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上册物理基本概念汇总第一章.docx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物理概念总结

八年级上物理概念总结

第一章走进神奇1、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的规律的科学。

2、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还应学会相互合作。

3、自然界存在着无穷的奥秘,科学家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去认识它们的。

4、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一般需要做这样一些事:①发现并,②做出和,③制定计划与,④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⑤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得出或提出新的问题。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1、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它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1、概念:称为机械运动。

2、参照物:叫参照物,通常选或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静止是的,我们观察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4、、的两个物体相对静止5、是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

6、单位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的国际单位有、、、等。

单位换算:1cm= m ;1dm= m; 1mm= m; 1μm= m; 1nm= m; 1km= m7、使用刻度尺的规则:(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与被测物体。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4)"记"测量值是由准确值,估计值和组成,倒数第二位是,最末一位是,8、误差与错误:差异叫做误差,测量时的误差是 (不可能、可能)绝对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9、时间测量的基本工具是10、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常用的单位还有和等。

1min= s; 1h= s11、速度:是表示物体物理量,是物体,用符号表示。

它的大小等于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得多少。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物理学家们通过实验和理论推演等方法,可以揭示自然界中许多现象背后的原理和机制。

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欢迎参阅呀!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归纳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2017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2017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XX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汇总1声波の产生和传播、任何声音都是由于物体の振动而产生の。

2、声音の振动时通过介质以疏密波の形式向四周传播开来。

3、声波:发声体の振动在空气或其他物质中の传播。

4、在声波传播过程中,振动の介质没有随波移动,只是通过介质向外传播声源振动の信息和能量。

、声波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6、声波在不同介质中の传播速度不同(固体﹥液体﹥气体)7、空气中の声速还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8、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回来の现象。

9、不同の障碍物表面对声波の反射和吸收能力不同。

坚硬光滑表面反射声波の能力强,松软多孔表面吸收声波の能力强。

10、传入人耳声波相差01秒以上就能区分。

11、回声の利用:测距离、超声定位仪等。

12声音の特征一、响度1、人耳感觉到の声音强弱の程度叫响度(也叫音量)。

2、振幅:发声体振动の幅度。

3、影响响度の因素:(1)跟发声体の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

(2)响度还跟离发声体の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二、音调1、声音の高低就是音调の高低。

2、频率f:物体每秒钟振动の次数(单位赫兹,符号Hz)3、影响音调高低の因素:(1)音调の高低与发声体振动の快慢有关,发声体振动越快,声音の频率就越高,音调也越高。

(2)音调の高低与发声体の结构(如粗细、松紧、厚薄、长短、体积等)材料有关,如弦越短,越细,张得越紧,音调越高。

4、超声:频率超过XX0赫兹の声波。

它の特点是频率高,能量大而集中。

有良好の定向传播特性,易于聚集。

次声:频率低于20赫兹の声波。

它の特点是频率低。

Ainy晴其穿透力极强,可以轻易地绕过障碍物向前传播。

它有很大の破坏性。

次声与超声超出人耳の听觉范围。

三、音色1、不同发声体发出の声音各有特色,它们是由不同频率の声音组合而成の。

频率组合情况不同,声音の音色也不同。

2、乐音和噪音乐音:悠扬、悦耳の声音叫乐音。

乐音の振动波形是有规律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全面总结归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全面总结归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全面总结归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全面总结归纳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通常用L表示,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 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2)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千米=1000米=310-米10米;1分米=0.1米=11厘米=0.01米=210-米10-米;1毫米=0.001米=31米=610-米。

10微米;1微米=6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长度单位也有差异,比如国外常用的有英里、英尺、英寸;中国古代常用的丈、尺、寸等;记住光年是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3)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还有米尺、卷尺、激光测距仪。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量程:表示测量范围。

分度值:表示测量工具上相邻刻度线之间表示的长度,决定测量精度。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刻度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长度测量时必须估读,后期学习的其他测量工具(如停表、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等)无需估读。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拓展: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使用(高中重点学习)。

(5)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配合法:用不同的工具或物体配合测量的方法。

如用一把直尺和两把三角尺测量乒乓球的直径;用三块砖头和一把直尺配合测量砖头最远的两个顶点间的距离。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与收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归纳1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00mlm=10dmldm=10cmlm1mm=1000μnlμm=1000nm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lmin=60s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学习方法步骤1.模型归类做过一定量的物理题目之后,会发现很多题目其实思考方法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按物理模型进行分类,用一套方法解一类题目。

