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能力训练(王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九)其他关系复句、文段
条件复句、假设复句、目的复句都有主次。概括时要保主 舍次。
例如:下列哪些句子可以保主舍次? 1. 不把这件事忘掉,走不出感情的误区。 2. 如果所谓集体、法人的利益总是“重如山”,个人利益总是“轻如毛”, 那么消费者永远改变不了被损害的地位。 3. 回去把你们的粮食、钱财、土地老老实实分给老百姓,要不然绝饶不了你 们。 4. 你再怎么哀求,也难以打动那些人的铁石心肠。 5. 他们宁可吃观音土、啃树皮,也不愿意离开土屋。 6. 你要么别去说,要么就彻底说个明白。
2. 因果关系表现为由浅入深、由现象向本质、由形象到抽象的 过程,原因是主要的,结果是次要的,概括时就要抓住原因来 概括。
例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 分析:“眼里常含着泪水”是具体的神态,而“我对着土地爱 得深沉”是本质的原因,是概括。“眼里常含着泪水”是形象 的,而“爱得深沉”是抽象的,因此应该概括为:我对这土地 爱得深沉。
(三)并列关系复句、文段的概括 1. 各要素之间形式上是并列关系,根据写作目的,在内容上也没 有轻重主次之分。概括时采用“累加法”。 例如:他不故意地冷淡谁,也不肯绕着弯子去巴结人。概括为: 他不故意冷淡和绕着弯子巴结人。
2. 并列关系各要素之间形式上是并列关系,在内容上却有轻重 主次之分。 这种并列文段常运用反衬、烘托、比兴等表现手法。根据 写作目的(文章中心)分析各要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概括时保 主舍次,一是采用“摘录法”(直接将能概括主要内容的部分 摘取出来);二是采用“置换法”(对于有指示代词或人称代 词的地方,在摘录的原句上修改)。 例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这里是以比兴的手法点明“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概括这组句子时直接摘录“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可。
分析:首先采用摘录法找出能概括文段的关键句子是:“这座 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接着分析到这句话里有代词,采用 置换法,把代词所指代的内容置换过来,再用压缩法把递进复 句压缩为单句,最后得出概括结果为:赵州桥坚固、美观。
(七)总分关系概括
一般说来,找到总说或总结的句子,也就找到了概括的句 子。概括时可摘录总说、总结句子,或变总分句为单句。 例如: 在爱情中有两种坚贞不渝:一种是由于我们不断地在我们 的爱人那里发现可爱的新特点;一种则不过是由于我们想获得 一种坚贞不渝的名声。 概括为:爱情中有两种坚贞不渝。 注意:1、总分关系“总”的部分有的是完全概括,有的是 不完全概括。对于完全概括的总说部分,摘录即可,不完全概 括的总说部分,则要补充完整。2、如果“总”的部分综合概 括力度不强,就要进一步进行综合、概括。3、总说或总结部 分有主次之分,要对其进行保主舍次。
分析:第①句运用转折关系,重点要体现“粗拙”,第②句具体 说明“粗拙”;②③句又是转折关系,根据转折关系,重心在第 ③句。层层转折后,这段话的重心就是第③句,而第③句概括和 具体表达相结合,丢掉具体表达的内容,保留概括表达内容“那 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采用置换法再把代词“那”置换为“阿 长买来的《山海经》”最后这段的内容概括为:阿长买来的《山 海经》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
3. 阅读下面文段,找出能概括文段内容的关键句并概括文段。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 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 只是一个拱形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 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 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 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 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 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 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 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这段话的内容概括为:巨型青椒、特大黄瓜、高产优质稻谷都 是种子经过太空之路后变得神奇无比。
例2:
“美啊,是距离造就了你。彼岸,灯火阑珊。”
“美啊,是距离造就了你”是概括表达,“彼岸,灯火 阑珊”是具体形象表达,概括时舍弃具体形象表达,保 留概括表达即可。
例3: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 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 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这句话概括为: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 足。这句话中的“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 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 大而无当”是打比方和举例子,概括时含蓄的(有修辞 的句子)和具体形象的、侧面的、反面的句子都要舍弃。
(五)因果复句的概括
1. 因果关系的复句、文段的主次关系只是现象和现象之间“引起 和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重在“果”,原因是次要的,结 果是主要的,概括时抓住结果来概括即可。 例如:因为这草都枯萎了,所以踩在脚下更感到柔软。 分析:“草都枯萎了”这种现象引起了“踩在脚下更感到 柔软”这种现象。这是现象与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 系。遵循保主舍次原则概括为:草踩在脚下更感到柔软。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 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是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写景目的:抒情。 “景”是次要的,“情”是主要的。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 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 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深刻印象。 先抑后扬的目的是“扬”,因而“扬”是主要的,“抑”是手段,是次要的。 (6)正面(直接)描写与侧面(间接)描写 (7)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 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被铺垫的对象是主要的。
第3、4句是从反面回答的,概括时丢掉。接下来 只对第1、2句进行分解、归纳、综合:“点、线、 面”,“ 庞大的六和塔”归类为“桥的周围环境中 的几何图形”。“ 相衬托、呼应引申”和“处理 好„„关系”,可归类为“巧妙、和谐配合”。最后 把分解的几个方面综合概括为: 桥作为直线如果能与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形式巧妙、 和谐配合,就是美的。
