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66e78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b.png)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物精神的概念,认识到人物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的精神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人物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二、教学内容1. 人物精神的定义与特点2. 人物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3. 观察与分析人物精神的方法4. 写作表达人物精神的技巧5. 实践练习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精神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人物精神的定义与特点,分析人物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3. 示范:教师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精神的表达方式。
5. 指导: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解答,提出改进意见。
7. 展示: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进行评价与反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分析、表达等方面。
2. 学生作品的内容完整性、结构合理性、语言准确性等方面。
3. 学生对人物精神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优秀文学作品示例2. 人物精神分析表格3. 写作评价标准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精神的定义与特点,分析人物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2. 示范法: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精神的表达方式。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位同学进行观察与分析。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人物精神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人物精神的定义与特点,分析人物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3. 示范: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精神的表达方式。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位同学进行观察与分析。
5. 指导:教师解答学生练习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7. 展示:学生互相交换作品,进行评价与反馈。
九、课后作业十、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人物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精神的表现和描绘方法。
2.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分析人物精神,互相学习和借鉴。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a8788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3.png)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物精神的概念,认识到人物精神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的精神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刻画人物精神,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物精神的概念与作用2. 人物精神的观察与分析3. 写作技巧: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方面来刻画人物精神4. 课堂练习:编写一个片段,通过具体人物的精神刻画,展现人物特点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讨论人物精神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人物精神的概念,分析人物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3. 示范:以一篇优秀作品为例,分析作者如何通过人物精神刻画展现人物特点。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一组人物的精神特点,并编写一个片段进行刻画。
5. 反馈: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课后作业1. 编写一篇短文,通过具体人物的精神刻画,展现人物特点。
2.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今后的写作中更好地运用人物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物精神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写作技巧刻画人物精神的能力。
3. 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以及对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的精神特质。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特定人物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创造性写作: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将所学的人物精神分析技巧应用到实际创作中。
七、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通过表演来展现人物的精神状态。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分析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精神特质,并创作一个短篇故事或剧本,展现这些特质。
3. 作品分享: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讨论如何通过写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八、教学资源1. 文学作品:收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用于分析和讨论人物精神的描写技巧。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00fb7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0.png)
一、教学内容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本章节内容基于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人写事”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运用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手法,描绘出人物的外貌、行为、言语和内心世界。
2.人物精神的体现:学会在作文中通过具体事例、对比、衬托等手法,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包括品质、性格、情感等。
-写作实践:指导学生将所学技巧应用于实际写作中,创作出具有精神内涵的人物形象。将重点训练学生如何构思、选材、布局和表达,形成完整的作文。
