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春蚕
春蚕作文300字
![春蚕作文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0efbf37d71fe910ef02df896.png)
春蚕作文300字精选春蚕作文300字10篇春蚕作文300字篇1几个星期前,妈妈给我带来几条蚕宝宝,在我的精心照顾下,它们越大越长、吐丝结茧、变成了飞蛾,度过了短暂一生。
了解了春蚕的一生,发现有许多令我感动的地方。
蚕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它比不上蝴蝶的美丽;比不上蜜蜂的勤劳;比不上小狗的忠诚。
但它却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它对人的索取仅仅是几片桑叶,但它却用生命为代价为人们吐出了珍贵的丝。
春蚕以它感恩的心回报社会,感谢人类给予了它良好的生存环境。
蚕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虽然它从幼虫到变成飞蛾仅有短短几十天的时间,但它的一生却在平凡中体现了精彩。
春蚕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但它却一步一个脚印,用平凡的劳动体现了它的价值。
“春蚕到死丝方尽”如果说春蚕的死算不上伟大,却值得我们尊重。
生活中,许多人也有春蚕的精神,人们常把老师比作春蚕,作为老师她们默默无闻却不求回报,她们一生是奉献的一生。
我们的母亲更像一个春蚕,她们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可以倾其所有地拿出了她的一切,她们一生是的勤劳的一生。
我喜欢春蚕,因为它的精神让我感动。
春蚕作文300字篇2春天来了,田野里的花开放了。
我的小蚕不知什么时候从蚕茧里钻出来了。
我真高兴。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蚕一天天长大了,蜕了几次皮。
最后一次蜕皮,我终于看到了:晚上,睡在我枕旁小盒子里的蚕开始蜕皮了。
它先把身子紧缩,接着尾部一挺,一对金黄色的小脚首先从肚子下面出来了,这样一直到尾部,又不动了,大概是在休息吧。
一会儿,它又用嘴咬住皮,尾巴一缩,皮又蜕去一点――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它的皮终于蜕完了。
又过了一天,蚕开始做它美丽的丝房来。
看,它的头抬得多高啊!在盒子的一个角落选好地方,先吐出的丝粘住纸,然后不停地移动自己的头,不停辛劳地日夜工作,终于织成了丝房。
十几天后,蚕变成蛾。
它咬破丝房钻出来。
雄蛾与雌蛾交尾,雌蛾在纸上留下密密麻麻的卵,就草草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蚕――它要求人的仅仅是几片桑叶,贡献给人的确是精美的蚕丝。
【读后感】读《春蚕》有感(三年级)
![【读后感】读《春蚕》有感(三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a48183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0.png)
【读后感】读《春蚕》有感(三年级)
《春蚕》是一本关于春天和蚕的书。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告诉了我关于春天和蚕的一些知识。
在这本书里,我学到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
我知道了春天是一个让所有生物都焕发生机的季节,花儿开了,树叶绿了,小动物们也开始忙碌起来。
春天是个美丽而又充满活力的季节,我很喜欢春天。
书里还介绍了蚕的故事。
蚕是一种很重要的昆虫,它们可以吃桑叶,然后把桑叶变成丝绸。
丝绸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材料,它广泛用于制作衣服和其他物品。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蚕的生活习性和它们的重要作用。
在书中,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和蚕的形象,使我感觉好像置身其中一样。
我看到了蚕吃桑叶的样子,也看到了花儿盛开的场景。
这让我更加喜欢春天和蚕。
通过《春蚕》,我也学到了一些关于保护环境的知识。
书中提到,在春天里我们应该好好保护环境,让大自然的一切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我明白了环境保护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我们需要爱护大自然,才能让春天一直美丽下去。
我很喜欢《春蚕》这本书。
它让我更加了解了春天和蚕,也让我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会努力爱护环境,像蚕一样努力生活,让春天永远美丽下去。
三年级下册语文观察蚕宝宝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观察蚕宝宝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89102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5.png)
三年级下册语文观察蚕宝宝的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三年级下册语文观察蚕宝宝的作文篇1前些天,爸爸给我买了几只蚕宝宝。
我高兴得手舞足蹈,连忙找来一个小盒子,在底下铺了几片桑叶,再把蚕宝宝放进去。
蚕宝宝见到有食物,立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我仔细地看了看,发现蚕宝宝吃桑叶其实是有规律的:它总是从叶沿开始吃起,从左往右一圈一圈地吃。
蚕宝宝的身体两侧由于许多小黑点,脸部还有点皱,还有八只脚,在接近尾部的地方有一根类似小刺的东西。
过了几天,蚕宝宝开始不吃东西,身体也发亮了,爸爸告诉我,蚕宝宝要吐丝了!蚕宝宝先找到了一个角落,然后吐出第一根丝、第二根、第三根……再将自己包在里面。
当它做好了一个茧的时候,偶尔也可以隐隐约约地看见它在里面动来动去。
事实上,它依然在里面不断地吐丝。
