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结肠息肉内镜下电切术后电凝综合征三例临床分析
l/ , 0 L 中性粒 细胞 0 8 。腹部 x线 检 查未 见异 常 。诊断 .8
为 电凝 综 合 征 。 给 予 派 拉 西 林 钠 一 唑 巴 坦 抗 感 染 , 食 他 禁
0 8e . m无蒂息 肉 。入 院 诊 断 : 结肠 息 肉 , 血 压 病 2级 。 高
【 1 男 ,5岁 。因发现 结肠息 肉 2d入院 。既往 例 】 6
体 健 , 肠 镜 检 查 于 乙 状 结 肠 发 现 一 枚 1 5e ×15 Cl 结 . m . n 带 蒂 息 肉 , 院 诊 断 为 乙 状 结 肠 息 肉 。化 验 检 查 未 见 明 显 入 异 常 。行 结 肠 息 肉 内镜 下 切 除 术 。 术 中 圈 套 器 电 凝 切 除 , 过 程 顺 利 , 面 无 出血 。 术 后 病 理 检 查 示 结 肠 绒 毛 管 状 腺 创
后患 者排气通 畅 , 拔除 胃肠减 压管 , 饮食 正常 , 好转 出院 。
瘤 。术 后 2 d患 者 出 现 发 热 、 痛 症 状 。查 体 : 温 腹 体
3. 7 8~3 . ℃ , 下 腹 压 痛 、 跳 痛 , 度 肌 紧 张 , 呜 音 84 左 反 轻 肠
【 3 女 ,0岁。 因 发 现 结 肠 息 肉 1个月 入 院。 例 】 6
结 肠 镜 检 查 于 结 肠 近 回盲 部 见 一 枚 0 5Clmn ~ / i 。查 白细胞 8 4 . 9×1 L, 0/ 中性 粒细 胞 0 9 。腹 .6 部 x线 检查未 见 膈 下 游离 气 体 ; 培 养 无 细 菌生 长 。诊 血 断 为电凝综 合征 。予 禁食 水 , 头孢 替安 、 替硝 唑 抗感 染 及 静脉 营养支 持治疗 。腹部 压痛范 围未 见明湿扩 大 , 般情 一
内镜下息肉勒除器冷切除术治疗大肠小息肉的效果分析
内镜下息肉勒除器冷切除术治疗大肠小息肉的效果分析作者:陈斌杨成郭勇杭曾威龙袁思婵李炳英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2年第30期【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息肉勒除器冷切除术治疗大肠小息肉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粤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大肠小息肉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冷圈套组、活检钳除组及电切组,每组50例。
三组患者均在内镜下实施息肉切除手术。
冷圈套组采用息肉勒除器冷切除息肉;活检钳除组采用活检钳切除息肉;电切组采用高频电凝电切设备切除息肉。
比较三组患者息肉的位置、大小、数量,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术中出血率,术后两周出血率,手术并发穿孔率,结肠息肉的完整切除率及标本回收率。
结果:三组患者在息肉的位置、大小、数量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电切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冷圈套组和活检钳除组、治疗费用高于冷圈套组和活检钳除组(P<0.05);冷圈套组、活检钳除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电切组术后两周出血率高于冷圈套组和活检钳除组(P<0.05);三组患者术中出血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肠穿孔。
冷圈套组、电切组结肠息肉完整切除率均高于活检钳除组(P<0.05);冷圈套组和电切组结肠息肉完整切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标本回收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6~9 mm的大肠小息肉,选择息肉勒除器冷圈切除,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少且有利于标本的获取,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
【关键词】大肠息肉内镜息肉勒除器Effect Analysis of Endoscopic Polyp Remover for Small Colonic Polyps/CHEN Bin, YANG Cheng, GUO Yonghang, ZENG Weilong, YUAN Sichan, LI Bingyi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2, 19(30): -119[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ndoscopic polyp remover in the treatment of small colonic polyps. Method: A total of 150 cases of small colonic polyps treated i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Yuebei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une 2021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ld trap group, biopsy forceps removal group and electric resec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given endoscopic polypectomy. In the cold trap group, polypectomy was performed with cold polypectomy device; biopsy forceps removal group used biopsy forceps to remove polyps; in the electric resection group, polyps were removed by electrocoagulation equipment. The position, size and number of polyps, the operation time, treatment cost, bleeding rate during operation,bleeding rate in two weeks after operation, perforation rate after operation, complete resection rate of colonic polyps and specimen recovery rate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groups. Resul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ocation, size and number of polyp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0.05). The operation time of electric resection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cold trap group and biopsy forceps removal group, and treatment cost of electric