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金属工艺学第6章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讲解
5常用合讲义金铸件生产
4.0 铁 10 20
P+F+G片
灰口铸铁
30 40 50 60 70
铸铁壁厚(mm)
二、灰口铸铁
(一)灰口铸铁的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
1 .灰口铸铁的化学成分与组织
灰口铸铁的化学成分一般为:2.6~3.6%C,1.2~3.0%Si, 0.4~1.2Mn,S≤0.15%,P≤0.3%。
3.麻口铸铁:组织中既存在石墨、又有莱氏体,是白口和灰 口之间的过渡组织,因断口处有黑白相间的麻 点,故而得名。
根据铸铁中石墨形态的不同,灰口铸铁又可分为: 1.普通灰口铸铁 : 简称灰口铸铁,其石墨呈片状。如图a所示。 2.可锻铸铁: 其石墨呈团絮状。如图b所示。 3.球墨铸铁: 其石墨呈球状。如图c所示。 4.蠕墨铸铁 : 其石墨呈蠕虫状。如图d所示。
4)磷 磷对铸铁的石墨化影响不显著。含磷过高将增 加铸铁的冷脆性。
限制在0.5%以下,高强度铸铁则限制在0.2~0.3%以下。
2.冷却速度 1)铸型材料
2)铸件壁厚
铸件壁愈厚,冷却速度愈慢,则石墨化倾向愈 大,愈易得到粗大的石墨片和铁素体基体。
由此可知:随着壁厚的增加,石墨片的数量和尺 寸都增大,铸铁强度、硬度反而下降。这一现象 称为壁厚(对力学性能的)敏感性。
硬度HB
180
孕育铸铁:P细+G细片
170
σb=250-400Mpa,
160
HB=170-270,δ≈ 0
150
常用的孕育剂为含硅75%的硅铁,
加入量为铁水重量的0.25-0.6%。
140 150 100 50
0 50 100 150
表面
中心
表面
冷却速度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很小。
金属材料概论第六章ppt课件.ppt
ES 线(Acm)
过共析钢发生先共析 渗碳体完全溶入 A 或 开始从 A 中析出转变
A1、A3、Acm 称为钢在缓慢加热 和冷却过程中组织转变的相变点
平衡条件 钢在热处理时出现滞后现象—— 实际转变温度偏离平衡临界温度
温度差
过热度(加热时)和 过冷度(冷却时)
加热和冷却时碳钢的 相变点在 Fe - Fe3C
1·奥氏体的形核 a 奥氏体晶核优先在铁素体与渗碳体的相界面上形成。 (相界上原子排列紊乱, 缺陷较多, 能量较高, 碳含量介 于F与Fe3C之间)
A
2·奥氏体的长大 b
Fe3C
FAe3C
碳 CA - Fe3C
A浓
度
F
奥氏体晶粒长大
①渗A碳体CA的- F溶解 ②碳在 A 和 F 中的扩散 ③珠光F体继片续间距向 A 转变进行
2· 加热速度
加热速度 ↑,过热度 ↑,发生转变的温度越高,转 变温度范围越宽,奥氏体完成转变所需时间越短
43··钢原的始成组分织 原始珠光体中的渗碳体为层片状比粒状更容易形成 钢奥中氏的体碳,含因量为↑它,们奥的氏相体界形面成积速较度大越,快形→成C奥%氏体晶 ↑核,的铁几素率体高和。渗碳体的相界面增加,使形核率↑ 。
举例:某钢制零件的生产工艺路线:
备料
铸造或锻造(铸机械加工
最终热处理
切削加工
装配
机械产品
三、钢的相变点(临界温度) 钢在加热或冷却时可发生类 似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发生固态相变
钢可以进行热处理
金属或合金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发生相变的温度
—— 临界点
PSK 线 (A1) 共析钢发生 P 与 A 之间的相互转变 GS 线(A3) 亚共析钢发生先共析 F 完全溶入A
武汉理工大学,金属工艺学第6章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机械应力
铸件在固态收缩时受阻
变形与裂纹
热应力的形成过程分析
铸件的结构:铸件各部分能自由收缩
热应力的消除方法
工艺方面:采用同时凝固原则 时效处理:人工时效;自然时效
铸件的结构尽可能对称 铸件的壁厚尽可能均匀
铸件变形的判定
厚部、心部受拉应力,出现内凹变形。 薄部、表面受压应力,出现外凸变形。
第六章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1)灰铸铁牌号为什么不用含碳量多少表示,而用 力学性能表示?
