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合集下载

数学教学应处理好六个关系

数学教学应处理好六个关系

数学教学应处理好六个关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学时,教师应善干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努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为此,我们应处理好如下“六个关系”: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处理好基础与发展的关系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向与调控的功能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注意目标的全面性、层次性,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和价值观得到相应的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应注意将基础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目标(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健康的情感)进行合理整合。

如在制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又要考虑到学生的一般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可制定以下目标:①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②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③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新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④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直用于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趣的事物,可操作的材料等。

作为学生探索的对象或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也能使数学教学具体,生动,直观形象。

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一个数加减一个接近整百数的简便计算”时,有意识地创设营业员和顾客的双边活动情境。

即有一个顾客带着530元钱到电器商店购买三用机,—架三用机298元,他拿300元给营业员。

你们想—想是给多了,还是给少了?他买了一架三用机之后,还剩多少钱?你们替他算一算,怎样算比较简便?这样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自然地把学生带入了生活的空间。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
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
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没有备课时的“深思熟虑” 就没有上课时的“游刃有余”
学校要给同学们定做校服,有下面4 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
数据收集整理
如何面对课堂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冲突?
数学课堂教学 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壶关县阳光小学校 刘岩波
思考: 我们应该关注课堂教学 中的哪几个关系?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关系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 化的关系
和钻研教材,应以本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
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对教材的再创造,集中表现 在:能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贴切的教学 素材和教学流程,准确地体现基本理念和内容标准规定 的要求。
四、“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 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
如何看待多媒体教学和其它教学手 段的关系。
导学案不能用多媒体吗? 交互式电子白板 二年级《方向与位置》
如何看待多媒体教学和板书设计
课标指出:在应用现代信息技 术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课堂教 学的板书设计。必要的板书有利 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 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 内容的脉络。
二、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时的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
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 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 或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 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

教师招聘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

教师招聘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

〔教师招聘数学新课程标准真题〕一、填空题。

1.数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2. 〔〕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根本素养。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根本任务,实施素养教育的功能。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和〔〕。

4.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开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开展核心素养。

5. 数学源于对〔〕的抽象,通过对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基于抽象结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形成数学的结论和方法,援助人们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本质、关系和规律。

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致力于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逐渐形成适应终身开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7.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五大核心理念包含〔〕、〔〕、〔〕、〔〕、〔〕。

8. 课程目标以学生开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四基〞即根底知识、〔〕、〔〕和〔〕开展,开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四能〞即〔〕、〔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形成正确的〔〕。

9. 新课程倡导改变单一讲授式教学方法,注重〔〕、〔〕、〔〕、〔〕等,探究〔〕教学,积极开展〔〕和〔〕等综合性教学活动。

10.课程内容组织的重点应是对内容进行〔〕,探究开展学生〔〕的路径。

11.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应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与〔〕的关系;重视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处理好〔〕与〔〕的关系;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处理好〔〕与〔〕的关系。

12.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呈现应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适当考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适当采取〔〕的方法。

13.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和〔〕的统一,〔〕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与〔〕。

14. 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几对关系第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几对关系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几对关系摘要:教学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关系。

教学实践表明,优质的数学课堂教学依赖于教师对各种矛盾关系的巧妙化解和灵活处理。

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重点处理好的矛盾关系包括:在内容的讲解上,要处理好“深”与“浅”的关系;在学习活动的管理上,要处理好严与宽的关系;在教学节奏的控制上,要处理好“快”与“慢”的关系,等等。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矛盾关系;学生的发展;平衡Teachers should handle a few of relationship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Abstract: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filled with all kinds of contradictions relations.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high quality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various depends on that how the teachers deal with various contradiction relations.The key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clude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content, how to deal with “deep”and “shallow” relations;In learning activity on management,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with wide;In the control of teaching rhythm, how to deal with “fast” and “slow” relations, and so on.Keywords: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The contradiction relationship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alance众所周知,教学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关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简答题)22道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简答题)22道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题简答题简答题:1、如何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参见例82)。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

(3)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参见例32,例52)。

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数学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十大关系

数学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十大关系

数学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十大关系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处理好许多关系,这些关系直接关系到老师和学生的教学效果,关系到学生成绩的提高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下面,我将围绕“数学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十大关系”来谈一谈。

一、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老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下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学生之间的关系。

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和鼓励,共同学习和进步,建立和谐的班级关系。

三、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学生应该努力建立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应用。

四、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

学生应该通过实际应用,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五、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老师与家长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联系,将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

六、老师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老师应该熟知教材,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教材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七、老师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

老师应该根据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八、学生与课外练习之间的关系。

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练习和巩固,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九、学生与数学考试之间的关系。