我真的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它破壳而出的样子。
蚕,是伟大的,它为人们献出了一生的心血三年级下册语文观察蚕宝宝的作文篇2我家有六只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它们是我爸爸送我的奖品。
其中,我最喜欢的那只又小又白的小蚕宝,它长着一节又一节的身子,软棉棉的,小巧的脑袋上嵌着一双小黑洞似的眼睛。
有一次,我同学来我家玩,我顺便叫他一起陪着这些小蚕,他很乐意。
我建议我们为蚕宝宝举行一场运动会,他很快答应了。
我们准备好第一关后,就让它们开始在道路上爬行了。
只见他们爬着爬着就开始往回爬,往左右爬。
我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后才明白:蚕是不分反和正的方向的,也就不知进退啰。
又有一次,我为它们准备了两片叶子,这些白白胖胖的蚕看起来很饿了。
一只蚕先用嘴巴上的嘴唇夹在叶子上,再用牙齿顺着边缘咬下来,很有顺序。
可我没想到,蚕的胃量很大,不到三个钟头,一片叶子就被它们消灭了。
我本以为它们应该已经吃饱了,可是,它们一会儿又开始摆头摆尾,示意自己还很饿。
我问妈妈为什么蚕一次要吃这么多,妈妈说:“蚕应该是为自己以后准备吧!蚕把东西吃进去,就会变成丝,吃多点食物,把丝吐长,才好把自己包住。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
三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7春蚕_人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7春蚕_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db7fb88bd63186bcebbc99.png)
三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7春蚕人教版【教材分析】《春蚕》是一篇回忆性的记叙文。
作者叙述了解放前他家养蚕的情况,着重描写了母亲养蚕的辛苦。
其中三次写到亲眼“看见”,犹如三个特写镜头,有力地烘托了母亲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真实感人,耐人寻味。
第一次“看见”:“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
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
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
”作者睡完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添桑叶喂蚕的情形,说明母亲每天都要劳动到深夜。
“皱纹”刻印着母亲的辛苦,“慈祥”表明了母亲对儿女的爱意。
夜深人静,为了我们姐弟俩的学费,母亲还在辛苦地劳作着,灯光映照,母亲对儿女的慈爱更显得无比神圣、伟大,也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第二次“看见”:“母亲把蚕沙大捧大捧地从匾里清出来,姐姐把桑叶大捧大捧地放进匾里。
我用簸箕接蚕沙的时候,总看见母亲的额角上渗着汗。
”“大捧大捧”说明蚕沙特别多,“总看见母亲的额角上渗着汗,”进一步说明母亲养蚕的忙碌、辛苦,在每一只蚕的身上都融入了母亲的心血和汗水。
第三次“看见”:“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为了筹措子女的学费,母亲起早摸黑,含辛茹苦,过于繁重的劳动使她越来越衰老了。
文章的结尾描写作者眼中的母亲早衰的容颜,不仅使母亲春蚕般的伟大奉献精神得到具体真实的再现,而且流露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与思念之情。
●学习目标第一牢记本课生字第二熟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三掌握本文的中心思想,感受母亲的深情。
●相关知识《春蚕》(五年制第六册)是著名作家巴金回忆母亲养蚕的一篇文章。
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记叙了母亲为供儿女读书而辛苦养蚕的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爱意和怀念之情。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母亲养蚕,然而为何题目用《春蚕》,而不用与内容正好相符的《养蚕》或《母亲》呢?笔者认为:题目《春蚕》蕴含了作者的特殊用意,恰恰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春蚕,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春蚕》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春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c787917e21af45b207a87f.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春蚕》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春蚕》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养蚕的过程和母亲养蚕的辛苦,从中受到热爱劳动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
2、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的意思,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读准字音。
2、记忆字形。
3、理解词义。
四、巩固练习。
1、读生字,指导易错的生字书写。
2、读课文,练习按内容分段落。
第二课时
一、理解第一部分内容。
1、读第一自然段,这段讲什么?
2、为什么到养蚕的季节就想起母亲,说明什么?
二、理解第二部分内容。
1、小组读读每个自然段,想想蚕的生长过程,母亲是怎么辛劳?