2.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特点: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捕捉人物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使之在作文中形象鲜明。教学中,可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描写,让学生学会如何提炼和强化人物特征。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写作中展现人物精神”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评价与修改:难点在于学生如何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出有效的修改建议。教师应提供评价标准和修改策略,指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等多方面对作文进行审视和优化。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写出人物的精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印象深刻的人物?”(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描绘人物精神的奥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优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741da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1.png)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3.在练习中提升写出人物精神的能力。
2课时第1课时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
2.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基本方法。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猜猜他是谁?老师描述,你们来猜。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有一双黑溜溜的大眼睛,头上戴着一顶青色帽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生:猜不出来)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生:猪八戒)为什么同学们猜不出前一句描写的人物,却能猜出后一句描写的人物呢?因为后一句描述了这个人最典型的特征: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此处利用外貌描写突出了猪八戒的外貌特征,这正好符合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写人要抓住特点”。
此外我们还掌握了一些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但是我们写人物,除了要抓住其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
那么,如何在写作中将人物的内在精神刻画出来呢?(板书文题)【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导入和七年级上学期的写作练习衔接,既复习了之前学过的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本次的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学习中,有利于激起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习得方法1.回顾课文,掌握方法。
师:我们刚刚学完的第一单元,就有四篇写人的名作,请同学们回顾这四篇课文,看看作者分别展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预设《邓稼先》展现了邓稼先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展现了闻一多先生潜心于学术研究、不畏艰辛、大义凛然、无私无畏的精神品质。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展现了鲁迅先生乐观开朗、平易近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1baba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f.png)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物的精神是指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品质和个性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的精神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人物的精神,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人物的精神概念及其重要性2. 观察人物的方法与技巧3. 分析人物的精神特点4. 写作表达人物的精神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名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起学生对人物精神的关注。
2. 讲解:介绍人物的精神概念,阐述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及重要性。
3. 示范:教师展示分析人物精神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人物观察,分析人物的精神特点,并进行讨论。
5. 写作:学生根据观察分析的结果,写作表达人物的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分组讨论的积极性和合作性3. 学生写作表达人物精神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创造性五、教学资源1. 名篇作品选段2. 人物精神分析案例3. 写作素材库六、教学建议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名篇作品选段和人物精神分析案例。
2. 课堂氛围: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见解。
3. 学生指导: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写作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扩展活动1. 举办人物精神写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写作能力。
2. 邀请作家或文学爱好者分享他们分析人物精神的经验和技巧。
3. 组织学生参观展览或观看戏剧表演,加深对人物精神理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关注他们在表达人物精神方面的进步。
3. 根据学生的反馈,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难点:学生难以准确地表达人物精神。
解决策略:教师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实例,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人物,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人物精神。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4e1a8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6.png)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物内心的感悟。
3. 提升学生写作技巧,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有关人物精神描写的理论知识。
2. 分析优秀作品中人物精神的表现手法。
3. 进行人物精神描写的实践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进行生动的人物精神描写。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的人物精神描写,让学生从中领悟写作技巧。
2. 实践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人物精神描写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借鉴,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优秀作品,用于分析和讲解人物精神描写的方法。
2. 准备实践训练素材,引导学生进行人物精神描写。
3. 准备课堂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生动有趣的人物描写案例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写出人物的精神》。
2. 讲解:分析优秀作品中的人物精神描写方法,讲解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精神的技巧。
3. 实践:让学生进行人物精神描写的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
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物精神描写的重要性和技巧。
七、教学案例:1. 案例一:《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通过对其外貌、举止、言谈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其独特的性格和的精神世界。
2. 案例二:《草原》中的小草,通过对其生长过程的描绘,表现了其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
