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中砷去除技术综述
含砷矿泉水处理工艺流程
![含砷矿泉水处理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c45c38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6.png)
含砷矿泉水处理工艺流程标题:含砷矿泉水处理工艺流程详解一、前言含砷矿泉水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
砷是一种有毒重金属,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含砷矿泉水进行有效处理是必要的。
以下将详细阐述含砷矿泉水的处理工艺流程。
二、预处理阶段1. 混凝沉淀:首先,通过添加絮凝剂(如铝盐或铁盐)使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溶解性砷化合物形成絮体,然后通过沉淀分离出来。
2. 过滤:经过混凝沉淀后的水,会通过砂滤器或活性炭过滤器,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溶解性砷。
三、主处理阶段1. 物理吸附:常用的吸附材料有活性炭、沸石等,它们能有效吸附水中的砷。
此步骤可大幅度降低水中的砷浓度。
2. 化学沉淀:通过添加特定的化学试剂(如硫化钠、磷酸盐等)与砷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然后通过沉淀分离。
3. 电化学处理:利用电极反应,将溶解在水中的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再通过沉淀或吸附将其去除。
四、后处理阶段1. 反渗透:反渗透膜可以有效地拦截大部分砷离子,进一步提高水质。
2. 离子交换: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水中的砷离子替换下来,达到去除砷的目的。
3. 消毒:最后,使用氯、紫外线或其他消毒方式,确保水中无有害微生物。
五、监控与维护在整个处理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确保处理效果。
同时,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换,保证其正常运行。
总结,含砷矿泉水的处理工艺流程复杂而严谨,涉及到多种技术和方法。
每个环节都是为了确保最终的出水质量,满足安全饮用的标准。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水源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处理工艺。
饮用水除砷技术
![饮用水除砷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382eba53169a4517623a369.png)
• 大约70% 的日摄入砷量(半衰期为10~30 h)通过 甲基化作用由尿液排出体外。因此,人体尿液中 砷的存在形态是反映人体快速新陈代谢过程的一 个脱毒过程。
• 虽然,通常认为甲基砷酸( As5+ ) 和二甲基砷酸 ( As5+ )的毒性比As3+的毒性小得多,但是砷的甲 基化作用却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砷的甲基化可以 有效抑制砷的急性砷中毒效应;另一方面也可能 诱发慢性砷中毒导致的癌症病变。
• 各类砷的毒性大小依次递减的顺序是: 砷化三氢(As3- ) > 有机砷化三氢衍生物(As3- ) > 无机亚砷酸盐(As3+ ) > 有机砷化合物(As3+ ) > 氧 化砷(As3+ ) > 无机砷酸盐(As5+ ) > 有机砷化合物 (As5+ ) > 金属砷(As0)
• 生物体通过生物富集作用从水体吸收的砷, 其毒性通过食物链并没有放大效应。
• 加入少量铁可以显著提高砷的去除率( 60%~ 90% )
混凝沉淀除砷小结
优点 • 简便、易于实施,如与氧化剂相配合,可同时去
除水中的As3+ 和As5+ 。 缺点
• 形成含砷废渣,造成对环境二次污染。 • 当作为饮用水源的地下水或地面水含砷量超过标
准,要求净化处理后达到饮水标准要求时,用上 述沉淀法处理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高铁酸盐除砷法
• 高铁酸盐作为一种多功能水处理剂,它具有氧化 絮凝双重水处理功能。
• 苑宝玲等人对其氧化除砷效果进行了研究发现, 高铁酸盐与砷浓度比为15∶1 ,最佳pH 为5.5~ 7.5 ,适宜的氧化时间为10min ,絮凝时间为 30min ,处理后的水样中砷残留量可达到国家饮 用水标准;盐度和硬度不干扰除砷过程。
饮用水水源中锑、砷、铊的综合去除方法研究
![饮用水水源中锑、砷、铊的综合去除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3a20be66294dd88d0d26b7b.png)
p r o c e s s o f t h e c o n t a m i n a t e d d r i n k i n g w a t e r s o u r c e ( S b 42 0 g / L 、 A s 42 5 x I g / L 、 T i 40 . 2 0 x I g / L ) , t h e
Co mp r e h e ns i v e r e mo v a l me t h o d o f Sb.As a nd Ti
f r o m d r i nk i n g wa t e r s o u r c e
C h e n Xi n g h e , L i J i e, We n g We i ma n
w a t e r w i t h S b , A s a n d T i ( S b= 2 0 x I g / L, A s = 2 5 x I g / L, T i : 2 0 x I g / L )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a n a l y s i s , t h e
