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反思悲壮的红四方面军西征 作者刘清源
长征读后感
长征读后感长征读后感(通用18篇)仔细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长征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征读后感篇1这篇课文讲述了贺捷生奶奶不满一岁跟着红军走完了漫漫的长征路的故事。
这个动人的故事让我感觉到了当年的红军战士们长征时的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他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漫漫长征路上,不畏艰险,爬雪山过草地,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回顾在枪林弹雨中战斗的红军战士们,再看看我们现在衣食无忧的生活,就算学习上有再大的困难,和当年的红军战士们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我今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发扬红军长征的精神,决不向困难低头。
长征读后感篇2一提起长征,大家都会知道,长征是1934年10月起程的,在长征中红军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有对于战士们他们经过了多少苦难以至于五岭山脉绵延起伏在红军的眼里只是细小的浪花,乌蒙山的气势磅礴在红军眼里只是脚下滚过的小泥丸,还有他们也睡过在冰天雪地的雪山上,战士面对陡峭的绝壁也曾经走过。
许多战士在长征中牺牲了,草地、雪山和河流中,埋葬着我们许许多多的红军战士!红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长征读后感篇3这几天,我翻开了《红军长征》这本书。
它多少次让我热泪盈眶,多少回让我痛哭流涕,又多少次让我倍受感动......面对险恶莫测,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全都,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练意志的艰辛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
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能想到嫩绿的小草下却是无尽的沼泽,许多红军战士就这样倒下了,却没有一句怨言。
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然而,面对粮食短缺,战士们何尝不是风雨中前进呢?作为小学生,我们不得不被红军这种顽强的拼搏精神所感动,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奇迹中的辉煌,我们一同见证,在那古老的历史篇章中,红军长征也足足得写二万五千里,让我们携起手来,书写崭新的历史,奏响未来更有力的乐章!长征读后感篇4读了长征背后的故事,我深受震撼,如果我把浪费的粮食给那个小红军,他就不至于饿死了。
铁血西路军——精选推荐
1 铁血西路军——从《惊沙》说到西路军悲壮历史话题缘起70多年前发生的西路军“临泽突围”,是我军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经典之役,最近上映的影片最近上映的影片《惊沙》《惊沙》《惊沙》真实地反映了郑义斋、真实地反映了郑义斋、真实地反映了郑义斋、秦基伟等西路军将士在这次战役中的英雄气秦基伟等西路军将士在这次战役中的英雄气概,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西路军历史的关注。
那么,历史上西路军“临泽突围”是怎么发生的?造成西路军血染戈壁这一历史悲剧的原因何在?今天我们该怎样客观、科学地看待和评价西路军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本刊约请专家对此进行深入解答。
主持人:李庆英话题嘉宾陈铁健(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西路军军史研究家)夏宇立(红四方面军、西路军军史研究专家周宏林(西路军军史研究学者、周纯全上将之子)在我们党和共和国的历史上,有无数像西路军将士这样的“悲情英雄”主持人:最近上映的影片《惊沙》,反映了秦基伟等西路军指战员在甘肃临泽带领部队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守城三日,守城三日,守城三日,最终胜利突围的悲壮故事。
最终胜利突围的悲壮故事。
最终胜利突围的悲壮故事。
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深感“震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深感“震撼”。
那么,这部军事历史题材的影片为何能如此深刻地引发观众的共鸣?周宏林:周宏林:我在观看我在观看我在观看《惊沙》《惊沙》《惊沙》这部影片时,这部影片时,这部影片时,发现在场的很多观众,发现在场的很多观众,发现在场的很多观众,无论他们的年龄、无论他们的年龄、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性别、文化和经历背景有多么不同,文化和经历背景有多么不同,都被影片中的情节所打动,都被影片中的情节所打动,都被影片中的情节所打动,受到强烈的震撼。
受到强烈的震撼。
受到强烈的震撼。
这部军事历史题这部军事历史题材的影片,之所以能够如此深刻地引发观众的思想共鸣,主要在于其中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意义。
一般说来,西路军的题材是不好写的,尘封时间久,历史争议多,悲情色彩重。
课件5:第2课 长征胜利万岁
④通过这次会谈,中英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__按__照____“一国两 制”的原则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
战略性转移,艰难的旅程 长征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 转移。
写作背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
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后红军三大主 力在甘肃会宁会师,这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 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向世界展示 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意志。
研习文章
2. 阅读全文,找出场面描写的内容,并完成下表。
场面描写
作用
描写了战士们兴奋的场面,表达了对长征胜利的期盼和 来到吴起镇
激动之情
①吴起镇战斗 描写了战斗的壮烈场面,突出了敌军的溃败情景
②主要写了毛主席讲话的情景以及同志们的反应,表现 吴起镇会议
了在长征胜利后,人们的喜悦之情和对领袖的敬爱之义。
长征胜利万岁
杨成武
趣味导入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趣味导入
【赏析】 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 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 义精神。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 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 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 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为什么陕甘苏区成为四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林彪长征时先后任红一军团军团长、陕甘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纵队司令员。
刘伯承长征时先后任红五军团参谋长、红军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红军大学校长、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校长、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等职。
贺龙长征时任红二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等职。
罗荣桓长征时任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巡视员、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陕甘支队第一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徐向前长征时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等职。
聂荣臻长征时任红一军团政委、陕甘支队第一纵队政委。
叶剑英长征时任中革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央纵队副司令员、红三军团参谋长、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等职。
十大元帅中,唯一没有参加长征的是陈毅。
他与项英一道留在中央苏区,领导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在10名大将中,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8人参加了长征。
徐海东长征时任红二十五军副军长、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等职。
黄克诚长征时任红三军团第四师政委、红十团政委、中革军委卫生部部长、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一军团第四师政委等职。
陈赓长征时任军委干部团团长、红十三团团长、红一师师长等职。
谭政长征时任红一师政治部主任、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
萧劲光长征时任军委干部团上级干部队队长、红三军团参谋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参谋长等职。
张云逸长征时任中革军委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第8军团参谋长、陕甘支队副参谋长等职。
罗瑞卿长征时任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陕甘支队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等职。