八、课堂实践:1. 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尝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其精神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外貌、举止、言谈等方面的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心世界。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b8d27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4.png)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物精神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感受和刻画人物精神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人物精神的概念与内涵2. 观察与感受人物精神的方法3. 刻画人物精神的手法与技巧4. 写作实践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名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发学生对人物精神的关注。
2. 讲解:介绍人物精神的概念,阐述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3. 示范:教师展示优秀作品中的人物精神刻画,分析其手法与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人物精神观察与刻画,教师巡回指导。
5. 讲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刻画人物精神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精神的概念、内涵及写作技巧。
2. 示范法:展示优秀作品,分析人物精神的刻画手法。
3. 实践法: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法: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与讨论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对人物精神的观察与刻画。
3. 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综合评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进步与不足。
六、教学资源1. 参考书籍:精选有关写作、文学分析的书籍,如《写作技巧手册》、《文学作品分析》等。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写作教程、优秀作品案例,以便进行教学参考和示范。
3. 视频资料:寻找相关的写作指导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写作技巧。
4. 人物素材库:整理一份包含各类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的素材库,供学生在实践环节参考。
七、教学任务1. 掌握人物精神的概念与内涵。
2. 学会观察与感受人物精神的方法。
3. 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刻画人物精神。
4. 完成一篇具有丰富人物精神的作品。
八、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2课时:讲解人物精神的概念与内涵,引入写作主题。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69d22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7.png)
在讲授重点难点时,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讲解,并通过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有些知识点仍需进一步巩固。因此,我决定在下一节课前,设计一份针对性的复习资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并分析教材中的人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的内在精神,培养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人物写作技巧,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人物,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创造力,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创作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的人物写作作品。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细节,学会运用对比、衬托等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3.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尝试以身边的人或熟悉的人物为原型,进行写作练习,注重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4.通过课堂讨论、互评、修改等环节,提高学生对人物写作的认识和技能,激发创作潜能。
二、核心素养目标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核心素养:
4.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通过学习人物描写,了解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文化内涵,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5.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课堂讨论、互评等环节,促进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提升人际沟通与协作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写作的基本方法,尤其是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质。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b1588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8.png)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
引发学生对写作和人物精神表达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解释人物精神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和精神。
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进行教学。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1.4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和精神。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写作表达人物精神。
第二章:人物的精神内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物的精神内涵及其在写作中的表达。
2.2 教学内容:介绍人物的精神内涵,包括道德品质、性格特点、情感状态等。
分析如何通过人物的行为、言语和内心活动来表达其精神内涵。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和掌握人物精神的表达。
2.4 教学活动:分析一些典型的人物形象,探讨其精神内涵。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尝试描绘一个人物的精神内涵。
第三章:观察与体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和体验生活,从中汲取写作素材。
3.2 教学内容:介绍观察和体验的重要性,包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入体验。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从中发现有趣的人物和精神。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3.4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讨论其中有趣的人物和精神。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来培养对人物精神的敏感度。
第四章:写作技巧与方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以更好地表达人物精神。
4.2 教学内容:介绍写作技巧,包括描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情感、塑造人物性格等。
