图和三维建模。
4. 机械设计材料:介绍常用机械设计材料,如钢、铸铁、铝等,分析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场合。
5.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讲解机械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安排:第一周: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及方法第二周:机械零件设计(轴、齿轮)第三周:机械零件设计(轴承、联轴器)第四周:CAD软件应用(二维绘图)第五周:CAD软件应用(三维建模)第六周:机械设计材料及实例分析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按照教学大纲逐步推进,确保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完整版)东北大学课程设计ZDD-5B
![(完整版)东北大学课程设计ZDD-5B](https://img.taocdn.com/s3/m/8285d5806c85ec3a86c2c547.png)
2)、滚筒转动所需要的有效功率Fv/1000=2.42 根据表2-11-1确定各部分的效率:V 带传动效率 η1 =0.95 一对滚动球轴承效率 η2 =0.99 闭式齿轮的传动效率 η3 =0.97 弹性联轴器效率 η4 =0.99 滑动轴承传动效率 η5 =0.97 传动滚筒效率 η6 =0.96 则总的传动总效率:η = η1×η2η2 ×η3×η4×η5×η6= 0.95×0.99×0.99×0.97×0.99×0.97×0.96 = 0.83263)、需要电动机的功率 2.91KWkw p p w r 91.28326.042.2===η 电机的转速 131.3r/min3.13132.02.26060n =⨯⨯==ππD v w (r/min) 现以同步转速为Y100L2-4型(1500r/min )及Y132S2-6型(1000r/min )两种方案比较,传动比96.103.131144001===w n n i31.73.13196002===w n n i ; 由表2-19-1查得电动机数据,比较两种方案,为使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决定选 用方案2 ,选电动机Y132S —6型 ,额定功率3.0 kw, 同步转速1000r/min,满载转速960r/min 。
同时,由表2-19-1和2-19-2查得电动机堵载转矩/额定转矩为2.2,中心高H=132mm ,外伸轴段直径与长度分别为D=38mm ,E=80mm 。
三、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总传动比31.70==wn n i ;由表2-11-1得,V 带传动的i12= 2.5,则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i23=i/i12=7.31/2.5=2.92此分配的传动比只是初步的,实际的要在传动零件的和尺寸确定后才能确定。
并且允许有±(3-5%)的误差。
东北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东北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dbb065b4daa58da1114a46.png)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班级:班姓名:学号:完成时间:一、课程设计目的1.在实验机上设计实现机器指令及对应的微指令(微程序)并验证,从而进一步掌握微程序设计控制器的基本方法并了解指令系统与硬件结构的对应关系;2.通过控制器的微程序设计,综合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核心知识并进一步建立整机系统的概念;3.培养综合实践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针对COP2000实验仪,从详细了解该模型机的指令/微指令系统入手,以实现乘法和除法运算功能为应用目标,在COP2000的集成开发环境下,设计全新的指令系统并编写对应的微程序;之后编写实现乘法和除法的程序进行设计的验证。
三、课程设计使用的设备(环境)1.硬件●COP2000实验仪●PC机2.软件●COP2000仿真软件四、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步骤)1.详细了解并掌握COP 2000模型机的微程序控制器原理,通过综合实验来实现该模型机指令系统的特点:①总体概述:COP2000模型机包括了一个标准CPU所具备所有部件,这些部件包括:运算器ALU、累加器A、工作寄存器W、左移门L、直通门D、右移门R、寄存器组R0-R3、程序计数器PC、地址寄存器MAR、堆栈寄存器ST、中断向量寄存器IA、输入端口IN、输出端口寄存器OUT、程序存储器EM、指令寄存器IR、微程序计数器uPC、微程序存储器uM,以及中断控制电路、跳转控制电路。
其中运算器和中断控制电路以及跳转控制电路用CPLD来实现,其它电路都是用离散的数字电路组成。
微程序控制部分也可以用组合逻辑控制来代替。
模型机为8位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都为8位,模型机的指令码为8位,根据指令类型的不同,可以有0到2个操作数。
指令码的最低两位用来选择R0-R3寄存器,在微程序控制方式中,用指令码做为微地址来寻址微程序存储器,找到执行该指令的微程序。
而在组合逻辑控制方式中,按时序用指令码产生相应的控制位。