相同化学成分的铸铁,若冷却速度不同,其组 织和性能也不相同。
2)有一铸件当其强度不够时,可否通过增大截面解决? 不能,截面积越大,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组
织越大(石墨也大),强度反而降低。
铸件包括:铸铁、铸钢、铸铜、铸铝……,由于铸铁材料(包括灰铸铁、 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且资源丰富,冶炼方便,价格低 廉,铸铁件占液态成形件中相当大的份额。
6.1 铸铁件生产
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工业上常用的铸铁一般含碳量 在2.4%~4.0%的范围内 。
碳在铁碳合金中的存在形式有:渗碳体和石墨。 根据碳在铁碳合金中的存在形式,铸铁可以分为:
四、灰铸铁的牌号
由于灰铸铁的性能不仅取决于化学成分,还与铸件的壁厚(即 冷却速度)有关,因此它的牌号以力学性能来表示。
灰口铸铁的牌号用HT×××表示,其中“HT”代表灰铸铁, 后面的三位数字表示其最低的抗拉强度。(见附表)
1)灰铸铁牌号为什么不用含碳量多少表示,而用 力学性能表示?
相同化学成分的铸铁,若冷却速度不同,其组 织和性能也不相同。
1、白口铸铁
在白口铸铁中的碳,除极少量溶入铁素体中外,其余的都以化合 碳——Fe3C存在,因其断口呈银白色,故称为白口铸铁。
《金属工艺学铸造》课件
金属材料的可铸造性
流动性:金属材料在铸造过程中流动性 越好,越容易形成均匀的铸件
收缩性:金属材料在冷却过程中收缩性 越小,越容易形成尺寸精确的铸件
热导率:金属材料的热导率越高,越容 易形成表面光滑的铸件
化学稳定性:金属材料在铸造过程中化 学稳定性越好,越不容易产生气孔和裂 纹
机械性能: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越好, 越容易形成强度高、耐磨损的铸件
铸造缺陷的检测方法
目视检查:观 察铸件表面是 否有裂纹、气 孔、砂眼等缺
陷
超声波检测: 利用超声波探 头对铸件内部 进行扫描,检
测内部缺陷
射线检测:利 用X射线或γ 射线对铸件进 行照射,通过 观察射线穿透 情况检测内部
缺陷
磁粉检测:利 用磁粉对铸件 表面进行喷涂, 观察磁粉吸附 情况检测表面
缺陷
离心铸造设备: 包括离心铸造 机、离心铸造 模具等,特点 是生产效率高, 精度高,但成
本较高。
连续铸造设备: 包括连续铸造 机、连续铸造 模具等,特点 是生产效率高, 成本低,但精
度较低。
砂型铸造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设备类型:砂型铸造设备主要包括砂型铸造机、砂型铸造模具等 使用方法: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注意安全操作规程 维护方法:定期检查设备,及时更换磨损部件,保持设备清洁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如设备故障、模具损坏等问题,应及时解决,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安全设施:包括防护罩、安全门、安全护栏等,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环保设施:包括废气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噪音控制设备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使用方法: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维护方法:定期进行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确保设施使用寿命和效果
