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症 论文
《手机依赖症》作文范文
![《手机依赖症》作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eb879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2.png)
《手机依赖症》作文范文手机依赖症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指的是对手机过度依赖,对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和生活方式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手机依赖症的成因、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手机依赖症。
首先,手机依赖症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泛滥,手机作为最主要的通信工具,几乎每个人手中都有一部。
不论是社交网络、新闻资讯还是各种娱乐应用都可以通过手机轻松获取,造成人们对手机的过度依赖。
另一方面,手机的设计和功能也使得人们更容易陷入依赖。
例如,手机中的社交应用可以不间断地获取新消息,使人们感到焦虑,想要立即回应。
此外,手机还可以提供各种娱乐功能,给人以快乐和满足感,使人们渴望更多的时间与手机呆在一起。
手机依赖症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首先,个人的健康受到了威胁。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不仅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视力下降,还影响了睡眠质量。
手机依赖还会让人沉迷其中,不知不觉地浪费了大量时间,无法专注于学习或工作,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学业和职业发展。
其次,手机依赖症也对社交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人们过度依赖手机沟通会导致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使人们变得孤僻和缺乏社交技能。
此外,手机依赖也会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体验,让人失去了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机会。
这些问题不仅对个人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危害。
对于手机依赖症的应对,有几个方法是可以尝试的。
首先,要意识到手机依赖已经成为了问题,意识到其中的负面影响,才能主动寻求改变。
其次,需要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时间表,并坚守规定。
例如,可以规定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专注于学习或工作,并将手机放在远离眼睛的地方,减少分心。
另外,可以尝试将手机中的一些应用删除或者关闭通知功能,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欲望。
在社交方面,可以主动与他人保持面对面的交流,培养更多真实的社交关系。
最后,要多参与户外活动,享受自然和人际交往带来的愉悦,减少对虚拟世界的依赖。
中学生手机议论文范文5篇
![中学生手机议论文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fbfe2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b.png)
中学生手机议论文范文5篇随着时代的发展,上网已经变成了非常普遍的事。
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只要提起电脑,都会想到上网。
可是,上网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学生手机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学生手机议论文1如今,手机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通讯工具,有的人用它办公,有的人用它聊天,有的人则用它劈劈啪啪地发短信……现代人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手机,手机都是我们所认为的最好的“朋友”。
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手机可以增进交流,方便沟通,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定的的弊端,让我们养成一种常见症状——“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可使你的学业或事业荒废(分论点一)。
一名来自广州的女白领,他原本自信干练,可一次挫折后,自己觉得被生活打败,从此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手机没电就像没命,发微信只为求点赞;工作出信息焦虑,时刻刷屏为资讯……这种人大多来自于富贵家庭,自己对自己的自制力不强,所以患上这种症状。
这种症状毁了他的事业和生活,这些现象警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加强自身自制力,要多加强与朋友的交流,不要把精力寄托在那些虚拟的世界中。
手机可使人们的攀比心理增强(分论点二)。
一高中学生拿着一个苹果5S的手机到学校张扬,有一些同学看了不以为耻,心生嫉妒,回家和家长要钱买,造成了他们的攀比心理。
而有些人却因家里穷,上外偷自行车卖了来买手机,填充自己虚荣的心理。
这种人嫉妒心和攀比心太强,这不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会对他们的未来造成不好的影响。
所以我们要正确利用手机,不能利用手机来赢得别人的嫉妒与羡慕,让手机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手机可使人的身体受到侵害(分论点三)。
从事40多年电磁辐射研究的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学会认为手机的电磁辐射可使人体产生比较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乏力等不适,或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耳部肿胀,面部出现红斑等症状。
手机功率越大,使用越频繁,对人体组织细胞损伤就越大。
所以我们要适当远离手机,避免手机对自己的健康造成危害,我们要明白:不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换一时的快乐。
手机依赖症_1500字
![手机依赖症_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0fda7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1.png)
手机依赖症_1500字当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时,我们可能已经无法离开手机,甚至无法将手机放下。
这就是手机依赖症,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代社会问题。
手机依赖症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手机依赖症,找到解决之道。
手机依赖症是指人们对手机产生了过度依赖和过度依恋的现象。
当人们习惯了随时随地使用手机,并且无法离开手机时,就可能患上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的症状包括:无法忍受离开手机,无法忍受手机电量不足,无法忍受手机数据丢失,时刻想要查看手机信息,甚至在睡觉前还要使用手机等等。
手机依赖症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带来健康问题。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眼睛疲劳、颈椎疼痛、手指酸痛等问题,甚至可能造成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等。
手机依赖症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手机的便捷性和多功能性是手机依赖症的重要成因。
现代手机不仅可以用来通话和发短信,还可以用来上网、游戏、看视频、购物等。
手机提供了丰富的娱乐和信息功能,使人们难以离开。
社交网络的兴起也是手机依赖症的成因之一。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进行社交,与朋友交流、分享生活、了解新鲜事。
这种便捷的社交方式使人们愿意长时间使用手机。
一些人对手机上瘾也可能患上手机依赖症。
他们可能在玩游戏、刷社交网络等过程中产生快感,无法自拔。
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也可能导致手机依赖症。