在本模型机中,一条指令最多分四个状态周期,一个状态周期为一个时钟脉冲,每个状态周期产生不同的控制逻辑,实现模型机的各种功能。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东北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东北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9292236426fff705cd170a60.png)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用于胶带运输机的机械传动装置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成型1104设计者:鞠英男学号:指导教师:陈良玉目录1.设计任务书 (2).设计题目 (2).工作条件 (2).技术数据 (2)2.电动机的选择计算 (2).选择电动机系列 (2).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及转速 (2).选择电动机的型号 (3)3.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4).分配传动比 (4).各轴功率、转速和转矩的计算 (4)4.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6).减速器以外的传动零件(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6).减速器以内的传动零件(齿轮)的设计计算 (7)5.轴的设计计算 (11).减速器高速轴的设计 (11).减速器低速轴的设计 (12)6.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其寿命计算 (15).减速器高速轴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其寿命计算 (15).减速器低速轴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其寿命计算 (16)7.键连接的选择和验算 (19).减速器大齿轮与低速轴的键连接 (19).小链轮与减速器低速轴轴伸的键连接 (19).联轴器与减速器高速轴轴伸的键连接 (19)8.联轴器的选择 (20)9.减速器的其他附件 (20)10.润滑和密封 (21).减速器齿轮传动润滑油的选择 (21).减速器轴承润滑方式和润滑剂的选择 (21).减速器密封装置的选择、通气器类型的选择 (21)11.整体装配 (21)12.参考文献 (23)1. 设计任务书1.1. 设计题目设计胶带传输机的传动装置1.2. 工作条件工作年限工作班制工作环境 载荷性质 生产批量102多灰尘稍有波动小批 1.3. 技术数据题号 滚筒圆周力F(N) 带速v (m/s) 滚筒直径D (mm) 滚筒长度L (mm) ZDL2200280 5002. 电动机的选择计算2.1. 选择电动机系列根据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应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自扇冷式结构,电压380伏,Y 系列电动机2.2. 选择电动机的功率及转速2.2.1. 卷筒所需有效功率kW FVp w 30.310005.122001000=⨯==P W =2.2.2. 传动总效率根据表2-11-1确定各部分的效率:弹性联轴器效率 η1= 一对滚动球轴承效率 η2=闭式圆柱齿轮的传动效率 η3=(暂定8级) 开式链传动效率 η4= 一对滑动轴承的效率 η5= 运输滚筒的效率 η6=7901.096.097.092.097.098.099.026543221=⨯⨯⨯⨯⨯=⨯⨯⨯⨯⨯=ηηηηηηη η= 2.2.3. 所需电动机的功率 kW 18.47901.030.3p p w r ===η Pr= 按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自扇冷式结构,电压380V ,Y 系列。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zl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zl](https://img.taocdn.com/s3/m/8266b158b52acfc789ebc9fc.png)
目录1 设计任务书 (2)1.1 题目名称设计胶带输送机的传动装置 (2)1.2 工作条件 (2)1.3 技术数据 (2)2 电动机的选择计算 (2)2.1 选择电动机系列 (2)2.2 滚筒转动所需要的有效功率 (3)2.3 确定电动机的转速 (3)3 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 (3)3.1 分配传动比 (3)3.1.1 总传动比 (3)3.1.2 各级传动比的分配 (4)3.2 各轴功率、转速和转矩的计算 (4)3.2.1 Ⅰ轴(高速轴) (4)3.2.2 Ⅱ轴(中间轴) (4)3.2.3 Ⅲ轴(低速轴) (4)3.2.4 Ⅳ轴(传动轴) (4)3.2.5 Ⅴ轴(卷筒轴) (5)3.3 开式齿轮的设计 (5)3.3.1 材料选择 (5)3.3.2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确定模数 (5)3.3.3 齿轮强度校核 (6)3.3.4 齿轮主要几何参数 (8)4 闭式齿轮设计 (8)4.1 减速器高速级齿轮的设计计算 (8)4.1.1 材料选择 (8)4.1.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确定中心距 (9)4.1.3 验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10)4.1.4 验算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 12 -4.1.5 齿轮主要几何参数...................................................................................................... - 13 - 4.2 减速器低速级齿轮的设计计算 .............................................................................. - 13 -4.2.1 材料选择 ........................................................................................................................ - 13 -4.2.2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确定中心距 .......................................................................... - 