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地质学》复习资料-地大北京
综合地质学绪论习题作业及答案详解

小测验一、名词解释(选择10个,每题2分,共20分)1. 斑状结构2. 花岗闪长岩3. 泥岩4. 千枚岩5. 侧伏角6. 拉分盆地7. 视倾角 8. 纵弯褶皱作用9. 走向节理 10. 叠瓦状断层11. 面向 12. 槽线13. 断层泥 14.构造置换二、填空(选择10个,每题2分,共20分)1. 岩石的种类按其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2. 矿物的光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矿物的力学性质有 ______和 ______。
3. 碳酸盐岩按成分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个基本类型。
4. 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构造包括_______、_______。
5. 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________的产出状态,一般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来确定。
6. 根据褶皱在平面上的长宽比,褶皱共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7.不整合接触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褶皱的组成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照SiO2根的含量变化,把岩浆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10. 劈理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节理按其力学成因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其中____节理常呈“X”型产出。
12. 断层的运动学分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大型线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09综合地质学考研试题知识点整理

202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09综合地质学考研试题知识点
整理
源于:地质考研命题组
地质考研白皮书
知识点整理
科目代码:809 科目名称:综合地质学适用范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复试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复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砂岩:是由直径为0.01mm-2mm的碎屑颗粒组成的,其中砂的含量超过50%,是机
械沉积作用的产物。
2.似斑状构造:岩石由两群大小不同的矿物颗粒组成,但斑晶和基质基本上是同一时代的
产物,是在相同或相近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的,基质是显晶质的,这种结构称为似斑状构造。
3.沉积作用:在地球表面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
所经
4.历的搬运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
5.岩浆岩: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或者喷出地表,温度降低,最后冷凝成的岩石。
6.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酸性火成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硬度高,
耐磨损,在地壳上分布最广,主要成分是长石、云母和石英。
7.玄武岩:一种基性喷出岩,SiO2含量变化于45%~52%之间,主要矿物成分为基性斜
长石和单斜辉石。
8.岩盆:是中央微向下凹的整合盆状侵入体。
9.流面: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搞糟,是片状、板状矿物及扁平捕掳体、析离体作平行排列形
成的流面构造。
10.倾角:倾向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所夹锐角。
11.变质作用:现存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的改变及化学活动流体的参与导致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入学初试试题
第1 页(共15页)。
《地质学基础》综合复习资料_(含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地质学基础》综合复习资料绪论一、名词解释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
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一一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发展历史及演化规律,并为人类的牛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主要是资源与环境条件的评价;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彖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第一章地球概述一、名词解释1、大地水准而: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而。
2、岛弧与海沟:岛弧是呈弧状分布的火山列岛,它延伸距离长达数百到数千公里,常发育于大陆架的边缘;岛孤靠大洋一侧常发育有深度超过6km的长条形陆地,叫海沟。
3、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的温度。
4、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
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5、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6、重力异常:地球的重力一般指地球对地表和地内物质的引力,但由于各地海拔高度'周围地形以及地下岩石密度不同,以致所测的实际重力值不同于理论值。
分为正异常和负异常。
(重力勘探)。
7、校正方法:一:只考虑海平面与测点之间高差影响,而未考虑物质影响称为自由空气校正。
有自由空气异常。
二:将自由空气校正后的值减去岩石和地形产生的重力值,称为布格校正,有布格异常。
8:磁偏角: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夹角:磁倾角:磁针与所在地水平面夹角。
9:地磁特征: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位置不一致,并且磁极的位置逐年都有变化,磁极有向西缓慢移动的趋势;地面上每一点都可从理论上计算出他的磁偏角和磁倾角。
如两角与理论值不符时叫地磁异常;地球磁场的磁力线由于太阳风的影响,被压缩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这个区域叫磁层;地球磁场形成的原因假说众说纷纭。
10:地热:地球内部储存的巨大热能。
最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复试题库综合地质学

矿物的光学性质有: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矿物的力学性质有:节理,断口和硬度。
区域变质岩主要类型:板岩,片岩,片麻岩,千枚岩,麻粒岩,榴辉岩。
根据褶皱平面上长宽比:穹隆构造:长/宽<3/1的背斜构造;构造盆地:长/宽<1/3的向斜构造;短轴褶皱:长/宽<1/3-10/1之间;线状褶皱:长/宽超过10/1.岩层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褶皱组成要素:即褶皱面在空间中某些特定位置的几何要素,并给予特定的描述术语。
如褶皱的核、翼、顶、槽、脊、枢纽、轴面、轴、转折端等等。
动力变质岩可分为:碎裂岩系和糜棱岩系|劈理按结构可分为板劈理和破劈理。
陆源碎屑岩成分:碎屑,填隙物杂基胶结物。
断层组成要素:断层面断层线断层盘侵入岩原生流动构造:流面和流线?伸展构造主要构造形式:地堑地垒断陷盆地裂谷。
