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

合集下载

ISO14971-2007(中文)医疗器械风险管理

ISO14971-2007(中文)医疗器械风险管理

国际标准 ISO14971(第二版 )2007-03-01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Medical devices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to medical devices前言引言1.范围2.术语和定义3. 风险管理的通用要求3.1 风险管理过程3.2 管理职责3.3 人员资格3.4 风险管理计划3.5 风险管理文档4. 风险分析4.1 风险分析过程4.2 医疗器械的预期用途和与器械安全有关的特征的判定4.3 危害的判定4.4 估计每种危害状况的风险5.风险评价6. 风险控制6.1 降低风险6.2 风险控制方案分析6.3 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6.4 剩余风险的评价6.5 风险/受益分析6.6 风险控制措施引起的风险6.7 风险控制的完整性7. 全部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的评价8. 风险管理报告9. 生产和生产后信息附录 A (提示性附录)要求的原理附录 B (提示性附录)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过程总览附录 C (提示性附录)用于判定医疗器械可能影响安全性的特征的问题附录 D (提示性附录)用于医疗器械的风险概念附录 E (提示性附录)危害,事件或危害状况的预见后果举例附录 F (提示性附录)风险管理计划附录G (提示性附录)风险管理技术资料附录H (提示性附录)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指南附录J (提示性附录)安全性资料和剩余风险资料参考文献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

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已确立的标准项目感兴趣, 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

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

国际标准是根据ISO/IEC指令第2部分中所颁布的规则起草的。

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起草国际标准。

体外诊断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体外诊断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体外诊断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引言体外诊断是一种关键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然而,体外诊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因此,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应急预案是保证体外诊断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步骤。

本文将讨论体外诊断的风险评估方法,并提出应急预案的建议。

体外诊断风险评估体外诊断的风险评估应基于科学、系统和客观的方法来进行。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评估指标:1.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诊断设备和试剂对操作者和环境的潜在风险;2. 型号验证风险:评估体外诊断设备型号验证的可靠性和有效性;3. 检测准确性风险:评估体外诊断设备和试剂的检测准确性和灵敏性;4. 数据保护风险:评估诊断数据的保护和隐私措施;5. 设备故障风险:评估体外诊断设备故障和维修的可能性。

应急预案建议应急预案的制定旨在应对体外诊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意外事件。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应急预案措施:1. 紧急维修计划:制定针对体外诊断设备故障的快速维修计划,确保设备能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2. 应急备件储备:建立体外诊断设备的备件储备,以备发生紧急故障时的替换使用;3. 安全培训和防护措施:提供针对操作者的安全培训,同时确保供应商为设备和试剂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4. 紧急事件响应计划:制定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响应计划,并进行定期演练;5. 数据备份和恢复计划:确保体外诊断数据的备份和恢复计划,以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

结论体外诊断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制定是确保体外诊断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和合理的应急预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风险并及时应对紧急情况。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体外诊断医疗器械(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IVD)是指用于诊断、监测或预防疾病、病理状态等的检测试剂、试剂盒、仪器、设备或系统。

它们通常在临床实验室中使用,以分析人体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或组织样本等。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的安全性能和有效性,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的介绍。

1.欧盟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European IVD Regulation)欧盟于2017年发布了新的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法规,并于2022年开始全面执行。

该法规取代了旧的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指令(IVDD),旨在加强对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的监管和控制。

新法规强调了风险分类、临床评估、技术文件要求、注册程序等方面的要求,以提高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

2.美国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修正法案(IVD Amendment)美国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修正法案是针对现有法规的修订和加强。

它要求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在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监管和审批程序,包括先进市场批准(PMA)或510(k)预先市场批准。

此外,该法案还要求生产商遵守临床实验室改善修正案(CLIA)和学院检测改进修正案(CAP)等法规,以确保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可靠性。

3.中国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China IVD Regulations)中国于2014年发布了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对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的注册、安全性评价、审批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该办法强调了生物安全性、临床性能评价、技术文件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中国还在2018年发布了《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对体外诊断医疗器械进行了分类和管理。

除了上述法规外,还有一些国际组织发布了相应的指南和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ISO 13485标准。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分析管理须知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分析管理须知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分析管理须知1、EC合格声明是一种程序,即在制造者或其授权代理人医疗器械咨询公司履行第2-5条规定的义务(对于自试验器械,还履行第6条规定的义务)时,保证和声明所涉及的产品符合本指令适用于他们的规定。