14 -4.2.3 验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 15 -4.2.4 验算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 17 -4.2.5 齿轮主要几何参数...................................................................................................... - 18 -5 轴的设计计算................................................................................................................... - 18 - 5.1 高速轴的设计计算..................................................................................................... - 18 - 5.2 中间轴的设计计算..................................................................................................... - 19 -5.3 低速轴的设计计算..................................................................................................... - 19 -6 低速轴的强度校核.......................................................................................................... - 21 -6.1 绘制低速轴的力学模型 ................................................................................................. - 21 -6.2 求支反力............................................................................................................................. - 21 -6.3 作弯矩、转矩图 ............................................................................................................... - 23 -6.1.4 作计算弯矩Mca图...................................................................................................... - 24 -6.1.5 校核该轴的强度........................................................................................................... - 24 -6.6 精确校核轴的疲劳强度 ................................................................................................. - 24 -7 低速轴轴承的选择及其寿命验算 .............................................................................. - 27 -7.1 确定轴承的承载能力...................................................................................................... - 27 -7.2 计算轴承的径向支反力 ................................................................................................. - 27 -7.3 作弯矩图............................................................................................................................. - 27 -7.4 计算派生轴向力S............................................................................................................ - 27 -7.5求轴承轴向载荷 ................................................................................................................ - 28 -7.6 计算轴承的当量动载荷P.............................................................................................. - 28 -8 键联接的选择和验算..................................................................................................... - 29 - 8.1 低速轴上键的选择与验算 ....................................................................................... - 29 -8.1.1 齿轮处............................................................................................................................. - 29 -8.1.2 联轴器处 ........................................................................................................................ - 29 - 8.2 中间轴上键的选择与验算 ....................................................................................... - 29 -8.3 高速轴上键的选择与验算 ....................................................................................... - 29 -9 联轴器的选择................................................................................................................... - 30 - 9.1 低速轴轴端处.............................................................................................................. - 30 -9.2 高速轴轴端处.............................................................................................................. - 30 -10 减速器的润滑及密封形式选择................................................................................. - 30 -11 参考文献.......................................................................................................................... - 33 - 1 设计任务书1.1 题目名称设计胶带输送机的传动装置1.2 工作条件技术数据1.32.1 选择电动机系列根据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应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式结构,电压380伏,Y 系列。
东北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东北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70f374453610661ed9f4a8.png)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班级:09计算机04班姓名:学号:完成时间:2012年1月4日星期三一、课程设计目的1.在实验机上设计实现机器指令及对应的微指令(微程序)并验证,从而进一步掌握微程序设计控制器的基本方法并了解指令系统与硬件结构的对应关系;2.通过控制器的微程序设计,综合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核心知识并进一步建立整机系统的概念;3.培养综合实践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针对COP2000实验仪,从详细了解该模型机的指令/微指令系统入手,以实现乘法和除法运算功能为应用目标,在COP2000的集成开发环境下,设计全新的指令系统并编写对应的微程序;之后编写实现乘法和除法的程序进行设计的验证。
三、课程设计使用的设备(环境)1.硬件●COP2000实验仪●PC机2.软件●COP2000仿真软件四、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步骤)1.详细了解并掌握COP 2000模型机的微程序控制器原理,通过综合实验来实现①总体概述COP2000模型机包括了一个标准CPU所具备所有部件,这些部件包括:运算器ALU、累加器A、工作寄存器W、左移门L、直通门D、右移门R、寄存器组R0-R3、程序计数器PC、地址寄存器MAR、堆栈寄存器ST、中断向量寄存器IA、输入端口IN、输出端口寄存器OUT、程序存储器EM、指令寄存器IR、微程序计数器uPC、微程序存储器uM,以及中断控制电路、跳转控制电路。
其中运算器和中断控制电路以及跳转控制电路用CPLD来实现,其它电路都是用离散的数字电路组成。
微程序控制部分也可以用组合逻辑控制来代替。
模型机为8位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都为8位,但其工作原理与16位机相同。
相比而言8位机实验减少了烦琐的连线,但其原理却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吸收。
模型机的指令码为8位,根据指令类型的不同,可以有0到2个操作数。
指令码的最低两位用来选择R0-R3寄存器,在微程序控制方式中,用指令码做为微地址来寻址微程序存储器,找到执行该指令的微程序。
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书
![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cef738583d049649b6658fb.png)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硬件电路部分>自动化工程系 单片机实验室I nt e rn al Us e On l y 2009-1-3目 录一、实验教学设备二、数字温度计设计 三、数字电压表设计 四、数字钟设计 五、智能IC 卡接口设计 六、简易数字频率计设计 七、四相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八、模拟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九、数控直流电压源设计I nt e rn al Us e On l y 2009-1-3一、 实验教学设备DJ-52EH 单片机综合开发实验仪⒈系统组成: ·硬件:⑴单片机系统扩展:单片机仿真接口(仿真器外接),用户CPU (AT89S52),64K 程序存储器,64K 数据存储器,开放式4*6键盘电路,开放式6位动态数码管显示电路,配有串口或USB 通信方式,出厂配置为串口。
