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次第四单元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合集下载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ppt(26张)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ppt(26张)

1942.11
1943.2
阿拉曼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2.7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2
1943.7 墨索里尼倒台
1944.6 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 苏联 雅尔塔)
内容: ◆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战后分区占领德国 ◆决定成立联合国 ◆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南京 犹太 世界
部编历史教材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对欧洲的安排
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的安排
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福煦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一、休而未止的战争


பைடு நூலகம்


二战序幕
亚洲战场
法西斯国家:
被侵略国家:
工业化强国、蓄谋已久、突然袭击
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丘吉尔 1940年 6月4日
我们将战斗到 底。……我们绝不投 降……拿出它所有一 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 放这个旧世界。
斯大林 1941年7月3日
红军、红海军和苏联 全体公民都应当捍卫每一 寸苏联国土,应当为保卫 我国的城市和乡村战斗到 最后一滴血。
1941年
1941年
1942年
德国闪击波兰 德国突袭苏联 日本偷袭珍珠港 《联合国家宣言》
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战争
反法西斯的正义之战
读图:从箭头走向判断,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呈现出怎样的态势? ——反法西斯力量在各地区先后发起反攻
太平洋战场转折点
1942.6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次第四单元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共37张PPT)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次第四单元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共37张PPT)

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 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 运拟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 计划”了。为保障渡海登陆作战,德军企图首先夺取 制空权,以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消灭英国空军,并 钳制住皇家空军。
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共出动飞机4.6万架次,向英国 投弹6万吨,造成英国军民伤亡近9万人,100多万栋房屋 被破坏。英国以及损失915架飞机的代价,击落敌机 1733架,英德双方飞行员的损失比例是1:6。
直接原因: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政权上台。
材料四:绥靖政策是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 膨胀。 重要原因:绥靖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在德国高 级军事会议上的讲话:
我明白,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 场冲突,我早在今年春天已做决 定…接下来的最近几年里,我考虑 应首先对付西方,然后才回头对 付东方……
华 沙 之 跪
1970年12月7日,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勃 兰特双膝跪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并 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
灵魂得到安宁。”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标要求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 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 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 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 艰巨性和胜利的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材料二:纳粹党巧妙利用德国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 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鼓吹日耳曼人必须以战 争“获取生存空间”,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 土地”《。凡尔赛和约》加深了德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材料三: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法西斯势力 趁势发展壮大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材料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 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百分 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_13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_13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二战爆发的原因、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和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扩大的史实。

掌握斯大林格勒战役;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及其主要协议;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二战”全面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雅尔塔会议。

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三、自主学习:导入新课:提问: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为摆脱经济危机采取了什么措施?学生回答:教师讲述:目标导学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问题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具体原因:(1)经济危机的影响(2)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3)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1、二战爆发亚洲战场,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

2、全面爆发:出示地图,并讲述德国闪击波兰的大致过程思考:第二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什么时候开始?提示:据统计,在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席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上。

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1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明确二战的主战场有:欧洲西线、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

3、德军进攻西欧阅读课本,归纳德军进攻西欧的过程:(1)1940年4月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投降;(2)1940年6月22日,法国战败投降;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宣战;(3)1940年7月10日英国遭猛烈空袭——不列颠之战。

英国首相丘吉尔坚持抗击德军,194 1年10月12日以德国的失败告终。

4、德军侵略苏联1 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

到11月,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案

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4)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教后反思亮点:知识点脉络清晰,分类学习
不足:内容量大,不够精炼。

为了更好
的教学,提
高教学水

课后补充(学生提问)如何评价雅尔塔体系?
培养学生
的发散性
思维
第13课香港澳门的回归【板书设计】
【1板书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
【2课后检测】
1、【2019•四川成都中考21】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

在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 B.关于二战的电影《最长的一天》
C.长篇小说中关于德国闪电战的描述 D.当时拍摄的德国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
2、“为了共同的根本利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结成同盟。

