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_中学时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 唱歌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唱歌中学时代》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中学时代的意义和价值,对中学时代的生活有更深的体验。
2. 学会演唱《中学时代》这首歌,能够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3. 通过音乐欣赏和歌唱,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中学时代》,能够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2. 难点:通过音乐欣赏和歌唱,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表现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中学时代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音乐器械,如音响、钢琴等。
2. 准备歌曲的歌词和音乐素材。
3. 提前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为教室教学做准备。
4. 设计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旋律、歌词和相关的图片、视频等,以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含义,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能够用漂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中学时代》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进入中学时代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中学时代的快乐和美好。
2. 歌曲学习: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并详细讲解歌曲的含义和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
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跟唱、学唱,并指导学生的演唱技巧。
3. 分组表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名组长,组员们可以一起讨论、排演,然后在教室上进行表演。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和指导。
4.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中学时代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珍惜中学时代的时光。
同时,可以推荐一些与中学时代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
5. 教室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竭力学习音乐知识,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我们一起学习了XXX的知识和技巧,我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些内容,并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深化理解和应用。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它不仅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更能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学习音乐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不息的尽力和坚持。
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唱歌 中学时代 教学设计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化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唱歌曲目《中学时代》。
歌曲由戴于吾作曲,王晓岭作词,创作于1993年。
歌曲A段采纳一问一答的形式,亲切地对中学时代的美妙时间进行赞美。
歌曲B段心情渐渐上扬,简短、有力,点出全曲的主题”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将来”。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熟练的演唱好歌曲《中学时代》:教学难点: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把握机遇不断成长教学难点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感受成长的连续性,体会不同人生阶段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始新行动。
知识目标:探寻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的重要性:知道中学生活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能力目标:提高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今日就是中同学了,对于中学时代,你曾经的懂得和想象是什么呢?你又应当以怎样的形式来度过你的中学时代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中学时代的歌曲——《中学时代》1.朗读歌词,分析歌曲(这首歌词是特别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同学活,主题鲜明,立深刻:《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将来”;这些点睛之笔读来令人感动;想一想:中学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同学争论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中学时代》这首歌,看看哪位同学能说出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2.欣赏歌曲,感受情绪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辞别了过去的小学时代,进入到了中学时代,中学时代只有短短的三年光阴,而这三年却是光阴如梭的日子,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重要的转折点。
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作品,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并聆听一下歌词的内容。
情绪给出两个选择:1、积极向上2、优美、抒情速度给出两个选择:1、慢速2、中速稍快提问: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什么样的?老师请学生答复。
人教版初中音乐 中学时代 教学设计 (1)
共1学时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尊重词曲作者的创作,积极感受、准确学唱歌曲;尝试表现歌曲昂扬、自信的精神面貌。
2、积极与老师、同学一起建构音乐课堂良好的课堂常规,以及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大胆创新的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音乐作品分析的基本方法。
2、结合发声练习和歌曲旋律的学唱,初步学习识读乐谱和正确的演唱及合唱方法。
3、学习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增强歌曲的情感表现。