人们需要随时随地处理工作事务,需要随时随地和他人沟通,这让人们难以离开手机,甚至形成了手机依赖症。
如何解决手机依赖症呢?我们应该意识到手机依赖症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应该明确手机依赖症的危害,意识到手机依赖症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减轻手机依赖症。
我们可以设定时间限制,控制手机使用的时间。
规定在工作和学习期间不使用手机,规定在家庭聚餐时间不使用手机等,逐渐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我们可以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做一些适度的运动,这样既可以减轻手机依赖症,又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手机依赖症的危害议论文
![手机依赖症的危害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114e2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e.png)
手机依赖症的危害议论文手机依赖症的危害手机依赖症是指对手机过度依赖,无法离开手机的现象。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手机依赖症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社交以及身体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对工作和学习造成的危害手机依赖症会严重干扰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人们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任务。
然而,手机的出现打破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边界,导致人们无法集中精力完成工作。
经常查看手机、玩游戏、刷微信等行为让人分神,降低了工作和学习效率。
此外,手机依赖症还导致人们注意力不集中。
手机上的各种通知声、震动频繁打断了人们的思考,让人难以保持专注。
长时间使用手机,眼睛会感到疲劳,头痛、失眠等问题也会随之而来,进一步影响工作和学习的质量。
二、对社交关系造成的危害手机依赖症使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交流逐渐缺乏兴趣。
人们更愿意通过手机与朋友、亲人保持联系,而忽视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手机游戏、社交媒体、短视频等数字内容吸引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人们远离现实社交,导致社交关系的淡化和疏远。
此外,手机依赖症也容易使人产生虚拟社交的错觉。
在社交媒体上积累的点赞和评论让人们产生了虚拟的满足感,却忽视了现实社交的重要性。
长此以往,人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压抑,加剧了社会孤立感。
三、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手机依赖症对身体健康也会带来危害。
首先,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眼睛视力下降。
手机屏幕辐射对眼睛有一定的损伤,而过度使用手机会使眼球长时间保持紧张状态,使近视的几率增加。
其次,手机依赖症还会导致人们缺乏锻炼。
久坐不动、长时间低头看手机,容易导致肌肉僵硬、肥胖等问题,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最后,手机成瘾也会对人们的睡眠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晚上过度使用手机,特别是在床上使用,会影响到人们的入睡时间和睡眠质量,导致疲劳和精神不振。
综上所述,手机依赖症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社交和身体健康带来了诸多危害。
大学生对手机依赖论文
![大学生对手机依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424807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e.png)
大学生对手机依赖论文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大学生来说,手机更是他们的生活必需品。
然而,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却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本论文将从心理、社交、学业等多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并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措施。
一、心理依赖大学生对手机的心理依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手机成为了他们情绪管理的工具。
在面对压力和困扰时,大学生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寻求安慰和宣泄,从而缓解自身的不适情绪。
其次,手机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满足了大学生的消遣需求。
他们习惯性地玩游戏、刷社交媒体等,对手机娱乐功能产生了依赖。
最后,手机还作为大学生与外界联系的桥梁,他们依赖手机进行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取。
二、社交依赖手机对于大学生的社交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手机社交工具与他人交流,并与其保持联系。
他们更喜欢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QQ等,与好友、同学分享生活、交流心情。
其次,手机社交工具提供了更多的社交机会,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结识新朋友,扩大社交圈子。
然而,社交依赖也导致大学生更加依赖手机的存在,而对面对面的交流产生了怠慢和困扰。
三、学业依赖在大学生的学业生活中,手机也产生了重要的依赖作用。
首先,手机作为一个学习工具,使得大学生可以方便地获取学习资料、查找课程信息等,提高学业效率。
其次,手机上的学习应用程序帮助大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学习方法的改进。
然而,学业依赖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对手机上其他娱乐性质应用的过度依赖,影响学习的时间和效果。
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体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个体心理因素方面,对手机的依赖可能与个体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关。
大学生在面对负面情绪和挫折时,习惯性地通过手机来逃避现实,而缺乏积极应对问题的能力。
另外,环境因素也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广告的宣传、同伴的影响以及社会对手机的重视程度,都可能促使大学生对手机产生过度依赖。
手机依赖症_1500字
![手机依赖症_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2a62b6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e.png)
手机依赖症_1500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手机依赖症,指的是人们对手机过分依赖,无法离开手机的一种心理现象。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断提升,手机依赖症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旦出现手机依赖症,会给个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个人的社交和工作等方面。
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手机依赖症的出现,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密不可分。
手机不再只是一个通讯工具,它还承载了社交、娱乐、学习、工作等多种功能。
手机上的社交软件、游戏、视频等吸引人的功能,使人不自觉地沉迷渐渐形成对手机的依赖。
随着手机的智能化,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完成几乎所有的事情,这使得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更加深入。