制造者必须按指令第16条附加CE标志。

(奥咨达医疗器械咨询)2、制造者必须准备第3条所述技术文件,并保证制造过程遵守第4条规定的质量保证原则。

(只专注于医疗器械领域)3、技术文件必须可用于按本指令的要求进行产品的合格认证。

文件中必须包括下列内容;产品(包括其各种变型产品)的总的描述。

质量体系文件设计资料,包括基本材料特性的确定、器械的性能特征及其范围、制造方法、对仪器来说,还有设计图纸、零件图、分装图、线路图等。

在器械含有人类起源组织或从此类组织内提取的物质时,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代理关此类材料来源的资料以及在何种条件进行材料收集的资料。

为了解上述特性、图纸、图表和产品操作所需要的叙述和说明。

风险分析的结果,必要时,全部或部分应用指令第5条规定的标准清单,如果指令第5条规定的标准未全部应用时,为符合本指令基本要求所采用的解决办法的叙述。

对于灭菌产品或处于特定微生物状态或清洁状态的产品,对其使用的过程的描述。

设计计算和实施检验的结果,等等如果一项器械要和其它器械组合使用以便进行预期操作时,当和其它器械组合使用时必须保证符合本指令基本要求,并具备制造者规定的特性。

试验报告适当的性能评估数据,以说明由制造者宣称的并由参考测量系统(可得到时)所支持的器械的性能,有关参考方法、参考材料、已知参考值使用的测量设备的准确度的资料,上述资料应来源于临床或其它适宜环境的研究或相关的个人经历的参考结果。

标签和使用说明书稳定性研究结果。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YY0316-2016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YY0316-2016

风险管理的基本思想
风险的客观性和普遍性,风险管理应预防在先 任何医疗器械都有其风险,要求企业建立风险意识, 为保证产品 安全必须对各种风险预先采取措施,预防也是本标准的基本要 求 。(应急预案是解决事后问题,预防措施才是根本) (老鼠药和挡鼠板的关系) 应贯穿于医疗器械整个生命周期,保持完整的风险管理过程,
使用
制造
设计
医械专库专注分享
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二、只有实施风险管理才能避免或减少医疗器械造成 的伤害;
1)国家药品不良事件监测中心每年都会收到:使用医疗器械死亡、过 敏、并发症、灼伤、断裂、不愈合等诸多报告。
2)2017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量超过37万份,人口报告数量达到 282万份,报告数量大幅增加,占总人口的1/500;
医械专库专注分享
实施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医疗器械造成伤害主要原 因; 1)设计造成固有安全问题: 国外统计44%风险源于设计, 因此我们要在产品概念形成时 就要建立。(水银、放射疗法) 2)制造过程风险管理缺失问 题:实施风险控制是避免风险 的重要手段,如:实施 ISO13485对产品的设计开发、 生产和服务进行控制。3)医 疗器械使用安全信息不完整问 题:不明确的告知和警示。
产品与服务
新版质量体系文件的变化:
医械专库专注分享
风险管理标准各阶段发展
ISO/IEC指南51 风险管理术语
ISO3100析 ISO14971-1:1998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
ISO14971:2000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 ISO14971:2007 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 ISO14971-2007
第一节 初步认识医疗器械风险 1、风险是普遍客观存在的,风险无处不有,无时 不有,使用医疗器械就会有风险;

2020体外诊断试剂风险管理

2020体外诊断试剂风险管理

2020体外诊断试剂风险管理内容提要:随着经济发展与医疗水平的提高,体外诊断试剂在我国市场需求旺盛,各种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与应用日新月异,但随之而来的各种风险也频频出现,需要做好其风险分析与研究。

因此,在了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与风险管理关系的基础上对体外诊断试剂风险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希望能促进其风险管理的有序实施。

关键词:体外诊断试剂风险管理由于医疗器械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其潜在的风险会对患者与操作者的健康安全造成隐患,同样可能导致制造商与经营商人员的伤亡以及财产的损失,甚至还会直接产生巨大的社会不良影响。

本文对体外诊断试剂风险管理展开分析研究,以更好地满足体外诊断试剂风险管理的实际要求。

1.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关系国际化标准组织ISO明确指定了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标,并且要求在质量管理体系之中融入风险管理,但是依旧存在部分医疗器械的制造商和使用者将两者相互分离,未能将其相互结合。

将质量管理体系与风险管理相互结合不仅有利于风险管理的实施,还能让标准化的准则、架构与质量管理体制相互融合。

所以,为了实现风险管理的整体化与体系化处理,就要考虑到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1]。