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技巧来表达对人物精神的理解。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提供一些写作示例和练习题目,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4.4 教学活动:分析一些典型的写作示例,探讨其表达人物精神的方法和技巧。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b070d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3.png)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物的精神是人物内在的本质特征,是人物思想、性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因素的综合体现。
2. 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发现和挖掘人物精神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4.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物的精神内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观察和体验生活,发现和挖掘人物精神的方法。
3. 写作技巧:如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人物的精神内涵,学会观察和体验生活,发现和挖掘人物精神,运用写作技巧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体验生活,发现和挖掘人物精神,以及如何运用写作技巧生动表现人物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精神的内涵、观察和体验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的人物精神表现,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练习写作,培养表现人物精神的能力。
4.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进程1.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表现人物精神的优秀作品,准备教学PPT。
2. 教学时长:45分钟3. 教学步骤:(1)导入:简要介绍人物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讲解观察和体验生活,发现和挖掘人物精神的方法。
(3)分析优秀作品中的人物精神表现,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4)讲解写作技巧,如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
(5)布置练习: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练习写作,表现人物的精神。
(6)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
(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和体验生活,发现和挖掘人物精神的重要性。
(8)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和体验生活,深入挖掘人物精神,完成一篇习作。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6e63a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5.png)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物精神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精神。
4. 提高学生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物精神的概念与作用2. 人物精神的体现方式3. 细节描写的方法与技巧4. 写作练习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人物精神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内心的世界。
2. 教学内容与案例分析:讲解人物精神的体现方式,分析优秀作品中人物精神的描绘。
3. 写作技巧讲解:教授细节描写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学会通过细节展现人物精神。
4. 写作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人物精神的文章。
5. 作业讲评与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给予鼓励与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精神的概念、作用以及细节描写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人物精神的描绘,让学生从中学习。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业评价:对学生的写作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其对人物精神的把握以及细节描写的运用。
2.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写作中的优点与不足。
3.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内容1. 人物精神的表现形式:讲解人物精神的多种表现形式,如性格、情感、动机等。
2. 人物关系的构建:分析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展现人物精神。
3. 情境设置与人物精神:讲解情境设置对人物精神的影响,如何运用情境烘托人物。
4. 人物成长的展现:分析人物在故事中的成长过程,如何体现人物精神的变化。
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人物精神的表现形式。
2. 教学内容与案例分析:讲解人物关系的构建,分析优秀作品中人物关系的处理。
3. 写作技巧讲解:教授如何通过情境设置展现人物精神,让学生学会运用情境描写。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2e378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9.png)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人物的精神。
2.掌握写作中如何刻画人物的精神。
3.能够在写作时写出人物的精神特质。
二、教学重点1.精神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作用。
2.如何通过语言表现人物的精神特质。
三、教学难点如何表达人物的精神特质,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
2.互动讨论。
五、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2.板书:精神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写一篇作文,表现一个人物的精神特质,引起学生对人物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2. 讲授“人物的精神”(15分钟)•老师讲解“人物的精神”的概念及其在写作中的作用。
•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等面貌。
3. 分组讨论(20分钟)•老师根据教材或自编短文,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重点人物的精神特质,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学生形成小组报告,报告结合故事情节,分析出人物精神特质的依据。
4. 作文训练(20分钟)•老师根据自己编写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写作中描写人物的精神特质。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开始写作,并在写作后相互交流和研讨。
5. 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通过我们在实际写作中的一次次尝试和训练,才能真正达到写出人物精神特质的效果。
七、布置作业•请学生延续今天的学习,自主思考并编写一篇文章,表现一个自己构思的人物的精神特质,注意体现环境对人物精神特质的影响。
八、教学反思此次教学,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写作训练等,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提高。
通过小组合作和写作训练,学生慢慢掌握了如何写出人物的精神特质及其在写作中的作用。
