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仪器设备使用制度及操作规程
单位仪器使用规章制度

单位仪器使用规章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单位仪器的使用管理,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单位内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三、仪器设备的分类1. 实验室仪器:包括分析仪器、测量仪器、实验设备等;2. 办公设备:包括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3. 通讯设备:包括电话、传真机、邮件机等;4. 其他设备:根据单位具体情况自行分类。
四、仪器设备的保管1. 所有仪器设备由专人负责保管,保管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能力和责任心;2. 仪器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正常使用;3. 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应及时清洁、关闭电源等,并妥善归位。
五、仪器设备的使用1. 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确保能够操作规范;2. 使用仪器设备时,必须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方法进行,严禁擅自修改参数或进行损坏;3. 使用仪器设备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处理,并请相关人员协助解决;4. 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应将仪器恢复原状,清理工作台及周围环境,保持整洁。
六、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1. 仪器设备保养应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2. 仪器设备保养时,应注意保养油脂、清洗滤网等操作,定期更换易损件;3. 仪器设备故障应及时通知相关维修人员进行处理,切勿擅自拆卸修理;4. 对于长时间不用的仪器设备,应做好防潮、防尘等工作。
七、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1. 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戴好相关安全防护用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2. 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电源、气源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处理;3. 长时间使用仪器设备时,应定期进行休息,防止疲劳操作导致事故;4. 严禁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操作他人仪器设备,如有破坏行为,按规定处理。
八、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扣发工资、停职等处罚措施。
九、其他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如有疑问或建议,可向相关部门提出。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

8、台式水银血压计发生水银泄露按预案处理。
二、常用仪器、设备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 操作标准
1、输液泵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操作标准 2、注射泵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操作标准 3、心电监护仪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操作标准 4、心电图机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操作标准 5、除颤仪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操作标准 6、吸引器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操作标准 7、洗胃机管理规范及使用说明、操作标准 8、呼吸机管装输液管,关闭泵门,打开输液器流量夹。②如果使用微量输液 泵应将配好药液的注射器连接输液泵泵管,注射器正确安装于微量输液泵上。(两种任选一种操作)
6
7)打开输液泵/微量泵开关,根据医嘱设置输液速度和预输注量。
3
操作步骤 8)与静脉通路相连,启动输液泵/微量泵开始输注。
注射泵、输液泵故障应急处理流程图
输液泵/微量输注泵使用技术操作评分标准(50分制)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
标准分 扣分
操作目的 准确控制输液速度,使药物输注速度均匀、用量准确并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生作用。
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过敏史、自理能力、合作程度等。2.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皮肤及血管情况及输液 泵功能状态。3.了解药物作用、副作用及药物配伍禁忌。
常用仪器和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
1、仪器设备应规范保管存放,科室设立专门的仪器设备存放处。
2、各种仪器设备标识清楚,仪器上悬挂简明使用操作流程或规程。 同类仪器设备数量较多的,进行编码排序,设立仪器保养本。
3、加强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每年对护士进行仪器的结构、原理、 性能及正确的操作讲解,尤其是新入科或新上岗的护士重点培训,避 免操作不当给病人带来负面的影响和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害。