2.体外诊断试剂的风险分析2.1未能按照规定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按照《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之中对于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的实际规定要求,针对体外诊断试剂以及对应的校准品和质控品,还需要基于其风险级别做好对应的备案处理,并且注册申请方之后,才能够允许其进行销售或者是使用。

但是,部分企业在实际的生产销售之中,将没有通过注册的试剂就直接基于标准临床研究,提供给临床违规使用;亦或是在开展有证体外诊断试剂销售之中,没有完成对于校准品、质控品的注册申请。

针对这一部分体外诊断试剂以及相对应的校准品和质控品,就没有按照正确的规定进行市场,这样就必定会存在产品的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同时对于管理与使用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2]。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附录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附录

附件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体外诊断试剂第一部份范围和原则1.1 本附录合用于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

1.2 本附录是对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特殊要求。

第二部份特殊要求2.1 人员2.1.1 体外诊断试剂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医学、检验学、生物学、免疫学或者药学等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具备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履行职责的能力。

2.1.2 凡在洁净室 (区) 工作的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培训。

暂时进入洁净室(区) 的人员,应当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

2.1.3 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的全体人员,包括清洁、维修等人员均应当根据其产品和所从事的生产操作进行专业和安全防护培训。

—1—2.1.4 应当建立对人员的清洁要求,制定洁净室 (区) 工作人员卫生守则。

人员进入洁净室(区)应当按照程序进行净化,并穿戴工作帽、口罩、洁净工作服、工作鞋。

裸手接触产品的操作人员每隔一定时间应当对手再次进行消毒。

裸手消毒剂的种类应当定期更换。

2.1.5 应当制定人员健康要求,建立人员健康档案。

直接接触物料和产品的操作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患有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产品的工作。

2.1.6 应当明确人员服装要求,制定洁净和无菌工作服的管理规定。

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洁净工作服和无菌工作服不得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应当能够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2.2 厂房与设施2.2.1 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

厂区的地面、路面周围环境及运输等不应对产品的生产造成污染。

行政区、生活区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合理,不得对生产区有不良影响。

厂区应当远离有污染的空气和水等污染源的区域。

2.2.2 生产厂房应当设臵防尘、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制度手册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制度手册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制度手册1 目的本程序依据YY/0316-2008的要求,规定公司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方针、风险可接收准则和风险管理过程要求,规范公司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活动,确保医疗器械产品使用安全。

同时规定了与产品安全相关的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和方法,使其降低到患者或使用者可接受水平。

通过对医疗器械有效开展风险分析和减低风险措施工作,消除潜在缺陷,促进产品质量提高。

2 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产品实现过程、产品销售服务过程以及产品报废处置过程的风险管理活动。

本程序规定了与本公司产品的安全相关的风险管理的流程和方法,包括与产品相关危害的识别,评价和控制其风险。

对于已经发布的和在进行临床评估的产品,进行更改时要执行此程序中规定的相关风险管理过程。

3 职责与权限的分配3.1 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作为本公司产品风险的负责人,负责:制定本公司的风险管理方针。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制度手册【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为风险管理活动配备充分的资源和有资格能胜任的人员,对风险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

保证给风险管理、实施和评定工作分配的人员是经过培训合格的,保证风险管理工作执行者具有相适应的知识和经验。

规定风险管理的职责和权限,授权办公室确定风险管理小组成员。

主持每年的风险管理活动评审,评价公司风险管理活动的适宜性,以确保风险管理过程持续有效;对《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报告》(以下简称:风险管理报告)进行审批,或授权管理者代表批准《风险管理报告》。

3.2 管理者代表确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对公司风险管理活动进行督导;对公司风险管理过程的实施和效果进行监督;主持评审产品的风险管理过程;对《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以下简称:风险管理计划)进行审批;对《风险管理报告》进行审批3.3 办公室办公室作为本公司风险管理的主管部门,为确保在计划的规定阶段完成风险管理活动:北京联众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页次:-1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制度版本/次:1.0实施日期:20 年月日负责指定各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风险管理活动;负责跟踪检查风险管理活动实施情况;负责对所有风险管理文档的归口管理工作。

体外诊断设备的项目管理风险分析

体外诊断设备的项目管理风险分析

体外诊断设备的项目管理风险分析摘要:医疗器械的制造商要想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医院要想很好的提升自身的治疗水平,就需要对医疗器械的生产及应用开展相应的风险管理工作。

