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肝病的营养治疗 PPT课件
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营养支持
![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营养支持](https://img.taocdn.com/s3/m/3022296104a1b0717ed5dd6b.png)
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营养支持2014-04-24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ESLD)是指各种慢性肝损伤导致的肝病晚期阶段,其主要特征为肝细胞功能不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
营养不良是ESL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ESLD 预后的重要因素,其程度不仅与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还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肝移植术后的转归。
因此,正确评估ESLD患者的营养状态并进行有效的临床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1、营养不良的病因肝脏是机体营养物质代谢中心,肝损伤会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等代谢发生改变,表现为蛋白质分解和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BCAAs)利用增加、尿素生成减少、肝和骨骼肌糖原合成减少、糖异生增加、葡萄糖耐量降低和胰岛素抵抗、脂肪分解增加、脂肪酸氧化和酮体生成增多等。
机体主要的能量供应从葡萄糖的氧化转变为脂肪的氧化,呼吸商降低,这种能量代谢的改变加上肝脏灭活激素的功能下降常继发胰岛素抵抗。
ESLD患者由于能量和营养物质代谢异常,机体处于分解代谢状态,可引起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发生营养不良。
目前认为ESLD营养不良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营养摄入不足、营养物质的合成或吸收减少、蛋白质和矿物质的丢失以及高代谢状态等。
1.1 营养物质摄入不足食欲减退是常见原因,与味觉障碍(锌、镁等电解质缺乏)、高血糖症、腹水和外周水肿时限钠饮食的口味较差有关。
促炎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b 和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升高也可引起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胃食管返流、胃轻瘫和大量腹水引起的胃容受性舒张功能受损和早饱、肠蠕动异常和肠道菌群失调等也可导致饮食摄入不足。
一些医源性因素,如为避免肝性脑病给予低蛋白饮食,因进行各种检查和操作需要禁食而使患者不能规律进餐等,均可加重营养不良。
1.2 营养物质合成和吸收障碍肝功能受损时,肝脏合成和存储能力下降,肝肠循环受到影响。
终末期肝病的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PPT课件
![终末期肝病的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539034cfc789eb172dc874.png)
11
(五)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缺乏
水溶性维生素缺乏多见于酒精性肝病,脂溶性维生 素缺乏多见于胆汁淤积性肝病。维生素Bl缺乏可能 参与肝性脑的发生,维生素A缺乏是发生肝细胞癌 的危险因素。缺乏维生素D3者骨质疏松的发病率 很高。 营养素的缺乏和代谢异常可加重肝损伤,使机体营 养状态进一步恶化。
(一)肠内营养 营养不良的治疗方式 :包括肠内营养(经口或管饲) 和肠外养。 当患者不能通过正常饮食满足能量需求时,应给予 肠内营养补充,通常建议经口补充营养;
17
当经口摄入不能满足需要时,应采用管饲(即使存 在食管静脉曲张)。一般情况和肝功能改善后如能 自主进食,通常可采用经口摄入来补充营养。
9
(三)能量代谢异常(高代谢状态)
高代谢状态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性别、病原学、 疾病的严重程度、蛋白缺失、腹水或肿瘤有关。 感染、发热等会导致能量消耗增加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处于低能量代谢状态 。
10
(四)营养物质代谢紊乱
ESLD患者肝细胞摄取和处理葡萄糖的能力下降, 肝糖原储备减少,糖异生作用明显增加。 肝硬化患者经过一夜禁食,肝糖原几乎耗尽,相当 于健康人禁食3 d左右的代谢状态,因此,很早就 需要动员蛋白质进行糖异生,以满足机体对葡萄糖 的需求。 肝硬化并发症或医源性干预措施可导致蛋白质丢失, 加重营养不良。
周围神经病变常与维生素B1、B6和B12等有关;
22
意识障碍、共济失调和视觉紊乱是维生素B1缺乏 的主要症状 。 建议每4周给予100 000~200 000 U的维生素A。 发生骨质疏松或存在高危因表现
蛋白质分解和支链氨基酸利用增加 尿素生成减少、肝和骨骼肌糖原合成减少 糖异生增加、葡萄糖耐量降低和胰岛素抵抗,出现 肝源性糖尿病
肝病的营养治疗ppt优秀课件
![肝病的营养治疗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4302c2cfc789eb162dc829.png)
慢性肝炎
? 营养治疗目的: 供给合理营养,减少肝胆损害,增强再生能力, 促进肝糖原合成,提高免疫力,使肝功尽快恢复
? 营养治疗原则: 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供给充足的能量 高蛋白、高维生素 低脂肪,适量碳水化合物
14
肝硬化
