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图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1、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2、什么是隐患排查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3、什么是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
4、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例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在罐区进行的倒罐作业、防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等也是风险点。
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
5、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
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可能性和严重性。
6、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丧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或有害物质。
如运转着的机械、易燃液体、爆炸品、噪声源、粉尘源等。
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是指不良的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
7、确定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辨识可据活动、产品、服务的性质选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如基本阐发法、工作安全阐发法,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阐发法等。
针对人、机、料、法、环、管等各方面进行辨识。
也可借用现成材料,如安全评价敷陈、职业卫生评价等材料。
结合多数企业的经验,建议企业岗位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优先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在JHA分析法不能全覆盖时,采用安全检查表法8、工作危害分析法是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整个作业活动及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控制和预防。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家解读版 .pptx
(2)、排 查 周 期 范 围
(2)、排 查 周 期 范 围
验收核查内容
检查矿长安排月度隐患排查工作召开的有关会议记录、提 出的要求、签发的通知等资料;
检查“排查工作方案” 是否满足时间、方式、范围、内容、 参加人员“五明确”的要求;
三、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依据及特 点
四 、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事
工作机制
故 隐
事故隐患排查
患
事故隐患治理
排
查
监督管理
治
理
保障措施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图
月年 度度 事事 故故 隐隐 患患 排排 查查 方计 案划
通报
矿长 分管负责人 生产技术管理人员 岗位作业人员 上级及国家监 管部门人员
统计当月事故隐患分布及治 理进展情况,矿长组织月度 分析总结,编制报告
事故隐患排查与安全检查的区别
因此隐患排查包括“安全检查”,“安全检查” 包含不了“隐患排查”。用医学比喻的话,隐患排查 是内科、外科的综合检查,是全面体检,是全方位的, 而安全检查是外科检查、只可以疗伤。
二、与安全风险的逻辑关系
“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包含两个工作机制: “安 全风险分级管控 ”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其关键是 推动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将目前的安全管理关口由“事 故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 有效 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该力保各类风险受控,在失效而不 可控时则激发和启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从风险的特性来 讲,工作中不可能做到把风险全部有效管控,风险这个环 节是开口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及时发现、及时管控风险, 能够消除更好,消除不了管控在能接受的范围内。风险一 旦失控,就变成了隐患,几个隐患的耦合叠加就可能酿成 事故,所以发现隐患就必须进入隐患分级、治理、验受、 销号闭环体系予以彻底消除,消除不了就不能生产。事故 隐患的排查治理和整改是治标,而发现、管控导致事故隐 患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才是治本。从上面就可以看出他们 之间的逻辑关系:危险源-----风险-----隐患----- 事故,下面 用几个图例进一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实现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及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上级公司规定,结合铝业公司实际,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制订本制度。
2诠释:安全隐患与安全风险的区别,本制度所称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安全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它是通过评估手段进行分级管控,使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
3程序3.1各车间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作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档案,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控和监控责任制。
3.2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
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落实到人,限时整改或预控,使隐患整改和风险预控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
3.3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管控闭环管理,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建档、评估、提示、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销项制度;落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估、分级、分责、监控、预警、预报制度。
3.4对于新开工工程、新工艺、新设备、新设施的投入或生产安全环境有变化时,未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或未对风险、隐患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的不得冒险作业和施工。
3.5安全隐患治理应坚持“及时有效、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风险预控应做到使安全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的原则,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全风险不掌握不生产。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电力安全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上级项目有关规定,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简称隐患)是指电力生产和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影响电力正常供应,或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的设备设施不安全状态、不良工作环境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缺失。
第三条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有关部门和国家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报告。
第二章隐患的分类和认定第四条根据隐患的产生原因和可能导致电力事故事件类型,隐患可分为人身安全隐患、电力安全事故隐患、设备设施事故隐患、安全管理隐患和其他事故隐患等五类。
第五条根据隐患的危害程度,隐患分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
其中:重大隐患分为I 级重大隐患和∏级重大隐患。
第六条重大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一般以上人身伤亡事故、电力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IOO万元以上的电力设备事故和其他对社会造成较大影响事故的隐患。