针对该项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且提出科学有效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针对医疗器械中的体外诊断设备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且探讨了项目管理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希望能给有关人员带来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体外诊断;仪器设备;项目管理;风险控制;分析引言体外诊断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目前可以诊断的疾病是非常多的,并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体外诊断的良好发展,相应的实际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市场规模已达到了517亿元。

要想保证体外诊断技术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就需要开展项目管理风险把控工作,以下针对该项工作开展了相应的论述。

1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国家的医疗水平能够通过体外诊断技术水平进行反应,在对医疗行业进行改革和完善时,都要考虑到体外诊断技术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体外诊断产业受到了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深,以及保险覆盖率的提升等因素的影响,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所有比较活跃并且发展比较快的行业中,体外诊断行业位列前茅,体外诊断工作的进行能够很好的对疾病进行预防和诊断。

医疗器械的使用对体外诊断技术的效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体外诊断设备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会面临着一定的风险,这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在此过程中,开展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以及风险把控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2体外诊断概念体外诊断主要是对人体样本进行检测,包括人体的血液以及体液等,通过体外诊断能够很好的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这样能够对集体功能以及相应的疾病进行判断。

诊断设备和诊断试剂是构成体外诊断产品的内容。

按照我国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标准,体外诊断设备在临床医疗器械上属于检验分析仪器。

检验医学与体外诊断行业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二者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H.1 总则ﻫ本附录为体外诊断(IVD)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得应用提供了附加得指南。

重点关注使用IVD检查结果所引起得对患者风险得管理、所使用得示例旨在说明概念,并用作IVD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得起点、它们不详尽。

本附录所使用得术语定义见ISO18113—1 [42]、IVD医疗器械预期用于对取自人体得样本得收集、制备与检查。

这些器械包括试剂、仪器、软件、样本收集装置与容器、校准物、对照材料与相关附件。

这些器械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作为一个系统组合使用。

IVD医疗器械给出得结果可用来诊断疾病或其它状况,包括确定健康状况,以便治愈、减轻、治疗或预防疾病,也可以用于监视治疗药物与确定捐献得血液或组织得安全性。

这些器械可由具有不同得教育、培训与经验水平得人员使用与在因各种环境控制程度而不同得设置下使用。

例如,有些IVD医疗器械预期供医学试验室得专业分析人员使用,其它则供给在保健站工作得提供卫生保健得人员使用,而仍有一些由在家中得外行用户使用。

使用范围得极端之一就是将在试验室完成得IVD检查报告给医师。

由其解释数据并诊断、治疗或监视患者;另一个极端就是,由患者完成IVD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其状况进行监视与药物治疗。

由于IVD医疗器械及其预期用途得多样性,本指南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对自测用得IVD医疗器械,术语“患者"与“外行得使用者”可以互换使用,尽管她们可能就是不同得个人(如,父母可能对患有糖尿病得孩子进行葡萄糖测量)。

应当认识到使用术语“医师”得地方,其她卫生保健提供者也可对IVD检查结果定制、接收、解释与采取措施。

IVD医疗器械具有促成患者损害得可能性。

不正确得或延误得结果可导致不适当得或延误得对患者产生损害得医学决策与措施。

预期用于输血筛查或移植筛查得IVD医疗器械得不正确得结果具有对血液或器官得接受者造成损害得可能性;预期用于检测传染性疾病得IVD医疗器械不正确得结果可能成为对公众健康得危害、ﻫ图H。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总则本附录为体外诊断(IVD)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应用提供了附加的指南。

重点关注使用IVD检查结果所引起的对患者风险的管理。

所使用的示例旨在说明概念,并用作IVD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起点。

它们不详尽。

本附录所使用的术语定义见ISO 18113-1 [42]。

IVD医疗器械预期用于对取自人体的样本的收集、制备和检查。

这些器械包括试剂、仪器、软件、样本收集装置和容器、校准物、对照材料和相关附件。

这些器械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作为一个系统组合使用。

IVD医疗器械给出的结果可用来诊断疾病或其它状况,包括确定健康状况,以便治愈、减轻、治疗或预防疾病,也可以用于监视治疗药物和确定捐献的血液或组织的安全性。

这些器械可由具有不同的教育、培训和经验水平的人员使用和在因各种环境控制程度而不同的设置下使用。

例如,有些IVD医疗器械预期供医学试验室的专业分析人员使用,其它则供给在保健站工作的提供卫生保健的人员使用,而仍有一些由在家中的外行用户使用。

使用范围的极端之一是将在试验室完成的IVD检查报告给医师。

由其解释数据并诊断、治疗或监视患者;另一个极端是,由患者完成IVD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其状况进行监视和药物治疗。