”下列哪个事件最能证明这一结论( )
A.三国协约的建立 B.巴黎和会的召开
C.轴心国集团的成立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3、【2019•湖南株洲中考16】下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9年级 历史部编版下册 教案第四单元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9年级 历史部编版下册 教案第四单元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学情分析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一、教学理念本设计注重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并采取问题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主动思考分析问题,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历史学科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辩证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属于历史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5 课的内容,与本单元的罗斯福新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同属于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带来的结果。

理解本课,有利于学生理解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对学生学习世界现代史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非常的重要。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主要战场、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这三个部分内容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扩大、转折、结果和影响。

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系统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他们对于西方国家的历史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一些简单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

当然,由于初中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尚在形成阶段,对于希特勒等历史人物,容易产生崇拜心理。

因此教师要加强本课的价值观引领,让学生认识到法西斯对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并让他们通过学习本课,理解和平来之不易,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四、教学目标1.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通过学习本节课,知道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掌握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了解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2.学会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形成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认识到世界人民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形成重视团结合作,珍视和平的国际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2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2新人教版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4. 二战后的国际格局:二战后,世界分为两大阵营,即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冷战格局。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使学生能够运用史料实证来解释历史事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讨论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他们对和平与发展的认识。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不高,少数学生对战争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史背景和影响理解不深。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首先,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我将增加学生的互动环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历史实证和分析能力。此外,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资源和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学习材料,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背景: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 战争过程及主要战役:本节课将重点介绍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诺曼底登陆等主要战役,以及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战略决策。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共30张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共30张PPT)

【课堂练习】
1.根据提示写出历史事件
德国突袭波兰,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英法对德宣战
(2)苏联军民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莫的斯胜科利战役 (3)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日军偷袭珍珠港
美英对日宣战
(4)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的标志: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课堂练习】
1.根据提示写出历史事件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1年12月7日 日军偷袭珍珠港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1942年1月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942年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二战的转折点 1943年9月 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4年6月 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
(3)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在何时? 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1942年1月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 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4)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有什么意义?
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 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 中华民国。 其他盟国包括:法国、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 南斯拉夫、埃塞俄比亚、希腊、挪威、土耳其、荷 兰、比利时等。
(2)莫斯科战役发生在何时?战果如何? 有什么意义?
1941年10月,德军逼近莫斯科。苏联军民顽强抵抗, 1942年4月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 可战胜的神话。
6.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达到最大规模的?
(1)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 (2)1941年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 。 (3)日本向东南亚地区发动了进攻。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3、欧洲西线战场
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5月, 德军出其不意地突入法国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
法国
马其诺 防线
二战初期, 德国闪击战 ,攻势凌厉,35天波兰 灭亡,4小时征服丹麦 ,23天内征服挪威。 卢森堡不战而亡,5天 内征服荷兰,18天内 征5月服下比旬利,时德。军绕过法 国坚固的 “马其诺防 线”,侵入法国境内 ,39天内征服号称“ 欧洲最强陆军”的法
英国首相丘吉尔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之后 高兴得老泪往下淌。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好了! 我们总算赢了。”
6、中国战场
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 大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各国人民 的愤怒,全世界反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全民族抗 战开始,中国开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939年9月1日凌晨, 德军以“闪电战” 方式突袭波兰。波 兰的盟国英、法被 迫宣战。第二次世 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10月,希特勒华沙阅兵。
英法政府宣而不战,没有认真援助波兰。波 兰当局对德军的突然袭击缺乏准备,仓促应 战,结果在德军的进攻下防线迅速瓦解。波 兰政府于9月16日逃往国外。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 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 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 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以后又 有21个国家在宣言上签字。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942年美国印制的一份海报。从图上“united”
反法西 斯联盟 的建立
(团结)、“win”(获胜)等宣传语和美、 英、苏、中等国国旗,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团结 了起来。这种局面的形成源于当时签订了什么 文献?有何意义?
宣言规定: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 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知识讲解
(2)影响: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
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挣扎在冰雪严寒中的德国士兵
斯大林勒战役中被俘的德军
知识讲解
1942年6月美军取得 对日作战的中途岛 海战胜利,太平洋 战场也出现转折
1942年10月英军取得对德意 作战的阿拉曼战役胜利,北
征服卢森堡:不战而亡
23天内征服挪威 4小时征服丹麦
5天内征服荷兰
18天内征服比利时
卢森堡不战而亡
知识讲解
德国入侵法国
1940年6月22日18:36,法国正式 向德国投降;德国元帅威廉•凯特尔 与法国上将夏尔•安齐热上将签署停 战协议。
知识讲解
敦刻尔克大撤退敦 英国紧急刻组织代号为“发动机计划”的营救行动。从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 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 行为或者任何攻击。
知识讲解
德国战领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
“他(指
)扔出了两个‘小
孩(指
),又扔出另
一个‘小孩’(指 )给‘狼群’
以求自己躲避灾难而祸水东引的政策还
能有收益 吗?”
知识讲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共55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共55张PPT)