变质岩中大型线理:石香肠构造、窗棂构造、杆状构造、压力影构造线理的产状:倾伏向倾伏角和侧伏向侧伏角根据轴面产状,褶皱分为直立褶皱,倒转褶皱,斜立,平卧,翻卷。
不连续劈理分为:褶劈理和间隔劈理。
名词解释:似斑状结构:岩浆岩的一种结构,与板状结构相似,根据颗粒大小分为斑晶和基质,但基质通常为显晶质,与斑晶在同一条件下形成。
|花岗岩:花岗岩属于酸性(SiO2>66%岩浆岩中的侵入岩,这是此类中最常见的一种岩石,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灰白色等。
中粗粒、细粒结构,块状构造粒序层理:粒序层理又称递变层理,指岩石的颗粒从底部到顶部由粗变细的一种层理。
推覆构造:由(逆)冲断层及其上盘推覆体和下盘组合而成的整体构造。
冲断层总体倾斜平缓。
粘土:是未固结的泥质岩类,是现代风化的产物,主要有高岭石粘土,蒙脱石粘土,伊利石粘土。
侧伏角:当线状构造包含于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与该平面走向线所夹的锐角称为此线在那个平面的侧伏角。
流面:岩浆流动过程中云母等片状、板状矿物或扁平状捕虏体、析离体,呈面状定向排列而成的面状构造流面常发育于侵入岩体的边缘或顶部,一般平行于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面斜卧褶皱:轴面倾角和枢纽倾伏角均为10-80度,切二者倾向基本一致倾斜角度大致相等。
202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09综合地质学考研试题知识点整理

源于:地质考研命题组
地质考研白皮书
知识点整理
科目代码:809 科目名称:综合地质学适用范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复试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复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砂岩:是由直径为0.01mm-2mm的碎屑颗粒组成的,其中砂的含量超过50%,是机
械沉积作用的产物。
2.似斑状构造:岩石由两群大小不同的矿物颗粒组成,但斑晶和基质基本上是同一时代的
产物,是在相同或相近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的,基质是显晶质的,这种结构称为似斑状构造。
3.沉积作用:在地球表面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
所经
4.历的搬运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
5.岩浆岩: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或者喷出地表,温度降低,最后冷凝成的岩石。
6.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酸性火成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硬度高,
耐磨损,在地壳上分布最广,主要成分是长石、云母和石英。
7.玄武岩:一种基性喷出岩,SiO2含量变化于45%~52%之间,主要矿物成分为基性斜
长石和单斜辉石。
8.岩盆:是中央微向下凹的整合盆状侵入体。
9.流面: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搞糟,是片状、板状矿物及扁平捕掳体、析离体作平行排列形
成的流面构造。
10.倾角:倾向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所夹锐角。
11.变质作用:现存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的改变及化学活动流体的参与导致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入学初试试题
第1 页(共15页)。
《地质学基础》综合复习资料含习题及参考答案

《地质学基础》综合复习资料含习题及参考答案《地质学基础》综合复习资料绪论二、选择1、地球的形状为(D)A、球形;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C、苹果形;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下列单元不属于大陆地表形态的是(A)A、岛弧;B、丘陵;C、裂谷;D、盆地。
3、下列单元不属于海底地表形态的是(B)A、大陆边缘;B、裂谷;C、岛弧;D、洋中脊。
4、下列地点,地球的重力最大的是(B)A、赤道;B、南极;C、北回归线;D、北京。
5、根据磁异常的范围大小,下面不属于地磁异常分类的是(C)A、大陆磁异常;B、区域磁异常;C、全球磁异常;D、局部磁异常。
6、下列地区中热流值最高的地区是(B)A、大陆区;B、太平洋;C、大西洋;D、印度洋。
7、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
8、下列地区中,发生地震机率最小的地区是(D)A、日本;B、台湾;C、阿拉斯加;D、广州。
9、地磁要素包括(ABD)A、磁偏角;B、磁倾角;C、磁异常;D、磁场强度。
10、根据大陆地表以下温度的分布状况和地热来源,可将地球内部分为以下几个温度层(BCD)A、高热层;B、外热层;C、常温层;D、内热层。
11、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密度状况,可将大气圈进一步分为(ABCDE)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E、散逸层。
12、大陆地壳由(AB)组成A、硅铝层;B硅镁层;C、镁铁层;D、硅铁层。
三、填空1、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协会1975年公布的地球参数表面地球的形状是___________;(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2、地磁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3、根据大陆地表以下温度的分布状况和地热来源,可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温度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外热层,常温层,内热层)4、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密度状况,可将大气圈进一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中国地质大学综合地质学复习资料之填空篇

填空篇1.地壳中的造岩元素通常是指O Si Al Fe Mg Ca K Ti 等元素,含量最高的是O 元素。
2.岩浆岩按矿物按其成分,可分为原生矿物、他生矿物、次生矿物三类。
3.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岩石的组成部分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及相互间的关系。
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
4.矿物的自形程度是指矿物晶体发育的完整程度,岩浆岩的结构按矿物的自形程度可分为自形结构、半自形结构、它形结构三种结构。
5.岩浆岩常见的构造类型有块状构造、斑杂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枕状构造等。
6.岩浆岩的原生节理有L节理(层节理)、Q节理(横节理)、S节理(纵节理)四种类型。
7.超基性岩类中常见的岩石有金伯利岩、苦橄岩、科马提岩,基性岩类中常见的岩石有辉长岩(斜长岩、辉绿岩)、玄武岩、细碧岩,中性岩类中常见的岩石有闪长岩、闪长玢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酸性岩类中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流纹岩、石英斑岩,碱性岩石类中常见岩石有霞石正长岩、霞石正长斑岩、响岩。
8.火山碎屑岩结构按碎屑颗粒的大小可分为集块结构、火山角砾结构、凝灰结构三种结构。
9.岩浆岩常见的造岩矿物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等。
10.沉积岩的沉积物来源主要有母岩的风化产物、生物物质、火山物质、宇宙物质。
11.沉积物在成岩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压固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成岩矿物的形成。
12.沉积岩中的矿物按其成因一般可分为陆源碎屑物、自生矿物、次生矿物。
13.沉积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机械作用形成的构造类型有层理、层面构造、变形构造三种类型,化学成因的构造类型有缝合线、结核(晶族)、叠锥(龟背石)、鸟眼构造,生物成因的构造类型有生物构造(生物礁体)、生物层理(叠层构造)、生物遗迹(虫孔)。
