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构件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其异速生长关系随发育阶段的变化

合集下载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片组织结构和形态的变化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片组织结构和形态的变化

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片组织结构和形态的变化朱金峰;李广良;黄海棠【摘要】The changes in the tissu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obacco leaves during curing of tobacco leaves with different maturities were studied by measuring the middle leaves of flue - cured tobacco variety Zhongyan 10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bacco leaf tissue structure had relatively large changes in the later period of yellowing and in leaf drying period, while the leaf morphology had the maximum rangeability in leaf drying period.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changes in the tissu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obacco leaves during curing among tobacco leaves with different maturities. The main reason for tight structure and ankylosis of flue - cured tobacco leaves was that the tobacco leaves lost water too fast at the leaf drying stag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tensive baking.%以烤烟中烟100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成熟度烟叶烘烤过程中叶片组织结构及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烟叶组织结构在变黄后期与定色期变幅较大,叶片形态在定色期变幅最大,不同成熟度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组织结构和形态变化也表现出明显差异.密集烘烤条件下烟叶在定色期失水过快是导致烤后烟叶结构紧密、僵硬的主要原因.【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1(023)007【总页数】4页(P53-56)【关键词】烤烟;烘烤过程;成熟度;组织结构;叶片形态;定色期【作者】朱金峰;李广良;黄海棠【作者单位】河南省烟草公司漯河市公司,河南漯河462000;河南省烟草公司漯河市公司,河南漯河462000;河南省烟草公司漯河市公司,河南漯河4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2随着我国密集烤房的发展,密集烤房以其节能、省工、提高烟叶质量等优势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烤烟设备的发展方向[1-2]。

烤烟叶片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及相关因素对生长影响分析

烤烟叶片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及相关因素对生长影响分析
展 分 析 ,包 括 烤烟 叶片 不 同化 合 物含 量 在 内所 有 物理 和 化学 性 状 都可列为作组织结构的部分来观察 。烤烟叶片组更快 ,显著降低其光合作用强度
[ 3 4]
有限的光合产物 中,较多比例的有机物消耗在吸收水分上 , 叶片 生长 方 面更 多 体 现在 叶 片 叶细胞 内含 物 的增 加 、细 胞 密度 的
的生长环境不同,引起生长上和质量上呈现不同特点 。 关 键词 :烤 烟 ;叶片 ;组 织结 构 ;水势 ;运 输 1 烤 烟叶 片组 织结 构各 因素 的相 关性 及分 类 烤烟叶片组织结构一般指 叶片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 海绵组织厚度 、下表皮厚度 ,以及不同组织厚度比值 ;各组织细 胞 长 度 和 宽度 、细 胞 密 度 、 细胞 孑 L 隙 度 、 细胞 个 体 大 小等 】 。拓
胞之间间隙 ,细胞形状更接近圆形 ,使 叶片较宽 、较薄 ,叶片含 水量增加 ,叶片水分中 自由水 占比重大 ,叶片呈典型疏松型组织 结构 。然而 ,因叶位而导致高度差和因水分运输通道阻力的作用 可能削弱根压对烤烟叶片细胞体积的扩大作用 。在这种作用下, 烤烟上部叶呈典型细致型组织结构变化 。表现在 叶片细胞体积减
较强 的抗逆性 ,在不利条件下仍 能维持 一定 代谢 强度和生长速 度 ,组织结构疏松的叶片则抗逆性较差。烤 烟漂浮育苗烟苗大 田
前 期生 长 缓慢 原 因不仅 是 根 系生 长 和吸 收 功 能差 ;叶片 薄 、干 物 质 含量 少 、组织 结 构疏 松 也 是重 要原 因 。漂 浮育 苗烟 苗 组 织结 构

增 加 ,叶片 厚度 的增 加上 ,而 叶面 积 扩张 有 限 。 同时 ,根 、茎 为 适应生长环境和叶片结构变化 ,生长上也更多体现在组织结构变 化 上 变 化 ,特别 是 根 系 生长 方 面 由组 织细 致 的 土生 根 取代 水 生根

延边烤烟生长发育过程中致香物质变化规律

延边烤烟生长发育过程中致香物质变化规律

势, 以移栽后7 5 d 含 量最大 ; 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积累规律 大致表 现为升 一降 一升的变化趋势 , 以调制过程 中
积累最快。 关键词 : 中间香 型 ; 致香物质; 石 油 醚提 取 物 ; 中性香 气 物 质 中图分类号: ¥ 5 7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西
2 5 46





2 0 1 3年 2 6卷 6期
V0 1 . 26 No . 6
S o u t h we s t Ch i n a J o u r n a l o f Ag r i e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文章编号 : 1 0 0 1— 4 8 2 9 ( 2 0 1 3 ) 0 6—2 5 4 6— 0 6
d l e l e a v e s d u in r g t h e g r o wt h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we r e q u a n i t t a t i v e l y na a ly z e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f r o m 5 5 d a y s a f t e r t r a n s p l a n t e d t o e n d
a f t e r c u ed,t r h e c o n t e n t s o f p e t r o l e u m e t h e r e x t r a c t a n d a r o ma t i c ma t t e r f o l f u e ・ c u ed r mi d d l e l e a v e s h a d a p o s i t i v e l y el r a t d e a n d c l o s e r e l a —

浅谈烤烟分组

浅谈烤烟分组

浅谈烤烟分组烤烟分级就是把不同质量的烟叶加以区分,使每个等级的烟叶具有相对一致的质量。

以供卷烟工业先用、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使不同质量的烟叶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