2、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3、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按照蚕渐渐长大的顺序填空。
极小极小的蚕—()—()—()—蚕“上山”了。
2、画出表现母亲养蚕辛苦的句子。
四、总结全文。
五、教学心得:。
小学三年级语文春蚕教案:了解春蚕的生命周期
![小学三年级语文春蚕教案:了解春蚕的生命周期](https://img.taocdn.com/s3/m/5f5085d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7.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春蚕教案:了解春蚕的生命周期春蚕,是指在春季孵化的桑蚕,也是产丝的桑蚕的一种。
它们是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桑叶为食,经过饲养和培育,完成幼虫、蛹、成虫三个发育阶段的生命过程。
在中国的南部地区,人们将桑叶养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被誉为“中国茧”。
一、教学目标1.认识春蚕,了解春蚕在世界上的分布以及我们国家实行的养蚕制度。
2.关注春蚕的生命周期,明确春蚕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主要生命表现。
3.善于观察,锻炼学习者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掌握制茧技艺。
4.激发学习者热爱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情感,提高学习者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春蚕生命周期的了解和认知,以及春蚕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和生命表现。
2.制茧工艺的掌握:学生通过亲手实践制茧技艺,锻炼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授课内容一】春蚕的介绍1.富含蛋白质和胶原蛋白的春蚕。
2.春蚕是十月桑蚕的后代。
3.春蚕必须靠人工饲养,才能获得最佳的丝质。
4.为什么不能杂交: 当春天到来并且空气中的湿度及生命活动都开始了之后,天气变得越来越温暖,人也开始生起了贪欲的心,商人开始偷偷摸摸地销售春蚕的蚕卵。
5.在春分及温暖季节,要特殊饲养和观察春蚕蛹,使之成为一只美丽的“蚕花”。
【授课内容二】春蚕的生命周期1.幼虫期:春蚕幼虫出壳后,吃足了桑叶,就会进行蜕皮,换一身新衣裳。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第四次换皮后,幼虫会掉头吐出丝线,编织茧子做自己的小屋子。
2.蛹期:幼虫蜕皮之后,就会变成蛹。
在蛹的内部,开始上演一幕幕神奇的变形,并逐渐变成一只完全不同的春蚕。
3.成虫期:春蚕的生命阶段到了,蛹壳中的春蚕逐渐变白变纸,胸部一张一合,挤出茧口,露出那陌生而美丽的外面世界。
【授课内容三】制茧工艺1.收集桑底、采摘桑叶。
2.用笈子装好桑叶放到蚕箱子里。
3.挑选春蚕,将它放入蚕箱。
4.观察蚕它们的进食、蜕皮情况,及时清理蚕箱。
5.等到春蚕长成蛹再进行下一步操作,蚕蛹上当地百姓又称其为生丝、则是为了吸收营养平衡成为蚕花,维持体力以生产更好的生丝。
三年级语文最新阅读理解(春蚕)
![三年级语文最新阅读理解(春蚕)](https://img.taocdn.com/s3/m/3b27d8c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c.png)
春蚕
蝴蝶,素有"飞动的花"的称号,可见它的美丽;⾦鱼,素有"⽔中之花"的美名,也可见它的漂亮。
可是我既不爱那美丽的蝴蝶,也不爱那漂亮的⾦鱼,却爱朴实⽆华的春蚕。
春蚕,既没有华丽的⾐衫,也没有动⼈的名字,但它的精神却是⾼尚的。
它要求的,仅仅是⼏⽚桑叶,却默默⽆闻地为⼈类吐出宝贵的丝,⼀直吐到⽣命的最后⼀刻。
我家邻居养了些蚕。
有⼀次,我⽬睹了蚕⼉吐丝结茧的情景。
它们蜕了四次⽪之后,便开始了那不平凡的⼯作--吐丝。
春蚕⽤吐出的⼜细⼜软的丝,把⾃⼰裹了⼀层⼜⼀层,结成椭圆形的茧后,它仍在⾥⾯吐呀,吐呀…..直到最后。
啊!春蚕,你就是这样结束了你短短的⼀⽣!真是"春蚕到死丝⽅尽"啊!
想到蚕⼉不知疲倦地吐丝的景象,我不禁叹道:"春蚕,你为了造福⼈类,宁愿牺牲⾃⼰,这是多么⾼尚的精神啊!"爸爸深情地说:"是啊,⼈也应该这样,应该做⼀个为⼈民鞠躬尽瘁,死⽽后已的⼈。
"
蚕⼉死了,但春蚕吐丝的景象仍浮现在我的眼前。
啊,春蚕,你永远活在我⼼⾥!
1、解释词语
朴实⽆华:
默默⽆闻:
2、"我"为什么"既不爱美丽的蝴蝶,也不爱那漂亮的⾦鱼,却爱朴实⽆华的春蚕"?(结合短⽂有关内容回答
3、短⽂是怎么样写蚕"朴实⽆华"的?