手机依赖症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看,容易导致眼睛疲劳,甚至引发眼部疾病。
而长时间使用手机,坐姿不良会导致颈部和腰部的不适,久而久之,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手机依赖症也会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频繁查看手机会使人的神经系统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长期下去,甚至会导致抑郁和其他心理疾病的发生。
手机依赖症也会对个人的社交产生不利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通过手机和社交软件来进行交流,而不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
长时间对手机依赖,会使人越来越不愿意和身边的人进行交流,这不利于人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而且,手机依赖也容易让人产生孤独感,长期下去,有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影响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手机依赖症还会对个人的工作和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在工作和学习中,手机往往是一个强大的干扰因素。
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让人分心,无法专注于工作和学习,影响工作和学业的效率。
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和思考的工作和学习任务来说,手机依赖症的出现会使人容易走样,影响工作和学业的质量。
针对手机依赖症这一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范和解决。
个人要有自我意识,意识到手机依赖症的危害,并且主动寻找方法克服手机依赖症。
手机成瘾3000字论文
![手机成瘾3000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a45ee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7d.png)
手机成瘾3000字论文摘要:随着手机用户增加,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出现严重的手机成瘾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现状分析,指出此现象带来的身心危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帮助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手机用户达亿户,手机用户普及率达部/百人。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已超过亿。
大学生作为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对手机的热衷程度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而越来越高,各种APP应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的现象,甚至已经上瘾,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一.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一)手机成瘾概念手机成瘾,又称手机上瘾症是行为成瘾,是指长时间依赖于玩手机,和.上网成瘾本质一样,手机上瘾更具有广泛性和隐蔽性,对人的生理、心理危害更大。
表现为坐车玩手机,开会玩手机,吃饭玩手机,睡觉也玩手机,生活中许多人时时处处都在玩手机。
用手机上网和用电脑上网所产生的行为基本相同,例如看小说、浏览新闻网页、玩游戏、看视频等。
成瘾从有无物质的介入来划分,可以分为物质成瘾和行为成瘾。
手机上瘾和上网成瘾从本质来看,都是一种行为成瘾。
判断手机成瘾的标准有:过度滥用手机,部分时间和场合频繁使用;手机干扰正常生活、学习或工作;离开手机会出现一系列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应,严重时甚至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出汗等。
(二)现状智能手机互动便捷、获取信息及时.各种应用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储存学习资料、电子图书等方便随时学习,也可通过学习类APP应用拓宽视野。
生活中,可以用手机地图查找陌生道路;可以用手机支付餐费、水费、电费等各种费用,可以打出租车,还可以手机订车票、机票等,现在人们出门可以不带钱不带包, -个手机都可以解决,非常便捷;因手机应用的广泛和便捷,应运而生乐乐很多新兴行业,比如UBER和滴滴快车,只要通过官方验证,就可以获得UBER或滴滴司机资格,很多年轻人甚至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车赚钱,贴补家用。
大学生对手机依赖论文
![大学生对手机依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d48097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9.png)
大学生对手机依赖论文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在现代社会中,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本论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现状以及可能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现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不断加深。
他们不仅仅将手机作为通信工具,更多地将其视为社交媒体、新闻阅读、娱乐游戏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平台。
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手机几乎时刻陪伴在他们身边,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原因1. 社交需求:大学生群体普遍喜欢使用社交媒体平台,通过手机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并扩大社交圈子。
手机不仅提供了即时通讯的功能,还能让他们随时随地与他人分享生活、观点和感受。
2. 娱乐消遣:手机上的各种娱乐应用和游戏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消遣和娱乐方式。
他们可以通过手机观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等,以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享受自己的个人时间。
3. 学习和信息获取:手机作为移动电子设备,为大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习工具。
他们可以通过手机查找资料、阅读电子书籍、参与在线学习等,提高学习效率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4. 生活便利:手机的智能化功能让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便利。
他们可以使用手机支付、订购外卖、使用导航软件等,简化了许多日常琐事,提高了生活质量。
三、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影响1. 社交沟通困难:过度依赖手机的大学生可能减少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导致社交能力下降,与现实世界的交际困扰逐渐增多。
2. 学业压力增加:手机使用不当会导致大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影响学业表现和成绩。
3. 健康问题: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视力下降、颈椎、腰椎等健康问题。
此外,手机过度使用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焦虑、依赖心理等。
四、应对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解决方案1. 意识培养:大学生应对手机依赖问题有足够的认识,了解到过度依赖手机的负面影响,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社会学论文大学生手机使用与手机依赖现状及干预对策研究