学生应该充分理解考试的重要性,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准备考试。

十、老师与学生评价之间的关系。

老师应该充分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表现,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总之,数学教学中十大关系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成长。

希望我们的教育者能够更加重视和处理好这些关系,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迎接未来挑战。

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测试卷试题库(含答案)

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测试卷试题库(含答案)

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测试卷试题库(含答案)一、填空题。

1.数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2. ()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和()。

4.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5. 数学源于对()的抽象,通过对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基于抽象结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形成数学的结论和方法,帮助人们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本质、关系和规律。

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7.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五大核心理念包括()、()、()、()、()。

8. 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四基”即基础知识、()、()和()发展,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四能”即()、(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形成正确的()。

9. 新课程倡导改变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注重()、()、()、()等,探索()教学,积极开展()和()等综合性教学活动。

10.课程内容组织的重点应是对内容进行(),探索发展学生()的路径。

11.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应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与()的关系;重视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处理好()与()的关系;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处理好()与()的关系。

12.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呈现应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适当考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适当采取()的方式。

13.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和()的统一,()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与()。

课程内容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课程内容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东十里小学赵许宽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1.关于过程与结果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习惯把数学课程内容视为一系列事实性的结论。

它们是静态的、客观的,也是内涵确定的,边界明晰的。

这些事实性结论成为“双基”的主体,也成为课程内容的知识点,它们当然成为课程及教学的重点。

但这同时又带来另一方面的问题,即不关注知识的来龙去脉,不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产生与发展。

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只关注数学结论,老师上课时也总是让课程内容的展开尽快进入运用结论去解题的操练过程。

这样的状况在数学课程的现实中仍然较为普遍地存在。

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应该重视过程。

其实,在数学教育领域,很早就有这样的观点:数学教学与其说是数学活动结果的教学,不如说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

这里的活动就是指最终得到数学结论的数学活动过程。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能体会感悟到这些知识技能背后更为本质的东西——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积累起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同时,通过这一过程也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整体上促进自己数学素养的提高。

正是因为如此,过程本身就成为数学课程的目标,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是达到知识技能目标的辅助性手段。

比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加减法进位加法27+36时,前面的不进位加法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列竖式计算,学生也会想到列竖式计算,在列竖式计算中如果我们只注重结果,教给学生满十进一,学生也就会计算了,但是学生理解不了为什么要进位。

因此,为了学生便于理解进位的缘由,我们可以借助小棒,利用摆小棒的形式加深理解,27就是2捆零7根,36就是3捆零6根,7根加6根就是13根,而13根可以看作是一捆和3根,很明显加起来是6捆零3根,这样借助学具再来教学列竖式中的进位,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些。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应处理几种关系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应处理几种关系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应处理几种关系无棣县第二实验学校崔胜勇新课程改革给教育谱写了新的篇章,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与从前有很大不同,但是做为一个新事物,新的理念和实际的教学效果之间有时却又存在着很大差距,这就使得教师们有时存在着一些困惑,甚至矛盾。

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到每一堂课上,落到每个学生身上,就成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正确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传统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与新课程标准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是中国几千年教育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实践证明是非常有价值的,对我们现在的教学仍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不可否认传统教学存在着很多弊端: 过分强调教,以教为中心,忽视学习的的自主性;过分强调和利用竞争机制,忽视合作;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忽视发现与探究。

传统教学的这些弊端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为了消除这些弊端,我们才提出了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在教于学的关系上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但是,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活动中,是不是所有的课只能用自主、合作、探究,而不能用其它方法回答是否定的。

著名课程专家余文森教授就强调:“学习方式转变不是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而是强调学习方式由单一型转向多样性,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可比。

学习方式转变意味着完善每一种学习方式,提升每一种学习方式的内在品质。

”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生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学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应用。

只要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都可以大胆采用,只用一种或几种教学方式教学是片面的,是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

例如,我们倡导自主探索,但并不排斥教师用讲授法精彩分析某一片段。

2020年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基本功考试题及答案(五)

2020年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基本功考试题及答案(五)

2020年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基本功考试题及答案(五)一、填空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6、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7、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8、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路)、(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9、《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

10、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二、填空题。

(45%)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4、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课程内容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课程内容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课程内容要处理好三个关系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东十里小学赵许宽新课标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1.关于过程与结果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习惯把数学课程内容视为一系列事实性的结论。

它们是静态的、客观的,也是内涵确定的,边界明晰的。

这些事实性结论成为“双基”的主体,也成为课程内容的知识点,它们当然成为课程及教学的重点。

但这同时又带来另一方面的问题,即不关注知识的来龙去脉,不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产生与发展。

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只关注数学结论,老师上课时也总是让课程内容的展开尽快进入运用结论去解题的操练过程。

