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世家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司马迁的笔下,张良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那无与伦比的智慧,超然物外的气质是司马迁敬服不暇的。张良是“黄老”的化身,他运用“黄老”应付一切问题的能力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黄老哲学”讲求刚柔并济,以柔克刚,清静无为,通过“无为”达到“无不为”。
张良初登场时,是一个意气风发、胆识过人的少年刺客,但在“圯下纳履”这一奇遇之后,从此他那种鲁莽的侠气一扫而去,完全变成了一个以黄老思想为基础,以阴谋权变、纵横捭阖为能事的才略超人而又带有某些神道气的人了。
在“圯下纳履”这一场景中,司马迁通过浪漫主义的笔法讲述了张良的与黄石老人的奇遇,颇具神话色彩。
黄石老人飘然离去时的所言“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极具预言性,与后文形成照应。“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准确地预言了张良未来的人生走向,“十年”更是通过数字的运用精准地点明了张良发迹的具体时间,后文张良果如其所言,成为帝王之师,如此神机妙算令人称奇。“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与后文“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再次前后照应,以老人幻化成石这样颇具超现实主义的笔法增添了一丝神话色彩,使得张良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带上了奇幻的色调。
紧接着作品就写了张良一系列的筹谋划策,主要有以下这些事件:计取秦峣下军、阻止刘邦入关、火烧栈道、荐三人破楚、八难刘邦、拒封三万户、定都关中、计助太子。
在刘邦平定天下,成为一国之君之前,在与秦朝和项羽的对峙过程中,张良积极为刘邦出谋划策,展现其在军事上的谋略以及政治上的远见。在这个过程中,张良时时有奇计献出,“黄老之道”一直贯穿于在其计谋中。
以下是几个重要场景中,手法及人物形象的归纳整理。
(1)峣关、蓝田之战
此处如何描绘张良的人物形象?
从宏观上看:
1.司马迁设计了情节的突转(转折),极强的冲击感:出其不意,先发制人;
2.战争的描写集中于张良的语言,对手的反应衬托张良:紧握主动权;
“秦将果畔。”“果”字印证其计谋得当。
“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逐北至蓝田,再战,秦兵竟败。”在抗秦的最后一击,出力刚劲,一举推翻秦王朝。一个“大破”,一个“竟”字印证其计谋的厉害。
3.两段语言描写,都是以刘邦起,以张良否定为继:张良棋高一着;
从微观上看张良的语言描写有何特点:
总结:军事谋略的实践,体现了张良在军事上的才能。
(2)阻止刘邦入关
沛公在秦王宫中大肆享乐,也是张良看到了前车之鉴,劝诫刘邦还军霸上,展现出了长远的历史眼光。
在劝诫的过程中,张良的语言凸显了他强大的修辞能力,以及缜密的理性。
此处如何描绘张良的人物形象?
A.语言描写:
a.对比手法:“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VS“今始入秦,即安其乐。”
(应做之事与现实所做之事的对比)
b.类比手法:“助桀为虐”
c.对仗手法:“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药苦口利於病”(也有类比)
d.语言中的逻辑:因果句先点明原因,让刘邦引以为戒——将刘邦的理想
行为和现实行为做一个对比让刘邦意识到错误——类比和谚语加强刺激
——提出正确建议
B.对比
a.刘邦VS张良;
b.刘邦前vs刘邦后
总结:这里主要展现了张良政治上的远见。
这个阶段是张良初露锋芒的阶段,他逐渐从一名复仇者变成了理想的人臣。
(3)火烧栈道骗项王
在这个片段中,司马迁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1).购取汉中:刘邦和项羽的对比
(2)火烧栈道:呼应和行为描写
(4).下邑画策
(5).八难刘邦——“反对复立六国之事”
司马迁如何描写这一场景来刻画张良?
1.语言描写
A.连续运用八个问句对刘邦进行质询,使用了相似的句式(反诘—
否定问答—确认不可),复笔的运用(“其不可……矣”)
B.八个问句之间层层铺排,逻辑严密:
第一、二问:问刘项实力差距(军事);
第三、四问:问能否敬贤养民(政治);
第五、六、七问:问是否愿意休战(兵马粮草);
第八问:问人才流失(人情/人性);
C.对应:句句对应郦食其的谏言,反面论证郦食其是的不合理性
D.运用类比,将刘邦与当年的贤君类比
E.句式特征,长短句叠加。长句铺陈,彰显其逻辑;短句铿锵,突出其气
势;
2.对比
A.刘邦前后反应的对比:“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何哉?”VS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另趣销印。
B.张良与郦食其的对比
3.生活化的场景设置
“八难刘邦”这一场景,着重于张良滔滔不绝的劝诫过程,对于结果的呈现是略写。展现了张良善于雄辩、善用权术、有历史眼光、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局势的足智多谋的谋臣形象。
(6)计助太子
计助太子司马迁如何描绘张良的人物形象?
1.对比:
a.张良和太傅“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VS“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
死争太子。”
→深得道家之法,进退自如
2.侧面描写:
以商山四皓的力挽狂澜来衬托张良的足智多谋
a.对比:“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VS “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说引古今VS寥寥数语
b.语言描写:将刘邦与太子对比,强调太子恭敬爱士,人心所向
以刘邦前后的反应对比,来衬托张良的深谋远虑
刘邦前后行为的对比:“愈欲易太子”、“犹欲易之”(复笔)VS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鸿鹄歌》
3.前后呼应:他人的行为与张良的语言
a.张良:“此难以口舌争也”
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上详许之,犹欲易之。
b.张良:“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
刘邦:上怪之,问曰、上乃大惊,曰
c.张良:“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
刘邦:《鸿鹄歌》与戚夫人悲戚,凸显张良的计谋对朝堂影响之大;以刘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