4、"我"既然爱蚕的"朴实⽆华",为什么⼜说蚕吐丝是"不平凡"的⼯作?。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春蚕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春蚕](https://img.taocdn.com/s3/m/73a7654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b.png)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春蚕春蚕,是春天里最勤劳的生灵之一。
它们在温暖的阳光下,默默无闻地吐丝,织就了一层层细密的茧。
春蚕的一生,是短暂而美丽的,它们用生命诠释了奉献与牺牲。
在春天的田野里,蚕宝宝们从小小的卵孵化出来,它们贪婪地吃着桑叶,身体一天天长大。
蚕宝宝们不分昼夜地进食,因为它们知道,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为将来的蜕变做准备。
它们的成长过程,就像我们学习一样,需要不断地吸收知识,才能为将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蚕宝宝们的身体变得透明,它们开始吐丝,一圈一圈地缠绕自己。
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但也是必要的。
春蚕吐丝,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更是为了孕育新的生命。
它们的茧,是新生命的摇篮,也是它们生命的终结。
春蚕的茧,是自然界中的奇迹。
它们用自己柔软的身体,创造出了坚硬的外壳。
这个外壳,保护着蚕蛹,直到它们破茧而出,变成美丽的蝴蝶。
春蚕的茧,也象征着我们的成长,我们需要在困难和挑战中,不断地磨练自己,才能变得更加坚强。
春蚕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意义。
它们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提供了温暖的蚕丝,也给我们带来了生命的启示。
春蚕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度过。
我们应该像春蚕一样,珍惜每一刻,用我们的努力和奉献,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春蚕的故事,是春天的赞歌,也是生命的颂歌。
它们在春天的田野里,用生命编织着希望和梦想。
我们应该学习春蚕的精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用我们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春天。
【读后感】读《春蚕》有感(三年级)
![【读后感】读《春蚕》有感(三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abef1ad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3.png)
【读后感】读《春蚕》有感(三年级)
《春蚕》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春天来临了,田里的庄稼也开始生长,蚕却还在休眠状态中。
农夫们为此感到十分着急,他们想要尽快让蚕开始吃树叶,以便在夏天能够收获丝绸。
可是蚕还是没有动静,这让农夫们非常担心。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是一个很重要的时刻。
这个季节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做,特别是在农村,要及时关注田里的主要作物,比如这篇文章提到的蚕。
如果错过了这个最好的时机,可能会失去很多机会,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常将春天比作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时刻。
在春季,自然界万物复苏,大地开始生长,生活也变得繁忙起来。
就像农夫们一样,每个人都要提高警惕,关注身边的变化,尽可能去抓住每一个重要的机会。
只有这样生活才能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总的来说,读完《春蚕》这篇文章,我学到了很多重要的生活道理。
我学会了如何关注身边的变化,如何掌握每个重要的机会。
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去学习和努力,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和快乐。
【读后感】读《春蚕》有感(三年级)_300字
![【读后感】读《春蚕》有感(三年级)_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f04e6f9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b.png)
【读后感】读《春蚕》有感(三年级)_300字《春蚕》是我在三年级时读的一本小说,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真诚友谊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冯文的小男孩,他和他的好朋友王京在同一个班级,他们两个非常要好,总是一起玩耍。
有一天,王京到冯文家玩,发现冯文家养了一只蚕宝宝。
他们两个人非常喜欢这只蚕宝宝,决定一起照顾它。
他们每天早上都给蚕宝宝端来新鲜的桑叶,每天晚上都把蚕宝宝放在自己的手心里,轻轻地摇晃它,为它讲故事。
蚕宝宝在他们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它的丝越拉越多,越来越长。
可是,一天,蚕宝宝突然生病了,它不再吃东西,也不再动了。
冯文和王京非常着急,他们把蚕宝宝换在各种各样的叶子上,但是它还是一动也不动。
他们急忙去找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蚕宝宝是要蜕皮的,需要静养一段时间。
蚕宝宝病好后,冯文和王京给它找到了一片最好的桑叶,它吃得非常开心。
蚕宝宝终于开始吐丝,它说:“丝绸能给人们带来温暖和美丽,我一定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出最美丽的丝绸。
”时间过得很快,小蚕宝宝长大成蚕,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蜕皮过程,最后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蚕茧。
冯文和王京兴奋得跳起来,他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
就在蚕茧要变成蝶的时候,冯文和王京面临了一个困难。
他们发现蚕茧上有一只大蜘蛛,它想把蚕茧偷走。
冯文和王京吓坏了,他们怕蜘蛛会把蚕茧偷走。