由于IVD医疗器械及其预期用途的多样性,本指南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

对自测用的IVD医疗器械,术语“患者”和“外行的使用者”可以互换使用,尽管他们可能是不同的个人(如,父母可能对患有糖尿病的孩子进行葡萄糖测量)。

应当认识到使用术语“医师”的地方,其他卫生保健提供者也可对IVD检查结果定制、接收、解释和采取措施。

IVD医疗器械具有促成患者损害的可能性。

不正确的或延误的结果可导致不适当的或延误的对患者产生损害的医学决策和措施。

预期用于输血筛查或移植筛查的IVD医疗器械的不正确的结果具有对血液或器官的接受者造成损害的可能性;预期用于检测传染性疾病的IVD医疗器械不正确的结果可能成为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ISO14971-2007 中文

ISO14971-2007 中文
注 1:应注意国家或地区法规可能有适用于制造商定义的规定。 注 2:对于标签的定义,见 ISO13485:2003,定义 3.6 。
2.9 医疗器械 medical device)
(ISO 13485:2003,定义 3.7) 制造商为下列目的用于人类的,单独或组合使用的器械,仪器,器具,机器,用具,植入物,体
---残疾人辅助物; ---用于诊断和治疗动物的疾病和创伤的器械; ---医疗器械的附件; ---消毒物; ---含有动物或人体组织,符合定义中要求但受到不同控制的器械; 注 3:由制造商预期专门用于与主医疗器械一起使用,以使医疗器械达到预期目的的附 件,也适用于本标准。
2.10 客观证据(Objective evidence)
支持某物(事)存在或真实的资料。 注:可以通过观察,测量,试验或其他方法得到。
2
ISO 14971-2007 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中文译稿
仅供参考)
2.11 生产后(post-pruduction)
产品寿命周期中设计和制造之后的部分。 例如:运输,储存,安装,产品使用,维护,修理,产品变更,退出使用和处理。
损害的潜在源。
2.4 危害处境(hazardous situation)
人员、财产或环境接触到一个多个危害的境遇。 注:见附录 E,“危害”和“危害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解释
2.5 预期用途/预期目的(intended use/intended purpose)
按照制造商提供的规范、说明书和信息,对产品、过程和服务的使用。
2.12 程序(procedure)
为活动进行或过程指定途径。
2.13 过程(process)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相关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总则本附录为体外诊断(IVD)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应用提供了附加的指南。

重点关注使用IVD检查结果所引起的对患者风险的管理。

所使用的示例旨在说明概念,并用作IVD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起点。

它们不详尽。

本附录所使用的术语定义见ISO18113-1[42]。

IVD医疗器械预期用于对取自人体的样本的收集、制备和检查。

这些器械包括试剂、仪器、软件、样本收集装置和容器、校准物、对照材料和相关附件。

这些器械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作为一个系统组合使用。

IVD医疗器械给出的结果可用来诊断疾病或其它状况,包括确定健康状况,以便治愈、减轻、治疗或预防疾病,也可以用于监视治疗药物和确定捐献的血液或组织的安全性。

这些器械可由具有不同的教育、培训和经验水平的人员使用和在因各种环境控制程度而不同的设置下使用。

例如,有些IVD 医疗器械预期供医学试验室的专业分析人员使用,其它则供给在保健站工作的提供卫生保健的人员使用,而仍有一些由在家中的外行用户使用。

使用范围的极端之一是将在试验室完成的IVD检查报告给医师。

由其解释数据并诊断、治疗或监视患者;另一个极端是,由患者完成IVD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其状况进行监视和药物治疗。

由于IVD医疗器械及其预期用途的多样性,本指南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

对自测用的IVD医疗器械,术语“患者”和“外行的使用者”可以互换使用,尽管他们可能是不同的个人(如,父母可能对患有糖尿病的孩子进行葡萄糖测量)。

应当认识到使用术语“医师”的地方,其他卫生保健提供者也可对IVD检查结果定制、接收、解释和采取措施。

IVD医疗器械具有促成患者损害的可能性。

不正确的或延误的结果可导致不适当的或延误的对患者产生损害的医学决策和措施。

预期用于输血筛查或移植筛查的IVD医疗器械的不正确的结果具有对血液或器官的接受者造成损害的可能性;预期用于检测传染性疾病的IVD医疗器械不正确的结果可能成为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H。

