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误差测量理论例题和习题(专题复习)
工程测量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工程测量理论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经纬仪正倒镜分中法用在( )放样中。
A、水平角B、高程C、水平距离D、高差正确答案:A2、某GPS网同步观测一个时段、共得到6条基线边、则使用的GPS接收机台数为( )台。
A、3B、5C、4D、6正确答案:C3、施工测量应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网、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然后根据主轴线测设建筑物的( )。
A、细部点B、建筑基线C、控制点D、高程正确答案:A4、已A,B两点的高程分别为HA=160m、HB=400m、其高差hBA=()。
A、﹢240mB、﹣240mC、±200mD、±240m正确答案:B5、五百分之一围属于( )比例尺。
A、中B、小C、特小D、大正确答案:D6、经纬测量水平角时、盘左盘右瞄准同一方向所读的水平方向值理论上应该相差( )。
A、0°B、180°C、360°D、270°正确答案:B7、将全站仪安置于A点瞄准B点时、水平度盘读数为30°、欲测设45°的水平角值位于AB直线的右侧、则水平度盘的读数应为( )。
A、345°B、75°C、165°D、15°正确答案:B8、多个测回间按一定的方式变换水平度盘起始位置的读数是为了消除( )误差。
A、竖直度盘刻画B、竖直度盘偏心C、水平度盘刻画D、水平度盘偏心正确答案:C9、某一钢尺的名义长度为30米、其在标准条件检定时它的实际长度为30.012米、则其尺长改正为()。
A、+0.012mmB、+0.006mmC、-0.006mmD、–0.012mm正确答案:A10、若知道某地形图上线段AB的长度是7cm,而该长度代表实地水平距离为35m,则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_________,比例尺精度为__________。
( )A、1:1000 50mmB、1:500 50mmC、1:5000 500mmD、1:500 500mm正确答案:B11、测回法适用于( )。
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试卷及答案6套试题+答案
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试卷及答案6套试题+答案(总2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自测题(1)一、正误判断。
正确“T”,错误“F”。
(30分)1.在测角中正倒镜观测是为了消除偶然误差()。
2.在水准测量中估读尾数不准确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3.如果随机变量X和Y服从联合正态分布,且X与Y的协方差为0,则X与Y 相互独立()。
4.观测值与最佳估值之差为真误差()。
5.系统误差可用平差的方法进行减弱或消除()。
6.权一定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7.间接平差与条件平差一定可以相互转换()。
8.在按比例画出的误差曲线上可直接量得相应边的边长中误差()。
9.对同一量的N次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与用条件平差所得的结果一定相同()。
10.无论是用间接平差还是条件平差,对于特定的平差问题法方程阶数一定等于必要观测数()。
11.对于特定的平面控制网,如果按条件平差法解算,则条件式的个数是一定的,形式是多样的()。
12.观测值L的协因数阵Q LL的主对角线元素Q ii不一定表示观测值L i的权()。
13.当观测值个数大于必要观测数时,该模型可被唯一地确定()。
14.定权时σ0可任意给定,它仅起比例常数的作用()。
15.设有两个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相等,则角度值大的那个水平角相对精度高()。
二、用“相等”或“相同”或“不等”填空(8分)。
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为±;23±。
则:1.这两段距离的中误差( )。
2.这两段距离的误差的最大限差( )。
3.它们的精度( )。
4.它们的相对精度( )。
三、 选择填空。
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25分)。
1.取一长为d 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1,则长为D 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P D =( )。
a) d/D b) D/dc) d 2/D 2 d) D 2/d 22.有一角度测20测回,得中误差±秒,如果要使其中误差为±秒,则还需增加的测回数N=( )。
工程测量测量误差练习题
工程测量测量误差练习题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测量误差(练习题)一、选择题1、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A.最大值 B.最小值 C.算术平均值 D.中间值2、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后,将它们求和并减去180°所得的三角形闭合差为()。
A.中误差 B.真误差 C.相对误差 D.系统误差3、系统误差具有的特点为()。
A.偶然性 B.统计性 C.累积性 D.抵偿性4、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测得同一水平角角值为:173°58´58"、173°59´02"、173°59´04"、173°59´06"、173°59´10",则观测值的中误差为()。
A.±" B.±" C.±" D.±"5、一组测量值的中误差越小,表明测量精度越()A.高 B.低 C.精度与中误差没有关系 D.无法确定6、边长测量往返测差值的绝对值与边长平均值的比值称为()。
A.系统误差 B.平均中误差 C.偶然误差 D.相对误差7、对三角形三个内角等精度观测,已知测角中误差为10″,则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为()。
A.10″ B.30″ C.″ D.″8、两段距离及其中误差为:D1=72.36m±0.025m, D2=50.17m±0.025m ,比较它们的测距精度为()。
A.D1精度高 B.两者精度相同 C.D2精度高 D.无法比较9、设某三角形三个内角中两个角的测角中误差为±4″和±3″,则求算的第三个角的中误差为()。
A.±4″ B.±3″ C.±5″ D.±6″10、设函数X=L1+2L2,Y=X+L3,Z=X+Y,L1,L2,L3的中误差均为m,则X,Y,Z的中误差分别为()。