14.沉积岩的主要类型有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三大类。
综合地质学复习提纲

综合地质学复习提纲(邓)一、矿物岩石学部分:(一)、主要造岩矿物1. 主要造岩矿物包括哪些?2. 举例说明如何对一种矿物进行鉴定?(二)、岩浆岩1. 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2. 按岩浆岩中SiO2的含量变化,将岩浆岩分为哪几种岩石?3.岩浆岩中主要矿物成分有哪些?4. 何谓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5. 岩浆岩的主要结构类型?6. 岩浆岩的主要构造类型?7. 岩浆岩的主要产状有哪些?(三)、沉积岩1. 简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2. 沉积岩的构造特征?(注意交错层与粒序层)3. 按沉积岩的物质来源将沉积岩分为哪两大类?4. 按颗粒大小(具体数值)将陆源碎屑岩分为哪几大类?5. 按内源沉积岩的成因和特点其结构分为哪几类?6. 按内源沉积岩的成分可分为哪8类?7. 碳酸盐岩按成分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四)、变质岩1. 变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2. 变质作用的类型有哪些?3. 变质作用的方式有哪些?4. 变质岩的结构,根据成因分为哪几大类?5. 变质岩的构造主要有哪些?二、构造地质学(一)、地质体的基本产状1. 地质体的产状要素包括哪三项?2. 倾角与视倾角的关系?3. 在地质图上,倾斜岩层走向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V字形法则)?4. 在地形地质图上,水平岩层有哪些特征?5. 不整合有哪两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二)、线理、面理1. 小型线理包括哪几种?2. 大型线理包括哪几种?3. 何为透入性构造?4. 劈理的结构包括哪两部分?5. 按传统分类,将劈理分为哪三种?6. 按结构形态分类,将劈理分为哪两种?(三)、褶皱1. 褶皱的组成要素有哪些?2. 在正交剖面上,根据褶皱转折端的形态可以将褶皱分成哪几种?3. 在正交剖面上,根据褶皱翼间角的大小可以将褶皱分成哪几种?4.在正交剖面上,根据褶皱轴面产状可以将褶皱分成哪几种?5. 简述褶皱位态的分类?6. 简述褶皱形态的分类?7. 兰姆赛(等倾斜线法)对褶皱的分类?8. 褶皱的组合有哪三种形式?9. 褶皱的成因机制有哪四种?(四)、节理1. 什么叫节理?2. 根据节理的力学性质,可将其分为哪两类?3. 张节理与剪节理的特点与区别?(五)、断层1. 什么叫断层?2. 组成断层的主要几何要素为哪三个?3. 在垂直于被错断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可测得的断距有哪三个?4.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可将断层分为哪几类?5. 逆断层组合形式包括哪四种?6. 正断层组合形式包括哪四种?7. 识别断层的主要标志是什么?8. 分析与断层有关的图形时,应特别注意断层作用于地层、褶皱后的效应9. 同沉积断层的特点?10. 大陆裂谷的主要特征?11. 何为逆冲推覆构造?12. 糜棱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3. 韧性剪切带运动方向由哪些方面决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硕士《综合工程地质学(825)》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工程地质学(825)》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5)常用原位试验方法、适用条件及其应用。
6)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勘察要点,如滑坡、崩塌、泥石流。
7)各类建筑工程(如:高层建筑(含深基坑)、道路工程等)勘察要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分析评价要点。
3.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与评价
1)地震工程地质问题:地震相关概念,地震地质基础、场地地震效应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场地条件对震害影响、地震小区划、强震区抗震有利场地与不利场地。
2)滑坡与崩塌(危岩):与斜坡变形破坏有关的基本概念,斜坡应力分布特征,斜坡变形破坏形式,斜坡稳定性的控制因素与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斜坡变形破坏的地质力学模式及其基本特征;滑坡、崩塌基本特征,滑坡、崩塌形成条件,滑坡、崩塌分类,刚体极限平衡法的基本原理,滑坡、危岩稳定性评价方法,滑坡、崩塌防治工程措施及其作用。
3)泥石流:与泥石流相关的基本概念,泥石流基本特征与形成条件,泥石流分类及其基本特征,泥石流特征指标及其确定方法,泥石流防治工程措施及其作用。
4)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及相关基本概念,抽水引发的地面沉降形成机理,地面沉降量计算,地面沉降形成条件与地质环境模式,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转化模式,地质沉降监测方法,地面沉降控制原则和常用措施。
参考书目
1、张咸恭、李智毅等,专门工程地质,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2、张倬元等,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3、唐辉明,工程地质学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备注。
《地质学基础》综合复习资料要点

《地质学基础》综合复习资料要点《地质学基础》复习资料绪论一、名词解释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
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第一章地球概述一、名词解释1、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2、岛弧与海沟:岛弧是呈弧状分布的火山列岛,它延伸距离长达数百到数千公里,常发育于大陆架的边缘;岛孤靠大洋一侧常发育有深度超过6km的长条形陆地,叫海沟。
3、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的温度。
4、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
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5、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二、选择1、地球的形状为(D)第1 页共27 页A、球形;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C、苹果形;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下列单元不属于大陆地表形态的是(A)A、岛弧;B、丘陵;C、裂谷;D、盆地。
3、下列单元不属于海底地表形态的是(B)A、大陆边缘;B、裂谷;C、岛弧;D、洋中脊。
4、下列地点,地球的重力最大的是(B)A、赤道;B、南极;C、北回归线;D、北京。
5、根据磁异常的范围大小,下面不属于地磁异常分类的是(C)A、大陆磁异常;B、区域磁异常;C、全球磁异常;D、局部磁异常。
6、下列地区中热流值最高的地区是(B)A、大陆区;B、太平洋;C、大西洋;D、印度洋。
7、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
8、下列地区中,发生地震机率最小的地区是(D)A、日本;B、台湾;C、阿拉斯加;D、广州。
9、地磁要素包括(ABD)A、磁偏角;B、磁倾角;C、磁异常;D、磁场强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综合地质学作业

课题研究 论文撰写
(1)拟提纲 ) (2)写初稿 ) (3)慢修改 ) 开题报告 中期报告
全文修缮——答辩 答辩 全文修缮
综合地质学复习 一、矿物岩石学部分:
(一)主要造岩矿物 1、主要造岩矿物都包括哪些? 、主要造岩矿物都包括哪些? 2、举例说明如何对一种矿物进行鉴定? 、举例说明如何对一种矿物进行鉴定? (二)岩浆岩 1、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2、按岩浆岩中SiO2的含量变化,将岩浆岩分为哪几种 、按岩浆岩中 的含量变化, 岩石? 岩石?