医院常用仪器设备使用制度流程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一、心电监护仪使用制度1、定位放置:监护仪放于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所有护理人员均应具备识别主要报警信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定期检查:(1)、每班专人清点,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4、定期消毒:监护仪表面每日由主班以250-500毫克/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监护仪屏幕用无水酒精擦拭,电缆、传感器和仪器的所有附件每次使用后需要250-500毫克/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6、定期保养:(1)固定班次每日清洁保养一次.(2)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3)设备科定期维修.7、做好仪器运行和维修记录,使用中若心电监护仪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必要时用手动血压计测量血压,立即通知设备科维修并做好标记,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仪器柜内.8、定期更换电极片及其粘贴位置,定期检查指端挤压情况,每4小时将指端SaO2传感器更换到对侧.二、除颤仪使用制度1、定位放置:除颤仪放于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3、定期检查: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3、使用后将电极板充分清洁,及时充电备用.4、定期消毒:除颤仪表面每日由固定班次以250-500毫克/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6、定期保养:1、固定班次每日清洁保养一次.2、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3设备科定期维修.7、做好仪器运行和维修记录,使用中若除颤仪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立即通知设备科维修并做好标记,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仪器柜内.三、电动吸引器使用制度1、定位放置:中心吸痰装置定位放置,电动吸引器放于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3、定期检查: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4、定期消毒:中心吸痰装置使用一次性装置,吸引表和电动吸引器表面每日以250-500毫克/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6、定期保养:1、固定班次每日清洁保养一次.2、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3、设备科定期维修.7、使用中若中心吸痰装置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更换电动吸引器或改用注射器抽吸吸痰法,不得中断病人抢救,并立即通知设备科检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仪器柜内.四、心电图机使用制度1、定位放置:心电图机放于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3、定期检查: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4、定期消毒:心电图机表面每日由固定班次以250-500毫克/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6、定期保养:1、固定班次每日清洁保养一次.2、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3、设备科定期维修.7、使用中若心电图机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检查故障出现原因,并同时通知设备科检修及通知心电图室完成心电图记录,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标记明显,不得出现在病房内.五、简易呼吸器使用制度1、定位放置:简易呼吸气囊放于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3、定期检查: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4、定期消毒:呼吸囊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备用由固定班次以250-500毫克/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用流动水反复冲洗晾干;储氧带只需以500-10 00毫克/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流动水冲净,各部件均干燥后保存于清洁盒内.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6、定期保养:1、固定班次每日清洁保养一次.2、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3、设备科定期维修.7、使用中若呼吸囊出现故障、漏气等应立即更换呼吸囊,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标记明显并通知设备科检修,已坏的抢救仪器不得出现在抢救车内.六、输液泵使用制度1、定位放置:输液泵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3、定期检查: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4、定期消毒:输液泵表面每次使用后由固定班次以250-500毫克/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6、定期保养:1、固定班次每日清洁保养一次.2、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3、设备科定期维修.7、使用中若输液泵出现报警等故障,应立即检查报警原因,必要时更换输液泵同时通知设备科检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仪器柜.七、注射泵使用制度1、定位放置:注射泵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3、定期检查: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4、定期消毒:注射泵表面每次使用后由固定班次以250-500毫克/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6、定期保养:1、固定班次每日清洁保养一次.2、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3、设备科定期维修.7、使用中若注射泵出现报警等故障,应立即检查报警原因,必要时更换注射泵同时通知设备科检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仪器柜内.