( N a n n i n g Mo n i t o r i n g S t a t i o n o f t h e N a t i o n a l Wa t e r Q u a l i t y S u p e r v i s i o n N e t w o r k
Na C1 0 a nd 3 0 mg /L o f PF S. Th e p H wa s 6. 0. By u s i n g t h i s me t h o d o n t h e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t r e a t me n t
摘 要: 采 用混 合 预 氧 化 和 强化 混 凝 方 法 处 理 S b 、 A s和 T i 质量浓度分 别为 2 O , 2 5和 2 O
饮用水除砷方法
![饮用水除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8ae909258f5f61fb736669c.png)
饮用水除砷方法水处理技术:1 混凝法混凝法是目前在工业生产和处理饮用水中运用得最广泛的除砷方法,并且可以很好的使工业污水达到排放标准,使饮用水达到饮用标准。
最常见的混凝剂是铁盐,如三氯化铁、硫酸亚铁、氯化铁;铝盐,如硫酸铝、碱氯化铝、聚铝;还有硅酸盐、碳酸钙、煤渣(主要成分是和有骨架结构和微孔)经粉碎及高温培烧活化后做混凝剂,另外还有聚硅酸铁(PFSC)、无机铈铁(稀土基材料)等做混凝剂。
研究表明,铁盐的除砷效果好于铝盐,而且对As(Ⅴ)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As(Ⅲ),所以在除砷过程中常对所处理的水进行预氧化,把三价As(Ⅲ)氧化为五价As(Ⅴ),再进行混凝,为了提高氧化效果,有时还会加入催化剂促进氧化。
袁涛等人[3]通过正交试验,观察混凝剂成分变化、助凝剂的添加等因素对除砷效果的影响,发现当混凝剂成分分别为硫酸铁、硫酸铝、硫酸铁与硫酸铝聚合而成的复合物(质量比3:1)、硫酸铁和硅酸钠的聚台物(含量约2%)时,单纯用硫酸铁的除砷效果是最好的,在待除砷水中添加活性炭或高岭土对上混凝剂的除砷效率无明显增强作用。
但采取过滤措施后.砷去除率明显提高,这说明混凝剂水解产物形成的胶体颗粒吸附有砷,同时在pH 值较高时铁离子还会产生大量的氢氧化铁胶体,这种胶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和较高的吸附能力,能和砷酸根发生吸附共沉淀,使砷的去除率明显提高。
一般认为,混凝剂投加后,能够促使溶解状态的砷向不溶的含砷反应产物转变,从而达到将砷从水中去除的目的。
该过程可概括整理成以下三个方面:(1)沉淀作用,水解的金属离子与砷酸根形成沉淀;(2)共沉淀作用.在混凝剂水解—聚合一沉淀过程中.砷通过被吸附、包裹、闭合(或络合)等作用而随水解产物一起沉淀;(3)吸附作用,砷被混凝剂形成的不溶性水解产物表面所吸附。
后2种机制可能更为重要,因为在饮水除砷处理中,一般pH>,该条件下不易形成沉淀。
混凝法方法需要大量的混凝剂,产生大量的含砷废渣无法利用,且处理困难,长期堆积则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该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饮用水除砷的物理方法
![饮用水除砷的物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0249ce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2.png)
饮用水除砷的物理方法一、过滤法过滤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方法,通过使用特定的过滤材料来去除饮用水中的砷。
常用的过滤材料包括活性炭、石英砂、陶瓷等,这些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地吸附砷离子。
过滤器的设计应该考虑到过滤材料的密度和孔径大小,以确保能够有效地过滤砷离子。
二、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使砷沉淀下来的物理方法。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等。
在饮用水中加入适量的沉淀剂,砷离子会与沉淀剂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然后通过过滤或沉淀沉淀物的方法将砷离子从水中去除。
三、蒸馏法蒸馏法是一种通过蒸发和凝结的过程来去除饮用水中的砷。
这种方法利用了水和砷的沸点差异,将水蒸发后再重新凝结,从而去除砷离子。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水,但是蒸馏法的能耗较高,不适用于大规模的水处理。
四、电离子交换法电离子交换法是一种通过交换树脂来去除饮用水中的砷的物理方法。
树脂通常是一种具有特定功能的聚合物,能够吸附砷离子并释放出其他离子。
当水通过树脂床时,砷离子会被树脂吸附,而其他离子则被释放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树脂中的吸附位点会逐渐饱和,需要进行再生或更换。
五、逆渗透法逆渗透法是一种利用半透膜来去除饮用水中的砷的物理方法。
半透膜是一种具有特殊孔径的膜材料,能够过滤掉水中的砷离子和其他杂质,只保留水分子通过。
逆渗透法不仅可以去除砷离子,还可以去除其他溶解性固体、有机物和微生物等。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物理方法,用于解决饮用水中砷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水质和处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另外,物理方法通常需要与化学方法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通过科学的水处理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去除饮用水中的砷,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第5章陈甫华饮用源水中砷的去除技术现状简述