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最终决定少放蚕宝宝几只,并用手指夹住脆弱的丝线,阻止蜘蛛的行动。
经过几天的守护,蚕茧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冯文和王京欢呼雀跃,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蝴蝶飞翔在花丛中,给他们带来了幸福和快乐。
通过读《春蚕》,我明白了真正的友谊是什么。
冯文和王京对蚕宝宝的照顾和守护,表达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
他们不仅互相帮助,还用自己的力量保护了蚕宝宝,最终使它成长为美丽的蝴蝶。
他们的友谊是真诚的,无私的,是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宝贵财富。
通过阅读《春蚕》,我还学到了坚持和付出的重要性。
【读后感】读《春蚕》有感(三年级)
![【读后感】读《春蚕》有感(三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7d912bb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9.png)
【读后感】读《春蚕》有感(三年级)
《春蚕》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讲述了一个春蚕的故事。
读完这本书,我有了很多感悟。
书中讲述了一个小蚕从幼虫到成长的过程。
小蚕出生在一个美丽的桑树上,它的身体长得又长又细,被一层薄薄的皮肤包裹着,看起来像是穿着一件华丽的红袍子。
小蚕从小就很努力,它每天吃桑叶,长大成长,它让我明白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成长。
小蚕成长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有一次大风将树叶吹散,它们只好用尽全力寻找食物。
还有一次,它们又被一只可怕的鸟吓飞了,幸好它们团结在一起,最终成功躲过了危险。
这让我明白了只有团结才能克服困难。
在书的小蚕们终于长大了,它们身上长满了漂亮的白色丝绸。
它们一天天地吐丝,最终变成了一个个漂亮的蚕蛹。
在这个过程中,小蚕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汗水,但却换来了美丽的丝绸。
这让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不断努力,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成功。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要坚持到底。
就像小蚕一样,它们不只是一种昆虫,而是经历了很多困难,最终成功变成了美丽的丝绸。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鼓舞。
读完这本书,我对春蚕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它们的成长过程有了更大的敬佩。
我也明白了努力和团结的重要性。
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克服困难,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通过《春蚕》这本书的阅读,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我要像小蚕一样勤奋努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也要和同学们一起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读后感】读《春蚕》有感(三年级)
![【读后感】读《春蚕》有感(三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8220020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e.png)
【读后感】读《春蚕》有感(三年级)《春蚕》是一本关于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的小说。
这本小说通过讲述春蚕的成长过程,展现出一个普通而伟大的生命。
我从中学到了很多。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村庄里。
主人公小春蚕在蛹里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才终于破茧而出。
小春蚕出生的那天恰逢妈妈家中生病,而爸爸还有另一处合作社需要经营。
小春蚕的爷爷只能照顾他。
爷爷很操心:一方面他要照料生病的妈妈,另一方面他又需要去合作社干活。
尽管如此,爷爷还是非常辛苦地照顾着小春蚕。
小春蚕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他学会了倒蛹、吐丝、结茧等绝活。
小春蚕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他的茧受到了村里人的赞扬。
可是,他的爷爷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爷爷得了个非常严重的病,需要动手术。
可是,爷爷家里没有足够的钱。
于是,小春蚕用自己的茧换取了手术费。
手术非常成功,爷爷的病也彻底好了。
《春蚕》这本书让我深受触动。
小春蚕的坚持和勇气令人钦佩。
虽然小春蚕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他没有退缩,一直坚持着前进。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自己是一个勇敢的人。
我认为,小春蚕身上有一种坚韧不拔的品质。
他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但是他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为了爷爷的手术而去换钱。
这种不怕困难和试错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而是要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勇敢地面对困难,做到最好。
这本书还给我一个很有趣的思考。
小春蚕的行动是为了帮助爷爷,但是他没有告诉任何人。
这就引发了我的思考:做好事是应该公开的,还是应该低调行事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定论,每个人的想法可能都不同。
无论是公开还是低调行事,最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善意。
只要我们内心真诚地希望帮助别人,那么我们的行动就是有意义的。
通过阅读《春蚕》,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无论是小春蚕还是他的爷爷,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够走出困境的。