? 概念: 是某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反复损害肝脏导致肝 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正常结构破坏 使肝脏变形变硬。
?低盐:防止腹水进一步加重。
21
产品临床益处
?改善营养不良状态 ?纠正负氮平衡
?促进肝细胞修复再 生及改善肝功能
?预防肝性脑病及病 情进一步加重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生命预后
22
适用人群
? 肝硬化 ? 失代偿期营养不
良 肝病患者,尤其是 白蛋白低下、出现 腹水、支芳比低下 的肝病患者
? 慢性肝病患者 ? 包括有肝性脑病史 (含蛋白不耐受者) 的患者,脑病觉醒后 可以经口进食的患者
24
立适康倡导
? 标准化、定量化 个性化的肠内营 养方案
? 为患者提供全方 位的营养支持
25
26
?慢性乙肝患病日久,会沿着“乙肝-肝硬化-肝癌” 的方向演变,就是我们常说的“乙肝三部曲”
2
认识肝脏
?肝是人体中最大的内脏器 官,成人的肝约重1.5Kg。 位于右季肋部和腹上部。
?肝脏是消化系统中最重要 脏器之一,是营养素在体 内代谢主要器官,各种物 质代谢的中心。
?有“人体加工厂”之称
3
肝脏功能
18
立适康相关产品介绍
专为肝脏疾病 患者设计的 肠内营养制剂
立适康支链氨基酸型 (肝脏疾病专用)
19
产品能量比
碳水化合物
60%
来源于麦芽糊精
终末期肝病的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ppt课件
![终末期肝病的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76f3b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b.png)
心理护理
提供情感支持
终末期肝病患者常常伴有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与 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
担忧,并提供情感支持。
增强治疗信心
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方案和可能 的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对治疗的
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引入心理干预
根据患者需要,引入专业心理干 预,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疏导 等,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积
极面对治疗。
症状护理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医嘱使用合适的止痛药物,并可通过非药物疗法,如 热敷、按摩等缓解疼痛。
恶心与呕吐护理
保持患者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增加饮食频率,减少每次进食量。对于严 重恶心、呕吐的患者,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并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环境清洁 。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案例二
患者李女士,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纠正负氮平衡,减缓 病情进展。
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心理支持
症状管理
针对终末期肝病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等 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提高患 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患者出现的疼痛、瘙痒、恶心、呕吐等 症状进行及时干预,减轻患者痛苦,提高 舒适度。
VS
饮食护理的作用
饮食护理在终末期肝病治疗中占据重要地 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制定个 性化的饮食方案,调整蛋白质、脂肪、碳 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 ,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恶化。
未来研究方向与目标,如探索更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等。
个体化营养支持研究
未来研究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终末 期肝病患者,开展个体化的营养支持研究, 以找到更加精确、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时,门静脉血流受阻,导致 门静脉高压,引发腹水、脾功能亢 进等并发症。
终末期肝病ppt课件
![终末期肝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e3f026e87101f69e3195c2.png)
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衰竭
• 自然病程 • 所占比率 • 适应症和手术时机 • 疗效分析 • 复发和预防
17
4
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衰竭
• 病毒感染(乙型、丙型、CMV、EB等) • 药物中毒(非甾体类激素、麻醉制剂、抗
结核类药等) • 毒性物质中毒(有毒的蘑菇、金属化合物 • 其他原因
5
先天代谢性疾病