红色记忆WenHua 文化责任编辑/王和平为什么陕甘苏区长征是红军被迫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落脚点的选择关系着长征的成败,关系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
为什么陕甘苏区成为了四路红军长征的最终落脚点?简言之,这是陕甘苏区军民多年苦心经营、卓绝斗争而结出的硕果,是中共中央的主观指导与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必然结果,也是全军铁心向党,与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坚决斗争的必然结果。
独辟蹊径的考证 饱含深情的颂歌
独辟蹊径的考证饱含深情的颂歌作者:曾宪林来源:《党史文苑》2011年第13期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
2006年年初,著名党史专家、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同志出版了他的新作《长征行》。
他在第一时间寄赠了我一本,并在扉页上郑重地题字、盖章。
我非常高兴,也在第一时间拜读了他的这本34万字的新作。
读罢全书,掩卷长思,我心潮难平,觉得有必要写一点读后感,向党史、社科界的同行们推荐此书。
关于红军长征方面的著作,此前我读过一些,比较著名的如美国作家斯诺的《西行漫记》、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和《经济日报》副总编罗开富送我的《红军长征追踪》等。
还有不少亲历长征的老红军们的回忆文章。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和探索中国工农红军所经历的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给后人以极大的教育和启迪。
石仲泉同志的这本新作,给我们展示了许多新的鲜为人知的东西。
我以为本书的最大特点,是独辟蹊径的考证和饱含深情的頌歌。
作者走长征路是一段一段走的,断断续续走了五六年,而且主要是以车代步,边走边思索边考证,这与作者当时担任领导职务有关。
所以,他有别于罗开富和两个英国青年的方式。
特别是罗开富同志1984年至1985年间走长征路,是严格按照当年中央红军的行军打仗的日程和路线而行,每天晚上还要向报社写一篇采访报道,真是难能可贵。
2004年10月在江西于都召开的纪念长征出发7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我亲耳聆听了他的徒步长征的故事,深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但就大多数人而言,限于条件,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而石仲泉同志的这种方法也有他的独到之处。
更重要的是,他不仅体验了当年红军长征之艰辛,又结合本职工作,考证出了许多新的史实。
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有:——长征选择江西于都作为集结出发地。
关于长征的出发地,党史学界向来有不同看法。
2004年10月在于都召开的理论研讨会上也有争论。
作者在本书中考证出为什么中革军委要选择于都作为主要集结地的原因,主要是由当时选择战略性转移的路线、目标和战争形势以及与粤军首领陈济棠秘密谈判达成了协议所决定的。
论红四方面军1932年西征与红军长征之关系
㊃红色历史文化研究㊃D O I :10.3969/j.i s s n .1003-0964.2018.06.028论红四方面军1932年西征与红军长征之关系田青刚(信阳师范学院大别山红色资源与文化发展研究院,河南信阳464000)摘 要:关于红四方面军1932年西征,学术界研究较少㊂在已有成果中,官方的描述多注重于梳理其与张国焘错误路线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受此影响,对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的责任归属,谁是谁非关注较多,忽视了对这次西征实际影响特别是其积极意义的研究㊂文章从此次西征与红军长征之关系的视角对西征行动进行考察,认为红四方面军1932年的西征是有重要历史贡献的:它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战略转移理论的成功实践;它在红军长征确定落脚方向上发挥了重要启示作用;它策应和支持了其他红军部队的长征㊂关键词:红四方面军;1932年;西征;长征中图分类号:K 26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8)06-0136-051932年,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苏区出发,开始战略转移,最后落脚川陕边地区,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㊂对于红四方面军的这次西征,改革开放之前的学术界基本上是从批评的视角来谈论此次行动的,往往将之与张国焘问题联系在一起,没有从客观上和战略行动本身所产生的意义上去认识红四方面军西征㊂改革开放后,学术界开始从正面研究和评价此次战略行动,但也多限于厘清责任[1]107-108㊂总的来看,从红四方面军西征产生的积极影响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还不多,尤其是缺少从长征视角系统研究红四方面军影响的成果㊂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就1932年红四方面军西征与红军长征之关系作一专门探讨,不当之处,敬请专家指正㊂一㊁红四方面军西征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由此,全局性的红军长征陆续展开㊂在考察红军长征时我们会发现,包括中央红军在内的红军长征在开始时都未使用 长征 一词,而是用 战略转移 或 远征 西征[2]456㊂在中央红军长征开始之前1932年红四方面军的战略转移,当时即有 西征 之说①㊂ 长征一词是中央红军在战略转移途中开始使用的㊂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所做的报告中,使用 长征 一词,对红军战略转移的伟大意义作了高度评价[3]149-151㊂从此, 长征 一词才广为人知㊂1936年红军一㊁二㊁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军长征主要指这三支红军队伍从1934年到1936年的长征,后来,又把红二十五军从鄂豫皖到陕北的战略转移也称为长征㊂可见, 长征 一词所指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㊂不管是 战略转移 或 远征 西征 ,它们的共同点是:有一定规模;远距离行军;有重要影响㊂根据对红四方面军西征和红军长征特点的考察,可以得出结论:1932年红四方面军西征与红军的其他长征在特征上具有高度一致性㊂不管其行动时是否使用了 长征 一词,事实上它就是一次长征[4]㊂既然这是一次长征,为何官方宣传中鲜见使用长征 一词呢?究其原因,大概有这样两点:一是为突出中央红军长征的考虑㊂一方面, 长征 一词始用于中央红军,中央红军的长征具有标志性意义,因此,红军长征的宣传突出中央红军是理所当然的㊂另一方面,作为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四方面军已包含在长征队伍中㊂尽管日常宣传的红四方面军长征指的是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从川陕根据地开始的长征,但若再把红四方面军1932年的西征作为长征单独提出来宣传,似有过于突出红四方面军之嫌㊂二是受张国焘问题的牵累㊂在红四方面军被迫撤离鄂豫皖苏区的问题上,张国焘是负有重要责任的㊂红收稿日期:2018-06-15;收修日期:2018-09-28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B D J 00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1-Z X -245)作者简介:田青刚(1965 ),男,河南南阳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历史文化㊁红色资源㊂㊃631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X i n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第38卷 第6期 2018年11月 (P h i l o s .&S o c .S c i .E d i t .)V o l .38N o .6N o v .2018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前后,适逢中央高调宣传长征的时间节点,恰在此时,对张国焘错误路线的清算也在逐步展开,此时若撇开张国焘的错误不谈而去突出1932年红四方面军的 长征 ,似乎不合时宜㊂1938年张国焘叛逃后,从长征视角对1932年红四方面军西征进行宣传就更不可能了㊂但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对红四方面军这次西征宣传的疏落并不能改变红四方面军西征作为长征一部分的历史事实㊂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开始重新审视红四方面军1932年的西征㊂四川省委党校朱明远教授在‘关于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原因及起点问题“一文中提出,红四方面军长征的起点应该从1932年的西征开始[5]36-40㊂作家叶君健在一篇采访文章中把红四方面军的西征称为 最先一路的红军长征 [6]60㊂加拿大约克大学教授陈志让也在论及此次行动时采用了 第一次长征 的说法②㊂杨炳章(本杰明㊃杨)教授在‘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一书中认为: 如果说长征不仅是指红一方面军的长征,那么红军的长征就不止一个,而是有几个,而长征的起始时间 若把长征看成一个综合历史时期的话 也就必须由此加以更正才对㊂事实上,早在1932年秋季,由于国民党发动第四次 围剿 ,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和贺龙的红三军就已撤离各自的根据地,开始远征行动㊂正如有些历史学家所指明的,这个时间应作为长征真正开始的时间㊂ [7]3笔者在‘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苏区行动考论“一文中从鄂豫皖红军第一次长征的角度对此作了阐述[4]㊂其实,在老一辈革命家的认知中,这次战略行动也是被视为长征的㊂如西征时担任红四军十一师政治部秘书长的李天焕在1945年所写的‘红四方面军在川北的发展与建设“一文中说: 在此等情况下,所以四方面军就停止转征,在川北创造苏区 并占领通㊁南㊁巴三个县城 从此就结束了红军的长征㊂ [8]57明确把红四方面军的这次西征称为 长征 ㊂郑位三的一个谈话③和红四方面军老战士王永亮的回忆文章也称西征为 长征 ④㊂二、红四方面军西征的胜利是长征理论的成功实践徐向前元帅在‘红四方面军的英勇长征“一文中说: 具有历史意义的长征,以红军主力在敌人重兵压迫下,脱离原有根据地,流动转战,寻机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为主要特征㊂毫无疑义,这是党和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进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或者叫战略总退却㊂ [9]357红色根据地是千千万万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轻易放弃的㊂所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 围剿 开始后相当长一个时期,与 苏区共存亡 保卫苏区 保卫苏维埃 不仅仅是口号,也是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革军委的基本理念㊂但是,长征之前的严峻形势表明,固守根据地不但不现实,而且还可能使红军和革命有生力量遭受灭顶之灾㊂当时的苏区中央局和中革军委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㊂相关史料也证明,撤出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即长征不是中共决策层最后关头的匆忙决定,而是经过了超过半年的谋划和准备㊂当然,决策者们在做出战略转移即长征决策之前,必须考虑这样一些问题:战略转移与革命斗争意志是否根本冲突?