才能体现以质论价、优质优价,有利于促进烟叶生产。

要正确分准等级,首先要正确分组。

只有分清组别才能在此基础上根据等级质量规定将烟叶划分为若干个等级。

目前世界先进产烟国在烤烟分级标准中都把分组作为分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程序。

烤烟分组是依据烟叶部位、颜色以及其他总体质量相关的主要特征,将同一类型内的烟叶进一步划分,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把不同性质不同特征的烟叶区分开、使每一组内的烟叶具有主要的共同特征,并具有较为接近的内在质量。

分清组别后分级相对简单,易于操作和掌握。

同时分组也有利于工业加工和有利于卷烟工艺配方。

我国现行烤烟分级标准分组体系包括主组和副组两部分。

主组是为那些生长发育正常,调制适当的烟叶设置的,包容了正常条件下生产的大部分烟叶。

主组的分组因素有部位和颜色。

是依据烟叶着生部位和基本色(黄色)深浅划分的。

国家标准按烟叶在烟株上着生位置的不同自下而上分为三个部位组:下部叶(脚叶和下二棚)、中部叶(腰叶)、上部叶(上二棚和顶叶)。

不同部位的烟叶有不同的内在质量。

在正常生长发育条件下不同部位烟叶质量变化规律如下:下部叶:叶片较薄、颜色较淡,油分少,叶片结构疏松。

含糖量低,总氮和烟碱含量低于中部叶。

烟叶香气较少,劲头较小,烟气平淡。

烟叶填充性较好,燃烧性较强,产生焦油量较低。

中部叶:烟叶厚薄适中,颜色多橘黄、正黄,光泽强,油分多,叶片结构疏松。

糖分含量较下部叶高,总氮和烟碱适中。

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较足,劲头适中。

烟叶填充性较差,吸湿性高,燃烧较缓慢,产生焦油量高。

上部叶:烟叶较厚,颜色较深,油分小于中部叶,叶片结构较紧密。

糖分含量较下部叶高,总氮和烟碱量高。

烟叶香气量足,烟味浓,劲头大,成熟度不够的上部叶,刺激性尤为强列。

不同供应时期氮素形态对烤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不同供应时期氮素形态对烤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不同供应时期氮素形态对烤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摘要:通过水培方法研究了在烟草不同生育时期供应不同形态氮素对烤烟生长、烟叶氮、钾吸收、分配的影响。

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六叶一心时还是在十二叶一心时进行氮素形态处理,各氮素形态均表现出随着溶液中硝态氮含量的提高,烟株的生物量、钾吸收量、叶片钾含量均呈现增高的趋势;在六叶一心时处理各指标在各氮素形态之间呈现出显著差异,在十二叶一心时处理,硝酸铵和硝态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并且十二叶一心时处理烟株各项指标均高于六叶一心处理。

因此建议在烟株生长到一定时期可以减少硝态氮肥的用量,追施部分硝酸铵,增加铵态氮肥的用量,以减少农民化肥投入成本。

关键词:烤烟;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形态氮素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植物能够利用的氮素形态主要有NH4+-N和NO3--N。

由于植物对NH4+-N和NO3--N的吸收以及在体内的运输、同化、代谢过程不同,因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表现一定的差异。

到目前为止,在NH4+-N和NO3--N的吸收利用、不同氮素形态配比与植物的生长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1-6]。

研究表明,植物对于NH4+-N和NO3--N的吸收利用因作物的种类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在长期供应NH4+-N的条件下,水稻(OryzaSativaL.)、黑麦草(LoliumpereneL.)、小麦(TriticmaestivumL.)、甜菜(BetavulgarisL.)等生长良好,而玉米(ZeamaysL.)、马铃薯(LycopersicumesculentumL.)、烟草(NicotianatabacumL.)等生长受到抑制[6-11]。

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品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氮是对烟叶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最敏感的元素,因为氮是组成蛋白质和烟碱的重要成分,也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烟株的光合作用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形成。

目前,对于不同形态氮素对烤烟生长的影响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12-17],结果表明,烟草是喜硝态氮的作物。

不同群体结构对烟草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不同群体结构对烟草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不同群体结构对烟草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王志勇【摘要】[Objective]The suitable planting density was investigated for flue-cured Tobacco.[Method] Four density treatments(120 cm×45 cm,120cm×50 cm,120 cm×55 cm,120 cm×60 cm) were set to analyze effect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yield and quality of tobacco.[Result]Planting density had great effect on growth period of pared with density treatment 120 cm×45 cm,growth period of density treatment 120 cm×60 cm shortened 15 day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ronomic characters.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high density treatment(120 cm×45 cm,120 cm×50 cm) were better.The sensory quality differences between low density treatments and high density treatments were as follows:for low densitytreatments,concentration of aroma was sufficient, irritation wasobvious ,score of aroma quality was low.Optimum planting density was 120 cm×50 cm.[Conclusion]The experiment could offer reference for planting flue-cured tobacco to improve yield and quality.%[目的]探讨烤烟适宜的种植密度.[方法]以云烟85为试验材料,设置120 cm×45 cm、120 cm×50 cm、120 cm×55 cm、120 cm×60 cm 4个密度处理,分析不同群体结构对烟草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密度对烟叶生育期有较大影响,与120 cm×45 cm密度处理相比,120 cm×60 cm密度处理生育期缩短15 d, 农艺性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化学成分以高密度的120 cm×45 cm、120 cm×50 cm较为协调.低密度处理烟叶较高密度处理烟叶感官质量差异主要体现在香气量足,刺激性大,且香气质得分较低.综合来看,以120 cm×50 cm为最佳种植密度.[结论]该试验可为烤烟种植提供参考,促进烤烟产质量的平衡.【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14【总页数】4页(P35-38)【关键词】烟草;群体结构;生长发育;产质量【作者】王志勇【作者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彭水分公司,重庆 409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2烟草是一种以叶片为收获目标的经济作物,烤烟的质量和产量对烟叶生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烤烟调制前后微生物数量和种群的变化