• Wilson病 • 家族性高固醇血症 • 遗传性草酸盐沉积症 •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陷症 • 尿素循环酶缺陷症
• 所占比率 • 适应症和手术时机 • 疗效分析 • 复发和预防复发率高
13
酒精性肝硬化
• 自然病程 • 所占比率 • 适应症和手术时机 • 疗效分析 • 复发和预防
14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 自然病程 • 所占比率 • 适应症和手术时机 • 疗效分析 • 复发和预防
1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 自然病程 • 所占比率 • 适应症和手术时机 • 疗效分析 • 复发和预防
合并戊肝3~5年
• 疗效分析 • 复发和预防
反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顽固性腹水 肝性脑病 嗜睡等 血浆白蛋白<25 g/L PT延长5秒 TBIL>851umol/L
11
肝移植受者术前评估
• 评分
12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
• 自然病程15年发展成肝硬化 5年后可癌变,癌
变率可达7%~15%
终末期肝病
终末期肝病的定义
各种急性或慢性肝病用其他内外 科方法无法治愈,预计在短期内 (6-12个月)无法避免死亡者
2
终末期肝病
进展性 慢性肝病
急性或 亚急性 肝功能衰竭
先天代 谢性疾病
肝脏疾病营养支持PPT课件
![肝脏疾病营养支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86bf2b1ed9ad51f01df2fb.png)
四项不同研究中酒精性与非 酒精性肝硬化蛋白质-能量营
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PEM)发生率
即便采用各种营养评估方法中 阳性率(对照人群营养不良检 出率)最低的人体测量学,酒 精性与非酒精性肝硬化营养不 良发生率仍分别高达 34-62% 及27-67%
四项研究均显示,酒精性和非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其营养不良 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肝硬化组中Child-Plugh分级A、 B、C级间低血钙发生率有显著 差异
邴玉芝,姚宏昌,张自新,等.慢性肝病患者骨营养不良的临床分析.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4, 7(1):46-47.
212例肝硬化住院病人临床随访 2年或直至死亡,测量三头肌皮 褶厚(TSF)和中臂肌围(MAMC)
为指标评估营养状态
SGA1:营养良好者占25.58% SGA2:轻~中度营养不良者占51.16% SGA3:重度营养不良者占23.26% 即所研究肝硬化患者中营养不良者占74.42%
25.58% 51.16% 74.42%
23.26%
焦秀娟,姜慧卿,韩忠厚,等.肝硬化病人营养指标评估的临床意义.肠外与 肠内营养, 2003, 10(4):226-228.
结论:
胆汁淤积患者以热量营养不良 为主,非胆汁淤积患者以蛋白质 营养不良为主
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完整版)
![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7e130a65ce0508763213c1.png)
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完整版)前言终末期肝病(End-stage liver disease, ESLD)泛指各种肝脏损害所导致的肝病晚期阶段[1]。
本文中终末期肝病指成人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其中肝衰竭部分主要涉及急性、亚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2, 3],而慢性肝衰竭按既往分类归为肝硬化。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与合成器官,肝脏损伤和功能下降会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多种物质代谢异常。
终末期肝病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失代偿期肝硬化及肝衰竭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可高达50%~90%以上[4]。
营养不良与感染、腹水、肝性脑病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影响终末期肝病患者包括肝移植术后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5]。
因此,营养不良应作为和腹水、肝性脑病等同样重要的并发症进行诊治。
近年来,一些国际肝病和营养相关学会陆续发布了肝病营养指南。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ESPEN)曾于1997年发布《肝病和肝移植营养指南》[6],2006年发布《肝病肠内营养指南》[7],2009年出台《肝病肠外营养指南》[8],2019年发布《肝病临床营养指南》,对急性肝衰竭、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肝硬化、肝移植/手术及营养相关肝损伤患者的营养评估和干预提出了推荐意见。
2018年欧洲肝病学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EASL)发布了《慢性肝病营养临床实践指南》[9],对慢性肝病主要是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筛查、营养评定和干预提出了推荐意见。
我国部分专家曾发表过关于慢性肝病营养支持的专家共识[10],但迄今为止,尚无针对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营养指南。