resec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ld trap group and biopsy forceps removal group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ld trap group and the biopsy forceps removal group (P>0.05). Bleeding rate two weeks after operation in electric resec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ld trap group and biopsy forceps removal group two weeks after operation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rat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0.05). There was no intestinal perforation in the three groups. The complete removal rate of colonic polyps in cold trap group and electric resec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biopsy forceps removal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old trap group and electric resection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pecimen recovery rat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0.05). Conclusion: For small colonic polyps of 6-9 mm, polyp remover with cold ring is a good surgical method with short operation time, fewer complications and good for specimen collection,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in hospitals.[Key words] Colonic polyp Endoscopy Polyp removerFirst-author’s address:Yuebei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Shaoguan 512026,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2.30.028大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包括活检钳切除[1]、息肉勒除器冷圈切除[2]和电切除[3]三种手术方式。
小儿结肠息肉内镜下电切治疗的临床分析
12 方 法 . 常 规肠道 术前 准备 , 合氯 醛灌 肠后 进 水 行 电子肠镜下 行高频 电切 治疗 , 用凝切 混 合 电流 , 采
(0 7 1一 1 2 0 一 ] 2收稿 )
满 意效 果 , 效 确 切 , 临床 效果 明显 优 于对 照 组 , 疗 其
小 儿 结肠 息 肉 内镜下 电切治 疗 的临 床 分析
徐 岳
( 江苏 常州市 儿 童 医院 ,1 0 3 23 0)
摘要 目的 : 讨 内镜 下利 用高频 电流 治疗 小儿肠 息 肉。 方法 : 用回顾 性方 法分析 对 1 4例 结肠 息 肉患儿 探 应 8
安全而无 不 良反应 。大黄 的有 效成 分为 葸醌类 衍生 物, 其性 苦寒 、 攻积 、 泻火 、 毒 、 解 活血 祛瘀 功效 。 且还 有抗 炎 、 血 、 进微 循 环作 用 , 止 促 能降 低 毛细 血 管通 透性 , 减少 创 面 液体 外 渗 , 能 增 加血 小 板 , 并 促进 血 液凝 固 。芒硝有 效 成分 为硫酸 钠 , 有清 热解 毒 、 具 破 血、 行血 、 散结 消肿 的功效 对 网状 内皮系统 有 明显的
维普资讯
工 企 医刊 2 0 年 第 2 卷 第 6 7 O 期
或 留有 无效 腔 ; 打结 过 紧使 皮 下 组 织血 供 障 碍或 造 成 脂肪组织 切 割伤 , 过松使脂 肪 组织 间 留有 间隙 , 渗
液易积存 。 切 口创 面 是通 过切 口局 部炎 症 反 应 发生 , 质 基 胶原、 毛细 血管 及 成纤 维 细胞 增 生 , 肉芽组 织 生 长 ,
巨大 息 肉 , 分 叶状 , 乎 占据 整个 肠 腔 , 呈 几 电切 难 度
注水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
- 144 -44(16):2508-2510.[7] BENNETT I C,SABOO A. The evolving role of vacuum assisted biopsy of the breast: a progression from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J]. World J Surg,2019,43(4):1054-1061.[8] MILLARD P S,GOLDSTUCK N. Minimally invasive,sutureless, adolescent male circumcision with topical anesthetic: a field trial of Unicirc, a single-use surgical instrument[J]. Transl Androl Urol,2020,9(2):516-522.[9] TEEN M S,OH S M,FLATOW G,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anesthesia in pediatric circumcision: a case series[J/OL]. A A Pract,2021,15(10):e01527.https:///34606484/.[10] CECCARELLI G,CASCIOLA L,BATTISTINI I,et al. Nonpalpable lesions of the breast: the Mammotome-biopsy in the preoperative management of breast cancer[J]. G Chir,2005,26(5):187-193.[11]刘蜀,邹佳黎,周富林,等.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附1 267例报告[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37(8):1121-1125.[12]王恩礼,钟春嫦,罗建国,等.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3):703-704.[13]陈鹃,陈雄,梁小妍. Foley 导尿管在宫腔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5):679-688.[14]文强.气囊导尿管在耳鼻喉科的应用体会[J].云南医药,2010,31(4):488-489.[15] LU H,ZHENG C,LIANG B,et al. Analysis of long-termeffect of ureteral balloon dilatation combined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drainage tube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ureteral stricture[J]. BMC Urol,2022,22(1):1-10.(收稿日期:2023-05-24) (本文编辑:马娇)①龙岩市第二医院 福建 龙岩 364000通信作者:张攸龄注水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马晓芬① 张攸龄①【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患者应用注水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临床成效分析