![第5章陈甫华饮用源水中砷的去除技术现状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40ea56e10740be1e640e9acb.png)
第5章饮用源水中砷的去除技术现状简述陈甫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言砷是地壳中第20位最丰硕、且较分散的元素。
地壳中的砷通过风化、侵蚀、溶解等自然作用和打井取水、浇灌、采矿、化工等人为活动,已大量释放到天然水中,主若是进入地下水,第二是进入地面水,含砷浓度的高端范围已达到100至2000μg/L以上。
砷污染的天然水在中国、孟加拉等很多国家的一些地域散布普遍。
砷在天然水中的优势形态是无机砷,包括五价的砷酸及其盐(As(Ⅴ))和三价的亚砷酸及其盐(As(Ⅲ))【1,2】。
砷是毒性最大的元素之一。
无机砷化合物为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3】等诸多权威机构所公认的人类已确信的致癌物,并能对人体多系统功能造成非致癌性危害【4】。
饮用砷污染的水,可引发急性和慢性饮水型砷中毒症,后者包括心脑血管病、神经病变、肺病、糖尿病、皮肤病变、皮肤癌和内脏癌(膀胱、肺、肾、肝)。
饮水型砷中毒症在很多国家陆续有记载【1】。
现今备受全世界关注的水砷中毒重灾区是在中国【5】和孟加拉及印度西孟加拉,其砷中毒危害病区的暴露人口别离高达1500万和700万,已确诊患者别离为数万和上万。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3年以饮水摄入砷引发皮肤癌作为依据,将饮用水砷标准推荐值从50μg/L提高到10μg/L【6】。
欧盟也采纳了这一新推荐值。
美国环境爱惜局(USEPA)经太长期系统调研,查明在一样情形下人体摄取的砷主若是通过饮水而来,并综合考虑饮水摄入砷对人体终身致癌风险率,饮用水中砷去除技术可行性和有关投资—效益三方面的分析结果,于2001年公布了美国饮用水砷强制性标准的最大许诺浓度(MCL)从50μg/L提高到10μg/L[7],决定在2006年开始执行【8】。
USEPA 基于膀胱癌和肺癌考虑的这一饮用水严格砷标准的人体终生致癌平均风险率为×10-4—×10-4 [9],约在致癌物一样致癌风险率(10-4—10-6)的上限。
饮用水除砷技术研究新进展
![饮用水除砷技术研究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d7e1b7c27284b73f242505d.png)
·1·
INDUSTRIAL WATER & WASTEWATER
工业用水与废水
Vol . 38 No . 4 Aug., 2007
中砷的主要存在形式, 而 As( Ⅲ) 则是缺氧地下水 中砷的主要存在形式。当 pH 值在中性范围 内 时 , As( Ⅲ) 主要以 H3AsO3( pKa = 9.22) 的形式存在, 而 As ( Ⅴ ) 则 主 要 以 H2AsO4- 和 HAsO42- ( pKa = 2.19, pKb = 6.98, pKc = 11.5) 的形式存在。因此, 在水体 典 型 的 pH 值 范 围 内 ( pH = 5 ~8) , As( Ⅴ) 以 阴 离 子的形式存在, 而 As( Ⅲ) 以中性分子的形式存在。 故饮用水除砷技术将涉及对 2 种不同价态以及存 在形式的砷的去除。 2 除砷工艺研究进展 2.1 强化混凝除砷技术
在水环境中, 砷的 2 种常见氧化态分别为三价 ( As( Ⅲ) ) 和 五 价 ( As( Ⅴ) ) 。As( Ⅴ) 为 含 氧 地 表 水
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项目( 2002AA601130)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资助( 2003A808A17)
收稿日期: 2006 - 10 - 07; 修回日期: 2007 - 05 - 15
关键词: 饮用水; 除砷; 预氧化; 吸附; 离子交换; 膜技术 中图分类号: R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455( 2007) 04 - 0001 - 05
Re s e a rch progre s s on a rs e nic re mova l from drinking wa te r
Cumbal 等 [3] 将 HFO 分 散 在 阴 离 子 树 脂 表 面 ( Fe 的质量分数 6%) , 利用阴离子树脂中带正电的 季铵官能团无法从固相迁移到液相的特点, 形成 Donnan 膜平衡效应, 强化对砷的去除并实现 HFO 的 固 定 化 。 试 验 结 果 显 示 : 当 进 水 中 As ( Ⅴ ) 或 As( Ⅲ) 的 质 量 浓 度 为 100 μg /L, 经 过 12 000 BVs 后, 出水中 As( Ⅴ) 的质量浓度低于 10 μg /L; 而经 过近 15 000 BVs 后, 出水中 As( Ⅲ) 的质量浓度仍 低于 10 μg /L。研究还发现, 在 15 000 BVs 内, 出 水中 Fe 的质量浓度始终低于 5 μg /L, 涂层材料稳 定性较好。此外该种吸附剂的再生能力也较好, 用 2% NaOH 及 3% NaCl 进 行 再 生 , 经 过 15 BVs 后 ,
化解饮水砷之患 一步法除砷原理 工艺及应用
![化解饮水砷之患 一步法除砷原理 工艺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a0c85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a.png)