2、断层:各类断层用规定的符号表示, 并注明和编号。不同时代断层用不同颜 色。 3、褶皱:用轴迹表示,轴迹的宽窄反 映核部和褶皱宽窄的变化。倾向用枢纽 表示。 4、岩体:绘出岩体界线和内部岩相带 界面,注明烟丝代号及时代,标出原生 构造产出。
5、标出代表性地层产状以及节理、面 理、线理产状。 6、完成图的规格要求,如图名、比例 尺、图例等 (金山镇构造纲要图)
(四)节理
1、什么叫节理? 、什么叫节理? 2、根据节理的力学性质,可将其分为哪两类? 、根据节理的力学性质,可将其分为哪两类? 3、张节理与剪节理的特点与区别? 、断层? 、什么叫断层? 2、组成断层的主要几何要素为哪三个? 、组成断层的主要几何要素为哪三个? 3、在垂直于被错断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可测得的断距有哪三个? 、在垂直于被错断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可测得的断距有哪三个? 4、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可将断层分为哪几类?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可将断层分为哪几类?
(二)线理、面理 线理、
1、小型线理包括哪几种? 、小型线理包括哪几种? 2、大型线理包括哪几种? 、大型线理包括哪几种? 3、何为透入性构造? 、何为透入性构造? 4、劈理的结构包括哪两部分? 、劈理的结构包括哪两部分? 5、按传统分类,将劈理分为哪三种? 、按传统分类,将劈理分为哪三种? 6、按结构形态分类,将劈理分为哪两种? 、按结构形态分类,将劈理分为哪两种?
《综合地质学》复习资料-地大北京

一、名词解释:矿物:岩石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的无机固体物质。
砾岩:陆源碎屑直径大于2mm,含量大于50%的沉积岩。
砂岩:是由直径为0.01mm-2mm的碎屑颗粒组成的,其中砂的含量超过50%,是机械沉积作用的产物。
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样,大的称为斑晶,小的及未结晶的玻璃质称为称为基质,这种结构称为斑状结构。
似斑状构造:岩石由两群大小不同的矿物颗粒组成,但斑晶和基质基本上是同一时代的产物,是在相同或相近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的,基质是显晶质的,这种结构称为似斑状构造。
沉积作用:在地球表面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所经历的搬运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
沉积岩:是在地球表面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地质体。
岩浆岩: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或者喷出地表,温度降低,最后冷凝成的岩石。
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酸性火成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硬度高,耐磨损,在地壳上分布最广,主要成分是长石、云母和石英。
玄武岩:一种基性喷出岩,SiO2含量变化于45%~52%之间,主要矿物成分为基性斜长石和单斜辉石。
岩盆:是中央微向下凹的整合盆状侵入体。
流面: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搞糟,是片状、板状矿物及扁平捕掳体、析离体作平行排列形成的流面构造。
流线: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构造,是指岩浆流动过程中针状、柱状矿物或长形捕掳体定向排列形成的线状构造。
倾角:倾向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所夹锐角。
变质作用:现存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的改变及化学活动流体的参与导致岩石发生成分、结构和构造方面改变的一种地质作用。
交代作用:固体岩石在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参与下通过组分的带入带出而使岩石总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
板岩:具有板状构造的浅变质岩石,由泥质岩、粉砂岩或中酸凝灰岩经轻微变质作用而形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综合地质学复试题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综合地质学复试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题花岗闪长岩显晶质酸性深成岩, 粗粒状,斜长石含量较多,碱性长石含量较少,二氧化硅含量在56%左右,石英含量在20%以上岩盆岩浆侵入沉积岩层理面之间后,沉积岩底板在岩浆强大压力下,向下沉陷而形成的盆状的整合侵入体斑状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大致可以分成粒径差别很明显的两组沉积作用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砂岩在碎屑岩中,粒度为2~0.05mm的碎屑物含量占50%以上,由胶结物胶结起来的岩石。
沉积岩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花岗岩主要由钾长石、石英、斜长石组成的酸性侵入岩,半自形粒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常呈岩株、岩基产出变质作用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岩浆岩、沉积岩和先形成的变质岩,为了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在固态情况下发生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重新组合,甚至包括化学成分的改变,这个变化过程称为变质作用粘土由多种水合硅酸盐和一定量的氧化铝、碱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组成,并含有石英、长石、云母及硫酸盐、硫化物、碳酸盐等杂质。