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临床成效分析发表时间:2020-06-18T16:18:51.370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月5期作者:成城[导读] 探讨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疗效。
成城(海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海门 226100)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胃肠息肉患者中随机挑选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8例。
对照组胃肠息肉患者行活检钳钳夹治疗,研究组胃肠息肉患者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治疗。
分别比较两组胃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胃肠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胃肠息肉;治疗效果前言在消化内科,胃肠息肉属常见的一类胃肠疾病。
患者发病后,如不能尽早接受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不仅会发生合并出血等症状,而且会诱发癌变,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1-2]。
因此,为了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通过手术切除的方法尽早治疗胃肠息肉。
本研究旨在分析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效果,现通过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6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并将治疗体会作如下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7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胃肠息肉患者中挑选56例参与课题研究。
按照随机数表法的分组原则,将所选的56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28例/组。
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为16~65岁,平均年龄为(35.21±2.34)岁;息肉位置:直肠7例,胃部10例,十二指肠7例,左半结肠4例。
研究组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18~63岁,平均年龄为(35.34±2.28)岁;息肉位置:直肠8例,胃部11例,十二指肠6例,左半结肠3例。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EMR ESD APC等)
内镜下治疗肠息肉技术肠息肉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息肉病综合征。
其中,腺瘤性息肉、息肉病综合征与结肠癌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内镜检出、切除腺瘤可使结直癌的发生减少76%~90%,下面就介绍几种内镜下清除肠息肉的技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EMR常用于切除无蒂息肉,通过注射缓冲液到黏膜下层的空间,使上皮与底层组织分开,使病变分离。
EMR比单纯使用圈套器或电凝术切除病变更安全。
EMR通常用于<20mm 的息肉,这是因为用这种技术整块切除更大的息肉是有难度的。
然而用黏膜分片切除法(EPMR)对更大的息肉是可行的。
EPMR 先从病变周围注射液体使病变隆起,然后用圈套器分片将病变切除,先切除病变中央部,再切除残余病变。
EPMR对于结直肠大而无蒂的息肉是一种安全的方法,但是由于其高复发率应谨慎用于恶性息肉。
如果EPMR术后有残留的息肉组织,可用氩离子凝固术清除。
分片切除后3~6个月内应该复查病灶处有无残余息肉组织。
EMR的适应证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适应证各国并不统一,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医院、医生掌握的适应证也不完全一样。
首先要获得组织标本用于常规活检未能明确诊断的黏膜下病变的病理学诊断;其次切除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较浅、采用可以完全切除的消化道早癌均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适应证。
但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判断准确、可操作性强的绝对适应证标准还有争议。
日本食管协会制定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绝对适应证为:病灶局限于m1、m2层、范围<2/3食管周长、长度<30mm,病灶数目少于3-4个;相对适应证为:病灶浸润至m3、sm1,直径30 ~50mm,范围≥3/4食管周长或环周浸润、病灶数目5~8个。
根据日本胃癌学会编写的《胃癌治疗指南(2004年4月版)》规定,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为:(1)病理类型为分化型腺癌;(2)内镜下判断癌组织的深度限于黏膜层(m);(3)病灶直径<2c m;(4)病变局部不合并溃疡,以上4个条件需同时具备。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研究
2 01 7 Vb 1 . 4 NO. 3 1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J o u r na l o f Cl i n i c a l Me d i c a l
内镜下 黏膜切 除术 ( E MR)治疗 胃肠道息 肉的I I 缶 床研究
平均1 . 2 c m。 1 . 2 方 法
3 讨
论
胃肠道 息 肉是常见 的消化 道疾 病 ,其 中腺 瘤性 息 肉具 有 一定几 率发 生恶变 ,故 需进行 治疗 ,对于 小息 肉或有 蒂