4、会议内容:
①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 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②决定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 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五、波茨坦会议
1、时间: 1945年7月
2、地点: 波茨坦
3、国家: 美英苏
4、内容:A:重申雅尔塔会议处理德国的 精神 B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敦促 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1943年9月,墨索里尼政府垮 台,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3年7月,墨索里尼被意 大利国王下令软禁,后被希特 勒派去的特种部队救出,担任 希特勒的傀儡。
1945年4月27日,墨索里尼 在逃亡途中被意大利游击队俘 虏,次日即被枪决。死后他的 尸体被运到米兰,被倒吊在米 兰的一个广场上示众。
10月13日,意大利对德宣战。
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1、背景: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 泛愤怒。
2、成立时间: 1942年1月1日 3、成立标志:
美、英、苏、中等 26个国家的代表签 署了《联合国家宣 言》。
4、目的: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 法西斯国家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 家宣言》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1、二战全面爆发的原因
速恢1)复根,随本材着原料其因一经::帝济一军国战事主结实义束力后国的,家迅德政速国治增经经长济,迅 强烈济要发求展从不英平法衡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
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材料二:纳粹党巧妙利用德国人民痛恨 《族生2了凡狂存)各尔热空历国赛间,史鼓之和”原吹间约,因要日的》:用耳矛凡,“煽曼尔盾德动人赛。国必复-华的须仇盛剑主以顿为战义体德情争系国绪“加的获和深犁种取 取得土地”。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进程是本课的重点。

学习时,可通过图表或图示来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过程。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本课另一个重点。

学习时,可通过漫画和史料,来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所起到的作用。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影响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时,可通过对二战过程的了解以及结果的分析来总结二战的性质和影响。

从战争性质、人心向背、团结作战等角度分析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绘制图示法。

通过大事年表以及图示来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2.观看影视资料学习法。

通过观看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感受诺曼底登陆的惨烈与壮观;通过观看美国在日本投掷原子弹的视频,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3.活动与探究学习法。

通过辩论的方式,就“人类能否有效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一问题进行合作与探究,从而了解制止战争的有效手段。

漫画导入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在英、法极力粉饰太平的背后,希特勒的侵略野心伴随着他的行动已经昭然若揭。

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又将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通过慕尼黑阴谋得到此地区后,又进一步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右面漫画是英国画家绘制的,其主题是《希特勒用鲜血重新粉刷地球》。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希特勒的野心和暴行。

图片导入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从此,法西斯的铁蹄在欧洲、亚洲、非洲肆虐。

德国占领波兰,扫荡北欧和西欧,灭亡法国,轰炸英国,又掉头向东进攻苏联;日本占领中国东北,进攻华北,进攻东南亚国家,又偷袭了美国珍珠港。

如何阻挡法西斯疯狂侵略的战车?如何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唯有团结,唯有联合!右图是二战期间的一张宣传画报,上面写的“UNITED”是联合、团结的意思。

人教部编版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共31张PPT)