![社会学论文大学生手机使用与手机依赖现状及干预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b303e5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a.png)
社会学论文大学生手机使用与手机依赖现状及干预对策研究大学生手机使用与手机依赖现状及干预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的手机使用量不断增加,手机依赖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手机使用与手机依赖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
一、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现状1. 大学生手机使用量的增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手机的功能不断提升,大学生手机使用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他们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娱乐、社交等各种活动,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大学生手机使用的频率和时长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逐渐加深,他们经常将手机放在身边并频繁使用。
不仅在课堂上,他们还会在睡前、饭后、课间等各个时间段使用手机,甚至有些人会在无聊或焦虑时不断刷新社交媒体。
3. 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影响尽管手机给大学生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导致视力下降、颈椎病等身体健康问题。
此外,手机使用还会分散大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1. 大学生对手机的情感依赖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一定的情感依赖,他们将手机视为朋友、伴侣,甚至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手机丢失或无法使用时,他们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抑郁。
2. 大学生对手机的行为依赖大学生对手机的行为依赖表现为无法离开手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随身携带。
他们会频繁检查手机是否有新消息,无法控制自己的使用行为,甚至出现了手机成瘾的现象。
三、干预对策研究1. 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大学生手机使用与手机依赖问题的宣传教育。
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大学生传达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
2. 提供替代活动为了减少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学校和社会应提供更多的替代活动。
例如,组织各类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等,让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3. 制定规范管理措施学校可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限制大学生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使用手机。
高中生手机议论文
![高中生手机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d30a83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7.png)
高中生手机议论文这几天看了一部_,名字叫手机,_里的大人出了很多麻烦,就因为手机,那些大人利用手机说谎话。
现在,科技的普及,小孩子也有了手机,现在,手机也让同学们遇到了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高中生手机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生手机议论文1上学带手机能干什么呢?有同学说考试不会的字可以用手机查,无聊的课可以打游戏,父母有什么急事可以联系上孩子,在外有什么危险可以第一时间呼救。
这样看来,带手机分为利和弊两个部分,我们该如何权衡呢。
一方面手机让我们更加方便了,随时有事都可以很方便联系家人,但另一方面,手机巨大的辐射对我们身体产生影响,还有一些孩子,没有自制力,拿手机荒废青春。
这一类问题很多,利和弊在于如何使用手机,这关乎我们自制力的问题。
现代社会新鲜东西层出不穷,对于新鲜东西,人们争论它的利弊一点不稀奇,因为通过争论之后,人们往往得出一个理性的共识,应该让工具为人服务,而人不能过分依赖它。
过分依赖,人就成了工具的奴隶。
自由从自律开始,让手机带给你快乐。
高中生手机议论文2现如今,手机已成为家家户户都有的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
有人用它来联系朋友,有的用来发短信.但是你知道吗手机有利更有弊,今天我就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来说说它的利:不论人们在什么地方,不论一个人在东边一个人在西边,只要按一下拨号,超不过6秒就可以随时的通话,谁还按照古时候给人写信呢?还有就是手机的互联网功能,你只要输入你想要搜索的文字,只需1秒钟,你搜索的答案就会马上呈现到你的面前。
说到手机的b弊我就来和大家说几点:第一:影响我们的学习,比如说有的同学到家就开始玩手机,一直玩到晚上9点,这时才想起作业来结果作业还一笔未动呢!想想要不明天就蒙混过关吧!可以给老师找一百个理由总有一个可行的,要不就是直接胡弄几下就行了,对于这种玩手机的同学,我想起了我们英语老师的一句话:你编100个理由,学习好不好算你的,反正不会影响我的工作,最后长大了找不到工作算你活该/第二:影响视力,如果你在光线强的地方看手机还好,但如果你在特别黑的地方看手机,那么你的视力肯定就会下降,你在白天听课的时候就会看不清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东西,还是会影响学习。
手机依赖症_1500字
![手机依赖症_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caa79b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8.png)
手机依赖症_1500字手机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但是随之而来的“手机依赖症”也是让我们深感困扰的问题。
手机依赖症是指使用手机的程度超过正常的范围,产生了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而且无法自主控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生理、心理、社交等方面来分析手机依赖症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一、生理危害1. 对视觉的伤害。
大多数人使用手机时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角度,这样会让眼球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长期如此会导致强度大的近视甚至导致青光眼等慢性视力疾病。
2. 手指受伤。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手指、手腕和前臂肌肉疲劳、僵硬甚至疼痛。
3. 增加睡眠障碍。
晚上使用手机会带来“白天病”,长时间使用手机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导致入睡困难,影响睡眠质量。
4. 诱发慢性病。
使用手机时不仅肌肉、骨骼会受到伤害,长时间使用手机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慢性病。
1. 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
手机通过触摸屏幕、听到提示音、看到新消息等方式让人产生满足感,我们随时想要知道手机内的一切,这样会让手机在我们的心理中起到独特的作用,产生依赖感。
2. 增加抑郁、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
使用手机可以缓解一些压力,但也可能增加一些压力,如在社交媒体上比较自己的生活、朋友圈中缺失的朋友等等。
很多人也会因为过度使用手机而与现实中的人失去联系,出现孤独的感觉。
三、社交危害1. 压缩时间与空间。
过分依赖手机,会使很多人的时间被“吞噬”掉,本来可以做的很多事情无意中被耽误。
与此同时,手机依赖症也让很多人变得不爱交际,只顾着与手机沟通而忽略了面对面的交流。
2. 产生不良情绪。
一些网友在朋友圈里发表过度个人化的言论,甚至有些是谩骂,这样的行为也会影响社交与人际关系,使方兴未艾的交流变得有些疲态,甚至让人难过。
三、如何应对手机依赖症1. 做好时间规划。