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解读PPT课件
![终末期肝病临床营养指南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e767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f.png)
THANKS
感谢观看
营养不良可能导致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降 低,影响治疗效果。
03
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营养需求
能量需求
能量消耗
终末期肝病患者往往因肝功能减退导致能量消耗 增加,需要更多的热量摄入。
热量来源
应以优质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为主要热量来源, 避免过度摄入简单糖类和饱和脂肪酸。
蛋白质需求
蛋白质作用
蛋白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对肝病患者尤为重要,可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
对于能够正常进食的患者,提供高能量、高蛋白的口服营养补充剂,以满足机 体能量和蛋白质需求。
管饲营养支持
对于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通过鼻胃管、鼻肠管或胃造瘘等途径给予管饲营养 支持,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肠外营养支持
静脉营养支持
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或无法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可通过静脉 给予脂肪乳剂、氨基酸、葡萄糖等肠外营养支持。
02
多种评估方法
营养不良的评估方法包括人体测量、生化指标、 膳食调查等,不同方法得出的发生率可能存在差
异。
营养不良的原因和机制
摄入不足
患者可能因为食欲减 退、恶心、呕吐等症 状导致食物摄入不足
。
吸收不良
肝病可能导致胆汁分 泌不足或肠道微生态 失衡,影响营养物质
的吸收。
代谢异常
肝功能减退可能导致 蛋白质、脂肪、碳水 化合物等代谢异常, 进而影响营养状况。
调整、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等。
指南的实践应用和挑战
• 营养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营养教育,提高他们对合理膳食和营养支持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
• · 营养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营养教育,提高他们对合理膳食和营养支持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
浅析终末期肝病营养支持治疗
![浅析终末期肝病营养支持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4aa4e6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2.png)
浅析终末期肝病营养支持治疗1. 引言1.1 终末期肝病的定义终末期肝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疾病在发展的晚期阶段,肝功能进行性丧失,伴有明显的肝功能衰竭症状和合并全身性衰竭症状的一种病理状态。
终末期肝病常见病因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代谢性肝病等等。
在终末期肝病患者,由于肝脏功能进行性丧失,造成内外环境代谢紊乱,患者常常出现肝性脑病、低血糖、低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终末期肝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合并了全身性脏器功能不全,危及患者生命。
随着肝功能的进行性恶化,患者消耗的营养物质增加,而营养摄入不足或者代谢障碍导致蛋白质、糖类、脂类等营养物质的代谢紊乱,增加了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而言,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是在进行肝移植等外科手术前,良好的营养状态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营养支持治疗在终末期肝病患者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营养支持治疗在终末期肝病患者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对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利用起着重要作用。
而在终末期肝病患者中,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吸收能力下降,进而引起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减轻肝脏负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恢复患者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营养支持治疗还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减少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营养支持治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体力水平,减轻身体的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营养支持治疗在终末期肝病患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至关重要。
