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六年级古诗及名言警句练习题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祭无忘告乃翁。

(1) 请把诗句补充完整。

死去元知万事空, ________ O _____ ,家祭无忘告乃翁。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同“原S 是 _____________ 的意思;“翁”在字典中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诗中“翁”指(3)《示儿》是南宋诗人 __________ 临终时的作品,他逝世前最牵挂的事是 ____ O 我还知道“ _______ , _______ ”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2.把诗句补充完整。

(1) _____ ,春风花草香。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黄鹏鸣翠柳, o(3) 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流直下三千尺, O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句诗是描写哪种花的?()4.我会背诵我会填。

(1) _______ 蚂蚁搬家蛇过道, 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_(3) _______ 日出江花红胜火, o(4) _______ 春江潮水连海平, o(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人者,人恒爱之; ,—5•补写句子。

(1) _______________ 书读百遍, O(2) _________________ 路遥知马力, o(3) _________________ 大漠孤烟直, 。

(4) _________________ 但愿人长久, o(5) 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云水送无穷树, o花花花花梅梨荷桃• ••• ABCD6.课文加油站。

六年级古诗及名言警句练习题(自)

六年级古诗及名言警句练习题(自)

六年级古诗及名⾔警句练习题(⾃)六年级古诗及名⾔警句练习题按要求写诗句(唐代) 诗仙:李⽩诗圣:杜甫诗⿁:李贺诗魔:⽩居易⼤杜:杜甫⼩杜:杜牧(1)描写⼉童的有关诗句:所见袁枚牧童骑黄⽜,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

村居⾼⿍草长莺飞⼆⽉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2)歌颂情谊(送别友⼈)的有关诗句:赠汪伦李⽩李⽩登⾈将欲⾏,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孟浩然之⼴陵李⽩故⼈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故⼈。

(3)蕴含哲理的有关诗句:草⽩居易离离原上草,⼀岁⼀枯荣。

野⽕烧不尽,春风吹⼜⽣。

(4)描写春天的有关诗句:春⽇宋朱熹胜⽇寻芳泗⽔滨,⽆边光景⼀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声,花落知多少。

春夜喜⾬唐杜甫好⾬知时节,当春乃发⽣。

随风潜⼊夜,润物细⽆声。

咏柳唐贺知章碧⽟妆成⼀树⾼,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春风似剪⼑(5)思念家乡及亲⼈的诗句:静夜思唐李⽩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九⽉九⽇忆⼭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处,遍插茱萸少⼀⼈。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离家⽼⼤回,乡⾳⽆改鬓⽑衰。

⼉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6)描写⼭⽔的诗句:《望天门⼭》(李⽩):天门中断楚江开,碧⽔东流⾄此回。

两岸青⼭相对出,孤帆⼀⽚⽇边来。

(7)表现爱国主义的有关诗句:《⽰⼉》(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家祭⽏忘告乃翁。

元旦:《元⽇》(宋)王安⽯爆⽵声中⼀岁除,春风送暖⼊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节:《天竺寺⼋⽉⼗五⽇夜桂⼦》(唐)⽪⽇休⽟颗珊珊下⽉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

2020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2020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2020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读诗《小池》,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2. 按原文或理解填空。

(1)______,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______。

(2)“______,殿前拾得露华新”两句勾勒出一幅静谧的中秋美景图。

(3)“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出自______(作者)的《浣溪沙》,我们还学过他写的诗《______》,还记得其中的诗句:“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4)《传习录》中的“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______”这句话值得我们谨记。

(5)我们身处逆境时要记得拉克司内斯的告诫:“______无法洗去痛苦。

”(6)《真理诞牛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中,作者是用______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3. 日积月累。

(1)读书有三到,谓______。

(2)______,人在天涯鬓已斑。

(3)当你取得好成绩时,你会提醒自己:______。

(名言警句)(4)久别故乡的人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吟出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______,______”来表达思乡之情。