工程测量理论模拟题+参考答案
工程测量理论模拟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在观测次数相对不多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大于()倍中误差的偶然误差实际是不可能出现的。
A、2B、4C、3D、1正确答案:C2、测回法测量水平角,计算角度总是用右目标读数减左目标读数,其原因在于()。
A、水平度盘刻度是顺时针增加的B、倒过来减可能得负数C、水平度盘刻度是逆时针增加的D、右目标读数大,左目标读数小正确答案:A3、使用DJ6进行全圆方向法观测,半测回归零差不得超过()。
A、±6″B、±12″C、±18″D、±24″正确答案:C4、水准测量中,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A、视准轴水平B、竖轴铅垂C、十字丝横丝水平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B5、不属于导线测量优点的是()。
A、布设灵活B、受地形条件限制小C、点位精度均匀D、边长直接测定,导线纵向精度均匀正确答案:C6、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A、大地水准面B、水准面C、水平面D、平均海水面正确答案:A7、测量上确定点的()是通过水平距离测量、水平角测量两项基本工作来实现的。
A、高差B、相对高程C、高程D、平面位置正确答案:D8、已知A点在1956年黄海高程系中的高程为30.000m,则其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中的高程为()m。
A、30.289mB、30.389mC、29.029mD、29.971m正确答案:D9、地面上两相交直线的水平角是()的夹角。
A、这两条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B、这两条直线在某一倾斜面的投影线C、这两条直线的空间实际线D、这两条直线在竖直面的投影线正确答案:A10、某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则图上5.65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为()。
A、56.5米B、5.65米C、5.65厘米D、565米正确答案:A11、经纬仪在进行角度观测之前,不必要满足的条件是()。
A、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即LL⊥VVB、视准轴垂直于横轴,即CC⊥HHC、横轴垂直于竖轴,即HH⊥VVD、视准轴垂直于圆水准器轴,即CC⊥L′L′正确答案:D12、下列关于全站仪的测角说法中,错误的是()。
工程测量误差测量理论例题和习题(专题复习)
测量误差理论一、中误差估值(也称中误差):Δi (i=1,2,…,n ) (6-8)【例】 设有两组同精度观测值,其真误差分别为:第一组 -3″、+3″、-1″、-3″、+4″、+2″、-1″、-4″; 第二组 +1″、-5″、-1″、+6″、-4″、0″、+3″、-1″。
试比较这两组观测值的精度,即求中误差。
解:"22222219.2841243133±=+++++++±=m由于m 1<m 2,可见第一组观测值的精度比第二组高。
同时,通过第二组观测误差的分布情况可看出其误差值的波动幅度较大,因而也可判断出第二组观测值的稳定性较差,则精度较低。
另外,由以上分析可知,中误差仅代表了一组观测值的精度,并不表示某个观测值的真误差。
二、相对误差:观测值中误差m 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S 相比,并化为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形式,即mS Sm K 1==(6-10) 三、误差传播定律【例】 丈量某段斜距S =106.28 m ,斜距的竖角038'︒=δ,斜距和竖角的中误差分别为cm 5m s ±=、"20m ±=δ,求斜距对应的平距D 及其中误差D m 。
解:平距 105.113m 30'c o s 8106.28c o s =︒⨯=⋅=δS D 由于δcos ⋅=S D 是一个非线性函数,所以,对等式两边取全微分,化成线性函数,并用“∆”代替“d ”得再根据(6-29)式,可以直接写出平距方差计算公式,并求出平距方差值因此,平距的中误差为:m D =±5 cm 。
则最终平距可表示为:D =105.113±0.050 m 。
应用误差传播定律时,由于参与计算的观测值的类型不同,则计算单位也可能不同,如角度单位和长度单位,所以,应注意各项单位要统一。
例如,上例中的角值需要化为弧度。
综上所述,应用误差传播定律求任意函数中误差的步骤如下: 列独立观测值函数式 对函数式进行全微分 写出中误差关系式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应特别注意两点:正确列出函数式;函数式中的各个观测值必须是独立观测值。
工程测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工程测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由两点坐标计算直线方位角和距离的计算称为()。
A、坐标正算B、导线计算C、坐标反算D、水准计算正确答案:C2、若某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为,当距离D为0.5km时,单向一次测距所能达到的精度是()。
A、±4mmB、±2mmC、±3mmD、±8mm正确答案:A3、望远镜概略瞄准目标时,应当使用()去瞄准。
A、微动螺旋和准星B、微动螺旋C、准星和照门D、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正确答案:C4、光学经纬仪的照准部应绕()在水平面内旋转。
A、视准轴B、基座C、竖轴D、横轴正确答案:C5、相对高程的起算面是()。
A、平均海水面B、水准面C、大地水准面D、假定水准面正确答案:D6、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指的是()之差。
A、终边方位角已知值与终边方位角推算值B、起始边方位角与终边方位角C、终边方位角推算值与终边方位角已知值D、终边方位角与起始边方位角正确答案:C7、相对误差越小,精度()。
A、无法判断B、越低C、相同D、越高正确答案:D8、旋转光学经纬仪的望远镜时,竖盘()。
A、不动,竖盘读数指标也不动B、与竖盘读数指标都随望远镜旋转C、随望远镜旋转,竖盘读数指标不动D、不动,竖盘读数指标随望远镜旋转正确答案:C9、容许误差是指在一定观测条件下()绝对值不应超过的限值。
A、偶然误差B、观测值C、中误差D、相对误差正确答案:A10、当经纬仪望远镜的十字丝不清晰时,应旋转()螺旋。
A、物镜对光螺旋B、脚螺旋C、目镜对光螺旋D、中心锁紧螺旋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下列对于极限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有()。