化解饮水砷之患一步法除砷原理工艺及应用饮水中的砷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健康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砷是一种高度有毒的物质,长期暴露于高砷水中会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包括癌症、皮肤病、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必须采取措施来消除饮水中的砷污染。
一步法除砷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砷去除领域的一种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来将水中的砷离子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形式,从而降低水中砷浓度。
一步法除砷的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原水处理:首先,将原水过滤,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等杂质。
然后,采用调节pH值的方法将原水调至适宜的范围,以提高砷去除效率。
2.加药混合反应:在原水中加入适量的化学药剂,如铁盐或铝盐等。
这些药剂可以与水中的砷形成复合物,从而实现砷的去除。
混合反应一般通过搅拌或反应槽进行,以确保药剂与砷充分混合和反应。
3.沉淀分离:混合反应后,砷药剂复合物会形成沉淀,这时需要将沉淀与水体分离。
可以通过沉淀池或沉淀槽等装置进行沉淀分离,通过重力沉降或沉淀剂添加来促进沉淀效果。
4.后处理:对于分离后的沉淀,还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可以利用过滤、压滤、离心等技术将沉淀进一步浓缩、干燥或固化,以提高砷的处理效率和经济性。
一步法除砷工艺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高效性:一步法除砷可以快速、高效地降低水中的砷浓度。
通过合理的药剂选择和控制条件,可以实现较高的砷去除率。
2.灵活性:一步法除砷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废水等。
同时,它也适用于不同砷形态的处理,如三价砷和五价砷。
3.成本效益:相对于其他砷去除方法,一步法除砷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能耗。
它可以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和药剂选择,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成本。
一步法除砷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了该工艺来处理饮水中的砷污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同时也需要指出的是,一步法除砷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药剂选择、副产物生成和处理等方面。
水体中砷离子去除方法综述
![水体中砷离子去除方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3fe0fb2ed630b1c59eeb5b1.png)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综 述
水体中砷离子去除方法综述
李桂娥 1,郝峰焱 2
(1. 昆明理工大学;2.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昆明 650093)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给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压力。其中,采矿业、矿物加工业、
用石灰调节水体的 pH,使其保持在 8.5 ~ 9.0,这种
环境下砷离子会与铁离子结合成不稳定的络合物,再
通过氢氧化铁胶体对络合物进行吸附沉淀,通过重力 作用将沉淀分离 [6]。
絮凝沉淀法使用铁盐化合物作为原材料,水解
后生成亲水性的水合氧化物,胶体粒子能更容易长大
(1)
AsO34- +3H+ H3AsO4 +H2O As(OH)5 As5+ +5OH-
(2)
使用硫化法进行处理,整个反应机理如下:
5S2- +2As5+ =As2S5 ↓
(3)
3S2- +2As3+ =As2S3 ↓
(4)
为了获得较高的砷去除率,对溶液的 pH 值和温
度进行调整。研究表明,当 pH 控制在 9 ~ 11 时,
(5)
生成的硫化氢有剧毒,如果发生泄漏将对现场
的操作工人造成生命威胁。同时,此种方法的处置成
本较高,难以大规模推广。从硫化法除砷机理来分析,
其间生成了低可溶性的硫化砷沉淀,可实现水体中砷
的分离。同时,硫化法在砷锑渣的分离方面也有广泛
的应用。在有效进行分离的同时实现渣的综合利用,
砷离子去除
![砷离子去除](https://img.taocdn.com/s3/m/6f000433a32d7375a4178022.png)
水工程与工艺新技术摘要:自从1996年孟加拉国和印度报道慢性砷中毒事件以来,饮用水砷污染和砷中毒问题就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
本文综述了饮用水中砷的去除方法,包括混凝/沉淀、吸附、离子交换技术、生物法其他方法如反渗透法以及“微鼻”除砷技工艺等,对各种除砷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比较。