(一)I级重大隐患主要包括:1.人身安全隐患:可能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者50人以上重伤事故的隐患;2.电力安全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国务院第599号令《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较大以上电力安全事故的隐患;3.设备设施事故隐患: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设备事故的隐患;4.其他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重大以上环境污染事故的隐患;(二)∏级重大隐患主要包括:1.人身安全隐患:可能导致1人及以上、10人及以下死亡,或者1人及以上、50人及以下重伤事故的隐患;2.电力安全事故隐患:可能导致发生国务院第599号令《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一般电力安全事故的隐患;3.设备设施事故隐患: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IOO万元及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的隐患;4.安全管理隐患: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未成立,安全责任制未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严重缺失,安全培训不到位,发电机组(风电场)并网安全性评价未定期开展。
煤矿事故隐患排查
责任分工不可以生搬硬套标准化标准中的原
则化的语言,而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针对性
编写,因为每个单位分管负责人的分管范围各不
相同,各业务部门分管业务也不尽相同,所以应
分别具体描述,否则有可能扣分。
(1)、基础工作
检查有无该计划,调阅拟定或审查计划时召开的 有关会议、提出的有关意见等原始记录;亦可与 年度辨识评估报告及年度生产作业计划相互印证、 对照。
事故隐患排查与安全检查的区别
因此隐患排查包括“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包 含不了“隐患排查”。用医学比喻的话,隐患排查是 内科、外科的综合检查,是全面体检,是全方位的, 而安全检查是外科检查、只可以疗伤。
二、与安全风险的逻辑关系
“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包含两个工作机制: “安全风险分级 管控 ”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其关键是推动安全生产的关口 前移,将目前的安全管理关口由“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 全风险分级管控 ”。 有效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该力保各类风险 受控,在失效而不可控时则激发和启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从风险 的特性来讲,工作中不可能做到把风险全部有效管控,风险这个环 节是开口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及时发现、及时管控风险,能够消除 更好,消除不了管控在能接受的范围内。风险一旦失控,就变成了 隐患,几个隐患的耦合叠加就可能酿成事故,所以发现隐患就必须 进入隐患分级、治理、验受、销号闭环体系予以彻底消除,消除不 了就不能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和整改是治标,而发现、管控 导致事故隐患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才是治本。从上面就可以看出他 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危险源-----风险-----隐患----- 事故,下面用几个 图例进一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与安全风险的逻辑关系
上面的分析表明:如果能够在事故发生前彻底消 除隐患,就能够切断“危险源→风险→隐患→事 故”的链条,杜绝事故发生。可见消除事故隐患 在控制煤矿事故中的作用十分关键。因而在新版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中将“事故隐患排查治 理”设置为单独一个章节,进行了统一规范和要 求。这也是今天将与各位领导共同探讨的主要内 容。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
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一、相关术语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风险:指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安全事故隐患: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管控:上图为风险评估的流程图,首先是划分作业活动,然后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根据评价情况确定控制措施。
(一)作业活动划分在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之前,首先要准备一份作业活动表,用合理且易于控制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类并收集必要的信息。
例如,其中必须包括不常见的维修任务,以及日常的生产活动。
(1)生产经营单位的地理位置;(2)生产过程或所提供服务的各个阶段;(3)有计划的工作和临时性的工作;(4)确定的任务。
要求: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如多达几十个步骤,也不能太简单,仅一两个步骤或内容。
在划分作业活动的时候要考虑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包括辅助作业活动。
生产经营单位中的往往存在很多作业活动,比如配电站、车辆、试验活动、仓储物流、维修活动等,危险源识别时应全面考虑,不要遗漏。
(二)危险源识别实施危险源辨识活动的时,应考虑危险源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两个种类”、“四个方面”,以便于在作业活动划分完毕后全面识别危险源。
1.三种时态(1)过去时态:作业活动及场所过去所遗留的危险危害因素(可能时)。
(2)现在时态:作业活动及场所在现有(或拟定)控制措施下的危险危害因素。
(3)将来时态:作业活动在开展后可能出现的危险危害因素。
2.三种状态(1)正常状态(常规):指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情况,作业活动按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流程进行,包括机械设备、工具等正常工作。
(2)异常状态(非常规):非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情况,作业活动不能按正常的活动、经营、服务流程进行,包括机械设备的试运转、停机及发生故障和恶劣天气(雨天、高温、寒冷)。
《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办法》
《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管理,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组织和社会公共场所(以下统称单位)。
第二章评估和报告第四条重大事故隐患根据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导致事故损失的程度分为两级: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5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的具体分级标准和评估方法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五条特别重大事故隐患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评估。
重大事故隐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会同主管部门组织评估。
第六条重大事故隐患评估费用由被评估单位支付。
第七条单位一旦发现事故隐患,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并申请对事故隐患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级。
第八条主管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对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级,确定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
重大事故隐患的初步评估结果报送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并申请对重大事故隐患组织评估。
第九条经省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评估,并确认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应编写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应报送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并应同时报送当地人民政府和劳动行政部门。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应报送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并应同时报送当地人民政府和劳动行政部门。
第十条重大事故隐患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事故隐患类别;(二)事故隐患等级;(三)影响范围;(四)影响程度:(五)整改措施;(六)整改资金来源及其保障措施;(七)整改目标。
第三章组织管理第十一条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应成立隐患管理小组。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1、什么是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2、什么是隐患排查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的工作过程3、什么是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包括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职责分工明确整改责任,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资金、实施监控治理和复查验收的全过程。