⑵输入/ 输出:128*64 LCD 图文电路(或字符式1602 LCD ),16*16 LED 点阵电路,开关逻辑电平输入/ 输出电路,8MHZ 时钟与分频,单脉冲发生器,ISP 在线下载接口,PWM 电路、射极跟随器。
⑶常用接口芯片:8250、8251、8253、8255、8279、0809、0832、74LS273、74LS244、RS232/485、看门狗MAX813L 等;⑷控制对象:小型直流电机、步进电机、温度、压力、继电器、电子音响喇叭、IC 卡读写等;⑸新型实用接口电路:数字温度18B20、串行DA (TL5615)、串行AD (TL549)、I 2C 日历钟(PCF8563)、红外线遥控收发、USB2.0总线接口isp1581、CAN 总线控制器SJA1000、CAN 总线收发器TJA1050T 、网络芯片RTL8019AS 等。
·软件:系统配置Win98/2000/xp 等操作平台的单片机仿真调试软件,支持汇编、C51语言编译、调试;单片机在线下载软件等。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ZL
![东北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ZL](https://img.taocdn.com/s3/m/7ddc0b7502d276a201292ee6.png)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3)二、电动机的选择计算 (4)三、传动比的分配: (5)四、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6)五、闭式齿轮传动设计: (8)(一)高速级齿轮的设计: (8)( 1 )材料的选择: (8)( 2 )按齿面接触强度确定中心距并确定有关参数和几何尺寸 (9)( 3 ) 验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11)( 4 ) 验算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12)( 5 )齿轮主要几何参数 (13)(二)低速级齿轮的设计: (14)( 1 ) 材料的选择: (14)( 2 ) 按齿面接触强度确定中心距并确定有关参数和几何尺寸 (15)( 3 )验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16)( 4 ) 验算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18)( 5 )齿轮主要几何参数 (19)六、开式齿轮的设计 (20)( 1 )选择材料 (20)( 2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确定模数 (20)( 3 ) 齿轮主要几何参数 (23)七、轴的设计及计算及联轴器的选择 (23)(一)初步确定轴的直径 (23)( 1 )高速轴的设计 (23)( 2 ) 中间轴的设计 (24)( 3 ) 低速轴的设计 (24)(二)低速轴的强度校核 (252)( 1 )有关参数及支点反力.。
.....。
.....。
..。
.。
..。
..。
....。
..252 (三)高速轴的强度校核. (307)(四)中间轴的强度校核 (317)八.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寿命验算 (328)(一)初选滚动轴承的型号 (328)(二)轴承寿命验算 (328)( 1 ) 低速轴轴承寿命验算 (328)( 2 ) 中间轴的轴承寿命验算 (349)( 3 )高速轴的轴承寿命验算 (30)九.键联接和联轴器的选择和校核 (30)(一)键的选择 (30)( 1 )高速轴上键的选择 (30)( 2 ) 中间轴上键的选择 (30)( 3 ) 低速轴上键的选择 (30)(二)键的校核 (30)( 1 )齿轮处的键 (30)( 2 )外伸出的键 (31)十. 减速器的润滑,密封形式和联轴器的选择 (351)十一.参考文献 (31)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设计胶带输送机的传动装置2 。
长春大学课程设计纸B5(说明书写法)
![长春大学课程设计纸B5(说明书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87891cf18583d0496459b8.png)
┊┊┊┊┊┊┊┊┊┊┊┊┊装┊┊┊┊┊订┊┊┊┊┊线┊┊┊┊┊┊┊┊┊┊┊┊┊说明书的写作格式:说明书不少于5000字汉,B5手写。
封面:采用统一下发的封面。
目录:单独编页,不占正文页码。
正文:一、选题的目的及依据(说明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重介绍自己的设想以及选题的学术和实际应用价值)-----另起页,该一级标题居中写,内容首行空两个字二、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简单说明即可)----另起页,该一级标题居中写1. 发展现状-----该二级标题顶格写,内容首行空两个字2. 存在的问题-----该二级标题顶格写,内容首行空两个字三、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写出自己的设计方法和手段。
包括方案确定、造型设计、材料选择、制作方法及过程。
注意这是本说明书的重点部分,要详述)---另起页,该一级标题居中写1. 方案确定-----该二级标题顶格写,内容首行空两个字2. 造型设计-----该二级标题顶格写,内容首行空两个字(1)形态设计-----该三级标题空两个字,内容也首行空两个字(2)色彩设计-----该三级标题空两个字,内容也首行空两个字3. 材料选择-----该二级标题顶格写,内容首行空两个字4. 制作方法及过程-----该二级标题顶格写,内容首行空两个字四、设计总结(概括说明本设计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特色,有何创新,性能达到何种水平,特别是对设计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重点指出并加以分析研究。