铸造生产安全与环保管理的实施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课件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课件1. 引言本课件主要介绍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过程,包括铸造工艺、模具设计、合金材料选择、铸造过程控制等方面内容。
通过学习本课件,您将了解到合金铸件的生产过程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优化。
2. 铸造工艺铸造是制造合金铸件的常用工艺之一,主要包括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和压铸等。
下面我们将对这几种常用的铸造工艺进行介绍。
2.1 砂型铸造砂型铸造是一种常用的铸造工艺,它使用砂型作为铸件的模具。
砂型铸造可以用于生产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铸件,成本较低且适用于小批量生产。
砂型铸造的主要步骤包括模具设计、模具制造、砂型制备、浇注、冷却、清理等。
2.2 金属型铸造金属型铸造是使用金属模具进行铸造的工艺,主要适用于中小型铸件的生产。
相比于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的成本较高,但能够获得更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金属型铸造的主要步骤包括模具设计和制造、熔炼铸造金属、填充模腔、冷却、脱模等。
2.3 压铸压铸是一种高效的铸造工艺,通过将熔融金属注入压铸机中,利用高压和快速冷却来形成铸件。
压铸可以实现高生产效率和精确度,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压铸的主要步骤包括模具设计和制造、熔炼金属、注射填充、压力维持、冷却脱模等。
3.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是铸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铸件的质量和成本。
好的模具设计能够提高铸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减少材料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以下是模具设计的一些关键点。
3.1 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设计应考虑到铸件的形状、尺寸和特殊要求等因素。
合理的模具结构能够方便铸件的填充和冷却,提高铸件质量。
3.2 模具材料选择模具材料应具有高热传导性、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铸铁、钢等。
3.3 模具制造工艺模具制造工艺包括模具加工、热处理、组装等步骤。
模具加工的精度和质量直接决定了铸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4. 合金材料选择合金材料的选择在铸件生产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不同的合金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应用范围,合适的合金选择可以提高铸件的强度、抗腐蚀性和耐磨性。
(精选)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HT250 细珠光体 HT300 细珠光体 HT350 细珠光体
较细片状 薄壁缸体、缸盖、机床立柱、横梁、床身、箱体、活塞等
细小片状 细小片状
机床导轨,受力较大的床身、立柱,液压阀体,大型发动机 缸体、缸盖,蜗轮,泵壳等
机床导轨、工作台,水泵缸体、阀体、凸轮,大型发动机缸 体、缸盖、衬套,需要表面淬火的铸铁件等
6.缺口敏感性小,石墨已在金属基体上形成大量的缺 口,故外来缺口影响甚微。
6
二、灰铸铁的组织
灰铸铁按基体组织可分为铁素体灰铸铁、铁素体+珠 光体灰铸铁、珠光体灰铸铁三种。