(三)知识与技能1、学习歌唱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在新班级初步体验合唱感觉。
2、准确学唱《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总体情况比较好,绝大多数喜欢音乐课,活泼好动,课堂能够与老师紧密配合,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基础乐理知识有欠缺,因此,课堂上对乐理知识的讲解应由浅到深,注重培养学生理解歌曲的能力,学唱好歌曲“中学时代”,让学生能更好、更快的融入中学时代。
3重点难点能准确学唱《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听歌导入播放歌曲”中学时代“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是昂扬、自信、积极、向上的。
引出歌曲名称《中学时代》,引导学生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根据歌词判断歌曲名称。
活动2【练习】发声练习在进入学习歌曲前,让学生做一组母音发声练习1=C 2/41 2 3 4 |5 43 2|1 -|Ma1 2 3 4 |5 43 2| 1 -|Me1 2 3 4 |5 43 2| 1 -|Mi1 2 3 4 |5 43 2| 1 -|Mo1 2 3 4 |5 43 2| 1 -|Mu1 2 3 4 |5 43 2| 1 -|Ma me mi mo mu通过这组发声练习,让学生打开唱歌腔体,达到一个良好的唱歌状态活动3【讲授】作品分析:(1)作词作曲者:王晓岭和戴于吾;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深刻。
人教版初中音乐 中学时代 教学设计 (1)
共1学时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尊重词曲作者的创作,积极感受、准确学唱歌曲;尝试表现歌曲昂扬、自信的精神面貌。
2、积极与老师、同学一起建构音乐课堂良好的课堂常规,以及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大胆创新的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音乐作品分析的基本方法。
2、结合发声练习和歌曲旋律的学唱,初步学习识读乐谱和正确的演唱及合唱方法。
3、学习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增强歌曲的情感表现。
(三)知识与技能1、学习歌唱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在新班级初步体验合唱感觉。
2、准确学唱《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总体情况比较好,绝大多数喜欢音乐课,活泼好动,课堂能够与老师紧密配合,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基础乐理知识有欠缺,因此,课堂上对乐理知识的讲解应由浅到深,注重培养学生理解歌曲的能力,学唱好歌曲“中学时代”,让学生能更好、更快的融入中学时代。
3重点难点能准确学唱《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并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听歌导入播放歌曲”中学时代“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是昂扬、自信、积极、向上的。
引出歌曲名称《中学时代》,引导学生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根据歌词判断歌曲名称。
活动2【练习】发声练习在进入学习歌曲前,让学生做一组母音发声练习1=C 2/41 2 3 4 |5 43 2|1 -|Ma1 2 3 4 |5 43 2| 1 -|Me1 2 3 4 |5 43 2| 1 -|Mi1 2 3 4 |5 43 2| 1 -|Mo1 2 3 4 |5 43 2| 1 -|Mu1 2 3 4 |5 43 2| 1 -|Ma me mi mo mu通过这组发声练习,让学生打开唱歌腔体,达到一个良好的唱歌状态活动3【讲授】作品分析:(1)作词作曲者:王晓岭和戴于吾;这首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了美好的中学生活,主题鲜明、深刻。
初中音乐_初中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难忘今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难忘今宵》:(1)歌词寓意。
(2)视唱旋律。
(3)歌曲处理。
2、了解词作家乔羽、曲作家王酩。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难忘今宵》这首歌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感受真挚的友谊。
2、能够用圆润、流畅的声音演唱《难忘今宵》。
3、通过本堂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抒情性歌曲的喜爱,增强对词曲作家的兴趣,课后愿意主动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作品,积累音乐素材。
教学重点: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内涵,对其进行创作与表演。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激情导入(课件播放《难忘今宵》的纯音乐,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好,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音乐天地。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听老师给同学们演唱?但是老师有几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在聆听之后回答。
师:课件播放《难忘今宵》的伴奏,老师为同学们演唱,同时出示问题。
1、歌曲的名字?2、你曾在哪里听过这首歌曲?3、你对这首歌曲还有哪些了解?生:聆听后回答。
师:恩,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
《难忘今宵》这首歌曲以它悦耳的曲调,丰富的内涵,深的广大群众的喜爱,并且在许多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中作为终曲而演,借以突出晚会的主题。
【设计意图: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三个简单的问题把学生直接带入歌曲情景之中。
采用教师亲自为学生演唱的方式导入一是让学生开门见山的直接接触到作品,二是教师的亲自演唱会带给学生一种震撼和感染,同时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后面的歌曲学唱打好基础。
】二、《难忘今宵》歌曲新授1、整体欣赏、初步感受师:刚才同学们在聆听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歌曲的哪一部分是比较轻柔、抒情的而哪一部分是感情的迸发、高潮的所在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聆听一遍。
生:听后讨论并回答。
师:同学们的感受和老师的一样,下面让我们再次聆听体会这两部分。
(课件分别出示两部分的曲谱和每部分的音乐。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课的指导思想是:以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审美体验为中心,围绕音乐学习的核心内容——聆听、视唱两项技能,设计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
(二)理论依据本课的理论依据是《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与不同文化认知有机结合。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
2. 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唱歌曲目《中学时代》。
1.歌曲《中学时代》由戴于吾作曲,王晓岭作词,创作于1993年;2.歌曲为C大调,四二拍;3.曲式为两段体结构,A段a(8)’(8)+过渡段(4+4)段(12),整体风格轻松、活泼、充满朝气。