肉,尤 其 是直径 达2 . 0 c m者 经 圈套器 切 除时 易伤及 肌 层甚 病变 的 口侧 或肛侧 的边 缘进针 ,进针 深度 以进至 粘膜 下层 E MR)是 为佳 ,注 射0 . 9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或 1 : 1 0 0 0 0 肾 上 腺 素 氯 化 钠 至 外膜而 出现穿孔 、 出血 。 内镜 下黏膜切 除术 ( 在 息 肉电切术 、黏膜 下注射 等 内镜 技术 的基础 上发展 起来 液至 息 肉底 部的粘 膜下 层 ,使 病变 充分 隆起 ,注 射量 因病 的。因其 效果 可靠 、易操作 、安全 性高 , 已逐 渐在 临床推 变部位及 大小而 异 ,有 息肉注射 5 mL 通常 已足够 ,而 在大 广 普及 ,是消化 内镜领 域里 的一项 新技 术 ,主 要用 于消化 肠息 肉则可 达5 ~2 0 mL,较 大 息 肉可适 当增加 注 射量 或 道 无蒂隆起 性病变和 平坦 凹陷性肿瘤 的切 除 ,E MR的关键 多点注 射 ,也可反 复追加 注射 ,使病 灶充分 隆起 ,拔 除注 技 术是在 病灶 的黏膜 下进行注 射 以形成 一个液体 垫 。确 保 射 针后 ,插入 圈套 器 ,套 住息 肉后 收紧 圈套 器轻 轻提 起 , l 】 ,从 而在 全套切除病变 组织时不会 边 收紧 圈套器 边通 电 ,使 用混合 电流 切除 。较大 息 肉可分 将病变 与肌 层充分分离【 伤及肌层及外膜 ,使这类息 肉安全切除 。 片切除 ,数 目较 多者 分 次切 除。息 肉切除后 观察 创面有 无 胃 息 肉一 般 先 于 病 灶 肛 侧 注 射 ,肠 息 肉 一 般 先 于 病 灶 出 血 , 穿 孔 等 现 象 。 正 常 情 况 下 创 面 发 白 、 无 出 血 ,若 少 口侧注 射 ,使病灶 隆起 而面 向镜头 ,这样利 于后 续操作 , 量渗 血可 喷洒0 - 8 %去 甲肾上 腺素 氯化钠液 或氩离 子凝 固, 若与此 相反 ,病灶 隆起 时背 向镜头 ,影响后 续操作 ,不 易 出血较 明显或创 面较 深者用 钛夹 夹 闭,切 除的标本 均 回收 套取 ,不 易观 察套 住 的具体位置 ,很难 判 断是都套 入病 灶 送病 理检 查 ,术 后将 胃肠 内气体抽 出,观察 有无腹 痛 、腹 临近黏 膜 ,易造成 副损伤 甚至 穿孔 。由于黏 膜下液 体垫 的 胀、便血等现 象。 张力作 用 ,使 部分 息 肉套 取存在 一定难 度 ,此时用 带刺 的 1 . 3术前准备 圈套器 更有利 于对 病灶 的套取 ,较大若 无法 一次性 切除 则 按 常 规 胃肠 镜 检 查 前 准 备 进 行 , 所 有 患 者 行 心 电 图 、 采 用 分 片切 。 血常规、血型 、凝血动 能及传染 四项等检 查。 此 研究表 明 ,内镜下黏 膜切 除术 ( E MR)治疗 胃肠道 1 . 4 所 用 仪 器 设 备 息肉操作简便 ,安全 可靠 ,疗效确切. 值得 推广 。 O L Y MP U S — C F — H 2 9 0 I . OL Y MP U— GI F — HQ 2 9 0 . E R B E V I O 2 0 0 S + A P C 2 . OL YM P US . S D. 2 1 0 U. 2 5 圈套 器 ;OL YMP US . 参考文献 N M. 4 0 0 U. 0 4 2 3 注射器 :R OC C . F . 2 6 . 1 9 5 . C 和 谐夹 。 术 前 如血小 板 、凝 血 功能异 常者 纠正后 在施 行切 除 。
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68例肠息肉患者参与实验,经过对其基本资料的分析后确认符合研究入组条件,均符合EMR术治疗条件。
同时为达成研究目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并分别对其采取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心理状态评分。
结果:据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出现2例、6例并发症情况,发生率分别为5.88%、17.6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EMR术治疗肠息肉时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可提高护理综合性、全面性,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状态、防范并发症。
关键词:肠息肉;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综合护理;并发症;情绪状态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生于结肠道,表现为粘膜表面出现息肉状的病变组织,据有关研究显示,结肠息肉在发展时可能会产生癌变,因此风险性较高。
目前临床上对于肠息肉多采用EMR术治疗,该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良好,治疗针对性高。
EMR术整个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需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升围术期护理质量[1]。
目前看来,常规护理措施的整体效果不佳,极有可能影响EMR术最终的治疗效果,基于此应重视对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深度优化,使其可以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本次研究中,便探析了EMR术治疗肠息肉的护理配合。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共有68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均符合肠息肉诊断条件,于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医。
本次研究以对照研究形式实施,采用随机数字法对68例患者分组,最终将其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4例,例如在对照组,其中包括21例男性和13例女性,年龄43~74岁,平均(52.85±7.16)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19∶15,年龄介于40~73岁,平均(51.72±7.06)岁,相比之下其基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
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198例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 探讨 内镜下治疗 胃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施行 内镜下息 肉治疗 ( 包括高频 电凝 电切 、 氩离子凝 固
术及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 1 8 9 例病例进行 回顾性分析 。其 中 胃息 肉 7 3例 , 大肠息 肉 15 。结果 2例
息肉7 3例 , 10枚 , 中 胃窦 5 共 1 其 8个 , 胃体 2 9 个, 胃底 1 5个 , 门 3个 , 门 5个 ; 肠息 肉 幽 贲 大 15 , 2 1 , 中直肠 9 2例 共 8 枚 其 4个 , 乙状结肠 6 4 个, 降结肠 1 个 , 8 横结肠 3 个 , 5 升结肠 5 个 , 1 回 盲部 l ; 9个 单发息 肉 14 , 3 例 多发性息 肉 6 例。 4
内镜下治疗 胃肠息 肉是一种疗效确切 、 安全简便 的
关键词 :胃肠 息肉;内镜 ; 高频 电凝切术 ; 氩离子凝 固术 中图分 类号 :R 53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1 7 —2 5 (0 12 —0 6 —0 6 2 33 2 1 ) 1 1 3 2