关键词:化学法处理离子交换法生物法反渗透法(RO) “微鼻”除砷技工艺饮用水中的砷污染对全球数百万人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这种情况不但发生在印度、中国和孟加拉国,在美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的部分地区也存在此类问题,主要是源于天然矿源的冲刷,以及矿业和工业废水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虽然这种情况的程度较轻。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将饮用水中砷的最大浓度限值(MCL)定为10 ppb(1 ppb即十亿分之一)。
这一限值在许多国家已经被广为接受。
但是,仍有数百万人只能喝到含砷量达到50 ppb甚至含砷浓度更高的饮用水。
砷对于高级生物和人具有很高的毒性。
如果长期接触,普遍会发生皮肤改变或其他健康损害,最终导致血管疾病或癌症。
自然水系中,存在有机砷和无机砷。
其中无机砷主要以As (Ⅲ)和As (V)存在,具体存在形式取决于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和pH。
在氧化环境如地表水中,砷主要以五价态存在,如(H2AsO4-、HAs O42 - );在还原环境如地下水中,则主要以三价砷(如H3AsO3 ) 存在。
有机砷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二甲基胂酸(DMA) 和甲基胂酸(MMA)。
其中,DMA是暴露在无机砷环境中的动物和人类的主要代谢产物。
有机砷和无机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厌氧条件下,砷酸盐通过甲烷菌中甲基钴氨素作用,此时砷酸盐被还原,同时甲基化而生成二甲基以下将对主要的除砷技术作详细的述评。
1.化学法处理含砷废水处理含砷废水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中和沉淀法、絮凝沉淀法、铁氧体法、硫化物沉淀法等,适用于高浓度含砷废水,生成的污泥易造成二次污染。
饮用水中砷去除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饮用水中砷去除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5dee837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f.png)
饮用水中砷去除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摘要:近年来,水体砷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去除饮用水中的砷已受广泛关注。
文章重点综述了各种去除饮用水中砷的技术方法,包括混凝沉淀、吸附、离子交换生物技术、压力膜技术等,并就目前饮用水除砷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砷污染,饮用水,吸附,离子交换,除砷1前言砷在自然界中广为存有,就是地壳的共同组成成分之一。
自然界中砷的来源主要存有:(1)自然源:矿物及岩石的风化、火山的火山爆发、温泉的上溢水;(2)人工源:主要源于矿化物的采矿和炼钢。
在雨水冲刷、吹以及其他自然条件下,源自于自然源和人工源的砷以as3+和as5+的形式步入至附近的水体或农田里,引致这些水体或农田里所含高浓度砷。
在有的矿井的排水系统中,砷的质量浓度高达7mg/l,从而对地下水及饮用水源造成了非常大的污染[1]。
砷在饮用水中通常以无机砷离子的形式存在,其中2种最主要的价态分别是as(ⅲ)和as(v)。
砷化合物有剧毒,容易在人体内累积,造成慢性砷中毒。
长期饮用含高浓度无机砷的水的人群易患有皮肤病、周围血管病、高血压以及癌症等疾病[2]。
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尤其是在孟加拉国、中国以及蒙古的饮用水源中均发现能导致人体急慢性中毒的砷。
我国新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479―2021)规定,从2021年7月113起,饮用水中砷的最大允许浓度从50g/l降低为10μg/l。
据调查,按照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国水砷中毒危害病区的暴露人数高达1500万之多,已确诊患者超过数万人。
因此,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饮用水除砷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饮用水除砷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2饮用水中砷除去的技术方法自然水系中,存在有机砷和无机砷。
其中无机砷主要以as3+和as5+存在,具体存在形式取决于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和ph。
在氧化环境如地表水中,砷主要以五价态存在,如(h2aso4-,haso42-);在还原环境如地下水中,则主要以三价砷(如h3aso3)存在。
饮用水系列讲座2-除砷技术
![饮用水系列讲座2-除砷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1cf0d187f1922791788e893.png)
10
25℃、101.3kPa时砷Eh–pH图
11
H3AsO3 ⇋ H+ + H2AsO3- pka1=9.22
12
水中砷对健康危害:
无机砷比有机砷的毒 性大
三价砷比五价砷的毒 性大
砷的氧化物(如三氧 化二砷)和盐类绝大 部分属高毒
而砷化氢则属剧毒物 质,是目前已知的砷 化合物中毒性最大的 一个(挥发)
13
砷中毒症状
肌肉萎缩;头发变脆易于脱落;皮肤色素高度沉着,呈弥漫的灰黑色或深褐 色斑点,逐渐融合成大片;手掌脚跖皮肤高度角质化, 溃烂;食欲差、消化 不良、腹痛、呕吐;无机砷确认致癌,皮肤癌、肺癌, 并伴有其他内脏癌