歌曲A段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亲切地对中学时代的美好时光进行赞美。
谱例1:过渡段连贯而柔美,充满对美好时光的期待与向往。
谱例2:B段情绪逐渐上扬,简短、有力,点出全曲的主题”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
谱例3:(二)学生情况分析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授课班级是初一年级的普通班。
经调查,班里近20%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学习经验,接触过五线谱,但是几乎没有人接触过字母谱和五线谱相结合的识谱方法,很少做看谱视唱练习。
本节课的授课时间是2016年11月14日,新初一入学后的第四次音乐课。
初中音乐_初中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1、唱歌《绿袖子》2、拓展欣赏《绿袖子幻想曲》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深厚情感及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分析歌曲等手段,学会歌曲。
(2)利用对比聆听的方式,拓展欣赏管弦乐作品《绿袖子幻想曲》3、知识与能力(1)学习提高演唱的基本技巧,用有气息支撑的声音歌唱。
(2)复习巩固“弱起”以及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3)准备演唱变化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讲故事:国王亨利八世传说中相当暴戾的男人,却真心爱上一个民间女子,那女子穿一身绿衣裳。
某天的郊外,他骑在马上,英俊威武。
她披着金色长发,太阳光洒在她飘飘的绿袖上,美丽动人。
只一个偶然照面,他们眼里,就烙下了对方的影。
但绿袖姑娘知道他是国王?她是平民唯有选择逃离。
而国王却对她念念不忘。
但他命令宫廷里的所有人都穿上绿衣裳,好解他的相思。
他寂寞地低吟:将我无情地抛去。
而我一直在深爱你。
绿袖子就是我的欢乐,绿袖子就是我的欣喜,绿袖子就是我金子的心,我的绿袖女郎孰能比?终其一生,他不曾得到她,一瞬的相遇,从此成了永恒。
于是就有了一首动人的歌曲《绿袖子》。
二、歌唱1、播放音乐2、情绪怎样?3、出示歌谱,体会歌曲的节拍特点,a、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呢?b、歌曲有几个乐段?4、下面请大家划着三拍子的指挥图示小声跟唱歌曲。
5、找出临时变音记号#号,弹琴感受。
6、请大家自由的读一下歌词,体会一下歌词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内心情感?7、让我们分乐段来唱一下。
8、请观察同学们刚才演唱的乐句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呢?9、我们再把b乐段唱一下10、完整演唱,注意情绪的对比,注意一字对多音的地方。
11、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旋律的走向,清唱伸出手边唱边体会。
B乐段12句音区的对比唱出来。
12、带着这样的情感我们再唱一遍。
继续唱23段歌词13、跟伴奏演唱,教师指挥。
三、拓展1,现在我们来听听根据绿袖子改编的一首管弦乐《绿袖子幻想曲》感受器乐曲的魅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学时代》音乐教案(五篇模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学时代》音乐教案(五篇模版)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学时代》音乐教案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周)教学内容: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配乐诗朗诵。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的即兴表演。
教学过程:1.、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绪。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演?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
3、第二遍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
注意轻声哼唱。
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
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曰短的桀纣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联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拍击节奏,在“三角铁”出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8、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哪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9、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10、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以有学生自主设计其他方式进行表演。
11、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1)、学生认证阅读材料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中学时代音乐教案初中
中学时代音乐教案初中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中学时代》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
2. 培养学生对中学时代的热爱和珍惜,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3. 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歌曲《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
2. 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高音部分和节奏。
2.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1. 录音机、磁带或音乐播放器。
2. 乐谱或歌词 sheet。
3. 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中学时代的生活,激发他们对中学时代的热爱和珍惜。
2. 学生分享他们在中学时代的美好回忆。
二、歌曲教学(1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中学时代》,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教师教唱歌曲,学生跟唱。
重点讲解歌曲中的一些高音部分和节奏。
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让学生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中学时代的美好。
三、唱歌练习(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歌曲,纠正学生唱歌时出现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进行唱歌练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音乐活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中学时代》伴奏。
2. 学生积极参与,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他们在音乐学习中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中学时代》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度。
