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形成--夏商西周春秋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形成——夏商西周春秋时期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贫富分化和阶级的产生,社会文明也在大踏步前进:比较成熟的文字业已形成;尊王、大一统思想等观念文化的创建活动十分活跃;随着国家机器的建立,以礼乐制、宗法制、分封制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文化迅速地形成;社会风俗文化也应运而生。这些影响了中国社会文化面貌数千年之久,流风余韵至今犹存的巨大文化建树,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第一节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
一饮食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先民不仅开辟了比原始时代更多的饮食来源,更多的饮食器具和烹饪方法,而且给饮食生活注入“礼”的内容:“夫礼之初,始诸饮食”,1“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2这就奠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基调。
㈠食料当时的食物结构,包括粮食、肉类、蔬菜、水果、饮料,粗具了后世所有的各大门类。
由原始先民培育成的稷、黍、梁、麦、稻和麻类作物,扩大了种植范围,是这一时期南北方人们的主要食物。其中稷有耐旱、生长期短等特点,是黄河流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武王克商,“乃命南官忽振鹿台之钱,散钜桥之粟”。3说明商代以粟为主要的粮食储备。《诗·周颂·良耜》云:“荼蓼朽之,黍稷茂之。”可见当时人已知沤施绿肥了。《诗·大雅·生民》有“恒之糜芑,是任是负”。糜,深色小米,芑,淡色小米,可知稷的品种也增多了。商周以
1《礼记·礼运》。
2《周礼·春官·大宗伯》。
3 杨育彬:《郑州商城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下同),第22页。
来,人们把稷与社联称,作为国家的象征。《白虎通义·社稷》云:“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由此也见稷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黍也是当时黄河流域种植最为普遍的作物,但比粟更贵重。商代卜辞中有很多商王命属下“种黍”、“省黍”、求神佑黍的记载。《诗经》中常将黍、稷联称。如《王风·黍离》云:“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小雅·信南山》:“黍稷彧彧”,《小雅·甫田》“黍稷嶷嶷”等。其时黍还出现了新品种:“诞降嘉种,维秬(音jù)维秠(音pī)”。秬是深色黍,秠为双穗黍。
麦在甲骨文和《诗经》中也常出现。甲骨文称小麦为“来”。《诗·周颂·思文》中有“贻我来麰,帝命率育”,就是指小麦和大麦而言,可知麦也是当时主要的农作物。
稻在原始时代的大溪文化、良渚文化时代已在南方种植了,而且籼稻、粳稻品种齐全。进入夏代,中原地区也开始种稻。郑州商城白家庄遗址发现有稻壳遗存,1《诗·小雅·白华》云:“滮(音biāo)池北流,浸彼稻田”。《唐风·鸨羽》云:“王事靡盬(音gǔ),不能艺稻梁”,以“稻梁”代表农业,说明稻在当时北方农业中已与梁(优质稷)并列了。
此外,人们继续种植麻类作物,并取麻籽以作食物。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渔猎养殖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重要地位。当时肉食的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鹿、野猪、野牛、羚羊、狐狸、刺猬、野兔、獾、青鱼、河蚌、蜗牛等。甲骨文反映商周统治者在大型狩猎中捕获的动物,有象、兕(音sì)、虎、豹、嫠、犀牛、熊罴、麝、糜、鹿、獐、貉等。作为家畜驯养的动物,则主要是猪、狗、鸡、牛、羊等。但总的来看,肉食的获得比粮食更困难,只有统治者才能经常吃到肉食,春秋鲁庄公十年(前684),齐伐鲁,曹刿欲请见庄公,陈破敌之策,其乡人曰:“肉食者谋,又何间焉!”