4. 根据句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诗句。

(1)在寂静的月夜,忽闻桂花飘香,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______”。

(2)当你寄情大自然,看到挺拔苍劲的竹子时,你会高歌“______”。

(3)当看到花蝶相戏时,你的脑海中定会浮现“______”。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蒲公英老了,子女问:“有什么遗产?”母亲默默地给每个孩子,一把远飞的伞。

(1)请写出这首小诗给你的启示。

(2)即将毕业,老师们也已送你“一把远飞的伞”。

仔细回想,老师的那一句话镌刻在你的心底,写在下面横线上。

6. 阅读理解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将晓:______三万里:______南望:______(2)读诗歌,谈谈“入”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________注释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省)的一段。

②[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________注释①[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________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夜行黄沙道中]词题。

黄沙:黄沙岭,在今江西省上饶市的西面。

③[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

④[茅店]用茅草盖的小客舍。

⑤[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⑥[见]同“现”【篇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孟浩然,唐代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字浩然,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

风格以清旷冲淡为主,但冲淡中亦有壮逸之气。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

二、生字组词德dé(美德、德行、品德)鹊què(喜鹊、鹊桥、声名鹊起)蝉chán(蝉联、金蝉、蝉蜕)三、多音字宿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四、译文1.《宿建德江》:把小船停靠在雾气弥漫小洲边,夕阳西下漂泊的旅客更添惆怅。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1. 课文加油站。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2)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

(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______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______,______。

有的还有花骨朵儿,______。

(4)______,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5)《检阅》一文中,“这个小伙子真棒”是指______ 。

“这些小伙子真棒”是指______。

学习了这一课,我懂得了同学之间应该______。

2. 读古诗,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找出诗中的两组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这首古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所作。

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说理的诗句是______。

(3)诗人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面目”呢?3.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李白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月”是李白诗中常见的意象,借以抒情达意。

结合这两首诗赏析这一特色。

(2)请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表现的画面。

4. 古诗阅读:补充诗句,并填空。

(1)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

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他被后人尊称为______。

(2)诗中的“故人”是______,送别的地点是______,所要到达的目的地是______广陵。

(3)“小船的帆影已慢慢远去,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见滚滚长江水向天际奔流。

”是诗句“______,______。

”的真实写照。

5. 用于下面的情境中最适合的一首诗是()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战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被迫内迁成立西南联大。

小学六年级古诗及名言警句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古诗及名言警句练习题

六年级古诗及名言警句练习题一、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沙暖睡鸳鸯。

2、______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

3、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4、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

5、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

6、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

7、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

8、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

9、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

10、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

14、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15、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17、天阶夜色凉如水,_________________。

18、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人间能有几回闻?20、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2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24、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按要求写诗句。

(1)描写儿童的有关诗句:(2)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3)蕴含哲理的有关诗句:(4)描写春天的有关诗句:(5)送别友人的有关诗句:(6)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句:三、根据提供的情境写诗句。

(1)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古诗默写。

(1)日照香炉生紫烟,______。

(2)______,一行白鹭上青天。

(3)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

(4)______,门泊东吴万里船。

2.选择正确的对句,使它们成为一副完整的对联。

(1)半溪流水绿;________。

()(2)一径竹阴云满地;________。

()(3)高山流水琴三弄;________。

()3.下面句子中划线词句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小书法迷娜娜很勤奋,只有练起字来,才特别投入,即使手腕酸痛,也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毛笔。

B .小乔到西湖游玩,春风和煦,景色宜人,沉醉其中的他由衷赞叹道:“太美了!这真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C .上个星期,体育老师谋划已久的两校足球友谊赛终于在体育馆成功举行。

D .“奶奶,天晴了,请您把花生拿出去晒晒,别让它发霉了。

”婷婷再三吩咐。

4.读句子,按要求填空。

(1)胸前飘动的红领巾,犹如火苗在闪动。

这句话把______比作______,它们的相似之处是______。

(2)共产党是太阳,把温暖送到了人们的心里。

这句话用______来比喻______,它们的相似之处是______。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句诗出自《______》,作者是______。