八、呼吸机使用制度1、定位放置:呼吸机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3、定期检查: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4、定期消毒:呼吸机表面每次使用后由固定班次以250-500毫克/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管道及湿化罐送供应室消毒或使用一次性管道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6、定期保养:1、固定班次每日清洁保养一次.2、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3、设备科定期维修.7、使用中若呼吸机出现报警等故障,应立即检查报警原因,必要时更换呼吸机同时通知设备科检修,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仪器柜内.8、使用过程中的维护1、经常添加湿化罐内蒸馏水,使之保持在所需刻度处,加温湿化装置保持开通.不可在湿化器内加水过多,以防病人气路容积突然变小,导致气道压力过高.2、积水瓶要处于朝下方向,随时倾倒积水瓶内的水,避免水返流入机器或患者气道内,并防止管道内积水干扰呼吸波形、灵敏度的触发、阻力增加,以及可能造成的病原微生物滋生等.3、查看积水瓶是否接紧,管道是否漏气,有无打折;向湿化罐内加蒸馏水后,特别要注意旋紧湿化罐,以免发生潮气量达不到设定值现象.4、查看空气进气端或空气压缩机出气端的气水分离器有无积水,机器的散热通风口有无堵塞现象;如果使用单压缩机供气的压缩机,通风口过滤网和进气过滤海绵应每日清洗.5、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仪器和病人的距离,将能自锁的轮子锁住,防止机器移动.6、长时间使用呼吸机应每周更换呼吸机回路或呼吸机,使用人工鼻的患者一般每24小时更换一次.9、使用后的保养和维修1、呼吸机一次使用时间无论长短都要清洗、消毒和保养.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选择消毒方法,对于贵重易损件如呼出流量传感器必须按使用说明书介绍的方法进行消毒;还应定期更换易损件、调试或校正有关参数,特殊情况下,需随时检查机器的工作状况,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保证临床使用.2、备用呼吸机应放置在干燥通风处,呼吸机连接管口用无菌纱布包好后套一次性手套防尘;贴标识注明消毒时间,有效时间为一周.3、定期进行性能检查.定期校正各种度量表、传感器、报警装置等,以确保呼吸机处于良好状态,严禁违章开机或带故障工作.4、设有医疗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登记本,对呼吸机每日使用情况进行记录,主要记录工作时间、设备工作状况以及各种维修、更换配件耗品信息,校正也要及时记录备案,以便以后核查,同时为维修提供便利.5、科室备用各种呼吸机的使用说明书,要求全体人员熟练掌握仪器常规操作规程,除了对仪器功能参数了如指掌,还要重点了解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确保仪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九,自动洗胃机使用制度1、定位放置:洗胃机放在易取放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3、定期检查: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4、定期消毒:洗胃机表面每日由固定班次以250-500毫克/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管道及湿化罐送供应室消毒或使用一次性管道5、仪器不得随意外借,经相关部门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6、定期保养:1、固定班次每日清洁保养一次.2、保养人每周清洁保养一次并记录.3、设备科定期维修.7、做好仪器运行和维修记录.使用中若洗胃突然出现故障应立即按应急程序处理或更换,并立即通知设备科维修并做好标记,已坏或有故障的仪器不得出现在仪器柜内.。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及流程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常用仪器设备使用制度 • 抢救物品使用制度 • 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管理制度 • 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培训制度
01
常用仪器设备使用制度
定义与分类
1. 定义
常用仪器设备是指医疗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对疾病诊断和治疗起关键作用的 仪器设备,如心电监护仪、血氧仪、呼吸机、注射泵、除颤仪等。
对各类物品按照使用场所和位置进行固定,确保物品的定位 放置。
抢救物品的保养与维护
对各类抢救物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性和安全性。 对贵重和精密抢救物品应制定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性能检测和维护保养。
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
制定各类抢救物品的使用流程图,确保操作者快速掌握使用方法。 对操作者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掌握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对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和反馈,及时改进和优化使用流程。
03
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管理制度
管理责任制
医院对仪器设备实行统一管理 ,明确管理责任人,制定设备 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和安全使用。
设备科负责全院仪器设备的计 划、采购、验收、保管、维护 和报废等管理工作。
使用科室负责仪器设备的正确 使用、妥善保管、及时报修和 协助维修工作。
管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
医院制定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 括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设备使用 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
。
使用科室应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 程,正确使用设备,确保设备安
全。
医院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