设定手机使用时间和使用目的,制定计划和休息时间,在使用手机时也要保持一定的状态,不要过分弯腰或低头等姿势。
2. 多进行一些锻炼。
《手机依赖症的危害》作文范文
![《手机依赖症的危害》作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9b400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a.png)
《手机依赖症的危害》作文范文手机依赖症的危害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然而,手机依赖症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身体健康、人际关系以及学业表现三个方面来探讨手机依赖症所带来的种种危害。
对于身体健康而言,手机依赖症是一个隐形杀手。
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引起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等问题。
对于青少年群体来说,使用手机时间过长还可能引发近视等眼科疾病。
此外,手机的电磁辐射也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长期接触电磁辐射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出现头晕、失眠等不适症状。
手机依赖症还对人际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方面,过度使用手机会使人渐渐与身边的人疏远,无法投入到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中。
另一方面,手机依赖症还增加了社交焦虑。
在手机上展示自己的社交媒体生活,追逐点赞和关注,深入人心地塑造自己的虚拟形象,使人压力倍增。
这种压力不仅对自身造成困扰,还会对与他人的关系造成障碍。
在学业方面,手机依赖症更是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学习成绩下滑。
学生沉迷于手机中,会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虚拟世界中,忽视了学习和思考的机会。
同时,手机依赖也削弱了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长期如此,学业成绩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个人的发展前景。
手机依赖症的危害不容忽视。
为了摆脱手机依赖症的困扰,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手机在生活中的地位,减少不必要的使用。
其次,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天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学习、锻炼和与他人交流。
另外,为了保护视力和身体健康,应定期眨眼、休息眼睛并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
最后,鼓励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这个问题,共同制定限制手机使用的规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综上所述,手机依赖症带来了身体健康、人际关系以及学业表现方面的危害。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它。
只有在正确管理手机使用时,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而不被其束缚和困扰。
高中作文范文如何正确应对手机依赖症
![高中作文范文如何正确应对手机依赖症](https://img.taocdn.com/s3/m/c9ac05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2.png)
高中作文范文如何正确应对手机依赖症高中作文范文:如何正确应对手机依赖症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用于通讯、娱乐还是工作,手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应用程序的丰富多样,许多人开始出现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都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因此,正确应对手机依赖症成为了每个高中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手机依赖症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帮助高中生正确应对手机依赖症。
一、手机依赖症的原因手机依赖症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首先,手机具有便携和易用性,使得人们很容易沉迷其中。
其次,社交媒体和各种应用程序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吸引着年轻人的注意力。
此外,现代社会对信息的快速获取需求也加剧了手机的使用频率。
最后,一些人可能因为孤独感、社交焦虑或逃避现实等心理原因而过度使用手机。
二、如何正确应对手机依赖症1. 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正确应对手机依赖症的第一步是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明确了解手机依赖对个人学业和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了解手机不能替代现实社交和面对面的交流,才能有动力去改变。
2. 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计划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计划是应对手机依赖症的重要步骤。
高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学习、娱乐和社交等方面,设定合理的手机使用时间和范围。
例如,规定在学习期间将手机关机或设置为静音状态,避免干扰学习集中力。
3. 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兴趣爱好是减少手机依赖的有效方法。
高中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音乐、艺术等活动,主动与他人交流和参与,逐渐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通过兴趣爱好的发展,不仅可以远离手机,还能提升自身素质和个人魅力。
4. 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减少手机依赖也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生可以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空间,避免过度依赖手机进行学习。
此外,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以及寻找同学或老师的学习伙伴,都可以增强自己对学习的专注度,减少手机干扰。
[人物作文]现在人对手机的依赖作文(通用6篇)
![[人物作文]现在人对手机的依赖作文(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c88b8db84ae45c3a358cc4.png)
[人物作文]现在人对手机的依赖作文(通用6篇)现在人对手机的依赖作文(通用6篇)这个标题想必大家一定都能看懂,顾名思义,“手机依赖症”就是对手机依赖,人到哪手机就得到哪的症状。
这样的状况在今天似乎是很常见的事,而且经常发生在青少年身上,但这,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在科技发达今天,智能手机、触屏手机已经到达了它的鼎盛时期,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
你走遍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都能看见:头垂下,手里捧着个高科技,蹦蹬蹦蹬按个不停地中学生。
他们在干嘛呢,这对于大人们来说当然不知道,但我们同龄人当然明白而大人们也根本问不出来他们在干什么,因为他们每时每刻都沉浸在手机里,已经得了“间接性聋哑症”,你说话他们是根本听不见的。
这种状况会持续多长时间呢,等他们的电池槽空了就不会盯着手机了,但同时整个人也不淡定了,他们会像《生化危机》里的“丧尸”寻找活着的人类一样寻找可以给手机充电的地方或物品,在寻找的途中大呼小叫。
而等到电池槽又重新变满时,整个人又像变了一样,继续低着头,敲着手机,重新变回一个“聋哑人”。
我结合以上所有的现象,把这种症状定义为:“手机依赖症”。
这种症状是一种对于我们不利的症状它会导致我们的学习直线下降,而克服这种症状的办法只有靠你自己的自制力。
如果你的自制力不够强,就上交你的手机吧。
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关其手机,停其流量,盗其账号,拔其网线,方能告别学渣,修成学霸。