烤烟调制前后微生物数量和种群的变化

离 鉴 定 。结 果 表 明 ,在 成熟 的 鲜 烟 中 ,微 生 物 数 量 较 多 ,且 叶 内细 菌 数 量 高 于 叶 面 ;调 制 后 ,微 生 物 数 量 大 幅 度 减 少 , 同时 ,烟 叶 的优 势 菌种 也 发 生 较 大 变 化 ;欧 文 氏 菌 属 、邻 单 胞 菌 属 、气 单 胞 菌 属 细 菌 作 为 内 生 细 菌 在
调 制 前 后 一 直 存 在 ,霉 菌 和 放 线 菌 在 调 制 中的 作 用 没 有 细 菌 重 要 。研 究 结 果 为 调 制 期 间 外 加 微 生 物 制 剂 调 控 烟 叶质 量 提 供 了新 的 思路 。
关 键 词 :烤 烟 ;微 生 物 ;种 群 ;内 生 菌 ;叶 面 菌
的趋 势 。 由表 1可 知 ,调 制 后 叶 内 细 菌 减 少 了 9 . 9 ,叶 面 细 菌 减 少 了 9 .7 ,霉 菌 减 少 9 9% 99 %
了 9 .2 。 90 %
调 制前后 烟 叶霉菌 优势菌 落变 化不 大 ,仍 以 曲 霉 、青 霉 为 主。 放 线 菌 在 整 个 分 离 过 程 中 没 有
澎 学 种 20 第1 江 学 0年 期 1

烤 烟 调 制 前 后 微 生 物 数 量 和 种 群 的变 化
宋 朝 鹏 , 贺 帆 , 王 安 , 刘 东 洋 , 宫 长 荣
( 南 农 业 大 学 烟 草 学 院 ,河 南 郑 州 河 4 00 ) 5 0 2

要 :为研 究 烤 烟 调 制 前 后 烟 叶微 生 物 数 量 和 种 群 的 变 化 ,对 2个 时 期 的 烟 叶 叶 面 菌 和 内 生 菌进 行 了 分
烟 叶是 一个 复杂 的微 生态 系统 ,包 含着 不 同的 微 生物 ,它们 不仅 存 在于 烟叶 的外 部表 面 ,也存 在

烤烟生育期划分

烤烟生育期划分
1、烟田生长整齐一致,烟株 高矮一致;同部位叶片大小、 厚度一致、成熟一致。 2、叶片干净无病。 3、成熟期腰叶叶长﹥60cm。 4、行间叶尖距 中部叶:10 ~20cm, 顶部叶:20~30cm。
敦化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随着自然生态条件和烟叶风 格特色的不同,各烟区优质 烟的田间长相有一定差异。
真叶:真叶是植物真正意义上的叶子,一般由托叶、叶柄、叶片构成。
子叶
子叶与真 叶
敦化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2 苗床生育期生长特点及管理要点
4、十字期 1.1生长特点: 幼苗完全进入自养阶段,侧根开始发生,尚无须根,主要靠胚根吸收 水分、养料和子叶合成有机物供幼苗生长。当初生真叶光合作用超过
子叶,侧根的吸收能力超过胚根时,便出现第三片真叶,而进入生根
敦化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3 大田生育期生长特点及管理要点
4、生根期
从还苗到团棵称为伸根期。此期一般需25—30天。 团棵标 准:叶片12—13片,叶片横向生长的宽度与纵向生长的高 度比例约2:1,烟株地上部分形似半球状。
还苗 伸根期
团棵
敦化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3 大田生育期生长特点及管理要点
团棵 旺长期
现蕾
敦化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3 大田生育期生长特点及管理要点
5、旺长期 1.1生长特点:
敦化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3 大田生育期生长特点及管理要点
5、旺长期 1.2管理要点: 中心任务:促烟株稳长,促叶、增重,使烟田群体与个体都有适当
发展,烟株旺长不徒长,实现后期体内代谢方向的顺利转变,为烟
2、大田生育期划分
还 苗 期
伸 根 期
成 熟 期
旺 长 期
敦化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烤烟不同时期叶片生长规律研究

烤烟不同时期叶片生长规律研究

烤烟不同时期叶片生长规律研究作者:刘良教李立王翠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第22期摘要[目的]研究烤烟叶片的生长规律。

[方法]以烤烟G80为试验材料,利用2014—2016年烤烟育苗、大田栽培的试验数据,分析烤烟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叶片生长规律。

[结果]烤烟新生叶片全日生长量不断加速,依次成为全株生长速度最快的叶片,然后,依次进入不可逆转的生长减速。

各叶位叶片长度和宽度最快生长期均在从主要依靠功能叶片输入有机物生长向主要依靠自身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生长期间出现。

指出烤烟叶片生长过程中长度和宽度增加、叶面积增加、干物质增加最快时期和光合生产率最高时期依次出现,烤烟不同品种、不同部位叶片因外形不同和同一叶片不同时期因外形变化叶面积校正系数不同。