3. 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珍惜程度。
初中音乐_《中学时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1.情境导入:同学们步入尚雅三十九中,即将开启三年美好而难忘的三年初中生活。
2.音乐感知:(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与速度,让学生对歌曲进行初步感知。
(2).进行2/4拍子的挥拍练习,感受2/4拍子的节奏,进行节奏练习,熟悉整首歌曲的节奏与歌词。
3、学唱歌曲:首先教师范唱,然后跟琴分句教唱学唱,让学生了解完全重复与变化重复,接着让学生有感情演唱,发现问题,逐一解决问题,检查学生学唱情况。
4、巩固练习,让学生跟音乐分组比赛表演唱,一组唱歌曲,一组做打拍子进行表演。
5、竖笛教学:首先长音练习,接着结合歌曲《中学时代》进行竖笛吹奏,最后运用不同形式进行表演唱。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知理解和表现能力,他们对音乐的学习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我们要丰富课堂的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效果分析:学生经过学习,能学会演唱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2/4拍,曲调欢快活泼,描绘了中学时代的美好画卷。
测评练习:2/4 X. X︱XX X︱X. X︱XX X︱X X X︱X X︱X X X︱X X︱4/4 5---︱6 ---︱7 ---︱i ---︱i ---︱7 ---︱6 ---︱5---︱让学生齐唱或者几个同学演唱一遍。
课后反思:以后上课要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带动课堂气氛,竖笛吹奏学加强。
一.课标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中,享受音乐过程的愉悦,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乐趣。
知识与技能目标:1.复习2/4拍子指挥手势,培养学生边唱边打拍子的习惯和能力。
2.通过歌曲与竖笛练习相结合,学会吹奏sol、la、si、do 四个音的奏法,逐渐让学生掌握一门基本的音乐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1.难点:通过节奏与歌词结合练习,识读节奏并学习正确的演唱,达到准确表现歌曲的目的。
初中音乐_中学时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尊重词曲作者的创作,积极感受学唱歌曲,尝试表现歌曲昂扬、自信的精神面貌,愿与同学合作初步体验合唱的艺术美。
2、积极与老师同学一起构建良好的音乐课堂环境,并培养学生思考、主动参与、大胆创新的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1、在聆听歌曲中初歩学习音乐作品分析的基本方法。
2、结合发声练习和歌曲旋律的学唱,识读乐谱并学习正确的演唱及合唱方法,达到准确表现歌曲的目的。
3、学习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增强歌曲的情感表现。
三、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边视唱边打拍子的习惯和能カ。
2、学习歌唱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初歩体验合唱感觉。
3、准确学唱《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
教学重点准确学唱《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
教学难点识读乐谱并学习正确的演唱及合唱方法。
教学过程,一、初听歌曲:I、初听导入:(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根据歌词判断歌曲名称。
(2》教师出示课题。
2、筒介作者:王晓岭,词作家、一级编剧。
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团长。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会副主席,主要作祠作品有《当兵的人》、《阳光路上》及《中学时代》等。
戴于吾,作曲家,编审。
1959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创作了许多独唱、合唱作品。
代表作有:《铃兰》、《江雪》及《中学时代》等。
3、再听歌曲,根据歌曲的拍号,并尝试随音乐的速度挥打出相应的指挥图示。
练习2拍子,3拍子,4拍子的指挥图示,请学生打拍子,并说出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了解班级整体对拍子指挥图示的学习状况,并加以指导。
4、随指挥图示哼唱歌曲旋律。
(1)规范唱歌姿态。
(2)引导学生正确的发生及呼吸练习方法。
三、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声部。
(I)学唱旋律。
(2)加入歌词。
2.学唱第二声部(可降低要求).3、合唱教学(可降低要求)。
四、设计不同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拓展环节)教师:请大家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体会人声音色的对比变化,增强歌曲情感的表现力。
初中音乐_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欣赏《飞来的花瓣》教学年级六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飞来的花瓣》,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学生对老师充满感激的真挚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诵、唱、等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特点和合唱所带来的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体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不同的表现和演唱形式以及混声合唱和谐的和声效果,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作品和谐的和声效果。
教学用具课件、课本教材分析《飞来的花瓣》全曲抒发了学生对老师的思念及感激之情。
歌曲为两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的旋律中,休止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生动地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给予的谆谆教导的感激之情,形成了一种声断情不断的艺术效果。
第二乐段采用了混声合唱的形式,旋律更加舒展、开放,逐渐进入高潮,也表达了学生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之情。
最后把歌曲的情感进一步深化,令人感动,令人遐想。
这首歌曲在演唱上突出了力度记号在表现作品意境上的作用。
教学设计思路整堂课始终围绕"花瓣"展开,以情感体验和表现为主线,借用视、听、唱、等各种手段,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学生品味歌曲所表现的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通过对比欣赏,了解(混声)合唱歌曲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进而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初一学生经过半年的初中学习,在思想上、行为上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对于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音乐基础较弱,所以在上本课时首先应把情感教育放在首位,而歌曲情感的表达离不开音乐要素,因而在上欣赏课时要把音乐要素放在首位,体会在歌曲中节奏、力度、和声等对于表达音乐情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学生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那熟悉的旋律中走入音乐室,老师的形象历历在目。