现和解决故障问题。
不符合规定的处理办法
对于违反设备管理制度的行为,医院 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包括警告
常用仪器的设备操作规程

常用仪器的设备操作规程一、机械安装中常用仪器设备如下:经纬仪、水准仪、测振仪、转速计、超声波探伤仪、数字温度表、接地电阻测试仪等。
二、主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1、操作规程:1)开箱和安装:架三脚架时,三个脚尖必须稳固地插入地面,三脚架头部应尽可能地水平,高度以观测时适宜为准,注意伸缩部锁紧是否可靠,然后将仪器放在脚架头上,拧紧中心螺丝。
2)整齐:旋转脚螺旋将仪器安平,当圆水泡居中时,仪器即安平了,此时视线自动安置成水平状态。
3)瞄准和调焦:将望运镜瞄向白纸或清晰天空,旋转望远镜目镜,直至看清黑色分划线,通过粗瞄器观察,用手转动仪器使望远镜粗略地瞄准水准尺。
旋转调焦手轮,直至标尺象无视差,清晰成象于分划板上,旋转水平微动手轮,直至标尺象无视差,清晰成象于分划板上。
旋转水平微动手轮将竖丝正确地置于标尺中间。
4)标尺读数:瞄准标尺后,检查圆水泡是否居中,按一下揿钮,检查补偿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读取水平丝在标尺上的位置,先读水平丝下面最近的厘米值,估读出水平丝在厘米间隔内对应的毫米值。
5)扶尺:扶尺手应立于尺后,双手握住把手,将尺铅直地立于测点上。
6)搬站:搬站时,先检查仪器连接螺旋,然后将脚螺栓调平齐,收拢脚架,一手扶着基庄,一手斜抱着架腿夹在腋下搬站。
2、经纬仪操作规程:1)对中:先将三脚架张开置于测站点上,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
用脚架连接螺旋与仪器连接,并在下端挂上垂球,移动脚架使垂球尖大致对准站点,然后将架脚尖踏入土中,略松连接螺旋移动基座,直至垂球尖精确对准站点,拧紧连接螺栓为止。
2)整平:转动照准部,使照准部水准管平行任意两脚螺旋连线,两手以相对的方向转动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层中。
气泡移动的方向。
与左手拇指转动方向一致。
然后转动照准部约90°,使水准管垂直原来脚螺旋连线,转动另一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如此反复进行,直至任何位置气泡均居中为止。
3)照准:先调节目镜使十字丝清晰,利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粗瞄目标,然后拧紧望远镜制动螺旋和水平制动螺旋,进行物镜对光,使目标影像清晰,并消除视差,最后转动水平微动螺旋和望远镜微动螺旋,俣十字丝交点与照准点重合,测量水平角时,照准点应选在目标底部,测量竖直角时,照准点应选在顶部。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及流程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及流程2023-11-11•仪器设备及抢救物品的日常管理•仪器设备使用制度•抢救物品使用流程•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培训与考核目录仪器设备及抢救物品的日常管理01CATALOGUE根据实际需要,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审批后进行采购。
采购流程验收流程注意事项采购的仪器设备需经过质量检测和性能测试,确保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
采购和验收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合法合规。
030201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包括日常检查、定期保养和维修等。
维护计划按照规定的保养流程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保养流程维护和保养过程中要遵循操作规程,确保安全可靠。
注意事项保管流程建立抢救物品清单,定期检查物品数量和质量,确保随时可用。
存储要求抢救物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尘的地方,确保物品质量。
注意事项存储和保管过程中要防止污染、变质等情况发生,确保有效期内使用。
抢救物品的存储与保管仪器设备使用制度02CATALOGUE操作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源、连接线路、开关等是否正常,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前准备按照仪器设备的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先开总电源,再开设备电源,输入相关参数,并进行必要的设备调试。
操作步骤操作完成后,应关闭设备电源,整理设备线路,做好使用记录和设备保养工作。
操作后整理授权范围根据工作需要和设备性能,对使用人员进行授权,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操作相应的仪器设备。
授权程序使用人员需经过相关培训,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并通过考核合格后,由主管部门授权使用。
仪器设备的授权使用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检查内容检查内容包括设备外观、电源、线路、开关、传感器等是否正常,设备使用记录和保养记录是否齐全等。
检查记录检查完成后应做好检查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检查周期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频率,制定定期检查计划,一般可分为每日检查、每周检查、每月检查等。
实验室常用仪器使用及管理

实验室常用仪器使用及管理一、实验室常用仪器分类1.分析仪器: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用于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2.光学仪器:包括显微镜、光谱仪、光度计等,用于观察和测量样品的光学性质。
3.生化仪器: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生物质谱仪等,用于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分析和检测。
4.声学仪器:包括频谱分析仪、声级计、音频发生器等,用于声学实验和声学研究。
5.物理仪器:包括电子天平、万用表、示波器等,用于物理实验中的测量和测试。
6.电化学仪器:包括电化学工作站、电位计、电导率仪等,用于电化学实验和电化学分析。
二、仪器的使用与管理正确的使用和管理实验室仪器对于实验室的科研工作非常重要。