胃肠息肉是 常见 的消化道疾病 , 具有一定的 癌变 率 , 期发 现 并 及 时治 疗 能 够 预 防和 减 少 胃 早
大小 : 胃息 肉≤ 0 5c 9 . m 3个 ; . m~1c 1 0 5c m 5 个 ; m~2c 1个 ;≥ 2c 1个 ;大 肠 息 肉 1c m m
≤ 0. 0 ; 5 1 r 5 个 ; ~ 2 m 5 ml 个 0. ~ 9 c 9 e a 1m c c
肠癌 的发 生 。 目前 , 内镜 下 治 疗 胃肠 息 肉主 要有 电凝 电切 、 氩离 子凝 固术 … A C 、 1( P ) 内镜 下 黏膜切 除术 (MR) 。本 院 2 0 E 等 07年 5月 -2 1 年 5月 01 采用 上述 方法行 胃肠 息 肉 内镜下 治疗 , 疗效 满意 , 分析 总结 如下 。
内镜下行肠息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内镜 下 行肠 息 肉切 除术 的临床疗 效 和 安全性
刘松 华 莫湘 文黛薇 黄 大荣 陈艳 斌
广西壮族 自治 区梧 州市中 医医院 内一科 ,广西梧 州 5 4 3 0 0 0
摘 要 : 目的 : 分析探讨 内镜下行肠 息肉切除术 的临床 疗效和安 全性 。方法 : 基 于本 院 自2 0 1 2 年5 月一 2 0 1 4 年5 月期 间收治 的1 6 2 例 肠 息 肉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按 照 治 疗 方 式 的 不 同 ,将 这 1 6 2 例 患者分 为两组,观察组 8 3 例 , 男患 者 4 5 例 ,女患者 3 8 例 ; 对照组 7 9 例 , 男 患者 4 O 例 ,女 患3 9 例 。观 察 组 患者 采 用 高频 电 圈套 法 息 肉切 除 , 对 照 组 患 者 采 用 氩 离子 凝 固术 。观 察 比 较 两 组 患者的 临床 治疗 效果 以及 手术的安 全性 。结果 :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 治疗效果优 于对照组 ; 高频 电圈套 法息肉切 除更加安 全可靠: 观察 组患者并发 症发 生率 ( 1 0 . 8 4 %)明显的低 于对照组 患者 并发症的发 生率 ( 2 9 . 1 1 %) 。结论 :高频 电圈套 法息 肉切 除与氩 离 子凝 固术相 比, 其安 全性 更高,临床 疗效更加显著、适 用范围更广 ,而且 并发 症的发 生率比较小 , 很值得在 临床 治疗 中推 广应用 。 关 键词 : 内镜 ; 肠息 肉 ; 切 除 术 ;临床 疗 效 ; 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 4 4 5 . 1 文献标识码 : A 近年 来,随着 内镜性能 以及操作技术 的不断改进 ,肠 息肉 临床治疗摒弃 了开 腹手术治疗,常采用 内镜下行肠息 肉切除术 治 疗 ,其 临床 治疗 安全可 靠 、创 伤 比较小 、可 以一次性 切 除 多颗 息肉 、并 发症 少 ,而 且治 疗 费用 低 ,可 以重复采 用 ,因 此 被普遍 的认 同和接 受。本 次调查研 究立 足于本 院 自2 0 1 2 年 5 月. 2 0 1 4 年5 月期 间收 治的 1 6 2 例肠 息肉患者 的临床资料 ,分 析探 讨内镜下行肠息 肉切除术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期 望能够 为肠 息肉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现报 告如 下。 1资料和方法
56例大肠广基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临床分析
两组 患者 的病理 特 征见表 1 。
表 1 两组患者病理特征( )
腺癌
电凝 组
EMR 绢
1 资料 与方 法
i 1 一般 资 料 .
腺瘤
1 5
3 4
增 生性 息 肉
1 2
】 2
炎性 息 肉
1 1
46
1
6
E MR组 5 6例 患者 , 3 男 3例 , 2 女 3例 , 龄 3 年
( 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 民医院 , 江苏 淮安 , 2 0 2 2 30 )
关 键 词 : 肠 息 肉 ;黏 膜 切 除 术 ;电凝 术 大 中 图分 类 号 :R 5 4 6 7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3 32 1 )90 2 -2 6 22 5 (0 0 1_1 3o
两组 患者 的并 发症 情况 见表 2 。
表 2 两 组 并 发 症 比较 ( ) n
”
E MR组 5 6
出血
8
穿孔
1
电凝综合 症
0
转外科 手术
0
12 .
方 法
术前 常 规 肠 道 准 备 , 血 常规 、 血 酶 原 时 做 凝
间 、 电图 、 糖 等 检查 。仪 器 设 备 : 镜 O M— 心 血 肠 L
住息 肉 , 紧 电切 , 用 混 合 电 流 ( 切 功 率 5 收 应 电 0
W ,电凝 2 ) 全切 除 息 肉 。 0w 安 热活检 钳 电凝 组 : 用 活 检 钳 钳 取 1块 组 织 先 ( 送病理 检查 )再 反 复抽 吸和 注气 , 分交 换肠 道 , 充
内气体 后 , 用热活 检钳 连接 高 频 电发 生器 , 电凝 功
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应用于常规结直肠息肉切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88期69・临床研究・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应用于常规结直肠息肉切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汤建伟(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江苏 溧阳 213333)摘要:目的分析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应用于常规结直肠息肉切除的临床疗效。
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患者50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所有患者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共分为每组患者均占据25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给予传统结肠镜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对结直肠息肉患者给予内镜黏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术后出血、穿孔等不良情况。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内镜黏膜切除术;安全性;有效性中图分类号:R574.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8.0570 引言结直肠腺瘤属于癌前病变,目前临床上一般采取内镜下摘除进行临床治疗,但是导致的穿孔率仍然达到0.13% ̄0.30%之间[1],且术后出血率可达到0.47% ̄1.50%之间,病死率可达到0.03%左右[2],因此,对结直肠息肉进行切除时如何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降低手术治疗风险等是临床医师十分关注的课题。
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现将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择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患者50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所有患者对本次实验研究均知情同意,且自愿纳入实验研究。