2、师:还记得这首歌吧,你们会唱吗?可以试着唱一唱吗?这首歌曲运用了怎样的演唱方式?(生答)(出示声乐的演唱形式)(设计思路),引用学生熟悉的歌曲,引发对老师的怀念感激,从而引出本课题。
《 唱歌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唱歌中学时代》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中学时代的怀念与感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学时代的奇特魅力,珍惜中学时代,以及珍惜青春时光。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中学时代的意义,把握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感悟中学时代的奇特与珍贵。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音频文件,如课文朗读等,方便学生听读。
2. 制作PPT课件,便于展示课文内容及引导学生思考。
3. 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回顾自己的中学时代,分享难忘的经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同桌的你》,并提问学生是否记起这些歌词是出自哪本书?这本书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回忆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回忆中学时代。
(二)新课讲授1.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2.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盘绕“我的中学回忆录”、“中学生活的特点”、“中学时代对人生发展的作用”等主题展开讨论,要求学生主动发言,尝试解答同砚们提出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
3. 精讲点拨教师总结学生讨论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就一些重点问题进行分析讲解,重点分析中学生的特点、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4. 当堂训练(1)比较初中和高中生活的不同的地方。
(2)如何正确看待中学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三)小结作业小结:本节课主要盘绕“唱歌中学时代”这一主题,通过回忆中学时代的学习生活,让我们更加珍惜此刻的生活,并对未来充满信心和等候。
作业:请同砚们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一些关于中学生活的诗歌、散文、故事等,并分享给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歌曲《中学时代》的歌词含义和情感表达。
2. 通过歌曲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学时代的怀念和珍惜之情。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初中音乐_初中音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牧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分析音乐作品。
2、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演唱形式给听觉带来的震撼。
3、指导学生用舒展的声音演唱《牧歌》,并模仿一些简单的长调演唱方式和处理。
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用舒展的声音演唱《牧歌》,并模仿一些简单的长调演唱方式和处理。
2、感受蒙古长调歌曲的独特韵味。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视频导入请同学们观看由呼斯楞演唱的歌曲《万马奔腾》的视频,请你说出这是一首哪个民族的民歌。
师:简介马头琴。
师: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学习一首新歌——《牧歌》。
三、演唱草原的歌——《牧歌》1、师:请同学们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节奏各有什么特点?生:(曲调悠长、宽广抒情,速度稍慢,节奏舒展)2、再听,请说出歌曲有几个乐句?歌中都出现了哪些事物?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两个乐句,像这种由一个乐段构成的曲式叫一部曲式或一段体,一般只有一个音乐形象,一种音乐意境。
这首歌形象淳朴且富有诗意,字里行间处处都流露出对草原生活的热爱。
3、比较两句:歌词与旋律高低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呢?上句:蓝天白云——音高上句在高声区围绕着五度音5上下回旋悠扬飘逸,仿佛是蓝天中飘着朵朵白云。
下句:绿草羊群——音平下句转入以1为中心的围绕进行,是上句的下五度自由模进,低回婉转的旋律,犹如在草原上斑斑如银的羊群。
4、用”u”模唱旋律。
缓吸缓呼,可以设想去闻花的芳香状态去歌唱。
5、教师弹琴,学生随琴演唱。
6、(提醒学生注意调整呼吸,缓吸缓呼,咬字吐字要清晰,要唱的自然而舒展。
)闭上眼睛想象,我们现在已置身于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深深的吸一口气,就象已闻到了泥土和绿草的清香,心情非常的舒畅,心旷神怡的感觉。
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去演唱首歌曲。
初中音乐课中学时代说课稿(精选7篇)
初中音乐课中学时代说课稿(精选7篇)学校音乐课中学时代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就难以避开地要预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阅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学校音乐课中学时代说课稿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学校音乐课中学时代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选用了具有浓郁日本音乐特点的民歌《樱花》,这是同学首次接触日本音乐。
在演奏形式上选用了合唱曲和器乐曲,做为以民歌樱花改编的合唱曲和器乐曲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
相同音乐采纳不同的演奏形式消失在同学面前,既扩充了同学的音乐视野,也关心了同学熟悉改编乐曲的几种常见的方法。
做为一首具有典型日本风格的民歌,歌曲的旋律建立在日本民间音调的基础上,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生动地展现了日本人民珍爱樱花,趁三月春光结伴前往欣赏樱花的喜悦心情,也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美妙的统一。
2、教学目的:1)通过倾听歌曲的独唱、齐唱、合唱、器乐演奏等形式,让同学感受相同音乐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辨别器乐改编曲运用了哪些手法,初步尝试改编歌曲的演唱形式。
3)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
4)针对同学年龄小,对于音乐形象较易理解的歌曲同学较喜爱,对于器乐曲缺少熟悉,盼望通过观赏与比较,培育同学观赏器乐曲的力量。
3、重点、难点:1)相同旋律的不同表现形式。
2)熟悉改编曲的几种主要方法,并能够加以运用。
二、说教法1)问题倾听法:这节课我抓住歌曲的节奏特点,借助日本民间舞蹈动作体验歌曲平稳的节奏,美丽伸展的旋律,通过边倾听歌曲边观看各种有关日本风土人情的画面,让同学依据画面说出是哪一个国家的歌曲,并试为歌曲起名字,以此来激发同学的奇怪心理和进一步学习的爱好。
2)歌曲模唱法:歌曲教学以模唱为主,分乐句倾听歌曲旋律进行歌曲的学习。
3)视觉图象法:在乐曲观赏的同时,通过各部分音乐的变化配以不同的画面,给同学视听结合,避开枯燥的说教形式,使原来抽象的内容变得详细形象化,有利于同学理解和分析乐曲的不同变化形式。