后两句是______,______。

(4)《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演化成了成语是鹬蚌相争,______,这一成语用来比喻______。

5.按课文《小池》内容填空。

《小池》(宋)泉眼______,______爱晴柔。

小荷才露______,_______立上头。

6.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名句积累我能行。

①____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③______,偏听则暗。

④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

(2)至美之景在自然。

你看,三亚落日______(填成语):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______,______地从身上抖落下______,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1. 我会积累,我会读书。

(1)这学期我们已学了两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你能默写其中一首吗?别忘写上作者的姓名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本学期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请你推荐一本你认为比较好的书吧。

先写出书名:《______》简要谈谈你认为好的理由:______2. 阅读训练。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这一小节写了______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______的人,后一个“有的人”是指______的人。

(2)两个“活着”的含义是()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的作品,他在诗中将______和______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______之情。

(2)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______”二字描写出春草的茂盛。

(3)人们常用“______ ,______”一句来赞颂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4)“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______”和“______”两个动词描绘出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______”和“______”点出友人即将经过的处所。

(5)最后两句用______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做到了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

4. 诗文填空。

(1)工欲善其事,______。

(2)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3)兴尽晚回舟,______。

(4)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5. 读《望洞庭》,回答下列问题:望洞庭唐(),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1)唐____________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 。

(2)写出诗的前两句的意思。

(3)前两句诗中,诗人把______ 比作了______ ,突出了洞庭湖面______ 的特点。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刚盛放。

______,______。

(2)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______,______。

2. 古诗词理解运用。

(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描写的是______(填季节)景色。

(2)“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中“妻子”的意思是______。

(3)读书不觉已春深,______。

(4)“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5)人们常引用诗句“______”来感叹夕阳纵好,可惜维持不了多少时间。

(6)同学们即将毕业,你送别你的好朋友时,会对他说:______。

(7)同桌把脏东西扔在你的位置上,你没有怨恨,而是默默地打扫干净,因为你记得孔子的话:______。

(8)班长总是手不释卷,写起作文来文思泉涌,“______”是其真实写照。

3. 照样子,写句子。

(1)例:即使我们只是一只春蚕,也应该“春蚕到死丝方尽”。

仿写:即使我们只是一支蜡烛,也应该“______”;即使我们只是一片落叶,也应该“______”。

(2)例: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清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的阳光。

仿写:如果你是小鸟,那快乐就是______;如果你是______,那快乐就是______。

4. 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名句积累我能行。

①______,______,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③______,偏听则暗。

④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

(2)至美之景在自然。

你看,三亚落日______(填成语):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______,______地从身上抖落下______,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

______笔下的夹竹桃______(填特点):在______里,在______里,在______里,看不出______的时候,也看不出______的时候,无日不______。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古诗、文言文、名言、成语考查(5-8单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古诗、文言文、名言、成语考查(5-8单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名言、成语知识考查5——8单元(上)一、下列成语、古诗常考题型你会做吗?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九曲.(曲折迂回)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颠簸)自天崖.。

B.水村山郭.(外城)洒旗风,多少楼台烟雨中。

C.茅瞻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小路)手自栽。

D.一水护田将绿绕.(围绕),两山排闼.(小门)送青来。

2.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D.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3.《江南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D.《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4.《江南春》中“多少楼台烟雨中”中的“楼台”在这里是指( )A.寺庙B.凉台C.亭台D.阁楼5.给“书”字的意思有:A写字、记录、书写;B装订成册的著作;C书信;D文件。

“书湖阴先生壁”中“书”的解释应选( ),“家书抵万金”中的“书”的解释应选 ( )。

6.“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南朝’是哪几个朝代的总称? ( )A.唐、宋、元、明B.宋、齐、梁、陈C.唐、宋、梁、齐7.下面与王安石同属“唐宋八大家”的是( )。

A.刘禹锡B.杜牧C.李白D.苏轼8.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9.下列诗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对偶(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1)请把诗句补充完整。