国盟军5个步兵师、3个空
降师在法国诺曼底沿海登
陆。为此次登陆盟军集结
兵力达287.6万人,6500
艘战斗舰艇和运输船只,
11000架作战飞机及2700
架运输机。这是世界战争
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
战。
视频
三、雅尔塔会议及结束
上英 、 美 、 苏 三 国 首 脑 在 雅 尔 塔 会 议
时间: 1945年2月
德军侵略苏联(苏德战场) (1)时间:1941年6月、发动了对苏联的 战争,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规模扩 大(由西欧到东欧) (2)结果:
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未能得逞, (莫斯科保卫战)德军不可战胜神话被打破。
击破了德军“不 列宁格勒 可战胜”、“天下无
敌”的神话。
莫斯科
莫斯科保卫战(拿破仑 也曾兵败莫斯科)
斯大林格勒战役
时间:1942年
作用: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同时也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每一座楼房都是一个碉堡, 苏军士兵顽强地打击敌军
斯大林格勒的工人们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拿 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工厂
斯大林亲自 下令,要求在 任何情况下都 要坚守该城。 每一座房屋, 只要有苏联军 人,哪怕只有 一个人,也要 成为敌人攻不 破的堡垒。
凡是忘掉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美﹒桑塔亚娜
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呼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宣传警惕法西斯 主义、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反对霸权主义和 强权政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发展、国家 间互相尊重,和平共处;要求建立公正、合 理的国际新秩序。……

9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教案 第四 单元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9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教案 第四 单元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一、教学分析1.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课是九年级历史第四单元中的最后一课,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主要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三部分内容的学习,描绘了波澜壮阔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

本课内容还与中国抗日战争有密切的联系,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2.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课标要求是: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本课子目的呈现方式以知识呈现为主,并且图文并茂,线索明确。

本课的三个子目的呈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既有相关史事,又有历史地图,材料丰富,史料详细。

呈现的内容生动、严谨,符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

3.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大致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接着到各战场的相继出现,最后到战争结束。

主要是按照事件的时间发展顺序逻辑进行的。

最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则体现了因果逻辑的机构。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正义必将战争邪恶、认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认识关键历史人物对历史事件发展的重大影响。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通过地图并构建时间轴,锻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构建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将历史事件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正确认识和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的关键事件。

(时空观念)3.通过文字记载、图片、文物等史料,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的原因、发展进程和深刻影响。

(史料实证)4.通过对史料的解读,正确认识历史叙述,并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进而认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感受世界人民为战胜法西斯付出的巨大努力,尤其是认识到中国人民为战胜法西斯的伟大牺牲和贡献(家国情怀、史料实证)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雅尔塔会议;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影响。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_22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案_22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慕尼黑会议的时间、参与者、内容。

2.绥靖政策的原因、实质和恶劣影响。

3.了解德军突袭波兰、德军进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

4.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等知识。

【教学重点】1、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2.莫斯科保卫战3.太平洋战争的爆发4.珍珠港事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世界大战欧洲、亚洲策源地的形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奠定了基础,今天咱们就来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有关内容。

二、学习目标1.了解慕尼黑会议的时间、参与者、内容。

2.绥靖政策的原因、实质和恶劣影响。

3.了解德军突袭波兰、德军进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

4.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等知识。

(生自读,师指明重难点)三、第一篇章推波助澜——绥靖政策1、慕尼黑阴谋❖慕尼黑会议的背景(师分析)经济大危机摆脱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德、日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慕尼黑会议的时间、地点、参加国及与会者、结果(学生答,师出示图示)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事实果真如此吗?法西斯在侵占苏台德地区不久就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西方大国这种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以维护自己的利益的做法就是绥靖政策。

2、绥靖政策●绥靖政策的实质: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以维护自己的利益●绥靖政策原因:材料一:英国在一战中直接参战600万人,伤亡244万,可怕的战争大屠杀几乎影响到全国所有家庭。

1936年英国和平主义组织“国际联盟”曾经进行了一项民意测验,表明90%的人拒绝参战。

恐惧战争、渴望和平的和平主义运动在30年代的英国已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

“对于绝大多数英国人来说,维护和平主义意味着避免任何导致战争的政策。

”材料二:绥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顽固的反共产主义者,在反共产主义问题上他们和希特勒没有区别。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共37张PPT)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共37张PPT)
”。她查找的应该是(
A

