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三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下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三年级下册人自然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9c5b3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b.png)
三年级下册人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社会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关心社会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重点: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学会珍惜资源。
2. 第二课时:人与社会的关系教学重点:了解人与社会的相互依赖,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第三课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学会节约资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践行环保行动。
4. 第四课时:关爱他人,温暖社会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需求。
5. 第五课时:共建和谐社会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谐社会的特征,学会为和谐社会做贡献。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树立和谐社会的观念。
三、教学措施:1. 采用图片、视频、故事等多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
4.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等方面的实践行动。
3. 学生对和谐社会的认知,以及为和谐社会做贡献的意愿。
五、教学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25分钟2. 第二课时:25分钟3. 第三课时:25分钟4. 第四课时:25分钟5. 第五课时:25分钟六、第六课时:我们的地球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学会保护地球。
人文与社会课程教案(小学支教)
![人文与社会课程教案(小学支教)](https://img.taocdn.com/s3/m/e68e205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7.png)
人文与社会课程教案(小学支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文与社会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文与社会的基本概念2. 人际交往技巧3. 社会关注点4.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5. 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文与社会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并关注社会问题。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社会关注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社会实践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人文与社会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人文与社会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技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社会关注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社会实践: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文与社会课程教材2. 案例素材: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案例3.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素材和教学内容4. 社会实践基地:联系社区、福利院等机构,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场所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的教室,便于学生进行讨论和活动2. 社会实践基地:具备一定条件的社区、福利院等场所3. 网络:保证教学资源的正常获取和分享八、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每个章节安排2课时,共10课时2. 社会实践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至少1课时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2. 邀请社会工作者、专家等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3. 开展班级、学校层面的交流会,分享社会实践经验和心得1. 课后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2. 定期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三、教学方法四、教学步骤五、教学评价六、教学资源七、教学环境八、教学时间九、教学拓展十、教学反思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以“人文与社会课程教案(小学支教)”为题,旨在通过十个章节的规划,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人文与社会学习框架。
三年级社会下册教案(全)
![三年级社会下册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5a26cd2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2.png)
三年级社会下册教案(全)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下册相关内容的了解和理解能力第一课:城市和农村-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点,并能够描述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情况。
- 教学重点: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点,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情况。
-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并清晰地描述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点。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示范、操练。
-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城市和农村的理解和认识;2. 呈现城市和农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不同特点;3. 讲解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情况,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4. 操练环节: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交流城市和农村的特点和生活方式;5. 总结本课的内容,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第二课:交通工具和沿海城市-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常见的交通工具名称和用途,并了解沿海城市的特点。
- 教学重点:交通工具的名称和用途,沿海城市的特点。
-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并流利地说出各种交通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示范、操练。
-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和实物引发学生对交通工具的兴趣;2. 呈现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和名称,并逐一介绍它们的用途;3.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让他们说出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常见使用场景;4. 讲解沿海城市的特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5. 操练环节:让学生分组,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不同交通工具的使用场景;6. 总结本课的内容,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继续编写其他课程内容)总结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我们立足于培养学生对社会下册相关内容的了解和理解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示范和操练,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点、交通工具的名称和用途,以及沿海城市的特点。
同时,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三年级人文与社会教学计划
![三年级人文与社会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5958e1df18583d0496459ab.png)
《人文与社会》教学计划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吉祥小学三年级三年级《人文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在本期的教学活动中,要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10人,男生6人,女生4人,分别居住在吉祥四个自然屯。
这些学生热爱学习,对这门学科充满兴趣。