对所有患者实施计算机随机分组,共分为每组患者均占据25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男女患者分别有15例,10例,年龄最大的与最小的分别为72岁与22岁,中位数年龄为(45.3±2.2)岁;实验组:男女患者分别有14例,11例,年龄最大的与最小的分别为70岁与24岁,中位数年龄为(44.8±2.4)岁。
肠息肉内镜下切除的疗效分析
肠息肉内镜下切除的疗效分析
杜江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
【年(卷),期】2012(9)33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结肠息肉在内镜下切除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该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间在行肠镜及病理确诊为结肠息肉,并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建立独立的病例资料,术后门诊随诊及电话随访,3~6个月后给予复查肠镜,了解息肉切除率及复发率等,观察疗效。
结论在操作熟练的情况下,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治疗疗效确切,效果肯定,内镜下切除是最经济、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总页数】1页(P144-144)
【作者】杜江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江苏句容 212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9
【相关文献】
1.内镜下切除结直肠息肉60例疗效分析
2.内镜下切除结肠息肉的疗效分析
3.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后再发的多因素分析
4.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研究进展
5.分析针对内镜下切除胃肠息肉患者实施强化术后护理的价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260例临床分析
膜后用 O5 . %甲硝唑注射液 lO O mL冲洗并浸泡伤 口, 结果两组切 口感染率相 比有显著性差异( P<O0 )证明用 甲硝唑液反复 冲 . , 5
后 2 周 复 查 , 电切 处 可 见 白 色瘢 痕 。 ~4 于
采 用 日产 Oy p s F~3 1 电 子 结 肠 镜 ,S 一 0型 高 频 l u m C 0 型 PD 1
电凝切除器 、 息肉圈套器 、 球形凝血电极等 。患者常规肠道准备 , 术前肌注 山莨菪碱注射液 1m ; 0 g 对情绪 紧张者术前 3 m n给予 0i 肌注安定 、 阿托品。插入结肠镜 , 有蒂息 肉用高频电圈套法 以混
20 0 8年 1 1月第 4 卷第 3 期 … 6 1
・
临床探讨 ・
内 高 凝电 治 肠息肉20 床分 镜下 频电 切术 疗结 6例临 析
宋誉民 张桃凤 习洪涛 黄 海
( 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心 医院消化内科 , 江西新余 3 80 ) 3 0 1
【 要】目的 探讨 内镜下高频 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 肉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我科 20 摘 0 4年 2月 电子结肠镜 电凝摘除术治疗结肠息 肉的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2 0 患者共 4 2 息肉均一次切 6例 3枚 除成功 , 中未发生烧伤 、 穿孔 、 术 肠 气体爆炸并发症。 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率达 10 随访 13例 , 0%。 4 随访率 5 . %。 50 0
结 肠 息 肉是 一 种癌 前 病变 , 经 发 现应 立 刻 切 除 。结 肠 镜检 一
合 电流凝切 ; 较大 的无蒂息 肉, 先在粘膜 下注射 1: 00 10 0肾上 腺素生理盐水 , 然后再行切除 ; 较小的无蒂息 肉, 用热活检钳夹 除或用电凝头烧灼 ; 明显小的炎症性结节病变 , 不予处理 。切除 或钳除的病变组织 , 尽可能回收做病理检查 。
内镜下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大肠粗蒂息肉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关键词】 内镜;直接电切;套扎后电切;大肠粗蒂息肉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21)11-0238-03
大肠息肉是外科、消化内科患者肠腔出现赘生物引 起的疾病,包括肿瘤性赘生物和非肿瘤性赘生物,而大 肠粗蒂息肉是大肠息肉中的一种,该病临床症状不明显 且缺乏典型性,临床中症状多以便血和黏液血便为主, 易被误诊为痔疮等肛门疾病。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腹泻、 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但症状不明显患者易忽略,进而延误 最佳治疗时机。随着病情加重,可能会引发其他严重疾病。 因此,临床中针对该病应及早采用适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对于大肠粗蒂息肉,治疗中主要采用手术方式进行切除, 但不同切除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差异。以往治疗中通常 直接切除病灶,该方式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但对患者影 响较大,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病情恢复。与之相比, 通过套扎后进行电切治疗,可减少对患者的影响,改善手 术治疗预后效果,治疗方式使用安全性更高 [1]。研究将我 院选取的 70 例大肠粗蒂息肉患者作为治疗回顾性分析 对象,根 据 治 疗 方 式 分 组 后 比 较 治 疗 结 果, 并 分 析 两 种治疗方式使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6] 贠雅玲,刘萍 . 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术治疗小儿结肠粗 蒂息肉 [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6,38(5):568-569.
[7] 王晶,叶小峰,居凌云,等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巨大宽蒂 息肉的临床分析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1):48-50.
[8] 吴晓宝,占志高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巨大宽蒂 / 广基息肉 35 例临床观察 [J].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9):157-159.