同时,此次教学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并自主编写作文,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加深对人物精神特质的认识。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3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58cf6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a.png)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内容: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表达人物的精神特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要点,包括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心理等方面。
2. 分析案例,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描写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
三、示范与实操(15分钟)1. 展示一篇写人的范文,解读作者如何运用描写手法表现人物的精神特点。
2.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根据已经给出的人物素材,写一篇关于人物精神特点的短文。
四、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1.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修改自己的作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优秀的作品,展示不同思路和表达方式。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2.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期待。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人物素材,写一篇关于人物精神特点的短文。
2. 提醒学生在写作时注意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并且合理运用修辞手法。
教学评估:课后布置的作业是对学生掌握程度的一种评估方式。
可以根据学生的作文内容和表达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描写人物精神特点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来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描写人物的文学作品,以提升对人物心理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抓住细节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通过练习,提高抓住细节的能力。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14d26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6.png)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阐述,此单元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文学阅读”单元,结合课标要求,学生将通过此单元的学习,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内涵;通过细节描写,深入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字斟句酌,揣摩关键语句或段落的含义和表达的妙处;体会语言恰当、贴切的运用;精读细读,让学生深切体会语言艺术的魅力。
二、单元教材分析这个单元主要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
课文中所选择的名人,都是在历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
他们所做的贡献,崇高的品格,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对中学生是非常有益的。
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值得细细揣摩。
在篇章结构、语言形式等方面,也各有特色,可以细读、积累。
此单元教学,可以结合“语文主题学习”设计理念来组织教学,通过多篇文本的学习,让学生深度感知人物思想感情,揣摩关键语句和段落的含义。
三、单元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阶段。
对于他们来说,了解这些杰出人物的经历,认识他们所做的贡献,感受他们的崇高品格,学习他们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是非常有益的。
此单元的四篇名人故事涵盖古今,可以让学生从不同侧面感受伟大人物的崇高品格,更好地引领自己的成长。
学习此单元还要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必要时联系其他相关作品,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四、单元学习目标1.抓住关键语句和段落,厘清作者的思路、全文的脉络,理解文章内涵。
2.字斟句酌,揣摩关键语句、段落的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3.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运用此单元所学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人,力求做到形神兼备。
设计说明人物的精神包括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
写人物如果只有外貌、语言等外在表现,而没有思想、气质等内在精神,笔下的人物就会泛化,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38854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9c.png)
-在讲解人物精神内涵时,可以借助课文中的典型例子,如《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叔叔的坚韧、自立,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精神的核心;
-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可能出现的空洞描述,指导他们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精神,如《背影》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的动作描写;
-在写作练习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方面的运用,指导他们如何将这些细节有机结合,形成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在表现人物精神方面的作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人物精神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写作中展现同学之间的友谊。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所学方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人物精神的描写方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了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部分,我注意到有些学生能迅速掌握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的方法,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写作中时遇到了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引导学生关注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如《背影》中父亲的形象。
2.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人物的精神内涵,避免写作时出现表面化、空洞的描述;
(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具体的事例来展现人物精神,使写作更具说服力和感细节描写,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写出人物精神》教学设计5篇
![《写出人物精神》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9c23e3a216147916112896.png)
学法指导: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是多读。看看别人在碰到一件事时怎么说,有几种说法,雅的怎么说,俗的怎么说,书面的怎么说,口语的怎么说,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读时应注意一点——尽可能读出声来。