总体上看,学生爱动脑,守纪律,但个别学生接受能力弱一些。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2、能力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四、教学措施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2、拓展教学空间。
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人品与社会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人品与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7312605f0e7cd1842536dc.png)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家人的爱 一、教学目标: 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 是爱,严厉也是爱。 2、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二、教学重点: 强调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事,并作为观察记录;学生自 己小时候的照片。 四、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 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 一、新课导入激发兴趣 1 让学生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同学互相传看,并和现在比比,看看有 什么变化,2、让学生体会出“我们”在一年年长大,并且让学生知道是家人的 爱才使“我们”一天天成长。 (板书课题;家人的爱) 二、阅读材料了解知识 1、出示 6 页几幅表现家人的爱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家人在这种背后的种种付出。
我们又可以怎样做的更好 1、为了爸爸妈妈的微笑,为了我们的长大,我们可以做的更好,下列行为现在 你做的怎么样?请同学如实对下列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2、反馈学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人文社会三年级教案
![人文社会三年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99e4a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5.png)
人文社会三年级教案【引言】人文社会课是培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三年级人文社会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要,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的教案。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三年级人文社会教学的教案格式并详细阐述其重要组成部分。
【教案格式】一、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核心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二、课前准备:介绍课前需要准备的教材、教具和教学环境等。
三、教学过程:分为导入、展示、讲解、实践、巩固和拓展等步骤,具体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灵活设置。
四、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
五、作业布置:向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任务,巩固和拓展课堂所学内容。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一、知识目标:1. 理解与人文社会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2. 掌握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3. 了解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学科分支。
二、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人文社会问题分析和解决;2. 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简单的人文社会调查和研究。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1. 教材:人文社会三年级教材第一单元;2. 教具:电子白板、投影仪、学生教学手册;3. 教学环境:整齐干净的教室,学生桌椅整齐排列。
【教学过程】本节课按照导入、展示、讲解、实践、巩固和拓展的步骤进行。
一、导入通过给出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或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如“你了解你所在的社区吗?请你谈谈你所熟悉的社区特点。
”二、展示使用多媒体工具或图片、视频等真实材料,向学生展示关于社区的信息,如社区的大小、组成和功能等。
三、讲解讲解社区的定义和社区的重要性,解释社区与人文社会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发现社区中存在的人文社会问题与挑战。
四、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根据老师给出的问题或任务,实地考察社区,了解社区中的人文社会问题,并记录下来。
最新整理思想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docx
![最新整理思想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a8c7a8279563c1ec5da71c5.png)
最新整理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案2015三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教案课题第1课过大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东北民俗文化中过年的来历、意义。
2、黑龙江现在的年和传统的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重点了解东北民俗文化中过年的来历、意义。
教学难点黑龙江现在的年和传统的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准备课件、教材教程一、导入刚刚的过完年,哪些事情在你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二、新授课1、年的来历:春节是农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
2、传说中的年播放课件:传说一和传说二。
3、传统的年俗说说传统的年俗有哪些?我们家乡的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4、黑龙江现在的年和传统的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先说说相同点,觉得哪些习俗应该继承传承下去,为什么?在说说不同点,为什么?三、拓展过年的时候有的地方扭秧歌,扭秧歌的历史:三百年前,康熙年间有记载。
四、分组练习扭秧歌:教案课题第2课丰富多彩的节日课型新授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的各个节日。
教学重点各个节日的日期以及来历教学难点各个节日的日期以及来历教学准备课件、教材教程一、导入:学生诉说自己知道的节日有哪些,如果知道其来历就介绍一下二、新课:1、传统节日重阳节老人节七夕节中国情人节元宵节吃元宵,看花灯。
2、非传统节日黑龙江森林生态旅游节齐齐哈尔观鹤节哈尔滨之夏国际啤酒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植树节3、拓展越来越多的节日父亲节和母亲节的具体日期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母亲节和父亲节你要为他们做些什么?)教案课题第3课我们去采风课型新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知道各个民族的重要节日。
教学重点少数民族是怎么重视他们的节日的。
教学难点少数民族是怎么重视他们的节日的。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教程一、导入我们国家除了一些重要节日之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其中有许多非常有趣的节日,这节可我们就去了解一下。
二、新课。
1、鄂伦春族——篝火节读课文要求:1)、篝火节的日期2)、在篝火节中人们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汇报2、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非遗闪耀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
![非遗闪耀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4d632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2.png)
非遗闪耀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教案标题:《非遗闪耀》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以及其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2. 探索不同地区的非遗项目,了解其特点和传承方式。
3. 培养学生对非遗项目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4.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2. 不同地区的非遗项目介绍和特点分析。
3. 非遗项目的传承方式和保护措施。
4. 学生自主选择一个非遗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和展示。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非遗概念(1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非遗项目,引发学生对非遗的兴趣。
-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什么是非遗,为什么非遗对社会的重要性。
Step 2: 探索不同地区的非遗项目(30分钟)-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非遗项目进行研究。
- 提供图书、互联网资源等让学生收集关于所选非遗项目的信息。
- 学生小组展示所选非遗项目的特点和背后的故事。
Step 3: 非遗项目的传承方式和保护措施(2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非遗项目的传承方式,例如口传、师徒传承等。