以下是关于实验室仪器使用与管理的一些建议:1.仪器使用与维护:(1)熟悉仪器的操作手册和相关安全指南,了解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3)使用仪器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注意仪器的限制条件,避免对仪器造成损坏或危险。
(4)合理使用仪器,避免过度负荷使用,保护仪器长期稳定运行。
(5)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与维护,清洁仪器的工作台面和接口,及时更换易损件。
2.仪器的标识与记录:(1)对于实验室的每个仪器都应有一个独特的编号,并在仪器上标识出来,以便于日常使用和管理。
(2)建立仪器的使用记录,记录每次使用仪器的相关信息,如使用者、使用日期、使用内容等。
(3)建立仪器的维护记录,记录每次维护和保养的细节,包括维修内容、维护人员等。
(4)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或检测,记录校准结果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仪器的存储与管理:(1)仪器应存放在安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仪器受潮、受尘和受日光直射。
(2)在仪器存放区域设置明确的标识,包括仪器的名称、编号和存放位置。
(3)对于需要特殊保护的仪器,如光谱仪、显微镜等,应单独存放,并加装防护设备和防护罩。
(4)建立仪器借用制度,凡需要借用仪器的人员必须填写借用申请单,并经主管人员批准后方可借用。
设备、仪器、工具的使用、管理及报废制度

设备、仪器、工具的使用、管理及报废制度设备、仪器和工具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必不可少的物资,它们的正常使用、合理管理及及时报废是保障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举措。
为此,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仪器和工具的使用、管理及报废制度。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
一、使用制度1.设备、仪器和工具的领用:员工需要设备、仪器和工具时,应提出申请,并经上级审核批准后方可领用。
领用时应进行登记,包括领用人、领用日期、领用数量等信息。
2.设备、仪器和工具的使用监控:企业应建立设备、仪器和工具的使用登记制度,使用人员在开始使用前需填写使用登记表,并在使用结束后进行归还登记。
同时,监控设备的正常使用情况,不得私自将设备、仪器和工具带离指定区域,并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设备、仪器和工具的保养维护:企业应建立设备、仪器和工具的保养维护制度,定期组织专人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设备的保养维护能力,减少设备损坏的可能性。
二、管理制度1.设备、仪器和工具的管理责任:企业应明确设备、仪器和工具的管理责任,确定专人负责设备的领用、归还和保养维护工作。
同时,制定管理规范,加强对设备、仪器和工具管理的监督。
2.设备、仪器和工具的分类管理:企业应对设备、仪器和工具进行分类管理,根据其使用性质和价值进行归类,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
对于价值较高的设备和仪器,应定期进行资产盘点,确保资产安全。
3.设备、仪器和工具的借用管理:对于设备、仪器和工具的借用需求,员工应提出书面申请,并经上级批准后方可借用,借用期限应明确。
借用结束后,应进行归还,并进行登记。
三、报废制度1.设备、仪器和工具的报废条件:对于设备、仪器和工具,一旦出现以下情况应予以报废:损坏无法修复、技术性过时、无法继续使用等。
企业应建立设备报废评估机制,对于需要报废的设备,应进行评估,确定是否报废。
2.设备、仪器和工具的报废程序:对于需要报废的设备,企业应制定报废程序,包括报废申请、审核批准、报废登记等环节。
医院护士优质常用仪器设备使用制度与规范操作学习课件ppt

护
用消毒剂浸泡,因易损坏。
保
4★消毒后的部件应完全干燥后检查、组装,
养
以保持最佳备用状态。
1★专人负责,定时检查仪器性能并做好仪器的清洁,
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每月第一日常规充电一次。
心 电 图
2★心电图机或导联线表面用75%酒精擦拭,自然风 干或用干爽的布清洁。 3★使用完后,电池指示只有一格电时必须充电。 4★导联电缆的芯线或屏蔽层容易损坏,尤其是靠近
养
6★一旦机器出现故障,请不要使用除颤仪,并立即与维修人员联系。
1★专人负责,定时检查仪器性能并做好仪
1★建立人工气道(气管内插管
呼 吸
器的清洁,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保证各种管道消毒后备用,保持仪器外 部清洁。
呼 吸
或气管切开置管)。 2★连接呼吸机管道,将呼吸 机给氧管与氧气瓶接通,打开
吸
1★由专人负责,定时检查仪器的性能并做好外表的清洁,使之处于完好 备用状态。
痰
2★贮液瓶的贮液不超过2/3。
器
3★停止使用时,清洁、浸泡消毒贮液瓶及橡胶管,干燥备用。 4★缓冲瓶起缓冲气流作用,严禁当作贮液瓶使用,避免液体进入泵体,
维
损坏机器。
护
5★使用结束后,关机前一定要先让负压降低至0.02KPa以下。 6★一旦机器出现故障,必须与设备维修工程师联系,及时维修,切勿擅
养
程 5★一旦机器出现故障,必须与设备维修工
程师联系,及时维修,切勿擅自打开机盖或
“模拟肺”检查呼吸机工作正 常后将呼吸机同患者连接,开
机壳。
始进行机械通气。
1★设备定期清洁(清洁剂可用稀释的肥皂水),使用后清洁消毒。
2★清洁步骤:
(1)关闭电源,并断开电源线。
关于仪器的使用规章制度

关于仪器的使用规章制度一、总则为规范仪器的使用管理,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行,提高仪器使用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仪器使用权限1. 仪器使用权限分为初级用户和高级用户两种。
2. 初级用户需经过培训并通过考试,方可获得仪器使用权限。
3. 高级用户需经过更深入的培训和考试,并具有相关资格证书,方可获得仪器的高级权限。
4. 仪器的使用权限由实验室主管决定,实验室主管有权随时根据使用情况调整使用权限。
三、仪器的预约与使用1. 所有用户在使用仪器前,需提前进行预约,以确保仪器的使用时间安排合理。
2. 预约成功后,用户需按照预定的时间前往实验室进行仪器的使用。
3. 使用仪器时,需严格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仪器设置或参数。
4. 使用完毕后,需按规定的清洁标准对仪器进行清洗和消毒,并做好使用记录。
四、仪器的维护与保养1. 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需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持仪器的正常运行状态。
2. 维护人员需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检查和修理,对出现问题的仪器及时处理。