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

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2)“元”同“原”,是______的意思;“翁”在字典中查______部,诗中“翁”指______。

(3)《示儿》是南宋诗人______临终时的作品,他逝世前最牵挂的事是______。

我还知道“______,______”这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2. 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春风花草香。

(2)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

(3)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

3.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句诗是描写哪种花的? ()A .梅花B .梨花C .荷花D .桃花4. 我会背诵我会填。

(1)蚂蚁搬家蛇过道,______。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_____,______。

(3)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

(4)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

(5)爱人者,人恒爱之;______,______。

5. 补写句子。

(1)书读百遍,______。

(2)路遥知马力,______。

(3)大漠孤烟直,______。

(4)但愿人长久,______。

(5)浮云水送无穷树,______。

6. 课文加油站。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

(2)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

(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______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______,______。

有的还有花骨朵儿,______。

(4)______,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5)《检阅》一文中,“这个小伙子真棒”是指______ 。

“这些小伙子真棒”是指______。

学习了这一课,我懂得了同学之间应该______。

7. 古诗积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静夜思床前明_______,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_______,低头思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床前明______,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______,低头思______。

(2)诗中划线字“疑”的意思是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思念之情。

2. 阅读《峨眉山月歌》回答: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1)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

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3. 根据要求填空。

三个人凑在一起聊读书,甲说:读书好。

乙说:好读书。

丙说:读好书。

他们的意思分别是: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请选择其中一个意思写一句名言警句或诗句。

4. 按要求作答(1)默写《泊船瓜洲》(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情感,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还有______。

(3)选择解释无误的一项()5. 日积月累。

(1)读书有三到,谓______。

(2)______,人在天涯鬓已斑。

(3)当你取得好成绩时,你会提醒自己:______。

(名言警句)(4)久别故乡的人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吟出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______,______”来表达思乡之情。

6. 下列诗词表述的节令依次是()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

③细看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 .①春节②中秋节③重阳节④除夕B .①元宵节②中秋节③清明节④元日C .①元宵节②七夕③重阳节④春节D .①元旦②七夕③重阳节④元宵节7. 王刚所在班开展了一次“好店名”主题实践活动。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下列诗句有错误的一项是()A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C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 .今生茅店月,人迹板桥霜2. 课内阅读。

下雪的早晨雪下着,下着,没有声音,雪下着,下着,一刻不停。

洁白的雪,盖满了院子,洁白的雪,盖满了屋顶,整个世界多么静,多么静。

看着雪花在飘飞,我想得很远,很远。

想起夏天的树林,树林里的早晨,到处都是露水,太阳刚刚上升。

一个小孩,赤着脚,从晨光里走来,他的脸像一朵鲜花,他的嘴发出低低的歌声,他的小手拿着一根竹竿。

他仰起小小的头,那双发亮的眼睛,透过浓密的树叶,在寻找知了的声音……他的另一只小手,提了一串绿色的东西——一根很长的狗尾草,结了蚂蚱、金甲虫和蜻蜓。

这一切啊,我都记得很清。

我们很久没有到树林里去了,那儿早已铺满了落叶,也不会有什么人影;但我一直都记着那小孩子,和他的很轻很轻的歌声。

此刻,他不知在哪间小屋里,看着不停地飘飞着的雪花,或许想到树林里去抛雪球,或许想到湖上去滑冰,但他决不会知道,有一个人想着他,就在这个下雪的早晨。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早晨______的歌声______的东西______树叶(2)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有下面三种说法:A.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农家孩子的形象。

B.赞美大自然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

C.诗人的童年是不幸的,他向往童年的欢乐。

你赞成哪种说法?简要说明理由。

(3)诗歌开头写雪有什么作用?(4)诗中描写那个农家孩子,有写实,也有虚写。

请将虚写部分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日积月累。

(1)生当作人杰,______。

(2)______,两岸排闼送青来。

(3)树木丛生,______。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 根据情境或提示填写诗词佳句。