[结论]该研究可为烤烟叶片生长规律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烤烟;叶位;叶片;生长规律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22-0025-04Abstract[Objective]The aim is to study leaf growth rhythm of fluecured tobacco.[Method]Using fluecured tobacco G80 as test materials,growth rhythm of different parts leaf was analyzed during different growth period based on data of fluecured tobacco breeding and field cultivation during 2014-2016.[Result] Young fluecured tobacco growth accelerated to increase,they became the leaves which grew fastest successively.Then, the growth of them decelerated irreversibly. Leaf length and width grew fastest when fluecured tobacco growth depending function leaves input organic compounds converted into depending photosynthesis to synthesize organic compounds.In the process of growing,the order of maximum growth period was leaf length and width increasing,leaf area increasing and dry matter increasing, photosynthesis productivity.The correction coefficient of leaf area was different because of shape change caused by different variety and different parts of leaf,growth period of same leaf.[Conclusion]The research can give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ying leaf growth rhythm of fluecured tobacco.Key wordsFluecured tobacco;Leaf position;Leaf;Growth rhythm烤烟生长过程的每个特征都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烟株上每片叶片的生长特征,除了受肥料、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外,还和烤烟自身生长特性密切相关。

烤烟不同部位叶片中主要化学成分派生值的变化

烤烟不同部位叶片中主要化学成分派生值的变化

烤烟不同部位叶片中主要化学成分派生值的变化郭永新;李冬明;李大壮;刘德玉;赵光伟【摘要】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主要化学成分派生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叶片两糖差值、还原糖/烟碱、总糖/烟碱比值均表现为随之上升的变化规律.随着采收日期的延迟,烟叶中两糖差值的变化呈现出上升趋势,还原糖/烟碱和总糖/烟碱比值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3个烟叶部位之间叶片中两糖差值的差异不显著、还原糖/烟碱和总糖/烟碱比值的差异显著;不同采收日期之间3个化学成分派生值的差异不显著.不同采收日期与两糖差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56★);烟叶中总糖/烟碱与还原糖/烟碱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7★★).【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3页(P65-66,70)【关键词】烤烟;叶片;两糖差值;还原糖/烟碱;总糖/烟碱【作者】郭永新;李冬明;李大壮;刘德玉;赵光伟【作者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黑龙江省公司牡丹江烟草科学研究所,157011;黑龙江省烟草公司哈尔滨烟叶公司肇东分公司,151100;黑龙江省烟草公司哈尔滨烟叶公司肇州分公司,166400;中国烟草总公司黑龙江省公司牡丹江烟草科学研究所,157011;中国烟草总公司黑龙江省公司牡丹江烟草科学研究所,157011【正文语种】中文影响烟叶品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总糖、还原糖、烟碱等,化学成分与烟叶品质的关系一直是被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化学成分派生值作为判断烟叶内在质量的指标之一。

前人对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其派生值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但对黑龙江省烟叶中总糖与还原糖的差值(简称两糖差值)、还原糖/烟碱、总糖/烟碱比值变化的系统研究报道极少。

我们通过在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与栽培条件下测定烟叶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总糖、还原糖、烟碱含量,并计算出其相应的派生值,分析其在不同烟叶部位和采收日期的微观变化,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和提高烟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烤烟田间生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规律

烤烟田间生长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规律
量变化 最大, 叶基部次之 , 中 最小; 叶 部 在测定烤烟田间生长过程 中叶绿素含量 时可 以选取 叶片的中部进行测定。
关键词 : 烤烟; 叶绿 素含量 ; 生育期; 变化规律
中 图分 类号 :52 ¥7 文 献 标识 码 : A
Dy a c Ch n e f Ch o o h l Co t n n mi a g so l r p y l n e t
c lrp yl o tn h we o wad t n f rtec p Th e la e h oo h lc ne t 8hg e h h to l e v s T ec a g s hoo h lc ne ts o dad wn r r d at a . en w ev sc lrp yl o tn ih rta ta f dla e. h h n e e e h wa n o o hoo h l c ne t fi at i h a ld stebg et ̄ o d b h a aea dmii m h e ta e v s Deemia fclrp yl o tn pp rs n tesmeba ewa h igs . ot we ytelf b s n nmu i tec nrlla e - tr n ’ e n t no u -ue o a c ntefed d rn h i rwt c lrp yl o tn n tec nrllae o l eslce o ee miain i ff ec rd tb co i h l u gtergo h,hoo h l c ne ti h e t e v scud b ee tdfrd tr n to . o l i i a
等 应用叶绿素计诊断烤烟氮素营养状况 , 研究表 明监测烤烟 叶片最佳测定部位为完全展开 叶的中 部, 叶绿素计测定值因年份、 地点、 氮肥水平、 叶位、 同一 叶 片不 同的部位 而异 。笔者 旨在 探讨烤 烟 田间