1.铁素体基体灰铸铁 铁素体基体的灰铸铁的石墨 片粗大、量多,几乎所有的碳都 转变成了石墨,石墨片对基体的 割裂作用大,故力学性能差,应 用较少。
按铸铁中碳的存在形态(反映在截面颜色),可将 铸铁分为灰口铸铁、白口铸铁、麻口铸铁三类。
2
铸铁
灰口铸铁:大量的碳以游离态(石墨)存在,断口 呈灰黑色,应用最广。
白口铸铁:大量的碳以化合态(Fe3C)存在,断口 呈银白色,既硬又脆,难以进行机械加 工,很少用于制造零件。
麻口铸铁:大部分碳化合态存在,少量以石墨形态 存在,断口为银白色基体散布着一些黑 点,既硬又脆,难以加工,极少用。
7
2.铁素体+珠光体基体灰铸铁 珠光体与铁素体混合基体上分 布着较粗大的石墨,故强度较低, 铸造性能、切削性能、减振性优于 珠光体基体灰铸铁,适用于一般机 件,如齿轮箱等,是应用最广的灰 铸铁。
3.珠光体基体灰铸铁
珠光体基体上分布着均匀、细小的石墨片,对基体 的割裂作用较轻,故强度、硬度较高,多用于重要机件, 如床身等。
9
四、灰铸铁的牌号和应用
与钢不同,灰铸铁的牌号不能用化学成分表示,而 是用力学性能来表示。
《铸件生产》课件
通过分析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有效 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并采取返工 、降级、报废等处置措施。
质量信息反馈
质量事故处理
及时收集和分析质量信息,向相关部门和 人员反馈,促进质量持续改进。
对于重大质量事故,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调查和处理,追究责任并采取纠正措施。
详细描述
熔炼设备主要包括电弧炉、感应炉、冲天炉等,它们能够将各种金属材料如铁、 铜、铝等熔化为液态,以便进行铸造。熔炼设备在铸造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其性能和操作方式直接影响着熔融金属的质量和铸造产品的质量。
造型设备
总结词
造型设备是铸造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用于制作铸型和芯型,以形成铸件的外形 和内部结构。
优化铸造工艺
通过改进铸造工艺参数和流程,减少生产时间和 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信息化管理
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 化管理,提高生产协同和管理效率。
ABCD
引入自动化设备
采用自动化设备替代传统手工操作,实现快速、 高效的生产。
人才培养与引进
加强铸造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企业整体 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和可靠性。
材料选择与成本控制
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既要满足使用性 能要求,又要考虑成本因素。
材料成本占铸件生产总成本的比重较大,因此合 理选择材料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考虑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回收再利用性,以提高生 产效率和降低能耗。
03
铸件生产设备
熔炼设备
总结词
熔炼设备是铸造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金属材料熔化为液态,为后续的 铸造过程提供所需的熔融金属。
案例二
案例三
铸件形成理论重要知识点
铸件形成理论重要知识点第一章液态金属的结构和性质1.金属的加热膨胀:原子间距离将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即产生热膨胀。
由于能量起伏,一些原子则可能越过势垒跑到原子之间的间隙中或金属表面,原子离开点阵后,留下了自由点阵——空穴。
原子间距增大,空穴的产生是物体膨胀的原因之一。