在治疗终末期肝病的过程中,我们务必重视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为患者提供充分的营养支持,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延长生存时间。
终末期肝病的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
![终末期肝病的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155ed95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9.png)
02
指导家庭成员进 行护理
向家庭成员介绍护理技巧 和注意事项,如协助患者 翻身、按摩、保持皮肤清 洁等。
03
提供康复器具的 使用指导
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康 复器具的使用指导,如轮 椅、助行器等。
04
建立家庭支持网 络
为患者和家庭成员提供相 关的社会资源和支持网络 ,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 病带来的挑战。
促进患者与家属的沟通
鼓励患者与家属进行情感交流,增强 他们的情感支持和信任。
提供专业心理咨询
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 疗,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 心理压力。
健康教育与指导
饮食指导
营养支持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详细的饮食建议,包括 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 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终末 期肝病可分为急性重型肝炎、慢 性肝衰竭、肝硬化等。
终末期肝病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 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 等。
病理生理
肝脏功能受损,导致代谢紊乱、解毒 功能下降、胆汁生成和排出障碍等, 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终末期肝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深静脉置管
为了安全有效地进行静脉营养,可采用深静脉置管技术,将营养液直接输送到患者体内。
CHAPTER 04
护理干预措施
心理护理干预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他们的情 绪状态、焦虑程度和应对方式。
提供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安慰和支持,帮助他们缓 解焦虑和压力,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疾 病。
饮食注意事项
避免食用生、冷、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烟、酒等不 良嗜好,以免加重肝损伤。同时,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 避免暴饮暴食。
肝脏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课件
![肝脏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38a68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43.png)
活体部分肝移植
Living-related liver transplantation
1988.12 Raia 世界首例活体部分肝移植术 1989.07 Strong 世界首例成功的活体部分肝移植术 ➢ 目前活体部分肝移植术已在全世界广泛开展 ➢ 占全世界肝移植总例数的3% ➢ 术后5年生存率为80% ➢ 多数情况下是择期手术,术前可进行充分准备 ➢ 多数情况下供体为患者的父母或亲属,组织相容性好, 排斥反应轻 ➢ 可有计划的切取供肝,移植肝冷缺血时间短
43
肝硬变伴小肝癌 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
酒精性肝硬变
10 0.0% 5 5 50.0% 5
肝门部胆管癌
肝门部胆管狭窄
肝胆管乳头状瘤
特发性门脉高压症
肝内胆管细胞癌
胰腺恶性内分泌肿瘤伴肝转移
肝胆管结石
肝包虫病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多囊肝
肝肾淀粉样变
Caroli病
96 7 11.9%
13 23.2%
16 14.3%
并在肝后下腔静脉处开窗 ➢ 连续缝合肝脏韧带边缘
常 见 的 肝 动 脉 变 异 类 型
The common hepatic artery arises from the celiac axis to form the gastroduodenal and proper hepatic artery,the proper hepatic artery divides into distally into right and left branches.(75.7%)
➢ 有心跳、血液循环稳定的脑死亡供体
标准供肝切取技术
➢ 心跳刚停止/血液循环不稳定的供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者能量摄入目标: 35–40
kcal/kg/d
终末期肝病的营养治疗
► 给予适当的热量
总热量35-40千卡/kg.d 40-50%由脂肪提供 糖<250克/天 蛋白1.2-1.5克/kg.d
能量物质的选择
► 经口或肠内营养:获得营养的主要方式