肠息肉内镜下治疗106例临床分析
[b t c】 O jc v O l t nchg —eu nyeetck i oo n ocpc eet no lrc l o p fcc. to s 19 A sr t bet e f e r i i f q ec l r nf clne dso i rsci f ooet l s i ay Mehd a i e co h r ci e o c ap y e 5
5 枚。多发性息 肉以3 枚 多见 ,最多达 1 枚 。临床表现均 以 6 ~8 2 腹痛 、腹泻 、便秘 、便血及黏液血便为主 。
12 术 前 准 备 . 检 查 患者 血 常 规 、 凝 血 时 间 、 电 图等 , 出 心 了解 患 者 全 身重 要
脏器功能。 采用口服蓖麻油加清洁灌肠机高压灌肠一次, 以排出清
汤卫 锋
[ 摘要】 目的 探讨 电子结肠镜下 高频电刀切除大肠息 肉的疗效 。方法 对 16 19 例 枚大肠 息肉经 电子结肠镜 下高频 电刀治疗 的疗效进行分 0 5 析 ,其 中腺瘤 1息 肉8 枚 ,占5 %。灶性癌变2 ,占12 炎性息 肉5 枚 , 占 1 幼年性息 肉2 枚 ,占1 2 # - 5 35 枚 %, 1 %, 1 j %。结果 全部病例均治愈 ,未发 生严重并发症。结 论 电子结肠镜下高频 电刀切除大肠息 肉安全 、疗效 可靠,是治疗 大肠 息肉的最佳手段 。
poy oss21 c o n i r1 .% .Re ut A l c s swe ec e ndnos rou ompl ai n . l p i .a c u ngf 3 1 t o s ls l a e r urd a ei sc i to s Con lso e to chgh fe ue c ee ti ni c cu in Elc ni i — q n y lcrck f r r e e d c pcc l nr s ci no o o e t l ol ss f t, f c c a d rla l e t e to oo e tl l si e t e r . n os o i o o e e to fc l r ca y a ey e a y n e ibet am n fc lr ca yp st b s al p p i r po he m s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无蒂息肉的效果分析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无蒂息肉的效果分析杜 林(安顺市人民医院,贵州 安顺 561000)[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直肠无蒂息肉的效果。
方法:将安顺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结直肠无蒂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对其均进行EMR,然后观察其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这8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其共切除息肉108枚,术后其均未出现肠穿孔、创面出血等并发症。
术后1个月对这80例患者进行肠镜复查的结果显示,其中有3例患者存在息肉残留的情况,再次对其进行EMR 后其残留的息肉组织被完全切除。
术后1年对这80例患者进行肠镜复查的结果显示,其病情均未复发。
结论:对结直肠无蒂息肉患者进行EMR 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切除其息肉组织,手术的安全性较高,且能预防其术后病情复发。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结直肠无蒂息肉;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1)03-0028-02更好,能提高其碎石的成功率,且对其术后WBC 和血清NGAL 水平的影响更小。
参考文献[1] 易文发,曹会彦,王国录,等.输尿管软镜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效果对比及对血清NGAL、WBC 水平的影响[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9,39(6):1034-1038.[2] 阿布都热扎克·木塔力甫,麦麦提艾力·艾则孜.单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结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鹿角状肾结石的手术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19(32):220.[3] 陈尧.单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结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治疗鹿角状肾结石的效果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9(9):230-231. [4] 任昌,安瑞华.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直径2~4cm 肾结石的疗效比较[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8,38(11):2421-2426.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
无痛肠镜下治疗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
无痛肠镜下治疗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无痛肠镜下治疗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肠息肉患者共96例,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48例。
参照组实施常规肠镜下息肉切除术,观察组实施无痛肠镜下息肉切除术。
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率。
结果观察组围术期指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
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 <0.05)。
结论无痛肠镜下治疗肠息肉可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且能降低并发症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无痛肠镜;肠息肉;临床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inless colon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polyps. Methods a total of 96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polyp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9 to July 2020 were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 with 4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underwent conventional polypectomy under enterosco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painless polypectomy under enteroscopy. The perioperative indexes and complication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perioperative index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ainless enter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polyps can improve the perioperative indexes and reduce the complication rate,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Key words] painless enteroscopy; Intestinal polyps; Clinicaleffect肠息肉属于常见病的范畴,人体的乙状结肠以及直肠是肠息肉的主要生长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在内镜下行肠息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72例在内镜下行肠息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