二是多写。多写更能提高表达能力。古人曾说,诉之笔端,半折心始。意思是,有好多话要说,但真正能写到纸上的,也就只有一半。这个道理说明,思路可能是很多的,只有通过多写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自己想要说清的问题表达清楚。
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鲁迅笔下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由这个外貌特征可以知道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方法初探:写出精神,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学情分析】
写人记事文章是初一学生学习写作的重点,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写作中,我们学习了“写人要抓住特点”,本课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如何深入到写出人物精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描写、用议论或抒情句点睛等方法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并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2.读写结合,从课文中学习写出人物精的庭院,可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于是我们便聚集于此。
您是我们的英语科任老师兼班主任。刚上初中,您似乎有些欣赏我,于是凭着几面印象和瞅着我几番的办事效率,选我为班长。我成绩算不得是最好的,但在班级中也还优秀。记得有次数学测试考得极差,我不想让您知道,可您却知晓了,我有些纳闷。课后,我的铁哥们儿跑来告诉我,他说,数学科代表本是最有实力当班长的,但因为我抢先一步占了去,所以我这次测试考得不好,她就故意把我的试卷给老师看,想借这次的成绩改变老师对我的信任,让老师对我的印象打折扣。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作文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作文教案设计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e624c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e.png)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作文教案设计范文3篇七年级之后学生的写作要慢慢开始变难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作文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作文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运用写出人物鲜明个性的方法。
2.人物描写的方法及运用。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和演练法;写作--修改--点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请学生做个小游戏。
猜猜他是谁?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有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
头上戴了一顶青色帽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不知)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猪八戒)为什么?--有代表性,写出了他最典型的特征: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二、写作指导如何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2.写好心理,倾诉心声: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
可以直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觉;也可以间接地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3.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
行动描写生动,能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
写人物切忌空洞地叙说,要让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4.写好环境,以景写人:因为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表现个性的意义。
作文一:我的好朋友写作提示:1.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
当然,也不排斥对他进行外貌、动作、语言等的描写,这些方法运用得好,也可以有效突显人物的精神气质。
2.可以叙述你和他相处的时光、共同经历的事情,在描写和叙述中展现他的性格品质。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通用3篇)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c11a0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e.png)
《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通用3篇)《写出人物的精神》篇1教学目标:1、尝试观察人物特点,了解人物精神。
2、学会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3、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教学重难点: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教法学法:举例法,练习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出示教学目标;1、尝试观察人物特点,了解人物精神。
2、学会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3、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二、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教材举例1、《邓稼先》 ppt典型事例人物精神①学城回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② 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功勋卓著③重病期间写核武器发展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④*初期继续工作没有私心⑤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奉献⑥“我不能走”。
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2、《说和做》 ppt典型事例人物精神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言行一致革命家“说了就做”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加群众大会。
3、《回忆鲁迅先生》学生讨论4、《孙权劝学》学生讨论三、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事情生动,主题更明确(一)、结合课文讨论写法1、外貌描写《说和做》中的闻一多;外貌描写的要求:①抓住特点,描写重点,体现个性②要使描写生动,可恰当运用修辞③描写要有一定的顺序2、语言描写《孙权劝学》中的孙权、鲁肃语言描写:①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等②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③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3、动作描写小练笔:你在吃一枚还没熟透的青杏… 请以行动描写为主,写出具体情景。
我大着胆子把一颗还没熟透的青杏儿小心翼翼地放进嘴边,用前面的牙齿慢慢地咬了一下,顿时我像被针扎疼了似的扭歪了脸,眼睛紧紧闭上,老半天也不敢再嚼下去。
这段描写给你什么样的写作启示?①动作描写中动词的运用要准确。
②动作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配套教案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配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e08fb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04.png)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配套教案-经典通用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1.2 教学内容介绍写出人物精神的概念和意义。