4、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例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在罐区进行的倒罐作业、防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等也是风险点。
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
5、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
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可能性和严重性。
6、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或有害物质。
如运转着的机械、易燃液体、爆炸品、噪声源、粉尘源等。
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状态,是指不良的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
7、确定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危险源辨识可据活动、产品、服务的性质选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如基本分析法、工作安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分析法等。
针对人、机、料、法、环、管等各方面进行辨识。
也可借用现成资料,如安全评价报告、职业卫生评价等资料。
结合多数企业的经验,建议企业岗位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优先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在JHA分析法不能全覆盖时,采用安全检查表法8、工作危害分析法是把一项作业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整个作业活动及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控制和预防。
隐患治理闭环管理制度(七篇)
隐患治理闭环管理制度为有效治理事故隐患,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进一步规范隐患治理闭合流程,现将隐患治理闭环管理“六步”程序规定如下:一、构建从岗位、班组、区队、专业处室、到矿井的五级隐患排查防控体系,各层次的隐患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填写安全信息单(隐患排查表)二安全监察处接收安全信息单(包括隐患排查表、上级整改指令书等)。
三、通知整改单位到安全监察处领取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四、安全监察处根据安全信息单填写“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手写)。
1、一个单位一张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2、通知单逐条填写隐患信息,明确隐患整改完成期限,隐患落实责任人等内容;五、安全监察处根据“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填写“安全隐患整改五定表”。
六、安全监察处根据“安全信息单”和“安全隐患整改五定表”填写“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台帐”。
七、安全监察处要随时掌握隐患整改进度,积极督促整改,隐患整改时间前____天,在调度会上通报整改情况,对未按期整改的在调度会上通报并罚款。
八、整改单位在隐患整改完成后填写“安全隐患整改反馈单”(手写)通知安全监察处复查,复查合格的隐患销号,整改达不到标准的不予销号。
1、安全监察处要根据整改标准认真复查;2、因为客观原因到期不能整改的,必须提前提出书面延期申请经安全矿长、矿长签字同意后到安监处备案做延期处理。
3、逾期未整改又没有提交延期申请的,按规定进行处罚。
九、安全监察处根据“安全隐患整改反馈单”当天闭合“安全隐患整改五定表”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台账”十、安全监察处将安全信息单、安全隐患整改五定表、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安全隐患整改反馈单放在一起存档。
十一、安全监察处每月对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台账进行数理分析,总结当月隐患排查情况,找出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确定下月安全管理重点并制定相应措施。
____煤矿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制度一、为切实搞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强化隐患治理责任制的落实,彻底改善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治理PPT
风险评估流程
准备阶段
明确评估对象和目的,收集相关资料和信 息。
分析阶段
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标 准和管理措施。
实施阶段
采用相应的评估方法,对危险源进行识别 和评估。
反馈阶段
将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人员,以便于及时 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
03
安全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措施
消除风险
通过改进工艺、优化布局 、增强防护设施等措施, 从根本上消除风险。
信息收集
收集与生产、经营、运输等环节相 关的各种信息,如设备运行情况、 工艺流程图、作业指导书等。
危险源辨识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生产过程中 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
风险评估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 定其可能造成的伤害程度和发生的概 率。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 险控制措施,如改进工艺流程、加 强设备维护等。
01 标准化作业
评估作业过程中各个环节是否符合标准化的操作 规程和安全要求。
02 设备设施
检查设备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是否存在机械 故障或潜在的安全隐患。
03 环境条件
评估作业现场环境是否安全,是否存在可能导致 事故的风险因素。
隐患排查方法
定期检查
按照规定的频次和时 间进行安全检查,如 每日、每周、每月等 。
制定方案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治理措施方案 ,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间。
审核批准
将治理措施方案提交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和批 准。
实施执行
按照审核批准后的方案,各部门分工合作,实施治 理措施。
监督检查
对治理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措 施落实到位。
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课件课件
限期整改措施
制定整改计划
针对需要限期整改的隐患,应制 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整改目
标、时间、责任人等。
落实整改资金
对于需要投入资金进行整改的隐患 ,应落实整改资金来源,确保整改 工作的顺利进行。
加强监督检查
对于限期整改的隐患,应加强监督 检查,确保整改工作按时完成。
跟踪整改措施
建立跟踪机制
对于已经完成整改的隐患,应建 立跟踪机制,定期对整改效果进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报告
• 政策环境分析: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的高度重视,隐患排查治理的 相关政策和标准将不断完善和加强,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
• 技术发展趋势:未来,隐患排查治理将更加注重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运用, 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将为排查治理工作提供更加高效、精准的技术手段。
要点一
总结词
节假日排查法是在节假日期间对特定设备或设施进行安全 检查的方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节假日排查法通常在节假日前进行,以确保节假日期间设 备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在排查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设 施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外观、性能、安全附件等,以确保 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同时,还需要关注节假日期间可 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如人员流动、设备使用频率增加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明确政府监管部门职责,强化联合执 法力度,确保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的有效实施。