例如宏观的行星运动和微观的电荷在磁场中的偏转都属于匀速圆周运动,关键都是找出什么力了向心力;此外还有杠杆类的题目,要想象出力矩平衡的特殊情况,还有关于汽车启动问题的考虑方法其实同样适用于起重机吊重物等等。

物理不需要做很多题目,能够判断出物理模型,将方法对号入座,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1 长度的单位a、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 m 1m=100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1m=10dm 1dm=10cm 1cm=10mm其他单位之间的换算;请同学们自己完成!96nm=96×1nm=96×103-μm=0.096μm数字与等量代换进行单位分运算离方法规律:对于物理学中所有的单位换算类题目;都可以用“单位换算三部曲”解决:数字先不变;单位等量换;换完再运算。

知识点2 长度的测量a、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刻度尺。

b、正确使用刻度尺:三看:(1)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及其是否磨损;(2)看刻度尺的量程;(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

四会:(1)会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2)会放: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准;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3)会读:视线要垂直刻度线;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会记:测量结果记录形式是数字+单位。

考察题型:1、对长度的估计方法规律:一臂展≈身高;一步幅≈0.5m 一拃≈20cm;1指宽≈1cm。

臂展:两臂左右伸平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2、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刻度尺:从量程和分度值两个方面考虑。

看题目里面对精确度的要求。

刻度尺的精确度由分度值决定;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确度高。

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则能精确到1毫米。

3、正确使用刻度尺:注意刻度尺的使用规则;违反规则的读数;都是错误的。

如果一个物体的读数为2.43cm。

可以推测出它的最小分度值是毫米。

2.43cm单位(cm)估读数字(0.03)准确数字(2.4)一个准确的读数应该包括三部分。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物理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在我们的周围,大至整个宇宙,小至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种种的物理现象。

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3、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要注意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1)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 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6、特殊方法测量(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运动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2)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八年级上册物理概念整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概念整理

八年级(上册)物理概念第一章机械运动1、长度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和单位换算①国际单位是米(m)②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③1km=103m1m=10dm 1dm=10cm1cm=10mm 1 mm=103um1um=1 03nm 1m=1 09nm单位的换算:大单位到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到大单位除以进率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和使用注意点基本工具:刻度尺使用注意:a用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b零刻度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视线与尺面垂直c测量物体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测量值=准确值+估计值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的路程比时间(裁判员)(2)相同的时间比路程(观众)4、速度的定义意义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物理含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速度的公式和单位v=s/t 变形公式:s=vt t=s/v国际单位:米/秒读作: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l。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符号为km/h1 m/s=3.6km/h(m/s是大单位,km/h是小单位)6、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不可以说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因为速度是定值。

但是可以说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7、机械运动中的有关图像:8、平均速度意义:它反映变速运动的快慢 测量:用皮尺和秒表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公式:V 平=总总t S 9、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如位置不变就是静止 10、参照物: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由于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也不同,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第二章声现象1、科学探究的要素:⑴发现并提出问题⑵做出假设和猜想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⑷通过观察等途径来收集证据⑸评价⑹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⑺交流与合作2、声音产生的原因、声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017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精细梳理 (新版)新人教版

2017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精细梳理 (新版)新人教版

第1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

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3.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4.特殊的测量方法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C.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二)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 古代---日晷、沙漏、滴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停表等。

2.单位:秒(S) ,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

1h=60min;1min=60S。

3.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1)(1)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1)(1)

第一章机械运动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国际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1)10-3km=1m=103mm=106μm=109nm; (2)1m=101dm=102cm=103mm.
2. 测量工具:刻度尺(最常用)、卷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密)
3. 正确使用刻度尺
(1)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
①零刻度线②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 ③量程(即刻度尺最大测量范围)
(2)测量前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3)测量步骤:(1放2读3记)
A.正确放置刻度尺:①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②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
边缘保持平行
....;
B.读数:①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②读数需估读
..——读至分度值的下一位;
C.记录数据: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
.....;无单位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4.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
(1)辅助工具法——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2)化曲为直——适于测较短的曲线,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硬币的周长等;。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总结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总结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总结一、机械运动。

1. 定义。

-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2. 参照物。

- 概念: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 特点:-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

- 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二、运动的描述。

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例如,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但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

三、运动的快慢。

1. 速度。

-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它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 公式:v = (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

- 换算关系:1m/s = 3.6km/h。

2. 匀速直线运动。

- 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它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 特点:- 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 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 变速直线运动。

- 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 平均速度:- 概念: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 公式:¯v=(s)/(t)(s是总路程,t是总时间)。

