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课件第十四讲态度及其改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几个原则: 1、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但涉及到具体的事物时例外) 2、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 3、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间隔越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更
多的一致性。
态度形成及改变的理论
一、学习论 ▪ 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
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 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 霍夫兰等 ▪ 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中性概念与一个带有社会积极 或消极含义的概念重复匹配的结果。—— 斯塔茨 夫妇 ▪ 例如,经典条件作用 ▪ 刺激1(樟脑丸)+ 刺激2(到奶奶家)—— 愉快 的感觉 ▪ 刺激1 (樟脑丸)—— 愉快的感觉 ▪ 又如,操作性条件作用
态度的功能
1、态度与社会性判断 ▪ 心理学家拉姆波特等曾经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做过一个著
名的实验,对象是加拿大英裔和法裔的大学生,实验开始 时告诉学生,这次实验的目的是想了解大家只凭声音判断 说话者的个性特征的准确性。因此,请大家务必特别注意 倾听说话人的声音与语调,而后让他们听一段录音带,录 音带上录有10 个人朗读同一篇文章的声音,其中5 个人 用英语,5 个人用法语。而实际上只有5 个人朗读,每个 人用两种语言,但学生不知道真相。当时加拿大英裔人的 社会背景优于法裔人,大学生们对英裔加拿大人的态度也 优于对法裔加拿大人的态度,实验的结果显示出两种有趣 的现象:
态度与行为一致与不一致的原因
▪ 关键在于态度只是决定行为的一种倾向性,即一种心理 上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
▪ B=f(P • E)P 是个性因素,E 是情境因素,一个人在某 一情境中的行为,同时取决于个人内心的心理因素和外 在的环境因素。正是这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才使行为 和态度有时会呈现一致,有时又会不一致。
▪ 例如,当我吸烟和吸烟危害我的健康发生冲突时,人会 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减少这种矛盾,力求恢复或保持 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通常采取以下几种 途径:(1)改变或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2) 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同时改变两 者的重要性或强度。
态度改变的方法
▪ 1、说服宣传 ▪ 说服性沟通的有效性取决于谁向谁说了什么? ▪ 谁:沟通的来源 ▪ 有权威的人 ▪ 有吸引力的人 ▪ 什么:沟通的性质 ▪ 双面沟通优于单面沟通 ▪ 对谁说:听众的性质 ▪ 在沟通中分心的听众比未分心的听众更容易被说服 ▪ 智商低的的人通常比智商高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18-25
费斯廷格(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 人的认知是由许多认知元素构成的。认知元素之 间存在着三种关系,即协调关系、不相关联关系 和不协调关系。当个体发觉自己持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相互矛盾的认知因素时,便出现了不协调状 态。
▪ 认知的不协调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认知对 于个人的重要性,如果有关认知同本人关系不大, 就不会产生多大的不协调;二是有关认知在某一 问题的不协调关系中所占的比例。
▪ 这一实验证明,成员对自己所属团体(宗教)的态度,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很大,由于个体对团体的忠诚,提高了他们为团体的利益而克服肉体 痛苦的忍耐力量。由此可见,态度能够影响人的行为方式。
态度与工作效率
▪ 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中,人际关系学根据20 世纪30 年代前后的霍桑实验, 提出高度的工作满意感(有良好的态度)必然导致高的工作效率,但后来的研 究发现,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第十三讲 态度及其改变
态度的概念