A.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 萨拉热窝事件
C. 诺漫底登陆战
D. 柏林战役
3.1941年9月,德军进攻苏联首都,苏联军民在
斯大林的领导下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首都保
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这场战役是(
A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A.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
D.攻克柏林战役
内容
广岛和长崎
攻克柏林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
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欧洲战争 结束。
广岛
日本投降
长崎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 签订投降书,二战结束。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对日作战
▲中国在毛泽东号召下,发起对日的最后一战
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二战扩大: 苏德战争爆发
二战进一步扩大到太平洋战场(最大规模)
中国 战场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几乎所有的国家 都陷入狂喜。 日本:庆祝成功偷袭 中国蒋介石说:“这就对了” 德国希特勒兴奋地说:“德国追随 日本,向美国宣战” 英国丘吉尔:“好了,我们总算赢 了” 苏联斯大林:“可以得到美国的援 助了” ——纪录片《天罚》解说词
D、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
D
)
B.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C.德国空袭苏联
D.德国进攻波兰
4.希特勒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一书中, 宣讲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应该夺
取更多的生存空间……消灭共产主义。下
列哪一次战争最符合他的上述主张(
A.进攻波兰
C.突袭英国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共17张PPT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共17张PPT
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 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 防线。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 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击战”的滋味。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
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 大林格勒。 单是空袭斯大林格勒就先后出动了飞机10万架次, 投掷炸弹100多万枚,把市中心炸成了废墟。
在持续200天的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过程中, 法西斯共损失150万人,3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 ,1.2万门大炮和迫击炮,3000架飞机。
苏军—— 开始战略进攻,并掌握了主动权。 德军——元气大伤,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
1、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历史原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 不稳定性
3、直接原因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4、催化剂 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
1、圈出二战的交战双方及其核心国家。
2、二战起止时间及标志事件。(东方主战场开始、 全面爆发、扩大、联合、转折、结束)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
材料一:战后初期,美国曾是世界上唯一的核武器大国。它最多 时拥有30多艘航空母舰,在世界各地建立了500多个军事基地。它还 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材料二:在德国,苏联人在占领区大肆进行劫掠。……以掠夺"战 利品"的名义,没收了大量德国人的财产,……还抓走扣押了数十万 德国技术工人和大量的科学家。此外,苏联还向德国索要了巨额的 赔款。……苏联从德国掠夺的财富至少在200亿美元以上。在其他苏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想想斯大林格勒大战— 80个昼夜的肉搏拼杀情景吧! 街道不是用公里来计算,而是 用尸体作单位来丈量的。斯大 林格勒不再像座城市,它淹没 在一片漫无边际的浓烟烈火之 中,简直像一座炉火映红的巨 大熔炉。”
——德国士兵的日记
意大利投降
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结束了持续21 年的法西斯统治。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1、德国突袭波兰的时间?战术?影响?
闪电战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 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
大战全面爆发。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导致美国“参加进去”的是( )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导致美国“参加进去”的是( )
5月10日,德军入侵法国等国时,英国首相张伯伦下台,丘吉尔组阁,
二战初期, 德国闪击战攻势 凌厉:35天波兰灭亡,4小 时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 威。
卢森堡不战而亡,5天内征服 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
马奇诺防线
5月下旬,德军绕过法国坚固 的 “马奇诺防线”,侵入法 国境内,39天内征服号称 “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5月10日,德军入侵法国;
5月—6月3日,
后来5月8日成了“欧洲战胜法 ”其根本目的是( )
6、之所以说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年,主要是因为在这一年里 ( )
两西大集斯团主日要成”员拥(有的即自然欧资源洲(指数胜)利日)。
英、法、美是5月8日,苏联是5月9日。
德国投降
欧洲战场结束
1945年5 月8日, 纳粹德 国签署 无条件 投降书。
中途岛海战 1942.6
2、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分析波兰灭亡的原因。 德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 波方: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 英法: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立无援。 苏联:苏军趁火打劫,占领了东部地区。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 攻势凌厉,27天内征服了波兰,4小时征服了丹 麦,23天内征服挪威,卢森堡不战而亡,5天内征 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 “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 下院的演说
2、战争的扩大——苏德战场:德国突然进攻苏 联
希特勒在西线受阻后,将向何处去?
“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牺牲俄国的情况下 才有可能……
——希特勒《我的奋斗》
1939年8月23日,希特勒吸取德国在 一战中两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同苏联 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 10年。但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已 在西线得手。1941年6月22日(星期 日),德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英国首相丘吉尔