烤烟光合作用的生育期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烤烟光合作用的生育期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S a HIXing— d n ,ZHU ig —y n ,ZHAO i— n ,XUE Xio— p n og M n ag Hu a a ig
( .N tn l oac ut a o ,P yioya d Bohm syR sac et ,H nn A r u ua U i r t,Z eghu 1 a oa T bcoC lvtn hs l n i e ir eerh C n e ea g cl rl n esy h nzo i i i og c t r i t v i 40 0 , hn ; .G i o ntu f oac c ne,G i n 50 3 C ia 50 2 C ia 2 uz uIstt o b coS i cs uy g500 , hn ) h ie T e a
la e.Gsh dtege ts i ato n evs a h raet mp c n P , ̄l we yV D , l db P o RH ,T n AR.VP a h raet mp c nT , lwe yT , aa dP D h dtegets i a t r  ̄l o o db a
Ab ta t h y l a c a g si h h t s n h sso i e e tp r f o a c e v swe e s de y u i g L 6 0 h ts n sr c :T e c ci l h n e n t e p oo y t e i fdf r n a t o b c o l a e r t id b sn i4 0 p oo y — c f s t u t e i a p r t s h e u t s o e h tt e P h t p a au .T e rs l h w d ta h n,T n s o i e e tp rso b c o la e a i e e t h n e te d ,a d t e c s ra d G fd f r n at ft a c e v s h d d f rn a g r n s n h y f o f c ala p ae e k n aly ,b t h au n p e r n e t f h i p a sa d v ly e e n tte s me n t eg o t e o l p e r d p a s a d v e s u e v l e a d a p a a c i o e r e k n a e sw r o h a .I r w h p r d l t me t l h i o o a c ln s t e a e a e v l e fP n s o h d l e v sa d u p rl a e e e lr e a h s flwe e v s n d ftb c o p a t , h v r g au s o n a d G ft e mi d e la e n p e e v s w r ag rt n t o e o o r la e ,a h to e o e mi de la e r e lr e t h v r g au fT e e e h olw n r e :m d l e v s>lw rla e h s ft d l e v swee t a g s.T e a e a ev l e o rrv a d t e fl i g o d r i d el a e h h l o o e v s>u p r e p e

烤烟群体与个体协调发育调控试验研究

烤烟群体与个体协调发育调控试验研究

烤烟群体与个体协调发育调控试验研究摘要进行烤烟不同移栽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烤烟移栽密度引发的群体效应对产量、质量和大田生育期的影响都有两面性。

由于烤烟移栽密度引起的产量、质量和大田生育期的差异,是群体效应中不同因素作用强弱的结果。

烤烟随密度增加,叶型变窄,密度过高和过低都使青枯病加重。

关键词烤烟;移栽密度;群体效应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022-01浏阳烤烟移栽密度曾多年维持在1.95万株/hm2以上,当时所产烟叶色淡、叶薄,成熟度低,产量和质量都不高[1-2]。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广优质烟叶栽培技术,密度调整为1.50万株/hm2以内,成熟度有了很大的改善,产量、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带来了叶片肥厚,总氮、烟碱过高的问题[3-4]。

90年代后期,通过大量工作烤烟移栽密度回归到1.65万/hm2的合理水平。

但近年部分,烟农盲目追求产量,移栽过密,施肥过多,导致群体与个体失调,部分烟叶香气不足、含梗率上升。

该试验通过不同群、个体水平规范栽培,了解当地主栽品种的烟叶产量、质量及烟叶可用性差异,为改进基地单元烟叶质量提供实践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浏阳市沙市基地单元秧田村进行,选择地力条件相当、面积大小基本一致、集中相连的5丘烟田,每丘大小为0.13 hm2左右,并选择一座2.7 m×8.0 m的密集烤房用作试验烟叶烘烤。

1.2 试验材料当地主栽烟叶品种g80。

1.3 试验设计试验设置5个群、个体水平,即栽植密度分别为1.95万株/hm2(t1)、1.80万株/hm2(t2)、1.65万株/hm2(t3)、1.50万株/hm2(t4)、1.35万株/hm2(t5),对应的行株距分别为1.00 m×0.50 m、1.10 m×0.50 m、1.20 m×0.50 m、1.20 m×0.55 m、1.20 m×0.60 m。

不同海拔梯牧草生物型种群构件的生物量分配策略

不同海拔梯牧草生物型种群构件的生物量分配策略

T3 0. 74士0. 12叮0. 64) 1. 13士0. 16^(0. 53) 0. 31士0. 04叮0. 59) 0. 23士0. 04^(0. 61) 2. 39士0. 28叮0. 45) 0. 44士0. 09^(0. 67)
T4 0. 39士0. 04叮0. 45) 0. 87士0. 07^(0. 30) 0. 23士0. 03a(^ 55) 0. 17士0. 03ab(^ 70) 1. 67士0. 12^(0. 29) 0. 32士0. 06^(0. 64)
0.05);穗生物量表现出与叶生物量一致的趋势。全株 异系数均大于0. 20,有一定的变异性。
表2梯牧草个体各构件生物量组成
Table 2 Biomass components of Phleum pretense sampled from five different altkudes
g
样地
根重
茎重
2. 9C,年降水量500- 700 mm,春、秋、冬降水较多,时 红车轴草JhifoHum pgtense )、线叶野豌豆(Vicia
有夏旱发生。梯牧草种群分布及草地类型为禾草+杂 tenuifoWa )、黄花委陵菜(PotentiLLa chyysantha )、蓬子菜
类草的山地草甸,与梯牧草共生的主要植物有鸭茅
%
样地
贮藏分配
T1
27. 1 + ^ 034a
T2
27. 4士 0. 026a
T3
31. 8士0. 039a
T4
23. 5 士0. 027a
T5
23. 7士0. 022a
2.3不同海拔梯牧草构件生物量与株高的关系 株高与茎生物量在各海拔的关联性均呈极显著正

烟株定型后株高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烟株定型后株高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烟株定型后株高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烤烟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其品质和产量受到种植环境、种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烟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烟叶产量和品质直接受到植株生长形态的影响。