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启发。
春蚕 三年级_二年级语文教案
![春蚕 三年级_二年级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e1831abe1e650e53ea993b.png)
春蚕三年级_二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示例7、春蚕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照例”、“慈祥”、“渗”等词语。
2、了解养蚕的过程和母亲养蚕的辛苦。
3、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热爱劳动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理解母亲说的那两句话的含义,从养蚕的过程中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
母亲对子女的爱表现在什么地方。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照例”、“慈祥”、“渗”等词语。
2、了解养蚕的过程和母亲养蚕的辛苦。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师:母亲是平凡的、伟大的,母爱是神圣的、无私的。
课文《春蚕》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平凡的慈母为供子女上学而饱尝养蚕艰辛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共同体会这位母亲养蚕的艰辛,感受这位母亲对子女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板书课题:《春蚕》师:谁见过蚕,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家蚕。
二、整体感知出示思考题:(.课件)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划出生词,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3、课文共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读文后,你都初步知道了什么?4、哪些地方自己弄不懂,提出来。
三、检查自学1、出示生词投影片,指名读。
(.课件)强调“桑”、“增”、“扎”、“烛”、“渗”的读音。
2、出示生词(.课件),指读,说说词意。
(学生不懂的,老师作补充介绍)蚕种:带有蚕卵的纸叫蚕纸,也叫蚕丝种。
榆钱:榆树的果实,形状圆而小,像小铜钱。
匾:用竹篾编成的器具。
烛台:插蜡烛的器具。
蚕沙:家蚕的屎,黑色颗粒,可入药。
上山:本课指蚕眠四次后,在吐丝的时候,需要依附在一些交叉的细棒或麦秆上,开始吐丝结茧。
上述这些词语,讲课中教师可联系实际,通过图片、实物让学生理解。
3、指名分节读课文。
目的: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4、口头填空:(出示.课件)(1)蚕的生长顺序是:极小极小的蚕→()→()→()→蚕“上山”了。
(2)带有蚕卵的纸叫_____,也叫______。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春蚕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春蚕1](https://img.taocdn.com/s3/m/04d2e45aa8956bec0975e341.png)
母亲的话
“孩子,上学得用功啊!这学费可来得不容易呀……”
问题:
1、读一读这两句话。
2、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重庆散杂货 / 重庆杂货市场 重庆创意杂货厂商 是。我语气肯定地回答。 我怎么没有听过这个传说。 哦,那是我说的。
yrk798qox
然后她终于笑起来了。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她笑,像寒冬积雪覆盖中突然盛开的一朵山茶,让人恍惚以为冰雪消融。 她长得好像一个人,一个总是出现在我梦境中的人。在梦境里,她有时哭,有时笑。但是都没有声音,像是无声电影一样,唯 有画面能够辨识,让人产生种种猜测又始终得不到答案。 但我一直不知道她叫什么,做过什么。她只是出现在我的梦境里。
烛台
蚕沙 上山
口 头 填 空
(1)蚕的生长顺序是:极小极小的蚕→( 蚕长到半寸来长 )→ 蚕越来越大 蚕快“上山”了 ( )→( )→蚕“上山”了。
蚕纸 蚕种 (2)带有蚕卵的纸叫_________ ,也叫__________ 。家蚕的 蚕沙 。某些昆虫的幼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壳叫 屎叫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蚕茧 。
思 考 题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划出生词,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新词的意思。 3、课文共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4、哪些地方自己弄不懂,提出来。
生 字 注 音 l@ zh9 lu3 n
例
g6
芝
b@
卵
匀
zh*
y* n
c)n
பைடு நூலகம்
寸
c0
z5n d1i g
呆
增
隔
壁
b1 n
搬
烛
慈
b4n ji1n g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春蚕》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春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2bfd3b5901020206409c07.png)
课文中哪些词句反映了母亲养蚕的艰辛?
照例
累得腰酸背痛
擦,剪
渗着汗
每天深夜添桑叶
又添银丝
春天一到,桑叶刚发出 新芽(yá)母亲就 照例 拿出几张蚕种来。
返回主菜单
这是母亲带着我从 桑树上摘来的,擦 得干干净净,剪得 又细又匀。
返回主菜单
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 添 (tiān ) 桑叶。我一觉醒 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 烛(zhú)台去喂蚕。
春蚕
初读目标:
1. 故事主要讲了谁?写了什么事? 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2. 了解蚕生长的过程。
蚕
卵
极小极小的蚕,蚕的生命开始
一天天大起来,半寸来长 蚕 越 来 越 大
蚕 快 上 “山”
蚕 上 “山” 结 茧
再读目标:
通过母亲养蚕的过程 你懂得了什么?