A、观测多边形内角,观测值之和与内角和理论值的差值为极限误差B、通常情况下,处于极限误差范围内的误差出现的几率为99.7%C、测量上偶然误差不会超过一特定的数值,此数值为极限误差D、极限误差可以用来衡量导线测量精度E、通常取3倍中误差作为极限值正确答案:BCE2、光电测距成果的改正计算有()。
测量学 习题和答案 第六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
第六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1、在角度测量中采用正倒镜观测、水准测量中前后视距相等,这些规定都是为了消除什么误差?答:在角度测量中采用正倒镜观测、水准测量中前后视距相等,这些规定都是为了消除仪器误差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
2、在水准测量中,有下列各种情况使水准尺读数带有误差,试判别误差的性质:①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②仪器下沉;③读数不正确;④水准尺下沉。
答:①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仪器误差。
②仪器下沉;外界条件的影响。
③读数不正确;人为误差。
④水准尺下沉。
外界条件的影响。
3、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有什么不同?偶然误差具有哪些特性?答: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的一系列观测中,数值大小和正负符号固定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偶然误差是指: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的一系列观测中,单个误差的出现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其数值的大小和符号都不固定,表现出偶然性的误差。
偶然误差具有以下统计特性(1)有界性(2)单峰性(3)对称性(4)补偿性4、什么是中误差?为什么中误差能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答:中误差是指同一组中的每一个观测值都具有这个值的精度5、函数z=z1+z2,其中z1=x+2y,z2=2x-y,x和y相互独立,其m x=m y=m,求m z。
m m m m yx y x y x z z z y x z 1093222221=+±=+=-++=+=6、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按h=Dtan α计算高差,已知α=20°,m α=±1′,D=250m ,m D =±0.13m ,求高差中误差m h 。
m m D m m D h 094.0)20626560()20sec 250(13.0)20(tan )sec ()(tan 2222222222±=⨯⨯+⨯±=+±=ααα 7、用经纬仪观测某角共8个测回,结果如下:56°32′13″,56°32′21″,56°32′17″,56°32′14″,56°32′19″,56°32′23″,56°32′21″,56°32′18″,试求该角最或是值及其中误差。
测量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习题答案
测量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习题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5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一、填空题:1、真误差为观测值减去真值。
2、观测误差按性质可分为粗差、和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三类。
3、测量误差是由于仪器误差、观测者(人的因素)、外界条件(或环境)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
4、距离测量的精度高低是用_相对中误差___来衡量的。
5、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是中误差、相对误差和极限误差和容许误差。
6、独立观测值的中误差和函数的中误差之间的关系,称为误差传播定律。
7、权等于1的观测量称单位权观测。
8、权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9、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2.314m,返测为112.329m,则相对误差为1/7488。
10、用经纬仪对某角观测4次,由观测结果算得观测值中误差为±20″,则该角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___10″__.11、某线段长度为300m,相对误差为1/3200,则该线段中误差为__9.4 mm ___。
12、设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8″,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应为±″。
13、水准测量时,设每站高差观测中误差为±3mm,若1km观测了15个测站,则1km的高差观测中误差为11.6mm,1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11.6 mm二、名词解释:1、观测条件----测量是观测者使用某种仪器、工具,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进行的。
观测者视觉鉴别能力和技术水平;仪器、工具的精密程度;观测时外界条件的好坏,通常我们把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
2、相对误差K----是误差m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D的比值。
它是一个不名数,常用分子为1的分式表示。
3、等精度观测----是指观测条件(仪器、人、外界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
4、非等精度观测---- 是指观测条件不同的各次观测。
5、权----是非等精度观测时衡量观测结果可靠程度的相对数值,权越大,观测结果越可靠。
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习题集(含答案)
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习题集(含答案)1.1 观测条件是由那些因素构成的?它与观测结果的质量有什么联系?1.2 观测误差分为哪⼏类?它们各⾃是怎样定义的?对观测结果有什么影响?试举例说明。