烟株的定型后株高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烟株定型后株高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进行详细论述。

我们需要了解烤烟的生长特点。

烟草是一种光合作用强、需光量大的农作物,因此在生长过程中,烟株对光量的需求较大,光合作用活跃。

烟株的生长发育过程具有明显的生理分期,株高是评价烟株生长发育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烟株的生长发育分为生长初期、加速生长期、高峰生长期和成熟期等多个阶段。

在这些生长阶段中,烟株的生长速度不同,株高也会随之产生变化。

烟株定型是指植株生长过程中正常生长的结束,开始转入生长停滞状态。

一般来说,烤烟生长至中期(即加速生长期)时会进行一次定型处理,使烟叶获得充分的养分和生长空间,从而促进叶面积扩大和品质提高。

定型处理会导致烟株生长停滞,形成相对稳定的株高。

那么,烟株定型后的株高对烤烟产质量有何影响呢?烟株定型后株高的合理控制可以影响烟叶产量。

定型后的烟株若株高过高,会造成烟叶上部受光不足、生长不良,导致烟叶产量下降。

而若株高过低,会使烟叶下部缺乏光合作用,生长缓慢,同样会导致烟叶产量减少。

烟株定型后株高的合理控制,可以有效地调控烟叶的产量。

在实际生产中,株高的控制是通过不同的栽培措施来实现的。

合理施肥是影响烟株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烟株定型后,采取适当的施肥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烟株的株高。

适时的修剪和抚育也是影响烟株株高的关键因素。

通过合理的修剪和抚育,可以有效地控制烟株的生长,从而影响烤烟产质量。

烟株定型后株高对烤烟产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合理控制烟株的株高可以有效地影响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在烟叶种植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栽培措施,控制烟株的株高,从而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这对于提升烤烟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深入研究,为烤烟种植提供更加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理论支撑。

烤烟根系构型及动态建成规律的研究

烤烟根系构型及动态建成规律的研究

烤烟根系构型及动态建成规律的研究
烤烟根系构型及动态建成规律的研究是一个涉及烟草根系结构和发育的研究领域。

在烤烟生长的过程中,根系构型的形成和发育对烤烟的生长和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烤烟根系的构型和动态建成规律,可以为烤烟的生产和品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烤烟根系构型及动态建成规律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烤烟根系的构型和形态特征是研究的重点。

研究人员通过对烤烟根系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根系的形态、数量、长度、直径、表面积和体积等特征。

其次,烤烟根系的生长和发育规律也是研究的热点。

通过对烤烟根系生长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烤烟根系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生长速度、生长方式和发育特点。

此外,还可以研究烤烟根系的生长调控机制和影响因素,探索根系生长的分子机制和生理生化过程。

在烤烟根系构型及动态建成规律的研究中,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等技术手段,可以更深入地研究烤烟根系的构型和动态建成规律。

例如,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研究烤烟根系发育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探索基因调控网络和信号转导途径,进而揭示根系生长的分子机制和生理生化过程。

此外,还可以应用遗传学技术,研究烤烟根系形态和发育的遗传基础,探究遗传多样性对根系发育的影响。

烟叶生长发育规律

烟叶生长发育规律

• 伸根期
• 烟苗主根、侧根大量生长伸长,开始吸收营养和水份
• 团棵期:
叶片生长迅度、出叶速度快多,形成团 球状。下部叶基本形成,为旺长期打下基础, 形成动力。
• 团棵期
• 拔茎旺长期:
中部烟长出并伸展,主茎向上生长,形成节
间。 中部叶产生形成、上部叶出叶未展开。 光合物质大量积累,氮代谢旺盛。
二、产量形成与生产技术
烟叶产量的构成:叶片数×单叶重×株数
优质烟生产要求:留叶18-22,株数1000-
1200
下部叶:3-5克,中部叶6-10克,上部叶
10-14克
二、产量形成与生产技术
• 产量形成主要在旺长期,即拔茎旺长—
叶片扩展期,叶片细胞分裂、扩展、物
质积累。
• 需要一定的温度、充足的光照、水份和 营养。
• 拔茎旺长期
• 叶片扩展期:
打顶后,中部叶继续扩展,上部叶开始扩展, 吸收水份,营养最多,积累光合物质最多。
• 成熟落黄期:
烟叶进入衰老期,叶绿素、蛋白质和淀粉降解。
叶片从绿色→淡绿色→淡黄色→黄色。 下部叶先落黄,然后中部烟,再后为上部烟。
• 成熟标准:
• 叶色由浓绿变淡黄,叶面茸毛脱落, • 叶脉变白,叶尖下垂,上部叶有明显成熟斑。 手折叶柄有清脆响声。
二、产量形成与生产技术
• 生产措施:重施肥、大培土、充足水份(过多
要排)。
• 合理留叶打顶,促开片。产量与长势成正相关。
• 株型:桶型最好。伞型产量高,但中、上部烟
质量降低。塔型产量低,上部烟烟叶质下降。
三、质量形成与生产技术
• 外观质量,内在品质。
• 受生态条件影响,与品种、栽培水平、 烘烤质量有关。