战略转移能否实施?实施效果会如何?也就是说,做出战略转移(长征)的决策必须要有理论和实践层面的依据来支撑㊂在理论上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死守根据地,没有了人还怎么革命?那么在实践上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只有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了㊂远的不说,红四方面军西征㊁壮大,川陕苏区的建立与发展是红军自己探索的结果,也从实践上回答㊁解决了战略转移(长征)有无必要的问题[10]㊂当然,中央高层对实行战略转移是慎重的㊂这一点可从中央对红四方面军放弃鄂豫皖苏区开始西征到川陕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时的态度变化上看出㊂当鄂豫皖中央分局决定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西征后,留在根据地的鄂豫皖省委领导包括省委书记沈泽民在内,都是不理解,甚至是愤怒的,他们以省委的名义向中央告状,指斥张国焘和中央分局执行的是逃跑主义路线,要求红四方面军返回鄂豫皖苏区[11]290,304㊂中央在给鄂豫皖中央分局[12]592-593和鄂豫皖省委[13]149的指示中,也曾对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的行动予以严厉的批评㊂但是,半年后,中央在有关指示㊁文告中提到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根据地时,大多使用的是兴高采烈的笔触[13]479-487㊂可见,任何事情必须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认识㊂中央态度的转变说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留下小部分力量,把红军主力转移到外线或其他地区去开辟新根据地,以保存党和红军的有生力量,不但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而且红四方面军西征的胜利和川陕根据地的建立,从实践上也证明了这一战略的可行性㊂正是有了这样成功的经验,当中央革命根据地面临国民党第五次 围剿 的严峻困境时,战略转移就成了中共高层认可的一种备选方案,只不过为了避免动摇军心㊁民心秘而不宣,仅有少数人知情而已㊂事实上,中央的这一考虑还是从一些㊃731㊃田青刚:论红四方面军1932年西征与红军长征之关系具体事情的处理上显现出来了㊂1934年6月,周恩来约见程子华,派程子华到鄂豫皖苏区工作,向程子华表达了中央对根据地发展战略的看法,其中一个重要的意见是,红军可在必要时撤离根据地转移到其他地区发展,以保存革命有生力量[14]45-46㊂正因为中央有了认识上的转变,才有接下来的红军长征㊂这一点在毛泽东的一个报告中也间接得到证明: 我们说,红军在一个方面(保持原有阵地的方面)说来是失败了,在另一个方面(完成长征计划的方面)说来是胜利了㊂ [3]149可以说,红四方面军西征的胜利,为其他红军部队进行长征提供了珍贵的历史经验㊂无论是红四方面军西征还是后来中央红军和红二㊁六军团的长征都遇到了惊人相似的问题,比如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㊁路途的艰辛㊁落脚点的数度改变㊁沿途群众工作等㊂红四方面军通过各种联系渠道,把红四方面军西征及建立川陕苏区的经验介绍给了中央和其他苏区,使中央和其他苏区在考虑改变单纯防御思想,实行战略退却,保持红军有生力量等问题上有了成功的样板和参照㊂正因为如此,中央后来在致红四方面军的信中,用激动的口吻,谈到反 围剿 的胜利时说, 我们巩固了原有的阵地,并且开创了大块的新苏区,使苏维埃的影响,散布到更广大的革命运动比较落后的区域 ㊂ 红四方面军的伟大胜利与川陕边苏区的扩大㊂ 给整个西北的革命运动,奠下了最强固的基础,在征服中国各省革命发展之不平衡上,前进了一大步 [15]1-5㊂三㊁红四方面军西征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红军长征确定落脚方向发挥了重要的启示作用考察几支红军长征路线可以发现,红军长征大方向都是选择向西,这是否与红四方面军西征并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这一历史事件有关联呢答案是肯定的㊂中央红军长征开始时的方向是到湘西㊂博古代表中央所拟的一个文件说到, 这种战略避战主义,是从一种错误观点出发,即是说红军一定要到达了指定地区(湘西),放下了行李,然后才能举行反攻消灭敌人,否则是不可能的 [16]61㊂后来形势发生了变化,中央红军转向贵州㊂1934年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通过的‘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确定, 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区地区 [17]656㊂1935年1月1日,在猴场召开的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提出把新根据地从黔北扩展到川南㊂其后还曾考虑过建立四川根据地及川西根据地㊂1936年6月,中央正式提出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向,并最终落脚陕北㊂如果不是红四方面军西征并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长征的落脚地可能会是其他方向㊂红军长征的目的是保存有生力量,寻找合适的落脚点,建立根据地㊂中央红军长征虽然落脚点几经变化,但却始终在向西北即红四方面军所在的方向靠近㊂红二十五军长征方向的选择,受红四方面军西征的影响尤其明显,甚至连长征路线也大体一致㊂1934年11月11日召开的鄂豫皖省委常委会,决定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向平汉铁路以西桐柏山和伏牛山区转移,转移路线也是沿桐柏山向西㊂虽然红二十五军在进入桐柏山区后由于敌情变化,改变了行军方向,但仍绕道泌阳㊁社旗㊁卢氏,进入伏牛山,并在陕南建立根据地㊂而陕南是红四方面军西征曾经经过的地区,还在那里建立过根据地㊂四㊁红四方面军及其所建立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策应和支持了其他红军的长征(一)红四方面军西征及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对红二十五军长征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这种支持一是表现在西征及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增加了红二十五军长征沿途群众对红军的了解㊂毛泽东说,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 ㊂红四方面军在西征途中,不但在沿途扩建了党组织,而且极大地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㊂如在路经南阳时,红军充分发挥既是战斗队,又是宣传队㊁工作队的作用㊂走到哪里,宣传到哪里㊂不仅沿途刷写㊁散发 打土豪,分田地 红军是穷人的队伍㊁为穷人打天下 等标语㊁传单,进行革命宣传,还利用 切可能的机会,召开群众大会㊁座谈会,以及用良好的军纪来教育㊁影响群众,使群众认识到红军是自己的队伍㊂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红军仍然保持着严明的纪律,秋毫无犯㊂这都充分展现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政治本色㊂红军的表现连奉命围堵红军的宛西自治派首领彭禹亭也深受感动,称其为仁义之师[18]116-117㊂可以说,红四方面军的西征使沿途群众更多地了解了红军,减少了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困难和阻力㊂二是表现在对红二十五军创建陕南根据地的支持方面㊂红四方面军西征到达陕南后,曾在陕南发动群众,播撒革命火种,建立苏维埃政权㊂红二十五军长征中鄂豫陕省委及陕南特委开展苏维埃运动的山阳㊁镇安㊁柞水等县区就是红四方面军及党组织曾经活动过的区域㊂换句话说,红四方面军西征㊃831㊃第38卷第6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11月及其在陕南的活动,为红二十五军长征和建立陕南革命根据地起到了铺垫作用㊂(二)红四方面军也为中央红军和红二㊁六军团长征给予了战略上的策应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苏区时,原本到鄂西北与贺龙的红三军(红二军团)会师,但因红三军已撤出,未能实现会合,遂继续转移㊂由于红四方面军的西征行动,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从而对红三军的转移起到了战略上的配合作用㊂1935年5月,当中央红军长征突破金沙江进入四川后,红四方面军为了从战略上配合中央红军长征,也离开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㊂红四方面军的再次长征,吸引了四川境内大量的国民党军,大大缓解了中央红军进军四川的压力,为中央红军继续长征创造了条件㊂(三)红四方面军为长征中的中央红军提供了大量人员补充和物资供给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和中央红军会师后,考虑到中央红军减员较多,物资匮乏,红四方面军一方面抽出部分兵源补充到中央红军,另一方面又为中央红军准备了粮食㊁被服等物资㊂徐向前元帅在回忆中曾说过, 