16
3. 饮用水中砷的处理技术
1.吸附 2.混凝/沉淀 3.离子交换 4.膜滤 5.氧化(将三价砷氧化为五价) 6.生物除砷(蜈蚣草、大叶井口边草)
17
1.吸附 特点:处理效率高、吸附剂可再生重复使用、对环境
不会或很少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缺点是药剂费用高、 吸附剂频繁再生、操作较复杂等。 吸附剂:改性活性氧化铝、活性炭、铁氧化物或零价 铁、羟基氧化铁、黏土矿物、磁性金属化合物等
14
砷角化症
15
无机砷中毒机制:
1. 三价砷可与机体内酶蛋白的巯基反应,形成稳定的螯合物, 使酶失去活性 2. 五价砷与巯基亲合力不强,当吸入五价砷离子后,只有在体 内还原为三价砷离子,才能产生毒性作用。 3. 有机砷除砷化氢衍生物外,一般毒性都较弱;但近年有学者 质疑, 有机胂单独讨论 4. 单质砷因不溶于水,进入人体中几乎不被吸收就排出,所以 无害 5. 砷的致癌作用可能是基因毒性、DNA甲基化、氧化刺激、被 改变的细胞增生 (大量的有机胂、有机砷的毒性作用有待研究)
饮用水除砷常用工艺总结
![饮用水除砷常用工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8c52e610740be1e640e9a22.p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节能环保113饮用水除砷常用工艺总结蔡长卿1熊祎玮2(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2 四川大学锦成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1731)中图分类号:S2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8)09-0113-01摘要:砷化物具有相当大的毒性,对人体危害很大。
由于矿物及岩石的风化、火山的喷发、温泉的上溢水及矿石的开采、工业废水的排放造成水体中砷污染严重。
这就要求必须采取措施对含砷饮用水加以处理。
根据国内自来水行业使用较多的除砷工艺,本文就常用饮用水除砷工艺进行了具体的总结。
关键词:饮用水;除砷;工艺总结1 总体要求1.1 我国对于砷在水中的含量有具体明确的法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采用国家水质标准测得水中砷的含量最低为0.01mg/L,超过这个标准就要采取相应办法处理[1]。
1.2 其适用范围包括城镇、工业企业及农村。
1.3 除砷用水工程,采用分质的方法来供水。
1.4 饮用水除砷处理后产生的废水及泥渣排放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的规定[2]。
2 预氧化絮凝沉淀法预氧化是在原来的水中加入氧化性较强的化学药剂,通过氧化水中的有机物,来提高水质,通常会用到的强氧化剂有:高锰酸钾、氯气、双氧水等,将三价砷氧化为五价砷。
絮凝沉淀除砷主要是在废水中加入碱,调整pH值,使其与水中的砷产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盐沉淀而将其除去。
其具体方法并不是采用单一的处理方式,而是几种处理方式的综合处理,这种除砷方法常用于工程方面。
方法简单,能有效提高砷的去除率。
但是,在除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学药剂,产生化学反应后有很多沉淀物,如大量泥渣的产生,而这些污泥的处理需要水厂建立完善的后处理处置设施。
2.1一般要求2.1.1本法适用于处理含砷量小于2mg/L的原水。
除砷方法的综述
![除砷方法的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52501b14fad6195f312ba6aa.png)
与水中的泥土粒子、悬浮物质相互结合生成絮凝体,依靠重力在水
中沉淀下来,达到除砷的目的。共沉淀法特别 适用于自来 水厂的应
用,选 择合适的混 凝剂,可以同时达 到除浊与除砷的目的,而且水
中的泥土粒子也有利于提高除砷的效果。与吸附法相比,共沉淀法
的优 点是,不用监 测折点,混 凝剂相对 简单、价 格低,费用 低。缺
沉淀后砷浓度(ug/L) 1 3 1 2 10
9
8.2 7.2
砷去 除率( %)
87
88
90
91
92
93
从实 验结果 看,适 量投加 混凝 剂,砷 的去除率 可达到 85%以 上,是一个不错的除砷方法。
混凝剂的投加量一 般在5到50mg /L之间,如果附加 投加高分 子聚合 体或胶 体粘土,可大大减 少混凝 剂的投加量。在 净水处 理 中,如果原水浊度低,适当的污泥回流,不仅提高了除砷的效果, 也有利于降低混凝剂的用量,节省费用。
从比重计,铁 盐比铝盐除 砷效果 更好,除去三价砷 铁盐 效果 一般,而铝盐则必须有效的预氧化才能达到除砷目的。石灰最普通 常见,但使用石灰要求重新调整PH值。
对于 受砷 污染 地下水来 说,一般 同时 也含有 磷酸 盐与硅 酸 盐,这两者都会 降低除砷效果,在 选择方法时,应考虑这两者的影 响。水中的硫酸盐有利于共沉淀法除砷的效果,在水中加入适量的 硫酸盐,可有利于提高除砷的效果。
液氯 氧化作用非常快
储 存与运 载存 在危 险,会腐 蚀系 统 部件
次氯酸盐 氧化作用相对很快
会腐 蚀系 统部件,附着 时间推移, 氧化 剂溶液 会失 去氧化 能力
高锰 酸盐
使用安全,溶液可以 生成的固态锰化合物可能会影响 人工或自动计量加入 一些系统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十个家庭 , 对用混凝 /过滤法处理饮用水 (家庭 范围内 ) 中的砷做了实地研究 。结果表明 , 家庭 式混凝 /过滤处理对去除井水中的砷有很好的效果 , 而且可靠性强 、操作简单 。但是 , 水中存在的磷酸 盐和硅酸盐会影响到氢氧化铁对砷的吸附 。当 Fe / A s体积比大于 40 时 , 可以将水中的砷含量降到 0105 m g /L 以下 。