结果本组患者在内镜下肠息肉切除率100%,未见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半年内随访未见复发,患者满意率高。
结论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肠息肉术的检查是一种简便、安全、痛苦小、费用低的治疗首选方法。
【关键词】肠镜;高频电凝电切术;肠息肉随着内镜性能和器械的不断改进,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已取代开腹手术成为治疗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方法,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术不仅使患者免受开刀之苦,而且具有疗效可靠、损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可重复等优点,患者不需住院,并且一次可进行多颗息肉的切除,患者易于接受,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我科收治72例接受肠道息肉切除术的患者,其中男44例,女28例,年龄21~78岁,平均(41.8±6.7)岁;其中直肠息肉25例,乙状结肠息肉4例,降结肠息肉6例,横结肠息肉30例,回盲部息肉7例;广基无蒂型息肉15例,有蒂息肉32例,亚蒂息肉25例;病理检查结果:腺瘤性息肉21例,炎症性息肉51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肠镜检查肠息肉直径为0.5~3.0 cm之间,有蒂息肉或直径<20 mm的广基无蒂息肉;术前需进行生命体征和心电图等辅助检查,检测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肝功能试验、凝血酶原测定均正常者;不带心脏起搏器者。
1.3 器械准备采用日本奥林巴斯XQ-240电子结肠镜,日本OL YMPUS公司生产的SD-5U/13U-1型圈套器,德国爱尔博公司生产的ERBE ICC 800型高频电凝电切发生器;检查高频电流发生器,确认功能正常,将电切圈套器与高频电发生器连接,脚踩通电踏板,再将电切圈套器与电极板上的湿肥皂短暂接触,见有火花放电现象,即说明性能正常,可以进行操作;严格按高频电凝电切等安全使用规定,将高频电源、内镜、电切圈套器按要求连接起来备用。
1.4 肠道准备嘱患者术前3 d进食少渣饮食,进低脂细软饮食,检查当天禁食。
术前6 h口服硫酸镁200 ml,隔半小时后口服糖盐水1000 ml,之后再口服白开水1000 ml,嘱患者直至排便为清水样便。
应特别强调高频电凝手术时肠道准备禁用甘露醇,因甘露醇可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产生易燃气体,当达到可燃浓度时,可能引起爆炸,故不宜作电凝电切息肉的治疗。
1.5 操作方法患者通常采取左侧卧位,并根据息肉的具体位置、大小、外形等情况可酌情改变体位,但应以息肉不倒卧于肠壁贴近和易于观察为原则,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覆盖于电极板,并紧密捆绑于患者左大腿外侧,常规插入内镜,发现息肉,充分确认其位置、大小、形态后,吸尽息肉表面粘液及周围液体,使其暴露
良好,便于息肉电凝电切操作,同时,必须吸净肠腔内的气体,必要时置换空气,以防易燃易爆气体在通电时发生爆炸。
选择合适的电切圈套器,经内镜活检管道插入肠腔,在内镜直视下,在靠近息肉处张开圈套,将息肉套入圈套器内,于息肉根部逐渐拉紧圈套,但切勿用力过度,防止勒断蒂部导致出血,待拉紧套圈后,息肉因血流阻断而顶端变为紫色,启动高频电源,脚踏开关通电,先电凝后电切,间断通电时间1~2 s/次,一般不超过4 s,直至息肉被电切成功。
仔细观察确认电切部位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后,用三爪钳、圈套器或网篮捞取息肉,连同内镜一并取出。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组72例肠息肉患者经圈套器高频电凝电切术后,给予补液抗炎治疗,所有病例均无一例出现穿孔、出血,治愈率达100%,患者满意率高,术后6个月随访,复查肠镜,在原电切息肉部位均无息肉复发想象。
2.2 注意事项①圈套息肉时,位置不能过于靠近基底部,更不能将周围黏膜套入,收紧钢丝时,动作要轻柔,切忌用力过猛;②息肉应悬空在腔中,与周围黏膜无接触,否则,会引起异常电流,灼伤其接触的正常黏膜;若息肉较大无法悬空,可将息肉头部与对侧腔壁紧密接触,并使接触面积足够大,减少单位面积通过的电流量,保证安全;③选择合适的电流和电流强度,高频电流可分为切开电流,凝固电流和混合电流,切开电流为连续的等幅正弦波,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使组织温度升高、脱水,产生切割作用。
凝固电流则为非连续性衰减波,功率较小,使组织变性、凝固。
切开电流对周围组织损伤小,但凝固不充分,容易引起出血[1]。
凝固电流的止血作用好,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大而深,容易并发穿孔。
混合电流为切开与凝固电流的混合波形,兼具切开和凝固作用。
无论哪种电流,其作用均与电流强度有关。
电流强度高,切割作用强,反之则凝固作用增强。
应根据息肉的大小和蒂的粗细选择合适的电流。
细蒂息肉可以电凝为主或仅用电凝电流,粗蒂或无蒂息肉一般选用先电凝后电切,互相交替或选用混合电流逐渐切除。
④一次摘除多颗息肉时,虽然对摘除息肉的数目无明确限制,但摘除的数量越多,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随之增加,对息肉数目较多者可采取分次摘除,两次的间隔时间不少于1个月。
3 讨论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肠息肉术主要是利用电的热效应产生局部高热,局部组织细胞水分液化,蛋白凝固变性而被切除,即利用高频电流将接触到圈套的组织产生高热而被烧灼切断,完整快速地切除息肉并彻底止血[2],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易行、费用低廉、省时、患者痛苦小,并发症较手术切除少,能当时回收标本送检,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
肠息肉有一定数量的家族遗传史,以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腺管状腺瘤性息肉最易发生癌变,息肉越大,癌变的机会也越大,临床主张若发现有肠息肉均应内镜下摘除,尤其对大息肉,直径>2 cm,要注意观察期形态、颜色,目的是预防息肉癌变。
特别是对于多发性肠息肉发生癌变已被公认,因此对预防腺瘤癌变,对早期癌症的治疗其有不可代替的优越性,综上
所述,多发性息肉病患者应定期复查肠镜,定期随诊,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减少或避免肠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锡琛.内镜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155.
[2] 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镜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