任阁-不同施肥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的影响

任阁-不同施肥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的影响

学士学位论文不同施肥量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Effects of Different Application Rate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Flue-cured Tobacco学院:植保专业:烟草班级:二班学生姓名:任阁指导教师:张丽讲师2010年6月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 前言 (3)1.1烤烟必需营养元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3)1.1.1氮在烟株营养中的作用 (3)1.1.2 磷在烟株营养中的作用 (3)1.1.3 钾在烟株营养中的作用 (4)1.2 烤烟养分吸收规律及其在体内的分配 (4)1.2.1 烤烟养分吸收的规律 (4)1.2.2 养分在烤烟体内的分配 (4)1.3 养分间的相互作用 (5)1.4 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5)1.4.1 施肥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5)1.4.2 施肥对土壤磷素含量的影响 (5)1.4.3 施肥对土壤钾素含量的影响 (6)2 实验部分 (6)2.1供试材料 (6)2.1.1供试验土壤、品种及肥料 (6)2.1.2 实验设计 (7)2.1.3 田间试验 (7)2.2 项目分析及方法 (7)2.2.1 土壤分析项目 (7)2.2.2 田间试验记载项目 (8)2.2.3 测定方法 (8)3.1 结果与分析 (8)3.1.1对烤烟株高和茎围的影响 (8)3.1.2 对烤烟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0)3.1.3 对烤烟烟叶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0)3.1.4对烤烟各器官氮吸收量的影响 (11)3.1.5 对烤烟各器官磷吸收量的影响 (12)3.1.6对烤烟各器官钾吸收量的影响 (13)4 氮磷钾配比对烤烟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14)4.1 氮磷钾配比对烤烟产量的影响 (14)4.2氮磷钾配比对烤烟产值和烟叶等级的影响 (15)5 讨论与结论 (15)5.1氮磷钾配比对烤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15)5.2氮磷钾配比对烤烟经济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16)Content1 Summary (2)1.1 The main physiological role of tobacco essential nutrients (2)1.1.1 Nitrogen nutrition in the role of tobacco (2)1.1.2 Phosphorus nutrition in the role of tobacco (3)1.1.3 Potassium nutrition in the role of tobacco (3)1.2 Law of nutrient uptake and in vivo distribution of tobacco (3)1.2.1 The laws of nutrient absorption (3)1.2.2 The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s in tobacco (4)1.3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utrient (4)1.4 Effects of fertilization on soil nutrient content (4)1.4.1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on soil nitrogen content (4)1.4.2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on soil phosphorus content (4)1.4.3 Effect of fertilization on soil potassium content (5)2 Experimental Part (5)2.1 Tested materials (5)2.1.1 Tested soil, varieties and fertilizer (5)2.1.2 Experimental Design (5)2.1.3 Field Test (6)2.2 Project analysis and Methods (6)2.2.1 Analysis Project of soil (6)2.2.2 Recorded Item (6)2.2.3 Method (7)3.1 Results and analysis (7)3.1.1 Effect of the plant height and girth (7)3.1.2 Effect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n foot (8)3.1.3 Effect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n leaf (9)3.1.4 Effect of organs of tobacco uptake of nitrogen (10)3.1.5 Effect of organs of tobacco uptake of phosphorus (10)3.1.6 Effect of organs of tobacco potassium uptake (11)4 Effect of proportion of NPK on Yield and value of tobacco (12)4.1 Effect of proportion of NPK on yield (12)4.2 Effect of proportion of NPK on tobacco production and the level of tobacco (13)5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14)5.1 Effect of proportion of NPK on growth and nutrient uptake (14)5.2 Effect of porportion of NPK on the tobacco economy and quality (14)References (16)山东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不同施肥量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任阁指导老师:张丽摘要:烟草是一种特殊的叶用经济作物,各种养分对烤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很大,营造良好的土壤营养环境是保障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确保足量而适时地供给烤烟各种养分是提高烟叶产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

烤烟光合作用的生育期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烤烟光合作用的生育期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烤烟光合作用的生育期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时向东;朱命阳;赵会纳;薛小平【摘要】利用Li6400光合仪研究了不同部位烟叶光合作用的周期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的Pn、Tr和Gs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均出现了高峰和低谷,但不同部位烟叶的Pn、Tr和Gs高峰和低谷的高低和出现时间有所不同.生育期内中部叶和上部叶的Pn、Gs平均值均大于下部叶,以中部叶最大;Tr平均值大小依次为中部叶、下部叶、上部叶.对Pn影响最大的因子是Gs,其次是VPD、RH 、Ta 和PAR;对Tr影响最大的因子是VPD,其次是Ta、RH、Gs和PAR.%The cyclical changes in the photosynthesis of different parts of tobacco leaves were studied by using U6400 photosyn-thetic apparatu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n, Tr and Gs of different parts of tobacco leaves had different change trends, and they all appeared peaks and valleys, but the value and appearance time of their peaks and valleys were not the same. In the growth period of tobacco plants, the average values of Pn and Gs of the middle leaves and upper leaves were larger than those of lower leaves, and those of the middle leaves were the largest. The average value of Tr revealed the following order: middle leaves > lower leaves > upper leaves. Gs had the greatest impact on Pn, followed by VPD, RH, Ta and PAR. VPD had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r, followed by Ta, RH, Gs and PAR.【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2(024)005【总页数】5页(P82-86)【关键词】烟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作者】时向东;朱命阳;赵会纳;薛小平【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河南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河南郑州450002;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3;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2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和干物质形成的基础,是植物生产力组成的最主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18, 8(6), 579-587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8 in Hans. /journal/hjashttps:///10.12677/hjas.2018.86089Changes of Biomass Distribution andAllometric Relationships of Flue-CuredTobacco Components with DevelopmentalStagesGuangliang Liu1, Qian Xu2, Jiarong Wu2, Chensheng Xu2, Ruqin Lai2, Zhihou Chen2,Guojian Zheng2, Aiguo Chen1*1Tobacco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of Tobacco Biology and Processing,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Qingdao Shandong2Nanping Tobacco Company, Nanping FujianReceived: May 29th, 2018; accepted: Jun. 14th, 2018; published: Jun. 22nd, 2018Abstract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allometric relationships of flue-cured tobacco cultivar K326 component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to explore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strategy of flue-cured tobacco across various stages and further identify the key regulating stage. The bio-mass root, stem and leaf of flue-cured tobacco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were measured by drying and weighing method in Fujian. The standardized major axis estim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scaling relationships among flue-cured tobacco components. The biomass and proportion of root, stem and leaf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P < 0.05), especially at fast growing stage and mature stage. With the advance of stages, all the biomass of components and the biomass proportion of root and stem increased,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leaf reduced, which was about seven times higher than root and stem at rosette stage, about four times at fast growing stage and one time at mature stag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root biomass, stem biomass, leaf biomass and total biomass of flue-cured tobacco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P < 0.05). Except that the stem biomass of flue-cured tobacco was in allometric relationships with the leaf biomass and the total biomass at fast growing stage, there were isometric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biomass of root, stem, leaf and the total at various stages. The biomass accumulation rate showed that leaf was faster than the total and the total was faster than stem at fast growing stage. These results revealed the pattern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the key regulating stage which was fast growing stage.KeywordsFlue-Cured Tobacco, Developmental Stages, Biomass Distribution, Allometry*通讯作者。