1 总则本附录为体外诊断(IVD)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应用提供了附加的指南.重点关注使用IVD检查结果所引起的对患者风险的管理。

所使用的示例旨在说明概念,并用作IVD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起点。

它们不详尽.本附录所使用的术语定义见ISO 18113—1 [42]。

IVD医疗器械预期用于对取自人体的样本的收集、制备和检查。

这些器械包括试剂、仪器、软件、样本收集装置和容器、校准物、对照材料和相关附件。

这些器械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作为一个系统组合使用.IVD医疗器械给出的结果可用来诊断疾病或其它状况,包括确定健康状况,以便治愈、减轻、治疗或预防疾病,也可以用于监视治疗药物和确定捐献的血液或组织的安全性。

这些器械可由具有不同的教育、培训和经验水平的人员使用和在因各种环境控制程度而不同的设置下使用。

例如,有些IVD医疗器械预期供医学试验室的专业分析人员使用,其它则供给在保健站工作的提供卫生保健的人员使用,而仍有一些由在家中的外行用户使用。

使用范围的极端之一是将在试验室完成的IVD检查报告给医师。

由其解释数据并诊断、治疗或监视患者;另一个极端是,由患者完成IVD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其状况进行监视和药物治疗。

由于IVD医疗器械及其预期用途的多样性,本指南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

对自测用的IVD医疗器械,术语“患者”和“外行的使用者”可以互换使用,尽管他们可能是不同的个人(如,父母可能对患有糖尿病的孩子进行葡萄糖测量)。

应当认识到使用术语“医师"的地方,其他卫生保健提供者也可对IVD检查结果定制、接收、解释和采取措施。

IVD医疗器械具有促成患者损害的可能性。

不正确的或延误的结果可导致不适当的或延误的对患者产生损害的医学决策和措施.预期用于输血筛查或移植筛查的IVD医疗器械的不正确的结果具有对血液或器官的接受者造成损害的可能性;预期用于检测传染性疾病的IVD医疗器械不正确的结果可能成为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指南H.1 总则本附录为体外诊断(IVD)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应用提供了附加的指南。

重点关注使用IVD检查结果所引起的对患者风险的管理。

所使用的示例旨在说明概念,并用作IVD医疗器械风险管理的起点。

它们不详尽。

本附录所使用的术语定义见ISO 18113-1 [42]。

IVD医疗器械预期用于对取自人体的样本的收集、制备和检查。

这些器械包括试剂、仪器、软件、样本收集装置和容器、校准物、对照材料和相关附件。

这些器械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作为一个系统组合使用。

IVD医疗器械给出的结果可用来诊断疾病或其它状况,包括确定健康状况,以便治愈、减轻、治疗或预防疾病,也可以用于监视治疗药物和确定捐献的血液或组织的安全性。

这些器械可由具有不同的教育、培训和经验水平的人员使用和在因各种环境控制程度而不同的设置下使用。

例如,有些IVD医疗器械预期供医学试验室的专业分析人员使用,其它则供给在保健站工作的提供卫生保健的人员使用,而仍有一些由在家中的外行用户使用。

使用范围的极端之一是将在试验室完成的IVD检查报告给医师。

由其解释数据并诊断、治疗或监视患者;另一个极端是,由患者完成IVD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其状况进行监视和药物治疗。

由于IVD医疗器械及其预期用途的多样性,本指南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

对自测用的IVD医疗器械,术语“患者”和“外行的使用者”可以互换使用,尽管他们可能是不同的个人(如,父母可能对患有糖尿病的孩子进行葡萄糖测量)。

应当认识到使用术语“医师”的地方,其他卫生保健提供者也可对IVD检查结果定制、接收、解释和采取措施。

IVD医疗器械具有促成患者损害的可能性。

不正确的或延误的结果可导致不适当的或延误的对患者产生损害的医学决策和措施。

预期用于输血筛查或移植筛查的IVD医疗器械的不正确的结果具有对血液或器官的接受者造成损害的可能性;预期用于检测传染性疾病的IVD医疗器械不正确的结果可能成为对公众健康的危害。

图H.1说明了用于试验室的IVD医疗器械的一个风险模型。

在此示例中,制造商的质量体系(如在设计、开发、制造、包装、标记、分销或服务期间)的失效,引发出了首先是有缺陷或失灵的IVD医疗器械的事件序列。

当器械在医学试验室失效时,就产生一个不正确的检查结果。

如果试验室不能识别结果是不正确的,则不正确的结果将被报告给卫生保健提供者。

如果卫生保健提供者不能认识到结果是不正确的,则可能对诊断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对患者造成危害处境。