1.3⽤钢尺丈量距离,有下列⼏种情况使得结果产⽣误差,试分别判定误差的性质及符号:(1)尺长不准确;(2)尺不⽔平;(3)估读⼩数不准确;(4)尺垂曲;(5)尺端偏离直线⽅向。
1.4 在⽔准了中,有下列⼏种情况使⽔准尺读书有误差,试判断误差的性质及符号:(1)视准轴与⽔准轴不平⾏;(2)仪器下沉;(3)读数不准确;(4)⽔准尺下沉。
1.5 何谓多余观测?测量中为什么要进⾏多余观测?答案:1.3 (1)系统误差。
当尺长⼤于标准尺长时,观测值⼩,符号为“+”;当尺长⼩于标准尺长时,观测值⼤,符号为“-”。
(2)系统误差,符号为“-”(3)偶然误差,符号为“+”或“-”(4)系统误差,符号为“-”(5)系统误差,符号为“-”1.4 (1)系统误差,当i⾓为正时,符号为“-”;当i⾓为负时,符号为“+”(2)系统误差,符号为“+”(3)偶然误差,符号为“+”或“-”(4)系统误差,符号为“-”2.1 为了鉴定经纬仪的精度,对已知精确测定的⽔平⾓'"450000α=作12次同精度观测,结果为:'"450006 '"455955'"455958'"450004'"450003455958'"455959 '"455959 '"450006 '"450003设a 没有误差,试求观测值的中误差。
2.2 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中误差分别为300.465m ±4.5cm 及660.894m ±4.5cm ,试说明这两段距离的真误差是否相等?他们的精度是否相等?2.3 设对某量进⾏了两组观测,他们的真误差分别为:第⼀组:3,-3,2,4,-2,-1,0,-4,3,-2 第⼆组:0,-1,-7,2,1,-1,8,0,-3,1试求两组观测值的平均误差1?θ、2θ和中误差1?σ、2?σ,并⽐较两组观测值的精度。
工程测量误差测量理论例题和习题
测量误差理论一、中误差估值(也称中误差):Δi (i=1,2,…,n ) (6-8)【例】 设有两组同精度观测值,其真误差分别为:第一组 -3″、+3″、-1″、-3″、+4″、+2″、-1″、-4″; 第二组 +1″、-5″、-1″、+6″、-4″、0″、+3″、-1″。
试比较这两组观测值的精度,即求中误差。
解:"22222219.2841243133±=+++++++±=m"222223.3813046151±=+++++++±=m由于m 1<m 2,可见第一组观测值的精度比第二组高。
同时,通过第二组观测误差的分布情况可看出其误差值的波动幅度较大,因而也可判断出第二组观测值的稳定性较差,则精度较低。
另外,由以上分析可知,中误差仅代表了一组观测值的精度,并不表示某个观测值的真误差。
二、相对误差:观测值中误差m 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S 相比,并化为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形式,即mS Sm K 1==(6-10) 三、误差传播定律【例】 丈量某段斜距S = m ,斜距的竖角,斜距和竖角的中误差分别为、,求斜距对应的平距D 及其中误差。
解:平距 105.113m 30'cos8106.28cos =︒⨯=⋅=δS D由于是一个非线性函数,所以,对等式两边取全微分,化成线性函数,并用“”代替“d ”得δδδ∆⋅⋅-∆⋅=∆sin cos S S D再根据(6-29)式,可以直接写出平距方差计算公式,并求出平距方差值n m][2""2222"2222)(477.24)20626520()'308sin 28.106(5)'308(cos )()sin ()(cos cm m S m m SD=⋅︒⋅+⋅︒=⋅⋅+⋅=ρδδδ因此,平距的中误差为:m D =±5 cm 。
则最终平距可表示为:D=± m 。
工程测量误差测量理论例题和习题集
测量误差理论一、中误差估值(也称中误差):Δi (i=1,2,…,n ) (6-8)【例】 设有两组同精度观测值,其真误差分别为:第一组 -3″、+3″、-1″、-3″、+4″、+2″、-1″、-4″; 第二组 +1″、-5″、-1″、+6″、-4″、0″、+3″、-1″。
试比较这两组观测值的精度,即求中误差。
解:"22222219.2841243133±=+++++++±=m"222223.3813046151±=+++++++±=m由于m 1<m 2,可见第一组观测值的精度比第二组高。
同时,通过第二组观测误差的分布情况可看出其误差值的波动幅度较大,因而也可判断出第二组观测值的稳定性较差,则精度较低。
另外,由以上分析可知,中误差仅代表了一组观测值的精度,并不表示某个观测值的真误差。
二、相对误差:观测值中误差m 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S 相比,并化为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形式,即mS Sm K 1==(6-10) 三、误差传播定律【例】 丈量某段斜距S =106.28 m ,斜距的竖角038'︒=δ,斜距和竖角的中误差分别为cm 5m s ±=、"20m ±=δ,求斜距对应的平距D 及其中误差D m 。
n m ] [∆∆ ±=解:平距 105.113m 30'cos8106.28cos =︒⨯=⋅=δS D由于δcos ⋅=S D 是一个非线性函数,所以,对等式两边取全微分,化成线性函数,并用“∆”代替“d ”得δδδ∆⋅⋅-∆⋅=∆sin cos S S D再根据(6-29)式,可以直接写出平距方差计算公式,并求出平距方差值2""2222"2222)(477.24)20626520()'308sin 28.106(5)'308(cos )()sin ()(cos cm m S m m SD=⋅︒⋅+⋅︒=⋅⋅+⋅=ρδδδ因此,平距的中误差为:m D =±5 cm 。
工程测量5测量误差例题
3. 按观测值的改正值计算中误差
m [vv] n 1
Note:(1).上式中,根式的分母是多余观测数 (2).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mxˆ
m n
[vv] n(n 1)
§5.4 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
• 用以阐述独立观测值中误差与观测值函 数中误差之间关系的定律
z f (x1, x2 , x3,, xn )
• 偶然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一未知 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从单个误差看其大小 和符号的出现,没有明显的规律,但从一系 列误差总体看,则有一定的统计规律。
• 粗差:由于观测过程中的错误所产生。
多余观测的概念?
多于必要观测的观测称为多余观测。
3.偶然误差的特性
1. 有界性: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 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即超 过一定限值的误差,其出现的概率为零
• 具体分为倍函数、和函数、线性函数, 非线性函数
x
[L] n
1 n
L1
1 n
L2
...