(1)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自古就有人论述。

如“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再如《文心雕龙》中提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我会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拇指姑娘》《丑小鸭》《海的女儿》都是出自丹麦著名童话作家XXX之手。

2)“使XXX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XXX矣。

”这段古文中,“之”字的意思不同。

3)书信、请假条和通知书的称呼都应该写在第二行的顶格。

4)“宇宙、太阳系、银河系、月亮、地球”应按“宇宙、太阳系、银河系、地球、月亮”的顺序排列。

5)《红岩》《铁道游击队》《红日》《赤色儿女军》都是革命题材的小说。

6)《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景阳冈》《三顾茅庐》都属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2.2018年XXX《经典咏流传》栏目唱响中国。

听着主题歌中“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我不由得想起《乌衣巷》中的诗句“独宿深闺人未识,______野草花,______夕阳斜”;“听见XXX唱醉的明月”让我想起XXX的诗句“小时不识月,______,却道此生无可恋”;“这是XXX赞过的春雨”让我想起诗句“______,润物细无声”。

3.填空。

1)“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这是XXX的志向,也是他的立场。

2)翁卷的“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展现了乡村四月天的美景;XXX的“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描绘了夏夜所见所闻。

3)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

(XXX《文心雕龙》)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果。

4.照样子写诗句。

例: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离离原上草)秋冬枯萎后,春天再生。

5.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

①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无处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④竹外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

桃花梨花杏花菜花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XXX(fúfǔ)剑外忽传收蓟(jiànjì)北。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1.古诗阅读:补充诗句,并填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______。

千门万户______,总把____________。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______。

千门万户______,总把______。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元日”是农历______,即______。

2)根据解释从诗中选出相对应的字词。

①______:一年已尽。

②______:药酒名。

③______: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

3)判断对错。

屠苏”是一种糕点名。

古代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吃这种糕点,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4)《元日》诗中的哪句诗概括出了“年复一日”这个词?()5)XXX的《元日》诗反应了北宋过新年有哪些俗?不正确的一项是()2.我能根据自己的积累正确地填空。

1)春天多姿多彩,我们积累了许多描写春天的诗句。

有赞美柳树的: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练。

有儿童快乐地在春天里玩要;______,忙趁东风放纸。

2)母亲是一个热心的人,只要别人有事请她帮忙,她总会把自家的活放下,先帮别人,并教育我说:“平时肯帮人,______”母亲还教育我们再小的事,也要讲究诚信,因为“______则______。

”3)她在柳枝上______,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XXX嘴里叫,在______、______枝头笑。

4)各______,______浓,齐______,共繁荣。

5)过中秋,吃月饼,______。

3.浏览《七律·长征》,回覆文后问题。

赤军不怕远征难,XXX只轻易。

五岭逶迤腾细浪,XXX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①等闲:______②逶迤:______③磅礴:______④云崖:______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

4.根据课文或要求填空。

1)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岁月悠悠,______,泡沫聚散,唯有你______。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6.古诗专项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6.古诗专项练习题

古诗专项一、我会选。

1.下列加点字读音、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路转溪桥忽见风吹草地见牛羊B.还来就菊花明月何时照我还C.明月别枝惊鹊萋萋满别情D.日暮客愁新客舍青青柳色新2.下列各句中“若”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视之,形如土狗。

B.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下列加点字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如今直上银河去疑是银河落九天B.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江陵一日还C.劝君更尽一杯酒天下谁人不识君D.浪淘风簸自天涯花木成畦手自栽4.下列各句中的“新”与“无边光景一时新”意思最接近的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C.向晚双池好,初晴百物新。