是技术总结不是谈感想)----另起页,该一级标题居中写,内容首行空两个字五、参考文献----另起页,该一级标题居中写,内容首行空两个字注意:1.图表格式:┊┊┊┊┊┊┊┊┊┊┊┊┊装┊┊┊┊┊订┊┊┊┊┊线┊┊┊┊┊┊┊┊┊┊┊┊┊表:要有表号和表名。
说明书中第一个表为表1,第二个为表2,以此类推。
(位于表的上方)。
例如:图:要有图号和图名,说明书中第一个图为图1(位于图的下方)。
例如:图1 ×××2. 参考文献写法:(1)专著格式:作者.书名.版本(版本为第一版时可省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引用内容所在的页码例如:[1] 王继成. 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120~125[2] 李佩禹,王本孝.小家电维修技巧.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年3月.151~152(2)期刊格式:作者.论文篇名.刊物名,出版年,卷(期)号:论文在刊物中的页码例如:[1]王名.数控机床造型设计与研究.中华科教周刊,2006,4(1):52~56。
东北大学课程设计ZDDB
![东北大学课程设计ZDDB](https://img.taocdn.com/s3/m/0d58c72bd4d8d15abf234e00.png)
一对滚动球轴承效率 η2 = 闭式齿轮的传动效率 η3 = 弹性联轴器效率 η4 = 滑动轴承传动效率 η5 = 传动滚筒效率 η6 = 则总的传动总效率:η = η1×η2η2 ×η3×η4×η5×η6 = ×××××× =3)、需要电动机的功率kw p p w r 91.28326.042.2===η 电机的转速 min3.13132.02.26060n =⨯⨯==ππD v w (r/min) 现以同步转速为Y100L2-4型(1500r/min )及Y132S2-6型(1000r/min )两种方案比较,传动比96.103.131144001===w n n i 31.73.13196002===w n n i ; 由表2-19-1查得电动机数据,比较两种方案,为使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决定选 用方案2 ,选电动机Y132S —6型 ,额定功率 kw, 同步转速1000r/min,满载转速960r/min 。
同时,由表2-19-1和2-19-2查得电动机堵载转矩/额定转矩为,中心高H=132mm ,外伸轴段直径与长度分别为D=38mm ,E=80mm 。
三、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总传动比31.70==wn n i ;由表2-11-1得,V 带传 动的i 12= ,则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 i 23=i/i 12==此分配的传动比只是初步的,实际的要在传动 零件的和尺寸确定后才能确定。
并且允许有±(3-5%)的误差。
(二)各轴功率、转速和转矩的计算0轴:(电动机轴)p1=pr=n1=960r/minT1=*p1/n1=**1000/960=1轴:(减速器高速轴)P2=p1*η12= *=N2=n1/i12=960/=384r/minT2=*p2/n2=**1000/384=2轴:(减速器低速轴)P3=p2*η23=**=N3=n2/i23=384/=minT3=**1000/=3轴:(即传动滚筒轴)N4=n3/i34=1=minP4=p3*η34=**=T4=**1000/=将以上计算结果汇总于下表,以供机械零件设计计算时查用。
东北大学过程控制系统课设
![东北大学过程控制系统课设](https://img.taocdn.com/s3/m/c9869cd952ea551811a68775.png)
东北大学过程控制系统课设(总2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炉温的单闭环控制系统设计作者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学院名称:专业名称:东北大学2016年12月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炉温的单闭环控制系统设计摘要炉温控制系统是工业控制中比较典型的控制系统,但是温度系统惯性大、滞后现象严重,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给控制过程带来很大难题。
因此,针对每个不同的系统需要单独研究一种最佳的控制方案,以达到系统稳定、调节时间短且超调量小的性能指标。
本次课程设计是以电烤箱为控制对象,利用PID控制算法实现电烤箱的恒温控制。
通过组态王软件编写PID控制程序以及实际调节PID参数,深刻理解控制系统的构建与调试以及PID各项参数的意义。
本次设计是基于组态王的软件平台进行的,借此熟悉组态软件的使用。
关键词:电烤箱温度控制系统,组态王,PID整定,温度曲线目录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错误!未指定书签。
摘要.............................................................................................................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章绪论................................................................................................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zdd5c课程设计
![zdd5c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0e9319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e.png)