信息共享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企业与政府 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反馈安全隐患 情况。
政策支持
鼓励政策支持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解读
《安全生产法》解读
深入解读《安全生产法》及相关实施 条例,明确企业及政府在安全生产工 作中的职责与义务。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制度
欢迎共阅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的排查制度一、总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为创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有效实施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的排查、监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及预测系统中的危险性,采取综合安全措施,加强事故的预警预防预控工作,来消除或控制危险的发生,防止潜在危险变成实际危险,从而保证施工中的人身安全、123、项目部每月必须组织一次本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置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并在24小时内向相关部门报告。
4、按照“企业全面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造成,谁管理,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谁负责”和分级管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原则,落实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监管责任。
5、重大事故隐患或重大危险源排查组织机构为技术安全部门,必须设立由项目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安全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为成员的隐患管理小组或危险源管理小组。
三、安全隐患及重大危险源排查组织机构与职责:(一)组织机构为:技术安全部门。
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组长:景仁富((物资。
1、基本装备1)特种防护品:如绝缘鞋、绝缘手套等。
2)一般防救护品: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等;救护担架1付、医药箱1个、止血胶布、临时救护担架及常用的救护药品等。
3)专用饮水源、洗手间和冲洗设备。
2、专用装备1)消防栓及消防水带、灭火器、水桶、铁锹等。
2)自备小车壹辆。
3)无线电话对讲机。
相关单位联系电话表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120、110等求救电话。
(3)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
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
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
由项目部安质部在30分钟内以小组名义打电话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
一般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图
隐患治理 台账
结束
参与 评估
各类安全 大检查、 整改通知 安全评价
单
评估 确认
重大
编号登记、建立台
账
预评估隐 患等级重
采取控制措施并大在 24 小重时大内电报力告安全生产事
故隐患信息报告单 编制整改方案
重大隐患治理方案
参与
审
批
审核
核
组织治理
准
参与验
组织验
申请验收
未通
收
收
验收
过
建立重大 隐患台账 重大事故
通过 销号 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表
一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流程 安全生产部各类安源自大检查、安 全评估整改通知单
各单位
开始 隐患排查
编号登记、建立台 账
预评估隐 患等级一般
采取控制措施并编制
整一改般方隐案患治理方案
组织治理
验收
未通 过
通过
销号 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表
结束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流程 决策机构 相关职能 安全生产部
部室
各单位
开始 隐患排查
危险源与隐患排查管理
辨识安全生产 管理工作存在 的漏洞和死角 等。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 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事故隐患排查。
综合检查 专业检查 季节性检查 节假日检查 日常检查
1.1.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范围
施工作业活动类 大型设备类 辨识的对 象及范围 设施场所类
危险环境类
其他
施工作业活动类
明挖施工,洞挖施工,石方爆破,填 筑工程,灌浆工程,斜井竖井开挖,地 质缺陷处理,砂石料生产,混凝土生产, 混凝土浇筑,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 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及机电设备安装, 建筑拆除。
石方 爆破
施工作业活动类
作业 项目 填筑工程 危险作业条件 (需列入重大危险源重点评价对象进行辨识) 截流工程、围堰汛期运行 采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 中规定的危险化学品进行化学灌浆 廊道内灌浆 有天锚或地锚
灌浆工程
斜井、竖 井施工提 升系统
载人吊篮 提升运行系统行程大于20m
安全风险 分级管控
双重预
防机制
隐患排查 治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
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
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 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隐患排查治理
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 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 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 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采取可靠的 安全保障措施。
二、重大危险源管理
危险源、危险点
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 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 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从这个意义 上讲,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 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 望后果的人或物。 危险点是指事故的易发点、多发点、设 备隐患的所在点和人的失误的潜在点。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项目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实现绿色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及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上级公司规定,结合我项目部实际,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隐患与安全风险的区别,本制度所称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安全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它是通过评估手段进行分级管控,使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
第三条各分包单位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作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控和监控责任制。
第四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
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落实到人,限时整改或预控,使隐患整改和风险预控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
第五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闭环管理,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销项制度;落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估、分级、分责、监控、预警、预报制度。
第六条对于新开工工程、新工艺、新设备、新设施的投入或生产安全环境有变化时,未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或未对风险、隐患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的不得冒险作业和施工。
第七条安全隐患治理应坚持“及时有效、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风险预控应做到使安全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的原则,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全风险不掌握不生产。