砾岩颗粒直径大于2mm的圆形、次圆形砾石经胶结而形成的沉积碎屑岩。
内碎屑灰岩是水盆地中已固结的或弱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遭受波浪、水流冲刷、破碎、磨蚀后再次沉积而成的具有碎屑结构的石灰岩。
石英闪长岩闪长岩的一种。
主要由斜长石、石英和镁铁质矿物组成[1]。
石英体积分数为5%-20%,暗色矿物体积分数在15%左右,斜长石(中长石)占一半以上,岩石具半自形粒状结构板岩具特征板状构造的浅变质岩石似斑状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大小不一,大颗粒与小颗粒中间过渡型粒径的颗粒很也很多,就是无法把岩石中的矿物明显区分成粒径差别大的两组岩屑砂岩片岩具有明显片状构造的变质岩石花状构造剪切断裂带在浅部常表现为向上分叉、撒开的断层组合,在剖面上似花朵状逆冲推覆构造由逆冲断层及其上盘推覆体或逆冲岩席组合而成的构造构造角砾岩指由于应力作用原岩破碎成角砾状被破碎细屑充填胶结或有部分外来物质胶结的岩石推覆构造由冲断层及其上盘推覆体和下盘组合而成的整体构造面向流线线状流动构造(linear flow structure)。
中国地质大学综合地质学复习资料简答题

综合地质学复习资料简答题篇1、在野外如何区分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是断层接触还是角度不整合接触?断层是岩体发生明显位移的破裂带,上下两层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以一定的角度相交;两套地层的时代不连续,两者之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是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接触有以下特点:1.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侵蚀面上往往有底砾岩、风化壳等;2.有名校的岩层缺失现象,代表长期间断;3.不整合面上下的岩性、古生物等有明显差异。
断层接触的存在有多种地貌、构造和其他构造标志:1.地貌标志:水表的断错,河流的突然转弯、山脊的终止或断错、山地与平原的截然交接、串珠状或者狭长的线状湖泊、地热采水的带状分布;2.构造标志:地层或其他地质、构造标志体的错断,断层构造岩的发育,构造变形的线性强化,断层滑面的存在,构造线的突然中止或断错;3.其他构造标志:沉积相的突变或者沉积厚度的突变,线状分布的火山活动或者火山机构,线状分布的热液矿床。
2、请列出代表性的基性、中性、酸性侵入岩以及等化学系列喷出岩的名称对(即基性侵入岩-基性喷出岩;……)以及区分这些不同类型岩石的成分标准(1)岩浆岩根据其化学成分(SiO2)分为四类,即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又根据生成条件(产状)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2分)。
(2)超基性岩中喷出岩为苦橄岩;浅成岩金伯利岩;深成岩为橄榄岩,辉石岩。
基性岩中喷出岩为玄武岩;浅成岩为辉绿岩;深成岩为辉长岩。
中性岩中喷出岩为安山岩;浅成岩为闪长玢岩;深成岩为闪长岩。
另一组中性岩的喷出岩为粗面岩;浅成岩为正长斑岩;深成岩为正长岩。
酸性岩中喷出岩为流纹岩;浅成岩为花岗斑岩;深成岩为花岗岩。
3、简要阐述区分三大类掩饰的基本思路,主要标志和鉴别方法沉积岩是地面先存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剥蚀、机械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岩浆岩是岩浆沿地壳薄弱带侵入地壳或者喷出地表,温度降低后冷凝而成的;变质岩是沉积岩或岩浆岩在固体状态下在高温高压以及化学活动微体作用下使原来的岩石成份、结构构造发生改变形成的。
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含习题及参考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
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发展历史及演化规律,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主要是资源与环境条件的评价;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第一章地球概述一、名词解释1、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2、岛弧与海沟:岛弧是呈弧状分布的火山列岛,它延伸距离长达数百到数千公里,常发育于大陆架的边缘;岛孤靠大洋一侧常发育有深度超过6km的长条形陆地,叫海沟。
3、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的温度。
4、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
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5、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6.重力异常:地球的重力一般指地球对地表和地内物质的引力,但由于各地海拔高度‘周围地形以及地下岩石密度不同,以致所测的实际重力值不同于理论值。
分为正异常和负异常。
(重力勘探)。
7.校正方法:一:只考虑海平面与测点之间高差影响,而未考虑物质影响称为自由空气校正。
有自由空气异常。
二:将自由空气校正后的值减去岩石和地形产生的重力值,称为布格校正,有布格异常。
8:磁偏角: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夹角;磁倾角:磁针与所在地水平面夹角。
9:地磁特征: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位置不一致,并且磁极的位置逐年都有变化,磁极有向西缓慢移动的趋势;地面上每一点都可从理论上计算出他的磁偏角和磁倾角。