现在社会的人,越来越多的依靠着手机,手机整天不离手。
开会的时候低头玩手机,等公交等地铁的时候低头玩手机,上厕所的时候解决完问题不肯起来,因为在玩手机。
手机不离手,这就是现代社会的人们对手机的依赖。
过分依赖手机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坏处。
首先,长期对着手机屏幕会损坏我们的视力,尤其是晚上躺在被窝里玩手机。
本来打算十点钟睡觉,结果因为手机,迟迟不肯入睡,最后到了凌晨还没有入睡。
第二天起床上班,整个人没有精神,萎靡不振。
其次,沉溺于手机,会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
大学生对手机依赖论文
![大学生对手机依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7f2f4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6.png)
大学生对手机依赖论文手机依赖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群体,也不例外。
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现状、原因以及应对方法。
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主力军,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通过手机社交、获取信息、娱乐等活动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手机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快捷的途径,方便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另一方面,大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首先,手机依赖导致大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不利于学习和工作。
其次,长时间使用手机也会对大学生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比如眼睛疲劳、颈椎疼痛等问题。
此外,手机依赖还容易让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脱节。
那么,为什么大学生会对手机产生如此强烈的依赖呢?首先,手机具有强大的功能,让大学生觉得离不开它。
无论是社交娱乐还是学习工作,手机都提供了便捷的解决方案。
其次,大学生处于青春的叛逆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求知欲望使他们更愿意通过手机寻找新的世界。
另外,社交媒体的火热也让大学生更愿意通过手机与他人进行互动,获取认可。
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方法。
首先,大学生应意识到手机依赖给自己带来的危害,合理规划自己的手机使用时间。
其次,可以通过参加更多的现实活动来减少对手机的依赖,比如参加户外运动、读书社交等。
另外,也可以尝试将手机离线,定期进行数字排毒,让自己远离手机的干扰。
总之,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问题。
了解手机依赖的原因,寻找应对方法,对大学生摆脱手机依赖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大学生们能够正确看待手机,合理利用手机,让手机成为生活的助力而非累赘。
手机依赖症 手机媒体的特点?我们为什么依赖它?论文
![手机依赖症 手机媒体的特点?我们为什么依赖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c64db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8.png)
手机依赖症手机媒体的特点?我们为什么依赖它?论文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手机依赖症的困境中。
本文通过分析手机媒体的特点和我们为什么依赖它,探讨了手机依赖症的成因和危害,并提出了一些缓解手机依赖症的方法。
关键词:手机依赖症;手机媒体;成因;危害;缓解方法手机依赖症手机媒体的特点?我们为什么依赖它?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手机依赖症的困境中。
手机依赖症是指对手机过度依赖,无法离开手机或者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感到焦虑、不安或者失落等负面情绪。
手机依赖症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手机依赖症的成因有很多,其中手机媒体的特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手机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时效性强。
手机媒体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信息,让人们感觉自己时刻处于信息的前沿。
2. 互动性强。
手机媒体可以让人们与他人进行实时交流,增加社交互动的机会。
3. 多样性强。
手机媒体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如社交、游戏、购物等。
4. 上瘾性强。
手机媒体的设计和功能都是为了让人们产生上瘾感,让人们无法自拔。
以上特点使得手机媒体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为什么依赖它的原因。
手机媒体可以让我们感到快乐、满足和安全,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手机依赖症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身体健康。
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导致眼睛疲劳、颈椎病、手指酸痛等身体问题。
2. 影响心理健康。
过度依赖手机会导致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
3. 影响社交能力。
过度依赖手机会导致人们与现实社交脱节,影响社交能力的发展。
4. 影响工作效率。
过度依赖手机会导致人们分心,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
为了缓解手机依赖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1. 设定使用时间。
合理规划使用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
2. 培养其他兴趣爱好。
多参加体育、文艺等活动,培养其他兴趣爱好,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手机依赖症 论文
![手机依赖症 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c5d26c6240c844769eaee48.png)
依赖手机是种病,得治!你是否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你是否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拿出手机看看?当手机经常连不上线、收不到讯号时,你会不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而且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患有“手机依赖症”。
那么,什么是“手机依赖症”呢?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尤其青睐青年白领女性、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人和学生三类人。
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爱物儿”,哪怕只是半天不见,也会魂不守舍,坐卧不宁。
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将这种“新鲜病”——手机依赖症“捆绑销售”给了现代人。
谁都无法否认,手机的“进化”速度,超过了史上任何一种生物。
当它从最开始出现时的通信工具变成了集通信、娱乐、交际等为一体的“个人终端”,在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莫大便利的同时,也隐隐暴露出令人不安的一面。
“手机依赖症”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病”。
拿今年春节期间来说,许多亲戚朋友在串门时,第一句通常是传统拜年的话,而第二句则往往是问:“你们家无线网密码是多少”。
而且,无论是在家吃团年饭,还是在餐馆包席团年,菜一上桌,人们先动的不是筷子,而是手机,迅速拍下餐桌上的菜式,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里。
席间也有人不时拿着手机向旁人展示别人从远方发来的照片。