1 同上。
人们以“肉食者”来代表统治者,反映了当时肉食在农业区已不可多得。而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已经兴起,人们当以畜肉作为主要的食物。
野生的蔬菜瓜果是人类最早获得的食物。原始先民在栽培作物的同时,也发明了蔬菜的栽培技术。这一时期,见于记载的蔬菜品种有韭、蒜1、瓜、葫芦2、荼、荠3、葵4、薇5、蒲、莲6、荇7、卷耳8。此外,见于史载的还有芹、藻、茆(音mǎo)、蘩、苹等。
水果品种,《夏小正》记有“正月,……梅杏柂桃则华。”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有桃仁、郁李仁、枣核等遗迹。《诗经·卫风·木瓜》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是当时有瓜、桃、李的明证。《诗·小雅·常棣》所颂的常棣,就是棣,“子如樱桃可食”。《诗·召南·甘棠》所诵的甘棠,朱熹《集传》说它是杜梨,白者为棠,赤者为杜。《诗经》所诵的水果,还有山楂、葡萄、枣等。9
㈡食法夏商以后,先民的饮食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见于文献记载的烹饪技法,除燔、炙、炮、煮、蒸以外,还有烙、爆、脍、烧、炖、熬、溜、煨、渍、脯、胹(音ér)、醢、腊、醓、齑、羹等。有些名目的实际操作可能雷同,如烧和燔。有些只是火候、时间、器具的差别,如溜和蒸;煮与煨、炖、熬等;有些操作细节,限于史料已搞不清楚了。但至迟到西周,烹饪技术已有很大的提高却是有史可证。《礼记·内则》记述了周代“八珍”的食谱。
1《夏小正》云:正月“圃有见韭”十有二月,“纳卵蒜”。
2《诗·豳风·七月》云:“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壶即葫芦。
3《诗·邶风·谷风》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荼是苦菜,荠是荠菜。
4《诗·豳风·七月》云:“七月亨葵及菽”。葵即葵菜。
5《诗·小雅·采薇》云:“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薇是豌豆苗。
6《诗·陈风·泽陂》云:“彼泽之陂,有蒲与蕑”。蒲是蒲草,其心柔嫩可食。蕑即莲,其子、藕可食。
7《诗·周南·关睢》云:“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荇是一种水生蔬菜。
8《诗·周南·卷耳》云:“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卷耳又叫苍耳,即今木耳。
9 见《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萸……八月剥枣”。郁即山楂,萸即葡萄。
即淳熬(稻米肉酱盖浇饭);淳母(黍米肉酱盖浇饭);炮豚(烧烤炖乳猪或羊羔);捣珍(脍肉扒);渍(酒香牛肉);熬(烘肉脯);糁(三鲜烙饭);肝(音liáo,烤网油包狗肝)。1炮豚的制作,包括宰杀、净腔、酿肚、炮烧、挂糊、油炸、切件、慢炖等八道工序。学者认为,八珍概括了夏、商、周以来的烹饪经验,反映了当时烹饪的最高水平。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调味品,有人工酿造的醯(醋)、酱、饴(用麦芽或淀粉发酵加温制成的甜味品)、酒、梅、枣、栗、盐、蜜、花椒等。饮料主要有水、浆、酒三大类。《周礼·天官·膳夫》云:“饮用六清”,“六清”是浆水或不同品种的酒。
㈢食器与礼制这一时期的饮食器具仍以陶器为主。考古发现的食器主要有首见于龙山文化的黑陶和白陶。类似器物在河北藁城台西、河南安阳殷墟、辉县琉璃阁、山东济南大辛庄等地都有发现。瓷器在商代就出现了,考古发现的器物有尊、豆、碗、盆、盂、罐、瓮等,它用高岭土作坯,经1100℃—1200℃高温烧成,釉彩有黄绿、淡黄、灰绿、浅褐等色,吸水率小,扣之有清脆悦耳的声音。
青铜器产生于夏代,盛行于商、周、春秋,是贵族阶级的食具。它最初模仿陶器的形制、品种。夏代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食器有斝(音jiǎ)、爵、盉(音hé)、鼎、觚等,数量较少。周以后发展较快,炊煮器有鼎、甗(音yán)、镬、鬲。盛食器有簠(音fǔ)、簋、敦、豆、笾。酒器有爵、斝、觚、盉、觥、卤、壶、彝等。
鼎多圆腹双耳三足,是煮肉食用的。《尔雅·释器》谓鼎绝大的叫鼐,圆弇(音yǎn)上谓之鼒,附耳外谓之釴(音yì)。出土商代的“司母戊”大鼎,重875公斤。它不仅是所见先秦饮食器具的极品,也是当时饮食礼制的重要标志。鬲与鼎相似,其区别是空足(袋足),即足部空心与腹相连。簋的用途像碗。一般侈口、圆腹、圈足,有的足下有方或圆的座。同类食具还有盨(音xǚ)、簠.。甗是蒸器,
1 参陶文台:《中国烹饪史略》,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第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