3.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仪器存在问题,应及时向维护人员报告,不得私自进行维修或更改。
4. 维护人员需制定维护保养计划,确保仪器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得以完成。
五、仪器的安全管理1. 在使用仪器过程中,使用人员需严格遵守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靠。
2. 操作过程中需戴上相关防护用具,确保人身安全。
3. 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喧哗、聚众吵闹、饮食等行为,保持实验室内环境整洁和安静。
4. 所有用户需保护仪器的完好性,不得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私自移动或更改仪器的位置。
5. 严禁将非实验室工作人员带入实验室内,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六、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使用规章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包括警告、停用权限、暂停使用等处罚。
2. 对于故意破坏仪器或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3. 违规处理的具体措施由实验室主管和维护人员共同商议并决定。
医院常用仪器设备使用制度流程

故障诊断与修复
维修部门接到报修单后,应尽快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故 障诊断。
如果外观无异常,技术人员应进行进一步的电路检查 或软件调试,以确定故障部位。
技术人员应先检查设备外观,确认是否有明显的损坏 或异常情况,如烧毁的零件、破损的电线等。
根据故障诊断结果,制定修复方案并实施修复。如果 需要更换部件,应提前准备好所需部件。
报废流程
报废设备应进行登记,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按照医院相关规 定进行处置,有价值的部件可进行回收再利用。
02
仪器设备使用规范
操作规程
1
仪器设备使用前应经过相关培训,掌握操作规 程及注意事项。
2
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更 改设定参数或操作步骤。
3
操作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 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考核标准
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包括考试成绩、实操技能、课堂表现 等方面,综合评价学员是否达到仪器设备操作的要求。
05
仪器设备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建立和完善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制度,制定信息化 管理操作规范,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建立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包括仪器设备信息 录入、查询、分析、评估等功能模块。
故障分析与预防措施
修复完成后,技术人员应对修复情况进行测试,确保 设备正常运行。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预防措施,如定期维护设备、更 新软件、改善设备使用环境等。
技术人员应分析故障原因,了解是因为设备老化、使 用不当还是因为环境因素导致故障。
将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记录在《仪器设备故障处理档 案》中,以备将来参考。
运行正常。
医院临床护士《常用仪器设备使用制度与规范操作》学习内容ppt【39页】

心电图机
应急程序
应急流程
心电图机 机器故障 更换备用心电图机 及时送设备科维修并登记
程序 1、输液泵、注射泵报警。
2、管道内有空气或管道
阻塞,检查输液管道,排
管道内有空气或管道阻塞
输 除空气及管道阻塞;停电
液 泵 、
启用备用电池,采用常规 输注方法;机器故障(速
注 度失控),液体速度失控,
射 更换备用输液泵、注射泵
一、设备使用制度
1※与护理工作有关的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主要包括:呼吸机、监护仪、除颤 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洗胃机、电动吸引器、心电图机等。 2※建立使用科室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清单,建立简明操作规程卡片,悬挂 或粘贴于机器最显眼处,用以指导使用人员正确操作。 3※应定位放置、方便使用、标识明显、专人管理、不得随意挪动位置或外借。 4※每种仪器上必须有仪器编号及责任人。 5※仪器须定期维护与保养,保证性能完好,在未使用时处于备用状态,并悬 挂“备用状态”、“仪器操作流程图”、“仪器维护与保养”标识。出现故障 需挂“维修”警示牌,并及时送设备科维修。 6※根据使用科室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配置和急救业务情况,制定相关应急 预案。
养
6※一旦机器出现故障,请不要使用除颤仪,并立即与维修人员联系。
1※专人负责,定时检查仪器性能并做好仪
1※建立人工气道(气管内插管
呼 吸
器的清洁,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保证各种管道消毒后备用,保持仪器外 部清洁。
呼 吸
或气管切开置管)。 2※连接呼吸机管道,将呼吸 机给氧管与氧气瓶接通,打开
中心供氧
应急程序
应急流程
停氧前电话请设备科供应充足氧气筒
停氧后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设备仪器工具使用、保管、发放及报废制度

设备仪器工具使用、保管、发放及报废制度一、使用制度1. 设备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并确认无损坏和故障。
2. 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设备仪器工具的设置或参数。
3.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设备仪器工具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4. 使用人员必须定期对设备仪器工具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寿命。
5. 使用结束后,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关闭设备仪器工具,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保管制度1. 设备仪器工具的保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操作和保管设备仪器工具。