春节本应是一家人欢聚一堂,共叙亲情的节日,但时下,这手机仿佛比亲人还要亲,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已可见一斑。
这种症状更多地表现在青年学生身上,整个生活简直都被手机绑架了。
使用手机网聊玩游戏就像是药物成瘾,一旦产生了心理上的依赖,就会沉浸在自己用拇指建造的封闭世界里,从而漠视了周围的亲情,以这样的状态回家,怎会不伤父母的心呢?过年对你是七天假期,对父母而言却是一年的等待。
哪个父母不希望儿孙环绕膝前,唠唠家常、说说工作、谈谈亲情,以享受天伦之乐。
为了这一刻老人等了一年,而最终的结果却和他们的期望大相径庭,自然会让老人极度失望了。
手机依赖论文:手机依赖的危害与发生机制探析
![手机依赖论文:手机依赖的危害与发生机制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a779c36bd97f192379e982.png)
手机依赖论文:手机依赖的危害与发生机制探析本文精神病专家预测,手机依赖将会是21世纪最重要的非药物依赖类型之一[6]。
可见,手机依赖已经逐渐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国外对此问题的重视和研究始于2001年,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而国内的研究才刚起步。
手机依赖的概念及特点研究者们尚未就手机依赖形成统一的概念界定。
国外的研究报告均没有明确的定义,主要强调的是心理和行为特征,如Lee发现73%的受访者报告离开手机或面对不得不关机的情况时,他们会感到烦躁和不安[7];Katharine的调查显示,53%的人会因为手机没电而显得异常焦虑[8],这些强调的是依赖的戒断症状;Bianchi和Phillips认为手机依赖的人难以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在完成其他任务时会因使用手机行为而分心,并且产生更多的人际冲突[9];Merlo认为手机依赖者通常会强迫性地检查语音信箱及短信,隔几分钟就会想去看看是否有新信息或未接电话[3],这些强调的是过度使用造成的人际交往问题。
而国内学者的定义则是参考网络成瘾的概念,如师建国将手机依赖定义为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10]。
韩登亮和齐志斐将手机依赖界定为,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病症[11]。
尽管概念尚未统一,但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手机依赖属于“行为成瘾”(BehavioralAddiction)的范畴,因为它不涉及任何物质摄入,是一种新型的强迫依赖行为[9,12]。
手机依赖的测量Bianchi和Phillips最早编制了《手机问题使用量表》(MobilePhoneProblemUsageScale,MPPUS),MPPUS包含27个项目,涉及耐受性、逃避问题、戒断性、渴求性以及社会、家庭等产生的消极生活事件五个方面。
该量表被美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多个国家的研究者所借鉴[13-15]。
我的手机依赖症
![我的手机依赖症](https://img.taocdn.com/s3/m/bfe4450b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1a.png)
《我的手机依赖症》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手机就如同一颗魔力无穷的磁石,紧紧地吸引着我;又似一个如影随形的小精灵,时刻陪伴在我身边;更像一个神秘莫测的黑洞,让我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
我,不幸地患上了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手机,这个小小的玩意儿,却有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
它那光滑的屏幕,如同一面神奇的魔镜,里面仿佛蕴含着一个无穷无尽的世界。
那丰富多彩的应用程序,就像一个个充满诱惑的魔法盒子,每一个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去探索。
无论是社交软件、游戏、视频还是音乐,都能让我沉浸其中,忘却时间的流逝。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房间,我的手就会不自觉地伸向手机,仿佛它是我开启新一天的钥匙。
我会迫不及待地查看各种消息通知,就像一个焦急的寻宝者,渴望在那小小的屏幕上找到珍贵的宝藏。
那一声声清脆的提示音,对我来说就像是天籁之音,让我兴奋不已。
即使是在刷牙洗脸的时候,我也会把手机放在旁边,时不时地瞄上一眼,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的信息。
在学校里,我也总是忍不住偷偷地拿出手机,瞄上几眼。
上课的时候,我的心思常常会被手机里的世界所吸引,就像一只被花蜜吸引的蜜蜂,无法专注于老师的讲课。
我会在心里暗暗地想:“就看一眼,就一眼应该没关系吧。
”然而,这一眼往往会变成好几眼,甚至让我完全忘记了自己还在上课。
下课后,同学们都在聊天玩耍,而我却独自坐在角落里,捧着手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手机就像一个孤独的避风港,让我在喧嚣的校园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角落。
回到家后,我的手机依赖症更是愈发严重。
我会躺在沙发上,拿着手机,一玩就是几个小时。
我就像一个被手机控制的傀儡,无法自拔。
妈妈做好了美味的饭菜,叫我好几遍,我都充耳不闻,眼睛始终紧紧地盯着手机屏幕。
直到妈妈生气地走过来,夺走我的手机,我才如梦初醒。
吃饭的时候,我也会时不时地拿起手机看一眼,仿佛离开了手机,我就无法正常生活。
晚上睡觉前,我更是离不开手机。
我会躺在床上,刷着各种社交软件,看着有趣的视频,直到眼睛实在睁不开了,才会不情愿地放下手机。
我的手机依赖症
![我的手机依赖症](https://img.taocdn.com/s3/m/9152987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我的手机依赖症》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手机就如同一颗颗璀璨的魔法石,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又似一个个神秘的潘多拉盒子,装满了无尽的诱惑与新奇;更像一条条无形的绳索,紧紧地束缚着我,让我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手机依赖症之中。
手机,这个小小的玩意儿,在我的生活中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窗前,我的手便不由自主地伸向手机,仿佛它是我开启新一天的钥匙。
那熟悉的屏幕亮起的瞬间,就像一道神奇的光芒,瞬间将我带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我如饥似渴地浏览着各种信息,新闻、社交媒体、娱乐资讯……仿佛一个贪婪的孩子,在这个虚拟的宝库中尽情地探索着。
在学校里,手机也成了我形影不离的伙伴。
课间休息时,我总会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看看有没有新的消息。
那小小的屏幕就像一个迷人的小窗口,让我可以随时与外界保持联系。
上课的时候,我的心思也常常会被手机所牵绊,脑海中时不时地浮现出手机里那些精彩的内容,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不断地诱惑着我。
有时候,我甚至会偷偷地在课桌下瞄一眼手机,那种紧张又刺激的感觉,让我欲罢不能。
回到家后,手机更是成了我的“亲密爱人”。
我会躺在沙发上,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吃饭的时候,我也会把手机放在旁边,一边吃一边刷着视频,仿佛手机里的内容比美味的饭菜更加诱人。
晚上睡觉前,我更是会抱着手机,直到眼睛实在睁不开了,才不情愿地放下手机,进入梦乡。
手机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让我在疲惫的时候可以找到片刻的慰藉。
然而,随着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深,我也开始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我发现自己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学习成绩也开始下滑。
我的眼睛因为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变得干涩疼痛,视力也逐渐下降。
而且,我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交流也变得越来越少,大家坐在一起的时候,往往都是各自玩着手机,气氛变得十分尴尬。
我开始担忧自己的未来,担心自己会被手机这个“恶魔”彻底吞噬,失去自我。
我不禁开始反思,手机依赖症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吗?还是只是一种短暂的逃避和虚幻的安慰?我想,手机依赖症就像一个美丽的陷阱,看似充满了诱惑,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赖手机是种病,得治!