鉴于一方面军兵员损失很大,我们建议,从四方面军抽几个建制团补给他们;也请他们调些干部来四方面军,以利相互学习㊂经中央批准,我们调了三个团共3800人去一方面军 ⑤㊂洪学智回忆, 为了迎接中央红军,我们需要准备物资,包括鞋子㊁衣服㊁粮食,全军都做了动员 , 中央纵队先遣队到了黑水㊁芦花后,给红四军政治部来信,让我们将筹措的牛羊㊁粮食送到三军团转交㊂于是我们先后送去了三批粮食和牛羊㊂中央纵队到了黑水㊁芦花后,又让我们把筹措的牛羊㊁粮食直接送到中央纵队,随后,我们又送去了一批粮食㊁牛羊和慰问品,前后共送去了四批 [20]102,105㊂可以说,经过艰苦长征到达川西的中央红军已是人困马乏,物资极为匮缺,红四方面军的支持,无疑是雪中送炭,对保证中央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㊂总之,1932年红四方面军的西征,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组成部分㊂这次西征的胜利从实践上证明了战略转移理论的必要性并为红军长征提供了重要经验㊂对1932年红四方面军西征历史的研究,也必须结合主客观因素,重视客观分析,而非仅仅考虑主观㊂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历史的客观实际,得出的结论才会令人信服㊂注释:① 良木在‘红色中华“第70期第2版上发表的‘从肃反胜利后到四次 围剿 红四方面军的通讯“第3部分标题即为 西征南下 ㊂该文是良木在1932年11月29日从陕西寄到‘红色中华“编辑部的,此时红四方面军尚在西征路途中㊂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1933年所写的‘红四方面军英勇斗争略史“中第5部分标题也用了 西征 一词㊂见河南省地方党史编纂领导小组办公室编‘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史资料汇编“,1981年,第58页㊂② 陈志让说: 从1932年5月开始蒋介石自己亲自指挥围剿,鄂豫皖苏区于9月被摧毁,张国焘和徐向前被迫开始进行被描述为第一次长征的向四川北部的转移㊂ 见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第2部第4章‘共产主义运动(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28页㊂③ 郑位三说,鄂豫皖的反四次 围剿 ,事实是暂时失败了,红四方面军长征,敌人占了大部分地区㊂见倪忠文:‘回忆郑位三同志谈鄂豫皖苏区历史中的几个重大问题“,‘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第8-12 +56页㊂④ 王永亮在回忆中说,黄柴畈会议最后决定: 中央分局等各机关同红军总部率红十师,红十一师,红十二师和红七十三师及少共国际团,合计十三个团两万多人,一万六千多支枪,于十月十一日夜越过京汉线向外面转移(这就是长征的开始)㊂ 见王永亮:‘回忆鄂豫皖苏区红四方面军反敌人四次 围剿 的斗争“,中共信阳地委党史资料征编委员会编:‘中共信阳地区党史资料汇编丰碑“第1辑,1984年,第192页㊂⑤ 徐向前元帅回忆: 我们一面指挥前线部队,扼阻川敌和胡宗南部的进攻;一面分兵发动群众,筹集粮食㊁被服㊁牛羊㊁盐巴㊁茶叶㊁羊毛等,在全军开展制作和捐献慰问品的活动,准备迎接红一方面军㊂ 6月中旬,红一㊁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在夹金山下㊂ 消息传来,大家极为振奋㊂各部队派人将一批批慰问品,送往一方面军驻地,以表达对党中央和兄弟红军的怀念㊁爱戴㊁崇敬之情㊂ 见徐向前:‘红四方面军的英勇长征“,载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红军长征回忆史料(1)“,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第361页㊂参考文献:[1]高中永.中国共产党口述史料丛书(第4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2]陈云,等.红军长征记㊃附录一㊃英勇的西征[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田青刚.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苏区行动考论[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2):49-55.[5]朱明远.关于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原因及起点问题[J].开㊃931㊃田青刚:论红四方面军1932年西征与红军长征之关系拓,1986(6):36-40.[6]叶君健.叶君健全集(第18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7]杨炳章.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M].郭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本书编写组.李天焕纪念文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9]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红军长征回忆史料(1)[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 [10]贺恩印,苗建寅.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长征落脚点试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7(1):61-66.[11]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9 1934年)甲2[A].北京:中央档案馆,武汉:湖北省档案馆,郑州:河南省档案馆,合肥:安徽省档案馆,1985. [12]中共苏区中央局转发的中央给鄂豫皖分局的指示(1932年11月27日)[G]//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 1949)(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3]中共中央给鄂豫皖省委的军事指令(1933年3月10日)[G]//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 1949)(第1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4]程子华.程子华回忆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5]中央致红四方面军的信(1933年8月25日)[G]//‘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长编“编写组.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选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16]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 围剿 的总结的决议(1935年2月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G]//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 1949)(第1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7]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1934年12月18日)[G]//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 1949)(第1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8]中共南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南阳地方史(第1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19]洪学智.洪学智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O n 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W e s t e r nE x p e d i t i o na n d t h eL o n g M a r c ho f t h eR e dA r m y i n1932T I A N Q i n g g a n g(I n s t i t u t e o fD a b i eM o u n t a i nR e dR e s o u r c e s a n dC u l t u r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X i n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X i n y a n g464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R e g a r d i n g t h eR e dF o u r t hA r m y'sw e s t e r ne x p e d i t i o n i n1932,t h e r e i s l e s s r e s e a r c h i n t h e a c a d e m i c c o mm u n i t y.A-m o n g t h e a c h i e v e m e n t s,t h e o f f i c i a l d e s c r i p t i o n f o c u s e d m o r eo nc o m b i n g o u t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w e s t e r ne x p e d i t i o n a n dZ h a n g G u o t a o'sw r o n g r o u t e.A f f e c t e db y t h i s,t h e a c a d e m i c c o mm u n i t yp a y sm o r e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y f o r t h e R e dF o u r t hA r m y w i t h d r e wf r o mt h eH u b e i,H e n a n,a n dA n h u i b a s e a r e a s,w h i l e l e s s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o b j e c t i v e i m p a c t o f t h i s w e s t e r n l e v y,e s p e c i a l l y i t s p