孩子,上学得用功啊! 这学费可来起来两次,累得她腰 酸背痛。
返回主菜单
我用簸(bò )箕(ji)接蚕沙的 时候,总看见母亲的额角 上渗(shè n)着汗。
返回主菜单
我抬起来头,看见母亲的 两鬓(bì n )又添了一些银丝。
返回主菜单
小学三年级语文《春蚕》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春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bfb823763231126edb1199.png)
4.指导朗读。
5.归纳学法。
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两个自然段的?谁能用“先”、“再”、“最后”说一遍。
2.出示生词,指读,说说词意。
(学生不懂的,老师作补充介绍)
蚕种:带有蚕卵的纸叫蚕纸,也叫蚕丝种。
榆钱:榆树的果实,形状圆而小,像小铜钱。
匾:用竹篾编成的器具。
烛台:插蜡烛的器具。
蚕沙:家蚕的屎,黑色颗粒,可入药。
上山:本课指蚕眠四次后,在吐丝的时候,需要依附在一些交叉的细棒或麦秆上,开始吐丝结茧。
上述这些词语,讲课中教师可联系实际,通过图片、实物让学生理解。
3.指名分节读课文。
目的: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4.口头填空:
(1)蚕的生长顺序是:极小极小的蚕→()→()→( )→蚕“上山”了。
(2)带有蚕卵的纸叫_____,也叫______。家蚕的屎叫_______。某些昆虫的幼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壳叫_________。
重点、难点
理解母亲说的那两句话的含义,从养蚕的过程中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照例”、“慈祥”、“渗”等词语。
2.了解养蚕的过程和母亲养蚕的辛苦。
教学步骤
-、导入
师:母亲是平凡的、伟大的,母爱是神圣的、无私的。课文《春蚕》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平凡的慈母为供子女上学而饱尝养蚕艰辛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共同体会这位母亲养蚕的艰辛,感受这位母亲对子女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读后感】读《春蚕》有感(三年级)
![【读后感】读《春蚕》有感(三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89906fe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e.png)
【读后感】读《春蚕》有感(三年级)
《春蚕》这本书是郭沫若先生所著的一部关于农民工的现实主义小说。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农民工的辛苦和不公平待遇。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春蚕的农民工女孩,她生活在一个大城市里的工厂里,每天都要忍受着枯燥的工作和低廉的工资。
她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然后跟隔壁的几十个工人一起挤进一辆破旧的卡车,来到工厂。
工厂的工作环境很恶劣,她们要在高温下进行连续十个小时的工作,工资却只有很少的一点。
尽管春蚕和其他农民工们每天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但是他们的生活依然十分艰辛。
他们住在狭小拥挤的宿舍里,每天吃着简单的食物,没有任何娱乐休闲的机会。
他们整天只能为了生活而拼命工作,却没有机会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农民工们的不易。
他们就像春蚕一样,默默地为了自己与家人的生活而努力着。
他们付出了很多,却只能换来微薄的报酬和很少的福利。
这让我深感社会对农民工的不公平对待。
我觉得,我们应该关注和关爱农民工。
他们是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群,他们的努力和勇敢值得我们的尊重。
我们也应该呼吁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好的待遇和保障,让农民工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通过读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应该平等地受到尊重和关爱。
不论是农民工还是其他行业的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我希望农民工们能够早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也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勤奋学习,为自己和社会做出贡献。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繁荣和进步。
三年级语文下册 春蚕1课件
![三年级语文下册 春蚕1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30992c84254b35effd3439.png)
第十页,共十九页。
第十一页,共十九页。
第十二页,共十页。
第十三页,共十九页。
第十四页,共十九页。
第十五页,共十九页。
蚕的生长顺序母是亲(m:ǔ qīn)的话
“孩子,上学得用功啊!这学费可来得(lái de)不容易呀……”
极小极小的蚕→(
)
→蚕(问题长: 到半寸来)长→ ( 了蚕。12蚕、、快说读越说一“这读来两这上句两越话句山的话大意。”思。)了→蚕“上山”
第十八页,共十九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7、春 蚕。图 片。桑 树。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学习 母亲无私奉献的美德。2.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重点词语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意思,交流感 受。桑 树。画出表现母亲辛苦的词句(cíjù),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cíjù)的意思,在旁边写出你的 理解。带有蚕卵的纸叫_____ ,也叫_________。某些昆虫的幼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壳叫 _________。拓展练习
第六页,共十九页。
蚕的生长过程
母亲干什么 怎么做
蚕卵
极小极小的蚕儿 摘桑叶 擦干剪成细丝
半寸来长 换大匾 喂整片桑叶
越来越大 分匾
打扫蚕室 深夜添桑叶
快“上山”了 一夜两次 添桑叶 清理(qīnglǐ)蚕沙
“上山”了 捉蚕“上山” 摘茧子
第七页,共十九页。
养蚕的匾。
第八页,共十九页。
画出表现母亲辛苦(xīnkǔ)的词句,联系上下文体 会词句的意思,在旁边写出你的理解。
第十六页,共十九页。
小知识(zhī shi)
带有蚕卵的纸叫_____蚕,纸也叫 ______蚕__种_。家蚕的屎叫________ 。蚕某沙些(mǒu xiē)昆虫的幼虫在变成蛹 之前吐丝做成的壳叫_________ 。茧