1 n
Ln
M
2
1 n2
m2
n
m2 n
故M m n
观测次数 2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0.71
4
0.50
6
0.41
10
0.32
20
0.22
50
0.14
你听懂了吗
1 T
4. 极限误差
误差出现的几率不会超过一定的界限。
5.容许误差 • 容许误差定义为:
容 3m或2m
§5.3 观测值精度的评定
1. 算术平均值 xˆ [l] n
2. 观测值改正值(改正数)
vi xˆ li
• 结论:一组等精度观测值的改正值之和恒等于零
工程测量理论习题(附答案)
工程测量理论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两不同高程的点,其坡度应为两点()之比,再乘以100%。
A、高差与其平距B、高差与其斜距C、平距与其斜距D、高程与其平距正确答案:A2、采用轴线法测设建筑方格网时,短轴线应根据长轴线定向,长轴线的定位点不得少于()个。
A、4B、3C、2D、5正确答案:B3、对于误差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总是存在的B、误差是完全可以消除的C、偶然误差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加以消除D、系统误差不具有累积性正确答案:A4、倾斜视线在水平视线的上方,则该垂直角()。
A、称为仰角,角值为负B、称为仰角,角值为正C、称为俯角,角值为负D、称为俯角,角值为正正确答案:B5、已知CD的坡度=-0.65%,D点高程=100m,CD的水平距离=1000m,则C 点高程为()。
A、93.5mB、-93.5mC、106.5mD、100.65m正确答案:C6、经纬仪视准轴CC与横轴HH应满足的几何关系是()。
A、平行B、垂直C、重合D、成45°角正确答案:B7、1956年黄海高程系中我国的水准原点高程为()。
A、72.260mB、72.269mC、72.289mD、72.280m正确答案:C8、第Ⅲ象限, 象限角R与方位角α的关系为()。
A、α=360°-︱R︱B、α=180°+ RC、α=RD、α=180°-︱R︱正确答案:B9、接图表的作用是()。
A、表示本图幅与相邻图幅的位置关系B、表示本图的边界线或范围C、表示相邻图幅的经纬度D、表示本图的图名正确答案:A10、点之记指的是()。
A、记录控制测量成果的数据文件B、图形或文字形式记录控制点位置的文件C、控制点测量标志D、记录控制点点名和坐标的文件正确答案:B11、管水准器和圆水准器对于经纬仪整平精度的关系是()。
A、无法确定B、精度相等C、圆水准器精度高D、管水准器精度高正确答案:D12、微倾式水准仪能够提供水平视线的主要条件是()。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集Word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集Word版第⼀章绪论§1-1观测误差1.1.01为什么说观测值总是带有误差,⽽且观测误差是不可避免的?1.1.02观测条件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它与观测结果的质量有什么联系?1.1.03测量误差分为哪⼏类?它们各⾃是怎样定义的?对观测成果有何影响?试举例说明。
1.1.04⽤钢尺丈量距离,有下列⼏种情况使量得的结果产⽣误差,试分别判定误差的性质及符号:(1)长不准确;(2)尺尺不⽔平;(3)估读⼩数不准确;(4)尺垂曲;(5)尺端偏离直线⽅向。
1.1.05在⽔准测量中,有下列⼏种情况使⽔准尺读数带有误差,试判别误差的性质及符号:(1)视准轴与⽔准轴不平⾏;(2)仪器下沉;(3)读数不准确;(4)⽔准尺下沆。
§1-2测量平差学科的研究对象1.2.06 何谓多余观测?测量中为什么要进⾏多余观测?1.2.07 测量平差的基本任务是什么?§1-3测量平差的简史和发展1.3.08 ⾼斯于哪⼀年提出最⼩⼆乘法?其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1.3.09 ⾃20世纪五六⼗年代开始,测量平差得到了很⼤发展,主要表现在那些⽅⾯?§1-4 本课程的任务和内容1.4.10 本课程主要讲述哪些内容?其教学⽬的是什么?第⼆章误差分析与精度指标§2-1 正态分布2.1.01 为什么说正态分布是⼀种重要的分布?试写出⼀维随机变量X的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式。
§2-2 偶然误差的规律性2.2.02 观测值的真误差是怎样定义的?三⾓形的闭合差是什么观测值的真误差?2.2.03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量的偶然误差呈现出什么样的规律性?2.2.04 偶然误差*服从什么分布?它的数学期望和⽅差各是多少?§2-3 衡量精度的指标测值⽐误差⼤的观测值精度⾼?2.3.07 若有两个观测值的中误差相同,那么,是否可以说这两个观测值的真误差⼀定相同?为什么?2.3.08 为了鉴定经纬度的精度,对已知精确测定的⽔平⾓α=45O00’00”作12次观测,结果为:45o00’06” 44o59’55” 44o59’58” 45o00’04”45o00’03” 45o00’04” 45o00’00” 44o59’58”44o59’59” 44o59’59” 45o00’06” 45o00’03”设α没有误差,试求观测值的中误差。
工程测量误差测量理论例题和习题(专题复习)
测量误差理论一、中误差估值(也称中误差):Δi (i=1,2,…,n ) (6-8)【例】 设有两组同精度观测值,其真误差分别为:第一组 -3″、+3″、-1″、-3″、+4″、+2″、-1″、-4″; 第二组 +1″、-5″、-1″、+6″、-4″、0″、+3″、-1″。
试比较这两组观测值的精度,即求中误差。
解:"22222219.2841243133±=+++++++±=m"222223.3813046151±=+++++++±=m由于m 1<m 2,可见第一组观测值的精度比第二组高。
同时,通过第二组观测误差的分布情况可看出其误差值的波动幅度较大,因而也可判断出第二组观测值的稳定性较差,则精度较低。
另外,由以上分析可知,中误差仅代表了一组观测值的精度,并不表示某个观测值的真误差。
二、相对误差:观测值中误差m 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S 相比,并化为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形式,即mS Sm K 1==(6-10) 三、误差传播定律【例】 丈量某段斜距S =106.28 m ,斜距的竖角038'︒=δ,斜距和竖角的中误差分别为cm 5m s ±=、"20m ±=δ,求斜距对应的平距D 及其中误差D m 。