四、测量平均速度。

1. 实验原理。

- 根据v=(s)/(t),通过测量路程s和时间t来计算平均速度。

2. 实验器材。

- 斜面、小车、停表、刻度尺等。

3. 实验步骤。

- 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_1。

-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_1。

- 根据公式v_1=(s_1)/(t_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_1。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章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物理学是一门学习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

八年级上册的物理教材,第一章是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物理量和单位的概念。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一章的知识点。

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1.物理学的定义: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理学的特点:基础性、实验性、定量性、连续性。

3.物理学的分支:机械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

二、物理量和单位1.物理量的定义:具有可测性,并可用于物理规律表述的量称为物理量。

2.物理量的种类:长度、质量、时间、电流、温度、光强等。

3.物理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SI制)是世界上通用的度量单位系统。

长度的单位是米(m),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时间的单位是秒(s),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K),光强的单位是坎德拉(cd)。

4.物理量的换算:在物理实验中,常用物理量的换算进行计算,比如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Pa),1Pa=1N/m^2。

5.物理量的运算:物理量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但要根据物理量的量纲进行运算,如能量(单位:焦耳J),力(单位:牛N),功(单位:焦J)等。

三、物理实验1.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手段,可以验证理论、发现新规律、提高实验技能等。

2.物理实验的步骤: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处理实验数据、得到实验结论。

3.物理实验的误差:实验中难免会出现误差,常见的误差有观察误差、仪器误差、个人误差等。

进行实验时,要尽可能减小误差的发生。

四、物理学中的图表1.图表在物理学中的作用:图表是展示物理实验数据和规律的重要形式。

2.常见的物理学图表:直线图(表示线性规律)、折线图(表示连续规律)、柱状图(表示比较)、饼图(表示比例关系)等。

3.物理实验中的图表制作: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实验数据,可以用笔或计算机绘制图表,并用图例说明图表内容和意义。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汇总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汇总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汇

本单元主要讲解了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等基础知识,下面是对本单元的汇总:
一、力的概念
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物理量。

力的单位是牛顿(N)。

二、力的作用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外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不变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三、力的分类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四、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是指:静止的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运动中的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将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五、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又称为运动定律,它是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六、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它是指:对于任何两个物体,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必相等,方向相反。

以上就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基础概念和定律,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017八年级上册物理基本概念汇总(第一章)

2017八年级上册物理基本概念汇总(第一章)

XX八年级上册物理基本概念汇总(第一章)八年级上册引言:、物理学是研究有关物质、运动、能量等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学习对自然奥秘进行探究的方法,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并领悟物理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

2、科学探究所包含的要素有:⑴发现并提出问题;⑵做出猜想和假设;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⑷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⑸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⑹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⑺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交流和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

第一章《声现象》、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4、声音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它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体内小石,这些都表明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声能。

、反映声音特性的三个物理量是响度、音调、音色,人们通常将它们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6、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7、声音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

例如:某人的心跳的频率是12Hz,其意义是:某人的心脏每秒跳动12次8、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振幅指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9、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大小不仅跟振幅有关还与距声源的距离有关。

0、音调高的声音其响度不一定大,同理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

1、即使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分辨出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靠的是音色。

2、声音在<xlnaespaeprefix="st1"ns="urn:sheas-irsft-:ffie: sarttags"/>1℃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s,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第一章

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第一章

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第一章八年级上物理知识点-第一章随着年级的升高,物理学知识点也相对变得更加深入且复杂。

在八年级上学期,学生将会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点,以及进一步加深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理解。

本篇文章将重点介绍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的第一章内容。

一、力和运动1. 什么是力?力是使物体在相同时间内改变速度的原因。

力可以是推或拉,也可以是重力或者摩擦力。

2. 力量的测量力的单位是牛顿。

牛顿定义为让具有1千克质量的物体,获得1毫米/秒²的加速度所需的力。

3. 地球的引力地球的引力是一个特殊的力,它使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

重力是按范德华力学或牛顿力学定义的,用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通用引力。

4. 运动状态运动的状态由其速度和加速度组成。

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是平稳的,匀加速或非匀加速。

运动状态还可以是直线运动或圆周运动。

二、力和加速度1. 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运动的变化速率。

换句话说,它是一个物体每秒改变速度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运动和力的关系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描述。

该定律表明,当施加一个力时,一个物体将加速,其加速度大小与施加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质量和重力的关系质量和重力之间也有一种很直接的关系,称为牛顿力。