初中音乐_《中学时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1.情境导入:同学们步入尚雅三十九中,即将开启三年美好而难忘的三年初中生活。
2.音乐感知:(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与速度,让学生对歌曲进行初步感知。
(2).进行2/4拍子的挥拍练习,感受2/4拍子的节奏,进行节奏练习,熟悉整首歌曲的节奏与歌词。
3、学唱歌曲:首先教师范唱,然后跟琴分句教唱学唱,让学生了解完全重复与变化重复,接着让学生有感情演唱,发现问题,逐一解决问题,检查学生学唱情况。
4、巩固练习,让学生跟音乐分组比赛表演唱,一组唱歌曲,一组做打拍子进行表演。
5、竖笛教学:首先长音练习,接着结合歌曲《中学时代》进行竖笛吹奏,最后运用不同形式进行表演唱。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知理解和表现能力,他们对音乐的学习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我们要丰富课堂的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效果分析:学生经过学习,能学会演唱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2/4拍,曲调欢快活泼,描绘了中学时代的美好画卷。
测评练习:2/4 X. X︱XX X︱X. X︱XX X︱X X X︱X X︱X X X︱X X︱4/4 5---︱6 ---︱7 ---︱i ---︱i ---︱7 ---︱6 ---︱5---︱让学生齐唱或者几个同学演唱一遍。
课后反思:以后上课要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带动课堂气氛,竖笛吹奏学加强。
一.课标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中,享受音乐过程的愉悦,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丰富情感体验,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乐趣。
知识与技能目标:1.复习2/4拍子指挥手势,培养学生边唱边打拍子的习惯和能力。
2.通过歌曲与竖笛练习相结合,学会吹奏sol、la、si、do 四个音的奏法,逐渐让学生掌握一门基本的音乐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1.难点:通过节奏与歌词结合练习,识读节奏并学习正确的演唱,达到准确表现歌曲的目的。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歌曲《中学时代》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歌曲《中学时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歌曲《中学时代》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歌曲《中学时代》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歌曲《中学时代》学习状态。
5.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学习歌曲《中学时代》,让学生了解音乐与校园文化的关系,提高音乐素养。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阶、节奏、音色等,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在能力方面,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简单的音乐表现能力,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而有的学生对音乐兴趣不大,参与度不高。
3.期待未来:歌词中表达了中学生们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展示了他们勇往直前、不断追求的精神。
四、歌曲《中学时代》的演唱技巧
1.音准:演唱歌曲《中学时代》时要注意音准的准确性,确保每个音符都能准确地演唱出来。
2.节奏:要保持歌曲《中学时代》的节奏感,确保每个拍子都能准确地表达出来。
3.情感表达:在演唱歌曲《中学时代》时要注重情感的传达,用歌声表达出歌曲中的积极、怀念和期待的情感。
针对以上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在旋律和节奏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对于音准掌握不准确的学生,可以通过单独辅导,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音准。对于节奏把握不准的学生,可以通过节奏练习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节奏。
《第一单元唱歌中学时代》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唱歌中学时代》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歌曲的欣赏和演唱,让学生感受中学时代的美好和意义。
2. 让学生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适应和享受这个阶段。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演唱歌曲,感受中学时代的情感和氛围。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享受中学时代,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音乐器材,如音响、钢琴等。
2. 准备歌曲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3. 准备一些与中学时代相关的图片和资料,以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设计一些互动环节,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中学时代》歌曲,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中学时代,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中学时代》。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2. 歌曲学习:(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并讲解歌曲的背景和含义。
(2)学生跟伴奏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
(3)学生分组演唱歌曲,互相点评。
(4)教师对歌曲进行节奏分解,引导学生进行节奏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演唱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学生跟伴奏演唱和分组演唱可以锻炼他们的演唱技巧和合作能力。
节奏分解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
3. 拓展延伸:介绍其他与中学时代相关的歌曲,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并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关于中学时代的歌曲。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学时代的音乐文化,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歌曲,可以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学习的歌曲《中学时代》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音乐知识,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可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
中学时代教学反思