这样的状况在数学课程的现实中仍然较为普遍地存在。

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应该重视过程。

其实,在数学教育领域,很早就有这样的观点:数学教学与其说是数学活动结果的教学,不如说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

这里的活动就是指最终得到数学结论的数学活动过程。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能体会感悟到这些知识技能背后更为本质的东西——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积累起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同时,通过这一过程也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整体上促进自己数学素养的提高。

翼。

在很多数学家的研究生涯中,借助直观作出重大发现,然后通过逻辑推理证明结论的事例比比皆是。

数学的发展过程也表明,再抽象的数学结论总能找到相对直观的表征和解释。

运用直观手段本身就是数学研究的重要方式,它更应成为我们处理和组织课堂内容的重要方式。

比如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形所具有的几何直观,将复杂的数学对象简明化;恰当地构造数学问题的现实情境,将抽象的数学关系具体化;通过直观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以获得数学的猜想;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实现抽象与具体之间的转变等等,都是课程内容组织上可以加强的方面。

小学数学新课程简答和辨析题_

小学数学新课程简答和辨析题_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简答题和辨析题1、说说你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基本认识。

参考答案: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新课程标准具体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2、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并处理好哪几个关系?答案要点: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3、简述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如何体现?答案要点: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如何评价学生?参考答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简答题(附答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简答题(附答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简答题(附答案)1.小学数学课程的课程理念包含哪五个方面?2.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应重视处理好几个关系是什么?3.小学数学课程核心素养的“三会”指什么?4.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具体包括哪些方面?5.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包括哪些?6.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体的目标是哪些方面?7.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8.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总目标是什么?9.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具体是指哪些方面?10.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关于小学数学“数量关系”的教学内容包含哪些方面?11.什么是符号意识?12.什么是空间观念?13.什么是数据观念?14.主题活动主要分成哪两类?15.试着简单描述《度量衡的故事》这一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16.学业质量标准主要从哪些方面对学生核心素养达成情况进行评估?17.2022版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有哪些?18.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维度多元指出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操作?19.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原则有哪些?20. 2022版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有哪些?答案1.小学数学课程的课程理念包含哪五个方面?答:(1)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2)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3)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4)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5)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2.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应重视处理好几个关系是什么?答:(1)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2)重视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3)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3.小学数学课程核心素养的“三会”指什么?答:(1)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4.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答:(1)可以从现实世界的客观现象中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数学新课标知识梳理

数学新课标知识梳理

数学新课标知识梳理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3.课程内容组织的重点应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4.“四基”是指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5.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6.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

7.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应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8.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组成。

9.数与代数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小学阶段包括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

10.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呈现应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适当考虑跨学科主题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适当采取螺旋式的方式。

11.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经历、体验、感悟、探索等。

12.小学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13.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14. 2022版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有哪些?答:(一)坚持目标导向(二)坚持问题导向(三)坚持创新导向15. 小学数学课程核心素养的“三会”指什么?答:(1)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16. 小学数学课程的课程理念包含哪五个方面?答:(1)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2)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3)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4)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5)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

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需处理好几个关系

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需处理好几个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需处理好几个关系《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截了当体会,处理好直截了当体会与间接体会的关系。

”之因此提出要处理好上述关系,是因为它事实上反映出当前数学课程内容在选择与组织上的差不多矛盾问题,不管是数学课程设计或是实施,都回避不了这些问题。

1、关于过程与结果在传统教学中,我们适应把数学课程内容视为一系列事实性的结论。

它们是静态的、客观的,也是内涵确定的,边界明晰的。

这些事实性结论成为“双基”的主体,也成为课程内容的知识点,它们因此成为课程及教学的重点。

但这同时又带来另一方面的问题,即不关注知识的来龙去脉,不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产生与进展。

为了节约教学时刻,只关注数学结论,老师上课时也总是让课程内容的展开尽快进入运用结论去解题的操练过程。

如此的状况在数学课程的现实中仍旧较为普遍的存在。

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出现应该重视过程。

事实上,在数学教育领域,专门早就有如此的观点:数学教学与其说是数学活动结果的教学,不如说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

那个地点的活动确实是指最终得到数学结论的数学活动过程。

通过如此一个过程,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能体会感悟到这些知识技能背后更为本质的东西——知识的产生与进展,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积存起一定的数学活动体会。

同时,通过这一过程也能够使学生把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适应,从整体上促进自己数学素养的提高。

正是因为如此,过程本身就成为数学课程的目标,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是达到知识技能目标的辅助性手段。

在强调过程的同时,也不应形成忽视结果的倾向。

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要注意过程与结果的有机关联,还要依照素材的具体情形、学生的实际状况、并考虑到课时的有效利用,处理好过程的历时性、节奏性、时期性与结果的关系。