▪ 所谓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 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 部心理倾向。
1、内在的心理倾向。 2、总有一定的对象。 3、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 4、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态度的成分
1、认知:你对对象的想法和信念 2、感情:你对对象的情绪反应 3、行为意向:你对对象采取的行动或可观察的行为。
▪ 被试者尽量将读过的内容完整地写出来,结果发现,第 一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第二组。
▪ 这说明,与既存态度相吻合的资料,容易被吸收、同化、 记忆。而与个体的态度、信念
▪ 相违背的材料,则被阻止和歪曲,态度具有过滤的作用。
态度与行为方式
▪ 态度作为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会支配人们按什么方式对特定事物采 取什么行为。
诱因论
▪ 把态度的形成看成是权衡各种可能情况的 趋近和退避而后采取最好抉择的过程。比 如一个学生既想参加社交活动,又害怕影 响学习。当发生冲突时,这些诱因的相对 强度决定她最终的态度。
认知相符论
▪ 人的信念或态度如果与其它观点、自身行为发生 矛盾,就会有一种动力倾向性推动其进行自我调 整(或改变原信念、原态度,或否定其他观点和 行为),以达到或恢复认知上的相符合一致。
▪ 心理学家拉姆波特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测定宗教对大学生的耐痛力 是否有影响。测定的仪器是一个稍加改造的量血压计,即在空气袋前 端安置一个尖硬的橡皮突起,将空气袋绑在受试者上腕,逐渐增加气 压,橡皮突起便刺人被试者手腕中,从而产生痛觉。气压愈大,刺入 愈深,则愈痛。实验目的在于测定不同条件(态度)下个体耐痛力的变化。 试验对象经过特别的选拔,即其中一半为基督徒,一半为犹太教徒, 但被试者本身不知道这种安排。第一次测完之后,告诉被试者,为了 确定对大家的耐痛力的可信度,休息一会儿将做第二次测定。
岁的人更容易改变态度。
2、积极参加活动 ▪ 引导人们参加实践活动有助于改变其原来的态度。对于
▪ 然后利用休息时间告诉基督教徒的被试,“根据某一报告,基督教徒 对于痛苦的忍耐力不如犹太教徒强”,而对犹太教徒的被试则说: “根据某一报告,犹太教徒的耐痛力不如基督教徒。”这样安排后, 再做第二次测定,发现两组被试的耐痛水准都明显地提高了,而休息 时间没有告以任何消息的受试者,两次所测结果没有什么差别。
▪ 他认为:“实体的情况下,如果三种关系在各方面都是 肯定的,或者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呈现出 平衡状态”,而其他所有结构则是不平衡的。而所谓平 衡状态就是一致性。平衡论的价值在于以简单的术语和 图形描述了一种抗拒态度和改变态度的模式。平衡状态 因稳定而抗拒改变;不平衡状态因不稳定而易于向平衡 状态转变,并可以用不同方式进行。传播学者的任务是 在各种方式中选择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但是,平衡 论却没有能够提出人应该怎样行动才能解决非平衡性。
▪ 许多对工作持消极态度,感到不满意的人,工作效率也可能很高,相反对工 作比较满意的人也可能工作效率很不高。这是为什么呢?
▪ 学者罗伊菲尔德提出两点原因: (1)对一般人来说,工作效率并不是其主要目标,工作效率只是他借以达到其
他目标(如维持生活、尊重、自我实现等)的手段。 (2)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当个体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目标便会转移到社会
▪ (一)海德(Heider)的平衡论(balance theory)
▪ 海德认为,我们的认知对象包括世上的各种人、 事物和概念,这些对象有的各自分离,有的则连 成一体被我们认知。海德将连成一体的两对象间 的关系成为单元关系,个体对单元两个对象的态 度通常是一个方向的。
▪ 海德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与社会因素相互作用中实 现动态平衡的过程。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建立的关 系是通过某些事(X)形成的。比如甲(P)喜欢音乐 X),乙(O)也喜爱音乐(X),于是甲对乙就会产生 好感、积极的情感评价,并有可能相互建立友好关系。 这里就存在p-o-x 封闭的三角关系模式。
▪ 这一理论的基本关系包括协调、不协调和不相关三种, 其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认知或心理因素。当 因素A 在某种心理意义上含有另一个因素B 时,形成协 调关系;如果因素A 同因素B 处于矛盾状态时,就形成 失调关系;如果两种因素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就形成 了不相关关系。为了解决这种认知不和谐关系,费斯廷 格认为,当这种不和谐的认知达到一定强度时,个体就 会感到困扰,并设法扩大同行为相协调的认知部分,以 减轻因不和谐所造成的困扰。