-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保护非遗项目,例如政府支持、社区参与等。
Step 4: 学生深入研究和展示(30分钟)- 学生个人或小组选择一个非遗项目进行深入研究。
- 学生准备一个简短的展示,包括非遗项目的介绍、特点和自己对其的理解。
Step 5: 总结和评价(15分钟)- 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学提问和评价。
-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非遗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教学资源:- 图书馆中关于非遗的书籍和资料。
- 互联网资源,如非遗保护网站、非遗项目介绍视频等。
- 图片或视频展示非遗项目。
评估方式:- 学生展示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评估。
- 学生对非遗项目的深入研究和理解的评估。
- 学生对非遗保护意识的表现评估。
拓展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非遗项目展览或工作坊。
- 邀请非遗传承人或专家来校园进行讲座或互动活动。
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856f8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1.png)
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中不同职业的特点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3)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2)利用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3)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不同职业的尊重和理解;(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不同的职业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重要性;2.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职业特点;第二课时: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事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2.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劳动的认识;第三课时:与人沟通、合作的技巧1. 导入:教师通过事例、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沟通、合作的重要性;2.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沟通、合作能力;第四课时:参观访问1. 导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访问,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2.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记录、访问,了解职业特点;第五课时:社会实践活动1. 导入: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义卖、志愿者服务等;2. 教学活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不同职业的认识程度;2. 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表现;3. 学生在与人沟通、合作中的表现;4. 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2. 实地参观访问的机会;3. 社会实践活动资源。
五、教学建议1.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2. 通过实例、事例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意义;3. 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4.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开展实地参观访问和社会实践活动;5.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参与能力。
三年级人文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人文与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6a9e7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1.png)
人文与社会是小学三年级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在观察、思考、判断和表达等能力。
以下是一份适用于三年级学生的人文与社会教案:教案名称:我和我的家庭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构成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家庭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2.培养学生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和帮助,提高合作意识。
3.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家庭的构成和作用。
2.掌握家庭成员的关爱和帮助。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描述家庭成员特点和贡献的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感受和反思家庭的重要性和温暖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或物品相关于家庭成员的,如:家庭成员照片、家庭成员的衣物、鞋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师生互相问候。
2.提问:你们家有几口人?最小的是谁?最大的是谁?家庭成员之间有什么关系?3.分组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二、呈现(15分钟)1.呈现家庭成员的图片或物品,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家庭成员。
2.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成员都有什么特点?他们在家庭中的重要贡献是什么?三、探究(20分钟)1.学生分小组,各小组选择一位家庭成员代表,描述该家庭成员的特点和贡献。
2.各小组代表汇报并展示图片或物品。
3.全班分析比较,总结不同家庭成员的贡献。
四、拓展(20分钟)1.分组讨论并设计家庭成员合作的场景,如洗碗、做饭、打扫卫生等。
2.各小组展示并讨论家庭成员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需要互相帮助和关爱?五、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
2.学生自我评价:我在描述家庭成员和讨论家庭合作中做得怎么样了?3.提醒学生记得尊重并关心家庭成员,多为家庭和其他人提供帮助。
六、作业1.绘制一张你们家的家庭成员关系图。
2.描述一位你最敬佩的家庭成员的特点和贡献。
3.完成《我和我的家庭》一书的第1页。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家庭的构成和作用,并通过描述和讨论家庭成员的特点及贡献,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年级人文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人文与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6db37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a.png)
三年级人文与社会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人文和社会的概念,并能够举例说明。
2. 掌握人文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分辨人文和社会的不同特征。
3.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人文和社会问题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人文的概念和特征2. 社会的概念和特征3. 人文与社会的关系4. 人文与社会的例子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电脑和幻灯片2. 教学素材:图片、文字和视频等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视频或者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都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关注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探究:1. 教师给出“人文”的定义:人文是与人类有关的一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社会科学等。
2. 教师给出“社会”的定义:社会是人类组成的一种群体,由不同的个体和他们的关系构成。
3. 教师让学生观察一些图片,并要求他们说出其中属于人文和社会的元素。
4. 教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思考人文和社会的关系,并找出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拓展:1.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让学生感受人文的美和深度。
2.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周边社区,让他们近距离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变化。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型的社会调查,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问题。
总结:1. 教师要求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什么是人文和社会。