2.关于直观与抽象“数学在本质上研究抽象的东西,数学进展所依靠的最重要的差不多思想也确实是抽象”(史宁中《数学思想概论》第二辑,184页),数学抽象性是数学的本质特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需处理好几个关系《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之所以提出要处理好上述关系,是因为它事实上反映出当前数学课程内容在选择与组织上的基本矛盾问题,无论是数学课程设计或是实施,都回避不了这些问题。

1、关于过程与结果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习惯把数学课程内容视为一系列事实性的结论。

它们是静态的、客观的,也是内涵确定的,边界明晰的。

这些事实性结论成为“双基”的主体,也成为课程内容的知识点,它们当然成为课程及教学的重点。

但这同时又带来另一方面的问题,即不关注知识的来龙去脉,不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产生与发展。

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只关注数学结论,老师上课时也总是让课程内容的展开尽快进入运用结论去解题的操练过程。

这样的状况在数学课程的现实中仍然较为普遍的存在。

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应该重视过程。

其实,在数学教育领域,很早就有这样的观点:数学教学与其说是数学活动结果的教学,不如说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

这里的活动就是指最终得到数学结论的数学活动过程。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能体会感悟到这些知识技能背后更为本质的东西——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积累起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同时,通过这一过程也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整体上促进自己数学素养的提高。

正是因为如此,过程本身就成为数学课程的目标,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是达到知识技能目标的辅助性手段。

在强调过程的同时,也不应形成忽视结果的倾向。

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要注意过程与结果的有机关联,还要根据素材的具体情况、学生的实际状况、并考虑到课时的有效利用,处理好过程的历时性、节奏性、阶段性与结果的关系。

2.关于直观与抽象“数学在本质上研究抽象的东西,数学发展所依赖的最重要的基本思想也就是抽象”(史宁中《数学思想概论》第二辑,184页),数学抽象性是数学的本质特征之一。

符号、公式以及必要的形式化的处理等成为数学内容组织呈现的基本方式,也是数学课程内容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内容的特点所在。

但是,作为课程的数学内容在充分展示它独有的抽象性特征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可接受性和心理适应性,因此,采用恰当的直观性手段就显得很有必要。

其实就数学而言,直观与抽象不是对立的,它们从来都是它的两翼。

在很多数学家的研究生涯中,借助直观作出重大发现,然后通过逻辑推理证明结论的事例比比皆是。

数学的发展过程也表明,再抽象的数学结论总能找到相对直观的表征和解释。

运用直观手段本身就是数学研究的重要方式,它更应成为我们处理和组织课堂内容的重要方式。

正如波利亚所说:“抽象的道理是重要的,但要用一切办法使它们看得见、摸得着。

”(《数学发现》p333)。

比如,充分利用图形所具有的几何直观,将复杂的数学对象简明化;恰当地构造数学问题的现实情境,将抽象的数学关系具体化;通过直观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以获得数学的猜想;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实现抽象与具体之间的转变等等,都是课程内容组织上可以加强的方面。

“数学知识的形成依赖于直观,数学知识的确立依赖于推理”(史宁中《数学思想概论》第二辑,225页)。

因此,在重视直观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在数学抽象思维上不断得到发展。

这正是数学课程所追求的更为本质的目标。

3.关于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数学课程中的概念、定理和原理等,是人们在长期数学活动中加以总结的成果。

学生在课程中学习数学是以教材和老师的讲授为中介,来获得前人已经形成的数学知识,即学生学习主要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获取和形成数学经验。

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课程内容主要是间接经验。

数学课程内容的这种存在方式给数学带来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它使得学生能在特定的计划、目标下,通过教师的组织教学,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系统地学习到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讲授是保证间接经验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的最重要的条件(这在数学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客观上就容易形成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局面,也容易忽视学生个体的直接经验在学习中的存在。

我们认为,在数学课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不是对立的,它们应该是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

在当前的
数学教育理论中,一个普通认同的观点是:学生的数学认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建立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构建起来的。

表现为书本知识的数学间接经验只有通过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中积累自己的经验才能真正理解其数学意义;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学习数学间接经验的同时,学生也在发展自己的直接经验,特别是通过打好知识基础,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具有了主动面对生活和社会去拓展自我直接经验的能力,这正是数学学习的发展性所要求的目标。

所以,我们强调重视直接经验,不仅指它有利于间接经验的学习,也在与它本身就应成为课程的重要目标。

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它表明重视课程内容中的直接经验也是课程内容改革的目标。

我们在数学课程内容组织的具体形式中,要注意这一目标的落实。

比如,应强调课程和教材中的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强调他们在活动中的数学经验积累,数学观察、操作实验、综合实践等应该成为重要的课程内容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