刘光亮 等烤烟构件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其异速生长关系随发育阶段的变化刘光亮1,徐 茜2,吴佳溶2,徐辰生2,赖如勤2,陈志厚2,郑国建2,陈爱国1*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农业部烟草生物学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福建省烟草公司南平市公司,福建 南平收稿日期:2018年5月29日;录用日期:2018年6月14日;发布日期:2018年6月22日摘要分析烤烟构件生物量分配和异速生长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生长发育过程中各构件的资源利用特点,从而进一步明确烤烟生长发育的关键调控时期。

采用烘干称重法和标准主轴回归方法分析了福建烤烟品种K326不同生育期的构件生物量分配格局和构件生物量间的异速生长关系。

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烤烟根、茎、叶生物量及其分配差异显著(P < 0.05);随着生育期推进,生物量增加,根、茎生物量比例提高,叶生物量比例降低,叶生物量比例在各时期均高于根和茎,团棵期是根和茎的8倍左右,旺长期5倍左右,成熟期2倍左右。

烤烟根、茎、叶生物量之间,以及各自与总生物量之间在各发育阶段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生长关系(P < 0.05);根–茎、根–叶、根–总、叶–总4组生物量间在各发育阶段均表现等速生长关系,茎–叶和茎–总2组生物量间在团棵期和成熟期表现等速生长关系,而在旺长期表现异速生长关系,在旺长期生物量积累速度表现为叶 > 总 > 茎。

这些结果揭示了不同发育阶段烤烟资源利用方式的特征,且旺长期是烤烟生长发育的关键调控时期。

关键词烤烟,发育阶段,生物量分配,异速生长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生物量是植物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和功能性状之一,是物质和能量积累的基本体现[1] [2]。

生物量分配指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器官累积的资源在总资源中所占的比例,是植物生殖与生存的平衡和植物对异质生境适应力的重要体现[3],表征了植物获取资源能力的调整。

生物量分配受光照[4] [5]、水分[6] [7]、温度[7] [8]、营养[9] [10]和密度[11]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其分配模式在不同生活型植物间差异亦较大[1] [12] [13] [14]。

异速生长(allometry)是指植物不同器官或不同性状之间不同比例的生长关系[15] [16] [17]。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器官呈一种明显的异速生长规律,这是由物种遗传所决定的一种固有特性[18]。

异速生长关系通过对数转化极大减弱了单纯使用生物量学特征的绝对量或比例系数所带来的波动性,可准确揭刘光亮等示植物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间与尺度无关的内在规律[1] [19] [20]。

植物异速生长的研究始于生物量分配[3] [18]。

目前,异速生长关系在研究生物体构件结构与功能特征上得到了大量应用,其中以植物体构件(器官)生物量间的相关生长关系研究最为常见[1] [2] [21],且研究对象以木本植物为主[22] [23] [24] [25],针对草本植物[1] [2] [26],尤其是农作物[3] [17] [27]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属于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烟株生物量是烤烟收获物形成的物质基础,烤烟经济产量的大小和品质的优劣,均依赖于生物量的大小和质量[28]。

关于烤烟构件(器官)生物量分配的研究较少[29],且其之间的相关生长关系研究未见报道。

因此,本文以福建省南平市烤烟品种K326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生育期烤烟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关系开展研究,以期探明不同生育期烤烟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差异和异速生长特性,同时明确烤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本研究不仅为了解烤烟的生存策略与生态功能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对于烤烟生产根据生长发育特点实施养分精准调控,从而对实施精准农业和促进烟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品种与试验地点理化性状试验品种为K326,美国于1983年育成,亲本为McNair30 × NC95,1985年引入我国,1990年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现为我国广泛种植的主栽烤烟品种。

试验于2015年、2016年在福建省南平市烟科所大横试验基地实施,试验地点位于北纬26˚49'24.77'',东经118˚13'43.62'',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力中等均衡,质地为砂壤土,前作为水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