2. 学生展示自己参与社会调查的成果,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评价:1. 教师给予学生合适的评价,肯定他们对人文和社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也可以互相评价,鼓励他们彼此学习和进步。
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在家里或者学校组织一次小型的文艺展览,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创造力。
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和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了他们对人文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参与度较高,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人文和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f2fc3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d.png)
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第一章:家庭与亲情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组成和亲情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亲情的珍惜。
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和表达爱意。
1.2 教学内容家庭的组成: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
亲情的重要性:家人的关爱和支持。
与家人沟通的方式:倾听、表达、理解。
1.3 教学活动观看家庭照片,分享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家人的沟通场景。
制作家庭树,展示家族关系。
第二章:学校与友谊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和文化。
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和友谊的珍惜。
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相处和建立友谊。
2.2 教学内容学校的环境:教室、操场、图书馆等。
学校的规则:课堂纪律、校纪校规。
友谊的重要性:与同学的相处和合作。
2.3 教学活动参观学校各个场所,了解学校环境。
讨论学校规则的重要性,遵守规则。
进行小组活动,建立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第三章:社区与我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区的组成和功能。
培养学生对社区的关心和参与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和爱护环境。
3.2 教学内容社区的组成:居民、商店、学校等。
社区的功能:提供居住环境、便利设施、社交互动等。
尊重他人和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3.3 教学活动观察社区的设施,了解社区的功能。
进行社区服务活动,如捡拾垃圾、帮助邻居等。
第四章:节日与文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节日的意义和文化背景。
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和庆祝节日的快乐。
不同节日的意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文化背景:传统习俗、风俗习惯、饮食文化等。
分享和庆祝节日的重要性。
4.3 教学活动介绍不同节日的意义和文化背景,分享个人的庆祝经验。
进行节日庆祝活动,如制作节日食品、装饰教室等。
讨论如何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第五章:环境保护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引导学生学会节约资源和生活垃圾分类。
小学语文人文主题三下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人文主题三下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c2859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d.png)
小学语文人文主题三下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小学语文人文主题三下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题,如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题。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人文主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工具、小组活动准备。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描绘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人文主题的思考和讨论。
Step 2:新课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人文主题的概念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同时,教师通过阅读一篇相关的文章,帮助学生理解人文主题在生活中的体现。
Step 3:小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文主题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该主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并准备一份小组报告。
Step 4:小组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报告,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提问。
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点评。
Step 5: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人文主题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人文主题的短文或者设计一份展板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题。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创作小故事,以人文主题为背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学习、表达能力等。
2. 评价学生的小组报告和课堂表现,包括对人文主题的理解和阐述能力。
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53455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5.png)
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职业和角色,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品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3.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不同的职业1. 导入:讨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不同职业和角色。
2. 课堂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职业,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了解该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3. 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所了解的职业。
第二课时:尊重他人,关心他人1. 导入:讨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2. 课堂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访问老人、帮助残疾人等。
第三课时:观察社会现象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社会现象。
2.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3. 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及分析结果。
第四课时:解决问题1. 导入:讨论如何解决社会现象中所存在的问题。
2.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尝试解决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中的问题。
2. 课堂活动: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实践所学知识。
3.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社会现象。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结合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提高学生的社会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分享与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分享环节的表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年级下人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人与社会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aec13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7.png)
二、智慧泉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自我,展现自我风采,树立信心,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迪园
自我介绍是向别人展示你自己的一个重要手段,自我介绍好不好,不仅直接关系到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的好坏,而且可能会影响到以后交往的顺利与否.自我介绍同时也是认识自我的手段.