如两角与理论值不符时叫地磁异常;地球磁场的磁力线由于太阳风的影响,被压缩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这个区域叫磁层;地球磁场形成的原因假说众说纷纭。
10:地热:地球内部储存的巨大热能。
(常温层,地热增温级与地热梯度)主要来源: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概论复习

一、归类题(每题2 分,共8 分)按照主要成因,将下列物质归入其形成的地质作用类型中。
玄武岩、剪节理、板岩、土壤、残积物、片岩、位移、闪长玢岩、片麻岩、铝土矿、地震、熔岩流、高岭石、褶皱、辉长岩、糜棱岩1. 风化作用: 土壤、残积物、铝土矿、高岭石。
2. 构造运动: 剪节理、位移、地震、褶皱、张节理、背斜、断裂。
3. 岩浆作用: 玄武岩、闪长玢岩、熔岩流、辉长岩、安山岩、花岗斑岩、熔岩被、闪长岩。
4. 变质作用: 板岩、片岩、片麻岩、糜棱岩、千枚岩、糜棱岩。
将下列各种地质现象相对应地归入矿物、岩石、构造变形中。
贝尼奥夫带、方解石、钾长石、灰岩、白云母、花岗岩、正断层、角闪石、片岩、泥岩、斜长石、褶皱、地震、金刚石、大理岩、石英、应力、脆性变形、玄武岩、节理。
1. 矿物:方解石、钾长石、白云母、角闪石、斜长石、金刚石、石英。
2. 岩石:灰岩、花岗岩、片岩、泥岩、大理岩、玄武岩。
3. 构造变形:贝尼奥夫带、褶皱、应力、地震、节理、脆性变形、正断层。
下列岩石圈变位判断的依据哪些可能属于水平变位判断的依据,哪些可能属于垂直变位判断的依据?1 .垂直变位判断依据为:河流阶地、夷平面、平行不整合接触;2 .水平变位判断依据为:沉积物的厚度与环境变化、古地磁。
二、名词解释(每题2 分,共20分):1.地质灾害由于地质营力或人类活动而导致地质环境发生变化,并由此产生各种危害或严重灾害,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人类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现象或事件??2.?地层层序律地层形成的原始产状一般是水平或近水平,并总是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盖在上面,这种正常的地层叠置关系叫地层层序律??3.?化石层序律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不同的古生物化石组合,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古生物化石组合;古生物化石组合的形态、结构越简单,则底层的时代越老?4.?自然环境??人类在地球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阳光、空气、土地、能源等??5.?地质环境围绕生物体外部的空间及所包容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硕士综合地质学809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地质学(809)》考试大纲与参考书目(2)岩浆岩:岩浆及岩浆作用概念、岩浆岩的基本特征、岩浆岩的分类依据、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岩浆岩的产状及相。
(3)变质岩:变质作用的概念、方式、类型,变质岩基本概念和分类,常见变质岩的组成、结构构造和识别方法。
3.地层历史系统地层接触关系类型及其形成机制、地层划分对比方法、岩石和年代地层单位类型。
4.构造地质系统面状、线状构造产状要素组成要素、测量和表示;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的特点“V” 字形法则;不整合接触的类型、识别标志及其构造意义;层理及其识别、面向;利用原生构造判定岩石层顶面和底面。
例如:(1)褶皱:基本要素、褶皱几何形态、分类依据、基本类型和区分方法;褶皱的组合型式及其特点;褶皱形成机制及褶皱研究内容和方法。
(2)节理:概念及其分类,张节理和剪节理特点;节理组和节理系;节理的分期和配套;节理与断层及褶皱的关系;节理野外观察研究和研究意义。
(3)劈理及线理:透入性和非透入性构造;劈理概念、结构、类型;劈理与大型构造的关系及其研究意义;了解劈理的形成机制。
掌握线理概念及其主要类型;大型线理与小型线理;a型线理与b型线理及其构造运动学意义。
(4)断层:断层的几何要素和位移、断层的分类、断层的地层效应、断层形成机制、断层识别方法、断层运动方向及性质判别;断层的观察和研究;掌握逆冲推覆构造、走滑构造、伸展构造的概念和基本特征;韧性剪切带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5)极射赤平投影及应用:极射赤平投影的基本原理;吴氏网的使用方法;面状和线状构造的赤平投影。
参考书目《综合地质学》,王根厚、王训练、余心起编,地质出版社,2017年版。
备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综合地质学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10694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综合地质学期末备考题库106943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地质构造的是.
A.褶皱
B.解理
C.断层
D.节理
E.线状构造
正确答案:B
(2)下列地质年代中哪一个属于元古代.
A.奥陶纪
B.震旦纪
C.寒武纪
D.二叠纪
E.石炭纪
正确答案:B
(3)单体形态是等轴状的矿物是.
A.石英
B.角闪石
C.云母
D.黄铁矿
E.长石
正确答案:D
(4)赤铁矿的条痕颜色为.
A.红色
B.钢灰色
C.樱桃红色
D.铁黑色
E.黄色
正确答案:C
(5)透明度一般以___厚的矿物的透光程度为标准.
A.1cm
B.1mm
C.2mm
D.2cm
E.0.5cm
正确答案:B
(6)可以用小刀画出划痕但是用指甲画不出划痕的矿物是.
A.滑石
B.金刚石
C.黄玉
D.萤石
E.方解石
正确答案:D
(7)岩浆经过向上运移,逐渐冷却,最终在地壳上部冷凝下来的过程称为.
A.同化作用
B.异化作用
C.喷出作用
D.混染作用
E.侵入作用
正确答案:E
(8)下列矿物中SiO2含量<45%的是.
A.斜长石
B.角闪石
C.黑云母
D.橄榄石
E.云母
正确答案:D
(9)下列岩浆岩中哪一种是碱性喷出岩.