o s i t i v e s i g n i f i c a n c e.F r o m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t h ew e s t e r ne x p e d i t i o na n d t h e l o n g m a r c ho f t h eR e dA r m y,t h i s p a p e r i n v e s t i g a t e s t h ew e s t e r ne x p e d i t i o n,a n dc o n s i d e r s t h a t t h ew e s t e r ne x p e d i t i o no f t h e r e d f o u r t ha r m y i n1932w a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h i s t o r i c a l c o n t r i b u t i o n:i tw a s a n i m p o r t a n t p a r t o f t h eR e dA r m y's l o n g m a r c h;i t i s a s u c c e s s f u l p r a c t i c e o f s t r a t e g i c t r a n s f e r t h e o r y;i t p l a y e d a n i m p o r t a n t r o l e i n t h e l o n g m a r c h o f t h eR e dA r m y;a n d i t r e-s p o n d e d t o a n d s u p p o r t e d t h eL o n g M a r c ho f o t h e rR e dA r m y t r o o p s.K e ww o r d s:R e dF o u r t hA r m y;1932;w e s t w a r dm a r c h;l o n g m a r c h(责任编辑:吉家友)㊃041㊃第38卷第6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11月。
长征中红四方面军南下由盛而衰真实原因
长征中红四方面军南下由盛而衰真实原因本文摘自:四川党史党建网,作者:宁志一,原题:《长征中红四方面军南下由盛而衰探析》长征中红一、四方面军会合不久后,张国焘与党中央分裂,率红四方面军部队(含红一方面军的五、九军团)越草地南下。
红四方面军突然南下作战,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和川军主力在百丈关进行决战,损失惨重。
百丈关之战成为红四方面军南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红四方面军南下除了在战略方向上偏离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地域,犯了方向性错误外,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也是值得认真检讨的。
一、行动突然是南下初战胜利的关键红四方面军南下作战计划下达后,各部队立即开始行动。
对久困草地、饥寒交迫的红军战士来说,没有比“南下成都坝子吃大米”更能鼓舞士气了。
红四方面军南下行动坚决果敢。
卓木碉会议上,张国焘另立中央。
为了贯彻南下的战略方针,张国焘于1935年10月7日以“中革军委主席”名义发布了《绥丹崇懋战役计划》。
具体部署是:王树声率右纵队8个团沿大金川南下,夺取绥靖、丹巴;徐向前、陈昌浩率左纵队16个团沿抚边河南下,夺取懋功、达维。
大、小金川地区地形复杂,多为深山峡谷,水深流急,大部队难以展开。
红军取胜的关键在于出敌不意,迅速夺取渡口桥梁和山口要隘。
有的部队还创造了7天5战,疾进500余里的惊人战例。
经过12天的行军战斗,红军击溃川军6个旅,连克绥靖、丹巴、抚边、达维、懋功,取得南下第一阶段战役的胜利。
徐向前总结道:“这一仗是山地隘路战,很难打。
我军机智英勇,灵活迅速,充分发挥夜摸、奇袭和小部队大胆迂回穿插等战术特长,渡激流,穿峡谷,破敌垒,夺要隘,表现了红军无坚不摧的优良战斗素质。
”红四方面军南下直接的作战对象是川军。
当时川军在大、小金川一线布防,分兵把口。
川军松懈,也使红四方面军得以迅速扩大战果。
自红军北上后,这里川军的职能发生了变化:“约在9月初,红军突破胡宗南纵队封锁后,蒋介石不了解红四方面军要南下,认为四川无战事,除令胡宗南部开回甘肃外,另准备调薛岳所部去进攻红二、六军团,并将四川‘剿共’总司令刘湘所辖各路军名义撤销,一律改为绥靖区,将各路总指挥的名义改为各区司令官,规定任务是:清除‘匪患’,修筑碉堡,兵工筑路,抚恤流亡、办理善后,训练团队等项。
读《徐向前元帅回忆录-红四方面军的战斗作风》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读《徐向前元帅回忆录-红四方面军的战斗作风》的一些体会和认识《徐向前元帅回忆录》第七章“西行转战三千里”之第六节,有篇名为“红四方面军的战斗作风”的文章。
这些年来,我读了不少遍。
每次读完此文,总有想写点东西出来的想法和冲动。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一再的耽搁了,通过这次作业把它写出来,以了却我许久的一份心愿。
许多兵法都认为:“夫兵以气势为用者”。
意思即是说,军队的气势是最为重要的。
《孙子兵法》将“勇”列为将帅必备的五种素质之一;《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则将“勇”列为第一条,他认为“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因此勇气是军人应该具备的首要品质”;《六韬•论将》也将“勇”列为第一条,认为:“勇者不可犯”。
这里,即前面所讲的“勇”,即勇敢果断、勇猛顽强。
概而言之,他们无论对普通的士兵素质要求,还是对将帅的要求,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着力强调战斗作风。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无不重视军队的战斗作风,甚至将其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作为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认为:“在战争中的英勇行为,可以算是一种最有效的武器,一方面可以减弱敌人的抵抗意志,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本身的精神力量。
美国名将巴顿认为:“必须有勇气,才能赢得战争,怯懦是作战的致命伤。
”刘伯承元帅也指出:“战斗作风要猛,也要顽强,过去的经验证明,那只部队猛,那只部队就能胜利。
”徐向前更是强调战斗作风在战斗中的重要作用。
《徐向前元帅回忆录———红四方面军的战斗作风》文章的开头,即开宗明义的说:“作风就是战斗力。
一个革命的政党,要有好的作风,才能团结群众,实现自己的纲领、路线。
同样的,一支革命的军队,必须有好的战斗作风,才能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徐向前“作风就是战斗力”的观点,把古人“夫兵以气势为用”和“勇”的作用和认识,直接提到了新的认识高度。
《徐向前元帅回忆录——红四方面军的战斗作风》文章的开头部分,还这样说道:“红四方面军的战斗作风,是在党的领导下从长期战争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浅析关于红军长征史上几个重大事件的考辨
浅析关于红军长征史上几个重大事件的考辨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郑宁波: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今年是长征胜利会师80周年,长征的研究和宣传成为热点。
您长期研究中共党史,主持过《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修订工作。
目前《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关于长征的叙述就是在您的主持下修订的。
上世纪末以来,您倡导“走走党史”的史学理念,基本走完了红军长征之路。
您在重走红军长征路的过程中,对长征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做出新的考辨。
据我所知,您还出版了《长征行》和《红军长征热点面对面》两部大作。
郑宁波: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今年是长征胜利会师80周年,长征的研究和宣传成为热点。
您长期研究中共党史,主持过《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修订工作。
目前《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关于长征的叙述就是在您的主持下修订的。
上世纪末以来,您倡导“走走党史”的史学理念,基本走完了红军长征之路。
您在重走红军长征路的过程中,对长征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做出新的考辨。
据我所知,您还出版了《长征行》和《红军长征热点面对面》两部大作。
受西路军研究专家董汉河先生和《甘肃理论学刊》符晓波先生委托,我就长征史一些重大事件采访您。
石仲泉:我是从上世纪末开始重走红军长征之路的。
其中2003至2005年比较集中地走完了红一方面军的长征之路,兼顾了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路。
2013年又集中走了西路军远征之路。
这样就建构起比较完整的长征历史图谱。
当然,直到今天我还在利用各种机会考察某些具体的历史现场。
比如,2016年4月,我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讲课,就顺便到红六军团出发的遂川横石考察。
经过十几年的考察,我对长征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清晰。
根据这些新认识,今年我重新增订了十年前出版的《长征行》,又推出了《红军长征热点面对面》,这两部书可以说是我走长征路的结晶。
追忆红西路军在海北的往昔岁月
委员会,由李先念、李卓然、李特、曾传六、王树声、程世才、黄超、熊国柄组成,李先念统一军事指挥,李卓然负责政治工作,陈昌浩和徐向前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失败经过,余部3000余人则兵分两路,组成左右支队奔向南北。
左支队千余人以三十军及工委组成,是西路军的骨干力量,由李先念、李卓然带领向南突围转往新疆。
右支队近千人以九军和妇女团部分组成,由王树声率向北方打游击,主要牵制敌人,设法与缓西军取得联系使左支队顺利西进。
石窝分兵后,右支队很快被敌冲散溃败,而左支队便以矫若游龙的姿态迅速进入了祁连山。
1937年3月15日晨,左支队到达祁连山南麓的黄番峡口(今祁连潘家峡)。
次日傍晚,部队行至今黄藏寺(昔称黄番寺、黄番沟,时属甘肃省甘南县,1960年8月8日移交给祁连县八宝公社),工委欲在此稍作休整买盐购粮,为长途西进做准备。