二、智慧泉
自我介绍小技巧
1、一定要自信,要有充足的准备.
板书设计
自我介绍展风采
自我介绍小技巧
制作手抄报
教学反思
领导评阅
签字年月日
课题
人人离不开法律
学习目标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教学重点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难点
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2、探索家乡的饮食习惯的形成与地域文化、物质基础的关系,从而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中国各地比较着名的菜式与饮食文化.
人文与社会下册教案
![人文与社会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62129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9.png)
人文与社会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人文与社会下册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并掌握人文与社会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人文与社会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思想家的观点;3. 培养学生的社会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将以人文与社会下册的课程为基础,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 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a. 石器时代的社会组织与文化特征b. 农业文明的形成与演变c.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与改变2. 重要思想家与社会理论a. 古代哲学思想家的观点和思想体系b. 近代社会学家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成果c. 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与趋势3. 社会问题与案例分析a. 社会不平等与贫富差距的问题分析b. 性别歧视与女性地位的变迁c. 跨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的挑战4. 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a. 设计并开展社会调查项目b. 分析调查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c. 执行社会实践活动并总结反思三、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包括:1.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像、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生动呈现人文与社会的内容;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和交流观点,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3.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社会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4.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社会情境,培养批判思维能力;5. 社区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教案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来评估学生对人文与社会下册内容的掌握情况和能力培养程度,包括: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和表达能力;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和交流能力;3. 个人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社会调查报告:评估学生设计和执行社会调查项目的能力;5. 实践反思:评估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能力。
人文与社会下三年级教学计划
![人文与社会下三年级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97ef83f844769eae009ede4.png)
三年级下学期人文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课堂上他们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人文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欢天喜地的节日”。
第二单元“百姓大秧歌”。
第三单元“民间的奇葩”。
第一单元重在了解东北民俗文化中过年的来历、意义。
第二单元是关于家乡传统文艺娱乐,通过学习了解大秧歌。
第三单元是关于家乡传统文艺娱乐,通过学习了解龙江剧
三、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ec811400ad51f01dc381f1c4.png)
种类:龙舞、高跷、旱船。
龙舞,表演者拿着龙的道具进行表演。高跷,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跑旱船,表演时艄公划桨引船,做出各种划船动作。
三、拓展
秧歌的历史:三百年前,康熙年间有记载。解放前,农村秧歌又扭又唱,又叫唱秧歌。因为农村的秧歌队游屯走,又叫跑秧歌。城镇的秧歌则光扭不唱,就叫扭秧歌。
(2)农村绿油油的一望无际。
(3)松花江畔纪念塔雄伟壮丽。
(4)哈尔滨气候寒冷但冷得有味道也冷得有情趣,也冷得让人流连。
(5)哈尔滨的特色杀猪菜真好吃?
三、拓展学习:你能以什么方式赞美家乡。
大家还能从哪方面、用什么方式赞美家乡?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更多的人看,让大家通过你们的介绍了解黑龙江!