挫败了德国的计划, 丘吉尔露出了胜利的 微笑。“ V”字手势 一直到今天,它都是 人们成功的信念、胜 利的象征……
我要向院说:“我没什么可 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 眼泪和汗水。”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 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 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 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 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 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材料二:纳粹党巧妙利用德国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 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鼓吹日耳曼人必须以战 争“获取生存空间”,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 土地”《。凡尔赛和约》加深了德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材料三: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法西斯势力 趁势发展壮大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直接原因: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政权上台。
材料四:绥靖政策是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 膨胀。 重要原因:绥靖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在德国高 级军事会议上的讲话:
我明白,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 场冲突,我早在今年春天已做决 定…接下来的最近几年里,我考虑 应首先对付西方,然后才回头对 付东方……
材料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 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百分 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
莫斯科保卫战海报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 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 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 和村庄。
——斯大林
德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损失兵力50多万,投降9万, 损失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辆以及 其他技术装备,这些人员的损失不可估量。
结果:苏联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粉碎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材料 美国地理位置特殊,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因 为历史地理等诸方面的因素,美国国内一直流行一种以 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情绪。不为欧洲人打仗、 “坐视狂热的、堕落的欧洲人自相残杀”的观念在普通 老百姓中根深蒂固。
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 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 运动,坚持抗德斗争。
希特勒打败法国后,便拟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 计划”了。为保障渡海登陆作战,德军企图首先夺取 制空权,以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消灭英国空军,并 钳制住皇家空军。
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共出动飞机4.6万架次,向英国 投弹6万吨,造成英国军民伤亡近9万人,100多万栋房屋 被破坏。英国以及损失915架飞机的代价,击落敌机 1733架,英德双方飞行员的损失比例是1:6。
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 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 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 防线。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 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 教“闪击战”的滋味。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
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 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闪电战:突然袭击发动战争,以大量快速兵团和 新式武器,闪电般地催毁对方的抵抗能力。
【名人眼中的二战】
不需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
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 制止的了,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 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在 我们头上。
——丘吉尔
探究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 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 和世界霸权。
法国人民为法军溃败 达拉第被囚而哭泣
上帝要他灭亡, 首先要他疯狂。
在1940年6月,贡比涅森林 的那节车厢里,将会雪耻德 国在一战的失败,在同样的 车厢里,现在是反过来接受 夙敌法国投降的时候了。还 没进车厢的希特勒居然兴奋 的跳起了吉格舞(奥地利的 一种民族舞蹈)。
1940年6月22日,法国 贝当政府投降,建立了 维希政权。
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 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 1939年9月1日。”
思考:希特勒所说的“西方”、“东方”分别指谁? 由此可见,他的战争计划是怎样的?
波兰
英法等
苏联
1、二战的全面爆发——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希特勒下令以“闪 电战”的方式,执行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
华 沙 之 跪
1970年12月7日,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的勃 兰特双膝跪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并 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
灵魂得到安宁。”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标要求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 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 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 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 艰巨性和胜利的原因。
材料一:
探究二: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
德国的空军部队 “闪电战”的德国坦克波兰落后的骑兵
材料二:英法在大战爆发后没有放弃绥靖政策,以为希 特勒会继续东进,因此“宣而不战”。德波战争期间, 法军在法德边境消极观战。英国迟至10月间才派远征军 到法国。波兰孤军作战。 材料三:苏联乘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波兰东部的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