医师使用IVD检查结果并结合其它可得的医学信息,评价患者和得出诊断或指导治疗.有时IVD结果可以是做出医疗决策的主要的、乃至唯一的基础。

对患者造成损害的概率是图 H.1中所示的每个事件发生概率的组合。

制造商、试验室或医师检出危害或危害处境的概率部分地抵消每一单个事件的发生概率,因而允许干预并避免损害。

实际的事件序列取决于特定的IVD医疗器械及其应用。

图H.1也表明例如由于不遵守程序、不坚持维护或校准计划,或不留意警告或注意事项,试验室可以促成不正确或延误的检查结果。

此外,导致患者损害的事件也能产生于试验室。

已经认识到需要通过在医学试验室进行风险管理来减少错误,制造商风险管理过程输出的安全性信息可作为试验室风险管理过程的输入。

H.2 风险分析H.2.1 预期用途的判定H.2.1.1 总则对试验室或卫生检查站,IVD医疗器械有两种用户: (1)完成检查的操作者和(2)接收、解释结果和根据结果采取措施的卫生保健提供者。

在用于自我测试的IVD医疗器械的情况下 , 患者可能是唯一的使用者。

判定预期用途应当考虑制造商关于使用的两个要素的客观意图:(1)使用IVD医疗器械以提供检查结果,(2)使用检查结果做出诊断、治疗或监护患者的决策。

在本附录中对下列术语概括解释如下:—“操作者”意指完成IVD检查的个人;此人可以是试验室工作人员、卫生保健提供者或受过很少培训或未受过培训的外行人员。

—“卫生保健提供者”意指代表患者定制、接收检查结果或根据检查结果采取措施的个人:此人可以是医师、护士、救护车服务人员或根据IVD检查结果做出医疗决策的任何其他人员。

H.2.1.2 预期使用IVD医疗器械的预期使用可包括测量系统、分析物、同类特性、样本基质、检查程序(定性、半定量或定量)、操作者类型和使用场所。

例如,用于β-人绒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浓度的定量检查,可以使用血清,血浆或尿液样本,并非每一个β-hCG检查程序对这三种类型的样本基质均具有适用的性能特征。

H.2.1.3 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包括IVD医疗器械预期的医学应用和患者群体。

例如,β-hCG(β-人绒膜促性腺激素)的结果可以用来检出妊娠,筛查孕妇的胎儿的唐氏综合症和监测某种癌症。

每个医学应用可能对测量灵敏度、特异性、精密度和准确度具有不同的要求。

H.2.2 判定可能的使用错误H.2.2.1 使用错误使用错误包括制造商非预期的活动,如简化、试图优化、改进和省略制造商在使用说明书中描述的预期活动的程序。

H.2.2.2 试验室人员的可能使用错误示例下面是试验室中可能使用错误的示例,这些示例旨在说明原则,并非详尽的检查表:—使用IVD医疗器械时使用了不适当的校准物、试剂、仪器或样本基质;—为改进其性能特征而试图优化检查程序;—简化检查程序(采取“捷径”);—忽视仪器的维护;—不能或未使安全装置起作用;—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操作。

H.2.2.3 卫生保健提供者可能的使用错误示例下面是卫生保健提供者可能的使用错误示例。

这些示例旨在说明原则,其并非详尽的检查表:—当检查程序(其性能特征可能不适用于群体的筛查)预期用于诊断疾病时,利用IVD检查结果筛查群体中的某种疾病;—当检查程序(其性能特征可能不适用于诊断)预期用于监视状况时,利用IVD检查结果进行疾病的诊断;—使用IVD的检查结果进行新的临床应用,这种临床应用不是制造商所宣称的(其性能特征可能不适用于新的应用)。

H.2.2.4 患者自测时可能使用错误的示例下面是患者自测时可能使用错误的示例。

这些示例旨在说明原则,其并非详尽的检查表:—使用的样本量不够;—不能适当地放入试剂组件;—分割了试剂条(例如为降低成本);—不能或未使安全装置起作用;—在不适当的条件下贮存试剂。

H.2.3 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判定H.2.3.1 总则除和其它医疗器械一样的化学、机械、电气和生物学特征外,IVD医疗器械还具有决定检查结果准确度的性能特征。