讨论人物精神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人物精神的概念和意义。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人物精神的理解和观察。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写作中写出人物精神很重要。
讲解人物精神的定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分享对人物精神的理解和观察。
第二章:观察和理解人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和理解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思想。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理解来写出人物的精神。
2.2 教学内容介绍观察和理解人物的技巧和方法。
讨论如何通过观察和理解写出人物的精神。
采用讲授法,讲解观察和理解人物的技巧和方法。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享理解。
2.4 教学步骤讲解观察和理解人物的技巧和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享理解。
讨论如何通过观察和理解写出人物的精神。
第三章:表达人物精神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通过语言、行为和内心活动来表达人物的精神。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展现人物的精神。
3.2 教学内容介绍通过语言、行为和内心活动来表达人物精神的技巧。
讨论如何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展现人物的精神。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表达人物精神的技巧。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分享。
3.4 教学步骤讲解通过语言、行为和内心活动来表达人物精神的技巧。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分享。
讨论如何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展现人物的精神。
第四章:案例分析与讨论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理解和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深化对写出人物精神的理解和技巧。
4.2 教学内容分析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深化对写出人物精神的理解和技巧。
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理解和掌握方法。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深化理解和技巧。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配套教案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配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077f5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5.png)
写出人物的精神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和技巧。
2. 通过阅读和写作实践,培养学生对人物精神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他们在写作中能够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人物精神的概念和重要性2. 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和技巧3. 实例分析:优秀作品中人物精神的描绘4. 写作实践:描绘人物精神5. 作品分享与评价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讨论或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物精神,以及它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包括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思想等方面的描绘。
3. 实例分析:提供一些优秀作品中的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人物精神的描绘方法,并讨论其效果。
4. 写作实践:让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描绘其精神风貌。
5. 作品分享与评价: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和点评。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物精神的理解和描绘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能够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动力的增加。
五、教学资源:1. 优秀作品片段:提供一些优秀作品中的片段,供学生分析和参考。
2.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人物形象和故事的素材,供学生选择和运用。
3. 评价标准:制定写作评价标准,供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使用。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和分析人物,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要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品,通过模仿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作品分享和评价环节,要注重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动力。
六、教学扩展:1. 人物精神的变化与成长:讨论人物在故事发展中精神的变化和成长,以及这种变化对故事的影响。
2. 人物精神的对比与冲突:分析不同人物之间的精神对比和冲突,以及这种对比与冲突对故事的发展和结局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一、训练目标1.通过二三事记述人物;2.用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
二、目标导引(一)什么是人物的精神?人物的精神是指人物在思想、品质、言行、习惯等方面与众不同的特征。
(二)为什么要写出人物的精神?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写出了人物的精神,才能表现这一人物与其他人物的区别,从其种意义上来说,表现了人的的精神,也就是表现了这个人物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
写人的记叙文是以表现人的精神为目的的,写出了人物的精神,也才体现出了写作的价值。
人物的精神是由不同的社会背、人际环境、人生经历、学识、年龄等诸多因素决定的,而且精神有一个产生、变化、发展到定性的过程,写出人物精神也才能拓宽写作思路,使人物形象丰满,使文章的内容多姿多彩,使写作的人物展示出普遍的社会意义。
(三)怎么样才能写出人物的精神?通过言行、心理、肖像描写等都可以表现人物精神,但本单元的重点是通过二三事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精神,故只从这两方面谈一谈表现人物精神的方法。
1.善于通过二三事从多角度表现人物精神一个人的精神,即使是某一方面的精神,也往往不是一件事就能写清楚、写深刻的,用二三事来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离不开事,事也不能脱离人而独立。
不同的人对事的态度不同,对同一事的做法也不同。
我们能写出不同人身上发生的不同的事,或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的不同态度,也就表现了人物的精神。
用二三事表现人物与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用什么样的二三事要有选择,每件事要是人物生平中的重要片断,组合起来要能表现人物的主要方面。
通过二三表现人物要与表达人物的精神结合起来考虑,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①表达的中心包含了人物的两三个方面的品质,让每件事或片断表现其中的一点。
②只表达其方面的精神,每件事或片断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
2.善于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细节描写是作者精心安排的,故选材一定要典型。
细节描写要好,首先得选择好细节。
细节的特征是小,但要小中见大,故选择的细节要有价值。