2. 设备仪器工具必须存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和化学品的环境中,防止受潮和腐蚀。
3. 保管人员必须对设备仪器工具进行定期巡检,确保其完整性和正常运行。
4. 设备仪器工具的保管人员必须确保设备仪器工具的安全性,防止丢失和损坏。
5. 对于有价值的设备仪器工具,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装锁具或安装报警装置,确保其安全性。
三、发放制度1. 设备仪器工具的发放必须经过申请和审批程序,并由专人负责记录和管理。
2. 发放人员必须核对设备仪器工具的数量和规格,确保发放的设备仪器工具与申请的一致。
3. 发放人员必须向使用人员提供设备仪器工具的操作说明和安全注意事项。
4. 发放的设备仪器工具必须登记并做好相应的标识,以便随时追踪和管理。
5. 发放的设备仪器工具必须确保其完好无损,并做好相应的保养和维护工作。
四、报废制度1. 设备仪器工具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当报废:- 设备仪器工具损坏且无法修复;- 设备仪器工具无法达到正常使用要求;- 设备仪器工具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设备仪器工具已经过期或超过使用寿命。
2. 报废设备仪器工具必须由专人负责处理,确保其不再被使用。
3. 报废设备仪器工具的处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
4. 报废设备仪器工具必须做好相应的记录,包括报废原因、操作人员、处理方式等信息。
实验室常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实验室常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目录目录 (1)刖三 (2)1.超净工作台操作规程 (3)1.1.标准: (3)1.2.操作规程: (3)2.冰箱操作规程 (4)2.1.使用标准: (4)2.2.操作规程: (4)3.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4)3.1.操作规程: (4)3.2.METTLER TOLEDO 电子天平 (6)3.3.电子天平安全操作规程 (8)4.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操作规程 (9)4.1.操作规程: (9)4.2.注意事项: (10)5.电热恒温水浴锅操作规程 (10)5.1.工作环境 (10)5.2..使用方法 (10)5.3.注意事项、维护和保养 (10)5.4.操作规程: (11)6.电热蒸储水器操作规程 (11)6.1.适用范围 (11)62使用注意事项 (11)6.3.操作规程: (12)7.双目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 (12)7.1.操作规程: (12)7.2.注意事项: (12)8.电热恒温培养箱操作规程 (13)8.1.操作规程: (13)9.离心机操作规程 (13)9.1.操作规程: (13)10.马弗炉(高温炉)操作规程 (13)10.1.操作规程: (13)10.2.注意事项: (13)11.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14)11.1.操作规程: (14)12. pH计操作规程 (14)12.1.操作规程: (14)13.酶联免疫检测仪操作规程 (15)13.1.操作规程: (15)刖百为规定实验室内仪器设备使用及管理,保证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必须制定实验室常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该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所有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维护、故障处理、报废与管理工作。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有哪些?仪器设备是我们在实验室最常见的,每一种仪器设备都有相应的操作方式,所以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这也是为了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保障设备运行安全,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一、使用仪器设备时,要认真阅读技术说明书,熟悉技术指标、工作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严格遵照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步骤进行操作。
保障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

保障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1、保障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1)仪器、设备建档仪器、设备购进科室后,建立仪器、设备登记本,对于仪器的说明书及各种证书分类保管,以便备查。
(2)仪器、设备使用①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掌握仪器性能及操作流程。
②使用前认真检查仪器性能、完好状况,使用后全部关闭仪器键钮复原,认真清洁、清理仪器,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按规定填写使用记录。
③避免错误操作和使用超周期和停用的仪器设备。
发现异常状况时,立即停止操作,并加贴停用标识。
④对常用仪器、设备使用中出现故障及时汇报护士长或科主任,同时汇报药械科,并做好登记,立即启动《常用仪器、设备使用故障应急处理预案及措施》。
(3)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管理①各部门、各科室要对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进行标识管理及随机配戴“操作规程”。
②有专人管理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发现标识或操作规程遗失或损坏应及时补上。
③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不得随意外借,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出借。
④定位放置:各种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等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⑤定人保管:贵重仪器及抢救设施器材、物品、药品有专人负责保管。