2.金属的熔化:把金属加热到熔点附近时,离位原子数大为增加。
在外力的作用下,这些原子作定向运动,造成晶粒间的相对流动,称为晶界粘滞流动。
晶粒内部,也有相当数量的原子频频跳跃、离位,空穴数大为增加。
接近熔点时,晶界上的原子则可能脱离原晶粒表面,向邻近晶粒跳跃,晶粒逐渐失去固定形状。
3.理想金属的液态结构特点金属熔化后,以及在熔点以上不高的温度范围内,液体状态的结构有以下特点:1、原子排列在较小距离内仍具有一定规律性,且其平均原子间距增加不大。
2、金属液体由许多原子集团所组成,在原子集团内保持固体的排列特征,而在原子集团之间的结合处则受到很大破坏(近程有序排列)。
3、原子集团存在能量起伏和结构起伏。
4、原子集团间距较大,比较松散,犹如存在空穴。
5、原子集团的平均尺寸、游动速度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则原子集团的平均尺寸越小,游动速度越快。
概括起来:接近熔点的液态金属由许多游动的原子集团和空穴组成,原子集团中原子呈规则排列,结构与原固体相似,但存在能量起伏和结构起伏。
4. 实际金属的液态结构实际液态金属在微观上是由存在能量起伏、结构起伏和成分起伏的游动原子集团、空穴和许多固态、气态或液态的化合物组成的混浊液体;从化学键上看,除了基体金属与其合金元素组成的金属键之外,还存在其他多种类型的化学键。
5.影响粘度的因素(1)温度:温度不太高时,T升高,η值下降。
温度很高时,T升高,η值升高。
(2)化学成分:表面活性元素使液体粘度降低,非表面活性杂质的存在使粘度提高。
(3)非金属夹杂物:非金属夹杂物使粘度增加。
6.粘度对铸坯质量的影响(1)对液态金属流动状态的影响:粘度对铸件轮廓的清晰程度有影响,为降低液体的粘度应适当提高过热度或者加入表面活性物质等。
第6章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ppt
按用途分类: 耐磨钢
……
• 铸钢件的铸造工艺: 铸钢的熔点高,钢液易氧化,吸气,流动性差,收 缩大。因此,铸造困难,易产生浇不足、气孔、缩松缩孔、夹渣和粘砂 等缺陷。
* 要求型砂的耐火度高,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退让性。 * 应严格控制浇注温度,防止过高或过低。 * 2铸/8/钢202件0 2须:10热PM处理。
②铝青铜、铝黄铜等含铝较高的铜合金 结晶温度范围很小,呈逐层凝固
特征,故流动性 较好,易形成集中缩孔,但极易氧化。铸造时要解决的主要问 题是防止氧化夹杂和消除缩孔。为消除缩孔,必须使铸件顺序凝固。
2/8/2020 2:10 PM
普通黄铜,普通黄铜中再加入 Mn、Al、Fe、Si、Pb、Sn等元素所组成的 多元黄铜称特殊黄铜。
2 铸造铜合金的铸造工艺特点
① 锡青铜 锡青铜的结晶温度范围很大,同时凝固区域很宽,流动性较差,
易产生缩松。但氧化倾向不大,因所含Sn、Pb等元素不易氧化。对壁厚较大的 重要铸件(蜗轮、阀体等)必须采取强烈的顺序凝固,对形状复杂的薄壁件和一般 壁厚件,若致密性允许降低,可采用同时凝固。
2/8/2020 2:10 PM
2/8/2020 2:10 PM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6.2 铸钢件的生产
按化学成分:
铸造碳钢:以铸造中碳钢用的最多;而铸造
低碳钢和铸造高碳钢用的少。
铸造合金钢:在碳钢的基础上加入少量的合金元
素,如锰、铬、钼、钒等。ZGMn13为铸造耐磨钢; ZG1Cr18Ni9为铸造不锈钢。
灰铸铁:石墨呈片状 球墨铸铁:石墨呈球状 可锻铸铁:石墨呈团絮状 蠕墨铸铁:石墨呈蠕虫状
2/8/2020 2:10 PM
铸铁件的生产
6.1.1
【材料课件】4常用合金铸件生产
45号锻钢和珠光体球墨铸铁的机械性能比较
性能指标
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 σb (N/mm2) σb (N/mm2 )
45号锻钢(正火) 690
410
珠光体球铁(正
815
640
火)
2、球墨铸铁的牌号与用途
延伸率 δ(%)
26 3
硬度 (HBS)
<229 229~321