随着对公共卫生和人类健康的重视 , 砷污染和 砷中毒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国内外就如何 去除饮用水中的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 形成了许多 成套的处理技术和方法 。本文综述了饮用水中砷的 去除方法 , 对各种除砷技术进行了比较和总结 。
1 砷去除技术方法
自然水系中 , 存在有机砷和无机砷 。其中无机 砷主要以 A s( Ⅲ)和 A s (V )存在 , 具体存在形式取 决于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和 pH[ 3 ] 。在氧化环境如 地表水中 , 砷主要以五价态存在 , 如 ( H2 A sO4- , HA sO24 - ) ; 在还原环境如地下水中 , 则主要以三价 砷 (如 H3 A sO3 ) 存在 。有机砷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二甲基胂酸 (DMA ) 和甲基胂酸 (MMA ) 。其中 ,
摘要 : 自从 1996年孟加拉国和印度报道慢性砷中毒事件以来 , 饮用水砷污染和砷中毒问题就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如何 解决这一难题 , 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 。本文综述了饮用水中砷的去除方法 , 包括混凝 /沉淀 、吸附 、离子交换技 术等 , 对各种除砷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比较 。 关 键 词 : 饮用水 ; 砷 ; 去除 中图分类号 : X70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23644 (2008) 0120087204
Rev iew on the Rem ova l of Arsen ic in D r ink ing W a ter L I L i1 , WAN G Ye2yao1 , M EN G Fan2sheng1, 2
( 1. Ch inese R esea rch A cadem y of Environm en ta l S ciences, B eijing 100012, Ch ina; 2. College of W a ter S ciences, B eijing N orm a l U n iversity, B eijing 100875, Ch ina)
收稿日期 : 2007208228 基金项目 :国家“十五 ”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2003BA614A - 04) 。 作者简介 :李 莉 (1982 - ) ,女 ,湖北长阳人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工程专业 2005级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地下水污染 控制工作 。
我国砷中毒病区更具复杂性 ———高砷同时多伴高 氟 、高碘 /低碘及其他多种元素含量异常 , 贵州省 还发现了全球唯一的燃煤型砷中毒病区 [ 2 ] 。
M akris等 [ 17 ]将饮 用水 处理 过 程 中 的 副 产 物 , 即饮用水处理残余物 (W TR s) 作为吸附剂 , 分别 用 Fe2W TR和 A l2W TR 进行批实验 。结果表明 , 两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88
四 川 环 境
27卷
DMA 是暴露在无机砷环境中的动物和人类的主要 代谢产物 [ 4 ] 。有机砷和无机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 , 厌氧条件下 , 砷酸盐通过甲烷菌中甲基 钴氨素作用 , 此时砷酸盐被还原 , 同时甲基化而生 成二甲基胂酸 [ 5 ] 。目前砷的去除有多种方法 , 其 中混凝 /过滤 、吸附 、离子交换等是主要方法 。 [ 6 ] 111 混凝 /过滤
Keywords: D rinking water; arsenic compounds; removal
在环境污染物中 , 砷是最毒的元素之一 , 位居 污染有毒元素黑名单之首 [ 1 ] 。经世界卫生组织下 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 ( IARC) 、美国环境卫生科学 研究院 (N lEHS) 、美国环保局等诸多权威机构研 究认定 , 砷是一种致癌物 , 可以通过呼吸道 、消化 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 危害到很多系统的正常功 能 。为了保证人体健康 ,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饮用水 砷标准为 0101 mg /L , 欧盟和美国均采用了此标 准 。依据 2006年 12月 29 日颁布的 《生活饮用水 卫生标准 》 ( GB5749 - 2006) , 我国的生活饮用水 砷含量标准也由 0105 mg /L 改为 0101 mg /L。按照 此饮用水砷标准 , 我国砷中毒危害病区的暴露人口 高达 1500万之多 ; 已确诊患者超过数万人 。而且 ,
第 27卷第 1期
四 川 环 境
Vol127, No11
2008年 Leabharlann 月SICHUAN ENV IRONMENT
February 2008
·综 述 ·
饮用水中砷去除技术综述
李 莉 1 , 王业耀 1 , 孟凡生 1, 2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北京 100012; 2.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 北京 100875)