优点:能增强肠道粘膜屏障、增加肝脏血流、 防止细菌移位,防止肠衰竭 缺点:蛋白增加肠道氨的产生 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适量蛋白 食道静脉曲张不是胃肠营养管的禁忌症
终末期肝病代谢改变
► 糖代谢紊乱
产热量:3.4千卡/g,提供总热量的40-60% 肝糖原贮备减少,只有正常人1/2 糖氧化率降低 糖异生增加 胰岛素灭活减少:低血糖 葡萄糖耐受不良和胰岛素抵抗:肝源性糖尿病
终末期肝病代谢
► 脂肪代谢紊乱
产热: 9千卡/g 脂肪分解增加,酮体增多4-5倍,易出现代谢性 酸中毒。 载脂蛋白合成减少、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增 多:脂肪肝
四组不同营养状态的肝硬化患者2年存活率 (p<0.001)
Alberino F, et al. Nutrition 2001;17:445-50
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
► 摄入不足:纳差、味觉障、医源性限制 ► 吸收障碍:胃肠蠕动减弱、胆汁淤积 ► 丢失过多:消化道出血、放腹水造成大量蛋
白质丢失。 ► 代谢增高:高动力循环状态、炎症
反映肝脏能量代谢指标
► 动脉血酮体比(AKBR)测定是指动脉血液中的
乙酰乙酸与β-羟丁酸的比值。AKBR作为肝细 胞能量储备的指标,应用于肝脏线粒体功能 障碍严重程度的估计 。正常值>0.7 ► 0.4-0.7时需使用低浓度的糖,并适量使用脂 肪乳和支链氨基酸 ► <0.4时,机体出现能量危机,营养支持亦难 以奏效。
► 西班牙的随机研究
研究表明,给已发作肝性脑病的肝硬
化病人含有1.2克/Kg/d蛋白质的饮食 是安全的,限制蛋白质甚至是短暂的 限制,并不会给肝性脑病患者带来任 何的益处(Ib)
医源性限制蛋白摄入是肝病患者蛋白
质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努力避 免
► 静脉营养: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
静脉输葡萄糖的问题
►血糖增高引起的肝损害,适当加RI,监测血糖 ►过量引起氧化不全转化为脂肪,形成脂肪肝,加重
肝损害。 ►输注高渗糖造成静息能量(REE)消耗增加,二氧 化碳增多,增加肺的负担 ►葡萄糖输入量应少于150-180克/天,能量不足部分 由脂肪乳供给。
► 静脉输注脂肪乳
中链脂肪乳为主,清除率快,无需肉毒碱转运。 长链脂肪乳清除慢,影响肝功能。 间断使用、加强对血脂的监测 输注速度要慢,最好在12小时内输完
终末期肝病代谢
► 蛋白质代谢
产热:4千卡/g, 分解代谢增加 支链氨基酸利用增加 芳香族氨基酸清除减少
营养不良的临床评估
► 尚无金标准,需综合判断。
►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钠水潴留,早期诊
断困难 ► Child-Pugh分级和MELD评分来评价疾病 的状态
常用实验室指标
► 白蛋白和前白蛋白:
既是肝功能指标,又是营养指标 易受外源性补充的影响 敏感性和准确性较差
► 淋巴细胞总数
反映免疫功能的指标,严重营养不良时计数明显 减少。 淋巴细胞的减少反映内脏蛋白质的缺乏,与感染 率和病死率相关
代谢监测指标
► 静息能量消耗(REE)
是禁食2小时以上,安静或平卧30min以上所测 得的人体能量消耗 终末期肝病时REE增高,处于高代谢状态。
终末期肝病的营养治疗
面对终末期肝病患者的问题
► 进行性消瘦? ► 白蛋白补不上去?
► 如何正确营养支持治
疗? ► 如何分析体内营养物 质代谢变化?
2
营养不良是终末期肝病的重要问 题
► 营养不良是终末期肝病的常见并发症,80-
100%的肝衰竭患者会出现营养不良。 ► 营养不良在肝病出现的早期即可存在,30% 的ChildA级患者存在营养不良。
意大利1500名肝硬化患者营养调查
Best Pratice & Research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2006, 547-560
30%
25%
20% >5% 5%-10% >10%
15%
10%
5%
0%
体重下降程度
► 营养不良是影响预后的重要指标:生存率、
住院时间、生活质量 ► 营养支持治疗可以加速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预防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 终末期肝病患者蛋白摄入问题
正常人1.2-1.5克/kg 尽可能减少对蛋白的限制 对I-II肝性脑病可不限制饮食 对于Ⅲ-Ⅳ肝性脑病可减少蛋白的用量,1.01.2g/kg
正常蛋白饮食对肝性脑病的影响
J Hepatol. 2004; 41(1):38-43
n=30 ► 随机分为低蛋白饮食组和正常蛋白饮食组 d=14天 ► 比较两组肝性脑病的进展、测定蛋白质代 谢状态
终末期肝病的营养治疗
► 需慎重选择营养物质和用量,否则加重肝
脏负担的风险。
高血糖、高血脂均有损害肝脏的作用 高代谢状态,需增加蛋白质,改善负氮平衡 对于肝性脑病的患者,可以把支链氨基酸作为 主要的氮源。 饮食习惯的调整:多餐、睡前加餐(200-300 千卡)的必要性 。
ESPEN2006年肝病营养指南及我国 中华医学会2008年临床诊疗指南 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建议肝病患B级ຫໍສະໝຸດ 5%10% >10%
C级
减少 不明 显 明显 减少
偶有
中度升 高 明显升 高
频繁出 现
► 患者出现腹水、水肿时,会影响主观总体评
估(SGA)的结果。
人体测量学指标
► 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反映脂肪储存情
况 ► 上臂围(MAC):上臂中点的周长,反映 肌肉组织群情况 ► 上臂肌围(MAMC):通过MAC计算得出 ► 不受腹水和下肢水肿的影响
► 间接能量测定仪(代谢车)-间接测热法
目前的"金标准" 不仅能测REE,和呼吸商,还能算出三大物质的 氧化。
营养状况主观总体评估(SGA)指标 及分级
评估指 标 A级 近6月 体重下 降 <5% 饮食 变化 无 消化道 症状 无 生理功 能状态 无明显 乏力 明显乏 力、活 动减少 活动不 便、多 代谢状 态 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