QT500-7——表示球墨铸铁,σb≥500N/mm2 , δ ≥ 7 %
(2)其它性能 耐磨性好、减震性好 、缺口敏感性小、 铸造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良好 。
6
灰铸铁的显微组织
7
性能指标
铸造碳钢 灰铸铁
灰铸铁与碳钢机械性能的比较
抗拉强度 σb (N/mm2)
400~650
100~350
延伸率 δ(%)
10~25
0~0.5
冲击韧性 αk(J/cm2)
20~60
0~5
硬度 (HBS)
160~230
148~298
2、灰铸铁的牌号与用途 HT200——表示灰铸铁,σb≥200N/mm2 (壁厚增加,强度降低)
牌号
基体组织
用途
HT100
铁素体
低负荷和不重要的零件。如手柄、盖板、重锤等。
HT150 铁素体+珠光体 受中等负荷的零件。如机座、支架、箱体、带轮等。
HT200
珠光体
受较大负荷的重要零件。如汽缸、床身、活塞、中 等压力阀体、齿轮箱、飞轮等。
1、石墨化过程
石墨化——铸铁中析出石墨的过程。
石墨化形式:缓慢冷却时,L(A) 加热时, Fe3C
石墨 石墨
因此石墨是稳定相,是亚稳定相。
石墨是碳的一种结晶形态,具有六方晶格。原 子呈层状排列,同一层面上的碳原子呈共价键,结合 力强;层与层之间呈分子键,结合力弱。因此,石墨 结晶形态常易发展为片状,强度、硬度、塑性极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TH370-12的退火工艺
6.1.3
球墨铸铁
通过在浇铸前向铁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球化剂(如纯镁或镍镁、稀土镁等合 金)和孕育剂(如硅铁或硅钙合金),以促进碳呈球状石墨结晶,而获得的一种具 有较高强度及较好塑性的铸铁。
由于石墨呈球状,它对基体的缩减和割裂作用减至最低限度,基体强度 的利用率可达70%~90%,因此球墨铸铁具有比片状灰口铸铁高得多的力学性 能,抗拉强度可以和钢媲美,塑性和韧性大大提高。
在灰口铸铁中的碳主要以石墨形态出现,其断口呈暗灰色。由于石墨的形 态及结晶生长过程的不同,又可分为:
(1)普通灰口铸铁 普通灰口铸铁 的石墨呈片状,强度低,塑性差,但 铸造性能好,在铸铁材料中应用最广 泛。 (2)可锻铸铁 可锻铸铁中的碳 主要以团絮状石墨形态出现,因有较 高的塑性和韧性而得名,其实是不可 锻的。主要用于受冲击和振动的薄壁 小件。
6.1.1
一、灰铸铁的性能
灰铸铁
灰铸铁的显微组织由金属基体(铁素体和珠光体)和片状石墨所 组成,相当于在纯铁或钢的基体上嵌入了大量石墨片。 铸铁之所以用得如此广泛,是因为石墨的存在,石墨的存在,使 铸铁具有铸钢所不具备的性能。
良好的铸造性能,如流动性好、收缩小 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
铸铁的优点
高的耐磨性;
铁素体灰铸铁 (全部石墨)
铁素体—珠光体灰铸铁 (化合碳小于0.8%)
珠光体灰铸铁 (化合碳0.8%)
因此,想要控制铸铁的组织和性能,必须控制石墨化的程度。
影响铸铁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有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1、化学成分
铸铁成分中碳、硅为主要元素,对石墨化起决定性作用,其它元素 也有一定影响。 (1)碳——既是形成石墨的元素,又是促进石墨化的元素。
含碳愈高,析出的石墨数量愈多、愈粗大,而基体中铁素体增加、珠 光体减少;反之,含碳降低,石墨减少,且细化。
(2)硅——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随着含硅量的增加,石墨 显著增多。
实践证明,铸铁若含硅量过少,即使含碳量高,石墨也很难形成。
Ⅰ—白口铸铁区 Ⅱa—麻口铸铁区 Ⅱ—珠光体灰口铸铁区 Ⅱb—珠光体、铁素体灰口铸铁区 Ⅲ—铁素体灰口铸铁区
6.1.2
可锻铸铁
可锻铸铁又称玛钢或玛铁,它是将白口铸铁坯件经长时间高温退 火而得到的一种较高塑性和韧性的铸铁。 按退火工艺不同,可锻铸铁分为三种: 1、黑心可锻铸铁——退火中渗碳体全部分解为团絮状石墨,基体为