⑥定期检查:A、每天交接班必须清点贵重仪器、设备,开机检查保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并签名。
B、专人负责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每周抽查一次。
⑦定期消毒:仪器使用后,责任护士用 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或熏蒸消毒管道、附件和主机。
(4)设备维修和保养①存放仪器、设备、物品的环境整洁。
②当班人员负责使用后的清洁与维护,使该仪器设备处于备用状态。
③专人负责每周进行全面检查、维护、保养一次并记录,确保常用仪器、设备、抢救物品完好处于备用状态,护士长每周抽查一次并记录。
④常用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可以进行一些常规用件的更换及小故障的排除;大故障由设备科负责检修。
⑤设备科定期对常用仪器、设备进行检修。
⑥仪器、设备如发生异常和故障不能排除,及时与药械科联系,如果药械科确认该仪器设备无法维修,则报科主任批准后申请报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引器使用流程
中心吸引装置故障处理措施
心电图机使用流 程 Organization
心电图机备用,操作者准备
核对并评估病人,排除干扰
告知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1
2
平卧,露出 胸部、手腕 及脚腕部
接通电源 安放导联
电极
酒精棉球 清洁皮肤
录图
3
完成录图
关机
取下心电 图纸
4
在心电图 纸上标记 床号姓名 性别年龄 录图时间 导联
5
整理床单 元、用物 放回原处 心电图交 医生
心电图机故障预防及处 理
重在预防
电击
事故 仪器外壳作接地处理时安装独立的地线,选用水管或金属体。
远离X光室、理疗室、电梯、配电房、高压线、等并有屏蔽设置。
规范操作,不混用银电极和镀银电极;导电膏不接触导联线插头; 导联线走向同病人身体方向;全部导联都与人体相应部位相连接。
常用仪器设备使用制度 与 操作规程
使
操
故
用
作
障
制
流
处
度
程
理
1.医疗仪器设备使用前须制定操作规程,使用时必须 按操作 规程操作,没有掌握操作规程者不得开机。
2.建立使用登记本(卡),对开机情况、使用情况、 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登记。
3.科室指定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台账 (1万元以上)、各台仪器设备的配件附件管理,日 常维护检查如管理人员工作调动,应办理交接手续。
6.使用人员下班前按规定顺序关机,并切断电源、水 源,以免发生意外事故。需连续工作的设备,应做 好交接工作。
7.科室工作人员要爱护设备,不得违章操作。如违章 操作造成设备损坏,要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及设备科, 并按规定对当事 人作相应的处理。
程
仪器设备→专人管理
建立进出档案(设备名称、进货日期、出厂日期、厂家名称、各项 监测结果、价格、数量、信息反馈联系人)
病人处于放松安静状态且四肢可自然摆动,避免肌电干扰现象。
①每次用完擦净电极表面的导电膏或盐水,减少腐蚀②用绒布擦试 电极表面的氧化斑或锈斑,不用砂纸打磨③铜质曝露,不再使用④ 新电极使用前在氯化钠溶液中浸泡数小时⑤拔插头时,不拽拉导线。
排查其它因素后,可简捷地判断出因操作不规范造成的故障。
除颤仪应激中
培训操作人
制定操作规程
建立使用档案(使用时间与数量)
日常保养
定期检查
及时维修
注射泵 操作 流程
妥善放置输液泵于床头柜或输液架上
接通电源打开开关
排尽空气,正确安装注射器,刻度向上
双
单
道
道
两种药物,分别 为“1”和“2”道, 可两道同时泵入, 也可单道泵入
取下注射器按医 疗垃圾分装处理
调节液体量悬挂 特殊药物标示
1.告知患者不要 自行移动或者摘 除电极片 2.告知患者和家 属免在监护仪附 近使用手机。 3.指导患者学会 观察电极片周围 皮肤情况,如有 痒痛及时告诉医 护人员。
心电监护仪使用常见故障应急处 理
1.导联脱落 2.误报警 做好皮肤清 密切观察 洁,获得电 病情,根 极和皮肤的 据患者病 良好接触。 情适当调 必要时先用 节高低限 酒精去除皮 报警值。 肤上的油脂 汗迹,检查 各连接处是 否连接良好。
1
开机接好导联线
2
3
选择除颤能量
涂导电糊
4
充电
5
6 sternum板右胸锁骨下 APex板左胸乳头下方
7
所有人离床
8
放电
9
观察疗效
10
除颤成功 整理仪器用物,放回原处
按start开始泵 入
加强 巡视 处理 报警
停用时按stop
关闭电源总开关 取下电源插头
保养注射泵
Occtusion 阻塞
nes empta
即将泵完
Empty 泵完
low batt 电源报警
调节: 先按stop 调节所需量 再按start 开始泵入
输液泵、注射泵使用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输液泵、注射泵故障应急处理流 程
3.心率报警 4.呼吸报警 检查心率来 显示呼吸 源是PLETH 参数异常 还是ECG, 或“? ” 时, 再有针对性 检查电极 检查故障来 放置是否 源,然后处 妥当、是 理相应的问 否脱落。 题。报警界 限设置适宜。
5.血压报警 6.血氧饱和 选择正确的 度报警 模式,检查 ·观察病情 连接处是否 ·被测手指 漏气,使用 不动 好的袖带或 ·注意保暖 接头,袖带 ·避强光 与心脏同一 ·注意更换 水平;袖带 手指 大小合适; ·避免同侧测 患者平卧位, 血压 保持安静。
4.操作人员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应离开工作岗位,如 发生故障后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并停止使用, 同时挂上“故障” 标记,以防他人误用。检修由技术 人员负责,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拆卸或检修,仪器设 备须在故障排除后方能继续使用。
5.操作人员应做好日常的使用保养工作,保持设备清 洁。使用完毕后,将各种附件妥善放置,不得遗失。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
接到医嘱 → 转抄 → 到床旁核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
龄
③
②
操作
④
告知
①评估
评估
1.病情意识状态 2.皮肤情况 3.告知清醒者监 测的目和方法 4.周围环境,光 照情况及有无 电磁波干扰 Nhomakorabea准备
1.护士:衣 帽整洁、洗 手、戴口罩 2.用物:心 电监护仪、 电极片数个
1.到床旁,核对患者,检 查监护仪及导线连接是否 正常。 2.清洁患者皮肤,保证接 触良好。 3.连接电极片和导联线, 贴于患者胸部正确位置。 4.选导联,设置报警界限 5.停止监护时,先向患者 说明,取得合作 6.关机,关电源,取下电 极片,清洁局部皮肤,协 助穿衣,整理床位及用物 7.再次核对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