(四)转折复句的概括 一般情况,转折复句前面分句提出某种事实或情况,后面分 句转而述说与前面分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即后面分句才是说话 人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句子、文段采用转折关系,一般是为了 突出强调转折连词后的内容。即是说转折关系的句子、句群、文 段,重心在转折的后面,概括时抓住重心,遵循“保主舍次”原 则,采用摘录法或置换法即可。
南京长江大桥远看也是一道直线,直线美不美?②直 线是否更符合新的审美观?③不宜笼统地提问,不能笼统 地答复,艺术形式处理中,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④为了画长江大桥,我曾爬上南京狮子山,就是想寻找 与桥身的直线相衬托、呼应、引申的点、线、面!⑤为了 画钱塘江大桥,我曾两次爬到六和塔背后的山坡上,但 总处理不好那庞大的六和塔与长长的桥的关系,因而构 不成画面。⑥虽然滨江多垂柳,满山开桃花,但脂粉颜 色哪能左右结构之美呢!⑦成昆路上,直线桥多,列车不 断地过桥、进洞,出洞、过桥,几乎是桥连洞,洞连桥。 ⑧每过环形的山谷,前瞻后顾,许多桥的直线时时划断 陡坡,有时显得险而美,有时却险而不美,美与险并不 是一回事。
2. 非概括性语言的特点: 具体的、形象的、含蓄的、侧面的、反面的。
例1:
下面一段话,划横线的是概括性语言,即是概括表达。 你见过一个能炒一盘菜的巨型青椒吗?你尝过长1米、重1500克的特大 黄瓜吗?你听说过一亩地能产一吨的优质稻谷吗?这些农作物并非神话而 是事实,它们的种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经过太空之路后变得神奇无 比。
概括能力训练
一、概括的概念
1. 从认识的角度说,概括就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一类事 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 2. 从思维的角度说,概括就是从分析到综合,从具体到抽象; 3. 从表达的角度说,概括就是从含蓄到直白,从间接到直接, 以简驭繁、化繁为简的语言运用过程。
二、概括的分类
1. 初级概括:指对具体事物、事情进行分析、整理、分类、 综合并初步归类。即在感知和表象水平上概括。如归纳段意或归 纳主要内容。
(十)认清主次材料
分清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一要分辨材料对写作目的的表现力度;二要认 清次要材料的类型和表达目的。对次要材料的类型和表达目的认识清楚了, 自然就能更好地分辨出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 1. 次要材料的类型(两类) (1)对表现写作目的力度较弱的材料 (2)为主要材料服务的材料(或引出主要材料,为主要材料作必要的交代、 补充,或增强主要材料的表象力度。) 2. 次要材料的表达作用 对主要材料有烘托、衬托、对比、类比等作用。 3. 次要材料未达到表现作用常使用的表现手法有: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托物言志、托物起兴、侧面烘托 、对比、反衬、 先抑后扬、虚实相生、用典等
3. 有一类并列关系的复句、文段并列对举,形成对比反衬, 分 两类:一类是强调两个方面,采用“累加法”;另一类正反两 方面并列,但强调有所侧重,有主次之分。 例如:①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 ②历史不是简单的发展,而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发展。 第①句并列对举是为了强调“真理是时间的孩子”。第②句 并列对举是强调“历史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发展”,概括时抓住 强调重点即可。
4. 辨明表现手法中的主次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 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征,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 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可以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物”是次要的,“志”(感情、思想)是主要的。 (2)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 比一起使用。衬托有正面、反面两个角度 景物描写等是次要的,人物性格、心情和事件意义是主要的。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 较。 作用:鲜明地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①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 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②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 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③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 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 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五、概括的几类方法
(一)正反面表达的文段 一般丢掉反面表达,抓住正面意思提炼即可。 例如: 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丢掉“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的反面表达,保留“读书要 前后贯通,了解大意”也就完成了概括。
(二)记叙类文章
对记叙类文章(记叙文、新闻、通讯、叙事散文、小说、 戏剧等)进行概括时,概括语句一般用主要人物作主语。是被 动句要改为主动句;是感叹句、反问句要改为陈述句;是双重 否定句要改为肯定句;是含蓄的要变为直白的。
(六)递进关系复句、文段的概括方法
对递进复句和递进关系文段进行概括,要考虑递进的不同 类型。“一般递进”类型一般没有主次之分,采用压缩法,变 递进复句为并列复句或单句的形式;“衬托递进”类型有主次 之分,要保主舍次。
例如: 1. 观众席里坐满了人,而且连靠墙的两边通道上都站满了人。 采用压缩法概括为:观众席里和两边通道上都是人。 2. 这热的天气,大人尚且受不了,何况是小孩子? 采用保主舍次法概括为:这热的天气,小孩子受不了。
2. 高级概括:指把事物、事情进一步归纳、综合到本质的概 括。即根据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进行的概括。
三、概括所需要的基础
1. “舍象”,即舍弃现象,保留本质,再综合进行概括; 2. 转化,透过现象找本质,将现象转化为本质; 3. 保主舍次。
四、概括性语言和非概括性语言
1. 概括性语言的特点: 综合的、抽象的、直白的、正面的;
3. 有的因果关系的句子、文段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紧 密地结合在一起,不能在原因和结果中取舍。概括时采取压 缩语句的方法。
例如:每当我们来到原野、漫步海边或走进森林的时候,总 感到那里的空气特别的新鲜,浑身充满了轻松的感觉。这是 什么原因呢?原来,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长寿 素”——负氧离子。 概括为:负氧离子使空气新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