A.科马提岩
B.玄武岩
C.安山岩
D.流纹岩
E.响岩
正确答案: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矿物:岩石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的无机固体物质。
砾岩:陆源碎屑直径大于2mm,含量大于50%的沉积岩。
砂岩:是由直径为0.01mm-2mm的碎屑颗粒组成的,其中砂的含量超过50%,是机械沉积作用的产物。
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样,大的称为斑晶,小的及未结晶的玻璃质称为称为基质,这种结构称为斑状结构。
似斑状构造:岩石由两群大小不同的矿物颗粒组成,但斑晶和基质基本上是同一时代的产物,是在相同或相近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结晶的,基质是显晶质的,这种结构称为似斑状构造。
沉积作用:在地球表面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所经历的搬运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
沉积岩:是在地球表面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地质体。
岩浆岩: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或者喷出地表,温度降低,最后冷凝成的岩石。
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酸性火成岩,不易风化,颜色美观,硬度高,耐磨损,在地壳上分布最广,主要成分是长石、云母和石英。
玄武岩:一种基性喷出岩,SiO2含量变化于45%~52%之间,主要矿物成分为基性斜长石和单斜辉石。
岩盆:是中央微向下凹的整合盆状侵入体。
流面: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搞糟,是片状、板状矿物及扁平捕掳体、析离体作平行排列形成的流面构造。
流线: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构造,是指岩浆流动过程中针状、柱状矿物或长形捕掳体定向排列形成的线状构造。
倾角:倾向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所夹锐角。
变质作用:现存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的改变及化学活动流体的参与导致岩石发生成分、结构和构造方面改变的一种地质作用。
交代作用:固体岩石在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参与下通过组分的带入带出而使岩石总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
板岩:具有板状构造的浅变质岩石,由泥质岩、粉砂岩或中酸凝灰岩经轻微变质作用而形成。
面相:在垂直褶皱的剖面上观察,岩层沿轴面所示由老到新的方向。
面向:是指成层岩层顶面法线所指的方向,是成层岩系中岩层由老变新(由底面至顶面)的方向。
倾向:倾斜面上与走向线垂直的线为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指的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即为倾向。
走向:倾斜平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叫做走向线,走向线向两端延伸的方向即为走向。
视倾角:视倾斜线与其在水平参考面上的投影线的夹角,叫视倾角。
侧伏角:是指当线状构造在某一斜面内时,此线与其所在面走向线之间所夹锐角,称为此线在那个面上的侧伏角。
劈理:一种能按一定方向将岩石分裂成无数薄片或薄板的次生面状构造。
连续劈理:是指岩石中由板状矿物的连续平行排列所造成的劈理。
连续劈理的最大特征是用肉眼不易区别劈理域和微劈石。
它包括板劈理、千枚理、片理等。
褶劈理:是切过先存连续劈理的一种不连续劈理。
轴面劈理:是指其产状平行于或者大致平行于褶皱轴面的劈理。
劈理折射现象:强弱岩层相同的褶皱和岩系中,劈理以不同的角度与层面相交,形成劈理折射现象。
劈理弯曲:由于岩性的渐变,劈理呈有规则的弧线弯曲。
拉伸线理:由拉长的砾石、鮞粒、岩屑、矿物颗粒或矿物集合体等平行定向排列而成的线状构造。
石香肠构造:是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面的挤压及顺层拉伸而形成的线状构造。
褶皱作用:面状构造岩层受构造应力作用发生弯曲变形的过程称为褶皱作用。
槽线:向斜或向形同一褶皱面的各横剖面上的最低点为槽,他们的连线称为槽线。
斜卧褶皱:枢纽和轴面两者倾向及倾角基本一致,也就是枢纽在轴面的侧伏角为90度左右的褶皱。
平行褶皱:又称同心褶皱,各岩层呈平行弯曲,同一岩层垂直其层面量出的厚度在褶皱的各个部位基本一致。
纵弯褶皱作用:是岩层受顺层挤压力的作用因力学失稳而弯曲的褶皱作用。
相似褶皱:组成褶皱的各褶皱层呈相似的弯曲,各褶皱面的曲率相同,但是,无共同的曲率中心。
等倾斜线:是指褶皱层的上、下褶皱面倾角相等的切点的连线,即在褶皱正交剖面中,相邻褶皱面上的同斜率点的连线。
走向节理:节理走向与所在各层走向大致平行的节理。
平移断层:两盘顺断层走向相对位移的断层称为平移断层。
滑距:是指断层两盘实际位移距离,是根据错动前的一点,错动后分成两个对应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擦痕:断层两盘岩层被磨碎的岩屑、岩粉在段层面上刻划的一组比较均匀的平行细纹。
断层:岩层或岩体顺破坏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
断层泥:如果岩石在强烈研磨中成为泥状,单个颗粒一般不易分辨,而且较大的碎粒(块)含量有限,这种未固结的断层岩称为断层泥。
叠瓦状断层:一系列产状相近的逆断层的组合型式;各断层的上盘依次相对上冲,呈屋顶盖瓦式或鳞片状依次叠覆。
断坡:台阶式逆冲断层中,逆冲断层面以大角度斜切岩层的段落,构成断层的斜坡。
伸展构造:是在区域性拉张作用下形成的一套具有特色的构造系统。
变质核杂岩:由于岩石圈的伸展、拆离、基底隆升和地表的剥蚀作用使地壳深部的变质岩和深成岩逐渐上升而出露地表,这套深部岩石称为变质核杂岩。
剥离断层:是伸展构造区一种平缓产出的铲状大型的正断层。
花状构造:剪切断裂带在浅部常表现为向上分叉、撒开的断层组合,在剖面上似花朵状,称为花状构造。
飞来峰:若剥蚀强烈,周围地区露出原来的新岩层,而残留一部分老岩层,孤零零地盖在新岩层上,叫飞来峰。