中学时代教学反思第一篇:中学时代教学反思《中学时代》教学反思今天,我在七年级(1)班上了本学期第一堂音乐课《中学时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唱、想象和创造,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我的导入环节是播放中国少年合唱团的现场演唱视频《蓓蕾之歌》,之后提问:刚才你们欣赏这首歌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们纷纷发言,从而引发学生们对中学时代的遐想。
为接下来学唱歌曲《中学时代》做好铺垫。
在这课的设计中,教学目标和体验音乐情绪是穿插体现的。
我给他们的问题是:歌曲让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歌曲用怎样的旋律来描述这样的画面?作曲家采用了哪些音乐要素使歌曲如此轻快活泼?歌词中提到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一个个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生们即感觉不到问题有难度,又在“思考——讨论——总结”的过程中得到答案,轻松的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并在得出答案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了中学时代—黄金时代。
但我感觉在进行讨论并交流时,用得较多的时间,使这一环节显得不够紧凑,看来怎样协调好主体与拓展内容之间的比重分寸,这还是非常需要花功夫去钻研的。
教学环节的设计一定要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准绳,即在课堂上是怎么用生动有趣的外化语言把你的课内容知识点呈现,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一意识对课堂的组织教学很有针对性,设计得好,学生被你吸引了,学生爱学了,自然就不会特意去做其它的小动作,出现讲话或不注意听的消极行为,从而影响干扰到你课堂教学。
因此,教学设计很重要,如何设计得让学生喜欢更重要,我们要精心设计,原因莫过如此。
如何能使学生的歌声变得优美动听。
如何能使全体学生的集体歌唱音响变得富有生命力,能够生动而准确的表达传递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相对准确的用歌声把歌曲中的情绪符号表达出来,唱出风格。
我的现象是学生为歌唱而歌唱,甚至喊唱,声音没有美感。
中学时代教案
中学时代教案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中学时代》教案三一、自主预习(新课教学) (一) 感受聆听 1. 初听歌曲《中学时代》,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 复听歌曲,初步分析歌曲。
歌曲的情绪、速度是什么样的?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 3. 结合讨论的问题再复听一次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等等。
(二) 学唱歌曲1. 学生听录音学唱《中学时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
注意轻声哼唱。
2.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
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什么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和情感服务的。
3.跟随伴奏,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4.有感情地演唱全曲,强调演唱姿势和唱歌的状态。
二、互动探究1.目的:初步了解歌曲中旋律与歌词的关系。
步骤:(1) 朗读歌词。
(2)轻声哼唱乐谱。
(3)分析词曲在句读上的关系。
(4)在乐谱上恰当的位置画上换气符号“”。
2.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哪个组唱的声音洪亮、精神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三、课堂总结同学们在这堂课上,收获了哪些知识? 四、课外拓展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乡韵》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选自上海市初中《艺术》(音乐)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生活——创造艺术的源泉》第一课:“乡韵”。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滋养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不论是歌曲、戏曲还是舞蹈,都源自当地的生活及文化,艺术源于生活。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学习与体会不同地域、不同韵味的戏曲等艺术形式,并在一系列的创造性艺术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家乡艺术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方式我校八年级的学生,对京剧已经有了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但对于戏曲与文化间的关系等较深层次的知识不是特别清楚,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不够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时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尊重词曲作者的创作,积极感受学唱歌曲,尝试表现歌曲昂扬、自信的精神面貌,愿与同学合作初步体验合唱的艺术美。
2、积极与老师同学一起构建良好的音乐课堂环境,并培养学生思考、主动参与、大胆创新的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聆听歌曲中初歩学习音乐作品分析的基本方法。
2、结合发声练习和歌曲旋律的学唱,识读乐谱并学习正确的演唱及合唱方法,达到准确表现歌曲的目的。
3、学习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增强歌曲的情感表现。
三、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边视唱边打拍子的习惯和能カ。
2、学习歌唱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初歩体验合唱感觉。
3、准确学唱《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
教学重点
准确学唱《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
教学难点
识读乐谱并学习正确的演唱及合唱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听歌曲:
I、初听导入: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根据歌词判断歌曲名称。
(2》教师出示课题。
2、筒介作者:
王晓岭,词作家、一级编剧。
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团长。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会副主席,主要作祠作品有《当兵的人》、《阳光路上》及《中学时代》等。
戴于吾,作曲家,编审。
1959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创作了许多独唱、合唱作品。
代表作有:《铃兰》、《江雪》及《中学时代》等。
3、再听歌曲,根据歌曲的拍号,并尝试随音乐的速度挥打出相应的指挥图示。
练习2拍子,3拍子,4拍子的指挥图示,请学生打拍子,并说出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了解班级整体对拍子指挥图示的学习状况,并加以指导。
4、随指挥图示哼唱歌曲旋律。
(1)规范唱歌姿态。
(2)引导学生正确的发生及呼吸练习方法。
三、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声部。
(I)学唱旋律。
(2)加入歌词。
2.学唱第二声部(可降低要求).