不满足特定医学用途要求的性能特征可能导致危害处境,应当估计危害处境对患者的风险。

H.2.3.2 定量检查程序的性能特征定量检查程序预期用于确定被分析物的含量或浓度。

其结果以区间尺度的方式报告。

定量检查程序的主要分析性能特征为精密度(不精确度)、准确度(偏差)、分析特异性和定量范围。

其性能要求取决于医学用途。

虚高或虚低的结果,可导致不正确的诊断或延误治疗,对患者的随后的损害可能取决于分析物的浓度和偏差的大小。

H.2.3.3 定性检查程序的性能特征定性检查程序仅预期检出某分析物的存在或不存在。

检查结果以阳性、阴性或不确定的方式予以报告。

定性检查程序的性能通常以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来表述。

无分析物时检查结果为阳性或有分析物但检查结果为阴性,这种情况可导致不正确的诊断或延误治疗以及对患者的损害。

H.2.3.4 依赖性特征当医师依靠IVD检查结果帮助做出紧急医疗决策时,如安排重症监护时,及时的结果和准确的结果一样重要。

当需要时却不能得出结果可能导致危害处境。

H.2.3.5 辅助的患者信息有时,检查结果可能需要关于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也需要有关样本或其检查的有关信息,以便做出适当的解释。

上述信息的示例可包括患者标识、样本标识、样本类型、样本描述、测量单位、参考范围、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这些可能由试验室分析者手工输入或由试验室计算机系统自动输入。

如果IVD医疗器械设计成将辅助信息和检查结果一起报告,则未能将检查结果和正确信息结合在一起报告可能会影响结果的适当解释,并导致危害处境。

H.2.4 判定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H.2.4.1 对患者的危害从患者的立场看,一项IVD检查结果如果可能导致下列情况即是一个危害:(1)可能导致伤害或死亡的不适当的医疗措施,或(2)不能采取可能预防伤害或死亡的适当医疗措施。

一个不正确的或延误的IVD检查结果可能源于IVD医疗器械的失灵,在导致危害处境的可预见的事件序列中,这是初始危害。

判定危害和事件序列,预期是为了帮助制造商编写危害处境的全面的清单。

制造商确定在风险分析过程中将什么考虑为危害。

正如图H.1所示,如果卫生保健提供者收到一个不正确的结果并依据它采取措施,则可发生危害处境。

如果当需要时而不能得到检查结果,也可发生危害处境。

对自测性器械,当患者得到一个不正确的结果或需要时却不能得到结果,就可发生危害处境。

对定量检查程序,如果检查结果与正确值的偏离超出基于临床应用的极限,则可认为结果是不正确的。

不正确的结果的临床意义可取决于测量值和正确值之间差别的大小以及患者的生理状况(如低血糖或高血糖)。

在定性检查程序中,仅提供阳性或阴性结果(如HIV和妊娠检查),则结果或者正确或者不正确。

下列危害可能由于有害的医疗介入或延误的可能性而引起或促成误诊:—不正确的结果(见H.2.3.2和H.2.3.3);—延误的结果(见H.2.3.4);—随同结果的不正确的信息(见H.2.3.5)。

H.2.4.2 与性能特征的关系对于未能满足与安全性有关的任何性能特征的规范的情况(见H.2.3),应当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产生了危害处境。

附录G描述了分析这些危害的工具,如初步危害分析(PHA)、故障树分析(FT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

H.2.4.3 判定故障条件下的危害判定IVD在故障条件下的危害时,应当考虑可导致不满足医学用途所要求的性能特征(如准确度、精密度、特异性等)的失效模式,如:—批内的不均匀性;—批与批之间的不一致性;—不可替代的校准物;—非特异性(如,干扰因素);—样本或试剂的残留转移效应;—测量不精密性(与仪器有关);—稳定性失效(贮存、运输、使用中)。

当判定IVD在故障条件下的危害时,应当考虑在紧急护理情况下,可导致延误结果的失效模式,如:—不稳定的试剂;—硬件/软件失效;—包装失效。

当判定IVD在失效情况下的危害时,应当考虑可给出不正确的患者信息的失效模式,如:—不正确的患者姓名或标示号码;—不正确的出生日期或年龄;—不正确的性别。

H.2.4.4 判定正常使用时的危害即使IVD医疗器械满足制造商宣称的性能特征,在正常使用时也可出现不正确的结果.这可能源于检查结果的不确定性,患者样本的生物学差异,取舍点数值的选择或其它因素.对个别患者,正常使用条件下的不正确的结果可能会导致危害处境,如—对处于阳性和阴性样本之间的不完善的辨别:定性检查程序部分地由于决定适当取舍点数值的不确定性而导致典型地呈现出固有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