zdd5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zdd5c课程中涉及的学科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2.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相关知识点,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了解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对相关领域产生兴趣。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作探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表达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学科学习保持积极的态度,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课程目标,实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教材第一章:基础理论- 1.1 知识点一:概念与定义- 1.2 知识点二:基本原理及其运用- 1.3 知识点三:学科发展历程及其意义2. 教材第二章:实践应用- 2.1 知识点一:实际案例分析- 2.2 知识点二:实际操作演示- 2.3 知识点三: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3. 教材第三章:拓展提高- 3.1 知识点一:学科前沿动态- 3.2 知识点二:创新能力培养- 3.3 知识点三:跨学科综合应用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学习教材第一章,重点掌握基础理论;第二周:学习教材第二章,通过实践应用加深理解;第三周:学习教材第三章,进行拓展提高,培养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设计胶带输送机的传动装置2)工作条件:3)技术数据二、电动机的选择计算1)、选择电动机系列根据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应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式结构,电压380伏,Y系列电动机2)、滚筒转动所需要的有效功率Fv/1000=2.42 根据表2-11-1确定各部分的效率:V带传动效率η 1 =0.95一对滚动球轴承效率 η2 =0.99 闭式齿轮的传动效率 η3 =0.97 弹性联轴器效率 η4 =0.99 滑动轴承传动效率 η5 =0.97 传动滚筒效率 η 6 =0.96 则总的传动总效率:η = η1×η2η2 ×η3×η4×η5×η6= 0.95×0.99×0.99×0.97×0.99×0.97×0.96 = 0.83263)、需要电动机的功率 2.91KW电机的转速 131.3r/min3.13132.02.26060n =⨯⨯==ππD v w (r/min) 现以同步转速为Y100L2-4型(1500r/min )及Y132S2-6型(1000r/min )两种方案比较,传动比96.103.131144001===w n n i 31.73.13196002===w n n i ; 由表2-19-1查得电动机数据,比较两种方案,为使传动装置结构紧凑,决定选 用方案2 ,选电动机Y132S —6型 ,额定功率3.0 kw, 同步转速1000r/min,满载转速960r/min 。
同时,由表2-19-1和2-19-2查得电动机堵载转矩/额定转矩为2.2,中心高H=132mm ,外伸轴段直径与长度分别为D=38mm ,E=80mm 。
三、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动力参数计算总传动比31.70==wn n i ;由表2-11-1得,V 带传 动的i 12= 2.5,则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 i 23=i/i 12=7.31/2.5=2.92此分配的传动比只是初步的,实际的要在传动 零件的和尺寸确定后才能确定。
并且允许有 (3-5%)的误差。
(二) 各轴功率、转速和转矩的计算0轴:(电动机轴)p 1=p r =2.88kwn1=960r/min T1=9.55*p1/n1=9.55*2.88*1000/960=28.65Nm1轴:(减速器高速轴)P2=p1*η12= 2.88*0.95=2.736kwN2=n1/i12=960/2.5=384r/minT2=9.55*p2/n2=9.55*2.736*1000/384=68.04Nm2轴:(减速器低速轴)P3=p2*η23=2.736*0.99*0.97=2.627kwN3=n2/i23=384/4.02=95.5r/minT3=9.55*2.6278*1000/95.5=262.7Nm3轴:(即传动滚筒轴)N4=n3/i34=95.5/1=95.5r/minP4=p3*η34=2.627*0.99*0.99=2.57kwT4=9.55*2.57*1000/95.5=257.47Nm将以上计算结果汇总于下表,以供机械零件设计计算时查用。
各轴运动及动力参数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1.选择V带的型号因为小轮的转速是960r/min,班制是2年,载荷变动小,由课本表10-3查得,取Ka=1.2;Pc=Ka.P1 =1.2*2.88=3.514kw 查课本表10-5和课本图10-8,可得选用A型号带,d d1min=75mm;由课本表10-5,取标准直径即d d1=100mm2.验算带速V=3.14* d d1 *n1 /60*1000=5.024;满足5m/s <= V<=25-30m/s;3.确定大带轮的标准直径:D d2=n1/n2*d d1*(1)=960/384*100*(1-0.02)=245mm;查课本表10-5,取其标准值250mm4.确定中心距a 和带长:V带的中心距过长会使结构不紧凑,会减低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初定中心距=(0.7-2.0)( d d1 +d d2)=245700 mm取350mm相应的带基准长度:=2* +3.14/2 *(d d1 +d d1)+(d d2–d d1)2/4* =1265.57 mm;查表10-2可得,取=1250mm;由放过来求实际的中心距a,a = +(–)/2 =342.5mm(取343mm)5.验算小轮包角,由式*得=符合要求;6.计算带的根数;Z = Pc /( +)*Ka*KL查表10-7可得, =1.0kw, =0.13kw查表10-6计算可得,Ka =0.926,查表10-2,KL = 0.93代入得,z =3.456/((0.1 3+1.0)*0.926*0.93)=3.55;取4根;7.