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红西路军惨败河西后在这里取得了由李先念将军直接指挥下的一次大捷,沉重打击了马匪的嚣张气焰,鼓励了红军的士气,彻底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此外,衣食弹药也有了一定的补充,为走出冰峰雪岭的祁连山打下了基础。
1937年3月19日,左支队离开黄番寺,经地盘子,沿黑河开始了漫漫西征。
这时,部队唯一的任务就是走路,没有敌情,可饥饿、寒冷、疲倦、疾病像甩不掉的影子,紧紧揪住部队不放。
大家不再悲伤,一有空就唱新编的《巍巍峨峨祁连山》。
部队途径油葫芦口留宿时,半夜暴风雪骤至,两名哨兵冻死在岩石边,一个握枪岩站着,一个把枪横在双膝上,警惕地注视着远方。
4月初,到达托勒牧场。
其后,部队从托勒牧场出发,第三天黄昏走出祁连境域,到大鹰嘴山南麓甘肃的石包城。
自1937年3月11日南流沟突围进入祁连,经40多天的长度趴涉于4月23日走出祁连山,到达安西县塔实,千余人的队伍在没有作战的情况下,减员为700余人。
1949年8月,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北野战军一兵团二军在司令员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解放兰州、西宁、门源后,接着继续北进,突进高寒缺氧,人迹罕至的祁连景阳岭,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胜利到达峨堡。
红西路军创建永凉根据地初期的战斗精神记述
文苑雅香 >>20红西路军创建永凉根据地初期的战斗精神记述刘务勇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党建研究所(甘肃行政学院)摘要:红西路军进驻甘肃河西后,计划创建永凉根据地,为此与敌军在凉州西四十里铺、八坝、郭家下磨、水泉子等地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展现了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关键词:红西路军;精神;时代要求一、凉州西四十里铺战斗战斗是从凉州西四十里铺开始的。
四十里铺距永昌约150里,东西长、南北窄,土堡林立,深沟高垒,系当地居民为防御匪患而修筑的。
防守四十里铺的是红三十军八十八师政委郑维山率领的二六三团和二六五团。
八十八师刚到四十里铺,就截获两辆运送物资的卡车,虽然解决不了大问题,但得到的食物解了些燃眉之急。
根据四十里铺的地形特点,为了防守巩固,八十八师将擅长防守的二六三团固守土堡,将二六五团置于外边准备反击。
1936年11月22日,敌人以5个团的优势兵力向八十八师进攻。
战斗一开始就非常激烈,马元海命令骑五师祁明山步兵旅马如林团和一百师刘呈祥团为主力,正面进攻红八十八师占据的土堡,其他部队为侧翼围攻。
战斗开始后,马元海指定了攻击目标后,先命山炮轰上几炮,即令部队进攻。
进攻中采取的是他惯常使用的“牦牛阵”式人海战术,即将主力和重火器放在后面掩护,由民团手持大刀,在前面狂呼乱叫地冲锋,打倒一批又有一批冲上来。
一时间,四十里铺尘土飞扬,数不清的敌兵骑兵、步兵掀起了滚滚的烟尘,从四面八方扑来,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
冲在最前边的马如林部,拥至堡墙下时,因既无掩护工事,又无爬墙器械,人马完全暴露在堡墙之下,进攻不能,后退不敢。
堡墙内的红军,轻重火器一起射击。
又派队由两翼迂回,这样一来,马如林团进退无路,官兵死伤惨重。
营连级骨干,多被红军击毙,只有马如林带少数残兵逃脱。
马元海见马如林正面攻打失利,又驱动其骑兵进攻。
霎时间,敌兵骑兵潮水般地涌了过来。
在红军的阻击下,又退了下去,退下去又涌上来,战况异常激烈。
激战到午后,红西路军守卫的三个土堡被敌人攻破了两个,约有上千敌人冲了进来。
红四方面军反六路围攻沉重打击四川军阀
军史:红四方面军反六路围攻沉重打击四川军阀大巴山延绵数百里,横亘于川陕之间,山势雄奇,岩悬壁绝,原始森林,遮天蔽日。
素有“秦川锁钥”之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古巴人英勇善战,出兵助武王伐纣,助秦王灭六国,刘邦据巴蜀之地,在巴山建牟阳城筑巴峪关,得巴人以争天下。
1932年12月初,红四方面军1.5万人,翻越秦岭来到大巴山的南麓,寻求新的立足点。
12月20日,西北军委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进驻通江两河口。
从此,开始了川陕根据地建设,至1935年3月全军西渡嘉陵江,历时2年零4个月。
期间,经历两次“反围”斗争、三次外线进攻作战和嘉陵江战役,毙伤俘敌10万余人。
根据地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部队扩大到8万余人,建制由4个师发展到5个军15个师。
开辟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一、反“三路围攻”1932年12月15日,红四方面军在陕南西乡县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决定趁四川军阀刘湘和刘文辉在川西混战、川东北地区兵力薄弱之机,向川北进军。
12月18日,红四方面军先遣部队进至两河口,20日部队进驻通江。
1933年1月28日,田颂尧宣誓就任“川陕边区‘剿匪’督办”,将他在川西参加混战的部队调回川北,部署对川陕苏区实行三路围攻。
田颂尧的29军辖5个师及军师独立旅,共60个团,他投入三路围攻的部队30多个团,约3万多人。
2月12日,田颂尧发动三路围攻,很快控制了巴河右岸。
红四方面军在通江县城列宁公园召开了军事会议,徐向前总指挥提出了反田颂尧三路围攻应采取“收紧阵地、节节御敌”的战略方针。
首先分兵固守隘道要口,节节抗击敌人,尔后集中兵力实施反击。
至3月18日,敌军虽然占领了巴中、南江两座县城,却付出了伤亡8000多人的惨重代价。
红军主力根据作战方针,在北起贵民关,南沿官渡口、观光山、大明垭、杀牛坪至得胜山一线,步步设防,阻击敌人。
又由得胜山向东北沿麻石场、龙凤场、竹峪关一线占领新的阵地,继续与敌周旋,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红西路军系列连环画《血战河西》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红西路军系列连环画《血战河西》(记者王化兵)为向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献礼,反映红西路军英雄事迹,弘扬红军革命精神的系列连环画《血战河西》第一辑即将由中国美术出版总社·连环画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系列连环画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牵头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学者、作家及美术创作人员,历经两年多艰难不懈的努力,完成了第一辑的创作任务。
红西路军系列连环画《血战河西》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征战河西历史事实为题材,客观、生动地展示在敌众我寡、自然条件严酷和国际国内环境风云变幻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与国民党马步芳部队浴血奋战四个多月,最后兵败祁连、全军覆没的悲壮历史。
红西路军系列连环画《血战河西》为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图书。
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魏胜文研究员策划并主持;中国出版业协会连环画艺委会主任姜维朴担任顾问;姜维朴和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分别作序;红西路军研究专家、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董汉河担任脚本统筹,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委会主任沈尧伊担任艺术指导。
本书出版得到西路军血战过的高台县的表是文化发展公司的资助。
彭学明长篇纪实散文《娘》(全本)感动全国本刊讯(记者王化兵)6月1日,由知识产权出版社主办、《黄河文学》编辑部协办,著名作家彭学明的长篇纪实散文《娘》(全本)新书发布会暨签售会在书博会上举行。
作者彭学明与知识产权出版社相关领导出席了发布会并与读者进行互动和交流。
宁夏人民政府参事冯剑华,宁夏文联副主席、《朔方》杂志主编哈若蕙,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黄河文学》主编郭文斌,宁夏社科院研究员牛学智等著名专家学者在会上向读者解读彭学明的《娘》。
彭学明,著名作家、学者、批评家,现供职于中国作家协会,主要作品有长篇纪实散文《娘》和散文集《我的湘西》《祖先歌舞》《一个人的湘西辞典》等。
彭学明的长篇散文《娘》最初只有6万字,发表在2011年10月的《黄河文学》杂志。
文章一问世,首先在宁夏引起强烈反响,从宁夏迅速传播到全国,感动和震撼了全国各地读者,引起广泛而强烈的反响。
英勇的西征 不朽的精神 永恒的初心
英勇的西征不朽的精神永恒的初心作者:周琳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12期位于河西走廊东端古浪县境内,系祁连山脉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南连乌鞘岭,北接古浪县城,势似蜂腰,两面峭壁千仞,形成一条南北延伸、蜿蜒曲折的高山峡谷,长度约30公里,峡内宽窄不等,最宽处不过一里,最窄处仅一箭之地。
由于地势十分险要,“扼甘肃之咽喉,控走廊之要塞”,自古就是险关隘道,扼控兰州、武威,史有“秦关”“雁塞”之称,被称为中国西部的“金关银锁”。
1936年11月11日,红军西路军与马元海部队在今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进行的战役。
经三场艰苦鏖战后红军取得胜利,2400多名将士壮烈牺牲。
1936年10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经过万里长征胜利会师于甘肃会宁地区,由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九军,三十军,五军及骑兵师和妇女先锋团等部队)主力,奉中央命令,西渡黄河,配合兄弟部队(一方面军)执行宁夏战役,部队西渡黄河后,由于战局发生了变化,宁夏战役已无法执行。
11月6日,河西红军总指挥部根据中央要求,制定了《平(番)、大(靖)、古(浪)、凉(州)战役计划》,意在此地灭敌立足。
从此河西红军便开始踏上了进军河西走廊的艰苦征程。
古浪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红军西进的必经之路。
11月上旬末,河西红军分三个纵队向河西走廊进发。
30军为第一纵队,由军长程世才、政治委员李先念率领,为右翼,由一条山直插大靖,9军为第二纵队,由军长孙玉清、政治委员陈海松率领,为左翼,由镇虏堡经干柴洼、横梁山向古浪县城挺進,5军为第三纵队,由军长董振堂(1931年宁都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政治委员黄超率领,经吴家川等地,在30军右侧跟进,总指挥部从赵家水出发,随30军行动。
于11月9日进入古浪境内。