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5.下面对“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已被农庄生活深深吸引,期待再次造访B.“重阳”指的是重阳节,指出了诗人期待下次造访的时间C.“还”字应读“huán”,意指返回D.“就菊花”意思是欣赏菊花,这也是诗人到朋友家做客的原因6.将下面诗词按所表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②千里莺啼绿映,水村山郭酒旗风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④②③①7.下列诗句与括号里的描述不相符的一项是()A.遗民泪尽胡尘里(忧国忧民)B.水村山郭酒旗风(描述江南春景)C.如今直上银河去(描述夜空)D.劝君更尽一杯酒(体现真挚友谊)8.下列选项中,与“翠柏苍松装点神州千古秀”最匹配的下联是()A.良宵美景万家萧管乐丰年B.朝霞夕照然就江山万年春C.福随春至年年大有步步高D.临门双喜喜绘宏图万代春9.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C.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1. 隽永的道理发人深省。

福楼拜告诉莫泊桑才气就是______;孔子教育学生水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______,希望学生做像水一样的真君子。

2. 课内阅读。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山原:______子规:______了:______(2)把后两句诗的意思写下来。

______。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时间就像______ ,只要______,总______。

(2)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 。

(3)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4)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______。

它们大声鸣叫着,______,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身来……4.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正是平地上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刚盛放。

______,______。

(2)我常常为春天的逝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此时重新遇到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寺庙之中了。

______,______。

5. 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常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来歌颂老师默默奉献的精神。

(2)李白在《秋夜洛城闻笛》中用诗句“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

(3)《老子》中的名言“______”让我明白了做人要守信的道理。

6. 我会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拇指姑娘》《丑小鸭》《海的女儿》都是出自俄国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之手。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这段古文中,“之”字的意思相同。

(3)书信、请假条和通知书的称呼都应该写在第一行的顶格。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1. 根据积累的内容填空。

(1)______,不亦说乎!(2)好曲不厌百回唱,______。

(3)写两联带“清”字的古诗句。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4)它把影子投到墙上,______,______,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夹竹桃》)(5)它歪着______的脸蛋,______,潇潇洒洒地从身上______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______出无数夺目的亮点。

(《三亚落日》)2.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______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______里,没有声音,也没有______。

(2)《为人民服务》是______于1944年9月8日在______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文章开头提出了:我们这个队伍______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______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3)“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通国”可解释为______。

“孰为汝多知乎”中的“孰”可解释为______。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唐朝伟大诗人______。

“白日放歌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一词在诗中指______。

这句诗具体表现了诗人______的心情。

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的作品,他在诗中将______和______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了______之情。

(2)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______”二字描写出春草的茂盛。

(3)人们常用“______ ,______”一句来赞颂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4)“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用“______”和“______”两个动词描绘出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______”和“______”点出友人即将经过的处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古诗及名言警句练习题
一、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沙暖睡鸳鸯。

2.______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

3.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4.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

5.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

6.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

7.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

8.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

9.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

10.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百川东到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

14._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15.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17.天阶夜色凉如水,_________________。

18.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人间能有几回闻?
20.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

2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24.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按要求写诗句。

(1)描写儿童的有关诗句:
(2)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
(3)蕴含哲理的有关诗句:
(4)描写春天的有关诗句:
(5)送别友人的有关诗句:
(6)思念家乡及亲人的诗句:
三、根据提供的情境写诗句。

(1)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2)中秋佳节,皓月当空。

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

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
(3)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

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

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4)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

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便是一个例子。

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5)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

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6)中秋佳节,手捧着香香甜甜的月饼,凝神眺望着皎洁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远在大连的表弟,心里默默祈祷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齐敏明天就要随爸爸转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读书了,小强在送他的时候拍拍他的肩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8)教育人要积极向上,好上加好_____________________
(9)教育节约粮食,珍惜农民劳动成果:__________________。

(10)教育我们面对严峻的考验要从容不迫.无所畏惧: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出你平时积累的格言.警句.名言.谚语。

1.珍惜时间的:
2.帮助他人的:
3.对待机遇的:
4.热爱家乡的:
5.团结友爱的:
6.勤奋学习的:
7.树立志向的:
8.有的同学在总结反思时,总是羡慕别人的优秀,总是抱怨自己不够
细心,事后又总不知努力,我真想对他们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