计算作用在轴上的载荷FR 和初拉力 F0FR =2*F0 *z *sin(/2)= 2* 148.68 *4*sin (154.94/2) =1161.1N且F0为单根带的初拉力,F0 = 500* Pc/(v*z) *(2.5/Ka -1 ) +qv2 =148.68N(查表可得,q =0.10kg/m)验算带的实际传动比,i 实 =d d2/d d2 =250/100 =2.5.减速器内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选择材料:小齿轮:40Cr钢调质处理齿面硬度 250-280HBS 大齿轮:zg310-57钢正火处理齿面硬度162-185HBS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N查图11-14,Z N1=1.0 Z N2=1.08(允许一定点蚀)由式11-15,Z X1=Z X2=1.0 , 取S Hmin =1.0 由图11-13b ,得1lim H σ= 690MPa ;2lim H σ=440MPa ;由11-24式计算许用接触应力因[][]12H H σσ<,故取[][]22/2.475mm N H H ==σσ 2) 按齿面接触强度确定中心距 小轮转矩T 1=68044N ·mm初取1.12=t t Z K ε,由表11-5得MPa Z E .9.188= 减速传动, 2.92==i u ;取4.0=a φ 由图11-7可得,H Z =2.5; 由式11-17计算中心距a取中心距a=132mm 。
估算模数m n =(0.007 0.02)a=0.924—2.64mm,取标准模数m n =2mm 。
小齿轮齿数:()()33.6712.9221322121=+⨯⨯=+=u m a z n大齿轮齿数:z 2=uz 1=98.322.9233.67=⨯;取z 1=34,z 2=98; 实际传动比 2.88349812实===z z i 传动比误差%5%1.37%1002.922.882.92%100理实理<=⨯-=⨯-=∆i i i i ,齿轮分度圆直径: 圆周速度s m n d v /1.371063846810604311=⨯⨯⨯=⨯=ππ由表11-6,取齿轮精度为8级. (3) 验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按电机驱动,载荷稍有波动,由表11-3,取K A =1.25 由图11-2(a),按8级精度和s m vz /0.46100/4337.1100/1=⨯=, 得K v =1.04。
齿宽mm a b a 52.81324.0=⨯==φ。
由图11-3(a),按b/d 1=0.78,考虑轴的刚度较大和 齿轮相对轴承为非对称布置,得K β=1.07。
由表11-4,得K α=1.1 载荷系数35.11.170.104.125.1=⨯⨯⨯==αβK K K K K v A齿顶圆直径由图11-6可得,78.0=εZ 由式11-16,计算齿面接触应力 故安全。
(4) 验算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按Z 1=34,Z 2=98, 由图11-10得Y 1Fa =2.50,Y 2Fa =2.20 由图11-11得Y 1Sa =1.65,Y 2Sa =1.80。
由图11-12得Y β=0.703。
由图11-16(b ),得MPa F 2901lim =σ,MPa F 1522lim =σ 由图11-17,得Y 1N =1.0,Y 2N =1.0由式11-18,m n =2mm<5mm,故Y 1X =Y 2X =1.0。
取Y ST =2.0,S m in F =1.4 由式5-31计算许用弯曲应力[]MPa Y Y SYX N F ST F F 2170.10.14.1215222min2lim 2=⨯⨯⨯==σσ, 由式11-21计算齿根弯曲应力:(5) 齿轮主要几何参数 z 1=34, z 2=98, u=2.92, m n =2 mm, β0=0, d 1=68 mm, d 2=196 mm, h a1 = h a2 =2mm,d a1=72mm, d a2=200 mm d f1=63mm, d f2=191 mm, a=132mm齿宽b 2 = b 1 =52.8mm, b 1=b 2+(5~10)=60mm五、轴的设计计算(一) 高速轴的设计,联轴器的选择 1.初步估定减速器高速轴外伸段轴径由表2-11-2,mm n P A d 02.25384736.213033=⨯=≥,受键槽影响加 大%5取d=28mm(二) 低速轴的设计计算 1.mm n P A d 26.42384627.2140330=⨯=≥,受键槽影响加 ,轴径加大5%, ,取d=45mm。
因为是小批生产,故轴外伸段采用圆柱形。
初取联轴器HL4,公称转矩Tn=1.5 ⨯665.38 =998.87 N ·mTc=KT=1250N ·m>T C =998.87 N ·m 满足要求取轴伸长d=822. 选择联轴器拟选用弹性联轴器(GB5014-85)名义转矩T=9550×np =262.7Nm 计算转矩为 T C =KT=1.5×262.7=394.05N ·m从表2.5-1可查得,HL3满足T N > T c[n]=5000r/min>n=95.5r/min;由表查得,L=82mm;a. 垂直面支反力 六、轴的强度校核1.低速轴校核:作用在齿轮上的圆周力N d T F t 53.6532243== 径向力 N t F F t r 965.8020an 653.532tan =︒⨯=⋅=α 轴向力 N F F t 0tan a ==βb. 水平面支反力0=∑B M 得,0=∑Z ,N R F R Az r Bz 95.486=-= C 点 ,垂直面内弯矩图C 点右 m N L R M Bz Cz ⋅==29.66'2C 点左, m N L R M Az Cz ⋅==29.661a. 合成弯矩图C 点右,m N M M CZ Cy C ⋅=M +=80.68’2 C 点左,m N M M M Cz CyC ⋅=+=80.682 (3)作转矩T 图 (4) 作当量弯矩图该轴单向工作,转矩产生的弯曲应力按脉动循环应力考虑,取α=0.6C 点左边C 点右边D 点(5) 校核轴的强度按当量转矩计算轴的直径:(轴的材料选择45号调质钢,查表13-1可得)由以上分析可见,C 点弯矩值最大,而D 点轴径最小,所以该轴危险断面是C 点和D 点所在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