该法主要利用混凝剂的强大吸附作用吸附砷 , 然后通过过滤或者使用滤膜除去混凝产物 , 从而达 到去除砷的目的 。混凝剂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类 , 最常见和运用最广泛的无机混凝剂是铁盐和铝盐 , 而有机混凝剂主要是一些高分子粘合剂 (如聚已 二烯二甲氯化铵 、聚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等 ) [ 7 ] 。
以铁盐作为混凝剂为例 , 铁盐在水中能够发生 水解反应 , 其中三价铁离子的形成依赖于水解速 率 、溶液 pH、温度 、铁盐浓度以及阳离子浓度 [ 8 ] 。 W lckramaslnghe等 [ 9 ]用混凝 /过滤的方法对比研究 了美国科罗拉多州南部和孟加拉国 Sonargaon地下 水 中 砷 的 去 除 情 况 。用 铁 盐 [ FeCl3 和 Fe2 ( SO4 ) 3 ] 作为混凝剂 , 并加入聚合高分子电解质 作为混凝辅助物 。研究发现 , 无论使用哪种混凝 剂 , 都能起到很好的去除效果 。实验中 , 当原水 pH均为 618且给定铁盐剂量时 , 罗拉多州南部地 下水过滤液的混浊度由 0113 NTU 降为 0108 NTU , 而孟加拉国 Sonargaon 地下水过滤液的混浊度 由 4515 NTU 降为 011 NTU。相对而言 , 罗拉多州南 部地下水用 Fe2 ( SO4 ) 3 处理时 ,过滤液的混浊度要 低 。在 pH 为 4~9之间时 , pH 越低 ,过滤液中的砷 含量就越低 ,去除砷的效果就越好 。例如 ,对罗拉多 州南部地下水 ,当 Fe2 ( SO4 ) 3 剂量为 6 mg /L , pH = 817时 , 滤 液 中 砷 浓 度 为 01052 m g /L; pH = 612 时 , 滤液中砷浓度为 01006 mg /L。因此 , 在混凝 之前 , 有必要对地下水的 pH 进行调节 , 实际砷去 除效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水水质 。同时 , 加入 聚合高分子电解质作为混凝辅助物 , 可以大大增加 过滤通量 。在大规模的除砷实验研究和装置设计
A bstra ct: Since arsenism was firstly reported in Bangladesh and India in 1996, it has become a severe p roblem that got worldwide
attention. A lot of researches were conducted aim ing at the p robl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chnologies to remove arsenic compounds from drinking water such as coagulation / co2p recip itation, sorp tion techniques, ion exchange and so on. Th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technologies are summarized and compared.
1期
李 莉等 : 饮用水中砷去除技术综述
89
种 W TR s对溶解态 A s( Ⅴ)和 A s( Ⅲ)都有很强的吸 附 ,最大浓度可达 3000 mg /L ,吸附类型为 Freundli2 ch吸附 。实验 2 天后 , A l2W TR 对 A s ( Ⅴ) 100%吸 附去除 , A s( Ⅲ)的去除率将近 50% ; Fe2W TR 对 A s ( Ⅲ) 的 吸 附 达 到 100% , A s ( Ⅴ) 的 去 除 率 约 为 60%。说明 A l2W TR 对 A s ( Ⅲ)的吸附去除速度较 慢 , Fe2W TR对 A s ( Ⅲ)的吸附力高于对 A s ( Ⅴ)的 吸附力 。如果实际应用这种材料以处理含砷饮用 水 ,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但可以预见的是 ,这 种吸附剂有可能成为一种有前途而且廉价的吸附材 料。 113 离子交换
吸附 法 效 果 可 靠 , 是 饮 用 水 除 砷 的 首 选 方 法 [ 13 ] 。活性氧化铝曾经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除砷吸 附材料 , Ghosh[ 14 ]等对活性氧化铝能否去除有机砷 进行了研究 , 报道指出活性氧化铝对 MMA、DMA 的吸附和对砷酸盐的吸附行为相似 。但活性氧化铝 具有适用 pH 偏酸性 、吸附容量低 、再生频繁 、铝 溶出较高等缺陷 [ 15 ] 。因此近年来有关活性氧化铝 替代材料的研究比较活跃 , 其中稀土 、铁等多价金 属氧化物及其盐类因为其对水中的 F- 、 HA sO24 - 、 H2 PO4- 、HPO24 - 等阴离子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而引 起重视 [ 16 ] 。为了降低成本 , 将稀土盐类或稀土氧 化物直接浸渍在多孔载体上 , 也可用来吸附去除 砷 。张昱等 [ 15 ]就利用对水体中 A s具有去除效果的 廉价铁氧 化 物 作 为 活 性 载 体 , 将 稀 土 化 合 物 铈 “嵌入 ”活性载体的晶格结构 , 研制了一种高效新 型稀土复合铁氧化物 ( CFA ) 吸附剂 , 将 CFA 与 活性氧化铝的除砷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研究 。实验结 果表明 : 活性氧化铝除砷的最佳 pH 为 315 ~515, 最大吸附量为 816 mgA s(V ) / g; CFA 在 pH 3~7 的 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除砷性能 ,最大吸附量可达 1610 mgA s(V ) / g。处理水中的砷由原来的 1 mg /L 降为 01041 mg /L。通过初步实验探讨 , 证明 CAF与活 性氧化铝相比 , 具有高效 、pH适用范围宽的优点 , 在饮用水除砷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