重力是质量和距离两个物体之间的通用吸引力。

当质量增加时,重力也会增加。

三、摩擦力1. 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力。

这种力可以帮助我们控制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并且使摩擦表面可以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摩擦力可以阻碍物体的运动。

没有摩擦力,物体将无法停下来,也无法移动。

正因为摩擦力的存在,车辆才能安全地行驶,跑步者才能稳定地在地面上奔跑。

本章节内容的学习是八年级学生物理知识点中的基本部分。

关于力学和物理学的知识点还有许多深入的议题待学生进一步学习理解。

在这个章节中,学生将学习与力和运动相关的概念和规律,包括摩擦力和速度的定义。

通过本章的学习,您将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机械运动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ⅰ 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 v=s/t 变形 t=s/v,s=vt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机械运动ⅱ 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2017八年级上册物理基本概念汇总(第一章)

2017八年级上册物理基本概念汇总(第一章)

2017八年级上册物理基本概念汇总(第一章):office:smarttags"/>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在一个充满水的长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是在自来水管中传播的,最后一次是在空气中传播的。

13、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固体废物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14、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指物体有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其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是指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声音,波形是无规律的。

15、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或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6人们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0dB。

不同级别的声音对人们的影响不同。

为了保证人的正常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听力不受损伤,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17、减弱噪声的途径有(1)在声源产生处控制(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2)在传播过程中(隔声、吸声和消声)(3)在人耳处减弱澡声(戴护耳器,如耳罩、耳塞、头盔等),其中最有效的是在声源产生处控制。

18、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是不同的,除隔声材料外,物理学还利用“以声消声”的方法来控制噪声,这种技术叫“有源消声技术”。

以声消声是利用两个声波的疏部和密部相互抵消进行的。

19、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在20Hz至20000Hz之间,把它叫做可听声。

20、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21、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

超声波已广泛运用于探伤、定位、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造影等方面。

次声波具有可以传得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且无孔不入等特点。

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监测和控制次声波,以便有效地避免它的危害,并将它作为预报地震、台风的依据和监测核爆炸的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八年级上册物理基本概念汇总(第一
章)
2017八年级上册物理基本概念汇总(第一章)八年级上册
引言:
1、物理学是研究有关物质、运动、能量等最基本的科
学知识,学习对自然奥秘进行探究的方法,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并领悟物理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

2、科学探究所包含的要素有:⑴发现并提出问题;⑵做出猜想和假设;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⑷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⑸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⑹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⑺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交流和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
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
以作为声源。

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4、声音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它能使物体振
动,能粉碎体内小石,这些都表明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
作声能。

5、反映声音特性的三个物理量是响度、音调、音色,
人们通常将它们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6、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
的频率,声源振动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7、声音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 频率表示。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

例如:某人的心
跳的频率是 1.2Hz ,其意义是:某人的心脏每秒跳动 1.2 次
8、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振幅指声源振动的幅度;振
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9、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大小不仅跟振幅有关还与距声源
的距离有关。

10、音调高的声音其响度不一定大,同理响度大的声音
音调也不一定高。

11、即使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分辨出
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靠的是音色。

12、声音在 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s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在一个充满水的长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
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是在自来水管中传
播的,最后一次是在空气中传播的。

13、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是指固体废物污染、水污染、
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14、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指物体有规则振动而产生
的声音,其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是指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波形是无规律的。

15、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
息的声音或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6人们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为0dB。

不同级别的声音对人们的影响不同。

为了
保证人的正常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听力不受损伤,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17、减弱噪声的途径有( 1)在声源产生处控制(改变、
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
(2)在传播过程中(隔声、吸声和消声)( 3)在人耳处减弱澡声(戴护耳器,
如耳罩、耳塞、头盔等),其中最有效的是在声源产生
处控制。

18、各种材料的隔声性能是不同的,除隔声材料外,物
理学还利用“以声消声” 的方法来控制噪声,这种技术叫“有源消声技术” 。

以声消声是利用两个声波的疏部和密部相互抵消进行的。

19 、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在20Hz 至 20000Hz 之间,把它叫做可听声。

20、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 20Hz 的声波。

21、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
的声能等特点。

超声波已广泛运用于探伤、定位、测距、测
速、清洗、焊接、碎石、造影等方面。

次声波具有可以传得
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且无孔不入等特点。

科学家目前正
在研究、监测和控制次声波,以便有效地避免它的危害,并
将它作为预报地震、台风的依据和监测核爆炸的手段。

22、超声波测速根据多普勒效应;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回声
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0.1 秒以上,不能区分则回声加强原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