构造窗:在逆冲断层构造中,外来岩块被剥蚀,在大片外来岩块被剥蚀露出一小片原地岩块称为构造窗。
韧性剪切带:又称韧性断层,是岩石在塑性状态下发生连续变形的狭长高应变带。
拉分盆地:走滑断层系中拉伸形成的断陷盆地。
推覆构造:由逆冲断层及其上盘推覆体或逆冲岩席组合而成的一种大型至巨型的构造。
花岗闪长岩:石英含量大于20%,主要矿物有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且三者含量之和在85%以上的侵入岩。
岩层的面向:成品岩层顶面法线所指的方向。
线理倾伏向:某一直线在空间的延伸方向,即某一倾斜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示该直线向下倾斜的方位,用方位角或象限角表示。
构造置换:是在递进或相继的变形过程中岩石中的一种构造被另一种不同性质的构造所代替的现象。
柱状节理:几组不同方向的节理将岩石切割成多边形柱状体,柱体垂直于火山岩的基底面。
转换断层:横切洋中脊或俯冲带的一种巨型水平剪切断裂。
辉长岩:是一种基性深层侵入岩石,主要由含量基本相等的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组成,此外尚有角闪石、橄榄石、黑云母等成分。
粒序层理:是韵律层理的一种类型。
它的特点是在每一个沉积单元中都表现出颗粒大小的逐渐变化,通常是从沉积单元的底部到顶部,颗粒由粗逐渐变细,这种粒序性称之为正粒序。
如果自底到顶表现为由细粒过渡为粗粒,则称为逆粒序。
另一特点是成岩物质颗粒粒度由底至顶逐渐变细,其间无明显界线。
但是在两个相邻的粒序层之间在粒度或成分上有明显的不同。
二、填空:1.主要造岩矿物包括:石英、长石、角闪石、辉石、云母、橄榄石、白云石、方解石。
2.矿物的光学性质有: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矿物的力学性质有:解理、硬度。
3.沉积盆地由盆地边缘到中心的沉积顺序:氧化物、磷酸岩、硅酸岩、碳酸岩、硫酸岩、卤化物。
4.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构造包括:流面、流线。
5.褶皱的组成要素包括:核部、翼部、转折端、褶轴、枢纽、轴面、轴迹、脊线、脊面、槽、槽线、槽面。
6.中小型线理包括:拉伸线理、矿物生长线理、皱纹线理、交面线理。
7.大型线理结构包括:石香肠构造、窗棂构造、杆状构造、铅笔构造。
8.逆断层组合形式包括:背冲型、对冲型、楔冲型、单冲型。
9.正断层组合形式包括:地堑和地垒、裂谷、阶梯状断层、箕状构造。
10.碎裂谷系列构造包括:构造角砾岩、碎粒岩、碎粉岩、断层泥、玻化岩。
11.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出露宽度取决于:水平岩层的厚度、地面坡度。
12.褶皱的组合形式:阿尔卑斯式、侏罗山式、日耳曼式。
13.沉积岩层理识别标志包括:颜色、结构、成分、层面原生构造。
14.确定不整合存在的标志有:地层古生物、沉积侵蚀方面、构造、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
15.劈理按结构分为:连续劈理、不连续劈理。
16.劈理组成要素包括:劈理域、微劈石。
17.侵入岩的原生破裂构造包括:S节理、L节理、Q节理、D节理。
18.根据岩浆岩的形成方式,将岩浆岩的产状分为:侵入岩产状、火山岩产状。
19.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
20.吴氏网组成包括:基圆、直径、经线大圆、纬线小圆。
21.根据岩浆岩中二氧化硅的含量由低到高,可将岩浆岩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等基本类型,其代表性的侵入岩分别为:橄榄岩、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其代表性的喷出岩分别为:苦橄岩、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
22.列举四种伸展构造的类型:地堑和地垒、阶梯状断层、箕状构造、盆岭构造。
23.陆源碎屑岩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泥质岩。
24.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有:压力、温度、流体成分、时间。
25.根据变质作用发生的地质背景和物理化学条件,可将其分为区域作用、动力作用、混合岩化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四种类型。
26.根据褶皱在平面上的比宽比,褶皱共分为:线状褶皱、短轴褶皱、穹窿构造、构造盆地。
27.不整合接触的共同特征是地质历史时期一段沉积记录的缺失,包括: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28.断层的运动学分类有: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29.按断层与褶皱轴关系将断层分为: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
30.断层的主要组成要素有:断层面、断盘、断层线、断层带。
31.岩层的产状要素包括:走向、倾向、倾角。
32.在平面上的直线产状要素包括:倾伏角、侧伏向。
33.根据节理形成的力学性质将节理分为:张节理、剪节理。
34.侵入岩常见构造:块状构造、带状构造、斑杂构造、球状构造、晶洞构造和晶腺构造、流动构造、原生片麻状构造。
35.喷出岩常见构造:气孔和杏仁构造、枕状构造、流纹构造、柱状节理构造。
36.碳酸盐岩主要矿物包括:方解石、白云石。
37.碳酸盐岩按成分主要分为:石灰岩、白云岩两个基本类型。
38.陆源碎屑岩的物质成分包括:砾岩、砂岩、泥岩。
39.按产状分类,粗粒花岗岩属于中深成酸性侵入岩、细粒闪长玢岩属于浅成中性岩、玄武岩属于基性喷出岩。
40.总滑距是指断层两盘对应点之间的移动距离,而断距则指断层两盘对应地层之间的移动距离。
三、简答:1.简述确定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的主要标志。
确定断层的运动主要依据两盘中地层的新老关系,牵引构造,擦痕和阶步,羽状节理,断层两侧的伴生小构造和断层角砾岩。
a.两盘中地层的新老关系:主要依据走向断层效应判别,注意区分断层引起的地层重复与褶皱引起的地层重复,注意断层引起地层确实和不整合引起地层缺失。
b.牵引构造:牵引周周弧形突出的方向代表本盘运动方向。
c.擦痕的阶步:擦痕由粗而深端向细而浅端一般指示时盘运动方向,阶步的陡坎一般面相对盘的运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