小学三年级语文《春蚕》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春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0bc48aa26925c52dc5bfae.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春蚕》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春蚕》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照例、芝麻、蚕卵、又细又匀、增加、隔壁、烛台、慈祥”,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养蚕的过程,体会母亲养蚕的辛劳,从中受到热爱劳动和孝敬父母的教育;4.学习品词析句的方法,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重点、难点理解母亲说的那两句话的含义,从养蚕的过程中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照例”、“慈祥”、“渗”等词语。
2.了解养蚕的过程和母亲养蚕的辛苦。
教学步骤一、导入师:母亲是平凡的、伟大的,母爱是神圣的、无私的。
课文《春蚕》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平凡的慈母为供子女上学而饱尝养蚕艰辛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共同体会这位母亲养蚕的艰辛,感受这位母亲对子女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板书课题:《春蚕》师:谁见过蚕,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家蚕。
二、整体感知出示思考题: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生词,利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3.课文共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读文后,你都初步知道了什么?4.哪些地方自己弄不懂,提出来。
三、检查自学1.出示生词投影片,指名读。
强调“桑”、“增”、“扎”、“烛”、“渗”的读音。
2.出示生词,指读,说说词意。
(学生不懂的,老师作补充介绍)蚕种:带有蚕卵的纸叫蚕纸,也叫蚕丝种。
榆钱:榆树的果实,形状圆而小,像小铜钱。
匾:用竹篾编成的器具。
烛台:插蜡烛的器具。
蚕沙:家蚕的屎,黑色颗粒,可入药。
上山:本课指蚕眠四次后,在吐丝的时候,需要依附在一些交叉的细棒或麦秆上,开始吐丝结茧。
上述这些词语,讲课中教师可联系实际,通过图片、实物让学生理解。
3.指名分节读课文。
目的: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4.口头填空:(1)蚕的生长顺序是:极小极小的蚕→()→()→()→蚕“上山”了。
(2)带有蚕卵的纸叫_____,也叫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学习母亲无私奉献的美
2、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重点词语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意思,交流感受。
3、指导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指定的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思考练习”。
教学重点:了解养春蚕的过程和母亲养蚕的辛苦。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搜集有关蚕的资料。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学法讲读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我们是农村的孩子,应该见过蚕了吧,你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吗?你自己养过蚕吗?见别人养过蚕吗?养蚕容易吗?今天我们要学习老一代文学家巴金写的《春蚕》,从中不仅能知道蚕的生长过程,更能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体会到母亲对孩子那种无私的爱。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解决字词。
1、生自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努力读通课
文。
2、同桌互读,正音。
3、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让学生认读,再次正音。
4、生再次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同时画出不理解的词,读后注意联系上下文以及字典解决。
5、指名分段读,思考本文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集体交流:(1)本课中词语的意思。
(2)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质疑问难。
边读边画边批,画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写出你的问题,你的理解。
小组交流自己的问题,合作解决。
集体交流,并把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写到黑板上,以便下节有重点地去学习。
四、作业。
1、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规范地抄写本课中你认为好的词及那些较难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理清线索。
1、读课文,填写下表。
蚕的生长过程母亲干什么,怎么做
蚕卵
极小极小的蚕儿摘桑叶擦干剪成细丝
半寸来长换大匾喂整片桑叶
越来越大分匾打扫蚕室深夜添桑叶
快“上山”了一夜两次添桑叶清理蚕沙
“上山”了捉蚕“上山”摘茧子
2、巡回指导
3、填好后同桌先交流。
4、指名上黑板上填,集体交流。
二、重点词句,体会母亲的辛苦。
1、自读课文,画出表现母亲辛苦的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的意思,在旁边写出你的理解。
2、读后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特别强调如下的词“照例”“每到这时候”“就靠”“每天清晨”“每天深夜”“总要”“常常看见”“总看见”。
三、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师范读,初步领悟。
2、生自由练读,选择你最受感动的地方,试有感情地读下来。
3、读后评议,再读。
4、各小组内比赛读,选出读得特别好的进行全班比赛。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了解母亲为自己做了些什么,自己应该怎么做去回报母亲,把它写到日记上。
板书设计:
春蚕
蚕的生长过程母亲干什么,怎么做
蚕卵
极小极小的蚕儿摘桑叶擦干剪成细丝半寸来长换大匾喂整片桑叶
越来越大分匾打扫蚕室深夜添桑叶
快“上山”了一夜两次添桑叶清理蚕沙“上山”了捉蚕“上山”摘茧子
辛苦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