解:平距 105.113m 30'cos8106.28cos =︒⨯=⋅=δS Dn m][由于δcos ⋅=S D 是一个非线性函数,所以,对等式两边取全微分,化成线性函数,并用“∆”代替“d ”得δδδ∆⋅⋅-∆⋅=∆sin cos S S D再根据(6-29)式,可以直接写出平距方差计算公式,并求出平距方差值2""2222"2222)(477.24)20626520()'308sin 28.106(5)'308(cos )()sin ()(cos cm m S m m SD=⋅︒⋅+⋅︒=⋅⋅+⋅=ρδδδ因此,平距的中误差为:m D=±5 cm 。
工程测量复习题各章问答题计算题
复习题第一章高程测量1.已知水准点5的高程为531.272米,四次隧道洞内各点高程的过程和尺读数如下图所示(测洞顶时,水准尺倒置),试求1、2、3、4点的高程。
2.影响水准测量的误差有哪些?如何消除或削减其影响?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自动安平的原理是什么?试述这类仪器的优点及使用方法。
3水准测量中,为什么一般要求前后视距尽量相等?第3题答案: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保持相等可消除或减弱下列误差:(1)当调焦时,调焦透镜光心移动的轨迹和望远镜光轴不重合,则改变调焦就会引起视准轴的改变,从而改变了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关系。
如果在测量中保持前视后视距离相等,就可在前视和后视读数过程中不改变调焦,避免因调焦而引起的误差。
(2)仪器虽经过校正,但i角仍会有微小的残余误差,也就是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完全平行,当在测量时如能保持前视和后视的距离相等,这种因i角引入的观测误差就能消除。
(3)可完全消除地球曲率引起的误差。
(4)可减弱大气折光的影响。
第二章角度测量1.什么角水平角?用经纬仪照准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目标时,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一样2.说明测回法及全圆观测法测水平角的方法和步骤。
(设为90°)因对中有误差,在CB 3.测水平角时对中的目的是什么?设要测出ABC的延长线上偏离B’4. 5. 测ABC ∠时,没有照准C 点标杆的底部而瞄准标杆顶部,设标杆顶端偏离BC 线15毫6. 7. 竖盘指标水准管起什么作用?盘左、盘右测得的竖直角不一样,说明什么?8. 根据水平角观测原理,经纬仪应满足哪些条件?如何检验这些条件是否满足?怎么进行校正?其检验校正的次序是否可以变动?为什么?9. 经纬仪测角时,用盘左盘右两个位置观测同一角度,能消除哪些误差对水平角观测成果的影响?10. 影响水平角观测精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止、消除或减低这些因素的影响?15.在做经纬仪竖盘指标差检验校正时,若用全圆顺时针注记的威而特T 1经纬仪盘左盘右分别瞄准同一目标,得盘左竖盘读数为75°24.3′,盘右竖盘读数为284°38.5′,问此时视准轴水平时盘左的竖盘读数是否为90°,如不满足此条件,怎样校正指标水准管? 答案:先求竖盘指标差x :42123605.832843.42752360'''+=-'+'=-+= R L x若视准轴水平时,竖盘的读数为421090''' ,不满足为90的条件且竖盘指标差大于03'',因此,仪器竖盘指标水准管要校正,校正步骤如下:1. 保持盘右照准原来的目标不变,这时的正确读数应为6073284421000383284'''='''-'''=- x R用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将竖盘读数安置在6073284'''的位置上。
工程测量测量误差练习题
测量误差(练习题) 一、选择题1、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值,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 )。
A .最大值 B .最小值 C .算术平均值 D .中间值2、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后,将它们求和并减去180°所得的三角形闭合差为( )。
A .中误差 B .真误差 C .相对误差 D .系统误差3、系统误差具有的特点为( )。
A .偶然性B .统计性C .累积性D .抵偿性4、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测得同一水平角角值为:173°58´58"、173°59´02"、173°59´04"、173°59´06"、173°59´10",则观测值的中误差为( )。
A .±4.5" B.±4.0" C.±5.6" D.±6.3" 5、一组测量值的中误差越小,表明测量精度越( ) A .高B .低C .精度与中误差没有关系D .无法确定 6、边长测量往返测差值的绝对值与边长平均值的比值称为( )。
A .系统误差 B .平均中误差 C .偶然误差 D .相对误差7、对三角形三个内角等精度观测,已知测角中误差为10″,则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为( )。
A .10″ B .30″ C .17.3″ D .5.78″8、两段距离及其中误差为:D1=72.36m±0.025m, D2=50.17m±0.025m ,比较它们的测距精度为( )。
A .D1精度高B .两者精度相同C .D2精度高D .无法比较9、设某三角形三个内角中两个角的测角中误差为±4″和±3″,则求算的第三个角的中误差为( )。
A .±4″B .±3″C .±5″D .±6″10、设函数X=L 1+2L 2,Y=X+L 3,Z=X+Y ,L 1,L 2,L 3的中误差均为m ,则X ,Y ,Z 的中误差分别为( )。
05《工程测量》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作业与习题答案