11月11日,红军西进至古浪大靖时,中央军委电令红四方面军河西部队改称为西路军,并成立西路军军政委员会,领导党政军工作。
任命陈昌浩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兼总政委,徐向前为副主席兼总指挥,王树声为副总指挥,李卓然为政治部主任,李特为参谋长。
关于西路军的诗词35字
关于西路军的诗词35字篇一:红色诗词选读红色诗词选读旺苍县黄洋将军希望学校李益一、导入(背景音乐:映山红)师:一曲映山红,唱出了人们盼望红军到来的急切心情。
1933年,在人们的翘首期盼中,红军来到旺苍。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
30秒(播放视频) 3分30秒师:红四方面军从1932年至1935年转战于川北,在木门镇召开了重要的军事会议,红军队伍得到壮大。
1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总部等党政机关移驻旺苍老城,在这里诞生了最早规模最大的红军妇女武装-红军妇女独立师,诞生了最早的红军水兵连和最大建制的红色童子团——少共国际师。
当时旺苍不到10万人,就有1.2万人参加了红军。
从这里走出了许多共和国的高级将领,徐向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
(出示课件照片) 1分30秒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徐向前吗?那就请同学们打开校本教材,翻到14页,我们具体来认识一下他。
10秒(播放课件介绍)师:这里,老师要补充一下徐向前元帅在川北指挥的一些著名战役。
红军时期,他率红四方面军转战于通江、巴中、南江、旺苍、广元、苍溪等地。
指挥红军取得了”黄猫垭战役”、“西渡嘉陵江战役”、“广昭战役”一系列战役的重大胜利。
40秒二、赏析《天仙子〃徐向前》 25分师:徐向前元帅一生战功卓著、人格伟岸。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有一首词这样评价了徐向前元帅的一生。
请大家翻到校本教材16页,听老师范读,注意感知语气和节奏。
(播放课件词)天仙子〃徐向前谁说学生无出息,偏在战场逢劲敌。
雄才伟略可称奇,胸有律,情无极,韩信点兵今胜昔。
围点打援凭胆识,以弱灭强知马力。
终生常叹败河西,非己失,心何急,遗恨九泉难掩抑。
1、师范读。
2、请大家集体朗读一遍。
(提示:这首词,豪放且委婉,收放有序,彰显英气,尾韵感慨深刻、悠长。
读的时候要注意语气和节奏)板书:天仙子〃徐向前3、师:词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阙。
天仙子:词牌名;徐向前是题目。
4、师:现在,我们来学习词的上阕,请同学们先看教材中词下面的注解。
红军在安州的历程
红军在安州的历程王乐正张琴封面故事FENGMIANGUSHI绵阳市安州区即原安县。
1935年,安县辖区面积1580平方公里,辖江油的毛家、方水和北川的擂鼓、曲山、永安、安昌等乡镇。
安州自古以来不仅是川西北商埠重地,又是占领成都平原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3月初,安县境内驻有川军四十一军王铭章师、二十八军邓锡侯之一部、二十一军刘湘之一部,共计10余万人。
该月底嘉陵江战役后,红四方面军大部队分别从广元、昭化、剑阁、梓潼等县相继进入江油境内。
4月初,红四方面军进入安县毛家、方水、擂鼓、曲山,5月进入千佛(原茶坪)、高川等地。
血战千佛山千佛山位于安州、北川、茂县交界处,主峰在安州区千佛镇境内。
红军进入北川后,川四十一军军长孙震唯恐红军从北川南下成都,急令安县县长殷鉴、北川县长李国祥、旅长李炜如率4个团分别在邓家渡、曲山、漩坪、治城对岸的东狱宫和墩上布防。
同时,川二十八军军长邓锡侯(“剿千佛山战场遗址全景图匪”前线总司令)为阻止红军进入其茂汶防区,急令第五师副师长陶凯率龚渭清、牛锡光两个旅以及被土司、头人控制的羌藏马队共1200人,在墩上、桃坪、土门设防,以封锁北川河谷通往成都、茂汶的要塞。
5月3日,红军一举攻下凉风垭,打开千佛山一线的突破口。
川二十八军暂编二师彭函之一部,立即向凉风垭猛烈反扑,被红军打退,敌死伤200多人,退到苏宝沟(原安县,今北川)驻防。
红军在擂鼓建立1个乡、10个村苏维埃政权。
红军主力在总指挥徐向前率领下,相继到达北川,分头向千佛方向进发。
徐向前亲自指挥号称“钢军”的红九军和号称“夜摸常胜军”的三十军之一部,以及妇女独立师100名女红军,与追击敌军的红军先遣队会师,直击伏泉山。
4日凌晨,红军包围了从漩坪撤至伏泉山的李炜如部五团,把守敌围得水泄不通。
红军凭借深山老林掩护,从四面八方发起猛攻,一鼓作气攻上山顶。
大部分守敌惊慌失措、不敢反扑,被红军生擒;余下百余名顽敌均被击毙。
红军占领伏泉山主峰龙宫庙及其周围制高点。
解放初期鲜为人知的青海平叛
2014年第3期历史记忆THE HISTORICAL MEMORY解放西北风扫残云1949年5月,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指挥下,开始了解放大西北的战争。
蒋介石自知大势已去,就密令胡宗南部放弃西安,退守秦岭、汉中,以防被歼灭。
5月18日,我军兵不血刃解放西安。
坐镇西宁的西北王马步芳怕人民解放军乘胜进攻其盘踞了四十年的青海和陇西,就坐飞机飞到台湾面见蒋介石,不自量力的向蒋提出担任西北军政长官,索要巨额军费,带领“马家军”与共产党军队对抗。
蒋介石大喜过望,当即任命马步芳为西北军政长官,拨给军费8000万美金让其用来扩充军队购买枪炮。
于是,马步芳在巴基斯坦花钱购买了大量枪炮,新组建了一个骑兵军、一个步兵军。
其实,马步芳是个双手沾满共产党人鲜血的反共头子。
其手下的“马家军”,也是一支嗜血成性凶悍残、暴战斗力很强的部队。
1936年11月,我红四方面军五军、九军、三十军共21800人组成西路军,在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的带领下渡过黄河,企图经由宁夏、甘肃进军新疆,到新疆接收苏联提供的大批新式武器。
在河西走廊,我西路军遭到了马步芳骑兵部队的围追堵截,鏖战三月有余,在孤军奋战,没有外援,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西路军全军覆亡。
战死7000多人,被俘12000多人,仅余400多人的西路军指战员溃至新疆。
1949年7月,马步芳从西宁动身赶赴兰州,代替张治中担任了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同时还以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当“西北王”的夙愿。
也就在此时,马步芳的独生子马继援被任命为国民党青海兵团中将司令官兼第82军军长,率敌82军、129军、新编步兵军、新编骑兵军共六万余人杀气腾腾地从彬县、乾县窜到礼泉一带,企图攻占咸阳,向西安进军。
此时的马步芳和其子马继援还以为人民解放军战斗力还像当年的西路军一样,梦想马家骑兵部队几个冲锋就能将我军打个落花流水。
哪料到我西北野战军此时经过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的洗礼,早已是今非昔比,不但武器弹药比马家军精良,就是人数也远占优势。
西路悲歌
西路悲歌作者:黄道炫来源:《领导文萃》2013年第07期西路军是中共历史的一道伤痕。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第五、第九、第三十军及红四方面军总部,奉中共中央命令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寻求打通接受苏联援助的国际联络线。
后因时局变化,宁夏战役计划被迫终止,过河部队改称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经过近半年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兵败祁连。
西路军出兵,源于获取苏联援助。
中国革命和苏联息息相关,打通与苏联的联络既是中共的目标,也为共产国际所重视。
西进宁夏1936年下半年,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共同北上,确定下一步行动方针成为摆在中共中央面前的重要问题。
8月25日,张闻天、周恩来、秦邦宪、毛泽东联名向共产国际代表王明发出长电,阐述红军行动方针,强调:“为着靠近苏联,反对日本截断中苏关系的企图;为着保全现有根据地,红军主力必须占领甘肃西部或宁夏、绥远一带。
”9月11日,共产国际复电中共中央:“同意你们占领宁夏区域和甘肃西部的计划。
同时,不能允许红军再向新疆方面前进,以免红军脱离中国基本区域。
在占领宁夏区域以后,将给你们帮助。
”共产国际电报中提到的帮助,在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说得更明白:“将给予大约1.5万到2万支步枪,8门加农炮,10门迫击炮和相应数量外国型号弹药的援助。
”10月10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
11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联合正式下达宁夏战役计划(《十月份作战纲领》),要求一、二、四三大主力红军在一个月内做好攻取宁夏的准备,安排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负责造船,准备强渡黄河。
10月20日,中革军委决定红三十军先行渡河占领西岸枢纽阵地。
24日晚,红三十军从靖远县虎豹口强渡黄河成功,一举突破马家军的河防阵地,朱德、张国焘致电中革军委告捷:“渡河成功,河左岸碉堡已被我占领。
”受此鼓舞,朱德、张国焘、彭德怀主张按计划各部跟进,大举渡河。
然而,中共中央此时突然改变计划,以西兰公路国民党军准备北进为由,主张第一步应重点击破南敌,再行渡河。
历史反思悲壮红四方面军西征-作者刘清源
历史的反思悲壮的红四方面军西征作者刘清源一、将帅失和是西路军失败的前提在兰州游历了几天,我就踏上了北去靖远的列车。
从兰州到靖远的列车一天就一趟。
早六点发车,十一点到。
选这趟车的好处是列车人不多,坐着舒服。
票价也不贵,才十元钱,就是城里一个出租车的价钱吗。
缺点是太慢了,好在车上遇到一位西安翻译学院旅游系的女同学,还有一位东北锦州的老乡,是负责西北区域的推销员。
我们在列车上天文地理的一顿海侃,时间过得还真快。
靖远火车站不大,满街的建筑物都披挂着西北特有的黄尘,就好像一百年也没有冲刷过一次似的。
我这次来的目的地是靖远县的虎豹口渡口,红四方面军长征后就在此渡过黄河,开始走向悲壮的死亡之路。
渡口离县城八公里,公共汽车就别想了。
在车站我谈妥一辆出租车,三十元来回,贵了些,但出门在交通上不能太计较了,有时你一个外地人,当地人会起哄,少一分钱,就都靠着,你拖不起时间。
老区吗,就当扶贫了,起车吧!虎豹口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隘口,因其水势凶猛,如同虎豹,才得其名,但现已废弃。
此地空无一人,荒草遍地,甚是荒凉。
出租车司机讲就是县城里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这里,但也有来的,他讲去年就拉过两个浙江人,也是专程来到此地瞻仰的。
渡口现有一座雕像,正面有李先念的题词,他是当年西路军组成三个军中的三十军政委,强渡虎豹口战役也是李先念部队打的。
虎豹口为什么能成为渡口呢?或者说红军为什么选择此处渡河呢?此地地势两岸突兀,黄河到此处形成一个V字形,渡口就在V字的底端。
两侧黄河江面宽阔,此地由于急转弯,江面突然变得狭窄,水流较急。