▪ 对态度对象的行为+正向强化或惩罚—— 对态度对象的 正面或负面的态度
▪ 态度的形成需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顺从(compliance):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
行为上表现与别人一致,这里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 知或情绪成分。 2、认同(identification):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某件 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采取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 带有较多的情绪成分。 3、内化(internalization):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 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于理智上的辨认,做出是 非判断。它已成为人格的一部分,不容易改变。 ▪ 利用 “服从、同化、内化”态度改变的阶段理论 对严重 危害社会的行为(如吸毒)可依法采取强制手段,促进 其态度的改变。例如,在戒毒所,其戒毒是被迫服从, 而非心甘情愿(“服从”);一段时间后他自觉自愿地 服从帮助,并和其他戒毒伙伴快乐相处(“同化”); 再以后,他从内心深处接受“吸毒有害”的信念,彻底 改变态度,成为改变行为的内在动力(“内化”)。
性需要上,如获得同事的好感,希望自己不离群等。当个人的工作效率过高 地超过同伴,可能被别人指责为“出风头”而遭到排斥。故而,如果个体对 工作满意且不愿意离开群体,他就会有降低工作效率以与大家保持一致的可 能性。反之,那些对工作不满的职工,或为生活的需要,或为不让他人小看 自己,也有提高工作效率的可能性。因此态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是比较 复杂的,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同一个人,当他用英语朗读时,比用法语朗 读获得较好的评价。他用英语朗读时,
▪ 被判断为个子高、风度好,较聪明、可靠、亲切、 有抱负,而用法语时,则被认为有幽默感。
(2)法裔学生比英裔学生更高估用英语朗读的对 象。
(3)这一实验清楚地说明,一般人容易根据现成 的态度去判断他人,态度的差别影响了大学生作 出正确的社会性判断。态度就像一个筛选器,对 外界的刺激先进行筛选,从而影响了一个人的判 断和选择。同时团体中少数成员,为了提高自己 的地位与价值,消除内心的不安感,也往往采纳 多数人共有的态度,例如有些黑人以采取与白人 相同、蔑视黑人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 在态度的三个因素中,认知因素是基础。比如一枚完整 的恐龙蛋化石,对于一个专业的考古学者来说,它可能 被认为是无价之宝,从而对其抱有强烈的态度;但对于 一般人来说就认为知识一块没有什么价值的石头。情感 因素对态度有调节作用。我们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 其实就是情感调节认知的力争。因为,在他或她的眼里, 他或她是世界上最魅力的。正因为态度包含有情感成分, 所以,改变情感要比改变认知难得多。
态度与Baidu Nhomakorabea习效率
▪ 当学习的材料与个体的态度不一致时,态度是否会成为 学习的障碍?
▪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琼斯曾就此问题做过一个实验,被试 为美国南部白人大学生,他们被
▪ 分为两组。第一组平时的态度是反对种族歧视,反对黑 人白人分校。第二组为种族歧视者,
▪ 赞成黑人白人分校。实验中让被试者分别朗读一篇反对 黑人白人分校为主题的文章,然后让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一)态度=行为吗? ▪ 1934 年理查德·拉皮尔曾作过一项著名研究:他与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
周游了整个美国,行程一万多英里,曾于66 个旅店和184 个饭店落脚。 虽然当时美国特别歧视东方人,但他们在几乎所有的旅馆和饭店都没遭 到拒绝。只有一家旅馆的老板对他们说:“我不接待日本人。”旅途中, 这对夫妇还单独光顾了几家旅店和饭店,也从未被拒绝过。六个月后, 拉皮尔给他们停留过的每一个地方都寄去了一份问卷,基本问题是: “你愿意在你那里接待中国人作客吗?”对此,81 家饭馆做出了回答, 其中75 家回答不愿意,另外6 家说得看情况;有47 家旅馆做了回答, 其中43 家回答不愿意,4 家说要看情况,只有一家回答愿意。 ▪ 可实际上中国留学生夫妇在旅游中并没遇到什么麻烦,那么,为什么会 出现这种态度与行为问的不一致呢?拉皮尔认为是因为态度与行为之间 没有什么联系,因而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态度及其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