3、合唱教学(可降低要求)。
四、设计不同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拓展环节)
教师:请大家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体会人声音色的对比变化,增强歌曲情感的表现力。
五、课堂小结
1.简要复习本节课所学的音乐知识。
2、用歌声展现本节课学习的成果。
3、课后作业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初中的音乐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他们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而且他们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特别是一些动手、需要合作完成的音乐内容会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他们年纪还小,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还需要加强。
因此,对初一的学生应该使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继续保持,同时引导他们加强音乐思维,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
其次,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做到因材施教。
初中生的思维认知能力正处于直观形象到抽象过度的阶段,他们不再满足于音乐的好听与否,而是渴望更深一层的了解音乐的内涵,这时教师对音乐元素的讲解,音乐作品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着重让学生开阔音乐视野,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同时,这时期的学生正值变声期,教师要提醒学生保护嗓音。
《中学时代》效果分析
这是一节以唱歌为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
习渗透在音乐的审美体验之中。
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友好合作、交流,真正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音乐课不单纯是教学生唱歌,学生还要看、要听、要动。
要让学生充分的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本节课我注重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和音乐创造。
精选了以下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以较多的信息量,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图象、音频、视频等媒体,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感知音乐,更加了解音乐作品及音乐形象。
2、不再将识谱和视唱作为孤立的知识点,而是通过听、唱熟悉歌曲降低了教材的难度。
3、变换不同唱形式演唱歌曲,使课堂气愤活跃起来。
4、在教学中把教法与学法联系起来,有意识地进行学法的指导与渗透,不仅让学生学会,且让学生会学。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行“四多”,即多听、多想、多唱、多创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单元是由一组关于中学时代的歌曲组合而成,通过对《中学时代》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歌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她们将拥有一个欢快热烈、充满活力、非富多彩的美好中学时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教唱教育学生珍惜中学时期的幸福生活,培养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成材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中学时代》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本单元教学内容由唱歌、欣赏、演奏三部分组成,这首歌的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生活,也是一首歌颂美好的中学生活的歌曲,主题鲜明,立意深刻。
《中学时代》里“系着红领巾迈进校门,戴着团徽走向未来”,围绕“中学时代”这一主题,帮助刚刚踏入中学校门的学生感受和体验反映校园生活的音乐作品,并表现中学生应有的朝气。
本课选取了以学唱歌曲《中学时代》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歌曲是由王晓玲(词)、戴于吾(曲)于1983年创作的。
这首作
品传唱至今,影响了一代代莘莘学子,成为许多人中学时代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中学时代》的歌词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描绘了中学时代的美好画卷,塑造了中学生积极向上、充满理想的形象。
歌曲2/4拍,大调式、二段体,结构为:A[a(8小节)+a´(8小节)]+B[b(8小节)+过渡句(4小节)+a〞(8小节)]。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活泼,易于学唱。
学情测评
1、结合发声练习和歌曲旋律的学唱,识读乐谱并学习正确的演唱及合唱方法,达到准确表现歌曲的目的。
2、练习二声部合唱,要求学生练习时,神情专注,确保演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注意倾听其他声部的演唱。
《中学时代》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唱、想象和创造,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
在这课的设计中,教学目标和体验音乐情绪是穿插体现的。
我给他们的问题是:歌曲让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歌曲用怎样的旋律来描述这样的画面?作曲家采用了哪些音乐要素使歌曲如此轻快活泼?歌词中提到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一个个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
进,学生们即感觉不到问题有难度,又在“思考--讨论--总结”的过程中得到答案,轻松的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并在得出答案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了中学时代-黄金时代。
但我感觉在进行讨论并交流时,用得较多的时间,使这一环节显得不够紧凑,看来怎样协调好主体与拓展内容之间的比重分寸,这还是非常需要花功夫去钻研的。
本节课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伴奏和创造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美。
从情感体验入手,引领学生尽快入境。
在此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感情积累,再引导学生通过对乐曲情感的把握,通过自主参与的方式,使学生轻易地掌握了歌曲的难点,理解了歌曲的意境。
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了解中学时代是个幸福的、探索的、求知的、美好的中学时代,从而懂得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而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选择的新的教学模式,也正体现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
本课存在以下一些不足:(1)教师能注重引导学生参与,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略有欠缺。
(2)教师还要注重评价,但有些语言过于生硬,建议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3)各个环节的衔接有些突然,可以多用一些语言或其他手段来引导,让教学过程更自然、流畅。
《中学时代》课标分析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尊重词曲作者的创作,积极感受学唱歌曲,尝试表现歌曲昂扬、自信的精神面貌,愿与同学合作初步体验合唱的艺术美。
2、积极与老师同学一起构建良好的音乐课堂环境,并培养学生思考,主动参与、大胆创新的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聆听歌曲中初步学习音乐作品分析的基本方法。
2、结合发声练习和歌曲旋律的学唱,识读乐谱并学习正确的演唱及合唱方法,达到准确表现歌曲的目的。
3、学习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増强歌曲的情感表现。
三、知识与技能
1、复习小学阶段学习的单拍子指挥图示,培养学生边视唱边打拍子的习惯和能力。
2、学习歌唱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在新班级初步体验合唱感觉,准确学唱《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