你是否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事情?
你是否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拿出手机看看?
当手机经常连不上线、收不到讯号时,你会不会产生焦虑和无力感,而且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很可能已经患有“手机依赖症”。
那么,什么是“手机依赖症”呢?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尤其青睐青年白领女性、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人和学生三类人。
随着手机在中国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爱物儿”,哪怕只是半天不见,也会魂不守舍,坐卧不宁。
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将这种“新鲜病”——手机依赖症“捆绑销售”给了现代人。
谁都无法否认,手机的“进化”速度,超过了史上任何一种生物。
当它从最开始出现时的通信工具变成了集通信、娱乐、交际等为一体的“个人终端”,在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莫大便利的同时,也隐隐暴露出令人不安的一面。
“手机依赖症”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病”。
拿今年春节期间来说,许多亲戚朋友在串门时,第一句通常是传统拜年的话,而第二句则往往是问:“你们家无线网密码是多少”。
而且,无论是在家吃团年饭,还是在餐馆包席团年,菜一上桌,人们先动的不是筷子,而是手机,迅速拍下餐桌上的菜式,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里。
席间也有人不时拿着手机向旁人展示别人从远方发来的照片。
春节本应是一家人欢聚一堂,共叙亲情的节日,但时下,这手机仿佛比亲人还要亲,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已可见一斑。
这种症状更多地表现在青年学生身上,整个生活简直都被手机绑架了。
使用手机网聊玩游戏就像是药物成瘾,一旦产生了心理上的依赖,就会沉浸在自己用拇指建造的封闭世界里,从而漠视了周围的亲情,以这样的状态回家,怎会不伤父母的心呢?过年对你是七天假期,对父母而言却是一年的等待。
哪个父母不希望儿孙环绕膝前,唠唠家常、说说工作、谈谈亲情,以享受天伦之乐。
为了这一刻老人等了一年,而最终的结果却和他们的期望大相径庭,自然会让老人极度失望了。
人们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而发短信、微信却接连不断;有限的空闲时间都被刷屏填满,我们在逐步失去自主思想的空间。
前段时间,网络上的一句调侃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刷屏’”,道出了许多人的无奈。
那么,过度依赖手机有什么危害呢?
因为智能手机的功能异常丰富,所以原本应该是睡觉的时间,而很多人可能玩兴正浓,还在不停地刷微博、聊天,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如果人体生物钟长期被打乱,则会影响新陈代谢、情绪、免疫力,
导致疾病多发。
而长时间过度使用触屏手机,会导致手部关节、肌腱损伤性症状群,包括手指、手腕关节疼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形成所谓的“触屏手”。
同时,如果一味依赖手机,被其奴役的话,也会给心理和社交带来严重影响。
朋友们在一起,全都低头不语,手机成精神寄托。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这样疏远了。
究竟这种“病”有什么治疗方式呢?
专家建议,对于已患“手机依赖症”的青少年,家长与学校老师应一起对孩子进行沟通、教育。
因为青少年时期可控性还是很强的,而且大多数对于手机依赖程度较轻,纠正起来比较容易。
同时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并制定相应的“家规”,来约束孩子,不让其过分沉迷于手机的世界里。
此外,家长还可通过其他方式或活动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寒假期间应多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比如外出散步、郊游、健身、读书、听音乐等,并与孩子一同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学会积极与人交谈,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而对年轻人而言,则一定要知道社会交往才是人类最基础的需要之一,人们从健康的社交关系中更能获得归属感和亲密感。
把眼睛从小小的手机屏幕上挪开,我们的生活同样可以过得精彩、有意义。
在和家人相聚时,不妨让手机“歇一会儿”,好好地与家人团聚。
手机应为你所用,而不能为它所控。
天伦之乐,应在现实人间。
逢年过节,与家人团聚,尤应如此,千万别再让手机依赖伤了父母的心。
戒掉任何的“瘾”都需要强大的克制力,戒手机也一样。
如躺在床上,实在管不住去拿手机的手,那么就把手机放得远远的。
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睡前不看手机,生活也没缺什么。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应该被克服的“社会病”。
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不应沉迷于手机等电子产品而错失和亲人朋友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不应让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成为“遗失的美好”,毕竟,“人机关系”永远取代不了“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