江面狭窄是此地设立渡口的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河水从V字形顶端冲下来,到V字的底端,也就是渡口的地方,湍急的江水又返冲回V字另一端,这就使在渡口的船只很容易顺着水流被冲到对岸,这就是在此设立渡口的奥秘。
风寒草衰,天低江混,徘徊在此,无限惆怅。
据史载从此处踏上西征路的红军战士有2万多人。
但结果呢?血洒西征路的有7千人,其中团以上干部140多人,军师以上干部20多人,被俘后遭虐杀、活埋5千多人,打散后被迫流落他乡的4千多人,最后回到延安的只有4700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的反思悲壮的红四方面军西征作者刘清源一、将帅失和是西路军失败的前提在兰州游历了几天,我就踏上了北去靖远的列车。
从兰州到靖远的列车一天就一趟。
早六点发车,十一点到。
选这趟车的好处是列车人不多,坐着舒服。
票价也不贵,才十元钱,就是城里一个出租车的价钱吗。
缺点是太慢了,好在车上遇到一位西安翻译学院旅游系的女同学,还有一位东北锦州的老乡,是负责西北区域的推销员。
我们在列车上天文地理的一顿海侃,时间过得还真快。
靖远火车站不大,满街的建筑物都披挂着西北特有的黄尘,就好像一百年也没有冲刷过一次似的。
我这次来的目的地是靖远县的虎豹口渡口,红四方面军长征后就在此渡过黄河,开始走向悲壮的死亡之路。
渡口离县城八公里,公共汽车就别想了。
在车站我谈妥一辆出租车,三十元来回,贵了些,但出门在交通上不能太计较了,有时你一个外地人,当地人会起哄,少一分钱,就都靠着,你拖不起时间。
老区吗,就当扶贫了,起车吧!虎豹口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隘口,因其水势凶猛,如同虎豹,才得其名,但现已废弃。
此地空无一人,荒草遍地,甚是荒凉。
出租车司机讲就是县城里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这里,但也有来的,他讲去年就拉过两个浙江人,也是专程来到此地瞻仰的。
渡口现有一座雕像,正面有李先念的题词,他是当年西路军组成三个军中的三十军政委,强渡虎豹口战役也是李先念部队打的。
虎豹口为什么能成为渡口呢?或者说红军为什么选择此处渡河呢?此地地势两岸突兀,黄河到此处形成一个V字形,渡口就在V字的底端。
两侧黄河江面宽阔,此地由于急转弯,江面突然变得狭窄,水流较急。
江面狭窄是此地设立渡口的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河水从V字形顶端冲下来,到V字的底端,也就是渡口的地方,湍急的江水又返冲回V字另一端,这就使在渡口的船只很容易顺着水流被冲到对岸,这就是在此设立渡口的奥秘。
风寒草衰,天低江混,徘徊在此,无限惆怅。
据史载从此处踏上西征路的红军战士有2万多人。
但结果呢?血洒西征路的有7千人,其中团以上干部140多人,军师以上干部20多人,被俘后遭虐杀、活埋5千多人,打散后被迫流落他乡的4千多人,最后回到延安的只有4700人。
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两次由于参杂着个人纠葛而使部队受到巨大损失,一次是这次的四方面军西征,另一次是皖南事变。
四方面军西征是毛泽东和张国焘俩人矛盾发展的结果。
张国焘原是北京大学的学生领袖,参与过五四运动,配合李大钊领导过京汉铁路大罢工,并到过苏联见过列宁。
建党初期,党内有南陈北李之说。
上海的旗手是陈独秀,北京的旗手就是李大钊,而张国焘可以说是李大钊的得意高徒。
说来毛泽东也是李大钊的学生,毛泽东在北京的工作就是北大图书馆管理员,而李大钊是当时北大图书馆的馆长,并且由他同意才进入的图书馆。
毛泽东在自述中讲过他经常去听李大钊的讲课。
想来张国焘应当是常听大钊讲课了。
所以,历史上可以推论两人有机遇在一个课堂聆听李大钊讲课,那就是师出同门,是一个师傅的师兄弟。
但有一点差异,张国焘是听课,毛泽东是旁听。
1921年的第一次党代会,两人又见了面,但毛泽东是湖南的代表,而张国焘却已是中央局三人成员之一了。
我去过李大钊的故居,也看过他的几本传记,对毛泽东离开北京没有表述。
毛泽东的自述中也只是说从北京到上海送同学出国,然后返回湖南闹革命。
要说闹革命,在北京和在湖南不能同日而语,而且北京也缺少革命力量,但李大钊没有留下毛泽东。
这也侧面说明李大钊还没有发现毛泽东的价值,没有发现就在他的身边存在一个中国的伟人,存在一个世界的强者。
李大钊是教书育人,广植幼苗,但就在他脚下的一颗松苗他遗憾的没有注意到。
历史的玩笑开的就是这么大,老师都不能慧眼识真金,张国焘就更认识不到毛泽东来到这个世界的含义了。
北京大学历来是造就中国精英的地方,加之李大钊的提携,使张国焘有一种救民众于水火的使命感。
在党内,他同周恩来的经历相仿,在一方面军内所佩服也只有周恩来。
这就将他造就成有着领袖型的气派,有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雄心,有着居高临下的与人交往方式,而伴随着的是极强的权力欲。
看看张国焘在鄂豫皖根据地的肃反行为就知道他对权力追求的狂热了。
而毛泽东是个土生土长的乡下佬,用现代话说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列主义者。
他与用西方文化教育的大学生在思维观念上有着区别。
正因为这一点,使毛泽东在中国土地革命中不能入流,备受排挤。
长征时毛泽东在江西的职务是苏维埃的“执行”主席,真正的主席是张闻天,毛泽东是干具体活的主席。
而在中国正规学府的精英们看来,毛泽东的一些做法始终是旁门左路,所以他始终是走背点。
中国的革命当时是受共产国际领导的,领导人的更替是要共产国际认可的,所以在遵义会议上,王稼祥带头罢了博古的官,毛泽东推托不当,让张闻天担当。
这是因为莫斯科熟悉张闻天,能被共产国际所接受,而毛泽东在共产国际看来还不知是何许人也。
现在,电视剧讲张闻天当时是总负责,什么叫总负责,世界上就没有这么个官衔,实际就是总书记。
毛泽东这招棋非常高明,张闻天当头都有人不服气,他毛泽东急着黄袍加身可能吗?但遵义会议在程序上有漏洞,会议的名义是政治局扩大会议,没有经过党代会的程序。
但也没办法,战争年代吗,但一些有领袖欲的人物认可吗?另一个就是要共产国际认可。
这两项程序没有,他张国焘当然不认账。
蒋介石当时的策略也助长了张国焘的野心。
蒋介石当时打击的对象主要是江西红军,主要精力和军队也用到这方面,对四方面军暂时采取守势。
这使四方面军短期内发展到八万人,人员的增加,地域的扩大,与他的威信和个人的欲望成正比都变成了牛市。
当与一方面军会合时,从个人评价上他瞧不起毛泽东,从人马刀枪上他比一方面军多一倍还带拐弯。
军事上的顺利使他更加唯我独尊。
这一切的最终结果就是红军的草地分裂,也为以后的西征埋下了隐患。
此后,在毛泽东和张国焘的斗争中有三个人起了限制他权力扩张的作用,更由于这三个人的能力有限,才演变成西路军兵马未动,将帅失和。
第一个是林育英,也就是林彪的大哥,此时的身份是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的代表。
由于长征,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早以中断,长征途中毛泽东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暗中派陈云脱离队伍,取道重庆设法与共产国际取得联系。
而共产国际在一方面军到陕北后也派林育英化名张浩,由外蒙入境,与陕北红军取得联系。
此乃天意,设想一下,如果张浩不在外蒙入境,而改在通常的上海入境,最先联系上的就可能是张国焘。
而毛泽东在遵义拥立张闻天和张国焘的不认账都与共产国际的认可有直接关系。
当然,革命的大局趋势是变不了,但当中的曲折肯定更加复杂。
张浩的到来,对陕北的认可,对张国焘是个打击。
但张国焘大权在握,张浩也无能力撤掉他的职务。
协调的结果,四方面军直接同张浩联系,言外之意是听命于共产国际,这就开始为西征留下隐患。
但现在起码陕北和张国焘是平起平坐了。
张浩的出现使天平开始向陕北倾斜,张浩的表态对主席的帮助是巨大的,这从张浩逝世时毛泽东抬棺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但矛盾依然存在,只是不能扩大化了。
第二个人物是任弼时,他是湘鄂红区二、六军团的政委。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就是贺龙、任弼时的二、六军团长征开始之时。
毛泽东和张国焘在四川会合,张国焘抢权,中央与各军团的电讯联系密码都让张国焘拿去了。
所以任弼时在1935年9月以后与中央的联系,实际都是与张国焘的联系,对此任弼时并不知情。
任弼时一再电告,指示下一步行动,张国焘就像手里捧个刺猬。
不让北上吧,让他们上那去?你是中央,有个交待吧,这是个责任问题。
同意来吧,能增加自己实力,但能否服从自己领导还是个未知数,搞不好别在翻盘。
犹豫再三,还是同意北上。
没办法,36年5月张国焘就主动向张浩打电报,问讯对二、六军团如何领导?两军会师后,张国焘的一个愚蠢行动是向二、六军团派出工作组,并送来诬蔑一方面军的《干部必读》小册子,又居高临下以领导者身份出现。
而任弼时会面的第一件事是要来和中央联系的密码,并要求本部人马将《干部必读》全部烧掉。
贺龙、任弼时到达四川甘孜的时间是6月30日,此前贺龙长征打的旗号一直是二、六军团。
7月5日中央来电;二、六军团改为红二方面军,贺龙任军团长,任弼时任政委。
并且将一方面军留在张国焘队伍中的9军团划归二方面军指挥。
什么意思?任弼时定性不是张国焘的下属。
二、四方面军是并列的关系,分别归陕北领导。
这就从一开始打消了张国焘领导二方面军的美梦。
愚蠢的张国焘现在捧着一个炸弹,倒搭一个军团,毛泽东这一焖棍将张国焘打得不轻。
两支军队并列,仗怎么打?队伍怎样指挥?所以27日陕北又来一封电报;成立西北局,张国焘书记,任弼时副书记,委员有朱德、关向应、贺龙、徐向前、王震、陈昌浩。
对张国焘分裂活动根本就不谈,你就是不同意,两支军队你也全部指挥不了。
到了此时,张国焘是哑巴吃黄连,不认账也得认账,而且还有他劫持的朱德在里边唱反调。
更可气的是,任弼时现在的身份是西北局副书记,贺龙二方面军的事他不管了,他在以后的征途中一屁股就坐在了四方面军,统管对陕北的联系,调和一、四方面军的矛盾。
甚至建议中央召开六中全会,三个方面军负责人都参加,共产国际代表也要参加监督,重新落实人事安排。
这你张国焘还有什么说的,四方面军干部也是心服口服。
任弼时的工作使张国焘对这支队伍的指挥已经开始不灵了,但任弼时也只能这样拖着张国焘向北走。
任弼时的出现是使张国焘回头北上服从陕北的重要因素,由此也得到毛泽东的器重,被列为延安时期的五大书记之一,直到建国后任弼时去世,两人的关系都非常密切。
第三个人物是陈昌浩,四方面军政委,张国焘的铁杆左右手。
受到二方面军的影响,他开始对张国焘从崇拜转向怀疑。
二、四方面军兵出腊子口,走的是一方面军同一路线,9月16日在岷县召开西北局岷州会议,商量下一步部署。
任弼时、朱德的观点是听从中央指挥,继续北上会师。
张国焘死活是不想见毛泽东,他想从兰州南边横穿青海,兵出河西走廊,打通国际路线。
意见不一致,张国焘要故伎重演,单独商量四方面军放单帮。
此时,陈昌浩对张国焘一次次失败看得非常清楚,提出反对意见,开始同任弼时保持一致。
在红军体制中,军事主官和党务主官意见不和,是带不动队伍的,这也是张国焘没有预料到的。
事后张国焘伤感的说;:“这是我和陈昌浩共事以来第一次发生的一件冲突。
”任弼时是拖着张国焘北上,而陈昌浩的不同意见打破了张国焘一手遮天的现状。
不如此,西征就不是在靖远出发,而可能会变成从岷县出发,也不可能有会宁的三大主力会师。
陈昌浩是个悲剧性的人物,西征的失败他要负主要责任。
张国焘不可能亲自带队西征,这样会造成他要搞独立,他担不起这个名声。
而徐向前也没有机会带队伍西征,因为张国焘不信任他。
能为张国焘和毛泽东两人同时认可的只有陈昌浩。
草地分裂时陈昌浩原分在毛泽东的右路军,张国焘一声号令,陈昌浩能离毛泽东而去,说明他倾向张国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