中不准,望远镜的视差,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水准尺立得不直,水准仪下沉,尺垫下 沉;经纬仪上主要轴线不满足理想关系,经纬仪对中不准,目标偏心,J6 级仪器照准部偏心,度盘 分划误差,照准误差。 水准测量时水准仪望远镜的视差、气泡没有精确符合、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水 准尺没立直、水准仪下沉、尺垫下沉;钢尺量距时钢尺尺长不准、温度的变化、拉力的变化、定线 不准、对点及投点误差;角度测量时经纬仪上主要轴线互相不垂直、经纬仪对中不准、目标偏心、 照准误差:这些误差都是系统误差,需要认真按照要求精心操作,并作相应的改正。 估读水准尺不准、读数误差:是偶然误差,需要多余观测、平差处理。 8.什么是误差传播定律?试述任意函数应用误差传播定律的步骤。 设 Z 是独立观测量 x1,x2,…,xn 的函数,即
∂f ∂f 2 ∂f 2 2 mz = m2 + L + ∂x m1 + ∂x ∂x mn 2 1 n
2
2
2
2
9.什么是观测量的最或然值?它是不是唯一的?为什么? 等精度直接观测值的最或然值即是各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观测值的最或然值不是唯一的,是最接近真值的值。随着观测次数的增多,逐步趋近于真值。 10.什么是等精度观测和不等精度观测?举例说明。 若观测条件相同,则可认为精度相同。在相同观测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观测称为等精度观测; 在不同观测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观测称为不等精度观测。 例如对某角等精度观测 6 次,求观测值的最或然值、观测值的中误差以及最或然值的中误差。 这就是等精度观测。 再比如用同一台经纬仪以不同的测回数观测某水平角,各组最后结果分别为β1=23°13′36″ (4 测回) ,β2=23°13′30″(6 测回) ,β3=23°13′26″(8 测回) ,试求这个角度的最或然值及 其中误差。这就是不等精度观测。 11.什么是多余观测?多余观测有什么实际意义? 当测定一个角度、一点高程或一段距离的值时,按理说观测一次就可以获得。但仅有一个观测 值,测的对错与否,精确与否,都无从知道。如果进行多余观测,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误差理论一、中误差估值(也称中误差):Δi (i=1,2,…,n ) (6-8)【例】 设有两组同精度观测值,其真误差分别为:第一组 -3″、+3″、-1″、-3″、+4″、+2″、-1″、-4″; 第二组 +1″、-5″、-1″、+6″、-4″、0″、+3″、-1″。
试比较这两组观测值的精度,即求中误差。
解:"22222219.2841243133±=+++++++±=m"222223.3813046151±=+++++++±=m由于m 1<m 2,可见第一组观测值的精度比第二组高。
同时,通过第二组观测误差的分布情况可看出其误差值的波动幅度较大,因而也可判断出第二组观测值的稳定性较差,则精度较低。
另外,由以上分析可知,中误差仅代表了一组观测值的精度,并不表示某个观测值的真误差。
二、相对误差:观测值中误差m 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S 相比,并化为分子为1、分母为整数的形式,即mS Sm K 1==(6-10) 三、误差传播定律【例】 丈量某段斜距S =106.28 m ,斜距的竖角038'︒=δ,斜距和竖角的中误差分别为cm 5m s ±=、"20m ±=δ,求斜距对应的平距D 及其中误差D m 。
解:平距 105.113m 30'cos8106.28cos =︒⨯=⋅=δS D由于δcos ⋅=S D 是一个非线性函数,所以,对等式两边取全微分,化成线性函数,并用“∆”代替“d ”得δδδ∆⋅⋅-∆⋅=∆sin cos S S D再根据(6-29)式,可以直接写出平距方差计算公式,并求出平距方差值n m ] [∆∆ ±=2""2222"2222)(477.24)20626520()'308sin 28.106(5)'308(cos )()sin ()(cos cm m S m m SD=⋅︒⋅+⋅︒=⋅⋅+⋅=ρδδδ因此,平距的中误差为:m D =±5 cm 。
则最终平距可表示为:D =105.113±0.050 m 。
应用误差传播定律时,由于参与计算的观测值的类型不同,则计算单位也可能不同,如角度单位和长度单位,所以,应注意各项单位要统一。
例如,上例中的角值需要化为弧度。
综上所述,应用误差传播定律求任意函数中误差的步骤如下: 列独立观测值函数式对函数式进行全微分写出中误差关系式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应特别注意两点:正确列出函数式;函数式中的各个观测值必须是独立观测值。
【例】 用长度为l =30 m 的钢尺丈量了10个尺段,若每尺段的中误差m =±5 mm ,求全长D 及其中误差m D 。
解:列独立观测值函数式对函数式进行全微分 写出中误差关系式 则,全长的中误差为 m D =±mm 16105555222±=⨯±=+++ 如果采用下面方法计算该题,考虑错误之处:先列出函数式D=10l ,写出全长D 的中误差关系式并计算中误差m D =10·m =10·5=±50mm 。
答案错误,原因在于错误地列出了函数式。
【例】设有函数式Z=y 1+2y 2+1,而y 1=3x ,y 2=2x+2,已知x 的中误差为m x ,求Z 的中误差。
解:若直接利用式(6-16)和(6-23)计算,则函数Z 的中误差 x m m m m m m x x y y Z5)2(4)3(4222221±=⋅+±=+±=上面答案是错误的!这是因为y1和y2均是x 的函数,它们不是互相独立的观测值,因此,不能直接应用误差传播定律进行计算。
正确的做法是先将y 1和y 2代入函数式Z ,合并同类项后即为独立观测值,再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即xZ m m x x x Z 7571)22(23±=+=+++=),,,(21n x x x f z =n ndx x f dx x f dx x f dz ∂∂++∂∂+∂∂=22112222222121nx n x x m x f m x f m x f z m ⎪⎪⎭⎫ ⎝⎛∂∂++⎪⎪⎭⎫ ⎝⎛∂∂+⎪⎪⎭⎫ ⎝⎛∂∂±= 1021dl dl dl dD +++= 1021l l l D +++= 2210222110m m m m m l l l D ⋅±=+++±=【例】 对某段距离进行了5次等精度观测,观测结果列于表6-3,试计算该段距离的最或然值及其中误差。
计算见表6-3。
表6-3 利用观测值的改正数计算观测值中误差四、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例】 已知观测值分别为L 1、L 2、L 3,其中误差分别为m 1=±1″、m 2=±2″、m 3=±3″,则它们的权分别为:取μ=1时, 91,41,1233222211======m p m p m p μμμ取μ=4时, 94,1,4233222211======m p mp mp μμμ取μ=36时,4,9,36233222211======m p m p m p μμμ【例】 水准测量中按测站数和水准测量距离定权。