板书设计
第2课赞美家乡(1)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2、了解北方民族的手工艺品。
龙龙的妈妈说,其实在很早偶的时候,我国的北方民族就是用桦树皮制作各种生活器物了,现在用桦树皮可以做成去多民间手工艺品。她又拿出了一些图片给大家看。她说,这样的工艺品来源于民间的生活和民间的创造力,所以特别具有我们民族文化的特征。
二、我们的了解
1、黑龙江传统剪纸的鲜明特色。
教学重点
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总课时
9
课时安排
详见教学进度计划表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奶奶的大秧歌1---3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大秧歌的由来。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民间大秧歌的由来。
教学难点
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板书设计
第1课、民间大秧种类:龙舞、高跷、旱船。
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工作计划
![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1be9c7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8.png)
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工作计划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三年级下人文与社会工作计划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节,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文化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文 社会三年级 教案
![人文 社会三年级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5558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5.png)
人文社会三年级教案教案标题: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重要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中秋节的兴趣和参与度,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 中秋节与家庭团聚、感恩、赏月等的重要关联。
3. 学生对中秋节的积极参与和体验。
教学准备:1. 中秋节的相关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
2. 中秋节的相关物品,如月饼、灯笼等。
3. 学生的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让学生观看中秋节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中秋节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学生对中秋节的了解程度,并激发学生对中秋节的思考。
主体活动:1. 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等。
2. 分组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中秋节的习俗,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并准备小组展示。
3. 学生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分享自己对中秋节习俗的了解和体验。
4. 进行中秋节相关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灯笼、月饼盒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总结活动:1.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重要意义。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中秋节的感受和体验,加深对中秋节的理解和认知。
拓展活动:1.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与家人一起庆祝中秋节,体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2.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如阅读相关故事、了解其他国家的类似节日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中秋节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 评价学生在小组展示中对中秋节习俗的了解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的手工作品,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延伸:1. 在其他课程中,继续引入中秋节的相关内容,如在语文课上学习中秋节的相关诗词、在美术课上进行中秋节主题的绘画等。
2. 在学校或班级组织中秋节庆祝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三年级下册人文与社会教案
教案
课题第1课过大年
课型新授
教
学
目
标1、了解东北民俗文化中过年的来历、意义。
2、黑龙江现在的年和传统的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重点了解东北民俗文化中过年的来历、意义。
教学难点黑龙江现在的年和传统的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
教
程一、导入
刚刚的过完年,哪些事情在你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二、新授课
1、年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
2、传说中的年
播放课件:传说一和传说二。
3、传统的年俗
说说传统的年俗有哪些?我们家乡的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黑龙江现在的年和传统的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先说说相同点,觉得哪些习俗应该继承传承下去,为什么?
在说说不同点,为什么?
三、拓展
过年的时候有的地方扭秧歌,扭秧歌的历史:三百年前,康熙年间有记载。
四、分组练习扭秧歌:
教案
课题第2课丰富多彩的节日
课型新授
教
学
目
标了解中国的各个节日。
教学重点各个节日的日期以及来历
教学难点各个节日的日期以及来历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
教
程一、导入:
学生诉说自己知道的节日有哪些,如果知道其来历就介绍一下
二、新课:
1、传统节日
重阳节老人节
七夕节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吃元宵,看花灯。
2、非传统节日
黑龙江森林生态旅游节
齐齐哈尔观鹤节
哈尔滨之夏国际啤酒节
六一儿童节
十一国庆节
植树节
3、拓展
越来越多的节日
父亲节和母亲节的具体日期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
(母亲节和父亲节你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教案
课题第3课我们去采风
课型新授
教
学
目
标通过学习知道各个民族的重要节日。
教学重点少数民族是怎么重视他们的节日的。
教学难点少数民族是怎么重视他们的节日的。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
教
程一、导入
我们国家除了一些重要节日之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其中有许多非常有趣的节日,这节可我们就去了解一下。
二、新课。
1、鄂伦春族——篝火节
读课文
要求:
1)、篝火节的日期
2)、在篝火节中人们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汇报
2、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学生阅读汇报通过阅读你都知道了什么?