铁素体。断口心部呈暗黑色,故而得名。
2、珠光体可锻铸铁——退火时冷却速度较快,共析渗碳体未石墨化,
上次课内容的回顾
缩孔与缩松的形成
纯金属、共晶成分和凝固温度范围窄的合金 凝固区域较宽的合金 消除缩孔和缩 松的方法 糊状凝固 缩松 逐层凝固 缩孔
原则
方法
顺序凝固原则、同时凝固
合理布置内浇道及确定浇铸工艺。 合理应用冒口、冷铁等工艺措施。
内应力、变形与裂纹
内应力
热应力
机械应力
铸件的壁厚不均匀,导致不同部 位不均衡的收缩而引起的应力。
四、灰铸铁的牌号
由于灰铸铁的性能不仅取决于化学成分,还与铸件的壁厚(即 冷却速度)有关,因此它的牌号以力学性能来表示。 灰口铸铁的牌号用HT×××表示,其中“HT”代表灰铸铁, 后面的三位数字表示其最低的抗拉强度。(见附表) 1)灰铸铁牌号为什么不用含碳量多少表示,而用 力学性能表示? 相同化学成分的铸铁,若冷却速度不同,其组 织和性能也不相同。 2)有一铸件当其强度不够时,可否通过增大截面解决? 不能,截面积越大,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组 织越大(石墨也大),强度反而降低。
蠕墨铸铁以珠光体(黑色)和少量铁素体(白色)构成的基体, 而短片为蠕虫状石墨,短而厚,端部圆滑,分布均匀 。
其机械性能介于普通灰铸铁和球铁之间,热疲劳性能好。具有接 近灰口铸铁的优良的铸造性能。它主要应用于一些经受热循环载荷, 要求组织致密、结构复杂、强度高的铸件,如汽缸盖、汽缸套、钢锭 模、液压阀等铸件。
1、白口铸铁
在白口铸铁中的碳,除极少量溶入铁素体中外,其余的都以化合 碳——Fe3C存在,因其断口呈银白色,故称为白口铸铁。
2、麻口铸铁
在麻口铸铁中的碳一部分以Fe3C形式存在,另一部分以石墨形式存在, 断口为灰白色相间。性能介于白口铸铁和灰口铸铁之间,既难加工,又无特 殊优点,故一般很少应用。
3、灰口铸铁
普通灰铸铁的主要缺点是粗大的石墨片严重地割裂金属基体, 致使铸铁强度低。 实践证明,提高灰铸铁抗拉强度最有效的途径是:对出炉铁液 进行孕育处理再行浇注。 孕育处理是向铁液中加入孕育剂。常用的孕育剂为含硅量 75%的硅铁合金。 将熔炼出的铁水在浇铸前加 入质量分数为0.25%—0.60%的孕 育剂,孕育剂在铁水中形成大量 弥散的石墨结晶的核心,使石墨 化作用显著提高,从而得到在细 珠光体上均匀分布着细片状石墨 的组织。
四、灰铸铁的牌号
由于灰铸铁的性能不仅取决于化学成分,还与铸件的壁厚(即 冷却速度)有关,因此它的牌号以力学性能来表示。 灰口铸铁的牌号用HT×××表示,其中“HT”代表灰铸铁, 后面的三位数字表示其最低的抗拉强度。(见附表) 1)灰铸铁牌号为什么不用含碳量多少表示,而用 力学性能表示? 相同化学成分的铸铁,若冷却速度不同,其组 织和性能也不相同。 2)有一铸件当其强度不够时,可否通过增大截面解决? 不能,截面积越大,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组 织越大(石墨也大),强度反而降低。
5、热处理工艺
多数球铁件铸后要进行热处理,以保证应有的力学性能。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是退火和正火。退火可获得铁素体基体,正火可获 得珠光体基体。
6.1.4
蠕墨铸铁
蠕墨铸铁是近十几年来开始研究和应用的一种新型铸铁材料, 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以及断面敏感性小等特征。 1947年英国人莫罗(H.Morrogh)在研究用铈处理球墨铸铁(简称 球铁)的过程中,发现了蠕虫状石墨。由于莫罗当时及后来的研究工 作主要集中在怎样得到球状石墨及其性能上,而蠕虫状石墨则被认 为是处理球铁失败的产物。
6.2
铸钢件的生产 (自学)
按化学成分:
铸造碳钢:以铸造中碳钢用的最多;而铸 造低碳钢和铸造高碳钢用的少。 铸造合金钢:在碳钢的基础上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 如锰、铬、钼、钒等。ZGMn13为铸造耐磨钢; ZG1Cr18Ni9为铸造不锈钢。
不锈钢
按用途分类:
耐磨钢 ……
• 铸钢件的铸造工艺: 铸钢的熔点高,钢液易氧化,吸气,流动