细节描写的目的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故叙写要力求生动、细致、传神。
任何细节都不能脱离人物、情节、主旨等而独立存在,所以只有将细节描写组织在文章的有机整体中才能突出人物精神,突出主旨。
细节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习惯、心理、服饰、行身立事的方法等方面来表现。
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刘邦见秦始皇出行时说:“大丈夫当如是。
”而项羽则说:“彼可取而代之。
”这里用语言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的精神。
都表现了人物的雄心壮志,但前者表达得世故含蓄,从对秦始皇的赞美中表现了自己的心迹,而且表达得很安全,后者则表现得鲁莽,表达得充满危险。
对同一个想法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语言不同,也就显示了人物的精神不同。
(四)应注意哪些问题1.通过二三件表现人物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①将二三事叙述得完整具体,而不是通过精彩的片断来表现,使行文冗长平淡。
②二三事虽然写的是精彩的片断,但表现的角度一致,事实上成了材料的堆砌。
③二三事之间缺乏外在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文章眉目不清,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影响文章的整体表达。
2.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精神的主要问题是:①细节选择不当,不能表现人物精神的本质方面;②细节描写不生动传神,甚至给人虚假的感觉。
三、他山之玉(例文)1.我该怎么办张艺宝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
路旁的杂草丛生着,被施工队挖烂的路面七零八落地散着几块碎砖。
没有灯光,也没有人烟。
四周是一片令人恐怖的寂静。
忽然,一阵车铃声划破了这沉闷的寂静。
那是德阳建华中学的学生林波。
他妈妈病了,因此,下了晚自习之后,他选择了这条几乎无人从这儿走过的近路回家。
林波掩盖不住内心的恐惧,一边走,一边按着车铃铛。
“叮叮叮……”,铃声渐渐近了。
“下车!”突然听见有人大吼道!我先是一楞,后来感到事情不妙。
闻声望去,有几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男子围住了林波,其中一个人还举着亮晃晃的匕首,威胁道:“不许叫,把身上的钱交出来!”呀!当时一紧张,就把这叫做抢劫也给忘了。
现在想想,那或许是我见过的第一宗抢劫案。
我该怎么办?当时, 我为自己拟定了四种计划:方案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我为自己编造了一个极好的借口:比如本人大腿骨折啦,某人突发脑溢血,生命垂危,就等着见我最后一面啦……诸如此类,只要仔细编,什么借口都有。
实在是“不是不想帮,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方案二:好汉不吃眼前亏。
大丈夫能屈能伸。
面对强敌,自然是“七十二计,走为上计”啦!至于“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当时,也可以作为“参考原因”。
林波呀林波,命运如何,就得看你的“造化”了。
学学我,“好汉不吃眼前亏”,“舍财换命”吧!方案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这使我想起了《水浒传》。
如果我有武松的胆量,宋江的智慧,李逵的力量,再加上“青面兽”的丑陋——那我可是“天下无敌”。
别说是这几个小角色,就是土匪头子,我也照样砍他!可我——骨虽不如柴,但也瘦;胆子虽不小,但关键时刻也派不上用场;至于长相嘛——我自认为没有黎明那么“帅”,可也不至于像“青面兽”那样丑得可怕。
这三样我都“自叹不如”。
这“路”倒是不平,可我只有切蛋糕用的塑料小刀,怎么“助”呀!方案四:充分享受现代文明,利用电的传播速度比我跑步快的原理,根据牛顿定律,我决定在原地打电话报警。
可这儿除了石头,什么都没有。
就好像回到了原始社会——没有电灯,也没有电话。
真是搞不懂,爱迪生此时为什么不显显灵,发明一种比贝尔发明的更先进的“石头电话”呢?我可真算绞尽脑汁,想出了这四种办法,可全都是“废品”。
佛说:“放下即自在。
”老子说:“坐忘。
”我说:“忘不掉,不自在。
”聪明的您能否告诉我,我该怎么办?2.谢平这个女孩刘婷婷前几天在学校遇到了谢平。
她本和我一个年级,现在降了一级。
好久不见,她还是老样子,头发剪得短短的,刘海很齐。
圆圆的脸上很规矩的架了副圆框眼镜,镜片后,一双很大的眼睛失神地陷在眼窝里。
她看见我,习惯性地扬起嘴角,抿着嘴微微一笑。
我心里不禁一颤,这熟悉的笑,这压抑的、忧郁的又略微有点异样的笑,仿佛一朵刻意粘在脸上的花,随时都会掉下来。
一时间,往事又浮现在脑海里。
什么时候认识谢平的,我已经记不清了,仿佛是上幼儿园时。
记忆里,她是个活泼的小女孩,有一双很漂亮的大眼睛,两个羊角小辫调皮地翘着。
小学时她成绩挺不错,毛笔字也很棒,老师挺喜欢她。
可是上了初三,情形就变了。
记得有一次放学,我经过走廊时突然见到一群人大惊失色地飞奔,一个男生怪声怪气地叫着:“快跑啊!霉气罐来了。
”我有些诧异,寻声望去,只见谢平拽着书包像个木偶似的呆在门口,刘海有些散乱,被那没有血色的前额衬托得更黑了。
她的大眼睛失去了快活的光彩,忧郁地看着那群人的背影。
“怎么了?”我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叫我,”她扬起嘴唇,努力挤出一丝微笑,“我真傻,总以为每个人都足以成为好朋友,大大咧咧的,老是出错,得罪人。
我希望大家都喜欢我,可是,我没有朋友。
我不是碰倒别人的墨水就是当众出丑,我是老师眼里的差生,是扫帚星,是霉气罐。
”那勉强的微笑不知何时离开了她的嘴角,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泪痕。
这已不再是那个快快乐乐的谢平了。
她只是希望有朋友,却在嘲笑声中失去了自信。
我想劝她,却又觉得无用的安慰实在太苍白,只得默默地陪着她在那并不太长的过道上走了好久。
上了高中,谢平仍和我同校,本以为环境变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然而这一回,她的境遇改变却非常大。
谢平照旧对所有的人都很热情,但几乎全年级的人都不大理她,而原因近乎荒诞可笑——据说她是“霉气罐”。
高中的学习很无聊,难得有笑料,岂能轻易放过?十六岁的心都有着那么残忍的一面。
大家仍和她打招呼,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有和她讲话的,但笑容是冷冰冰的。
她还是那么热情,甚至有点过份,有点讨好。
她会硬拉住每一个不理会她的人,不厌其烦地问:“你们为什么不理会我?”不过结果往往是,被拉的人尖叫一声,周围的人“哗”地大笑开来,紧接着所有的人一哄而散,只留下谢平孤零零地站在原地,眼睛瞪得大大的。
她已不再是以前的谢平了。
昨天的谢平不会一开口只会说:“你们为什么这样叫我?”昨天的谢平没有那直直的、失去光泽的眼睛,昨天的谢平没有受到无端的冷落和嘲讽。
在大家眼里,谢平是唯一可以任意取笑的人,因为她顶多只会哭。
谢平一走近,所有的人便极快地往侧边一闪。
有人高叫着:“糟了,看一眼霉三天。
”谢平低着头,努力不让眼泪流出来。
又有人高声嚷道:“气功(霉气)大师,威力无边。
”谢平低着头,小声啜泣,继而放声大哭。
她哭得很响,围观的人笑得很久。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很久不曾见到谢平了,事实上,几周前她就回家了。
谢平在时,人们有大笑、尖叫的理由,她不在,大家还是照样过。
我觉得很冷,虽然此时阳光还算明媚,但四周的空气那么凉,简直可以把往事冻成冰。
谢平这个女孩,现在也许好过些了吧,因为好多人似乎已将她忘了。
3.小灵通高韵“小灵通”是我的邻居。
当然,这并不是他的真名,而是带有一点讽刺意味的绰号。
因为他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总是想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本领学到手,却往往是三分钟的热情,难于坚持。
一年前,我看见“小灵通”牵着一只狗在院子里遛达,他一会儿让小狗站立着,一会儿又让小狗在地上打滚儿。
可是那小狗长得傻头傻脑的,对主人的命令没有丝毫的反应,气得主人踢了他好几脚。
我忙跑过去问:“你在干嘛呢?”他抬头一看是我,就神气地说:“我现在正在训练这只狗呢!我要把它训练为杂技大师。
”“是吗?我看这狗什么都不会呀。
”“我还没把它训练成呢!但我不出一个月就可以把它练成,你就等着瞧吧。
”由于学习忙,有一个多月没见着他了,不知他的那只狗被训练成杂技大师没有,我真为那只IQ有点问题的狗担心。
当我又在院子里见到他时,只见他手里拿着个篮球。
我满怀希望地过去问他:“喂,小灵通,那只狗训练得怎么样了?”“嗨,那只狗是只连杂技都不会演的笨狗。
我觉得还是打篮球好,你看《灌篮高手》了吗?嘿,那也叫绝呢!我要是练那么一手,将来当个篮球运动员也不错。
”说完便自己练习起来了。
“你给我表演一下怎么样?”我有心想看看这个未来的篮球明星有何高招。
“好吧,我来表演个投篮给你瞧瞧,你可要看仔细了!”他倒是挺爽快,俨然一个篮球运动员了。
只见他上前跑了两步,然后跳跃起来把球投了出去。
可球自从飞出他的手后就无影无踪了。
我仔细找了找,才发现那篮球正在篮板后面打转呢。
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我还没练成呢。
”他还是那句话。
真不知道他这次会不会练成。
大约又过了半个多月,我偶然看见他在院子里比比划划,还不时地“哇哇”怪叫着。
我连忙出去问他:“你不会是练篮球练傻了吧?”“唉,我早就不打篮球了,我现在在练《天龙八部》里的武功,等我学会了,你把武术教练叫来我也敢较量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