3、拓展
其他民族的节日你都知道哪些?
教案
课题第二单元第1课奶奶的爱好
课型新授
教
学
目
标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大秧歌。
教学重点大秧歌是什么?
教学难点大秧歌是什么?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
教
程1、导入:
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在运动上的爱好。
然后在说说你奶奶或爷爷的爱好
2、新课
1)舞台外的演出
学生通过看图片,读课文了解大秧歌
2)节日里的盛宴
大秧歌都有哪些形式?
学生汇报
3)生命力的赞美
东北大秧歌不光具有健身性、娱乐性,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思考题
学习上面的内容,你明白为什么大秧歌为什么经久不衰,越来越红火了么?
教案
课题第2课民族的瑰宝
课型新授
教
学
目
标了解我们民族都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民族的瑰宝的意义
教学难点民族的瑰宝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
教
程一、导入
除了我们常见的大秧歌之外还有许多类似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节课我们就去了解
二、新课
1、木棍上芭蕾
俩节木棍上的芭蕾是什么?
学生通过阅读汇报
2、锣鼓伴腾飞
扭秧歌需要节奏,那么节奏是从何而来呢?
学生阅读汇报
三、拓展延伸
你的家乡有秧歌节么?有的话都有哪些形式?
教案
课题第3课我们的发现
课型新授
教
学
目
标了解除了扭秧歌之外我们还有许多体育娱乐项目。
教学重点每种娱乐项目的目的都是为了锻炼人们的身体
教学难点每种娱乐项目的目的都是为了锻炼人们的身体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
程一、导入
除了东北大秧歌,我们已经知道了许多,可是,大家还不满足,围绕民间娱乐,他们又有了些新发现,这节课我们就去了解
二、我们的游戏
1、丢手绢。
2、掷口袋。
3、跳格子
4、抢板凳
三、曾经的游戏
欻噶啦哈
了解噶啦哈
四、游戏中的故事
叉草球
踢乌兰红
五、拓展学习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游戏,有的已成为历史,有的发生了许多变化,感兴趣的话,你可以收集一下,并做个对比,看看游戏的发展变化。
教案
课题第三单元第一课探访龙江剧
课型新授
教
学
目
标通过学习了解龙江剧
教学重点了解龙江剧
教学难点了解龙江剧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
教
程一、导入
东北除了大秧歌之外。
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节课我们就去接触其中的一项,龙江剧
二、新课
1、我们自己的喜剧
学生阅读汇报你知道了些什么?
2、龙江剧与传统艺术
传统艺术中都有哪些乐器?
你曾经接触过哪些乐器?
3、周总理与龙江剧
学生阅读汇报你所知道的
4、讨论、交流
除了龙江剧,你还知道哪些?
教案
课题第2课冬天的艺术
课型新授
教
学
目
标通过学习了解冰雕。
教学重点了解冰雕
教学难点了解冰雕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
教
程导入:
在我们省城哈尔滨有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你知道是什么么?
冰雕节
一、穷棒子灯
(1)了解穷棒子灯的来历
(2)了解冰雕。
二、市委书记与冰灯
学生阅读汇报
冰灯节是什么情况下举办的?
三、艺术的盛宴
欣赏
教案
课题第3课我们的收藏
课型新授
教
学
目
标了解民间工艺。
教学重点了解民间工艺。
11/ 12
教学难点了解民间工艺。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
教
程导入:
六一国际儿童节快到了,学校要举办庆祝活动。
学生民决定一民间的工艺为主,这节课,我们就去了解民间工艺
一、特殊礼物
学生阅读汇报你通过阅读知道了哪些?
生汇报
二、我们的了解
学生阅读汇报
三、我们的制作
欣赏
四、拓展延伸
通过亲手制作体验活动,你都掌握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就一件民间艺术品,说一说你的制作体会?
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