铸件包括:铸铁、铸钢、铸铜、铸铝……,由于铸铁材料(包括灰铸铁、 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具有优良的铸造性能,且资源丰富,冶炼方便,价格低 廉,铸铁件占液态成形件中相当大的份额。
6.1 铸铁件生产
铸铁是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工业上常用的铸铁一般含碳量 在2.4%~4.0%的范围内 。 碳在铁碳合金中的存在形式有:渗碳体和石墨。 根据碳在铁碳合金中的存在形式,铸铁可以分为:
3.工艺特点
铸造铝合金熔点低,流动性好,故可铸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由于 浇注温度低,选用一般天然细石英砂做型(芯)砂就可以满足耐火度的要 求,并可使铸件表面光洁。 对于铸造性能较差的铝铜、铝镁合金,要采取必要的工艺措施, 如顺序凝固、冒口补缩等方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由于铝合金导热快、易氧化和吸气,因此,对浇注系统的要求是:充 填时间短、铝液流动平稳,撇渣能力强,为此常采用开放式浇注系统,并 多开内浇口,直浇口常用蛇形或鹅颈形等特殊形状
1955年美国人伊斯蒂斯(J.W.Estes)和斯奇内登温德 (R.Schneidenwind)首次提出建议,采用蠕墨铸铁(简称蠕铁);
美国在1965年的一项专利中提到,通过加入一种合金使铁液含镁 0.05%~0.06%、钛0.15%~0.50%、稀土金属0.001%~0.015%, 就能得到蠕虫状石墨组织。 60年代中国在高碳铁液中加入稀土硅铁合金,发现其中部分试样 的宏观断口呈“花斑”状,石墨为蠕虫状,其性能超过中国标准中 HT300的指标。
6.3.1
铝合金铸件的生产
1.铸造铝合金的牌号、成分、性能和应用: 牌号:ZL101~ZL111,ZL201~ZL203,ZL301~ZL302,ZL401~ZL402。
成分:①铝硅类合金②铝铜类合金③铝镁合金④铝锌合金
2.工艺处理
熔炼设备有坩埚炉、反射炉、电弧炉和感应炉 。 为减缓铝合金的氧化和吸气,必须采用熔剂保护,如熔化时加入KCl、 NaCl等盐类作为熔剂,将铝液覆盖,与炉气隔离进行熔炼; 为了排出吸入的气体,在熔炼后期要进行去气精炼; 为了改善铝硅合金的力学性能,需要进行变质处理,以细化共晶硅或 过共晶硅。
70年代末期,根据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石墨形貌,并为与国外命 名力求统一,因此中国把它称为蠕虫状石墨铸铁,又称为蠕墨铸铁。
生产蠕墨铸铁的方法与球铁相似,即在出铁时往铁水中加入蠕化 剂,进行蠕化处理,然后加入孕育剂作孕育处理而得到。目前所用的 蠕化剂有镁钛合金、稀土镁钛合金或稀土镁钙合金等。
蠕墨铸铁的显微组织
性差,收缩大。因此,铸造困难,易产生浇不足、气孔、缩松缩孔、 夹渣和粘砂等缺陷。 • 要求型砂的耐火度高,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退让性。 • 应严格控制浇注温度,防止过高或过低。 • 铸钢件须热处理。
6.3
铸造有色合金件的生产 (自学)
由于铝、铜合金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良好的工艺性能和 独特的力学性能,所以,它们也是铸造生产中常用的合金材料。
(3)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中的碳大部分或全部呈球状石墨出现。其强度、塑性均 比可锻铸铁高,抗拉强度甚至高于碳钢,是一种高性能的铸铁材料。主要用于受力复 杂的重要零件,可代替可锻铸铁和部分碳钢件。 (4)蠕墨铸铁 蠕墨铸铁中的碳大部分呈蠕虫状石墨出现,这种石墨形态介于 片状石墨和球状石墨之间。因而蠕墨铸铁同时具有片状灰口铸铁及球墨铸铁的性能 特点,主要应用于经受热循环载荷的铸件及结构复杂、强度要求较高的铸件。
组织为珠光体基体上分布着团絮状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