设在A 、B 两点间进行水准测量,共设置了n 个测站,各测站的高差分别为h 1、h 2、┅、h n ,则A 、B 点间的高差h AB 为h AB =h 1+h 2+┅+h n (6-38)若每个测站的高差中误差为m 站,则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可得h AB 的中误差为n m m AB h 站= (6-39)若设每测站的水准距离相等,均为s ,则A 、B 间的水准测量距离S AB =n ·s ,由式(6-39)可得h AB 的中误差AB AB h S sm s S m m AB ⋅==站站(6-40) 设sm 站=μ,则式(6-40)变为AB h S m AB ⋅=μ。
当S AB =1 km 时,AB h m =m 公里=μ,可见μ为每公里水准测量高差的中误差。
因此,式(6-40)变为AB h S m m AB ⋅=公里 (6-41)由式(6-39)和(6-41)可得:水准测量高差的中误差与测站数的平方根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根成正比。
可见,在水准测量中,测站数越少或距离越短,则观测高差的精度越高。
若取c 个测站的观测高差中误差为单位权中误差μ,根据权定义式(6-37)和式(6-39),可得观测高差h AB 的权为n cnm c m m P ABAB hh ===22站站22μ(6-42)若取c 公里观测高差的中误差为单位权中误差m 公里,根据定义权公式(6-37)和式(6-41),可得观测高差h AB 的权为ABhh c m c m m P ABAB S S AB22===公里公里22μ(6-43)由(6-42)和(6-43)式可知:水准测量高差的权与测站数成反比,与水准路线的长度成反比。
所以,通过测站数和水准测量距离就可以确定观测高差的权,而不需要利用中误差来定权。
【例】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未知量分别用不同的次数n 1、n 2、┅、n n 进行n 批观测,得相应的算术平均值为L 1、L 2、┅、L n ,求 L 1、L 2 、┅、L n 的权。
解:设各观测值的中误差分别为m 1、m 2、┅、m n ,且观测一次的中误差均为m ,则nnn m n mn mmmm===,,,2211因此,相应的权为i ii i n n m m p m ⎪⎪⎭⎫ ⎝⎛===222μμμ,再令m c 2μ=,则i i n c p ⋅=,若取c=1,则i i n p = (6-44)可见,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算术平均值的权与观测次数成正比(或相等)。
设n 个不等精度观测值L 1、L 2、…、L n ,相应的权分别为P 1、P 2、…、P n ,则最或然值(称为加权平均值)为][][212211p pL p p p L p L p L p x n n n =++++++=(6-45)可以看出,当各观测值为等精度时,则权P 1=P 2=…=P n =1,上式就与算术平均值计算式(6-31)相同。
下面根据式(6-45)推算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
设观测值L 1、L 2、…、L n 的中误差分别为m 1、m 2、…、m n ,则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可得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为[][][]2222222221221nn x m P P m P P m P P M +++±= (6-46) 由权定义式(6-37),有iip m 22μ=,代入式(6-46)可得[][][][]][)(n 212222222221P P P P P P P P P P P M nx μμμμμ±=+++⋅±=+++±= (6-47)实际计算时,上式中的单位权中误差μ可用观测值的改正数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1-±=n PVV μ(6-48)将式(6-48)代入式(6-47),可得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计算公式[][][])1(-±=±=n P Pvv P M x μ(6-50)【例】 如图6-3所示,从已知水准点A 、B 、C 经三条水准路线,测得E 点的观测高程H i 及水准路线长度S i (见表6-4),求E 点的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各条水准路线权: ii S p 1= (由式6-43可得) 加权平均值: )m (469.527][]H [==p p x加权平均值中误差:)(84.8)1]([][M x mm n p pvv ±=-±=则E 点高程: H E =527.469±0.009 (m )图6-3 不等精度水准路线表6-4 不等精度高程计算表观测路线 E 点观测高程 H i (m) 观测路线长度 S i (km)观测高程权i p观测值的改正数i i H x v -= (mm)PVV1 527.459 4.5 0.22 10 22.00 2 527.484 3.2 0.31 -15 69.75 3527.4584.00.251130.25五、思考题习题:1.观测条件主要由那些因素构成?2.观测误差分为哪几类?它们各自是怎样定义的?试举例说明。
3.在水准测量中,有下列几种情况使水准尺读数有误差,试判断误差的性质及符号:(1)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2)仪器下沉;(3)读数不准确;(4)水准尺下沉;(5)水准尺倾斜。
4.何谓多余观测?测量中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测?5.偶然误差的统计规律是什么?偶然误差的概率分布曲线能说明哪些问题?6.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分别为:300.465 m ±4.5 cm 及660.894 m ±4.5 cm ,试说明这两段距离的真误差是否相等?它们的相对中误差是否相等?7.在三角形ABC 中,已测出,'3'0060,'4'0030±︒=∠±︒=∠B A求C ∠的值及其中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